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袁隆平演講稿范文(精選13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袁隆平演講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袁隆平演講稿 1
大家好!
袁隆平手里掌握著上千萬元的科研經費,他的生活卻極其簡樸。
長年養成的習慣,他喜歡去田壟,一有時間就到實驗田去觀察,去呼吸田野的氣息。如果說事業的成功給他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的話,那就是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到實驗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車改成了摩托車。他覺得這玩意兒輕便、快捷。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揚花了,結實了……他跨上摩托車,一溜煙躥上馬路,拐入小徑,溜上田埂,矯健的身影閃動在片片綠意蔥蘢或金黃燦爛的稻田里。十多年來,他先后換過八九輛不同品牌的摩托車。如今,雖已70余歲高齡,他還是經常騎著摩托車在田間轉。
2001年底,在朋友們的勸說下,袁隆平買了一輛賽歐牌家用汽車。朋友對他說,騎摩托車是“肉包鐵”,開汽車是“鐵包肉”,還是開汽車安全一些。他興致勃勃地學起開車來,感覺還不錯。有時,他把汽車開到了田邊。他還笑著說,要去考一個駕駛證哩。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2
大家好!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的愿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大功臣。
袁隆平,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谷3500億公斤,相當于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對于一個幾千年未曾真正解決吃飯問題的大國,這是一個多么巨大而深遠的貢獻!他先后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翱翔;風云市場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麗登場。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這些輝煌、榮耀、名利,似乎絲毫也沒有對袁隆平產生任何改變。從播種到收獲,他依然風塵仆仆地騎著摩托車去試驗田;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趕著陽光從北到南察看育種基地。即使這次來京領獎,他也無時不惦記著他的`試驗。
他拉著身上的衣服說:“這是我最貴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買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買六條領帶,人家都說好。”
不論銀行里有多少錢,袁隆平還是種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漸增多的條條皺紋,沒有任何的變化。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世界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3
大家好!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袁隆平的勵志故事充滿了奮斗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貫的原則。“一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的詮釋。
這個勵志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僻壤的安江農業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然而就在這個落后的湖南鄉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里,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饑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內心的壯志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里,突然發現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4
大家好!
今天,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電影名字叫做《袁隆平》。
電影的主要內容是講袁隆平為了使地球上的人們不在饑餓,決定研制雜交水稻,在研制中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毫不放棄。最終,雜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性格堅韌,一次次的`失敗,不但沒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動力。在逆境中他還常開玩笑,他總是想著研制雜交水稻成功,就算沒有人支持,他也不會輕易放棄,還是一樣有干勁!
袁隆平曾經說過:“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這種“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多么值得我們崇拜!他“甘于奉獻”的精神,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5
大家好!
袁隆平,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名字。這位世界“水稻之父”制造的奇跡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矚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紀60時代初,他目睹了農民們糧食短缺的現狀,于是決心改良水稻品種,探究科技興農之路。在他的科研團隊一次次努力下,到底發現出了水稻新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們敬佩和感動的。在當時,這種設想是需要志氣的。由于要沿著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學說進行探究。但袁隆平不怕困難,決心改良品種。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權威,依據米丘林、李森科的經典理論,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植物沒有雜交優勢,試驗沒有任何意義。袁隆平卻要親自試驗,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開拓出一條新的科技之路。
這條路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但科技創新精神和報效祖國的精神一貫激勵著他鍥而不舍地努力,他下定決心確定要和饑餓和災荒作斗爭,解決農民們的溫飽問題。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到底發現了新一代水稻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有這種立場。比如遇到難題時,我們要鍥而不舍地鉆研,練鋼琴時,要知難而進……我認為,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認定要做了,就要奔著目標前進,永不后退。而且我們也要有袁隆平先生報效祖國的精神,要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后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
我們還期盼著袁隆平先生的“稻下歇涼夢”成為現實,真正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現,第二次綠色革命!
感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6
大家好!
常言,民以食為天。生存,是人類亙古不變的主題,自人類誕生起就從未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又有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足以體現糧食于人們而言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敗之地,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民的溫飽問題。
上世紀,災禍來臨,饑荒嚴峻,人們的生活際遇嚴峻考驗。懷著對國家、對人民的憂慮,對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學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種的漫漫爭辯長路。他,就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顴骨突出。青絲間染上了白雪的顏色。手掌寬大粗糙。衣著儉樸。話并不多。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卻樸實得像個平凡的農民。他亦笑稱自己,“再怎么裝扮都是個農民”。
不同于別的.院士坐在室內、享受國家的津貼,袁隆平是實實在在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在田里勞苦了一輩子。
袁隆平是堅韌而執著的。在探究雜交水稻的這條路上,他際遇過太多太多的困難,遇到過太多太多次的失敗,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擁有博愛,寬厚的胸懷,憐憫蒼生,以己身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在爭辯尚未成功時,袁隆平為了查找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間,頭頂毒陽,腳踏爛泥,一穗一穗的專注查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撫過稻穗,向沉重的黑土地傾訴理想。
二十世紀七十時代,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種植雜交水稻后,產量大增,獲得了全國很多農民大力贊揚。之后,雜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世界各國紛紛引進種植。雜交水稻,養活了中國,養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能夠成功的緣由值得我們深思與探究。袁老說過,他信奉這樣一條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首先,知識――袁隆平畢業于西南農學院;其次,汗水――幾十年如一日對雜交水稻的爭辯;其三,靈感――依據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論證出“鶴立雞群”的稻株是“自然雜交稻”;其四,機遇――發覺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怪的植株。這幾點,他都具備了,所以他成功了。而這四點其中,最珍稀的莫過于“汗水”,試問有誰能堅持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田里?若是幾個月,或許有人能堅持,若是幾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專注而敬業的。一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沒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長了,要到田里去了。”是這般的樸質的話語,滿溢出對名利的淡泊與對本業的鉆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動!如今的人們,已經被社會上的浮華迷失了眼睛,靈魂覆滿塵埃,空洞而貧乏。袁隆平獲得成功的道理與我們能否獲得成功,本質上是相通的,我們企望獲得成功,卻總是不愿付出,與成功屢屢擦身而過,終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說他挽救了世界也并不為過。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全部人遠離饑餓。”――這是他澤被蒼生的胸懷。
假如沒有雜交水稻的發現,很難想象我們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們每個人,都應懷著最誠篤的謝意與最真摯的感動,向袁老致敬!
感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7
大家好!
我們80這一代,是袁隆平爺爺養活大的。
幼時總是聽母親談及,他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飯,可于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我把功勞全都歸結給祖國,這個模糊的概念,知道后來,才知道,這個功勞歸結給祖國,也要歸結給您。我沒吃過樹皮,野菜,甚至連曾經的雜糧饅頭都沒有吃過,更別提烤紅薯,烤土豆了。白面饅頭,把我養大,我感恩過祖國,我感恩過父母,可我從來沒有想過,感恩您。現在,我想好好地感謝您,可您還能聽到嗎?曾跟學生提起過您,我說,您就像水,上善若水的水,我們經常忽略您的存在,可沒了您,我們不知能否活到如今?
今天,讓我們把所有的明星淡忘吧,因為今夜的天空,只會有一顆璀璨的星!中午的時候,我在我的.學生群含淚發布了您去世的消息,而頃刻間,便證實為謠言,您知道嗎?我第一次覺得假新聞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好,可一波三折,不消兩個小時,真的新聞粉碎了我的心,新聞呀!我希望您再一次是謠言,再一次是假的,我不怪你!可,你是那么的真,鉆心的真,宛如一把利刃扎進心窩,而且還反復地攪動!
我不知道如何懷念您,袁隆平爺爺,身為一個文人,我只能用自己最愛的文字去祭奠最愛的您!課上驚聞巨星隕,涕淚縱橫難所云。身前佳肴難入口,心已飛去送至親。哭聲尚在耳邊繞,他鄉卻添一新墳。國士雖去魂永在此生無愧中國人!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8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尖銳命題。“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中國人。”袁隆平用驚人的科學成就響亮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袁隆平、平頭小臉,土里土氣。而正是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驚人的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跡——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種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獲稻谷的.60%,源自于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關于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著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秘決時,他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對未來,袁隆平滿懷夢想,他希望雜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積10%提高到20%,實現總增產3000萬噸,真正造福全人類。袁隆平用科學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實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個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袁隆平。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9
大家好!
他是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太陽親吻過他烏黑的皮膚,歲月刻在他臉上一道道皺紋,時間將他的須發染成花白,他卻絲毫顧不上這些,只顧著大步邁向田野,望著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粗糙的雙手,輕輕地撫摩著水稻,眼里充斥了喜悅。他用一粒種子,轉變了世界。
袁隆平在爭辯雜交水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試驗中,他所爭辯的雜交水稻稻谷減削了5%,而稻草卻足足增加了60%,在這時有人就說:”人要是能吃草的話,你這個水稻就大有進展了。”面對很多的譏諷,袁隆平照舊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到底將雜交水稻爭辯成功。每當有記者采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樂呵呵的.,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80歲時是80后,我90歲時就是90后。”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對待事情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全部事情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酷愛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立場、純樸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個真正能讓我的肚子和頭腦都吃飽飯的男神――袁隆平。
種子破殼而出,把頭伸出渾濁的泥水。它的目標從來就很明確――生長,結穗。水稻只能踏實,由于它生在水里,也需要長在水里,這樣緘默的生長著。到底,在黃葉遍地的季節,金燦燦的稻穗掛滿了水稻,又是成熟,又到收獲。然而,這時的它更深深地彎下了腰,在秋日中更顯沉穩,它的虔誠總是有增無減。
這個人就是袁隆平,這位“雜交水稻之父”的身上也帶著水稻的秉性:務實,淡泊,正直。
水稻想要長得筆直,根就得抓得穩。袁隆平懂得做事先做人,也就懂得立人先立本。正直無私的人總比欺世有術的人更接近抱負,袁隆平的剛正不阿正是他攀向成功的根基。
愛因斯坦說過:“不要希冀做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袁隆平的水稻人生,就是奉獻人生。
感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10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在今日的座談會上發言。前不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讓我等痛心。然,斯人已逝,如今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們新一代青年汲前輩精神,接力奮斗。所以今日我發言的主題是:致敬袁老學習精神,終生求知再創新功。
古湍飛瀑,終生求知讓我們能在專業領域精益求精,永攀高峰。
耄耋之年的袁老仍在攻關超級稻探討,并愿為了其推廣到全世界而練習英語。在我看來,這不只體現了袁老心中有大愛,更體現出他對專業學問儲備要求之高。或許在座的各位想問:“英語與袁老專業有什么關系?”其實,相關領域的探討會推動所屬專業學習。就像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為摸清人體每塊肌肉去解剖尸體,終成美術史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星。而這類學習好比瀑布,瀑布飛流而下,沖擊力形成的,不是獨獨一個小而深的坑,而是一大片的湖泊。故終生求知,精研自己專業同時學習相關領域,終會讓我們在專業上有所突破。
靜水流深,終生求知讓我們修身煉心,成就更好的自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工作雖繁忙,但袁老也會在閑暇時練習小提琴。這類愛好愛好看似對工作無益,但它有修身養性、豐盈自己之效。就像雷海為,在送快遞之余誦詩吟詞,以詩詞滋潤生活,用才情充盈靈魂。這好比溪流,雖無驚濤駭浪之澎湃,但于無形中滋潤了它身下的土地。故終生求知,在學習工作中找到樂趣,提升自己人生高度,這何嘗不是種修行?水到渠成,我們這個年齡段的青年學生當秉前輩學習精神,再創新輝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袁老用切身行動告知我們: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我們也應收下前輩之“水”,于心田修渠,讓終生求知之水長流,進而提高自我修養。甚至能像袁老一樣,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事業增一點光、發一份熱;充分利用這本該學習的年齡,將自己火熱的青春投入無限的進步中。
袁老之風,如高山仰止,雖不能至,然心憧憬之。希望在座各位,飲源頭水,以學為舟,把握青春,承前輩事業,再創不世之功!
我的發言結束,感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11
大家好!
我們都聽說過袁隆平爺爺,他是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就因為有了他的付出,用他的青春和汗水全都灑在了雜交水稻之上,才有我們現在的糧食。
袁隆平爺爺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以前我們的糧食非常的少,以至于我們的廣大人民經常挨餓,這時候袁隆平爺爺就看不下去了,進入了雜交水稻專業,開始為新中國雜交水稻奉獻了一份力量。
說起袁隆平爺爺,我就想起了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隆平爺爺也經歷了饑餓的痛苦,袁隆平爺爺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開始研究水稻,決心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從袁隆平爺爺身上我知道了,祖國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的奉獻,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我們要發揮強大的力量,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力量,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眾多個人的力量加起來那么一定會創造奇跡,袁隆平爺爺一個人為祖國貢獻了那么大的力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聽到袁隆平爺爺去世的那一瞬間,我淚崩了,如果沒有袁隆平爺爺,就沒有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今天,向袁隆平爺爺致敬!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 12
大家好!
袁隆平,幾乎是眾所周知的名字。這個世界水稻之父創造的奇跡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給世界帶來了利益。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紀60年代初,他目睹了農民們糧食短缺的現狀,決心改良水稻品種,探索科技興農之路。在他的科研團隊一次性努力下,終于發明了水稻新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令我們敬佩和感動。當時,這種想法需要勇氣。因為要沿著當時被批評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學說進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難,決心改良品種。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根據米丘林、李森科的經典理論,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植物沒有雜交優勢,實驗沒有任何意義。袁隆平親自試驗,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開辟新的科學技術之路。
這條路從一開始就很困難,但科技創新精神和報效祖國精神一直鼓勵他堅持不懈地努力,他決心與饑餓和災害斗爭,解決農民們的衣食問題。袁隆平以他堅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很多困難,終于發明了下一代水稻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模仿,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有這種態度。例如,遇到難題時,我們要堅持不懈地鉆研,練習鋼琴時,要知道困難。無論做什么,只要認定要做,就要向目標前進,決不后退。此外,我們還應該有袁隆平先生報效祖國的精神。我們應該從小學習,長大后立志成為國家的支柱。
我們還期待袁隆平的稻下乘涼夢成為現實,真正成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第二次綠色革命!
非常感謝你
袁隆平演講稿 13
大家好!
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尖銳命題。“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中國人。”袁隆平用驚人的科學成就響亮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袁隆平、平頭小臉,土里土氣。而正是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驚人的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跡——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種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獲稻谷60%,源自于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是怎樣的力量使一個人的命運積極影響著13億人的命運呢?又是怎樣的力量促使他執著于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呢?
關于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著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秘決時,他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對未來,袁隆平仍滿懷夢想,他希望雜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積10%提高到20%,實現總增產3000萬噸,真正造福全人類。袁隆平用科學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實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個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袁隆平。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相關文章:
袁隆平經典名言精選03-25
關于袁隆平的經典名言03-25
悼念袁隆平的文案01-10
贊美袁隆平的句子12-13
關于袁隆平的作文03-10
袁隆平爺爺作文02-18
袁隆平英語作文01-15
贊頌袁隆平優秀演講稿 禮贊袁隆平演講稿06-08
介紹袁隆平英語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