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記者節演講稿900字
【篇1】
自我2001年加入晚報,今年已經是第8年了。從最初干記者、編輯到現在的廣告經營,我呆過很多崗位,可干得最長的還是廣告經營。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干廣告好像并不是特別風光的事。廣告人成天跑到客戶那里,央求人家:“做點廣告吧!做點吧!”就好像是要“廣告”的“乞丐”一樣。以前的我,也有如此的想法。后來,我成了一名廣告人,四年來,一次次地與客戶溝通,一次次地策劃活動,一次次地撰寫稿件……酸甜苦辣,各種滋味,盡在心頭,暮然回首,感覺收獲最多的還是快樂。
剛開始的時候,我一上去就問客戶:“做不做廣告?”,結果人家毫不留情地說:“不做。”然后,我扭頭就走了,感覺莫大的挫折和委屈。記得有一次,我費了好大的勁拉了個小廣告。第二天,我去征詢客戶的意見,問效果怎么樣。客戶說,效果很好,一上午接了不少電話——但全是拉廣告的!
就這樣,不知經歷了多少挫敗,不知經受了多少冷漠,慢慢地,做的時間長了,我才悟出來:去談廣告,其實忌諱說廣告的事。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幫他想辦法,幫他做策劃,解決客戶銷售中的困惑。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參加總統選舉前說過“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這句話被人們理解成:需要用當總統的大智慧來成就廣告事業,于是這句話也就成了對許多廣告人的一種鼓舞。而對于我來說,更大的自信則來源于領導的鞭策和一支能與我共同進退的廣告團隊。在我們每周一次的學習會上,領導曾經說過:廣告是一個需要熱愛與夢想的行業,如果你不熱愛,你就不會自發地去尋找創意、發現創意、引爆創意;如果你不熱愛,你就不會忘我地工作、激情地工作、享受地工作。
做廣告,不丟人;做廣告人,不用低三下四。現在,無論是就廣告業的行業定位和社會定位而言,還是就廣告業一直以來對人才的實際使用和需求而言,廣告業對從事這項事業的人都有著較高和較全面的素質要求,廣告人需具備相當的創造力、洞察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信息采集和處理能力。正因此,我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我有信心當好客戶單位的信息員、通訊員、服務員。
翻閱一個個廣告人的故事,就像在翻閱報社發展的歷史。讓我們記住廣告人的歷史,記住我們奮斗拼搏的足跡!面對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永不止步!
【篇2】
我是2004年3月調來報社的。我有幸在上班的第三天,讀到一名優秀女記者的動人事跡。
她叫陳琳,只有二十出頭的年齡。1999年秋天,她不經意中被查出了肝癌,而且到了晚期,但她很快就鎮定下來,悄悄地藏起診斷書,第二天就帶著大包小包的中藥上班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這名年輕的女記者開始用生命與時間賽跑。
有一天,一位民辦教師找到陳琳,說自己12歲的癱瘓女兒,因無聊撥打了某聲訊臺,聲訊小姐騙孩子說不要錢,結果一個月下來,話費高達5000多元。面對求助的目光,陳琳拔下針頭,就帶著民辦教師去找消協。她往返于烈日之下,隱忍著肝部的'疼痛,幾經周折,總算說通有關部門免去那孩子誤打的話費。2000年5月的一天,這名頑強的女記者終于無法抵抗病魔的肆虐,她暈倒在采訪的途中……
陳琳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就算明天我將離去,今天也要把微笑留給讀者。”
我更有幸的是,能與很多優秀的同事一起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每到夏天,攝影部主任張大樂的臉上,總是帶著陽光暴曬后的紅與黑;每遇重要活動或重大災情,總能見到他在第一線拍攝的照片。2006年10月,為了全面反映通山庫區群眾的生活現狀,他沿著富水河逆流而上,用整整15天時間,走遍6個鄉鎮13個村,采訪了幾十位村干部和近百位村民。他坐過小木船,乘過農用車,也徒步翻越過山山嶺嶺。他住在農家,吃在農家;累了,就靠在路邊的巖石上休息一會兒,渴了,就喝一捧山溝的泉水……他這次采訪的17組攝影報道,產生了很大反響,被認為是新聞“三貼近”的成功范例。我曾問他:“是什么力量讓你走向庫區?”他說:“那里的群眾值得關注。”
我記得報社一樓的大廳里曾有一個銅字大標語:“求真務實,負重爭先。”我想,以上提到的幾位同志,還有很多我沒有提到的同志,他們就具有“負重爭先”的精神。他們的事跡表明:一個負重爭先的人,病魔是不能打敗他的,因為他的內心始終有愛和希望;一個負重爭先的人,他內心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力量來自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一個負重爭先的人,他總能迎難而上,并能在克難奮進中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同理,一個單位充滿了負重爭先的精神,這個單位就充滿了發展的動力,它的前途就不可限量;一個民族充滿了負重爭先的精神,這個民族就充滿了發展的活力,它的前途就一片光明。
【記者節演講稿】相關文章:
記者節演講稿04-11
關于記者節演講稿12-16
記者節演講稿范文03-08
記者節優秀演講稿模板06-30
記者節演講稿作文10-07
記者節的感言04-30
記者節上的詩歌06-02
記者節活動總結06-17
關于記者節的感言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