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

時間:2023-01-31 10:50:26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更糟,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應急預案準備工作。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5篇)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1

  為做好我街道防災減災工作,有效應對各類災害,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規范各類災害的應急處理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救災先救人”的原則,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以防為主,常備不懈。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常備不懈的觀念,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災害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和工作準備。重點建立健全信息報告體系、科學決策體系、防災救災體系和恢復重建體系。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做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有針對性地搞好演練、演習,加強檢查和監督,并不斷完善監測、預警、防護等應急處置工作的手段,統籌協調各種應急救援力量,加強資源整體合力,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2.應急優先,整合資源。全街道上下要服從和服務于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圍繞應急工作展開搶險、救援、保障等工作;按照條塊結合、資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集中財力辦大事。

  3.依法管理,及時反應。對災害的預警、報告、處置實施依法管理,依法追究對災害處置不當的責任;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災害和可能發生的災害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開展監測、報告和處理工作。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及應急聯動機制

  (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應急領導機構與職責

  設立街道災害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街道各類災害應急工作。應急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街道辦事處主任和分管防災減災工作的領導任副組長,其他黨政領導、各辦負責人、各社區書記為成員。具體職責是:統一決定全街道各類災害應急工作重大問題;實施本應急預案;具體實施相關災害事件應急預案;法律規定的其他的職責。

  2.街道各辦在應急工作中的職責

  應急站:負責防災減災領導小組日常組織、協調工作;

  服務中心 :負責防汛抗旱、大壩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負責日常觀測和儲備防汛抗旱物資。

  就業衛健辦:負責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工作;負責其他應急工作中的衛生防疫、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監督、受傷群眾及搶險救援人員的醫療救治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文明辦:負責煙花爆竹事故的應急工作;參與火災、交通、民用爆破器材等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工作;負責其他應急工作中的道路交通保障工作。

  民政辦:負責災情統計上報,災民安置,物資的準備工作。

  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有關應急工作。

  4.社區居委會應急責任

  社區居委會應當協助政府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實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

 。ǘ⿷甭搫訖C制

  在防災減災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災害應急處置的部門要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明確各自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三、預測、預警

  (一)信息監測與報告

  1.行政監測。街道社區兩級及有關人員要對各種災害信息進行認真監測、收集、傳遞、分析、處理、存儲和報告,建立常規數據監測、風險分析與分級等制度。

  2.群眾上報。任何公民、組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電話、傳真、互聯網等)向各社區居委會、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有關專業技術機構報送突發災害信息。

  3.逐級上報。有關人員收到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后應當進行核實與風險分級,并在1小時內分別逐級向上一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報告。

 。ǘ╊A警

  1.接警。防災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在街道應急管理站。有關人員接到突發災害信息后,應當經初步核實后及時報告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公民和組織也可以直接向防災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突發災害信息。

  2.處警。防災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處警中心。防災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接警中心接到報告后,及時通報專項應急工作分管領導和負責人,并進行分析評估。重大情況,防災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及時向街道黨工委書記報告。

  四、應急響應

 。ㄒ唬┓旨夗憫

  1.級別確定

  突發災害的實際級別,按事件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IV級、較大(III級、重大II級、特別重大I級四級。具體劃分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確定應急響應級別的權限:IV級響應由事故發生地所在縣人民政府確定,III級響應由市人民政府確定,II級響應由省人民政府確定,I級響應由省人民政府或報請國務院確定。

  2.分級啟動預案

  各級應急辦、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警后,應當詳細調查災害情況,提請同級應急領導小組或指揮部決定是否啟動預案,預案啟動和級別確定后,確定突發災害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啟動相應預案。

  3.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街道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職責:

 、賹Ρ窘值赖膽惫ぷ髫撠煟

 、趯Ρ窘值赖膽本仍、應急救援物資等應急保障資源進行統一調度;

 、郾匾獣r,直接指揮搶險救援現場;

 、芡瓿蓞^應急領導小組安排工作;

 、葚撠煴窘值劳话l災害信息的統一發布。

  社區級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職責:

  ①對本社區突發災害應急處置工作負責;

 、趯Ρ旧鐓^應急保障資源進行調度,組織動員社會力量、人民群眾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壑笓]應急救援現場;

 、芡瓿蓞^、街道應急領導小組安排的工作。

  4.情況通報

  突發災害發生后,街道應急辦公室及有關人員應當在接到信息后1小時內逐級向上級報告,并同時向分管領導報告。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對報告的部門、時限、程序等具體規定的,除按本預案上述規定報告外,還要按國家有關規定報告。

  5.特別情況的處理

  ①突發災害跨本行政區域的,由街道辦事處與有關聯的區鄉(街道聯合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谕话l災害跨部門的,同時啟動相應預案,應急工作在防災減災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進行。

  (二)指揮與協調

  突發災害發生后,應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街道應急工作,現場指揮部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工作,各部門、單位要服從指揮部的統一調度。

  (三)應急結束

  應急處置工作達到相應條件后,應急領導小組宣布應急行動結束并向上級匯報相關信息,同時繼續做好后期處理工作。

  五、后期處置

 。ㄒ唬┥坪筇幹

  1.突發災害結束后,各級有關部門要迅速采取措施,救濟求助災民,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2.有關部門和社區居委會及時調查統計災害事故影響范圍和受災程度,并按規定向上級報告和社會公布。

  3.民政等部門要迅速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做好災民安置、安撫和救災款物接收、發放的管理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

  4.衛健部門要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現場的消毒和疫情監控工作。

  5.街道和有關職能部門在對受災情況、重建能力以及利用資源評估后,制定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生活計劃,迅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進行恢復重建。

  6.做好突發災害現場的清理工作。清理過程中可能導致危險發生或清理工作有特殊要求的,由專業隊伍進行清理。

  7.做好突發災害損害設施等的修復工作,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通信、供電、供水、排水設施等公用設施被損尚未恢復的,有關單位應迅速組織力量修復。

  六、保障措施

 。ㄒ唬┬畔⑴c通信保障

  1.信息保障

  各有關應急部門、人員要準確、及時、全面地為應急處置指揮決策、咨詢提供數據等基礎性資料。

  2.通信保障

  突發災害應急領導小組成員任何時候不得關機。

 。ǘ┈F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

  各專項應急小組應當儲備與應急工作需要相適應的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并建立信息數據庫,明確其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應當建立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維護、保養和調用制度,并實施定期更新和監督檢查。

 。ㄈ⿷标犖楸U

  1.進一步優化、強化以防汛救護、防火等專業隊伍為主體、群眾性隊伍為輔助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網絡。

  2.配備常規性應急隊伍,達到基本滿足應急所需要求。逐步提高各類專業應急隊伍的裝備水平,并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演練,提高隊伍快速反應和應急救援能力,確保隊伍完成搶險救援任務。

  3.積極組織、引導和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各類社會化、群眾性搶險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參與搶險救援的積極性,組織引導民兵成立民兵應急連,作為搶險救援的`重要后備力量。確定一批有相關領域搶險救援能力的單位作為搶險救援后備隊伍,并掌握其裝備、人員構成等情況。

 。ㄋ模┙煌ㄟ\輸保障

  1.加強應急交通保障建設。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交通保障數據庫,確定保障車輛提供單位、數據、功能、駕駛員名冊等。

  2.交通管制。突發災害發生后,及時對突發災害現場和通往現場的重要道路實行交通管制。

 。ㄎ澹┽t療衛生保障

  街道衛健辦要聯系各社區、儲備必要藥品、醫療器械,負責后續救治;明確醫療救治和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資源分布、救治能力和專業特長,確定參與應急醫療工作的醫療人員名單,人員不夠時可向區級衛健部門申請援助。

 。┲伟脖U

  1.災害發生后,屬地公安干警、街道、社區居委會要立即在現場周圍設立警戒區和警戒哨,維持秩序,及時疏散群眾。加強對重點工地、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設備的防范保護。

  2.街道、社區居委會要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群防群治。

 。ㄆ撸┪镔Y保障

  1.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存、調撥和緊急配送系統,培育和發展經濟動員能力,確保應急所需物資器材和生活用品供應。

  2.建立基本應急物資儲備制度,保障基本應急物資和糧食等有充足的儲備。加強對儲備物資的管理,及時補充和更新。

 。ò耍┥鐣⻊訂T保障

  1.按照突發災害是否需群眾參與及參與的程度,相應確定動員的對象和范圍。對需群眾廣泛參與或只有群眾參與才能確保應對有效實施的,應深入發動群眾,充分重視和利用好民力。是否進行動員及動員對象、范圍,由應急領導小組決定。

  2.社會動員由街道和社區委居委會具體實施。

 。ň牛┚o急避難場所保障

  自然災害需安置災民的,采取非受災戶對口接收、投親靠友等辦法,逐年發動搬遷。緊急避難安置工作實行以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地安置為主,街道支持為輔的原則。

 。ㄊ┘夹g儲備與保障

  重視和發揮專家作用。充分聽取專家的咨詢意見,以便科學決策。

 。ㄊ唬┓ㄖ票U

  1.加強執法,預防事故發生。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規范行政許可行為,重點加強安全生產的執法,以及影響河道行洪的執法。

  2.查處瀆職行為。對執法違法、失職瀆職、徇私舞弊以及應急處置中不服從統一調度的,堅決依法嚴懲。觸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加強緊急處置工作中的執法。嚴厲打擊在突發災害中制造事端、擾亂治安秩序的行為;嚴厲打擊制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民心的行為,為緊急處置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七、宣傳、培訓和演習

 。ㄒ唬┕娦麄鹘逃

  把宣傳突發災害預防、應對的知識和技能作為應急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常見、多見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應急的知識技能,以及與群眾個人生活、行為習慣有密切聯系的突發災害的宣傳作為重點,加強公益宣傳。廣泛宣傳報警電話和應急求助電話,做到家喻戶曉。加強防災自救、互救的宣傳和輔導,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提供業務指導。

 。ǘ┡嘤

  1.認真學習應急總體預案和與分管工作有關的專項應急預案。通過學習預案,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應急指揮能力。

  2.把應急法律法規、應急預案等內容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培訓的內容。平時也要請專業人員開相應知識的講座。救援人員要多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救援隊伍戰斗力。

 。ㄈ┭萘

  加強演習,提高搶險隊伍的搶險能力和各應急職能部門的整體協作、配合能力,演習后對演習效果要進行評估并作好總結。專業搶險隊伍進行搶險能力演習,要從實戰角度出發做到有針對性。重點演習現場救援、人員疏散、安全警戒區的設立及本突發事件特征所決定的特殊搶險要求,并不斷更新演習內容。演習后要對技術方案和隊伍的搶險能力進行評估。定期進行各項綜合演習,檢驗各應急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各應急保障部門的協作配合能力,指揮機構的緊急指揮能力及緊急動員能力。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2

  總則

  第一條為建立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提高防災、減災、避災、救災應急反應能力,健全防災、減災、避災、救災防范機制、責任機制和保障機制,提升社區應對災害能力和防災、減災、避災、救災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明確責任,完善防災、減災、避災、救災的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結合社區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凡在本區內發生的氣象災害(臺風、水災、冰雹、暴雨、雷電、大雪)、地質災害(地震)、生物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和因安全事故產生的火災、毒氣災害及其它突發公共事件,符合啟動條件的,適用本預案。

  第三條根據災害預警和災害發生后具體情況,由學苑社區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視情啟動報警預案,分別為紅色報警預案、黃色報警預案和藍色報警預案。

  第一章組織機構

  第四條成立學苑社區防災減災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社區黨委書記和社區中心主任擔任,分管副主任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平安建設部,辦公室主任由分管副組長兼任,災情發生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救災減災指揮部。

  第二章預防演練

  第五條加強社區防災、減災、避災、救災演練,提高社區居民防災減災的意識,增強全體居民的素質,夯實社區防災減災工作基礎。

  第一款開展宣傳教育。在社區居民中開展防災、減災、避災、救災工作宣傳,利用公益廣告牌、宣傳欄、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和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營造濃厚的社區防災減災宣傳氛圍;整合社區資源,利用社區文化宣傳機構和場所,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在社區圖書室加掛防災減災宣傳圖板;重視加強青少年的防災減災教育,開展社區防災減災宣傳月活動,增強社區居民的防災意識和減災能力。

  第二款重視骨干培訓。加強與民政、地震、消防、公安、文化、衛生、教育、紅十字會等職能部門的聯系,制定社區防災減災骨干培訓學習計劃,組織對社區居民、單位、學校進行各種形式的防災、減災、避災、救災培訓,提高科學化水平。

  第三款組織防災救災演練。利用適當時機進行滅火、防震、逃生自救、搭建室外避難場所等社區救災減災演練,使社區居民熟悉掌握救災減災技能,提高自救保護能力。

  第三章紅色報警預案

  第六條啟動條件:轄區內發生特大區域性自然災害(第二條所列范圍),由上級防災指揮部統一下達紅色警告預報,根據上級發布的紅色警告預報,本級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在轄區內發布紅色警告預報。

  第七條指揮系統:領導小組指揮全體成員迅速到達指定位置,按各自分工立即開展工作。

  第一款根據領導小組統一指令,迅速進行人員轉移、災區隔離、組織搶險、醫療救護、生活安置、災情調查、后勤保障等,隨時保持相互聯絡(根據需要架設臨時專用通訊線路),準確掌握災情程度,迅速組織救災。

  第二款根據災情種類和災害情況,領導小組及時發布紅色警報,及時組織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結;駐轄區單位及時組織救災減災應急分隊向指定區域集結,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第三款領導小組要及時掌握、通報災情,根據實際情況,部署緊急搶險救災工作,在第一時間內將災情種類、時間、地點、范圍、傷亡人數、損害程度及重要設施受損情況,迅速向上級救災減災指揮部報告。

  第八條人員就位:接到市、區指揮部的指令后,社區救災減災領導小組要立即下達紅色警報指令,部署社區人員按分工到達指定區域,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同時,領導小組成員要迅速聯絡有關單位和各救援隊,奔赴受災區域,組織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第九條實施搶險:災情發生后,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按照各自分工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第一款社區工作人員服務隊、社區志愿救者服務隊、民兵應急小分隊、社區民輔警服務隊分別按指令進行緊急救援。對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由專人(社區義工志愿者)負責搶救轉移,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使受災群眾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及時救助。

  第二款由轄區醫院組成醫療搶險救護隊,救治受傷群眾,對受災群眾進行體檢和災區防疫工作。

  第三款由公安、綜治、民兵、協警員組成的治安保障隊,負責災區治安管理、交通管制和安全保衛,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

  第十條人員疏導:災情發生后,根據領導小組統一指令,社區工作人員迅速組織居民迅速轉移。

  第一款安置區域:迅速組織居民轉移到指定的室外避難場所,如遇特殊情況,及時報社區防災減災領導小組。

  第二款組織轉移:領導小組根據居民轉移情況,組織應急救援隊在各避難場所搭建帳篷,設置救災減災臨時指揮小組,負責居民臨時安置、發放生活用品、組織醫療救護,啟用儲備救災物品,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及時救助。

  第十一條災后重建:災情過后,領導小組要立即協調有關部門,組織人員進行災后重建。

  第一款對倒塌房屋進行修繕,對危房進行加固處理;搶修線路,修復供水、供電設施,盡快恢復通訊;組織居民重建家園,重建社區。

  第二款根據受災情況,對受災居民進行社會救助,在社區內組織社會互助、向政府申請臨時救助或災害救助。確有重大困難的,請示上級給予重點救助,確保災后居民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有病能醫治。

  第四章黃色報警預案

  第十二條啟動條件:轄區內發生重大局部區域性自然災害(第二條所列范圍),由上級防災指揮部統一下達黃色警告預報,根據上級發布的黃色警告預報,本級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在轄區內發布黃色警告預報。

  第十三條指揮系統:掌握、通報災情,根據實際情況,部署緊急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到達指定位置,按分工開展工作。

  第一款根據領導小組統一指令,迅速組織災區居民轉移,對災區進行隔離,組織醫療救護搶險,對受災群眾進行生活安置,準確掌握災情程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第二款根據災情種類和受災情況,領導小組及時向社區居民及轄區單位發出黃色警報,并組織有關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結;有關駐轄區單位組織救災減災應急分隊集結,按指令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第三款領導小組應及時將災情種類、時間、地點、范圍、傷亡人數、損害程度及重要設施受損情況,迅速向上級救災減災指揮部報告。

  第十四條人員就位:按照上級救災減災指揮部的指示,領導小組及時組織實施緊急救援的有關事宜。迅速聯絡、組織社區志愿者隊伍集結,按指令奔赴受災區域,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第十五條實施搶險:領導小組按照上級指揮指令,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第一款社區工作人員服務隊、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民兵應急小分隊、社區民輔警服務隊分別按指令集結,及時進行緊急救援;對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由社區工作人員服務隊負責搶救轉移,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受災群眾在短時間內得到救援。

  第二款醫療搶險救護隊集結,按領導小組指令對受傷群眾進行救治,負責災區防疫工作。

  第三款社區民輔警服務隊,按領導小組指令對災區治安、交通和安全開展工作,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

  第十六條人員疏導:災情發生后,社區各網格根據領導小組的指令,按照第十一條第一款劃分的區域對部分居民進行轉移安置。

  第十七條災后重建:災情過后,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災后重建工作。對倒塌房屋、危房、線路、水電等基本生活設施,協調有關部門盡快恢復正常;對受災居民進行必要的社會救助,根據實際情況,向政府申請臨時救助或災害救助,確保居民基本生活有保障。

  第五章藍色報警預案

  第十八條啟動條件:轄區內發生重大局部區域性自然災害(第二條所列范圍),由上級防災指揮部統一下達藍色警告預報,根據上級發布的.藍色警告預報,本級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在轄區內發布藍色警告預報。

  第十九條指揮系統:根據預報,領導小組召集有關成員到位,研究部署搶險救災工作,按指令做好搶險救災應急工作。

  第一款根據領導小組統一指令,組織部分居民做好轉移準備,對相關區域人員進行疏散,組織有關搶險隊集結,隨時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第二款根據災情種類和受災情況,領導小組及時向社區居民及轄區單位發出藍色警報,并組織有關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結;有關駐轄區單位組織救災減災應急分隊集結,按指令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第三款社區各工作人員要及時通報有可能發生災情時間、地點、范圍等情況,迅速向區救災減災指揮部報告。

  第二十條人員就位:按照領導小組的指示,迅速組織相關救援隊待命,隨時做好實施緊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一條人員疏導:接到藍色預警信號后,社區各工作人員按照第十一條第一款劃分的區域,根據指令隨時做好對居民的轉移。

  第六章后勤保障

  第二十二條領導小組統一負責救災減災工作中的各項后勤保障。

  第一款在轄區內設置室外避難場所。

  第二款避難場所配備相應的救生帳篷、折疊床、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食品、飲用水等生活用品。

  第三款根據安置人員情況,現場臨時搭建移動廁所供居民使用。

  第四款為避難場所配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安全繩、應急燈、滅火器,及消防器材箱和救助器材箱。

  第五款在轄區主要路口設立防災減災宣傳欄、宣傳櫥窗、警示和逃生導向標志牌;繪制社區救災減災地形圖,標明指揮部、救護站、避難場所、臨時疏散點的準確位置。

  第六款根據災情程度,向上級民政部門申請調撥生活必需品和各類救災保障物資。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如發生災情,領導小組將根據災情發布紅色警報、黃色警報或藍色警報,按相應預案進行工作;如災情未發生,領導小組將及時發布警報解除信號。

  第二十四條本預案的解釋權歸學苑社區防災減災領導小組。

  第二十五條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3

  為了進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災害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的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社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發展,并根據社區實際及災害形式變化,特修訂本預案。

  社區基本情況:

  堰口鎮大光社區位于堰口鎮中部,壽六路沿線,總土地面積13127畝,共有48個村民組,3349戶,總人口數10757人,轄區共有3所學校,小區2個,目前,社區配備5名社區兩委成員,小區管理員共5名。

  社區設有避難場所 2處(大光社區文化廣場,大光社區辦公大院門前廣場),總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納人數6000余人。

  重點隱患地段:壽六路道路兩旁存在道路交通安全。

  重點防御的區域為原野小區,社區街道等。

  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是災害發生后,對人民群眾和財產受災進行救助的緊急行動方案。本預案適用于洪災、旱災、地震、火災、冰雹、雷擊及暴雪等因造成建筑倒塌、淹沒、群眾傷害、道路阻塞等應急救助反應。

  一、組織領導

  1、成立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指導救災工作。

  組長:

  副組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成員:

  2、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自然災害及預防減災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及各項措施的落實。

  3、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防災、抗災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自然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防災、抗災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4、認真做好各項物資保障工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備、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搶險設備等物資的應急儲備,強化管理,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備戰狀態。

  5、破壞性自然災害發生后,采取一切必須的手段,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全面進行抗災減災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6、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災后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7、領導小組下設宣傳協調組、預警預報組、隱患排查組、后勤保障組、轉移安置組、衛生醫療組、信息報告。

 、傩麄鲄f調組:

  負責事故的報警、報告及各方面的聯絡溝通。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受災情況,組織、協調社區災害群測群防和突發性災害各項應急處置工作;負責災害災情報告,在災害發生期間執行“零報告制度”;負責向社區居民公布本預案。

 、陬A警預報組:

  負責災害信息預警預報。

 、垭[患排查組

  負責社區災害隱患排查統計工作。

  ③后勤保障組:

  檢查撤離路線、安置地點、報警設施、搶險工具、物資落實情況,對搶險急用車輛等交通工具進一步落實。加強與各行動小組的聯系,迅速將搶險物資及車輛調運到指定地點。

 、苻D移安置組:

  負責災情發生時,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

  ⑤衛生醫療組:負責開展先期醫療救治工作,并向上級醫療機構報告或申請救治支援。

 、扌畔蟾娼M:

  負責防災減災工作信息的上傳下達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加強自然災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的報告網絡,做到早預防、早報告、早處置。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不因自然災害而危及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要經常宣傳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知識,提高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安全保護意識。加強日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努力減少自然事故的損失。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建立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增加人力、物力、財力儲備,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事故,快速反應,及時高效地做好處置工作。

  四、組織管理

  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1、嚴格制定、評估、完善我社區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災害事故預防機制。匯總和收集自然災害事故的情況,并及時上報。

  3、宣傳、培訓、演練。根據不同季節和情況,廣泛深入開展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知識宣傳,提高管理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預防能力和意識。采取多種樣式,如紡織防災減災圖表、書籍等,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群眾自救互救的能力。每年組織不少于2-3次演練,使所有人員熟悉預案,知曉避災安置路線、場所及保障須知等。對預案不妥之處,及時進行修改。

  4、領導小組要檢查、督促各單位和工作小組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落實情況。

  5、經常性地開展安全檢查,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發生。

  6、根據自然災害事故的預警。切實做好居民的安全疏散工作。

  7、人員準備:明確社區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職責,落實社區災害信息員,成立社區志愿應急救助隊伍、搶險救援隊伍。

  五、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和預警

  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自然災害事故的領導和管理。將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工作納入管理工作,并定期開展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整改措施。

  2、經常性開展自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在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前做好居民的疏散轉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實加固好易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的基礎設施。

  5、居民家中和室外不亂拉亂接線路、不違章使用電器,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開展災害自救、惡劣天氣自救逃生知識學習活動。

  7、按照規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實消防責任制度。

  自然災害事故的預警

  社區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上級指示及災害具體情況,由社區主任宣布啟動預案,并通過手機、信息、通告、電話等多種形式通知居民,緊急情況下以警報聲預警。社區各救災小分隊各施其責,迅速開展工作。

  六、自然災害事故的報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期間,主動和相關部門聯系。

  2、嚴格執行重大自然災害事故報告制度。對發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級上報,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報告主管部門或上級部門,確保通信暢通。

  3、及時上報災情,寫清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以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已采取的措施和災區的需求),不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災害損失情況包括以下指標:受災人口、因災死亡人口、因災失蹤人口、因災傷病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飲水困難人口;倒塌房屋、損壞房屋。

  4、災情報告程序。戶--組—社區—街道辦事處雙方互動、轉移安置、災情總的情況向上級報告。

  5、要求。

 。1)災情初報。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災情,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報告初步情況,最遲不得晚于災害發生后1時。

 。2)災情續報。在重大災害災情穩定之前,社區均須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

 。3)災情核報。在災情穩定后,應在2個工作日內核定災情,向上級部門報告。

  5、建立自然災害事故舉報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有責任和權利向主管部門或上級政府部門舉報有關不履行自然災害事故應急處理規定和職責的情況。

  七、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反應

  根據自然災害事故的發生情況,結合我社區實際,安置場所按可容納人員數量儲藏一定數量的救災物資,教育受災群眾本人攜帶一些干糧、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災害發生后一小時內將保障物資送到避災安置場所。啟動相應的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和處置。保證組織落實、人力落實、應急器材落實,以最快的、最高效的辦法處置事件,確保人民群眾的安全。

  1、發緊急撤離、集中信號。如收到時間、手段的限制,應采取一些使用起來方便快捷,傳播起來范圍較廣、容易識別的信號,如敲鑼、擴音喇叭報警等,落實專人專責負責發信號。

  2、災害發生后,社區處于臨災第一線,應快速做出判斷,及時組織涉險群眾轉移。相關責任人立即停止一切活動,組織所有在場的災害信息員、社區志愿者、搶險救援隊伍等力量參加救援和疏導。

  3、要按照平時演練逃生的路線有組織、迅速地疏散場所的所有人員,地震、火災等其他災害發生時,如安全通道被破壞而無法安全撤離時,要穩定人員情緒,并引導人員轉移到相應安全區等待救援。社區工作人員按照防災減災“明白卡”所明確的具體幫扶對象,協助脆弱人員轉移安置。

  4、緊急撤離時,應停止一切活動,不得貪戀財物、迅速離開現場,聽從組長指揮,互相照顧,組織人員迅速撤離現場。

  5、發出應急信號后,應打開所有撤離出入口,立即確保應急通道暢通。

  6、在接到報警時,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要立即到一線進行指揮,并迅速作出反應,指揮各小組迅速到指定位置。

  7、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災害外,人為引發的災害應保護好現場,協助公安、消防部門進行事故現場分析,查明原因。

  8、協助相關部門作好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恢復災后正常工作和秩序。

  八、 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1、調查了解災情,填報《因災倒房花名冊》及其它;如有因災死亡、傷病人員,填報《因災死亡人員花名冊》。

  2、災情穩定后,對因災害造成的民房、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設施的毀壞,組織有關人員現場勘察,制定災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設施的建設方案,并積極向上級爭取扶持資金,幫助恢復重建。

  3、及時發放救災款物。民主評議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員名單及金額等,發放后再進行一次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4

  為增強社區防震減災緊急救援能力,做好救災工作,整合救災資源,建立健全應對突發地震自然災害緊急救助的運行機制。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自然災害(防震減災)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轄區居民群眾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轄區居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結合水中社區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

  為最大限度地保護轄區居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社區工作人員、社區黨組織、黨員干部、居民委員、居民小組長、樓棟長、小區物管要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依靠群眾,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力量和作用。

  二、指導方針

  自然災害(防震減災)救助堅持“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救濟和扶持”的方針。社區特制定本應急預案,加強社區及轄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組織社會團體和廣大干部、群眾,發揮黨員應急隊伍力量的突擊作用,共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一旦出現應急情況,必須立刻集結到水中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以應對災害進行相關救助幫扶。

  三、適用范圍

  凡在我轄區范圍內發生的地震、地質災害、水旱、大風、冰雹、大雪、沙塵暴、森林火災等重大自然災害,以及其它突發公共事件達到啟動應急條件的,適用于本預案。

  四、自然害應急綜合協調機構

  社區成立自然災害(防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救災工作有關細則和具體實施,協調開展災害應急響應、緊急救援、災民安置、災民生活安排及災后恢復重建等工作。

  社區自然災害(防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水中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室,由社區書記負責,社區副書記進行相關通知、統計、上報情況。

  (一)傳達、貫徹上級領導關于抗災救災工作的指示,并組織實施。

  (二)組織、召開對災情形勢進行會商和評估,研究提出對策。

  (三)配合上級工作組開展工作,與自然災害(防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保持密切聯。

  (四)承辦災區緊急救援、災民轉移安置等有關方面的協調事宜。

  (五)負責水中社區自然災害(防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各項任務。

  五、應急準備

  水中社區做好通信、信息管理,準確掌握自然災害情況。所有干部和社區工作者,保障24小時通信暢通。做好災害應急演練及災情避險宣傳,加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

  六、災害的信息管理

  若自然災害(防震減災)發生后,水中社區將按照此預案迅速組織應急隊伍到災害一線。在上級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由領導小組組長陳玨文(社區黨總支書記)和李紅強(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統一指揮自然災害(防震減災)工作。組織居民撤離到安全地帶(熊貓綠島公園和女媧廣場),組織應急小分隊及時進行救災,并向東城街道辦事處及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災情。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范圍、程度、災害后果(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等)、已采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居民群眾的.需求等。在重大自然災害災情穩定之前,水中社區居委會均須執行24小時的報告制度。報告災情必須實事求是,不得隱瞞和虛報。

  七、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受自然災害影響,水中社區應在全面核實災情的基礎上,協助辦事處和民政部門統籌安排,確保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災民生活安排方案。確保受災群眾每人每天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謴椭亟üぷ鳎瑧凑丈霞壵慕y一安排組織實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幫建相結合的方式,以受災戶自建為主。資金按照政府救濟、社會互助、鄰里幫幫料、以工代賑、自行借貸、政策優惠等多種途徑解決。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5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活動,提高應急救助能力,保障迅速、高效、有序實施應急救助,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確保受災人員基本生活,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調查制度》《成都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成都市新都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新都區大豐街道行政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

  發生其他類型突發事件,根據需要可參照本預案開展應急救助工作。

  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街道成立自然災害救助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許玉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敖浩翔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織,各辦所(中心)、職能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行政區劃范圍內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大決策和重要規劃提供政策咨詢和建議,為自然災害的災情評估、應急救助和災后救助提出咨詢意見。負責領導、組織行政區域范圍內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總指揮:許玉川、敖浩翔

  職責:負責全街道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的組織、指揮、協調。

  2.1綜合協調組

  組長:劉科、黃晶

  成員:黨群辦全體工作人員、社區治理辦公室

  職責: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組,負責與區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功能區溝通聯絡,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組織開展災情會商評估、災害應急處置、災害應急救助工作,協調落實相關支持措施。

  2.2物資供應組

  組長:韓世強、黃晶、郭實

  成員:綜合辦公室、營商環境辦公室、公園城市建設辦公室

  職責:負責行政區劃范圍內應急救援物資的組織、采購運輸工作,以及由區級部門下撥的應急物資的管理,出入庫登記等事項。

  2.3物資發放組

  組長:李興明、張軍先、劉洪

  成員:綜合執法協調辦公室、社區服務科、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辦公室。

  職責:負責自然災害救助物資的定點發放和物資準備。

  2.4秩序維護組

  組長:劉科、謝邦躍、易檢偉

  成員:南派出所、北派出所

  職責:負責集中安置點、物資發放點秩序維護。

  3 災害救助準備

  按照區減災辦發布的自然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可能受影響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經濟社會狀況,對可能出現的災情進行預評估,當可能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時,視情況采取以下一 項或多項救助準備措施:

  3.1及時向可能受影響的社區通報災害預警信息,提出災害應急處置、災害救助準備工作要求。

  3.2加強應急值守,密切關注跟蹤區減災辦發布的災害風險變化和發展趨勢,對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動態評估,及時調整相關措施。

  3.3通知三個工作組進入備戰狀態啟動應急聯動機制,做好救災物資調運準備。

  3.4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告預警及災害救助準備工作情況,并向區減災委成員單位通報。

  3.5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

  4 信息報告和發布

  綜合協調組根據自然災害救助領導小組研判的災情評估,按照《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制度》《四川省重大自然災害主要損失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等要求,做好災情信息收集、匯總、分析、上報工作。

  4.1災情信息報告

  4.1.1災情初報。對于突發性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各社區應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災情,并在15分鐘內口頭報送,45分鐘內紙質報送街道領導小組。街道領導小組在1小時內向區減災辦(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初步災情和救災情況。

  4.1.2災情續報。災情穩定前,各組、各社區執行災情24小時零報告制度,將災情報領導小組;災情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立即向領導小組,并由領導小組統一報告區減災辦。

  4.1.3災情核報。災情穩定后,各組、各社區應在2日內審核、匯總災情數據并向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審議后再向區減災辦報告。

  4.2對于干旱災害,各社區、各辦所(中心)應在旱情初露、群眾生產和生活受到一 定影響時進行初報;在旱情發展過程中,每10日續報一 次,直至災情解除;災情解除后及時核報。

  4.3信息發布

  4.3.1災情信息發布堅持實事求是、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原則。

  4.3.2凡屬較大以上災情,由區委宣傳部收集災情基本信息報市委宣傳部統籌信息發布。涉及新都區局部地區的災情,由區委宣傳部統籌信息發布。

  4.3.3信息發布的內容主要包括:受災的基本情況、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措施及成效、下一 步工作安排等。

  4.3.4信息發布可采用新聞發布會、媒體吹風會、授權新聞單位發布、新聞通稿、答記者問、組織專訪和集中采訪等形式。主要通過重點新聞網站或政府的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客戶端等載體及時對外發布信息。

  5 應急響應

  5.1根據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區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分為一 級( I )、二級( Ⅱ )、三級( Ⅲ )、四級( Ⅳ ),一 級為( I )為最高級別。

  5.1.1 I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的,啟動I級響應:

  (1)因災死亡、失蹤1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

  (2)緊急轉移安置人數10000人以上;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00間(或1000戶)以上;

  5.1.2 Ⅱ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特別重大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的,啟動Ⅱ級響應:

  ( 1 )因災死亡或失蹤5人以上10人以下;

  ( 2 )緊急轉移安置人數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

  ( 3 )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1000間(或300戶)以上3000間(或1000戶)以下。

  5.1.3 Ⅲ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Ⅲ級響應:

  ( 1 )因災死亡、失蹤3人以上、5人以下;

  ( 2 )緊急轉移安置人數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 3 )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0間(或100戶)以上、1000間(或300戶)以下;

  5.1.4 Ⅳ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的,啟動Ⅳ級響應:

 。1)因災死亡、失蹤3人以下;

 。2)緊急轉移安置人數3000人以下;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0間(或100戶)以下;

  5.2啟動程序

  災害發生后,領導小組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條件,并報送區減災委決定由防災委評估后決定進入相應級別響應狀態。

  5.3響應措施

  由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5.3.1綜合協調組視情況組織有關部門召開會商會,分析災區形勢,研究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支持措施。指導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等工作,并保持上下信息暢通,隨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救災相關情況。

  5.3.2物資供應組迅速組織應急救助物資,集結待命。

  5.3.3物資發放組派出工作組趕赴受災區域慰問受災群眾,核查災情,確定物資發放供應點,協助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5.3.4災情穩定后,立即對受災情況進行評估、核定自然災害損失情況。

  5.4 響應終止

  救災應急工作結束后,并向區減災辦提出建議,經啟動響應領導同意,決定終止I、Ⅱ、Ⅲ、Ⅳ級響應。

  5.5災后救助

  5.5.1過渡期救助

  自然災害發生后,綜合組組織有關部門、專家組及受災社區或產業功能區評估災區過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況。

  物資供應組經核定報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及時撥付過渡期生活救助資金,并做好過渡期救助人員核定、資金發放等工作。

  物資發放組督促受災區域過渡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定期通報災區救助工作情況,過渡期生活救助工作結束后進行績效評估。

  5.5.2持續性救助

  經領導小組應急期救助和過渡期救助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仍存在較大困難的,按照"先行救助"有關政策規定提請區民政局,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幫助其盡快度過難關;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要按照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因災導致的特困人員,要及時來落實救助供養政策,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6 保障措施

  6.1資金保障

  領導小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省、市、區資金分擔管理辦法等規定,向區財政提請安排救災資金預算,加大救災資金投入力度。

  6.2物資保障

  認真落實《成都市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規劃( 20XX-20XX)》,建立健全救災物資采購和儲備制度,確定本級自然災害救助物資采購和儲備計劃,儲備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必要的物資。建立健全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各社區建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點。

  嚴格執行四川省(區域性)地方標準《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規范》(DB510100/T183-20XX)、《社區(村)自然災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務規范》(DB510100/T185-20XX)要求,做好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6.3通信和信息保障

  6.3.1加強災情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以公用通信網為基礎,建立覆蓋區、街道 、社區 三級救災通信網絡,保障信息暢通,確保各社區及時準確掌握自然災害信息。

  6.3.2加強區、街道、社區三級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建設,確保及時準確掌握重大自然災害信息。

  6.4裝備和設施保障

  6.4.1街道應按區減災辦統一要求奧球配備救災管理工作必需的救災設備和裝備。

  6.4.2依托街道綜治中心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指揮技術支撐系統,并為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等設備。

  6.4.3利用公園、廣場、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統籌規劃設立應急避難場所,并設置明顯、標準化標識。自然災害多發、易發社區可規劃建設專用應急避難場所。

  6.5人力資源保障

  加強自然災害各類專業救助隊伍建設、災害管理人員和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提高自然災害救助的能力。支持、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社工機構、志愿者隊伍等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有序發揮積極作用。

  6.6社會動員保障

  6.6.1大力宣傳國家、省、市、區救災捐贈管理相關政策,并嚴格執行。

  6.6.2規范救災捐贈的組織發動、款物接收、統計、分配、使用、公示反饋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6.6.3充分發揮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在災害救助中的積極作用。

  6.7宣傳、培訓和演練

  6.7.1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災害知識,宣傳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組織好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6.7.2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培訓,災害管理人員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的培訓;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培訓,重點培訓《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自然災害統計制度》和各級預案。

  6.7.3依據《社區(村)綜合減災公共信息標識建設規范》(DB510100/T143-20XX)、《社區(村)綜合減災服務規范》(DB510100/T184-20XX)和《社區(村)自然災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務規范》(DB510100/T185-20XX)等標準,組織應急演練,提高自然災害救災救助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7 附則

  7.1術語解釋

  本預案所稱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澇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生物蟲害等。

  7.2預案管理

  7.2.1本預案由街道應急辦負責解釋與組織實施。各社區、安委會成員單位按照本預案的規定制定相應應急預案,并履行各自職責。

  7.2.2本預案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適時修訂。

  7.2.3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社區防災減災綜合應急預案11-22

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5-06

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04-30

減災防災應急預案07-22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范文(精選5篇)01-31

社區防災減災的應急預案(通用6篇)01-31

村級防災減災應急預案03-25

小學防災減災應急預案12-18

防災減災應急預案范文04-30

防災減災工作應急預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