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感恩企業的勵志演講稿范文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員工感恩企業的勵志演講稿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擔當責任》。
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的工程人員,似乎早已習慣了離家在外,獨自漂泊的日子。從國內到境外,也和其他80后一樣嘗到了奮斗過程中的激情與辛酸。長久以來,一顆倍感孤獨的心忽然間找到了一個可以安歇的去處。坐在寧靜的大海邊,我問我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這藍藍的天,聞一聞這海風的味道,聽一聽那海鷗的鳴唱?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聽聽家人的傾訴?有多久沒和他們一起吃飯了,聽聽那年老的歡笑?有多久沒與他們談心,聽聽他們的煩惱、他們的心聲呢?也許因為一路風風雨雨,而忘了天邊的彩虹,也許是因為行色匆匆的腳步,而忽視了沿路的風景……然而,無論我們怎樣疲憊,怎樣麻木,都不要因為生命過于沉重,而忽略了那顆感恩的心。因為感恩,我們會微笑著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因為感恩,我們會寬容周遭的不幸;因為感恩,我們便有了責任……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強者勇往直前的銳氣;感恩使我們有擔當,是強者百折不撓的人生攻略。
我常常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我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生命的存在。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它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堅強。對于熱愛生活的人,它從來不吝嗇。要看你有沒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生活的恩賜。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因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對春天的希望。我們感謝上蒼,是因為有了四季的輪回。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顆從容淡然的心。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歷史的長河中,永遠不乏有俠肝義膽的英雄好漢,文人志士,因為一顆顆忠義的赤子之心而閃耀著。他們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而擔當起救國救民之大任。昏暗的燭光下,一代軍師諸葛亮在出師的前夜,因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輔佐后主強國安民的責任,拖著虛弱的身體,用顫抖的雙手寫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面對被秦王殺頭的危險,藺相如肩負保護趙國子民免于階下囚的責任,泰然自若,舉璧抵柱,以一身沖天豪氣贏得了后人的尊敬;岳陽樓上,范仲淹難抑心潮的蕩漾,放聲高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正是因為他對國家的一顆赤子之心,才有了一切為了天下百姓的責任……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擔當。學會了感恩,就意味著擔當責任。對于責任,西塞羅說得很有道理:“我們不是為自己而生,是我們的國家賦予我們應盡的責任。”劉易斯的這句話更是言辭犀利:“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不認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是什么讓霍去病發出“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吶喊?是什么讓陸游發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慨嘆?又是什么讓顧炎武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喚?是責任,是無數仁人志士記在心上、扛在肩上的責任!正是這責任,推動了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也正是這責任,閃耀著人性中至真至純的光芒。
時代在變遷。80后的我們更要學會感恩,擔當責任。80后是年輕的一代,也是充滿了活力的一代。80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赤子之情。祖國這62年來在風風雨雨中走到今天,我們深知有多么的不容易。對于企業,我們感激上一輩的老航三人,為了祖國港口事業的發展和前進,耗盡自己的青春年華,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在工程一線,為國家的港口事業的興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年輕一代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們從你們的手中接來重擔,讓我們帶著責任上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歌德曾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我們要時刻心懷責任,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并將它做好。正像一位學者所講的那樣:中國不需要每個人都做雷鋒,只需要每個中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中國的騰飛就指日可待了。在人生路上,我們要像前輩們一樣,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
光明的前景、美好的未來屬于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屬于為遠大理想而不懈奮斗的中國青年。心存感恩、勇于擔當的年青一代,高舉青春的旗幟,積聚前行的力量,必將奮勇向前,只爭朝夕,在波瀾壯闊的時代進程中譜寫壯美的嶄新篇章!
謝謝大家!
【員工感恩企業的勵志演講稿范文】相關文章:
感恩勵志演講稿范文03-22
感恩勵志愛國的演講稿03-28
學會感恩勵志演講稿600字范文03-29
員工企業文化演講稿優秀范文通用03-21
感恩高考勵志演講稿04-11
誠信勵志感恩演講稿04-11
中學勵志感恩演講稿03-23
感恩勵志資助演講稿03-21
感恩責任勵志演講稿03-21
勵志感恩責任演講稿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