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

時間:2023-03-31 11:36:36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通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可能需要提前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那么優秀的應急預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境事故應急預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通用5篇)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1

  1.1總則

  1.1.1目的

  為有效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特別是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迅速、有效地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突發性環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確保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特指定本預案。

  1.1.2工作原則

  1.1.2.1預防為主。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全市人民防范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意識;堅持不懈地做好應急準備工作,落實各項預防措施;對我市各類污染源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預測、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1.1.2.2全面覆蓋。對區域范圍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鎮居民點、水源保護區、生態示范區、特殊生態保護區,以及大氣、水體、固廢、危廢、噪聲、輻射等各環境要素全面覆蓋,全面監控,以保證環境信息的完整性、連續性。

  1.1.2.3突出重點。對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重點水域、重點區域內的污染源實施重點監控。

  1.1.2.4公眾參與。建立環境新聞發布機制,確定新聞發言人;建立環境公示、聽證機制,為公眾參與創造條件;建立舉報制度,健全“12369”投訴系統,確保公民的環保知情權、參與和監督權。

  1.1.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實施細則)

  (四川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

  (四川省飲用水源保護管理條理)

  (成都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1.1.4適用范圍。

  凡屬我市范圍內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處置行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適用本預案的規定。

  1.1.4.1因自然災害影響而造成的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

  1.1.4.2危險化學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處置過程中發生的爆炸、燃燒、大面積泄漏等環境污染事故;

  1.1.4.3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的其它嚴重污染事故;

  1.1.4.4生產過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1.1.4.5其它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1.2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2.1應急領導小組與職責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成立我市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由市人有關部門組成,市人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擔任總指揮,負責全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的統一決策、統一領導和統一指揮。

  市應急處置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于市環保局,市環保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責任是: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故的預測、預警、監測工作;制定和完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預案演練;組織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置人員進行有關應急知識和處理技術的培訓;收集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發展及處置的有關信息,掌握動態,適時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組織專家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策略和預防控制措施,開展效果評價;組織實施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統一調配應急資源,及時協調解決應急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指揮部辦公室下設應急防治、物資保障、信息宣傳、治安、督查等五個工作組。各組按照以下職責分工開展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防治組:由市環保局牽頭,組織制定和實施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理的預防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調查、現場污染物處理、監督指導、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根據突發環境事故發展形勢和預防控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調整全市策略和措施的建議。

  物資保障組:由市經貿局牽頭,負責應急物資的儲備、生產和調度保證供應;負責應急設施的建設和應急設備的采購。

  信息宣傳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負責收集分析突發環境事故的有關信息,報道應急工作動態。

  治安工作組:由市公安局牽頭,及時做好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區域的隔離封鎖、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交通管制、保障運輸;協助污染現場處置等。

  督查工作組:由市委、市政府目督辦牽頭,對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應急措施的情況進行督查,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予以解決糾正,對違法違紀和瀆職行為進行處理等。

  1.2.2環境應急專家咨詢委員會

  成立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專家咨詢小組,由聘請的水、氣、固廢、生態等方面的專家組成。負責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準備和處理提出咨詢和建議;指導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的制定和修訂;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置進行技術指導;承擔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安排的其它技術工作。

  1.3預測、預警

  1.3.1監測與信息收集

  市環境監測、環境監察部門為環境監督與信息收集機構,承擔所轄區內水、大氣、危險廢物的日常監測,收集本行政區域內外和境內外對本行政區域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其它突發環境事故信息。

  1.3.2報送制度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市環保局應當按照職責范圍,做好本轄區內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工作,及時、準確地向市人和成都市環保局報告轄區內發生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信息。

  1.3.2.1在得知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后,市環保局應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調查了解情況,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繼續擴大,對突發環境事故的性質和類別作出初步認定,并把初步認定的情況及時報送市人和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緊急情況下,可直接向省環保局報告,并同時報送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1.3.2.2一般(ⅳ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

  市環保局應在發現或得知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后1小時內,向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報告,并報市應急辦。

  1.3.2.3較大(ⅲ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

  市環保局應當在發現或者得知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后1小時內,報告市應急辦和成都市環保行政主管部門。

  1.3.2.4嚴重(ⅱ級)和特別嚴重(ⅰ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

  市環保局在依照本條前兩款規定報告的同時,應當向省環保局報告

  1.3.3報告方式與類型

  1.3.3.1通常有口頭報告、電話、傳真報告、電子郵件報告、書面報告等。

  1.3.3.2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

  初報在發現和得知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后上報。通常采用電話或傳真直接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數量、人員受害情況、自然保護區受害面積和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破壞程度、事件潛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況。

  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通常通過網絡或書面報告,視突發環境污染事故進展情況可一次或多次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有關確切數據、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危害程度及采取的應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況。

  處理結果報告在突發環境事故處理完畢后上報。通常采用書面報告,處理結果報告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措施、過程和結果,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潛在或間接的危害及損失、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責任追究等詳細情況。處理結果報告應當在突發環境污染事故處理完畢后立即送報。

  1.3.3.3核與輻射事故的信息報告在按照本辦法規定報告的同時,還須按照有關核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報告。

  1.3.4預測、預警支持系統

  建立健全全市環境安全管理體系,定期對體系網絡進行維護,逐步實現突發環境污染事故預測、預警和應急指揮工作的自動化和信息化。

  1.3.5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分級標準

  1.3.5.1特別重大環境事故(ⅰ級)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傷)100人以上;

  (2)因環境污染事故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或直接造成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3)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

  (4)因環境污染事故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故,或1、2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

  (6)因環境污染造成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故;

  (7)因危險化學品(含劇)生產和儲運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界的環境污染事故。

  1.3.5.2重大環境污染事故(ⅱ級)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

  (4)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5)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庫大面積污染。

  1.3.5.3較大污染事故(ⅲ級)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1.3.5.4一般環境污染事故(ⅳ級)

  (1)造成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傷)10人以下;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糾紛,引起群體性影響的;

  (3)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1.4響應程序與協調內容

  1.4.1基本響應程序

  發生或即將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實后,在尚未確定突發公共事件級別,實施分級響應之前,應急處置指揮部要立即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先期處置可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1)實施緊急疏散和救援行動,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互救;

  (2)緊急調配轄區內的應急處置資源用于應急處置;

  (3)劃定警戒區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實施動態監測,進一步調查核實;

  (5)向社會發出危險或避險警告;

  (6)波及其他區(市)縣的,要及時相互通報;

  (7)其他必要的先期處置措施。

  在采取先期處置的同時,應急處置指揮部要對事故的性質、類別、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進行初步評估,并及早向市相關應急指揮部和市應急辦報告,進入分級響應程序。

  1.4.2協調指揮的分類

  應急指揮部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業工作組,完成現場搶險救援、醫療救護、衛生防疫、交通管制、治安警戒、人員疏散安置、安全防護、社會動員、物資經費保障、應急通信、信息綜合、新聞報道、涉外處置、損失評估等應急處置工作。

  1.4.3指揮協調主要內容

  (1)提出現場應急行動的原則要求;

  (2)發布啟動市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指令;

  (3)協調各級、各專業應急力量實施應急處置行動,指派有關專家和人員參與、指導現場應急處置指揮機構的應急指揮工作;

  (4)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有關情況;

  (5)組織事故發生區域人員的疏散或轉移;

  (6)組織現場警戒和道路、水域等交通管制;

  (7)組織對傷員的急救;

  (8)組織周邊危險源的監控工作;

  (9)組織應急救援通信、物資征調及其運輸等保障工作;

  (10)協調軍隊和武警部隊參加應急處置行動;

  (11)組織事故善后處理及恢復重建工作等。

  1.5信息發布和新聞報道

  1.5.1信息通報

  根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情況,市環保局通報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情況;必要時由市人向當地駐軍通報,并及時向毗鄰、可能波及或已經波及的各區(市)縣人環保行政部門通報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情況。

  1.5.2新聞報道

  應急響應期間,與突發公共環境污染事故有關的`信息由市委宣傳部統一發布。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向廣大市民宣傳突發公共環境污染事故預防和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護能力,消除疑慮和恐慌心理,穩定人心,大力宣傳突發公共事故救援工作中涌現出的好人好事。

  1.5.3應急結束

  應急小組要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查,根據監測數據和其他有關數據編制分析圖表,預測污染遷移強度、速度和影響范圍,及時調整對策。每24小時向上級部門報告一次污染事故處理動態和下一步對策(續報),直至事故污染影響,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失,警報解除。

  1.5.4后期評估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結束后,市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本級政府的領導下,組織有關人員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事故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情況、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評價、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并將評估報告上報本級政府和上一級環保行政部門。

  1.6保障措施

  根據污染事故的級別,確立相應的保障。

  1.6.1技術保障

  1.6.1.1環境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

  建立健全全市環境安全管理體系,開展污染源現狀、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建立專家應急預案庫,做到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為預測、預警、決策提供依據。

  1.6.1.2應急專業隊伍的建設

  市環保行政部門建立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專業技術隊伍,由環境監察、環境監測、環境專家等專業人員組成。應急隊伍根據突發污染事故種類和出動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并配置相應裝備;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專業隊伍的培訓、考核、使用制度,定期開展應急處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演練和考核。

  1.6.1.3開展科研和學術交流

  鼓勵、支持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技術科學研究,加強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提高全市應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技術水平。

  1.6.2通信與信息保障

  建立涉及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的所有機構及人員通訊錄,保障有關機構及人員通信暢通。

  1.6.3物資保障

  市人及其有關部門根據本地環保行政部門的建議和應急工作需要,建立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物資儲備庫,保證應急所需技術裝備(器材)等物資的第一時間供應。

  1.6.4經費保障

  市人將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物資儲備、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購置和應急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市人財政部門應準備適量的應急資金,建立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資金使用制度,保證經費的有效使用。

  1.6.5專家保障

  按照“屬地保障”的原則,由各部門分專業建立專家檔案,確立聯系方式方法,保證專家成員能及時到達事發地點。

  1.6.6醫療保障

  由各部門或主管業務部門,與有關醫療機構共同制定醫療保障計劃。

  1.6.7協同保障

  由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牽頭,各部門派員參加,主要與有關部門建立咨詢、參與、配合等關系,確保各種行動的暢通。

  1.6.8社會動員保障

  新聞媒體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宣傳教育和應急工作新聞報道,提供信息查詢服務,引導社會輿論,提高全市人民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自我防護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導群眾和非政府組織自覺配合和參與政府的應急工作,為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2

  一、鍋爐采用自然循環

  回水由供暖系統中循環水泵送往鍋爐,并由回水總管分一支通往省煤器。經省煤器回水加熱后進入鍋爐熱水出口后混水器內,熱水混合后送至熱網。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1、蘭州分公司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分公司經理、副經理及儲安科、綜合辦、業務科、服務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管理人員組成。

  總指揮:(經理)

  副總指揮:(副經理)

  成員:

  2、應急組織機構由消防滅火組、搶險搶修組、物資供應組、交通運輸組、警戒疏散組、醫療救護組、通訊聯絡協調組等7個小組組成。

  3、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組織本單位預案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預案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事故應急救援各項準備工作;事故狀態下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救援。

  4、應急職責

  (1)總指揮:負責宣布應急狀態啟動和解除,全面指揮調動應急組織,調配應急資源,按應急程序組織實施應急搶險。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作好應急救援具體指揮工作,若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3)消防滅火組(楊軍、趙鑫泰、趙常態):發生重大火災或其它重大突發事件時,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進行火災撲救或應急搶險。

  (4)搶險搶修組(張倩、朱慶剛、宋哲、嚴國林、葉體強、龔衛國、顧旭有):應急狀態下,撲救火災、設備維修、設備復位,制定安全措施,監督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5)物資供應組(徐大文、葉玉生、王蔚林):負責應急狀態下應急物資供應保障,如設備零配件、工具、沙袋、鐵鍬、消防泡沫、水泥、防護用品等。

  (6)交通運輸組(韓生輝):負責交通車輛保障。

  (7)安全警戒疏散組(李世德):負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

  (8)醫療救護組(宋寶斌):負責聯系醫療機構;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

  (9)通訊聯絡協調組(王宏偉、米慶軍):負責應急搶險過程中通訊聯絡,保證通訊暢通,負責各小組之間協調以及與外部機構聯系、協調。

  三、應急預案啟動

  當蘭州分公司北灘油庫鍋爐發生爆炸時,啟動該套應急程序。

  四、應急程序

  (一)報警

  1、當蘭州分公司北灘油庫鍋爐發生爆炸時,第一發現人立即找就近電話,撥打北灘油庫報警電話7325671,以及油庫報警電話7365119,向消防值班人員說明事故地點、事故類型等事故概況。

  2、通過電話向應急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匯報事故情況。

  3、事故如發生在夜間或節假日,報警人員向行政值班人員報警,由行政值班人員向總指揮及副總指揮報告事故情況。

  應急聯系電話一覽表(略)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聯系電話:(略)

  (二)接報

  1、消防值班人員、行政值班人員、總指揮、副總指揮為接報人員。

  2、接報人員應問清報告人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問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原因;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做好電話記錄。

  (三)組建救援隊伍

  1、應急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通知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到達事故現場。

  2、應急領導小組各位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起本組工作人員及搶險裝備,然后趕往事故現場,向現場總指揮報到,接受任務,了解現場災害情況,實施統一救援工作。

  (四)設立臨時指揮部及急救醫療點

  1、各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后,選擇有利地形設立現場指揮部及醫療急救站。

  2、各救援隊伍盡可能靠近現場指揮部,隨時保持與指揮部聯系。

  3、指揮部、各救援組、醫療組均應設置醒目標志,懸掛旗幟,方便救援人員和傷員識別。

  (五)搶險救援

  進入現場各支救援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職責和任務開展救援工作。

  1、現場指揮部: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六)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七)現場醫療急救

  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蘭化醫院、蘭煉醫院聯系,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準備。

  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原則治療。

  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交接,防止危重病人多次轉院。

  觸電急救、油氣中毒急救、燒傷急救、外傷處理見附件。

  (八)疏散撤離

  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3

  為有效防范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發生,確保事故后的有效控制和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國家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及防治環境污染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發生在XX市轄區內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受到破壞,人體健康受到損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突發性事件。

  二、防范重點

  (一)特定或敏感區域;

  (二)水源防護區內有污染隱患的單位;

  (三)使用、儲存、運輸劇毒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險廢物的單位和場所;

  (四)各類油庫、加蚰站、液化氣站(庫)、石油天然氣井口;

  (五)各單位的污水處理設施、高濃度污水、污泥儲存地及有毒有害廢物堆放場、點等。

  三、事故的確定

  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可分為水污染事故、大氣污染事故、噪聲與振動危害事故、固體廢棄物污染事故、農藥與**化學品污染事故、煤氣及天然氣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與自然保護區破壞事故等類型。

  根據事故程度分為一般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較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重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特大環境污染與三十事故。

  (一)一般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因為環境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不含萬元)的。

  (二)較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較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

  1.因為環境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不含5萬元)的;

  2.因為環境污染發生人員中毒的;

  3.因為環境污染弓i起廠群沖突的;

  4.對環境造成危害的。

  (三)重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重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

  1.因為環境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不含10萬元)的;

  2.因為環境污染發生人員明顯中毒、輻射傷害或可能導致傷殘后果的;

  3.因為環境污染發生人群中毒的;

  4.因為環境污染影響社會安定的;

  5.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的;

  6.捕殺、砍伐國家二類、三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

  (四)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為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

  1.因為環境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的;

  2.因為環境污染發生人群明顯中毒或輻射傷害的;

  3.因為環境污染造成人員中毒死亡的;

  4.因為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的正常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

  6.捕殺、砍伐國家一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

  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發生后,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應當立即趕赴現場調查,并對事故的性質與危害作出恰當的認定。

  凡屬一般或較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均由縣級(含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確認,并報市環保局備案,由所在地區市縣政府負責組織處理;凡屬重大或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均由市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確認。

  四、應急組織體系

  (一)成立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

  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市政府聯系環保工作的副秘書長、市環保局局長、事故發生地區市縣長為副指揮長,市安監局、市經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衛生局、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等單位負責制人為成員。

  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負責排險減害(救助)中的具體協調工作。同時,根據工作需要,按政府各部門工作職能分組開展特大事故排險減害救助工作。

  1.綜合協調組:由市政府辦、市環保局、市安監局、事故發生地區市縣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市政府辦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嚴把宣傳報道關;協調有關單位分工負責排險減害救助工作,保證現場指揮與上級的通訊聯絡暢通,溝通指揮部與外界的聯系,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2.專業排險減害救助組:由事故發生單位的行業主管部門、有關專家、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市縣兩級專業救護隊負責人組成,行業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事故現場排險減害救助工作。

  3.警戒維護組:由市公安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動員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

  4.醫療救護組:由市衛生局、市縣兩級人民醫院、中醫院、職工醫院等單位負責人組成,市衛生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開設現場救護所,對受傷、中毒人員實施救護,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

  5.后勤保障組:由市政府辦、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及通信部門負責人和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組成,市政府辦負責人任組長。負責整個事故處理工作中的有關人員、經費、交通工具、通訊聯絡等后勤保障工作的組織協調,迅速調集車輛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

  6.事故調查組:由市環保部門牽頭,各相關部門派員組成,組織或協助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已發生的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進行調查取證工作,及時形成事故調查報告。

  (二)職責分工。

  1.市政府辦:協助指揮長、副指揮長做好事故上報、事故處理和安撫穩定工作。

  2.市環保局:具體負責對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進行現場調查、分析認定,明確事故性質和危害程度,并按規定及時上報污染事故;負責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技術儲備;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有關人員對污染區域進行監測、化驗、消毒、洗消,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負責監督檢查污染源單位的污染防治工作。

  3.市安監局: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進行重特大事故調查,并實施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行業重特大事故排險減害救助工作。

  4.市經委: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煤礦、建材、電力、流通行業、信息產業及經貿系統其它行業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排險減害救助工作。

  5.市公安局: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火災、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學危險品等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排險減害救助工作,指揮當地公安部門對其它重特大事故進行現場警戒、人員疏散、治安保衛、滅火、道路交通管制及對事故重大責任嫌疑人員實施監控等工作。

  6.市交通局:具體負責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排險救助工作,負責排險救助人員、器材、物資的運輸工作,確保道路暢通。

  7.市衛生局: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醫療急救工作,并負責其它重特大事故處理中醫護人員、醫療設備、藥品的組織和醫療救護指揮、衛生防疫等工作,及時通報人員的搶救與中毒事故的控制情況。

  8.市農業局、畜牧局、水利局、林業局具體負責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對農業、畜牧、水利(漁業)、林業污染與破壞事故的處理工作,其中市林業局、水利局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捕殺和砍伐野生動植物的重特大環境破壞事故和處理工作。

  9.市監察局:具體負責對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進行責任調查與追究。

  凡屬XX市轄區內所有機關、團體、駐軍和企、事業單位收到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處置領導小組發布的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應急排險救援命令、信號后,應立即派出救援隊伍,調運救援設備、物資趕赴現場,實施排險救援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參加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排險救援和傷員、中毒人員的醫療救護工作。

  五、事故處理程序和措施

  (一)重特大事故的報告。

  XX市轄區內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后,市內所有公民、企業法人和其他人員作為第一發現者應立即向12369環保舉報熱線或其單位負責人報告。環保部門值守熱線電話人員或其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按屬地管理原則,以最快捷的方式,將事故發生地點、時間、類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人員受害、經濟損失等有關情況,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環保部門、公安機關、監察部門報告,由環保局部門核實后向同級政府報告,本級政府、環保部門分別向上級政府、環保部門報告,其它部門在與環保部門核實后再按系統按程序上報。各區市縣在事故發生后除電話速報外,應在3小時內以事故快報傳真向市政府辦、市環保局報告事故情況。由市政府按有關規定迅速報告市委和省委、省政府。

  (二)迅速開展排險減害救助工作。

  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事故所在地區市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實施事故排險減害救助工作。市政府分管領導和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在接到報告后,在事故涉及到人員安全、社會穩定、當地經濟和社會正常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對環境造成重大危害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必須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排險減害救助工作,防止事態擴大。

  現場應處理必須堅持四條原則:(1)控制污染源,盡快停止污染物的繼續排放;(2)盡可能控制和縮小排放污染物的擴散、輻射蔓延的范圍,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傷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4)應急處理要立足于徹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遺留后患。指揮部接到污染事故報告后,立即安排專業人員趕赴現場,對事故性質、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斷,迅速制定、實施排險減害救助方案。對有明確污染源的,責令立即停止排放污染源,其中屬于化學危險品類型的,可能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通知當地政府或街道、村級組織,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時,應疏散或組織群眾撤離。在開展排險減害救助過程中,必須落實各項安全保護措施,防止在排險減害救助過程中發生其它意外傷亡事故。

  (三)善后處理。

  環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指揮部要做好人員搶救及安撫、設施恢復等工作;對互不干涉污染事故的基本情況進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對整個事故進行評估;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匯編,包括決策記錄、信息分析;進行工作總結(或檢討)。

  (四)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市、縣兩級政府辦公室、環保局要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經政府領導審查同意后迅速將事故按分類管理程序逐級上報,及時將上級的指示傳達到基層。

  六、應急處置專業隊伍的建設和培訓

  應急處置專業排險減害救助組加強專業隊伍的建設,達到國家對應急處理的有關標準。各專業隊伍也應做到每年演習1次,增強現場應急處置的能力。

  七、嚴格責任追究

  對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單位,由環保部門按照《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實施處罰。有下列行為的,監察部門及司法機關應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政府有關領導、部門負責人和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情節惡劣、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在規定時間內上報,并未說明原因的;

  (二)故意拖延報告時間的;

  (三)故意隱瞞不報、謊報的;

  (四)因醫療機構拒絕搶救或搶救不及時,導致人員死亡的;

  (五)拒不執行或故意拖延排險減害救助指示、命令的;

  (六)因搶險不力,措施不當,推諉扯皮,擴大事故危害的;

  (七)排險救助中造成其他重大損失的社會影響的。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4

  一、目的

  為了確保重大環境污染發生以后,我項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重大環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控制污染源,及時制止重大環境污染源的繼續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二、組織

  本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XX

  副組長:XXXX

  組員:XXXXXXXXXXXXXXXX

  三、職責

  1.XX、XX任務是了解掌握險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及對外聯絡。

  2.XXXXXXXX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指令,及時調動搶險員、器材、機械上一線搶險。

  3.XXXXXXXX任務是保護我項目部及行業主管部門(環保部門)等外界的聯絡,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并負責生活保障。

  四、事故處理救援程序

  1.施工現場和基地發生一般的環境(如噪聲超標)污染,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響應指揮部組織上相關人員及時處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確保能達標時方可繼續施工。

  2.當施工現場及基地發生為重大的環境污染,項目部應及時組織人員工進行搶險。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切斷污染源及時制止污染的'后續發生,并及時上報集團公司。

  3.對很嚴重的環境污染發生(如火災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要首先保護好現場,組織項目部人員進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報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如有人員在該嚴重的環境污染中受到人身傷害,則應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部門(120)電話求救。同時通知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污染的檢測。工程管理部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按各自職能組織處理事故。

  4.當火災發生后遵循消防預案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斷火源,斷絕火點,控制火勢及熄滅火災。并做好現場的有效隔離措施,及火災的善后處理工作。及時組織地分類清理、清運,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當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應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后及時清理外運,或采取隔離措施后及時委托環保部門處理、檢測,以求將環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立即組織安全自查自糾、消除隱患,確保施工安全;立即組織對全體施工作業人員的舉一反三環境保護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做到遵章守紀,防止同類事故發生。

  五、各相關通訊地址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5

  按照《xx縣環保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督管理的緊急通知》精神,為有效防范污染事故,特別是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確保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后能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結合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事故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發生在本公司以內及其周邊的污染物排放,交通運輸和貯存過程中等因素造成環境污染事故時,啟用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

  公司特成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由總經理李斌擔任,副組長由副總經理李興勇擔任、組員由各部門領導組成。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加環境污染事故的排險、減害工作;根據現場情況,研究處置、具體做出排險減害(救助)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報告制度

  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后,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立即趕赴現場調查,并對事故的性質和危害作出適當的認定:

  (1)凡屬輕微環境染事故,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補漏,及時清理污染源;

  (2)凡屬重大環境污染事故,除及時組織人員進行處理外,應立即向縣應急辦及縣相應主管部門報告。

  四、本預案的實施

  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時或即將使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受到或即將受到嚴重危害,財產受到嚴重損失,可能造成社會不良影響時,實施本應急處理預案。其做法如下:

  1、接到事發報告后,立即組織小組成員及相關技術人員趕赴現場,對事故的性質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斷,同時報告縣應急辦及相應主管部門。

  2、事故第一時間內除組織搶救外,應如實報告縣應急辦及相應主管部門(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程度),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污染源的'處理。

  3、對有可能污染的地方進行全面的檢查,防患于未然。

  4、對發生有毒物質可能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時應疏散或組織人員撤離。

  5、查明原因后,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及當事人共同擬定消除或減輕危害的方案措施。

  6、消除或減輕危害的方案、措施確定后,立即組織人員實施。

  7、危險或危害物排除后,召集有關部門做好善后工作,妥善處理環境污染事故掃尾工作。

  五、本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自發文之日起實施。

【環境事故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08-02

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0篇)09-12

環境事故的應急預案(通用12篇)08-01

事故應急預案09-27

環境保護事故應急預案(精選5篇)07-22

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通用12篇)12-20

電力事故應急預案07-27

突發事故應急預案01-05

電梯事故的應急預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