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
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是貯存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帶你領略人世真諦的老師。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七年級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1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人為什么要讀書?如果沒有書,世界將會怎樣?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有多少文人政客對書籍情有獨鐘,對于讀書,他們又有多么熱烈的情懷:還記得那一聲“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嗎?這一聲呼喊留給后代幾多震撼,幾多警覺?又記起于謙那句詩來:“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無一點塵”。他告訴我們,書是人性的凈化器,給人心靈蕩滌,使人大徹大悟。因此,無論從民族進步還是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說,都應該提倡讀書。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兩面性。在浩瀚無邊的書的海洋里,魚龍混雜,良莠難辯,這樣便要求我們擦亮雙眼,“取起精髓,去起糟粕”,即讀好書,讀益書。在書的社會里,居住著貴族,也居住著庶民,即有善者,也有惡棍。然而,一本好書總是把真,善,美之人放在最高的席位上,并以此端正讀者的人生態度,使人價值純粹;一本好書經得起時間的推敲,經得起歲月的打磨;一本好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一本好書將使我們受益終生!
我愛讀書。《老人與海》中那位不屈服于風暴,勇于抗擊的老者讓我肅然起敬;《茶花女》讓我銘記,只要心存真情,人格將永具魅力!……我在書中目睹了黃河的九曲噴薄,見證了長城的雄偉逶拖,領略了金字塔的莊嚴神秘……我居高臨下,歷史長河里的點點滴滴盡收眼底,人類社會的沒一寸足跡一覽無余!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時間的營養品。”社會文明因為知識而進步,書籍為知識的發展輸送營養。如果沒有書,人類將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里止步;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蒙昧無知;如果沒有書,我們將無從談生活,無從談價值,無從談發展!
今天的我們——生活在陽光下的年輕一代,我們更應該努力豐滿自己的羽翼。我們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同學們,請以審視的目光閱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鑒,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七年級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愛讀書,特別是好書,對于我這種如饑似渴的閱讀少年來說,讀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就能讓我學到許多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
書,將我帶進了知識的好樣,書就像一艘神奇的戰艦一般,讓我們在這片海洋上遨游。
書,將我帶入那一望無際的深海之中,我看見了那兇殘的鯊魚,可愛的.還行,龐大的境遇。還有那些千奇百怪的生物,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光芒。
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旭日東升的早晨,我就捧起它,全神貫注的讀起來,我完全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完全投入了進去。
每逢讀書時,你就會走出自己的心靈,進入另一個人的心靈中,傾聽她的心聲。在這個時候,你就開動了自己腦筋,增長了許多知識。
時光在不斷的流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書還是堅持不懈地位我帶來知識,帶來精彩的故事。書將成為我一生中可靠的朋友。
七年級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3
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讀書。
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是貯存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帶你領略人世真諦的老師……生活里有書籍,就好像如魚得水;智慧里有書籍,就正如自由翱翔鳥兒……
生活中,有一種收獲,讓人終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獲;人生中,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讀書,使簡單的人變得豐富;讀書,使愚蠢的人變得聰明……只要你認真讀書,你的收獲就數不勝數。
有的書如陳年老酒,百讀不厭;有的書又如一枚青青的橄欖,苦澀后現清香……《雷鋒》使我明白:平凡不要緊,重要的是要有一個不平凡的態度和夢想,要有一顆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紅心。奉獻一生的美麗;《綠野仙蹤》告訴我: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只要努力一下,不怕困難,才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結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懂得:生命,一旦和堅強結合起來,便是最尖銳,且堅不可摧的武器。
與好書、好詩為伴,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讀《靜夜思》,與李白一起欣賞唐朝的明月;讀《論語》,就是跨越時空,同睿智而高尚的孔子與他的弟子朋友們對話……每本書,都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承載著文明的成果,傳遞著文化的薪火。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穿越時空的隧道,同名人們一起分享精神的盛宴,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情景啊!只要我們肯讀書,就可以汲取幾千年人類的智慧和精華。
讓我們以書為友,以書為家,以書為侶,讓一縷書香伴我行。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七年級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相關文章:
好書伴我成長06-18
好書伴我成長06-30
好書伴我成長05-07
讀書伴我成長,好書伴我成長02-01
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06-05
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精選01-27
好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03-30
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06-18
好書伴我成長演講稿12-09
好書伴我成長散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