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范文(精選1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
一、組織機構
(一)成立白竺村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村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成員:
(二)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1、貫徹執行鄉應急委員會的決定,負責全村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的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組織實施等工作;負責對突發事件所涉及的全村性重大工作事項提出建議,并報鄉應急指揮部。
2、負責全村重大應急救援問題的調查研究,制定全村應急救援系統建設的措施和規劃。
3、負責本預案的修訂和評估工作。
4、負責全村緊急救援、避險、自救、互救等應急常識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5、承辦白竺鄉應急辦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運行機制
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恢復重建等機制,有效應對突發事件。
(一)預測與預警
不斷完善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監督網絡:建立突發事件信息聯絡員制度,完善信息監測網絡,拓寬信息渠道,擴大監測能力。
2、監測內容:負責本村重大危險源、重大隱患的普查、登記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險源數量、重大隱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序以及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做好信息收集和風險分析工作。
(二)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突發事件發生后,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向村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如實報告,村應急領導小組接到突發事件重要信息報告后,研究判斷各類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及時提出緊急處置建議,向白竺鄉應急辦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將鄉應急辦指示傳達給村民小組,并跟蹤反饋落實情況。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村委會、各村民小組要及時掌握突發事件信息,對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或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的報送,要高度重視,嚴密監視事態發展,及時上報白竺鄉應急辦公室。
2、先期處置:突發事件發生后,領導小組要立即做出響應,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并及時向白竺鄉應急指揮部報告。
3、應急結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后解除應急狀態,及時補充應急物資,重新回到應急準備狀態。
4、恢復與重建:善后處置。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迅速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做好災民安置和救災款物和接收、發放、使用與管理工作,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并做好災民的安撫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消毒、疫病防治、清理污染物。及時歸還緊急調集征用的物資或者占用的房屋、土地。恢復重建。積極組織村民做好恢復重建工作,需要上級給予援助的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請求。
三、應急保障
根據事件危害程序,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人力、物力等保障工作,保證應急救援的急需和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1、人力保障。村義務巡防隊等志愿者隊伍是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要切實加強其應急能力建設,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識和技能。
2、物資保障。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明確儲備地點、儲存方式、儲存物資種類、儲藏數量和調撥程序等,由村委會統一協調應急儲備物資調用。
3、基本生活保障。積極配合做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
4、治安維護。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治安聯防,協助公安部門維護好社會治安秩序。
四、監督管理
1、宣傳教育。通過宣傳媒介,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常識,公布報警電話。在學校普遍開展緊急避險、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知識進村入戶活動,增強公眾安全防范意識。
2、應急演練。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救援技能。
五、附則
本預案由村委會制定并負責解釋與實施,自發布之起日正式實施。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
為了切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和突發衛生事件快速反應的應急處理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結合衛生院實際,特制定《xx村衛生室突發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目的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根據《xx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我村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建立村衛生應急管理小組
村委會成立由村委會成員及村衛生室醫生組成的衛生應急管理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
成員:
xxx同事具體負責衛生應急信息上報等日常工作。
三、應急管理小組職責
1、接到單位和村民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況通報,及時報告鎮衛生院。
2、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的內容和范圍,村衛生應急管理小組配合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控制、救治等工作,提出相應應急反應措施,全程負責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組織、協調、處置、善后工作。
3、做好傳染病預防和食品、生活飲用水、公共場所、企業的衛生工作,防范突發衛生事件的發生。
4、對公眾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法律、法規和應急知識教育,并建立長效機制,開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措施
本村范圍內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當采取下列相應措施:
(1)立即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鎮人民政府及衛生院報告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單位名稱、地址、時間、人數、可能發生染病等有關內容。
(2)立即停止村民群聚活動,停止可能造成傳染病暴發、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動。
(3)在上級各部門未到達前,應急管理小組可根據具體情況,盡可能將患傳染病的村民或暫住人員隔離。
(4)積極協助醫療衛生機構救治群眾。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3
一、目的
為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發生在我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應對并及時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醫療救護工作,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防止事態進一步擴散,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維護社會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鄉范圍內發生的所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防范,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快速反應
及時發現并上報可能存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建立信息通報快速通道,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啟動預警機制。
(三)分類指導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區別處理,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四)及時處理
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對受害者及時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時,最大限度減輕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衛生院設立指揮中心,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判斷,決定是否啟動預警機制,并由鎮政府批準。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由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進入應急狀態。
(三)指揮機構職責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區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統一指揮和協調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核實各項工作預案,分析、研究、判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緊急應對措施;組織、協調成員部門(單位),配合各村、社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
3)、對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
4)、研究、處理其他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我院負責制定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技術方案,及時掌握事件動態;負責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檢驗檢測等專業的專家組
成的專家咨詢組;組建、培訓由流行病學、臨床醫學、實驗室檢驗、衛生監督、環境消毒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機動隊伍和醫療急救隊伍,落實對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及實驗室檢測工作;對事件現場進行衛生處置,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監督措施的落實;開展健康教育,保護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擴散;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同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在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使衛生防病和醫學救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必要時,提請區政府對疫區采取疫情緊急控制措施。
四、衛生專業應急處置
1、各村
根據衛生院安排,協調本轄區內各有關部門、醫療機構,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開展督查,掌握本轄區的疫情動態,向衛生院報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術和物資準備;指導開展環境消毒和個人防護;協助上級單位落實預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現場處理工作;依托社區開展居民健康教育。
2、確定監測點,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防治對策;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指導各村(社區)做好疫點處理工作;對各村(社區)和各村衛生所、個體診所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實轄區內監測點和各有關單位做好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樣品采集工作,及時報告事件動態情況;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工作。
3、各類醫療機構
建立由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組,建立院內工作流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加強醫療機構內的消毒等預防工作,重視醫務人員的自身防護,防止醫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監測、篩選、報告,對有可疑癥狀的病人在尚未明確診斷前要采取相應的臨時隔離措施,預防疾病傳播。
4、衛生監督
重點開展對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等單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
我院組建由衛生管理、臨床醫學、衛生監督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專家庫下設傳染病及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專業委員會、食物中毒專業委員會、職業中毒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成員名單由衛生院決定,專家庫日常管理工作由衛生院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后,衛生院組織相應專業委員會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危害程度分級,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指揮中心提出是否啟動預警機制,或啟動何級預警機制的建議。
六、應急機動隊
衛生部門要組建規模適度、人才配比合理、專業素質高、精干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人員由臨床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消殺滅、后勤保障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突發事件發生時,由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4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確保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應急處理工作,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依據有關規定,結合我鄉衛生系統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等,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發生在局部,尚未引起擴散或傳播,還沒有達到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突發事件。
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在較大范圍內發生,出現疫情擴散,尚未達到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事件。
3、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影響大、范圍廣、涉及人數多、危害嚴重的突發事件。
二、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的組成
我院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由衛生院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醫療、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各村衛生站等主要負責人組成。應急處理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院。
三、主要工作職責
1、衛生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施監督管理。防保科承擔責任范圍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任務。
2、防保科在衛生院的領導下,負責對疫情的`報告,醫療機構、留驗站的隔離、消毒、防護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公共場所消毒,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疫點的環境消毒,生產、經營和使用的消毒產品、防護用品的質量等進行監督檢查。
3、衛生院設立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實行首診負責制。
4、衛生院在接到下級衛生部門的報告后,應立即了解情況,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動態,確定事件類別、性質和嚴重程度,并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需要,組織應急救治隊伍和有關技術人員赴現場,指導和協助當地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及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5、迅速組織開展醫療救治和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判定事件的性質、類別和嚴重程度,同時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制定和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技術方案。
6、對重大中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范圍做出判斷,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種類及數量,提出現場處置方案,指導和組織群眾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1.4工作原則
1.4.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在寮步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組織協調各職能部門、基層衛生組織、村民委員會、駐鎮單位、群眾組織、社會團體、企業以及個人等共同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1.4.2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定期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險因素的調查,及時發現各類危險因素,制定并落實相應的監測預警和預防控制措施;普及衛生知識,提高居民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技能,開展演練,提高各類組織和居民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
1.4.3快速反應,依法處置
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基層衛生專業人員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識別和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及時正確處理;普及法律知識,加強執法監督,保證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措施依法得到嚴格執行。
1.4.4群專結合,科學防控
明確社區組織與專業防控機構的'職責分工,發揮社區優勢,廣泛動員社區各種力量,培育志愿者隊伍,積極配合、協助專業防控機構,依法、科學、規范、有序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2 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2.1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和職責
寮步鎮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鎮長或或分管衛生工作的領導擔任組長,寮步醫院院長擔任副組長,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理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大決策,決定要采取的措施,職責如下:
2.1.1組織和動員全鎮力量,做好和配合上級職能部門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2.1.2負責轄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指揮、組織和協調。
2.1.3監督檢查本鎮各部門、各單位、各村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中履行職責情況。
2.1.4評估和總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完善預案。
2.1.5、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
2.2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成員和職責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6
為有效處置我鄉境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縣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結合本鄉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一)地質災害是因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二)地質災害按其危害程度劃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個等級,其中小型地質災害為:因地質災害死亡3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
(三)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特大型、大型、中型、突發性地質災害由省、市、縣負責應急處置工作,小型突發性地質災害由鄉政府負責應急處置工作,并及時報縣有關部門給予必要的支持、配合。
二、機構和職責
(一)鄉地質災害搶撿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謝芳菲任組長,曾博、朱喜珊任副組長,聶佳楓、劉軍文、林向軍、洪春林、傅建斌、肖志武等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國土資源所),林向軍兼辦公室主任。
(二)鄉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鄉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協調下配合上級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做好大型、中型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及時做好小型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根據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的需要,緊急調集搶險的應急人員,調用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的設施、設備,必要時,可以根據需要由交通管理部門在搶險救災區域范圍內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1.鄉黨政辦公室:負責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聯絡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調度全鄉人力、物力及相關的后勤保障工作。
2.鄉原國土資源所:負責提供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及鄉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預警體系、值班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會同鄉有關單位做好地質災害的搶險救助的部署工作;組織地質災害調查;負責對發生或可能發生地質災害地區的建筑物或建筑工程進行危房檢查,組織指導群眾安全轉移。按照有關規定向縣人民政府和縣自然資源局報告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和處置結果。
3.鄉原水管站:組織和督促對水庫周邊、水利設施沿線地質災害的搶險、救助工作;及時向鄉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和村委會通報降雨信息,汛期動態。
4.鄉原民政所:及時掌握災民安置動態,組織調運救災物資,協助鄉政府對災區安置和救濟災民,安排好災民生活。及時向鄉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災民救助和安置情況。
5.鄉林業派出所:負責做好社會治安工作,防止因突發性地質災害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發生。
6.鄉衛生院:及時赴災區投入搶救治病和防疫工作;及時向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災民救助和安置情況。
7.其他有關單位: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參與搶險、救助工作。
三、監測和預報
(一)建立地質災害預警體系和群測群防網絡,形成覆蓋全鄉的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在上級行政職能部門指導下建立與防汛網絡、氣象監測網絡互聯,及時傳遞地質災害險情和汛情的信息網絡。
(二)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災情速報制度,保障緊急情況信息報送渠道暢通。接到地質災害緊急情況或險情報告,立即摸清情況,并向鄉人民政府報告,還應向縣人民政府和縣自然資源局報告。
(三)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基層的作用,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范。鄉、村、組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巡回檢查,發現險情,及時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在危險區域設置警示牌,并及時向鄉人民政府和鄉國土資源所報告。
(四)鄉人民政府及時將降雨信息和防災要求通知到各村、由村及時組織通知到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危險區內的群眾;各村委會和當地群眾要對照“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五)發現地質災害險情,鄉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險疏散。
四、應急處置工作
(一)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質災害的處置
當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質災害發生后,鄉政府應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初步判定地質災害誘發因素、災害體規模等,并立即將災情向縣政府和自然資源局報告,同時越級上報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自然資源(廳)局,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積極配合上級組織力量救災,直至應急處置工作結束。
(二)小型地質災害的處置
小型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后,鄉人民政府將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判定地質災害誘發因素、災害體規模等,并在1小時內將災情向縣政府和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并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至處置工作結束。
五、善后處置工作
(一)地質災害工作發生后,鄉各級組織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安定情緒,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盡快恢復生產,及時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和處置善后工作,民政等部門要根據職責做好救災物資調配和災民安置工作。文化廣播站及時準確、客觀地報道搶險救災的工作情況。
(二)鄉直各單位、村民委員會及村民小組,要積極配合國土資源部門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三)因救災需要,臨時調用單位和個人的物資、設施,設備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應及時歸還;無法歸還或者造成損失的應當給相應的補償。
(四)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表彰。
(五)對不及時按本預案報告地質災害災情信息,不服從指揮調度,不認真履行職責而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單位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六、附則
(一)本預案在本行政區內公布,同時送縣自然資源局備案。
(二)根據需要每年適時組織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預案演練。
(三)將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列入年度計劃和預算。
(四)本預案由鄉人民政府組織,鄉國土所負責解釋。
(五)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7
xx鄉位于縣東南部,108國道復線貫穿境內,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67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2380人,是全縣最大的農業鄉鎮之一。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穩步推進,各種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為確保全鄉安全穩定,促進和諧發展,我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建設平安鄉、和諧鄉的目標,堅持狠抓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特別是編制了《鄉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后,全民應急意識,應急救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各項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我鄉xx年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分析評估情況報告如下:
一、突發公共事件基本情況
20xx年,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我鄉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起數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數較20xx年持平。
(一)自然災害。20xx年,我鄉共發生火災1起,燒毀房屋兩座,未發生人員傷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0余萬元。
(二)事故災難。無重特大事故發生,也未發生一般安全生產事故,與去年持平。
(三)公共衛生事件。未發生醫療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動植物傳染疫病等公共衛生事件。
(四)社會安全事件。未發生群體性的事件。大崗山500kv輸電線路和災后重建等中心工作因政策解釋到位,疏解處置得力,未發生越級上訪和群體性的事件,未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
二、應急工作總結評估
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制定印發了《鄉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明確了我鄉應急體系建設的目標、原則、任務以及重點項目。各村委會、各部門按照黨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監測預警和防范處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了各類突發事件損失,保障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組織領導體系方面。根據上級有關要求,我們按照立足現實、充實加強、細化職責、重在建設的方針,成立了由鄉人民政府鄉長擔任組長,各村委會、相關各站所為成員的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統籌指揮、協調全鄉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配備了鄉應急救援隊伍,各村也建立了應急救援隊伍。明確了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應急管理工作網絡,為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二是部門互動,工作到位。全鄉各級各部門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級各部門都能夠各司其責,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妥善處置。三是信息暢通,反應靈敏。基本做到了在第一時間內準確掌握全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確保了全鄉的突發公共事件發現得早,處置得及時。四是建立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失責追究制度。針對突發公共事件信息上報不及時,處置措施不力等情況,建立追究制度,確保各項責任制度的落實。
(二)預案編制方面。堅持預防為主,制定應急預案體系,降低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概率。自20xx年初開始,我鄉就著手開始制定有關應急預案,《鄉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于20xx年1月制定下發。到目前,我們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緊緊圍繞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加強調研,廣泛聽取管理部門和一線工作者的意見,制定了各類專項應急預案。
(三)應急隊伍建設及演練方面。為適應應急管理新的形勢的需要,我鄉在原有基礎上,組建了森林防火應急隊、地質災害救援隊、紅袖標治安巡防隊、等突發事件應急隊伍,并組織山洪災害演練8次。各個應急隊伍在應對災害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四)資金物資準備方面。我鄉將應急管理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鄉財政全年累計投入抗災救災資金10萬元。應急物資儲備工作進一步強化,同時設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儲有各種物資折合資金8萬余元。總體來看,應急預案、隊伍、資金、物資等準備工作的進一步加強,為防范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監測預警預報方面。一是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切實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二是進一步加強水利、衛生等部門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健全各類災害、事故的監測預報網絡,提高預測預報準確性的時效性;三是促進應急管理工作從被動應對轉向源頭管理,最大程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率。20xx年對全鄉學校、地質災害隱患點檢查10次以上,整改隱患12條。切實加強了對鄉村、企業、學校、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等重要部位的應急管理工作,形成鄉、村一體的監測網絡。
(六)科普宣教方面。一是廣泛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國土、司法等有關部門廣泛開展減災、安全生產、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傳染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發放宣傳材料5000余份。二是深入組織應急管理業務培訓。對森林火災應急隊伍和安全監督管理員進行應急管理業務培訓4次。
三、工作建議
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預防管理工作是面向群眾、面向基層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對政府行政能力、執政能力的考驗。防范各種事件的發生和處置帶來的損失,還是一項需要探索的工作。建議重點做好:
1、人員編制、工作經費,要有保障。形成專人負責,專人落實。
2、規范預案體系建設,確保預案基本覆蓋本地主要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做到預案先行,防范在前。
3、建立健全基層信息員隊伍,加強對基層信息員的培訓,確保信息報告及時、準確、簡潔。
加強應急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20xx年我鄉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持之以恒的社會系統工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鄉將按照應急工作要求,繼續深入扎實地做好基層基礎工作,賦予鄉更多安全、文明、和諧的新內涵。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8
在農村地區,洪澇災害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洪澇災害,保護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洪防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經過廣泛的調研和研究,中央政府決定制定一份名為“20xx農村防洪防汛應急預案”的文件,以確保農村地區能夠做好應對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
一、前期準備
在制定防洪防汛應急預案之前,各級政府部門需要進行詳細的洪澇災害風險評估工作。通過評估農村地區的地理底貌、氣象信息、水文水資源等多方面的情況,確定不同地區的抗洪能力以及存在的.薄弱環節。同時,還要充分考慮人口與農田的分布,確保預案的制定具有全面的覆蓋面和科學性。
二、組織與指揮
針對農村防洪防汛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體系。在縣級和鄉鎮級設立防汛指揮部,由政府主管領導擔任指揮部主要負責人,負責統籌協調災害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同時,還要建立起專業的應急隊伍,包括水利工程師、搶險隊員等,用以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三、預警與監測
洪澇災害的預警與監測是防洪防汛的第一步。在農村地區,應建立完善的洪水監測系統,包括氣象站、水文站等。及時獲取降雨信息和水情變化,通過綜合分析確定降雨的驟增趨勢,從而預警洪澇災害的發生。同時,還要加強對堤防、水庫、河道等防洪設施的監測,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應急救援
一旦發生洪澇災害,農村地區需要迅速展開應急救援工作。在預案中,要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確保協調配合順暢。同時,要對應急物資儲備進行合理規劃,確保各類救援設備和物資的儲備充足,并建立起快速調運機制,確保應急救援的及時性和高效性。
五、防汛工程
農村地區的防洪工程是農村防洪防汛的關鍵環節。預案要明確規劃和建設防洪工程的具體內容,包括堤防加固、水庫修建、河道清淤等。同時,要確保工程的質量,定期進行巡查和維護,確保工程設施的完好性和抗洪能力。
六、宣傳與教育
預案中應加強對農民的宣傳與教育。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渠道,及時向農民發布防洪防汛的知識,提高農民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同時,在流行性災害和重大洪澇災害發生前,要定期組織農民進行防災演練和應急救援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抗災應急能力。
七、后期整改
在實施防洪防汛應急預案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及時開展評估和整改工作。對于發現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整改方案,確保預案的及時修訂和提升。
總結起來,制定“20xx農村防洪防汛應急預案”是一個全面而詳細的工作,涉及到各個方面。只有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應對洪澇災害的發生,保障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預案的執行需要各級政府的積極配合和農民的廣泛參與,通過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洪澇災害。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9
為深入貫徹《關于推進應急管理“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工作指導意見》(紹市委辦發〔20xx〕50號),切實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提高廣大群眾的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我防護素質,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單位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作用,在認真總結全市基層應急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委“推進科學發展,實現全面小康”戰略部署,切實加強對基層應急管理的組織指導,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以及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作用,深入開展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大力提高公眾的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素質,提高社區、農村、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二)工作原則
1.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體制。
2.堅持依靠群眾,共享共建。鼓勵社會參與,依靠群眾,多渠道、全方位構建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3.堅持立足基層,強化基礎。立足于基層自我防范,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推動和加強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工作。
4.堅持分類指導,循序推進。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工作載體,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
二、工作目標
力爭通過一到二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初步形成“政府統籌協調、群眾廣泛參與、防范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的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和應急監測預警制度,全面開展突發公共事件預防工作,廣泛建立基層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自救隊伍,基本形成社區、農村、企業、學校的應急工作網絡,使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明顯提高,應急管理基礎設施相對完備,突發公共事件明顯下降。
三、工作內容和工作責任
(一)規范應急管理機構建設
1.各縣(市、區)政府在20xx年底前完成縣級應急管理辦公室的組織建設工作,應急辦要有編制、有人員,由分管政府辦公室工作的副縣(市、區)長負責應急管理工作,應急辦主任原則上由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擔任。
2.市政府有關部門在20xx年底前明確應急管理分管領導,確定應急管理責任處室。
3.加強基層應急組織建設。20xx年底前,全市所有鄉鎮(街道)成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確定應急管理責任辦公室,落實專職干部抓日常應急管理工作;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學校建立專兼職的應急管理機構。
(二)規范預案體系建設
到20xx年底,80%的鄉鎮(街道)、50%的村(社區)制訂可能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重大財產安全的各類應急預案或操作方案;到20xx年,鄉鎮(街道)要達到100%,村(社區)要達到80%。到20xx年底,100%的高危行業、生命線企業制訂應對企業安全隱患的應急預案,80%的其他企業結合企業特點制訂防火、防毒、防傳染病、防自然災害、防生產事故等危及企業和員工安全的`應急預案或操作方案。100%的學校制訂可能危及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重大財產安全,嚴重破壞教學秩序的各類應急預案或操作方案。〔責任單位:市安監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應急辦〕
(三)規范監測預警制度建設
到20xx年底,全市80%的鄉鎮(街道)要培養基層應急信息員隊伍,針對重點區域、群體、行業設立基層應急信息員,形成以基層群眾為主體的安全信息網絡;鄉鎮(街道)應結合實際明確領導分工、落實現場處置及協調工作職責,規范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報送程序,明確信息報送的范圍、責任主體和報送要求,建立和完善24小時的信息報告制度;各縣(市、區)應急平臺的信息、預警等功能,要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延伸,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鑼鼓等方式,著力解決邊遠山區信息報告和預警中“最后一個人”的瓶頸問題,努力構建全覆蓋的應急管理信息網絡。〔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應急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把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紹興市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活動領導小組。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精心組織實施,扎實加以推進。
(二)嚴格考評,及時總結
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難度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借鑒諸暨經驗,強化責任意識,按照實施意見確定的目標、內容和推進工作進程要求,嚴格考評驗收,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對在開展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各級應急辦要加大對推進工作的指導、檢查、督查,確保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和開設宣傳欄、宣傳車,張貼標語、印發宣傳資料、手冊等途徑,有計劃地宣傳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經驗。重點報道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工作中“走進矛盾,解決問題”的工作典型,大力營造氛圍,加快工作進程。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0
一、編制目的
指導全鄉農村供水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農村供水安全應急機制,正確應對和高效處置農村供水安全突發性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維護農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浙江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麗水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松陽縣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試行)》《松陽縣農村供水安全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一)預防在先,常備不懈。提高村民對農村供水安全的防范意識,把應對農村供水安全的各項工作落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強預防預警措施,完善信息網絡建設,定期開展預案演練,做好應對農村供水安全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屬地為主,專業處置。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級負責、分類管理、條塊結合、屬地村為主、專業處置的管理體系。鄉政府和各村委會按各自職責范圍做好農村供水安全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三)依法管理,措施果斷。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飲用水源日常管理與應急管理,維護公眾合法權益,使應對飲用水源污染事件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處置過程中做到反應快速,措施果斷,及時控制。
四、適用范圍
松陽縣四都鄉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農村供水安全的預警、控制和應急處置,均適用本預案。具體包括:
(一)化學性污染。以劇毒、有毒、有害化學物品污染飲用水源,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突發事件。
(二)生物性污染。以水源為傳播途徑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等污染飲用水源,由此可能導致或已經出現腹瀉病、傷寒等(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的`突發事件。
(三)其他突發事故。如干旱、洪水、季節性斷流等。
五、組織體系
(一)指揮機構及職責
鄉政府根據農村供水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的實際需要,成立鄉農村供水安全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協調農村供水安全的應急處置工作。
1.鄉應急指揮部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2.鄉應急指揮部職責
負責實施本預案,研究、決定和部署農村供水安全應急工作;對農村供水安全提出應急行動要求,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指定現場指揮、副指揮和工作人員;根據事件的發展趨勢與處置效果,及時調整應急行動或適時宣布應急結束;指導事件的善后處理工作;完成其他應急救援任務。
3.辦事機構及職責
鄉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值守應急、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工作。
4.鄉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成
辦公室主任由胡俊擔任,成員由谷凌峰擔任,日常事務由鄉防指辦牽頭,各相關科室共同負責辦理。
(二)鄉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負責處理鄉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傳達鄉應急指揮部決定的事項,并檢查督促落實;建立和完善農村供水安全應急預警機制,制訂、修訂和管理本預案;指導各村做好農村供水安全應急準備工作;組織開展應急演練、人員培訓和應急知識普及工作;及時收集、分析農村供水安全的有關信息,向鄉應急指揮部提出處置建議。
六、應急措施
發生農村供水安全事件后,鄉應急指揮部應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先期處置,防止污染蔓延,控制事態擴展,并向縣應急、水利等職能部門報告。同時啟動鄉農村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并按程序向上級匯報。根據農村供水安全的等級,鄉政府應按照本預案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具體如下:
(一)發生飲用水源污染事件,鄉指揮部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做好通知相關村村民停止用水,保護現場及時與政府部門聯系,分工負責處理控制和排除隱患。
(二)保護現場等待上級部門調查取證污染事故發生原因和情況。
(三)組織人員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排除隱患工作。
(四)通知相關村干部組織村民投入應急預案工作,搶險、搶修、以及后勤工作,盡快恢復供水。
(五)一旦發生飲用水源污染:各行政村應立即啟用備用水源,沿山村接用附近的地下泉水或山溪水,緊急情況下向縣指揮部報告調配縣消防救援大隊或社會車輛進行送水等。按照縣“一站一策”方案解決村民用水問題。
(六)如發生由于飲用水污染引起人員中毒,應立即向上級醫療衛生部門匯報組織醫治搶救,以保證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七、信息發布
農村供水安全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和政府應對措施,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八、應急終止
農村供水安全的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完成,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解除預警及應急措施,應急處置隊伍撤離現場,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也以撤銷。
九、善后處理
善后處理工作由鄉政府和相關村負責,對農村供水安全造成的傷害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按規定給予撫恤,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規定給予補償;及時采取心理咨詢、慰問等有效措施,消除突發事件給人們造成的精神創傷。
十、事件評估
鄉應急指揮部組織專家和有關人員對事件造成的危害進行評估,對污染區的清理、污染物的處置、后續影響的監測、生態環境的恢復等提出對策和措施,并指導做好污染清除和生態恢復工作;對事件應急處置行動進行評價,總結經驗教訓,指出下步需整改的工作和本預案需修改的內容,編制應急處置評價報告,報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
十一、結案歸檔
鄉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做好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總結,對整個事件有關的資料,包括電話記錄、現場調查、監測記錄、檢驗報告、信息分析、決策記錄、執法文書、調查處理總結報告等進行整理、補漏、分類、歸檔。
十二、應急保障
(一)應急隊伍
鄉政府應建立和調整充實專業應急隊伍(名單附后),定期組織培訓和實戰演練,掌握農村供水安全的應急知識和方法,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二)醫療衛生
負責四都鄉醫療衛生工作的西屏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建立農村供水安全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資源動態數據庫,明確應急醫療救治隊和醫療中心的分布及其能力、專業特長等基本情況,并根據應急需要,制定醫療衛生設備、物資調度方案。
(三)裝備物資
鄉政府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和調用搶險物資,做好相關物資儲備;制定應急物資調撥、配送方案。
(四)資金保障
鄉財政保障和設立一定的農村供水安全處置經費,建立應急經費快速撥付機制。農村供水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所需資金。
(五)監督管理
做好飲用水源保護政策法規、水源突發事件預防與避險常識的宣傳工作,增強公眾自我防范意識和心理準備,提高公眾防范農村供水安全的能力。加強農村供水安全應急處置專業技術人員的日常培訓和重要崗位工作人員的培訓,要按照本預案的要求,定期組織農村供水安全實戰演練,磨合機制、鍛煉隊伍、完善預案,切實提高防范和處置農村供水安全的實戰能力。對參加農村供水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并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農村供水安全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置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漏報、瞞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附則
本預案由松陽縣四都鄉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十四、實施事件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1
一、我鎮農村供水工程概況
(一)農村水資源利用情況
我鎮轄區共有行政村22個,人口5.4萬人。除鎮區、四里村以及梅家村、陰泉村、石盤村部分村民小組已與鎮區自來水廠管網連接外,其余全部為村組集中供水工程。到20xx年中,我鎮村組集中供水工程共100處,分散供水工程散布在其余自然村,基本解決了全鎮所有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大部分供水工程取用地下水外與山泉水,個別村組供水工程取用自山塘、溪流等地表水。
(二)農村供水季節性缺水原因
我縣屬湘南山丘區,喀斯特地貌,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呈現南北山區多、中部丘陵少的特點,特別是四里鎮轄區屬于少雨區,加上地表植被差、上型號水利工程少等原因,屬于我縣少有的干旱少雨區,遇干旱易造成水量不足。部分水源井為淺層井,采水深度均在50米以內,但由于得不到降雨的有效補給,也易造成水量不足。
特別是今年6月以來,我縣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累計平均降雨量較歷年同期均值偏少四成,部分村組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根據我縣及我鎮氣候規律以及氣象 部門預測,后段降雨仍有可能持續偏少,群眾生活用水困難問題將可能進一步加劇。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預防預警機制。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鎮防汛抗旱指標部的統一指揮下,建立健全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條塊結合的應急管理體系。
(三)統籌安排,分工合作。以鎮人民政府與行政村為主體,整合資源,統籌安排各部門抗旱工作任務,加強協調配合和分工合作,處理好日常業務和應急工作的關系。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視情況給予協調、指導、技術支持并組織力量全力支援。
(四)快速反應,有效控制。季節性缺水發生以后,各級各部門應根據預案要求快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啟動應急處置程序。
三、應急措施
1.相關村組出現季節性缺水情況后,立即報告村委會,由村委會逐級上報至鎮政府。
2.相關村組應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尋找應急備用水源并投勞籌資自行建設。一旦出現季節性缺水,可啟動備用井,與原管網連接供水。
3.村莊周邊無備用水源的,由鎮政府采取送水等方式應急供水,確保供水量不低于《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中的相關指標。
四、水質保障措施
1.以地表水為飲用水水源的,取水點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范圍內的水域及沿岸為地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1)排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施用難降解或劇毒的農藥排放有毒氣體、放射性物質、從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源水域水質的活動;
(2)采礦、采石、挖砂、堆放廢渣;
(3)新建、擴建、改建與村鎮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4)禁止捕撈、停靠船只排筏;禁止人工養殖、放養家禽。
2.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的,取水點周圍半徑30米內為地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1)排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施用難降解或劇毒的農藥
(2)采礦、采石、挖砂,堆放垃圾、廢渣;
(3)鋪設污水管渠、修建設置滲水廁所、滲水糞坑等污染源;
(4)新建、擴建、改建與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五、應急預案體系
鎮農村供水季節性缺水應急預案體系分為兩級:
1.鄉鎮應急預案:鎮政府負責編制完成本轄區內供水季節性缺水應急預案,報縣水利局備案。
2.村級(供水單位)應急預案:由村委會(供水單位)負責編制供水季節性缺水應急預案,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六、職責分工
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全鎮農村供水季節性缺水情況的匯總、上報工作,爭取上級抗旱應急資金,擬定全鎮季節性缺水應急工程投資估算和實施計劃,指導季節性缺水應急工程建設;鎮財政所負責本級抗旱預算資金籌集并監管資金使用;鎮衛健部門負責應急水源點的水質檢測和日常監測工作,督促相關村組落實水質消毒凈化措施;塘市公安派出所負責應急水源點人為污染事件的'查處;鎮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應急備用水源保護措施。
各村村委會對本轄區農村飲水安全負總責,負責本轄區內季節性缺水情況的統計上報工作,做好群眾解釋和輿情應對處置工作;積極組織受旱群眾生產自救,建設應急備用水源;對確無備用水源的村組,應立即組織送水車送水。
七、應急保障
(一)組織保障
鎮政府成立農村供水季節性缺水應急領導小組,明確人員及職責,根據季節性缺水情況,迅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從組織上保障季節性缺水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二)財力保障
鎮財政所負責及時核撥應急工作所需的經費,確保抗旱應急工作的正常進行,并監督資金的使用。
(三)技術隊伍保障
縣水利局各管片技術人員負責應急水源建設的技術服務指導,鎮政府安排好車輛和人員負責應急送水工作。
(四)后勤保障
鎮政府負責制定后勤保障預案,負責做好飲用水的調撥及抗旱服務隊伍的后勤生活保障。
八、附則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2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防震減災服務人民群眾的需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宗旨;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工作方針,積極宣傳黨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方針政策,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增強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和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積極性,引導全社會主動、科學參與防震減災工作,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工作目標
通過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六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特殊時段重點宣傳和地震應急演練,達到省上提出的“力爭5年內,全省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80%以上,社會公眾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三、宣傳內容
(一)方針政策。宣傳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黨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發展方向、決策部署和工作措施。
(二)法律法規。宣傳防震減災法律、國務院防震減災行政法規,中國地震局部門規章,以及我省防震減災的地方法規和政府規章。
(三)監測預測知識。宣傳地震監測預測科普知識和技術方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在預測中的重要作用,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技術要求,我國預測的客觀能力。
(四)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城鄉建設工程抗震設防作用和意義,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減災實效,我省地震應急預案及防震減災規劃,普及抗震設防、地震安全性評價、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小區劃、地震地質災害防范等知識。
(五)救助知識與應急演練。宣傳應急避險、自救互救、醫療救護、衛生防疫、次生災害防控、心理疏導等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地震應急演練。
(六)科技成果。宣傳國內外地震科技創新進展,地震科技理論成果和技術創新對提高防震減災能力的作用,地震科技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四、具體工作
(一)以規范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高應急指揮能力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法律法規進機關活動。行政學院要將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及主體培訓內容,每期至少安排1次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培訓,使參訓人員對防震減災相關知識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提高全體公職人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能力。各部門、各單位要引導全體職工學習并熟悉本級應急預案疏散撤離路線和避險地點。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每年都要組織開展1次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對地震災害的決策、指揮、服務、協調能力。
牽頭單位:市地震局
配合單位:行政學院、各成員單位
(二)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和提高緊急避險能力、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學校活動。教育部門要按照《防震減災法》關于“學校應當進行地震應急知識教育,組織開展必要的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要求,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作為學生安全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上、下半年分別安排不少于4個課時的防震減災相關知識教育。地震、教育部門要指導、督促各學校制定地震應急預案,每周不少于2次的應急演練。確保在地震來臨時能夠做到科學避險,有序撤離,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學校要認真實施地震安全校舍工程,新建基礎設施和各類建筑物必須嚴格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選址、設計、施工和驗收,把學校建成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教育等相關部門要做好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活動,5年內力爭建設5個省級科普示范學校,2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個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配合單位:市地震局
(三)以提升企業抗震能力、依法進行抗震設防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企業活動。發改、規劃、建設、國土、房管、地震等部門要充分發揮政府行政審批窗口的管理作用和信息優勢,加大對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重要性的宣傳。地震部門每年要深入2家企業,宣傳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重要性,并對有關人員如何加強安全措施進行培訓,提高企業抗御地震災害風險能力。
牽頭單位:市地震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房管局
(四)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提高社區居民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地震、民政、三區等相關部門要以創建省級地震安全社區為目標,不斷推動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建設活動。通過組織制定地震應急預案,設置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專欄,對社區管理人員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對居民進行專門培訓,使社區居民掌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和救助技能,了解居住環境地震安全,熟知震時的.撤離路線和避震地點。年完成對全市30個社區的防震減災知識培訓;爭取通過5年的建設,在全市社區中創建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3個。到年使轄區內80%的居民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
牽頭單位:三區
配合單位:市地震局、市民政局
(五)以增強農村居民地震安全意識、提高農村民居抗震設防能力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農村活動。三區、建設、地震、科協等部門要把農村地區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與地震安全農居建設、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通過科技“三下鄉”等活動,采取培訓農村干部群眾、播放科教片、贈發宣傳資料、張貼掛圖等多種形式,向農民普及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和民房抗震技術,幫助農民編制地震應急處置方案,開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今后5年內,每年要保證舉辦農村工匠抗震技術培訓班1—2期。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
配合單位:三區、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科協
(六)以滿足家庭自救知識需求、提高自防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為重點,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家庭活動。地震、文化廣播電視、科技、衛生、婦聯等部門要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家庭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廣播電視節目、地震基本常識宣講、地震儀器演示解說、宣傳咨詢臺、宣傳展版和標語、發放宣傳資料、農家書屋專題圖書、群發手機短信和以家庭為單位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為家庭提供豐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服務,引導家庭自備“防災應急箱”,提高地震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市科協要設立地震科技科普展區,完善圖片、錄像和實物模型。
牽頭單位:市地震局
配合單位: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市科技局、市衛生局、市婦聯、報社、市科協
(七)以提高公眾應對地震災害能力、依法開展信息公開為重點,做好地震信息和輿論引導工作。一是各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經常化的防震減災公益宣傳,建立與地震局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通道,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二是市地震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要聯合有關部門成立防震減災公益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科學制定防震減災公益宣傳規劃,確定宣傳主題、工作目標、分解落實任務。其中,市地震局要每年確定防震減災公益廣告主題和重點時段,并及時提供制作防震減災公益廣告所需的素材和信息,確保防震減災公益廣告宣傳內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要結合國家和本地區地震環境與防震減災工作目標任務,將防震減災宣傳公益廣告納入公益廣告宣傳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定期。三是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要在主題宣傳時期,如“5·12”、“7·28”、《防震減災法》頒布紀念日、科普宣傳周等時段調整增加防震減災公益廣告播出時間。有感地震發生時視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大播出密度,確保社會公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四是新聞單位要充分發揮網絡、廣播、電視、報刊、微搏傳媒作用,及時準確向社會震情、災情信息,澄清不實報道,維護社會穩定。地震局要建立完善“地震信息網”、科普網站和微博,將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和地震信息作為主要內容,提高防震減災宣傳的覆蓋面和信息公開的時效性、權威性。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播電視局
配合單位:報社、市地震局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有關部門要提高對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加強對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形式多樣的宣傳格局,并將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納入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依法履職,積極推進。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依法履行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的法定職責,精心策劃,周密組織,深入開展常態化、特殊時段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文化部門要切實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和長期的任務列入工作計劃。地震部門要發揮主體作用,與文化部門共同研究制定防震減災宣傳報道計劃、宣傳提綱、應急宣傳方案,統一震情報道口徑,建立聯系協調制度,共同負責實施。同時,地震部門要按照《防震減災法》關于“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指導、協助、督促有關單位做好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的要求,積極、主動服務于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指導相關部門開展防震減災法制宣傳和科普教育,及時為防震減災法制宣傳和科普教育提供資料,確保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防震減災宣傳的組織、協調工作由文化部門牽頭,地震部門參與;宣傳內容、宣傳口徑由地震部門負責把關。重大地震事件的宣傳要經黨委、政府批準。有關地震預報的報道按照《地震預報管理條例》規定,由政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傳播。
(三)精心策劃,保障需求。地震、教育、文化、新聞出版、科協等部門要協作配合,組織制作質地精良、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科普書刊、科教片、動漫片、折頁、電子書等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產品,內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識、防震避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自救互救、識別地震傳言常識、心理疏導等,滿足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實際需求。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3
當前,春節臨近,特別是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據氣象預測,回龍山瑤族鄉氣溫整體偏高,降水偏少,森林火險等級偏髙,疊加返鄉人員增多,進山旅游、燃放煙花爆竹、祭奠掃墓、農事生產生活等活動大量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難度不斷加大,是森林火災的頻發時期,森林防滅火工作面臨嚴峻挑戰。為了切實做好春節及全國“兩會”期間的森林防滅火工作,確保全市人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確保全國“兩會’期間社會安全穩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安全,特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滅火方針,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務實的作風和強硬的措施為抓手,以嚴格的紀律和從快從重的打擊和處罰為保障切實做好xx年春節及全國“兩會”期間森林防滅火工作。
二、工作目標
嚴格落實森林防滅火責任,嚴控野外用火,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做到快速高效處置,確保無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無火燒連營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三、組織領導
成立回龍山瑤族鄉森林防火應急指揮部,由鄉長盤鋒任指揮長,任常務副指揮長,廖熠熙任副指揮長,負責指揮開展全鄉森林防火工作。應急事務中心、林業服務站、派出所、鄉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各村及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開展全鄉森林防火工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地點設在回龍山瑤族鄉黨政辦,劉彬杏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森林防火辦公室日常工作開展。各村要及時成立應急隊伍,制定“春節”期間森林防火應急預案,負責本轄區的春節期間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
四、工作措施及要求
1、春節期間如遇高火險天氣,森林防火應急指揮部指揮長譚秀英同志負責指導全鄉春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劉彬杏、黃靜負責督查、指導各村的森林防火工作。
2、各村村組干部、鄉半專業森林防火隊、村護林員、村撲火隊,全面備戰“春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
3、各村要利用村村響每日滾動播放《資興市人民政府禁火令》、護林員利用宣傳小喇叭播放《資興市人民政府禁火令》,在轄區的各組、主要路口張貼森林防火宣傳畫、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
4、各村需通過微信群、QQ群、手機短信發布森林火險預警。
5、各村要大力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及安全隱患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宣傳、巡查、檢查重點:主要路口、山口,墓區入口、人口集聚區等,必須設立臨時檢查點,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文明祭祖、注意森林防火”等知識。
6、鄉撲火隊、各村組干部、護林員、村撲火隊全部集結待命,備戰應急撲救工作。
7、派出所及鄉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森林火災案件的偵破工作,嚴厲打擊火災肇事者。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4
一、編制背景、目的
由于我鄉主要飲水工程基礎較薄弱,農村群眾供水方式主要以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為主,水源主要為地表水,水量受季節影響較大。季節性缺水主要集中在春冬兩季。分布在全鄉各村、社水源相對匱乏的地方,較為分散。農村飲水安全是“兩不愁、三保障”“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整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關乎群眾生產生活和生命健康,是脫貧退出的重要考核指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鄉實際,為助推全鄉脫貧攻堅“整市摘帽”,保證農村群眾飲水安全,結合溪口鄉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強化領導
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預防為主、有備無患”的總體要求,鄉村兩級聯動,分級負責,確保缺水農戶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三、組織體系與職責
在黨委政府統一指揮下,成立應急處置指揮部,指揮長由鄉長鄒粟擔任,副指揮長由分管領導陳小俊擔任,成員由鄉河長辦和各村村主任擔任,下設辦公室在鄉河長辦,陳小俊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孟宇賢同志協助負責辦公室日常事務,電話:xx-xx。
應急處置指揮部主要職責:及時掌握全鄉飲水基本情況,及時向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報告重大問題,提出應急措施建議,具體指揮、調度、協調處理,確保第一時間掌握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確保群眾飲水安全,確保社會穩定。
四、主要措施
1.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在出現飲水不安全時,應急處置指揮部值班制度與鄉干部值班制度合并,實行鄉干部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及時收集農村飲水安全信息。
2.實行信息報送制度。對農村出現飲水問題,各村能夠解決的,應在當天內上報處理結果;
各村不能解決的,需要應急處置指揮部出面調度,應在發現問題半小時內上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3.確定應急備用水源。對于可能出現季節性缺水的村社,要確定應急備用水源,以備急時所需。同時要做好蓄水保水和水渠暢通工作,保障應急所需。(應急備用水源地分布情況:后壩溝村應急備用水源地:王家溝;
樓壩河村應急水源地:樓壩河;
向家巖村應急備用水源地:柏家溝,朱家溝;
喻家梁村應急水源地:杜家溝、王家溝;
雙龍廟村應急備用水源地:黨家溝、王家溝、許家溝;
4.應急措施
①針對少數偏遠吊腳戶存在季節性缺水,不能滿足正常用水需求,要備有送水車輛,及時送水應急,確保群眾生活用水不受影響。可利用附近區域水池或其它儲水設施設備(水缸、水桶等)緩解季節性缺水。(適用村包括向家巖村)
②針對山洪、地質、暴雨災害的采取補充維修管道、水池等方面的'工程措施進行處理。
③針對水質污染的發布緊急通知,通知到戶到人并組織運送應急用水,及時采取措施補充水源。
④針對水量不足的,采取增加管道、補充水源、應急送水等多種措施予以解決。
⑤針對水質不達標(集中供水、分散供水)采取絮凝、沉淀、消毒藥物等措施進行處理。
⑥預備應急車輛準備一臺,應急人員20名(民兵預備役)。
5.應急信息和維穩工作由鄉辦公室統籌。
五、應急響應
1.鄉應急處置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各村報告后,應立即向應急處置指揮部負責同志報告。
2.應急會商。應急處置指揮部接到報告后,及時組織應急處置指揮部相關成員單位會商,必要時可邀請有關專家參加,確定應急處置措施。同時,及時向市政府報告。
3.啟動應急預案。確定應急處置措施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傳迅速達有關單位執行。
4.應急處置指揮部辦公室對應急處置全過程進行管控,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報告新出現的問題,確保指揮部有力有序指揮,確保應急達到預期目的。
六、保障措施
1.經費保障
鄉財政應編制應急工作經費,保證應急措施所需的物資、監測、工程建設等費用。
2.通訊與信息
保證應急信息報送所必需的通訊設備,做到渠道暢通、快捷,充分利用電話、網絡、傳真等現代通訊手段。
3.宣傳動員
組織應急演習,并及時總結,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在應急事件期間,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協助做好群眾工作,保持社會穩定,并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應急處置。
七、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農村供水管理制度和飲水安全應急預案。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5
維護社會穩定,提高處理突發地質災害的綜合水平和緊急救援的快速反映能力,以正確迅速有效地處置地質災害事故,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據相關要求,按照“及時施救、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掌握災情,如實上報
鎮轄區內發生突發地質災害事故后,鎮機關領導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展開應急調查,形成應急調查報告,及時向上級匯報災害的基本情況、形成原因、發展趨勢,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積極組織指導搶險排危工作。
二、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
鎮政府領導接到地質災害事故后,應及時趕赴現場,調查災情,分析災害發展趨勢,組織全鎮機關工作人員召開會議,對工作做細致安排,工作人員到崗到位,各施其職,各負其責。
(一)工作步驟
1.成立指揮小組;
2.調集力量,開展施救;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4.配合上級開展災情調查工作;
5.將受災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二)工作內容
1.成立指揮小組
(1)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指揮小組由鎮黨政領導、分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責任人組成。鎮主要領導任總指揮,有關領導任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協調工作。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鎮社會和經濟事務辦公室。
(2)突發地質災害事故處理指揮小組的工作職責
①發生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時,由指揮小組發布應急救援命令。
②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轉移行動。
③及時向上級匯報和向有關單位通報受災情況。
④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的飲、食、居住條件,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⑤認真開展受災情況調查工作,并寫出書面材料上報。
(3)現場處理工作指揮小組由地質災害事故發生所在地的行政村、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搶險施救,現場保護和災害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2.迅速開展救治工作
成立現場指揮小組后,可根據災情下設:
(1)綜合協調聯絡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災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2)專業搶救組:主要任務是對受災群眾進行現場救治,如組織機械、挖土、工程拆除等。
(3)警戒維護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發現場。
(4)醫療救護組: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人員的救護,保證救護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做好災后的防疫工作。
(5)后勤保障組:迅速調集車輛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輸送現場受災群眾,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
(6)搬遷安置組:負責協調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飲、食、居住,如協調搭建臨時建筑、帳篷等。
(7)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傷者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
在開展搶險救災過程中,應注意組織協調好各類救援力量,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防止在救援過程中發生其它意外事故。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要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迅速將地質災情向市相關部門匯報,同時將上級的指示及時傳達到基層。
4.災后調查工作
在災情調查過程中,相關各行政村、社、受災群眾和受災企業事業單位要積極配合調查組的工作。
三、各部門職責
(一)鎮主要領導:親臨現場,聽取匯報,作出指示,調集力量并向上級領導和部門匯報災情情況。
(二)鎮分管領導:協助主要領導提出建議,具體組織受災情況處理工作。
(三)鎮黨政辦:向各工作組傳達指揮小組工作指令并監督落實,負責災情和救災工作信息發布;收集各工作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指揮小組報告;落實鎮、村24小時值班監測制度。
(四)鎮經濟和社會事務辦公室:
(1)根據領導指示,綜合協調災情事故處理;
(2)與相關部門配合搞好地質災害重點地段的監測、預警、疏散、應急搶險預防措施;
(3)協調救災工作過程中的問題。
(五)鎮廣播站:負責災后廣播、電視系統的搶修、恢復和災區救災情況的`宣傳報道工作。
(六)派出所: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治安保衛、道路交通、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等工作。
(七)鎮武裝部:組織和指揮民兵搶險救災工作。
(八)鎮綜合治理巡邏中隊:在市交通局的幫助指導下,具體負責轉移、輸送受災群眾,做好搶險救援物資的組織和調運工作。
(九)鎮農業辦:在市農業局的領導和幫助下,統計好受災農作物的損失情況,并指導好受災群眾的農作物自救工作,將損失減低到最低限度。
(十)鎮民政辦:積極做好受災群眾和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
(十一)鎮衛生院: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做好受災群眾傷員的救治工作,以及災后防疫工作等,及時通報人員的救援與疫情的控制情況。
(十二)鎮分管教育工作人員:在市教育局的幫助指導下,負責安排好受災群眾子女入學問題。
(十三)鎮供電所:在市供電局的幫助指導下,負責地質災害區的電力供應和搶修,確保災區用電安全。
(十四)通信單位:負責災區的通信保障工作,確保信息暢通。
(十五)凡屬鎮轄區內所有行政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收到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命令、信號時應立即派出救援隊伍、調運救援設備、物質趕赴受災現場,實施救援工作。
四、應急保障
(一)應急隊伍保障
由派出所牽頭,由民兵、城管辦20人組成,每人配備必要搶險裝備,在鎮地質災害指揮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二)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根據災害發生、發展趨勢,征調搶險必需的機械設備,儲備、籌集足夠的搶險物資,民政、糧站、供銷等部門要儲備、籌集足夠的救助物。
五、善后處理工作
1.為確保安全,設立警示標志,提醒行人和住戶隨時觀察。
2.災情穩定后,盡快組織災民返回家園。組織群眾盡快恢復生活、生產秩序。
3.認真組織查災核災工作,重點是因災造成房屋倒塌、家財毀光重災戶以及困難戶的情況。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6
為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科學、規范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保障和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提高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村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出岸一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指導思想
在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長效機制,掌握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主動權。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困難甚至危機,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2、編制依據
根據為落實滄州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基層應急預案統計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村實際,制定本預案。
3、組織保障
3.1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王大全面負責村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和指揮工作;王x負責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演練和現場指揮工作;王x負責現場搶險救援物質調配和警戒工作和應急救援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應急常識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白大眼負責后勤物資調運和生活保障工作;高x負責應急救援現場搶救工作和撤離疏散人員和轉移安置工作;馬x負責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工作。
3.2應急值班室
村委會在辦公室地點設立應急值班室、應急電話,并向群眾公布應急電話號碼。移動電話實行24小時不關機。應急行動時,應急值班室安排專人值班,確保上通下達,通信聯絡暢通。
3.3信息接報員
馬xx為信息接報員,負責接報群眾上報的突發事件信息和向上級及時報送信息。
4、應急隊伍保障
以民兵聯防隊為基礎,設搶險救援、治安警戒、生活保障等三個小分隊,由王剛良具體負責。搶險救援小分隊主要任務是撤離、疏散和安置現場及周邊危險地帶受到威脅的人員;搜救失蹤人員和營救受傷人員,尋找生存者和遇難者;劃定危害區域,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消除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和危害源,排除可能引發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隱患;搶修公共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供氣等公共基礎設施。
治安警戒小分隊主要任務建立警戒區域,防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保障現場救援工作順利開展;維護撤離區和人員安置區的社會治安秩序,保衛撤離區內的重要目標和財產安全。生活保障小分隊主要任務是組織、調集和運送應急救援物資,確保及時到位;保障應急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做好現場搶險人員、指揮部及其各工作小組人員、受災人員必需的食宿等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5、突發事件的預防與群眾自救
5.1突發公共事件包括:洪澇、冰雹、雪災、房屋倒塌、火災、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等及串聯集體上訪等前兆信息。
5.2村通過廣播站、墻報、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向居民廣泛宣傳預防災害及抗災救災等應急知識,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6、事件信息報告
6.1每一個村居民都有舉報突發公共事件隱患和報告突發事件發生信息的權利和義務。
6.2發生突發事件后,現場發現者應在第一時間向村應急值班室或信息接報員報告突發事件信息,緊要時要向“110”報警。
6.3村應急值班室或信息接報員在接報后15分鐘向出岸鎮鎮應急值班室報告突發事件信息,緊急時向“110”報警。
6.4報告內容: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場傷亡或損失等簡要情況。
7、處置工作流程
7.1到達現場
發生突發事件,村書記、主任應立即帶“兩委”成員趕到現場,迅速召集應急小分隊進行先期緊急處置。
7.2快速報告
向上級報告或向“110”報警,請求現場救援。
7.3投入先期救援
7.3.1救援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先救傷員,后救物資,避免更多人員傷亡。
7.3.2量力而行:在現場應急資源不足或高危險狀態下,應注意應急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等待上級專業救援隊伍現場增援。
7.3.3重點救援對象:對孤、老、病、殘或五保戶要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優先安置。
7.3.4疏散轉移現場人員:及時組織疏散轉移現場人員至安全地帶或緊急避難所。
7.3.5控制現場事態發展:防止次生、衍生事故。
8、應急保障工作
8.1應急物資儲備
8.1.1村委會根據實際,儲備一定的應急物質,如,防汛抗旱、抗震救災等必需的沙袋、抽水機、帳蓬、飲用水和食品等應急物資。
8.1.2負責應急物資和場所的臨時征用和借用。如,單位或個人的小型汽車、貨車、農用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或場所,在上級救援隊伍未到現場時,可依法臨時征用,用于現場急送傷病員或現場應急處置。若有損壞,按有關規定予以賠償。
8.2應急避難場所
8.2.1村轄區內的小學、村委會為村抗災救災提供緊急避難場所。
9、災后恢復重建和善后處置
9.1負責災后恢復與重建,根據立地條件的實際情況和抗災救災經驗制訂具體措施,迅速組織群眾災后自救,恢復生產和生活正常秩序。
9.2負責做好死傷者的善后處理和死者家屬的撫恤工作。
9.3協助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事件事故調查工作。
9.5協助村民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申請臨時征用物資的補助事項。
9.6及時統計上報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
10、本預案自20xx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7
為建立健全xx鎮火災事故滅火救援應急機制,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切實提高撲救和處置火災事故的整體能力,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響,保護公共設施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江蘇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處置原則
(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各村(居)和鎮消防支隊要開展經常性的防火宣傳教育,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整改消除各類消防隱患,從源頭上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以人為本,減少損失。在處置各類火災事故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護公共設施和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把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統一領導,協同作戰。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村(居)、各部門根據在滅火工作中應履行的職責,盡職盡責、密切協作,協調有序地開展火災撲救、人員救治和善后處理工作。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分工
xx鎮火災事故滅火救援應急組織指揮體系由組織指揮機構、日常辦事機構和現場處置機構組成。
(一)組織指揮機構
二級以上火警或者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以及超出事發地村(居)應急處置能力的火災事故,需要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實施救援和處置的,鎮辦成立xx鎮火災事故滅火救援應急處置指揮部(以下簡稱鎮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由鎮長潘洋擔任,副總指揮由副鎮長汪渠擔任,成員由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和各村(居)負責人組成。
鎮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領導全鎮滅火救援專業隊伍及裝備建設工作;
啟動本預案,統一指揮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緊急調度應急儲備物資、交通工具及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救援;
及時向上級報告事故處置進展情況,必要時提請上級人民政府啟動更高級別應急預案;
統一部署新聞報道、信息發布、接待采訪等事項。
鎮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主要職責:
1.派出所:負責組織指揮事故現場警戒和人員疏散,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設備的安全保護,依法嚴厲打擊事故發生過程中的違法犯罪活動,保障現場秩序穩定;
加強對事故現場及周邊道路的交通管理,保證救援工作道路暢通;
參與火災事故原因調查和責任追究工作。
2.消防支隊:承擔鎮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負責火災事故信息受理、研判、報告,視情況提請鎮應急指揮部啟動本預案;
督促村(居)、各單位制定和完善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做好消防救援人員日常培訓演練,建立火災救援專家組,事后組織火災事故原因調查。
3.安監站:根據相關規定,參與事故的調查與處理。
4.衛生院:負責組織現場救護及轉運傷員,及時掌握傷員救治情況;
必要時組織醫療專家進行會診和技術指導,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
指導消防部門開展救護技術培訓。
5.村建站:負責事故現場道路的排險搶修,提供運輸車輛疏運人員及物資。協調供水、供氣部門及時調整管網壓力,架設臨時供水管線,確保火場撲救用水需要;
協調提供有關建筑設計、配套設施資料和專業人員,提供相關搶險搶修物資裝備。
6.供電公司:協調相關地區電力部門采取斷電、架設臨時供電線路等措施,為滅火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7.民政辦:負責幫助做好缺乏自救能力困難災民的安置救濟工作;
做好救災物資的儲備工作。
8.財政所:負責提供應急處置工作必要的保障資金。
9.監察室:負責查處違反本預案的行為。參與火災事故的調查處理,并依法追究違法違紀人員的行政責任。
10.通信運營商:根據滅火救援工作需要,負責火災事故現場應急通信保障,確保滅火救援指令、信息傳遞暢通。
11.人武部:當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火災或危險化學品燃燒火災事故時,根據現場情況,依據鎮應急指揮部的要求,組織、指揮民兵和所屬部隊參與撲救和安全保衛工作。
12.其他有關單位:根據滅火救援工作需要和鎮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做好各自職責范圍內相關工作。
(二)日常辦事機構
鎮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安監站。負責日常值守、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組織消防宣傳、培訓和演習等工作,在火災事故處置中發揮運轉樞紐作用。
(三)現場處置機構
火災事故發生后,鎮辦應立即組成現場指揮部,指揮由鎮辦主要負責人擔任,副指揮由消防支隊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由事故處置涉及的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為便于指揮,現場指揮部應設于火災現場附近合適地點。
現場指揮部主要職責:盡快組織實施火災撲救和人員救援,減少事故損失;
及時向鎮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和先期處置情況,掌握事故現場的變化情況,提出具體增援要求和實施意見;
根據鎮應急指揮部的指示,組織現場處置和善后處理工作,做好現場清理和保護;
負責現場處置工作全過程的總結、報告。
三、應急響應
(一)信息報告。火災事故發生后,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要及時調集消防警力到達現場,按相關滅火救援預案組織滅火救援,同時根據火災情況確定火災事故的等級,報告鎮政府和派出所。
(二)先期處置。事故發生后,各村(居)應立即聯合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組織實施救援,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如判定火災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應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啟動本級火災事故滅火救援應急預案,并向鎮政府和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三)預案啟動。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經核實確定為較大、重大、特別重大或較有影響的火災事故,立即報告總指揮啟動本預案,通知各有關成員單位到場參與處置。各有關成員單位負責人應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指定地點組織實施滅火救援工作。
(四)聯合救援。鎮應急指揮部根據火災發展情況,或依照事發地的請求,統一調集有關部門力量和裝備,抽調相關部門人員、設備,組織若干滅火救援工作組,趕赴現場參與滅火救援行動。接到鎮應急指揮部指令后,各部門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人員和滅火救援裝備集結,選擇便捷交通路線和運輸工具,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滅火救援現場。鎮應急指揮部下設5個專業組,由總指揮統一指揮。
1.滅火救援行動組:負責制定現場滅火救援行動預案,指揮調動消防力量和裝備進行支援。該組由消防支隊負責,下設作戰、通信、供水等小組。
2.滅火救援保障組:負責滅火救援物資、人員的調集,指揮調集社會力量參與事故處置,做好各項戰斗物資的保障工作。下設物資裝備小組,負責滅火救援所需裝備和物資(消防專用裝備及滅火劑除外)的供應和運送,由鎮相關部門負責;
專家咨詢小組,負責指導戰術方案的'制定,為指揮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對火災進行判斷和評估,決定消防力量行動的安全保障,由消防部門負責;
給養小組,負責參戰人員的飲食保障,由事發地村(居)、單位負責。
3.醫療救護組:負責組織各醫療機構赴現場搶救傷員,由衛生院
負責。
4.現場維護組:負責事故現場治安維護,確保救援現場治安秩序穩定。由派出所負責,下設交通管制小組、現場警戒小組、人員疏散小組。
(五)善后處理。事故危險消除后,由事發地、鎮辦負責善后處理工作,各有關部門提供必要的支持。對火災造成傷亡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按規定給予撫恤;
對火災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人員進行妥善安置;
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特別是企(事)業專職消防隊的物資損耗按照規定給予補償;
及時采取心理咨詢、慰問等有效措施,努力消除受災人員的心理創傷。
(六)信息發布。二級以上火警或者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的新聞報道、信息發布、接待采訪等事項由鎮應急指揮部統一部署,新聞報道應及時、準確、全面、客觀。
(七)火災原因調查及案件查處。派出所、消防、安監、監察等部門應在滅火救援期間和事后及時、全面進行調查取證,依法追究有關人員事故責任。
(八)調查評估。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會同事發地、鎮辦,對火災事故的起因、性質、影響、后果、責任和應急決定能力、應急保障能力、預警預防能力、現場處置能力等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經驗教訓,并向鎮辦提交專項報告。
四、應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要完善119接處警系統和消防無線通信系統建設,并配備必要的應急備用設施和技術力量;
建立健全并認真落實火災事故的信息收集、傳遞、處理、報送各環節的工作制度,確保信息報送渠道的安全暢通。轄區內各通信運營企業要做好應急過程中的通信保障工作。
(二)物資保障。鎮辦應建立處置火災事故物資儲備制度。儲備物資應存放于安全、交通便利的區域。消防車輛以及照明、滅火、破拆等滅火救援專用設備器材實行專人保管和維護,滿足應急處置需要。灑水車作為消防車的補充,所屬單位應落實應急制度,并做好相應準備工作。
(三)資金保障。將火災預防、消防站及消防裝備建設維護、消防隊員培訓、城市消防設施維護和處置火災事故所需經費納入鎮財政年度專項經費預算。為應急處置工作和日常宣傳、培訓、演習工作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
(四)隊伍保障。依據國家《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和《xx鎮“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實施公安消防站規劃和建設工作,提高撲救火災能力;
鎮辦和企(事)業單位、各村(居)、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及生產經營的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消防組織,加強消防組織建設,提高撲救火災的能力。
(五)消防水源保障。消防、水廠等部門應加強消火栓管理和維護工作,確保火場供水。
五、宣傳、培訓與演習
鎮辦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有計劃地組織火災預防、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工作,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火、滅火意識。各村(居)和消防支隊應定期組織、指導專業救援隊伍、志愿(義務)撲救力量的專業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滅火作戰能力。同時,應積極組織志愿者及群眾的培訓,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鎮應急指揮部要定期組織相關單位開展火災事故滅火救援演習,對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予以解決,不斷充實和完善救援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隊伍的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
六、有關要求
(一)本預案是火災事故滅火救援的指導性方案,村(居)和各有關部門應當遵照執行,并參照本預案,結合本轄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實施意見。消防支隊的滅火救援相關預案是本預案的子預案,相互配套聯動。
(二)本預案是火災事故發生后,鎮辦及有關職能部門實施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預案,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三)各村(居)和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賦予的職責和義務,依法實施火災事故滅火救援工作。要充分認清火災事故滅火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強化責任,加強聯系,相互溝通,密切配合,做到滅火救援工作反應快、行動快、效果佳,確保萬無一失。
(四)滅火救援指揮必須堅持統一指揮、逐級指揮的原則。參加滅火救援的單位和人員要服從指揮部的命令,不得各行其事、擅離職守,要加強請示、匯報,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五)滅火救援始終要堅持“救人第一”和“準確、迅速、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指導思想及“先控制、后消滅”的戰術原則。
(六)鎮應急指揮部要根據實際情況,每年有計劃地組織相關單位進行演練,提高各應急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確保火災聯合救援工作有效實施。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8
為保障村民和外來住村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本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安定、穩定的社會環境,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保障
1、成立以書記為組長,村主任為副組長的抗災應急工作領導組,成員有:村兩委成員,各村民小組長、小學校長、聯防隊長、村衛生員、農技員、廣播員。
負責領導、組織、動員全村的抗洪救災工作。
2、以若干個村民小組的民兵排為單位,成立若干個抗災應急分隊,兩委責任人和組長為分隊責任人,負責各組的抗災救災工作。
3、以聯防隊為主體,建立村緊急應急分隊,隊長(村主任兼)和副隊長(治保主任兼)為第一責任人,負責全村重點和突擊救災應爭搶險任務。
4、以聯防隊成員組成村消防隊,隊長由聯防隊長兼任。
5、成立應急救防隊,隊長(村書記):村衛生所醫生,各村民小組長(1名),預備役復退軍人(若干名),民兵若干名(每組2名)。
6、村抗災應急突發事件領導組辦公室設在村委會值班室。負責領導抗災應急工作。
治保主任:民兵營長兼任。值班員由聯防隊兼任辦公室主任、報警員(聯防隊員)。
二、裝備配備
1、確定小學校舍為救災集中安置點由校長負責。
2、若干個應急分隊配備:鋤頭、鐵鏟若干把,高筒雨靴若干雙,三輪車或小車若干部及確定臨時應急可征用的摩托車等交通工具數部。
3、小型消防車一部及配套器材。
4、確定臨時征用對象(村民或企業),保證在緊急需要下能征用到:皮卡、小貨車或轎車等交通運載工具若干部,及時投入搶救急救工作,村書記、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5、擔架六副及村衛生所準備必要的急救器材和藥物等。
6、確保廣播設施及上下聯絡的電話、手機的暢通,所專領導組成員及相關人員為責任人。
三、抗洪
1、預警工作
接到上級預警時,應加強值班,做到上下暢通。水利管理員晝夜觀察全村水位及臺風變化,及時通報。廣播員不間斷發出預警或報警。
確保網絡的暢通。檢查、補齊、落實所有應急裝備、工具車救災配備,保證以應急需。
向事故易發地段的村民和各責任區的危房等重點部位發出警報,要求做好撤離準備。
2、抗洪救災工作步驟
——全體領導組成員,各就各位,各負其職,確保:有備、有序、有效。領導、組織、動員村民全力投入抗災救災工作。
——組織應急分隊,將危房對象撤離到小學安置。先人后物,確保人員不傷亡,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各應急分隊負責各責任區重點部位(危房及地勢低洼區域)的疏散、撤離和監控。
——緊急按預案要求征召應急車、船、工具等搶救搶險裝備。統一調度,以應急需。
——組織應急分隊全村范圍內不間斷巡邏、監控災情,搶救突發事件。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四、滅火工作
1、警鐘常鳴:
(1)平時通過廣播等多種形式,宣傳安全防火,報警要點,器材使用的消防知識,提高村民消防意識。
(2)村消防車常維護,隊員常培訓,保證遇警能出,出警能用,用即見效。
(3)各應設置消防器材的`企業和個人,要確保消防器有效、便取,遇警互相支援。
(4)村民應保證村內外所有道路暢通,不亂堆亂搭,堵塞道路。
2、報警:
(1) 村民或企業發現火警應立即報警:
a、火警:119;村消防隊(聯防隊)和村委會值班室電話
(2) 村委會值班室人員撥打119報警(以求萬無一失)
——向村抗災應急領導組報警(重點:書記、村主任)
——向龍湖鎮政府通報:通過廣播向全村報警,要求村民趕赴現場幫助滅火。
3、滅火:
(1)村消防隊應在接警的五分鐘內趕赴現場。
(2)在家的村抗災應急領導組成員,應在2-3分鐘內趕赴現場指揮滅火:
a、組織撤離相關人員,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搶救轉移人員和財產。
b、指揮村消防隊和村民,在“119”未到之前,根據現場情況,組織有效滅火。
c、按照預案,組織各企業的滅火器支援現場。
d、組織救護隊搶救和轉移傷員。
(3)“119”到來后,積極配合,全面滅火。
五、抗震
1、有警地震:
(1)及時組織村民有序疏散到村外安全地段(地勢偏高、不臨水等),時間允許下動員村民多帶上日常用品和食品。
(2)組織各應急分隊逐戶過細,確保組不漏戶,戶不漏人。
(3)組織聯防隊設卡,動員阻止村民回流。
2、無警地震:
(1)災情突發,領導組成員立即在所在地域(責任區)配合各小組長或民兵動員村民緊急撤離疏散。
(2)情況危急,村中村民就近撤離較安全地點,初擬定:
a、小學大操場、宗祠周邊曠野;
d、大宮大埕、籃球場等。
(3)能撤離至村以外的,要求撤離村外,確保更安全。
3、震后自救:
(1)第一時間向鎮、市通報災情,請求支援。
(2)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搜救:
a、以各應急分隊為單位,逐戶點名、搜索,確認失蹤人員盡可能搜救。
b、緊急應急分隊(聯防隊)對重點地段搜救。
c、組織救護隊搶救轉移傷病員。
d、堅持設卡,阻止無關人員回流,確保余生人員的安全。
4、余震防范:
(1)組織臨時生活安置領導組,多方設法組織必要的日用品和食品,供應群眾,共度難關。
(2)多做工作,穩定村民情緒,安心在撤離地生活,待災情穩定后,組織自救。
(3) 設卡把關,設法阻止無關人員返家,尋人取物,防止意外。
(4)搜尋遇難人員,配合上級,妥善處置,同時做好遇難人員家屬的工作,穩定救災局勢。
六、群體上訪
1、平時多收信息,防微杜漸,發現苗頭及時疏導,息事寧人。
2、事發時,在家領導組成員,重點是村兩委成員應立即趕赴現場:
(1)第一時間報告鎮政府、派出所。
(2)做好承運司機工作,爭取控制好運載工具。
(3)深入群眾了解因。因勢利導,耐心和氣,做好勸導工作,穩定群眾情緒尤其做好重點村民的工作,避免事態擴大。
(4)召集代表談,了解真相和真實要求,合理的給予承諾辦理或協助;對不合理的要求給予解釋,做好代表工作,再做群眾工作。
(5)后及時向相關領導和部門匯報反映,解決處理好善后工作徹底化解矛盾。
3、如事態無法控制,及時向鎮政府、派出所等請求支援,爭取主動,以防事態擴大化。
七、聚眾斗毆和封建械斗
1、第一時間向派出所或110報案,請求支援,并通報鎮政府。
2、在家領導組成員迅即趕赴現場,指揮聯防隊和應急分隊:
(1)立即隔離雙方人員,設法控制局勢,阻止事態發展。
(2)組織救護隊搶救轉移傷員。
(3)召集雙方代表做工作,先撤人后調解。
(4)勸說雙方人員,退出現場,不讓重新集結,再生事態。
(5)如事態可能無法控制,隨即請求派出所等支援,制止事態發展。
(6)事態平息后,召集雙方代表調查、調解,化解矛盾。
(7)造成后果的,事后配合派出所對相關人員進行教育、處理。
八、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
1、第一時間向派出所和110報警,請求支援,即時通報鎮政府。
2、在派出所人員到來之前:
(1)組織聯防隊控制現場。
(2)有必要時疏散周邊群眾。
(3)設法控制犯罪(違法)嫌疑人,阻止其外逃,防止事態或危害擴大。發現疑犯逃竄,組織群眾圍堵。
(4)救護隊盡可能快救治和轉移傷員。
(5)配合派出所抓捕嫌犯,搜集證據,尋找人證等。弘揚正氣,打擊犯罪。
九、災后自救
1、組織所有撤離人員有序回遷,妥善安置因水毀、風毀火毀、震毀而無法回遷的人員和家庭。
2、上報災情,爭取政府支持,確保生產自救工作順利進行。
3、對部分受災嚴重的、生活、生產有困難的村民和外來人口進行適當的幫助,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4、修復水毀、風毀、火毀、震毀設施,確保恢復生產自救有堅實的保障。
5、對受傷嚴重,家境困難群眾,給予重點照顧和救助(具體方案另定)。
6、組織災后生產(具體根據受災情況另行部署)
十、其他事項
1、本預案未列的突發事件,可參照以上幾種情形靈活處理。
2、本預案所涉及的各支隊伍,有時預案雖未提及,但在事發時也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待命。
3、領導組成員,誰先到現場誰就是現場指揮員,應負指揮責任。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9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統
一、高效、科學、規范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保障和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提高政府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以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并與《貢山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相銜接。
1.3事件分類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以及對我縣歷史資料和危害現狀的科學分析,將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4大類14分類30種。上述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突發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
1.4事件分級
本預案所稱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影響范圍等因素,由低到高分為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個級別。
1.4.1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1級):是指突然發生,事態非常復雜,對本鄉甚至全縣、全州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重大生態環境破壞,需要鄉政府統一組織協調,調度全鄉各方面資源和力量緊急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上報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
1.4.2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2級):是指突然發生,事態復雜,對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需要鄉政府調度各個方面的資源和力量聯合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上報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
1.4.3較大突發公共事件
(3級):是指突然發生,事態較為復雜,對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較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鄉政府調度多個部門甚至全鄉的資源和力量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上報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
1.4.4一般突發公共事件
(4級):是指突然發生,事態比較簡單,僅對較小范圍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需要鄉政府調度個別部門的資源和力量進行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1.5適用范圍
本預案指導全鄉轄區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并有效與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對接。
1.6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履行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把應急處置工作落實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強基礎建設,完善監測網絡,強化預警分析,搞好預案演練,提高防范意識,有效控制危機,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
(3)堅持依法規范的原則。依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4)堅持統一領導的原則。在鄉委、鄉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專業處置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實行行政領導責任制,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
(5)堅持協同處置的原則。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企事業單位、村、村民小組、社會團體和志愿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
(6)堅持資源整合的原則。按照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實現人力、物資、設備、技術和信息的有機配置,形成全方位的協調聯動機制,做到統一調度和資源共享。
(7)堅持科學應對的原則。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公眾自救、互救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
1.7應急預案體系
普拉底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個)。總體應急預案是全鄉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鄉政府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由鄉政府負責制定,經鄉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后實施。
(2)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33個)。專項應急預案是鄉直有關部門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突發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數個部門的預案。由牽頭部門與支持部門共同制定,經鄉政府批準后由牽頭部門組織實施,并報鄉政府備案。
(3)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預案
(6個)。應急保障預案是鄉直有關部門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而制定的涉及數個部門的預案。包括自然災害救助、治安維護、醫療救護、應急通信、交通運輸和氣象應急保障預案,由牽頭部門與支持部門共同制定,經鄉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報鄉政府備案。
(4)村、村民小組突發公共事件綜合應急預案
(9個)。各村、小組要在鄉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分別制定,并報鄉政府備案。鄉直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及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對專項應急預案中沒有涉及到的災害災種和應急保障預案中沒有涉及到的`應急保障事宜,結合實際制定部門應急預案,并報鄉政府備案;生產經營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應急預案,并報鄉政府備案。部門應急預案和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組成部分,實行分類管理、分級負責。
2、組織體系
2.1領導機構
2.1.1設普拉底鄉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以下簡稱鄉政府應急委員會),作為非常設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全縣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鄉政府應急委員會主任:豐文波、錢文義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副主任:副鄉長、鄉政府辦公室主任、各牽頭部門行政一把手。鄉政府應急委員會成員:鄉長助理,鄉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鄉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鄉武裝部、鄉派出所主要負責人。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在主任的領導下,研究、決定和部署各類較大以上級別的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副主任和成員按照業務分工和在鄉政府突發公共事件各專項指揮部(以下簡稱各專項指揮部)中兼任的職務,負責相關類別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鄉政府辦公室主任協助鄉政府應急委員會主任、其他副主任處理有關工作。
2.1.2鄉政府應急委員會職責:
(1)研究確定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重大決策和指導意見;
(2)負責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共公共事件的組織和指揮;
(3)負責審定鄉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4)負責抓好全鄉性應急重大項目建設,并檢查落實情況;
(5)當突發公共事件超出本鄉處置能力時,依據程序及時上報并請求上級支援;
(6)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工作中協調與上級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關系;
(7)部署和總結全鄉年度應急工作。
2.2辦事機構
2.2.1鄉政府應急委員會下設鄉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作為常設機構,設在鄉政府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政府辦主任兼任,并設一名秘書負責日常事務工作。為方便工作,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鄉司法所,作為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的指揮平臺。
2.2.2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職責:
(1)貫徹執行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的決定,負責全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的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組織實施等工作;負責對突發公共事件所涉及的全鄉性重大工作事項提出建議,并報鄉政府應急委員會。
(2)負責全鄉重大應急救援問題的調查研究、承辦會議、起草地方性應急法規和規章草案、重要文件等;依據鄉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全鄉應急救援系統建設的措施和規劃。
(3)負責《普拉底鄉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組織、指導和檢查鄉直有關部門做好各類專項應急預案的修訂和評估工作。
(4)負責全鄉應急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志愿者隊伍等社會可動員力量的培訓指導工作;督促落實和檢查指導鄉直各單位、組織實施的預案演練工作。
(5)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緊急預警發布和相關新聞報道的審核以及各新聞媒體的協調、接待等相關事宜;負責全鄉緊急救援、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應急常識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6)負責指導和檢查全鄉應急救援物資基地建設及物資儲備工作;督辦和協調應急救援所需資金、設備、物資的調撥、運輸工作。
(7)負責協調有關部門建立覆蓋全鄉的應急信息系統和指揮平臺,收集應急信息,并對重要信息提出處置建議報鄉政府應急委員會。
(8)負責接收和辦理上級領導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或需向上級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報送的緊急重要事項;督促落實鄉政府領導和鄉政府應急委員會領導有關決定事項和指示、批示精神,適時做好與突發公共事件事發地的信息溝通工作。
(9)負責與縣政府應急委員會專家組成員的聯絡。
(10)負責與縣有關部門的業務聯系;負責與毗鄰鄉鎮在信息溝通、應急支援等方面的聯系和協調工作。
(11)承辦鄉政府應急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2.2.3專家組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建立各類專業人才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聘請專家、學者組成專家組,為制定中長期公共安全規劃、信息系統建設與強化危機管理提供決策性意見和建議;參與突發公共事件的災害評估、災情分析和應急科學研究等工作;必要時,參與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3應急聯動機制各專項指揮部的牽頭部門和支持部門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資源共享、條塊結合的原則,在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的領導下,按職責與分工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3.運行機制
要建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恢復重建及調查評估等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指揮水平。要整合各有關方面資源,建立健全快速反應系統;加強我鄉應急中心建設,建立統一接報、分級分類處置的應急平臺;加強農村、礦區、林區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建設。本預案的啟動條件和程序: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根據信息監測部門或事發地的緊急通報進行分析評估,當確認發生或即將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的突發公共事件時,報請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組織召開會議,確定事件級別,制定應急措施,明確任務分工,發布啟動命令,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1預測與預警鄉政府應急委員會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不斷完善預測預警機制,科學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3.1.1信息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監測網絡,在現有氣象監測、汛情監測、地震監測、交通安全監測和森林防火監測等手段的基礎上,拓寬信息渠道,擴大監測能力。
(2)政府和相關行業部門要負責本鄉鎮或本行業重大危險源、重大隱患的普查、登記和管理工作;掌握本鄉鎮和本行業重大危險源數量、重大隱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以及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做好信息收集和風險分析工作。
3.2應急處置
3.2.1信息報告
(1)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地村委會、村小組要立即如實向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突發公共事件相關情況,由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及時上報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
(2)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各相關部門接到突發公共事件重要信息報告后,研究判斷各類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及時提出緊急處置建議,向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報告,并將鄉政府應急委員會領導同志批示或指示傳達給有關村委會和部門,并跟蹤反饋落實情況。
(3)各村、及村民小組和相關部門要及時掌握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對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或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報送,要高度重視,嚴密監視事態發展,及時上報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同時,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及時匯總有關情況,向上級匯報。
(4)突發公共事件中出現港澳臺僑和外籍人員傷亡、失蹤、被困,或者可能影響到境外的情況時,由鄉政府或責成有關部門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并按規定通報、溝通和協商。
3.2.2先期處置
(1)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相關部門要立即做出響應,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及時向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報告。
(2)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在向縣政府報告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3.2.3應急響應
一旦發現事態危害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時,應立即向上級政府應急委員發出請求,由上級政府應急委員會協調其他應急力量予以增援。
3.2.4指揮與協調
(1)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1級)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2級):由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報請鄉政府應急委員會主要領導批準后啟動應急預案,鄉長或分管副鄉長等應趕赴現場,并成立由各專項指揮部、相關部門和事發地村委會組成的現場指揮部。同時,立即上報上級政府,請求支援。
(2)較大突發公共事件
(3級):鄉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必要時,及時上報上級政府請求支援。
(3)一般突發性公共事件
(4級):各專項指揮部、相關部門或鄉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由政府領導和相關專項指揮部領導負責指揮。必要時,上報上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請求支援。
3.2.5社會動員
(1)依據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人員傷亡等情況,確保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社會動員。在啟動各級相應應急處置預案時,發布社會動員令,向社會和公眾發布事件信息,實施現場動員和提供有關保障,組織人員疏散、隱蔽和隔離等。根據需要,動員婦聯、共青團等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志愿者隊伍等所有可以動員的一切力量,有組織地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2)全鄉范圍內的社會動員,由鄉政府報請市政府批準。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全鄉社會動員工作,會同宣傳部門和公共媒體搞好動員教育,制定社會動員方案,協調鄉直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并報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備案。
3.2.7應急結束
(1)鄉政府應急委員會、各專項指揮部或現場指揮部確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工作已基本結束,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應按程序及時結束應急處置工作。
(2)專項指揮部或現場指揮部,需將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上報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經鄉政府或上級政府應急委員會批準后,作出同意應急結束的決定。
(3)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由省政府應急委員會或省專項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較大、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由市、縣政府應急委員會或其專項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應急結束情況要及時通知到參與事件處置的所有部門和單位,必要時還應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
3.3恢復重建
3.3.1善后處置
(1)鄉政府應急委員會會同事發地村委會,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2)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結束后,現場指揮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清理事故現場,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3)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
3.3.2社會救助
(1)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迅速調撥救災物資,保證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
(2)民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社會救濟救助制度,積極提倡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參與社會救助。同時,司法部門要積極做好司法救助工作。
(3)紅十字會、慈善機構等社會公益性團體和組織應在各自工作的范圍內,協助政府開展人道主義救助工作。
3.3.3保險與理賠
保險公司要發揮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各類危害事件的特點,逐步擴展保險種類,合理確定保險費率。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依據保險合同約定,及時進行理賠。
3.3.4調查與評估
(1)對突發公共事件,現場指揮部要適時成立調查小組,對事件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并在宣布應急結束后的5日內,向鄉政府應急委員會提交突發公共事件調查報告。由鄉應急委員會負責向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相關情況。
(2)鄉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在宣布應急結束后,組織有關部門成立突發公共事件核查小組,對事件危害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并在10日內將評估報告報送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由鄉應急委員會負責向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相關情況。
3.3.5恢復重建
鄉政府領導有關部門和事發地村委會具體負責恢復與重建工作。需要上級政府給予援助的,由鄉政府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請求。
3.4信息發布
(1)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2)鄉政府應急委員會或者其授權機構負責統一發布突發公共事件相關信息。
(3)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必須遵守紀律,嚴格把關,尤其是涉外、涉及港澳臺僑和民族、宗教等重大問題的新聞報道,必須按有關政策和法律執行。
4.應急保障
根據事件危害程度,鄉直有關部門和行業管理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及相關預案要求,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人力、財力、物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證應急救援的急需和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必要時,由鄉政府負責向上級政府請求援助。
4.1人力保障
(1)公安(消防)、醫療救護、疾病控制、地震救援、防洪搶險、森林消防、礦山救護、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以及水、電、油、氣等工程搶險救援隊伍是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和骨干力量。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提高裝備水平。
(2)機關、企事業單位、公益團體和志愿者等社會力量是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社會力量的應急能力建設,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識和技能。
(3)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鄉政府按照預案分工調用應急隊伍和社會力量進行處置。必要時,要及時向上級政府請求援助。
4.2財力保障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有關條款,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所需資金,列入縣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作為公共財政應急準備資金;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中所需財政負擔的經費,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必要時,請求上級財政部門的支持。
(2)財政部門負責公共財政應急準備資金的管理,重大資金的動用必須由縣政府應急委員會審批。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和審計。
4.3物資保障
(1)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儲備、調撥方案,明確儲備地點、儲存方式、儲存物資種類、儲藏數量和調撥程序等,應急儲備物資調用由鄉政府應急委員會統一協調。
(2)加強對應急儲備物資的管理。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中心。
4.4基本生活保障
鄉民政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
4.5醫療衛生保障
(1)鄉衛生院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應急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制、疾病預防控制系統、醫療救治系統、衛生監督系統和信息支持系統,全面提高公共衛生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2)建立覆蓋全鄉的動態數據庫,做好應急醫療救護隊伍、疾病控制隊伍、醫療衛生設備等資源的調度工作。
(3)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需要,應急醫療救治工作應當采取公眾自救、現場搶救、院前急救、專科救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必要時,組織動員紅十字會等社會衛生力量參與醫療衛生救助工作。
4.6治安維護
(1)鄉武裝部、派出所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治安保障工作,并會同縣武警大隊制定治安維護應急保障預案,明確在應急狀態下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應做的各項工作。
(2)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公安部門要迅速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警戒和治安管理,并根據需要在現場周圍設立警戒區和警示標志;協助有關部門及時疏散災民和傷亡人員,維護社會秩序,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3篇06-22
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通用5篇)04-04
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01-26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6-17
突發事件應急暴雨應急預案06-21
村安全應急預案07-08
村防汛應急預案02-06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范本03-08
最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