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怎么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大家是新世紀的少年英才,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學習,讓我們一起來爭當“美德少年”。今天我在國旗下要演講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我處處以誠信對人。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誠實不說謊話,坦蕩毫不虛假,做人要清澈如水,做 人要白玉無暇。要記住,無論是誰,只要說一句謊話,他就失去了別人信任的心。學習上弄虛作假的人總有一天會吃到苦頭,做錯了事要敢于承認,做錯了事要自我 檢討,這樣做才能提高自己,這樣選擇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那么,要怎樣爭當“誠實守信美德少年”呢?我們要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謊,不欺騙別人,對人守信,對 事負責;不弄虛作假,經得起誘惑;即使遇到困難,仍能堅持信守諾言。
爭當“盡責奉獻美德少年”我們必須做到,團結同學,熱心參與班級、學 校工作;有高度責任感和服務意識,班務工作能力強;積極肯干,默默奉獻。在學校,要做老師的好幫手,做同學們的好榜樣,積極幫助一些成績比較落后的同學, 給予他們信心及鼓勵。責任感要強,自己完成自己應做的事,為社會,為班集體奉獻,進獻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爭當美德少年,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謝謝大家!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一首動人的歌曲,回蕩在耳邊;美德是靈魂的力量,催人奮進;美德是生命的財富,尋找生命的價值;美德是一種境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所謂的“美德少年”——就是有著至善至純美好的少年,它不是一張純粹簡單的獎狀,而是浸透著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著光輝的作用。傳統美德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槽粨,取其精華的結果。
首先要良好的行為,良好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習慣也是。《弟子規》里的“冠心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責,食適可,勿過則”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社會公民就是每天都要從小事做起,習慣也就是在這些小事上形成的。
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奉獻的人。做人就必須在社會上立足,社會要我們合同建造,一個好的社會離不開具有美好品德的人。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身邊的小事開始,養成好的習慣,爭做美德少年。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充滿著競爭,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對新一代祖國的花朵要求不僅是博學的才能,而且要有高尚的美德。
正因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更加激勵著我們去提高自己的美德,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人,實際上社會也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美德少年。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3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早已傳遍全中國,用來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同時也讓他們把中華傳統美德和家風保護好并傳承下去。也許一些對這方面陌生的人會問: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是什么?我們怎么弘揚、傳承他們呢?
中華傳統美德,主要包括八個字: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范;義——人間正道的向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它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孝敬長輩,對其充滿了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和笨拙,丑陋與缺點。我們,便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形容它:精忠報國、仁愛孝悌、誠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
中華良好家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優良風尚和作風,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因此,良好家風就是有大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以及氛圍營造的,存在于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系和態度行為中。它猶如一種巨大的磁場被人們深深感受到,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總得來說,良好家風就是圍繞“態度”和“行為”二詞,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筆記本,開始睜大眼睛看著人們:認真衡量后,記錄下一些正義的人們的光輝事跡,根據這些事跡創新出一些良好的風尚。后來記錄下的事跡和風尚,便被人們采納,五千多年來一直讓人們的子孫后代保護、傳承著。
講述了那么多,我們可以發現,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把他們拆成一句句、一個個的`詞句,字里行間總是有他們的“總管”詞句。生活中,身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自主養成優良的閱讀習慣,學習時一絲不茍,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態度和習慣,腦海里總要想著自己的繁榮國家——中國的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不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訴別人,把它們弘揚、傳承下去。當然,如果沒有它們,或者沒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們,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像現在這樣美好。然而,請一些人不要頑固地認為:它們只是幾個詞,我們不用軟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廣大人民永遠遵守“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我們的生活將比現在更加得美滿!希望大家支持我的文章!謝謝!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農墾北安管理局二龍山農場小學四年二班的王子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美德孝父母從我做起》。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其中《黃香扇席暖被》的故事給我的啟迪最深。故事是說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在他九歲那年,母親便去世了。雖然黃香只有九歲,但他已經深深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三伏盛夏,酷熱難當。黃香擔心勞累一天的父親睡不好覺,每天傍晚用扇子在床邊扇枕席,直扇到席子暑氣全消,才請父親上床睡覺。過了秋天,隆冬來臨,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整個屋子冷得像冰窖一般。孝順的黃香在父親沒回來時就鉆進父親冰冷的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弄得暖烘烘的。等父親睡覺時,就可免去寒冷之苦了。
多么令人敬佩的孝心啊!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邦。孝敬父母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孝是人世間一種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一生中最深刻的親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撰寫《說文解字》的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意思是說: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在上面呵護著;當孩子長大以后,父母老了,孩子就在下面背著老子。現代新華字典對“孝”的解釋是:對父母盡心奉養并順從。從古到今對孝的解釋來看:孝的核心就是善待父母。子女要盡心盡力地贍養父母,尊敬和關愛父母。我們常說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小羊羔吃奶都是跪著,表示對母親的敬重;小烏鴉長大后要給大烏鴉找食吃,表示對父母的回報。連羊羔和烏鴉這樣的動物都知道孝敬父母,能夠以親情回報,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是不孝敬父母,那不就是連動物都不如了嗎?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真不少。”是呀,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父母的愛深如大海,父母的愛重如泰山。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搜救隊員在北川縣的廢墟中看見了這樣一位母親:她一動不動臥在廢墟中??透過那一堆堆鋼筋水泥的間隙,人們可以看到她倒下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雙手扶著地面,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慘不忍睹??救援人員確認她已經死亡,但救援隊長卻在她身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廢墟被清理開,在她身下出現了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面包裹著一個大概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母親的庇護,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還在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解開小被子,準備做些檢查時,發現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落淚了,手機在人群中默默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這,就是我們的父母!終其一生,舍盡全力,甚至于自己寶貴的生命,來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片藍天的父母??
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在這個世界上,給我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于我們的父母了。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代價的。回眸細想,我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愛河里:當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悉心地教導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傾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衷心為我們慶祝的人,還是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情比天高!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如何、知識水平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可是我們又是如何回報的呢:我們可以將父母費盡心思做的,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不動上一口,而面無愧色;我們可以將他們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很多同學總是說:將來等我長大了,有能力了,一定好好回報父母。但是同學們,你們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時間是不等人的!等到你自以為擁有了可以孝順能力的時候,一切都可能已經晚了,我們的父母那時也許真的吃不動了,也穿不了,甚至有些身體不好的父母都會遠離塵世了。對于將來誰都無法預料,我們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現在!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究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所以,不要把遺憾留到將來,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回報!雖然我們還小,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但我們在學習上、在生活上的自立自強,就可以少讓父母為我們操心。要
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杯解渴的熱茶,一張滿意的試卷,一個會心的微笑,都可以安慰父母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孝敬父母,從身邊小事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我們銘記父母的恩情,用實際行動回報他們,因此,我要向所有少先隊員提出“傳揚中華美德——孝敬父母”的“六心”倡議:
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
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
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
勤學習,苦鉆研,讓父母開心;
逢難事,勤商量,讓父母稱心;
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吧!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父母,不要再認為父母養育我們是理所當然的事了,也不要再一味無休止地索要和抱怨啦!讓我們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親愛的同學們,最后,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對自己的父母大聲說:“爸,媽,你們辛苦啦!我愛你們!”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愛是美德‘’大家一起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播種美德的種子。
慈善是愛的付出,不管給予或是得到。心里總是有很多很多快樂喜悅的情感在涌動。愛就像冬天里的火鍋溫暖著人們心靈,就像炎熱夏天涼爽棒冰化解掉所有的委屈與悲傷。
今天提筆寫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我傻呆呆坐了將近1小時不知怎寫,忽然有一雙溫暖手撫摸我頭說:”趕緊到街上體驗找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我感到媽媽提議好,馬上出發去尋找,我站在馬路邊上等待需要幫助的人,忽然有位奶奶牽著位小朋友要過馬路,心想奶奶一定需要幫助,所以趕快去幫忙她們過馬路!隨后我輕輕地接近她們,莫名其妙的感到一股暖氣在我身中緩緩地流。啊,這種感覺是那樣的溫暖和怏樂。等我接近她時輕輕叫了聲奶奶讓我牽著你和小弟弟手一起過去好嗎?”嗯好,老奶奶同意了。“我越來越激動,心砰砰直跳。微微笑了笑。途中,他告訴了我她家中事——她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旅游去了,老伴已經去世了,現在她一個人在帶著孫子生活。過完馬路,她告訴孫子要跟我學習,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慈善是一種發乎內心善良和心態精神糧食。愛是一種不分大小的付出。不求回報。讓別人和自己都快樂,把愛傳遞出去。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樹尊老新風。
國慶節的喜悅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傳世的詩歌。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于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你我也會老,看看年老的親人,一晃幾十年過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敚斃夏耆艘蒼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都有深深地愛,當你看到相扶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心中那份感動不能自已;還有那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運動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讓人羨慕;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讓人不免同情。
敚斎松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別說老年人愛啰嗦,每一句話里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說說話,會有好處,明理和涵養在時光之海中已深深浸入,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大,學習,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掛在心頭,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溫暖老人的心。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同學們,記住關愛你們的長輩,多陪陪他們,讓老人的笑容綻放,別讓自己以后在后悔中度日,可以心中無憾。有一天你也會老,想想那會是什么樣子,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也是社會的責任。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夸,我們要多幫助別人,做一個美德好少年。
美的標準是什么?善良、樸實。而美德又意味著什么?至善和博大。一個人有了才能而且努力,還要修養濃厚的美德,不嬌不吝。
記得有一次,我邊哼著歌,邊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之間,一位阿姨闖入了我的視線。那位阿姨左望右望的,像小偷似的,手里還拿著一張皺皺的紙。“小妹妹,你知道培正中學在哪嗎?”那位阿姨“刷”的一下走了過來。我看著阿姨好像很急似的,回過神來,馬上告訴她了。“阿姨,你只要一直走,走到前面那個十字路口右轉就是了。”“謝謝你啊,小妹妹,你真乖,我先走了啊!”當阿姨走了幾步之后,我又想起來了:做好事做到底嘛,阿姨人生地不熟,要不要把她帶到去培正中學呢?我又馬上追了阿姨,問她一句:“阿姨,要我帶你去嗎?”那位阿姨馬上笑了起來,讓人感覺到很溫暖。“上學去吧,小妹妹,我自己去吧。!”……我第一次體會到助人為樂的意思,第一次發自內心的快樂。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溫暖啊!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如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我們應該注重內在的美,而不應該去注重外表的美。
我一定要做一個美德好少年,給小的同學做榜樣!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9
一、活動背景: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和傳統民族精神教育與現代公民素質培養有機整合,學校將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將活動的知識性、科學性、教育性、娛樂性、創新型融為一體,讓我國傳統文化精髓浸潤學生的心靈,不斷提高師生文化素養。
二、活動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在師生中形成以先賢為楷模,勤勉學習,奮發有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誦讀國學經典”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通過誦讀經典詩詞感受我國傳統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互助、勤學自強的優秀品質,與小學作文教學個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讓經典詩詞更好地引領我校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三、活動意義:
1、引導學生誦讀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經典詩詞、論語,吸取終生受益的知識精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優雅的氣質,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獲得創造的智慧。
2、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誦讀中使低年級學生擴大識字量,在吟誦表演中使高年級學生感受經典詩文的博大精深。學生養成天天誦讀的習慣,逐步使學生能夠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3、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誦讀,全面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
四、活動內容:
《經典論語》、《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小學生古詩文誦讀》以及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經典故事等。
五、活動實施:
1、組織領導
組長:崔連俊
副組長:鄭立娟
組員:各班語文老師
2、職責:
組長負責全校經典誦讀的全面工作;副組長負責誦讀活
動的開展與日常管理、檢查;組員負責協調經典誦讀工作的開展和本班學生的誦讀活動,以及活動安排與落實。
3、活動時間及方式
(1)每周安排兩次誦讀時間,分別在每周二、周四第二節課后時間引導學生誦讀國學經典,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堅持學習、誦讀國學經典。
(2)充分發揮其他學科的課堂滲透作用。“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只要學生能熟練背誦,里面的意思自會理解,對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讀音,教師要做適當指導。
(3)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融合,創造性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充分利用詩歌朗誦比賽、經典誦讀比賽以及德育系列活動,力爭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展示的機會。
4、活動展示
(1)集體誦讀展演:定期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經典誦讀比賽等形式展示教師、學生在參與誦讀經典上獲得的喜悅與成績。
(2)讀書筆記展示:主要以學生習作為載體,展示讀書心得,彰顯人文教育。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小學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里,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里,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
其實“文明”并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里回蕩。讓我們在這里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成于心而形于外”。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督于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并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小學生。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今天,因此我國素以“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的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記得有一個下雨天,我在車站上去等車,好不容易等來了一輛車,里面去是一片亂哄哄的人群,我費盡全身力氣,漲紅了臉,才擠進了人堆里,猛然間一抬頭,看見有一個空位,我趕緊跑過去坐下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忽然前面走來了一位老奶奶,她顫巍巍的,大家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車上的廣播播了幾百遍“要尊老愛幼”,我覺得那是根本是在浪費電,因為大家見到這位老奶奶,都不理不睬,毫無反應。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籍,讓我們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精神》。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它是我們的民族之魂。對高山,你定會感慨它的氣勢磅礴;放眼大海,你定會驚嘆它的洶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會贊美它的高大蒼勁;俯瞰小草,你定會稱頌它的堅忍不拔。是的,那是因為它們身上飽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頑強的意志,那是因為它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靈魂。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就是正氣磅礴、蕩氣回腸的錚錚鐵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以其古樸與雄渾,悲壯與神圣,凝結成一股茁壯的血之根,閃爍在萬古蒼原之上。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
它積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然而,真正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什么呢?語文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為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扶貧憐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數學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斗地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未來。地理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位于地球的東半球,它是中國山川秀麗、晴空萬里與第一輪陽光所組成的。它是東方不敗。歷史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美術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音樂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它激勵著所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我說:中華美德是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于待人,嚴于律己的時候;當我們敢于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當我們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
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跡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世紀的起點,長城在我們腳下延伸,黃河在我們胸中沸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滾滾流淌。
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從身邊事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3
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凝練而成的社會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我們重視自身修養,同時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樂觀進取精神。可以說,中華傳統美德早已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那么,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呢?
一、堅定不移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后人作出了榜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僅具有找尋民族氣節,挽救民族危亡的積極意義,而且突出了要求把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崇高的歷史責任感,所以每當中華民族瀕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都起到了救亡圖存的戰斗號角作用。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強烈的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以上種種愛國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要銘記在心,體現在行動上,繼承并把它們發揚下去。
二、奮發進取,立志報國奮發進取,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歷史上擁有大志者不乏其人。明代戚繼光年僅十七就任文職官,當上了登州衛指揮僉事。他對父親表示,要做一個“身先士卒,臨敵忘身”之士,還寫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詩句。日后在蕩平東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異族的入侵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成為名垂史冊的民族英雄。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并為之奮斗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云。
我們大學生應把個人的理想抱負與祖國民族利益聯系在一起,把作為跨世紀的一代與為民造福聯系起來。更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從而完成大志。
三、開拓進取,不斷創新開拓進取,
中華民族雖也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的一批優秀人物跟隨時代的潮流,銳意進取,勇于改革創新是分不開的。慘遭車裂的商鞅,雖犧牲了生命,卻使秦國后來居上,超出東方六國,成為兵革強大,請侯畏懼的天下雄國,為秦始皇“滅諸侯成帝業”的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于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于時代,為后人推崇和尊敬。
四、勤學好問,最大限度地豐富自己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困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三上”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充分利用時間的一種學習方法,乃馬上,枕上,廁上,爭分奪秒,積少成多,終于在文學上大有作為。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并論。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這些勤學好問的事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我們要從中受到啟迪,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師長,明禮誠信尊敬師長,
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連封建帝王也不例外。 “西伯善養老”指的是周文王在施行“仁政”時帶頭敬長。他上孝父母,下關心窮苦平民,并設立“三老五更”制度來侍奉老人。共產黨人的敬老境界更高一籌。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
人之常情”。朱德自1909年離開家鄉后僅見過其母一次,抗戰時期,朱老總工作繁忙,生活艱苦,但仍節省下一部分錢寄給母親。母親去世了,朱老總非常悲痛地說:“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過快樂的生活”。朱德把熱愛母親,熱愛人民,熱愛黨緊緊聯系在一起。今天敬長傳統美德不僅不能丟,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 “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是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
外化。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大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所以,明禮誠信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完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勇于進取、開拓創新、尊敬師長、明禮誠信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最后,讓我們時刻牢記江澤民同志在《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一書中的題詞"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繼承這些傳統美德,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它發揚光大。
【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相關文章:
傳統美德的學生作文09-06
小學生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01-31
小學生關于傳統美德的演講稿范文07-20
傳統美德誠信經典演講稿09-03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09-30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09-30
小學傳統美德演講稿12-26
關于傳統美德的演講稿03-25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08-09
小學生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演講稿范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