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修總結15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研修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研修總結1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站在20xx年的起跑線上,回首本學期年的點點滴滴,樁樁件件,思古而憶今,追憶以求自勵。
本學期任高三15、16班歷史,且任15班班主任。因為年輕資淺,故不敢有任何懈怠,學習、生活、工作中仍以工作為重。德育方面:深知,教育育人,以德為先,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熱愛祖國,愛人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學習黨的有關決議,政策法規,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
一、能力方面:
作為一名年輕的歷史教師,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松懈。工作放在首位,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與研究。認真專研教材,研讀近四年高考文綜試題,緊根高考試題節奏,把握高考脈搏。每周共5個教案,10節課,8個自習輔導。工作量很大。雖工作壓力增大,同時也也是學校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肯定。明知任重而道遠,努力學習,多方查找資料,以充實教學內容;課上錘煉語言,旁征博引,注意相關知識的`結合,在重點知識上多方設置新情境,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在講授知識的同時,結合當前的社會現狀,對學生進行世界觀、生觀的教育。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做到以學生為鄰,以學生為伴,以學生為友。學生說:“上郭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是對歷史的理性回顧,是一次能力的升華。”這有一些言過其實了,但也體現學生對我的認可。
二、出勤方面:
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強化時間觀念,深信:“業精于勤而荒于戲”的道理,以工作為第一大事,學習為當前之重任,嚴把時間關,不早退,不遲到,不曠輔。工作放在平時,積極主動完成當天的教學工作。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自學考試,并積極學習專研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認真參加聽課、說課、評課活動,積極發言,結合本組教研課題,組織教學。
三、成績方面:
由于工作努力本學期取得了一些成績。班級管理方面:確立“嚴”字當先,“責任”為重的原則,加大管理育人的力度,本學期全班秩序根本改觀,學習氛圍良好,同學們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在學生評教評學活動中我個人成績名列榜首。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回首本學期,心中有了一些經歷,多了一些理性。時間再慢慢流逝,我們再慢慢變老,但人是要發展的,成績也好,失誤也罷,只代表了過去,現時就在眼前,我還得努力。
歷史研修總結2
任教十余年,這次歷史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進行總結: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歷史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歷史知識。不錯,中學歷史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的歷史教育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他,這無疑是陷入了誤區。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中心的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獲。我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每一位歷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很精彩,讓自己的每節課都亮起來。然而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衡量教學的標準——學生的成績。你的課是亮了,而你學生的`成績卻暗了,你作為歷史教師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會不理解,為什么你的課亮了,而學生的成績會暗呢?這兩個不應該成正比嗎?非也!因為我們要向學校、要向家長、要向學生有個交代,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就變得說者無味,聽者無趣,考前狂背的現象。這是學生的可悲,更是教師的可憐。我們到底應怎么做?
就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于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歷史研修總結3
這不僅是一次教育新理念學習的豐富大餐,而且是不可多得的教學經驗交流自助餐。幾天的學習經歷使我受益匪淺,收獲豐厚,感觸很多,使我加深了對遠程研修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通過培訓,對于歷史新課程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涌動著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
一、怎樣讓我們的歷史教學進行得更好。
這是歷史學科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初中新課程實驗于20xx年啟動,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10年了,在這10年中歷史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面向21世紀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引發了教材編寫、學習方式以及教育評價等全方位的變革。
1、初中歷史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通過對話教學、情境教學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活動。
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并組織學生研究性地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歷史的愿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研究性學習,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2、初中歷史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學會閱讀,學會與教材文本對話。教師的責任不是直接教教材,而要教會學生自己去學教材,鼓勵學生自己與教材對話,然后針對學生自學教材中發現與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高明不是脫離教材另起爐灶,旁征博引,而是靠教材搭起師生的互動平臺,捕捉契機,傳授方法,啟迪智慧,引導價值。這一切都必須源于教材;都必須立足于個性化地解讀教材,不僅要讀懂而且要讀通教材。
二、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
“領導每次來聽課都說我們穿新鞋走老路”,這話確實不假.新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老師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要求。因此,當務之急是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增強了克服新課改面臨的困難的信心
回首幾天來的對課改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我對歷史新課程改革從茫然不知所措到實踐中努力感受迎接新課程再到今天初步領悟發展新課程。盡管新課程新課改面臨困難多多,如:內容多、難度大,課時顯得緊張;教師知識儲備明顯不足;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薄弱,部分學生跟不上新課程;新課程實施后,課程資源(圖書資料、設備、網絡資源)顯得非常貧乏;學校依然遵循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對新教改的教學管理針對性不夠;教師、學生很難“動”起來,等等。但通過學習培訓增強了我克服困難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注重集體備課,加強教學研究;注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知識儲備,借他山之石來推進課改工作。
歷史研修總結4
通過學習,感覺收獲頗豐,對歷史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經過這次研修使我們對選修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和認識。當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有漫長的、艱巨的路要走,需要我們有正確地態度,與時俱進的理念,及時反思和總結。在這里,我對暑假學習做簡要的反思與總結。
一、繼續轉變教師的角色。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必須來一個重大轉變。這幾年的課改中,應該說這種角色已經有了一定的轉變,但是還遠遠不夠。以后的日子,我們要堅持新課改,繼續完成這種轉變。
二、繼續轉變教學方法。雖然近幾年課堂教學模式形式多樣化,但實質上并沒有多大的變革,很多東西流于形式。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把這些形式的東西內化為實質。新課改的課堂中,教師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的空間和機會。
三、繼續轉變教師的學生觀。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著差異,處于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生也存在著差異。學生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教師要極其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給每一個學生學習歷史予以幫助和信心,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重視他們的自主探索,自主發展,提供給每一個學生學好歷史的空間。
四、繼續轉變教師的評價觀。豐富的教學方式,學生個性的差異與發展,必然決定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觀要做重大轉變。那種純粹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應廢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的評價,要注意對學生動態發展,橫向聯系的評價。既要看到他們學習的弱點,又要發現他們學習的長處。
五、繼續轉變教師的教材觀。我們的老師大多習慣了拿著教材教。新課程標準下的教材則賦予了新的內涵,它指出教材不是圣經、不是寶典。每一位教師必須采取“揚棄”的態度,合理利用,靈活利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有新準備、新姿態,以便能迅速適應新課改,推動教育教學的新發展。因此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就成了當務之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教材的定位,它只是知識的載體,而不是全部。每一位教師必須樹立與學生一塊成長的觀念,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努力鉆研課程標準,大膽探索課改方向。
歷史研修總結5
《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因此,歷史教育的目標、內涵和本色,就是在通過對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歷史發展的基礎脈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基本史實呈現的基礎上,充分地闡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于能夠打開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了解和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尤其是掌握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即能夠全面地、辯證地、客觀地、歷史地、發展地認識社會事物,他人和自我。”簡而言之,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要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發展能力,更要學會關心社會、他人和自己的內心,學會理解社會、他人,從而能夠正確地看待、處理自身的、身邊的、社會上的事和物。
初中歷史新課標是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它與原來的初中歷史教學大綱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課標規定了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以新課標為靈魂而編寫的`初中歷史新教材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素材。
新課程下,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是最常見的教學方法。同時,合適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歷史教學,也應是新課程下,教師教學方式的重要轉變之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充分增強歷史的直觀性、有助于學生感性的認識歷史。如:在講授新中國初期的外交這一內容時,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可以讓學生感性地認識新中國初期外交的概況。然而,對于一些抽象的歷史概念的講解,仍可采用傳統的歷史講授法,如:在講解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時,對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這一內容,如果缺乏教師深入淺出地的講解,會大大增加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實踐證明,實施新課程,不應該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徹底否定,而應是一種發展和超越。畢竟,再高明的現代教育技術,也只是歷史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再新穎的教學方式,都不能取代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歷史新課程下,教師既要用好啟發式、討論式的學方法。
新課程倡導教師使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同時,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些新型的學習方式的核心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新課程也提倡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稍不甚就容易異化成“以學生為中心”,整節課都是圍繞學生展開,接二連三的提問,紛繁復雜的活動……這些很容易導致課堂教學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絕對化,這也背離了新課程的初衷。因而,在中學歷史新課程的課堂上,學生“學”歷史的主體地位的確定,應該是以教師“教”歷史的主導地位為前提的。
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實踐,努力適應性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摸索,在教學中改革,不斷創新,要求學生轉變傳統的歷史學習方式。
歷史研修總結6
教學設計是為了支持有效的學習而預先對教學所進行的規劃與組織,是對學生學習業績的解決方案或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它是一種改進教學的藝術,也可稱為“教學策劃”。本文談點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體會。本人認為教學設計大體可分為四個過程:備課—授課—提問—反思。
一、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備課
1、備課時應認真研讀課標,對教材進行有針對性地整合與處理,主語也應以學生為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要求,采用“體會、體驗、認同、感悟、感受”等心態詞匯。在課堂教學中,更要能始終貫穿目標,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2、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不僅包括學生知識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應包含學習方法與情感體驗等方面。
3、教學開始時首先展示單元或本課總體結構。
4、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層次性強,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及開放性的問題。
二、教學設計的第二點任務——講授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根據教師的特點和可行性選擇教學方法,確定教學步驟,而科學的教學設計則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選擇適合學習任務和學生特點的教學策略和媒體,因此教學設計要根據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教學設計的第三點任務——提問
“提問”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要想成為學生主動參和的、交互的、和諧的、高效的、完整的學習過程,“提問”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新問題是聯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紐帶,是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手段之一,因為許多教師僅僅將提問看作是一種很簡單而隨意的教學方式,沒有深入地思索運用時應遵循的一系列原則,在提問的科學性、啟發性、目的性、交互性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失誤。結合高中歷史課程的特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心理差異和教師教學的個人素質,從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出發,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出發,教師亟待對課堂提問的策略加以探究。
四、教學設計的最后一個任務——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導日后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后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歷史研修總結7
我們在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們歷史備課組只有三位成員,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們積極的投入到了學習改革之中。經過自己的努力結合本次“國培”研修我們備課組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下面我就我們的課例研修做一簡單的總結。
一、研修背景
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中學歷史課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新課程與有效教學成為我們思品課教師的重要課題。有效教學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了預期的、應有的進步與發展。貼近生活的思想品德有效教學的理論意義有效教學需要樹立以下理念:有效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全面的發展;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些反思的意識;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實施有效教學的學習過程;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策略性的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策略和選擇。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努力促使學生形成自覺的、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得到健康的發展,使歷史課真正達到有效。
二、研究過程
1、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
在傳統的歷史課教學中,過分強調接受,冷落和貶低發展、探究,自我封閉,不與其他學科相融,在實踐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極端處理,死記硬背。這種學習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新課程標準》要求適應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貼近現實生活,強調學生自身的觀察、感受和體驗,教師應注重思維、感情和行為方式的培養。這就要求廣大中學歷史教師盡快走出傳統教學的誤區,充分發揮本課吸引學生的`獨特條件(如時政熱點、名人軼事等),把歷史教學置于廣闊的社會現實中,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創造性的教學。例如,在學習活動課《可持續發展的選擇》時,我有意識結合國家現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把本課內容進行擴展,改為“關注西部的發展”,在課前我先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自學課本內容,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學心得,然后推選代表在課堂發言,從而引出在西部大開發中應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樣就把這兩大戰略聯系起來,既達到學習本課的目的,又把握了時政熱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更好地去體驗社會現實。
2、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在以學習者的知識的主動積極發展為目標的課堂里,教師的根本責任是讓每一個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主動的發揮,讓每個學習者都能從自身的實際與需要出發,在40分鐘課堂里真正學到東西,真正獲得益處,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是否感到安全,能否與教師、同學和諧相處,認真討論,能否沒有顧慮或顧慮較少地處由發表意見,提出問題,真正打開思想的閘門,積極主動地實現認識或情感演算的碰撞與融合,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營造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對教師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學中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人所應有的權利、尊嚴、思維方式和自身發展的方向。倡導和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教學環境,能為每個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在與教師、與同伴的平等,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對學生進行積極性的評價與鼓勵,激勵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教學氛圍。有教學的教學首先要致力于營造一種和諧一致、支持性的學習氛圍。支持學生參與學習、體驗學習,學會與老師同學相互合作,共同探求知識,良好態度的養成離不開激勵孕育的沃土。
有研究表明,80%的學習困難與過重壓力有關,解除這些壓力,明顯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創造潛能的開發。毫無疑問,對一個教師來說,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重要。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恰當了,學生上課時的心理負擔減輕了,學習的效率自然就高。民主平等的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小組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這一問題的時候,我把一言堂改成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分析未來幾十年,老年人將占人口的1/4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現在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幾十年后將占絕大多數,每個人幾乎要贍養四個老人,社會和家庭都將面臨巨大的壓力,你認為應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學生在小組中暢所欲言他們的解決方案,討論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補救的措施。全班交流時,學生在自我否定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還發現了許多新的方法。這樣學生在討論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認識,又提高了自身素質,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課堂教學。
3、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課程資源
面對開卷考試的發展趨勢,既要做到擴展學生知識面,又要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讓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引導其進行市場調查、社會調查,并鼓勵他們根據調查結果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在校園內舉辦一系列活動,如舉行“法律知識知多少?”競賽、舉辦安全講座、演講比賽、創建平安校園手抄報比賽、政治小論文征文評選活動等,讓學生從生活中、實踐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感悟人生的真諦,找到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支撐點,這正是新課標的德育目標。各學科之間是融匯貫通的,《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學科間的交叉,因此思品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切忌把思品課講成純政治理論,應將各學科相關知識綜合起來講解。在這種綜合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生通過各學科知識來理解歷史教材的知識點,又用思品課的辯證思維方式指導其他學科的學習。
歷史研修總結8
我記得自己寫過一首詩《詠石子》,現在在參加完遠程研修學習后,我想說,作為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民教師,在新課改形勢下,就要甘心做一枚石子,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教育大廈的巍巍高聳起到一份應有的作用。
學習快結束了,我感到收獲頗豐。這十多天,我沒有叫苦、叫累,積極參與遠程研修的各種活動,認真及時超額完成每天的任務。
經過這次研修,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和新課改的理念,它們著眼于創新的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能力。教育的本質是面向未來,而未來社會的變革必然給未來的教育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面對問題和挑戰,中學一線的教師下一步的路該怎么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現實,面向未來”?課程的最終實施者是教師,學校發展的動力是教師,教師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把新的理念轉變為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教師積極主動地學習、參與、嘗試。
在這里,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和“學員”,大家都是平等的參與者、研討者。這種網絡上的的研修,構建了一種新的學習文化,為教師們搭建了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使教師們受到空前的鍛煉和提高,教育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學習過程中有幾點困惑不得不說:
專家們的評論確實非常精辟,特別是針對當今教學中有些老師為了升學不擇手段的做法,確實令人震驚。老師教導學生自己去造名言警句,忽視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這簡直就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不能做到說真話訴真情。文學作品允許虛構,但也不能是不著邊際的海吹神侃。老師肩負著育人的重任,如果從小就教他們造假,對社會風氣的不良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能不能做社會的罪人?這是困惑之一。
聽一位去韓國旅行的朋友回來后談感受,感覺我們國家確實存在著不少這樣那樣的問題。她說人家韓國人那么愛國,路上跑的車幾乎都是本國制造的,人家不崇洋媚外。人家的房子也不追求豪華奢侈,只求整潔美觀。人家的政府辦公樓與平民住宅渾然一體……諸如此類的現象舉不勝舉。當我們的民俗文化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人家韓國人卻悄悄地把中國的一些東西搬到他們國內。坐車時經常看到路邊堆積如山的石碾、石磨、石食槽都被以低廉的價格收起運往韓國日本。當人們感覺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名利,我們的教育是否還能固守住那個象牙塔?這是最讓人擔心和困惑的'問題。
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確實是一大難題,且不說記筆記、寫日記等學習習慣,有些日常生活習慣中就存在不少問題。他們是否能做到真誠誠實?作業照抄,作文造假……不少學生的自理意識就很令人擔憂,假如沒有了監督,他們是不是都能做到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他們是否會以為把垃圾扔到別班衛生區里而沾沾自喜?這是困惑之三。
不過,在這里,我真正感到了什么是快樂學習。學習氛圍寬松自由,交往互動,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學習內容新穎,貼近實際,為研修者所喜歡、所接受;組織形式靈活多變,學習過程隨意自然,讓人感覺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遠程研修是我參加的最有價值的一次學習活動。請讓我引用他人的感慨發自己的心語感言:
1、這是不斷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也正是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更新教學理念的過程。
2、本想采擷一朵小花,卻有幸欣賞了滿園春色,嗅到了百花的芬芳。
3、遠程研修,使學習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變成一種樂趣!
在教育的旅途上,我會帶著遠程研修上路,在以后的教學中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思路,讓課堂變成實現愿望的殿堂,讓理想在浩瀚的學海里乘風破浪,愿濃情催綻的教育之花真情綻放。
歷史研修總結9
13天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班里一百多名同學,兩位指導老師。做學生的感想多多。
興趣和熱情:
培訓也貼近現實,關注新課程理念和教學,用的是情景導入法,職業話題激發了我們,興趣和熱情高漲,我們一直很投入認真。
收獲和感悟:
學習了公共課和歷史六個專題的,
1、《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設計》,包括圍繞新課程目標的教學設計如何進行,如何圍繞課程目標處理教材,如何圍繞課程目標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
2、《新課程下的專題教學研討》包括新課程標準條件下高中歷史專題設計的特點,高中歷史專題教學的應對策略。
3、《如何實施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包括基于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從教師如何把握歷史的敘事性特點的角度,闡述如何實現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學目標和教學有效性的角度,探討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深入分析一線老師如何在課堂教學當中真正實現有效性。
4、《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歷史》包括歷史課堂中的'學習指導,歷史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研究性學習的探討。
5、《如何健全歷史課堂的發展性評價》包括什么是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評什么,發展性評價怎樣評,發展性評價與高考矛盾嗎。
6、《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中學歷史教師的歷史學科專業素養,一線教師的教學研究,歷史教師的教學風格,歷史教學的反思。
通過錄像中專家的講解,一線優秀教師的案例分析,深刻領會到了歷史教學三維目標設計、方法手段、教學效果中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更有效進行課堂設計,更加積極地調動學生,更多角度的評價學生,給他們以更多人文關懷,以促進他們的發展作為職業生涯的最高目標。
共完成7次作業,9篇文章,(不算培訓前的兩篇),寫過不少評論,也從和同班同學交流研討中得到啟發。
反思和希望:許多反思感悟和下一步對自己教學展望在作業和文章已有用心地闡述過。這里只有三句。
第一, 希望教學反思成為成為習慣,希望自己堅持寫反思日記。
第二, 盡可能多讀專業前沿書籍,開闊眼界,提升專業素養。
第三, 希望還有這樣培訓的機會。
歷史研修總結10
本次,我有幸參加了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感覺收獲頗多!培訓中,我認真學習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并與班上眾多優秀教師一起討論交流,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又與他們一起進行了課例研修,受益匪淺!
一.提高了自身師德素養。
通過研修,我的思想素質得到了一定提高,同時,通過學習,我還發現了自身的不
足并積極改正,有一種脫胎換骨之感。
二.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并用之實踐。
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使之為我的教學工作服務。在培訓中,
我把自身對歷史學科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組內的老師交流,并在課例跟進后,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
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并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三.注重自己的專業成長。
做一個終生學習的歷史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
是教育的主要資源,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整體素質、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保證。作為一名教師要敢于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制作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三方面發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四.積極參與課例研修,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做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師。閉門造車是難成大器的,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
開放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通過這次學習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干教師、名師,相信這將為參訓成員帶來強大的優化資源,參訓學員一定要利用這個平臺交流學習不斷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師從教書匠轉化為能師,甚至是名師。所以學習結束后,參訓教師應努力進行課題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培訓即將結束,學習仍將繼續。“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通過本次學習我更明確了今后的方向,堅定了為教育事業獻身的決心。
擴展閱讀:
歷史研修總結11
來到師大參加培訓已經5天了,突然間感覺到培訓就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十五天的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恒的。通過這次培訓,相信可以使我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學到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綜觀目前我的教學,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簡單的說就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它就是我們教師的生命。于是整天圍著學生轉,課內效益不高,就利用課外補,花了大量時間,出現了學生累我更累的局面。
反思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審視嚴謹系統的教學,并以自己多年習慣了的教學方式將歷史“成人化”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如何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著人情味,作為歷史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歷史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歷史課都成為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歷史大餐”!
此外,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歷史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一節好的歷史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歷史:抓住歷史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歷史思維方法的滲透。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歷史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使數學課上出“歷史味”!而教師的“裝糊涂、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小學生,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和新老師一樣,不能因為自己新而原諒自己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因為對學生來說小學教育也只有一次。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并勇于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獲,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不斷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學習,成為長流水。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要聽真言,要想聽真言,更要會聽真言,久而久之對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必須是著眼于未來,采取科學的方法應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努力使自己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必須給自己定好位,必須走“學習——反思——研究——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發展之路。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謝新師大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學習空間,感謝“國培”為我們提供這么難得的學習機會,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軌道上大步前進。
歷史研修總結12
通過參加這次教師網絡繼續教育培訓,使我在思想上、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在網絡學習中,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有精神上的收獲與充實。下面總結一下網絡學習中自己學習和工作的情況。
1、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認真完成學習計劃。
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有實效。我根據培訓學習日程安排,制定了學習計劃,幾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內容,把學習、作業、交流、討論互相穿插,保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我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夠根據網上提供的一些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與途徑。每次學習之后,積極思考,認真完成了網上作業,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在學習研修的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雖然能夠學習的時間必須得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這樣也更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我通過課程視頻聆聽了專家的專題講座;通過課程文本加深了對專題的理解;通過課程作業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將啟動的教學改革;通過網上探討尋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鳴。
2、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我每次聽專家講座后,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我刻苦鉆研計算機知識,結合教材所需,將一些抽象的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具體化、形象化,并創設出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把一個個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實質性的突破。
3、教師要轉變角色,提高自身素質。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是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他們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教師的人格作為師德的有形表現,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就產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師應樹立新的師生觀,即轉變傳統教育工作者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關系。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具有歷史性又具備與學生溝通、交往的能力。第二,教師應通過觀察記錄,熟悉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學生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學生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發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師。反思是教師著眼于自已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
4、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對知識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通過這次教師培訓,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對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
歷史研修總結13
不知不覺中,為期6天的研修培訓學習結束了。本著提升自己教學能力、新課程理念、理論水平等,因此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培訓機會,在這次的培訓過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中
在這次的培訓中,我認真收看視頻,并做好筆記;寫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反思。
二、積極的查閱各種資料,進行培訓。
我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上網查閱一些資料先對專題的內容、外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學習時旁邊總有幾本書以便及時的進行查閱。
三、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的進行反思。
在培訓的`過程中,對于各位教授的專題講座內容聯系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案例等積極的進行及時的反思;并將自己的反思寫成文章上網與各位同仁進交流,以提高自己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
四、積極的參與學習互動。
在培訓的過程中,每天我都用一定的時間去閱讀別人的文章,發表自己的評論。通過閱讀來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五、積極參與每一培訓課程結束后的集體反思活動。
隨著遠程研修尾聲的到來,滿心都是深深的不舍,這些天來,享受著遠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來可以如此精彩,夢想與智慧的相逢原來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研修的日子里我們思考著,成長著,收獲著,快樂著!然縱有千般留戀萬般不舍,我們終要分手,只能在心靈一隅,在三尺講臺,在每一寸教育的土地把遠程研修珍藏!雖然再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但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更多不足,這將督促我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學生共同成長。
歷史研修總結14
不知不覺中,為期6天的研修培訓學習結束了。本著提升自己教學能力、新課程理念、理論水平等,因此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培訓機會,在這次的培訓過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積極參與學習。
在這次的培訓中,我認真收看視頻,并做好筆記;寫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反思。
二、積極的查閱各種資料,進行培訓學習。
我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上網查閱一些資料先對專題的內容、外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學習時旁邊總有幾本書以便及時的進行查閱。
三、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的進行反思。
在培訓的過程中,對于各位教授的專題講座內容聯系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案例等積極的進行及時的反思;并將自己的反思寫成文章上網與各位同仁進交流,以提高自己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
四、積極的參與互動學習。
在培訓的過程中,每天我都用一定的時間去閱讀別人的文章,發表自己的評論。通過閱讀來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五、積極參與每一培訓課程結束后的集體反思活動。
隨著遠程研修尾聲的到來,滿心都是深深的不舍,這些天來,享受著遠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來可以如此精彩,夢想與智慧的相逢原來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研修的日子里我們思考著,成長著,收獲著,快樂著!然縱有千般留戀萬般不舍,我們終要分手,只能在心靈一隅,在三尺講臺,在每一寸教育的土地把遠程研修珍藏!雖然再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但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更多不足,這將督促我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學生共同成長。
歷史研修總結15
我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每一堂歷史課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有感悟、體驗,在形成其自己知識體系、學法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其自己的道德認知體系。學生的公民意識是通過一堂堂具體的課形成的,學科教學只是學校教育中的一部分,初中階段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其首要任務都應是人格教育,每一門學科教學都不能孤立的進行,需要全部學科教師的共同配合。學校教育只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還必須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即學校教師肩負的不應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還應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視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課堂上教師作為主導的同時,也在與學生的共同學習中,適時的,適地的實現著學習主導與學習主體身份的轉化。即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應是以主導為基礎的發展變化性角色,作為課堂的主導,教師自身的修養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學會”向“會學”轉變:課堂教學不再是讓學生學會什么,而是讓學生在個體能力的基礎上,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學生能自己解決的,不應是教學的重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使學生如何“會學”上。智學博士的“教師專業成長”,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歷程,審視中反思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到底在何方?是否做到了“用激情點燃學生的理想,用智慧開啟家長的希望”;劉鳳華老師的“家庭教育”,告訴我教師的另一種責任——家庭教育我還沒做到。等等、等等,每一堂課都讓我在反思中成熟,從困惑中尋找到光明。在以后的教師職業生涯中,成長中的我還要繼續以理論反思行動,以結果反思行動,以行動反思理論,最終實現自我的教育思想體系和行動體系。
10天的學習,10天的反思,10天的總結。聽過每一堂講課,收獲每一點啟迪,心中的竊喜就越來越多,渴望越來越大,胃口隨之膨脹。我不再簡單追求上課的'技巧,因為我知道教無定法,無招勝有招,劍已在我心中,那就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史魂”!我不再刻意分析各家之言的差異,尋求所謂的真諦,因為我知道,不同的大家之言,其實就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個性,我的追求已確定,那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我不再在各類眼花繚亂的教法中迷茫,不再感覺在各家思想中的徘徊,也不會再無選擇的累加,因為學習使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我在專家的思想里構建了屬于自己的天地。所以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必須時刻注意把每一點所感所想,及時的做一總結,讓總結促進我反思,讓總結促進我一步步成長。
總之,經過10天的系統研修學習,我思想有了新的進步,逐漸形成自己的體系,從而指導我對課改有了新的認識,對教法有了新的理解,對未來有了更新的展望。
【歷史研修總結】相關文章:
歷史研修總結02-20
歷史個人研修總結02-28
初中歷史研修總結07-28
歷史個人研修總結范文07-02
初中階段歷史研修總結12-18
歷史研修總結14篇02-25
歷史個人研修總結(精選6篇)07-02
歷史研修總結(通用10篇)07-26
歷史新課改研修的總結報告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