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站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個加油站長的“三心二意”。大家一定覺得奇怪,“三心二意”是個貶義詞,怎么跟加油站長扯到一塊了呢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從一名普通的加油員到一個站的站長,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在領導的關心指導和同事的支持下,我順利實現了角色的轉換,以更大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我想,是中石化給了我這個盡情發揮自己潛力的平臺;是中石化給了我這個充分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空間。
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個月,但通過這段日子的歷練,對于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站長,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作為一站之長,除了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學習之外,還要有“三心二意”。我這里所說的“三心”是指責任心、細心、虛心、愛心,“二意”為意志、誠意。
“責任”二字重于泰山。沒有責任心的領導不是合格的領導,沒有責任心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承擔責任的工作,而且你的職位越高,權利越大,你所肩負的責任就越重,責任意識也會讓我們表現更加卓越。站長的工作平凡而瑣碎,但對于整個油站的運作卻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以高度的責任心,從根本上樹立“愛站如家”的觀念,同時努力提高員工以公司為大家庭的高度責任感,才能促使每一位員工愛崗敬業,奉獻企業,才能讓每一位員工永保激情,投身企業。
當然,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工作中還必須有足夠的細心。“做好每一個細節,就能取得勝利。從成功到災難,只有一步之差。在每一次危機中,一些細節往往決定全局”,這是約翰列儂說的話。作為一名站長,瑣碎的工作要求更注重細節。比如日常的安全檢查中,哪怕只看到手指大的油花、一顆松動的螺釘也不能粗心大意。正如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所言:“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于細微之處見真知。
“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在工作中,虛心永遠是我們必備的基本素質。滿招損,謙得益,學無止境,保持低調的態度,向周圍的領導、同事學習。牛頓說過:“我不知道人家怎樣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來,我就像一個海灘上的小孩子,偶爾拾到較為光滑的圓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發現。”謙虛的胸懷,正是牛頓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礎。當然,謙虛不是萬事盲從,別人說什么就什么,謙虛是一種尊重的行為,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我們要善聽別人的意見,集眾人智慧于一身,更要善于思考,善于判斷,善于總結,善于創新。
此外,對工作有愛心,才能投以更大的熱情;對員工有愛心,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園。要每一位員工愛站如家,作為管理者,首先必須要讓油站有家的感覺,關愛員工,要把員工當作自己的親人,把在一起工作看成是一種緣分,用心去關懷關心下屬。一個熱情的問候,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些充滿愛心的叮囑,對領導來講是不經意或極為平常的,但對下屬的員工來說則是一個極大的鼓舞,都會在工作中起到對下屬的激勵作用。關愛員工,就是要有寬人之心,容人之量。要有講誠信的美德,要有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還要有不以權力壓人的勢態,更要有不分親疏厚薄的仁愛。
除了以上所說的“三心”,站長還要有“兩意”:意志和誠意。說到意志,墨子有言:“志不強者智不達”。古往今來,欲成大事者,必是意志堅定的人。因為意志堅定的人對工作有堅定的信仰,他相信能夠從事眼前的工作,他相信能夠應付眼前的阻礙,他相信能夠改變眼前的困境。他具備隨時堅定進行的能力,隨時堅定進行的決心,這使他輕視障礙,使他嘲笑困難,使他增強了成功的力量。做好一件事就像沖咖啡一樣,而意志就像水,沒有水就沖不了咖啡,沒有堅強的意志,也就沒有成功。
21世紀是一個團隊至上的時代,所有事業都將是團隊事業,只有擁有一支具有很強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團隊,擁有一批彼此間互相鼓勵、支持、學習、合作的員工,企業才能不斷前進,壯大。“百涓之水,匯成江海”,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此時,員工的管理和團結顯得尤為重要。在員工的管理方面,我認為站長應該以“誠意”二字貫穿始終。不管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人際交往的角度,管理者都應該常懷誠意之心來對待下屬和同事,將心比心多進行“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立場多想一想。以誠意面對下屬,以誠意尊重下屬,以誠意感動下屬。惟有誠意,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惟有誠意,合作關系才能持久;惟有誠意,企業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團結和凝聚力。
天空因蔚藍而美麗,工作因執著而偉大,企業因團結而發展。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帶著這“三心二意”,為中石化的發展而努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加油站站長演講稿】相關文章:
加油站站長的演講稿04-10
加油站長的競聘演講稿12-18
加油站長競聘演講稿01-13
競聘加油站站長演講稿12-16
加油站長競聘演講稿范文12-26
加油站站長演講稿范文01-06
競聘加油站站長的演講稿12-18
加油站站長競選演講稿12-01
加油站站長競聘演講稿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