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多讀書的演講稿
人要多讀書的演講稿【1】
在正式演講前,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段子:有一對父子正在吃一帶傷疤的橙子,很甜。兒子就問父親,為什么越丑越好吃呢?父親說,因為它知道自己難看,所以長得很努力,不然會被其他橙子瞧不起。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就想到了"人丑就要多讀書"這句話。這是一句自嘲,但是我覺得卻很有意味。沒有出色的外表就應該以內在取勝。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并非能讓你長相變化,但是會讓你更賦內涵,更有自信,從而能呈現出另一種美。
就像他。20多年前大學畢業,應聘過30份工作,全部被拒。想當警察,被拒;應聘服務員,被拒;去肯德基打工,還是被拒。原因無他,都是形象問題。大家能猜出他是誰嗎?對,他就是馬云,如今中國的首富。應該說他是受挫無數,但是他依然努力著奮斗著,一直學習著,所以也一直進步著,最后終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
當然,我同時也想說,人美亦要多讀書。外表的美麗是一種先天優勢,應當珍惜著好好利用著。但是同時也會有人會因為這種先天優勢而形成光環效應,習慣了被認為是美貌與智慧的化身,被稱為男神女神,被無數的人贊美簇擁,從而太拿美貌做姿本,無法正確評價自己,以致慘敗。()此時唯有多讀書,提醒自己看清自己,認清世界,自我沉淀,方能不負自己的美貌,有所成就。
又如她。擁有雙學士學位,會多國語言,智商高,情商更是出眾。好比她會在記者問各種刁鉆甚至刻薄的問題時,能依然保持微笑,顯示良好修養。記者能當著某男星的面毫不留情的指出其的個矮,她能用"男人的高度在于內心"寥寥數語擊破尷尬;她能在記者一路尾隨跟著她甚至直到家門都沒有生氣,反而轉過身去,微笑鞠躬"謝謝大家送我回家"化解困擾。是的,她就是林志玲。十幾年地位屹立不倒,不惑之年依然紅透半邊天,靠的不僅僅是外表的美,更多的還是內在美,畢竟韶華易逝。
人要多讀書,說的不僅是要多看圣賢書,更多的卻是要好好學習,努力著奮斗著,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不管你的長相如何,內心的富足與美好才是致勝的`關鍵!
所以說,相信馬云的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不管現在的你到底怎樣。
人要多讀書的演講稿【2】
今天我講演的題目是《多讀書,讀好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書籍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主要載體。它承載了自古及今所有的人類財富。讀書不但能使人明理、長智,而且還是培養人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常說:"讀書改變命運。"
其實,讀書改變的不只是個人的命運,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同樣可能因為其全其成員熱愛讀書而有所改變。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讀書,據報道,美、英、法、日、德、俄等許多國家都設立了全國性的讀書節。猶太人每年每人讀64本書,是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美國正在實現每年每人讀書50本的目標。可見讀書能夠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斷進步,達到令人羨慕的文明高度。
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國全社會的閱讀現狀不盡人意。在"世界讀書日"前夕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連續6年持續走低,國民閱讀率首次低于50%,我國的圖書閱讀者中每年每人平均讀書不過4、5本。數字讓人憂慮,對比讓人尷尬。
不知書則不達禮,則難以知榮辱。正是由于近年來閱讀的缺失,使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沒有靈魂的空心人",他們缺乏理想,信念,一味沉湎于物質享受,沒有誠信,甚至做出一些道德淪喪,損人利己的事情,敗壞了社會風氣的。
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前不久,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1部門聯合發出了《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號召全體國民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終身學習。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正處于讀書學習的黃金時期,你可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你可曾計算過自己一年讀了幾本書?也許有人說,學習忙沒時間讀書,和考試沒關可以不讀,上了網、看了電視就不用讀書。其實,這樣的想法都是片面的。閱讀就是學習,和學校學習并不矛盾,它是對課堂知識的擴展、延伸和補充。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得遠一些,為了自己的終身發展而博覽群書,只有那樣才能厚積博發,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成為高素質的,有才干,有做為的人。
同學們,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人生路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饋贈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讓我們為了提高素養,增長知識,增長才干,增長智慧,開闊視野,積極響應倡議,帶頭多讀書,讀好書吧!并讓我們大聲呼吁全社會多讀書,讀好書!
我的講演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人要多讀書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黑板報 人丑要多讀書03-17
要多讀書的名言警句09-21
關于學生要多讀書的演講稿(通用5篇)04-20
多讀書演講稿12-27
畢業歡樂致辭:人丑就要多讀書12-19
多讀書讀好書的演講稿08-10
關于多讀書的即興演講稿12-01
多讀書讀好書演講稿03-31
多讀書的演講稿(精選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