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本研修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
我有幸參加劉光書名師工作坊組織的“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學習了四位教師風格各異的教學設計和課堂組織,領略了不同專家見仁見智的點評風采,還聆聽了湯立宏老師的《復習指導課的有效教學》、《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專題講座,受益匪淺,感受頗深,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我的點滴體會。
一,課堂改革,理念先行。
第一節課剛開始,望謨縣第四中學教師李占飛首先引導同學們對前來聽課的老師表示歡迎,并鼓勵大家要好好表現,課堂上執教老師循循善誘、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逐漸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二十分鐘后冊享冗渡中學的韋尚坤教師接過課堂,他旁征博引地引導學生概括寫作的技巧……二人合作為我們呈現了一堂別具一格又精彩紛呈的雙師同堂《難忘的眼神》;第二節課執教的是來自上海的羅玉英老師,為我們獻上了一堂風格迵異的同課異構《難忘的眼神》……通過兩堂課的對比,我感觸頗多,很多時候,我們教師自覺不自覺地都以自我為中心,霸占了課堂的話語權。越俎代庖地替學生作思考并表達。關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認識,應該已經深入人心了,可為什么課堂上老師講的多,學生發言少的現象還是很普遍呢?我覺得是理念更新不到位,認識不到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三個問題,不僅老師要思考,學生更應該思考。先解放思想,再談課堂行為。教師要有放權意識,什么時候放,怎樣放?學生要有學習主人的意識,才不依賴教師;要有主動求知、合作探究、資源共享的共贏意識,才能很好地與同窗共同學習。課堂改革,理念先行,不僅教師要更新,學生更要更新,要培訓。
二,合作學習,改變互動模式。
課堂,是師生合作學習的重要場所,合作的最高境界是各司其職。那么,教師課堂的職責是什么?學生課堂的職責是什么?師生如何互動?課堂學習環節由誰來設計?教師要做什么?學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些問題在聽課過程中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我發現老師講的多,學生說的少,原因是多方面,有教師自身原因,還因很多學生參與意識不強,怯于表達,不善傾聽。另外,師生互動模式的問題。課堂要學生更主動一些,這需要改變其與人互動的'模式。而這種改變需要培訓,需要不斷磨合,最終才能有效的合作學習。
三,教研反思,不斷提升。
聽主持人對各位專家介紹時,我內心極為震撼,在聆聽各位專家的見仁見智的點評,我感悟到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是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教研意識。劉光書老師高屋建瓴,既能把握宏觀全局,分析高考、中考的出題規律;又能關注微觀細節,一字一句就能把課堂常識信手拈來。還把語文教學的方法總結為朗朗上口的詩句,的確讓人嘆服。另外幾位專家進行課堂診斷,也是一語中的,直擊要害,發人深思。
立足于語文課堂的教學,受幾位專家的啟發,我覺得這次研修學習收獲的不僅是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升,更讓我堅定的樹立起對語文教學信心。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2
校本研修的最高目標是造就研究型教師,營造學校常規的科研氛圍。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不是行政命令下達就能達到的,管理過程中的引領藝術顯得尤為重要。
轉變校本研修的觀念
要讓教師鐘情于校本研修,首先要更新教師的研究觀念,它決定了教師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轉變觀念方面,應該注重如下幾方面。
1.樹立以教師為主體、促進教師成長的校本研修觀。傳統的教研多為自上而下的行政教研,教師處于被動地位;在教師的觀念深處,他們只是為上級研究、為學校研究,或是為完成考核任務而研究。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明確了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師是教研的主人。教師不但是研修活動的參與者,更是研修活動問題的開發者,目標的確定者。校本研修還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作為重要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也是為自己搞研修。確立以教師為主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校本研修觀,能喚醒教師研究的自覺意識,并逐漸形成自覺研究的行為動機。
2.樹立以生活為基質、創造研究文化的校本研修觀。傳統的教研,在貼近教師的現實工作、貼近教師的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時候,教師教研不是自己的教研,而是他人的教研。新的校本研修制度,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教師的情感和生活,主張校本研修是教師的職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從研究中尋找幸福,在研究中去體驗成功的喜悅。如果教師確立了這種觀念,學校建立了這樣的研究文化,校本研修就不再是負擔,而是生活的必須,是教師幸福的重要源泉。
3.樹立以問題為核心、解決教學問題的校本研修觀。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貫穿著全新的理念,同事也存在著許多具體問題,校本研修制度就是要發揮所有學校、所有教師的作用,通過以問題為核心的行動研究、課例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它要求學校、教師要真正樹立以問題為核心、注重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教研質量的校本研修觀,改變過去遠離教學實際或只重形式、只重單一應試的狀態。事實上,實實在在的研究,教師非常需要,也會以最大的熱忱參與。
4.樹立以課堂為中心、改進教學方式的校本研修觀。聚集課堂、通過教研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是校本研修的重要使命。過去的教研,關注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方法的研究,而忽視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型教學方式的研究。目前,通過引導使教師懂得研究課堂、改變教學方式是校本研修的基本任務。突出校本研修的重點會增強教師研究的成就感。
形成校本研修的氛圍
1.打造學校價值導向的研究文化。對于天天生活在學校的教師來說,學校贊賞什么,提倡什么,對其校園環境有很重要的暗示和引導作用。以校為本的研修制度的確立,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輿論環境,讓教師每時每刻都感受到教研的重要性。學校可以通過網絡、校報?淮啊⒀葜v、座談等途徑宣傳研究型名師及其成長經歷,宣傳教研教改名校,宣傳教育教學新理念,宣傳“研能興校、研能興教”的思想。
2.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核心要求,合作需要和諧民主的人際關系,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無論新老教師都應坦誠相待、相互尊重,為校本研修奠定情感基礎。在校園內,教師有話可以大膽地說,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崇尚學術,服從真理,信仰科學;能包容大度,虛心接受不同意見;敢于挑戰權威,質疑過去或別人已有的結論。
3.建立積極向上的激勵機制。鼓勵先進,扶植骨干是營造學校良好研究氛圍的關鍵。學校培養和扶植的骨干隊伍越大,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思想的引領作用也越大,校本研修也自然在校園內綻放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因而校本研修要真正扎扎實實展開,必須有一批活躍的教研骨干,通過他們的教研熱情、教研成果帶動和影響其他教師。
激發校本研修的興趣
校本研修是一項心智活動。強化的手段與物質的刺激很難讓教師在興趣中主動參與校本研修。
1.讓研修的環境更溫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不是知識從一個大腦轉移到另一個大腦的過程,它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以一定的經驗為基礎,對知識或技能進行重新建構的過程。因而在開展校本研修的過程中,學習者愉快的心情是建構的重要因素,讓教師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學習、研修的結果肯定不一樣。在校本研修中,要讓參與者感到輕松愉悅,搭建輕松的研討、交流平臺,營造溫馨的心理環境。創設溫馨環境的方法很多,比如:將教師的研修場所裝扮成教師休閑的地方。伴隨著輕音樂,教師在非教學、非教室模樣的地方心情舒暢地交流學習,這樣,研修場所就會成為教師愛去的地方。
2.校長與教師同行。校長或校本研修的'其他組織者,不是一味地在上面強調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也不是站在一旁評判誰優誰劣,而應深入到教師之中,與他們一起研究,同甘共苦,并在學習、交流、研討中共同成長。這種教育生活興趣將激發教師研修的內在動力。
3.為教師搭建展示成果的平臺。校本研修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的成果,精神成果要通過展現才能看見光華。為教師搭建展示校本研修的平臺,以展示自己的學習、研究成果,既是對教師個人的莫大鼓舞,也能給其他人起到一種引領作用,更能激發和保持教師的研修興趣。
引領貼近教師的校本研究
1.以觀、聽、評、研為主的觀察研究。觀察研究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觀和輔助工具,在自然狀態下對客觀事物進行考察而獲取其事實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歸納分析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觀察研究落實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應該是觀課研課。教師之間的相互觀課、共同研課,是研究課堂教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然,觀課研課還可以擴展為備課、說課、做課、評課等形式。其中,觀課是研究的切入口和著力點,說課與評課則通過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考察與研究,提升認識層次,拓展探究視野,生成改進措施。
觀察研究能使教師有意識地關注實踐智慧,關注教學活動,關注教學行為;使教師把成長的預期由學習顯性知識轉移到默會知識;能促使教師學會行動研究,學會通過案例分析、教育敘事體會感悟教育的本真,進而積累實踐智慧。這種研究同時使教師在發現問題后,能有意識地在研究中解決問題,既改善了行動,又學到了技能,既學會了交流與共享,又使研究成果輻射和放大,取得教育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回顧、反思為主的敘事研究。敘事研究就是教師將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事件,整合成故事,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教育研究的方法。敘事研究落實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是教師用言語形式顯現教育生活事件,在敘事過程中感悟自己,影響他人,共同探究事件后面的教育規律。
人都有思想,教師都有教育思想。只不過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隱藏在教育事件背后,只要教師將其抽象出來并加以表達,教育思想就可以閃亮登場。正是因為敘事研究貼近教師的生活,能反映教師的需求,包含教師的情感,因此,敘事研究能讓教師收獲快樂,收獲研究意識,收獲實踐智慧,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為教師開辟一條專業發展的新路。
3.以學習、借鑒為主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對特定的教育案例進行分析、討論、評價、處理、尋求對策的個案研究。它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一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落實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是教師能用個體發現和提出的問題轉化為教師群體共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能把學校里發生的真實問題概括、提煉、升華為有價值的課題。
教育教學案例具有真實性、問題性、實踐性、可讀可視性和操作指向性,理論上不繁雜,又貼近教師的工作生活。所以案例研究易激發教師的研究興趣,促進教師間的實踐智慧的分享,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影響改變教師的行為,打造成學校的研究生活,從而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
4.以改善行為為主的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是一種在行動中開展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與行動的結合,教師的研究就在自己的行動中,教學行動既是研究的對象,又是研究的載體。教師的發展不僅僅表現為知識與能力的增長,也表現為研究意識的提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行動研究落實到校本研修中的最好形式是教師能敏銳地發現并抓住實際問題,以解決現實問題為目的,在研究過程中視需要情況而隨時修改,邊學習、邊研究、邊總結、邊反思,不斷總結提升,致力于改善學校情境中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質量。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02-28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06-13
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06-26
最新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04-26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范文02-20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02-22
學習校本研修心得體會04-25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實用】03-25
(薦)校本研修心得體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