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華師大學習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華師大學習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華師大學習心得1
能再次回到大學課堂聆聽教授專家的授課,我倍感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希望通過學習能了解新高考的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中的新技術。感覺聽課當時感慨觸動不少,幾天之后有些東西就模糊了,哪怕認真記錄了筆記,果真如王建軍教授說:聽講座往往當時有收獲,但過后很快便“還”給老師,帶著一大堆火花的遺跡回家,當離家越來越近,火花也越來越弱,究其原因多是沒有把收獲穩定下來,補救的有效措施就是把收獲加工一下,寫成文稿物化下來,達到其價值的最大化。通過整理學習筆記、認真思考、踐行此做法,就本次學習,我選取幾個小的角度談談自己的體會。
1、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當了這么些年的老師,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這好像就是教學實踐。聽了這次的講座,我開始質疑,太多的時間和日子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很多算不上真正的有效的實踐。真正的教學實踐應該是將自己的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通過認真準備付之于實際的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改進,這樣有思想力創造性的活動才算。我有了這樣了認識源于陸振權校長和王建軍教授的講座。陸校長作為美術老師初到上海市田園高中任校長時,田園高中是一所升學率低的三流高中,經過12年的努力使田園高中成為本科升學率達百分之九十幾的中上等高中。他利用自身的美術專長,大膽的進行校園環境建設,創建獨具一格的校園文化區,設立田園高中金葵花成長獎等,通過高雅的文化環境,形成催人奮進的育人環境。這些無不是創造性的實踐。他說最初當他不知道怎么當好一個校長時,他積極思考開拓創新,從具體的實踐中去獲得認識、積累經驗,不能不加思考一成不變照搬前人的做法。他通過具體的行動踐行中國傳統的“知行合一”思想,更推行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理念。同樣強調行動力和實踐重要性的還有王建軍教授,他幽默的說不要等到我們學習的火花消失殆盡再后悔,而應及時行動起來,把講座的每一瞬間的收獲記錄下來加以整理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才真正的有收獲。包括平時教學中有思有感的地方也應變成具體的文字,如教學反思、聽評課、觀摩教學錄像,有了思考和感觸要及時整理,這樣回顧問題分析問題才能逐漸創造新的行動方案到新的方式的嘗試。只說不做,只思不行,很難有實質的收獲和進步。想想平時的教學活動,很多也是可以再生成有效教學資源的,但一閃而過的思想沒有被我鬧鬧抓住。每一次的教學活動都有其獨特性,需要我們老師每次以新人的態度謹慎認真的對待,也需要我們以原有的經驗作后盾大膽創造性的開展。真正的實踐是有思想力和創造性的獲取知識的開始,是能力提升的關鍵。
2、凡事貴在堅持。一天認真學習,一年努力工作都不難,難就難在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認真努力。王建軍教授談到寫教學反思時強調積累的重要性,說反思對象不僅要具體(一節課里的一個環節,如導入、課堂練習、課堂小結),還要有連續性,一個學期堅持對一個反思對象連續反思,實現一個量的積累,整理加工就可以成為一個微課題。這里強調的是工作的持續性,其實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態度。偶爾反思一次或泛泛的反思不難,一學期對一個問題持續反思,相當于是對一個環節反復實踐反復思考反復調整方案,問題研究的深度和難度就不一般了。祝慶東老師談論一線教師如何做研究時說,老師一個學期一個專題,如批改作業類、教學導入類、班主任工作經驗類,堅持一個學期每一方面總結10條實踐過可行有效的經驗或措施,就可成為研究課題,堅持幾年,這些內容甚至可以成為你的科研成果。他把教師如何做課題講得如此的讓人有信心,難的不是方法二是堅持,通俗易懂的做法我們知道了,可有幾個人能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從日常教學中去實踐總結。但是要想實現教師持續的專業發展,就得有堅持的決心和不斷學習的態度。
3、讀書是我們最好的修行。不論是中學校長還是大學教授,不約而同的強調讀書閱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是新高考背景下,要改變文理分科帶來的偏科、知識面狹窄等弊端,鼓勵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非深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體學生的廣泛閱讀水平,逐步建立感興趣的學科方向,可見廣泛的`閱讀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學生高質量的閱讀需要老師高水平的指導,無疑對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要通過大量的閱讀豐富自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知識面。
金忠明教授說,一個人的閱讀計劃要從孩子開始,從小接觸書,喜歡書,讓讀書成為一個人最好的修行。還說一教師書架上要有500本書,100古今中外名著,100本教育學心理學,100本學科專業書籍,200本有關自己興趣愛好的書。這和譚校長平時對我們老師的要求非常一致——作為教書育人的我們,要有讀書的習慣和能力,讀書應成為我們的興趣愛好。在教育學生去學習讀書的同時,我應該做出表率,努力踐行,與書為友從中獲取生活的樂趣和專業發展的力量。
最后,我想對自己說,花的時間要對得起自己,也是我經常對學生說的話。花了一周的時間遠赴上海學習,認真聽了課,也要認真的總結,積極地落實,做到不虛此行!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讓學習、讀書、、思考、踐行、堅持使我不斷地成長提高。
華師大學習心得2
踏雪南下,華東師大。樸實自然中彰顯校園生機,闊大寧靜中洋溢學者智慧。麗娃河流淌著教育最前沿的理念,開放學院創造著管理的真知灼見。
我是帶著問題去學習的。坐在教室里,聆聽著教授旁征博引的講座和信手拈來的教育案例,如沐春風。名校長的觀點與我的一些做法不謀而合,教授的理論和我在實踐中的困惑進行對接,觸動了我的思考,激活了我的頓悟。
學習回來后,不時的翻看學習筆記,反思著自己的工作,準備著寫學習心得。說實話,每一位專家的講座都很精彩,但我并不能完全理解或吸收,因為專家就是專門研究某個方面的,講教育理論我們直接不在一個層次上,有些太理論的東西聽過后沒什么感覺。去之前,我的問題是校長的領導力與學校文化的取向在何方?我不想就八位專家的報告泛泛而談,于是我梳理了八位專家的報告并搜索查看了他們研究的方向,發現有五位專家或多或少都談及校長價值領導力,也談及校園文化。不是張張手抄報貼貼閱報欄掛掛名人像就是所謂的文化底蘊深厚了校長價值體現了。我結合自身管理經歷談校長價值領導力與學校文化建設。
所謂校長的價值領導力,我的理解就是:校長能將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轉化成為全體師生的價值認同和行為表現。換一句話說,就是能用文化的方式,去造就有靈魂的教育,去創辦有生命的學校。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和核心,是學校教育的組織者和決策者。校長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往往決定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風格,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校的物質文化的.創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學校精神的培育。一所學校之所以有特色彰顯于他人的校園文化建設,實際上就是校長的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和內涵外顯,是其治校經驗的辛勤積累。校領導的偉大之處就在于能夠把這種新的、好的、代表文化發展的先進理念,轉化成為具體的、大家認同的觀念,形成學校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要把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轉化成教師的共同追求,建立相應的人本化的管理制度,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要實現這樣的辦學理想,為了有效地推動學校文化建設,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組長鐘啟泉先生在報告中談到,每一位校長要在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育設施、促使學校達到凈化綠化美化的同時,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更大的熱情、更多的精力注重學生情感的熏陶,性格的培養,意志的磨煉,幫助每一個學生確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學,樂觀的人生態度,從而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整體觀念,開拓精神,具有合作能力,競爭意識和負責精神的優秀人才。
還有一個問題是,校長的價值領導怎樣才算真正實現了?我想,如果哪一天,學校的理想目標成了全校上下的共同追求;先進的課程理念成了全校上下的共同實踐;科學的求索進取成了全校上下的共同行為的時候,校長的價值領導才算真正實現了。我認為,這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學校文化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原上海市盧灣區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上海市中小學高級骨干(教師)校長培養工程導師程華先生說,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價值觀不斷沖突的過程。要解讀學校文化,評估學校文化;強化積極因素,轉化消極因素,重構學校新文化。我認為,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校長首先充當的是守門員的角色。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和特點,因此學校文化不能夠千篇一律。這就是我們北方校長常常談及到的我們的學校建構設計、管理模式、培養模式等不能說都一樣也都相雷同,看一處乃知全部。而南方學校別具一格,各有各的模式,各有各的特點,一校一模式。要想有創意與眾而不同,我贊同程華教授的觀點,校長首先要解讀學校文化,根據地理環境,政治環境,人文環境,挖掘學校文化中的歷史資源,分析和反思學校當前的價值標
準及取向,并依據自己的價值判斷,來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文化類型。20xx年我校創建省級廉政文化進校園示范學校,我們帶著問題和設想遠赴江蘇省如皋市參觀學習,回來后我們根據學校的建設特點和長年積淀的校園文化,從領導到教師,從教師到學生,從學生到家長;從校園到社區,從社區到家庭,從課堂到課外,以德育為主抓手以活動為載體,多角度滲透廉政文化。建有“廉潔從教十字銘刻”,“學生廉政文化廣場”,“四德建設”,“道德講堂”,“沂蒙精神進校園”等并根據本街道禹王城村遺址文化挖掘出大禹精神作為校本教材并與開發區精神相融合形成校園特有文化。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相傳梅埠街道禹王城村因禹治水住過此地而得名,遺有“禹王治水點將臺”和“禹王治水涵閘”。大禹精神感召后人“能拼善戰、敢創一流、不干則已、干必成功”,臨沂第三十二中學秉承精神,向著更高更遠的辦學目標前進,F在校園人人講廉政處處做廉政主人的氛圍已經深入人心,形成了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從這一事例來講,引進先進理念和經驗是校長的職責。上海師范大學校長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與咨詢中心”主任張民選說,校長是學校精神的陶工,校長需要用詩性的語言表達出學校的靈魂。在這里我們認為校長是學校文化的塑造者和領導者。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兼職導師王華教授,他研究的專長是教師專業發展與評價課堂教學改他認為,學校文化的核心體現在課堂。當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而模式的改變必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無論是從國家層面上的素質教育,人才培養,還是當地政府的學校文化建設,還是從老百姓所追求的升學率來講,最終目標的實現真正在課堂上。他說關于學校文化,上海某學校特色是陶藝課程設置,這些都在上海市成為了品牌。陶架上都擺滿了學生的陶藝創作,裝裱的莊重典雅,文韻悠遠,墨寶飄香。各種字體,不同風格,學生都將自己的名字和創作時間燒刻到非常顯眼的地方。另外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名字,全都是學生自己用心設計,如“飛翔之隊”,有兩句話做解釋:“飛的高,因為我們
自信;飛的遠,因為我們堅持!”這些無不透出學生的思想和精神,無不充滿著深深的文化底蘊。反觀我們自己,教學樓的走廊上也掛滿了名言名句,但無一例外,都是印刷品寫真板,給人的感覺冷冰冰的,沒有感情,關鍵是學生覺得與自己無關,只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其實,校園文化的主體應該是教師和學生,校園文化建設應該讓師生參與進來,而不能只是拋開學生,把一些冷冰冰硬邦邦的東西硬塞進校園,這樣的文化終究只是形式。應該努力開發學校文化資源,讓廣大師生,尤其是學生都參與進來,這樣,學校文化才有生命可言。
短短四天的培訓很快結束了,外面依然是雪花滿上海,但是我們心中卻有著一份溫暖和通透,因為我們得到了的啟示不僅是教育上的,更是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完成自我修煉!感謝教育局領導的精心組織!感謝專家和教授的精彩報告!
最后,以此送給所有關心開發區教育成長的領導,送給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遠方,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留給世界的最終是精彩背影。
華師大學習心得3
今年夏天在教體局劉書記、徐科長的帶領下,參加了教育培訓科組織的赴華師大為期一周培訓,收貨頗多.對于這幾天的培訓課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淺這四個字來形容了。教授們的博文廣識、生動講解、精彩案例無不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學淺、文筆糟糕,不能夠將所有的感觸都通過文字顯然于紙上。但是我還是盡力絞盡腦汁,以祈求能將培訓完后心中所想所獲能表達出來。
此次精彩的培訓學習主要心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自己更加了解教師是應該做什么的。
8月7日上午,有幸聆聽了高紀良教授的精彩講座。高教授博古通今,知識淵博自不必說;高教授詼諧幽默,一句句“經典”讓我們捧腹大笑;高教授文藝雙絕,三首自己作詞的歌曲給現行的教學把脈會診,道出了一個教育家的憂慮,更唱出了孩子們心底的呼喊。
《吉祥三寶》教育版
校長!哎!素質教育就把分數漲了?
對拉!思想教育放到哪里去啦?
在墻上!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
說說罷啦!分數素質應試就是吉祥的一家!老師!哎!素質教育什么時候開花?
等考試來了!應試教育果實能去摘嗎?
等找工作啦!果實種在土里能發芽嗎?
她會長大的!分數工作工資就是吉祥的一家!學生!啊?校長像太陽照著老師!
那老師呢?老師像綠葉托著校長!
我呢?你像種子一樣正在發芽!
我們三個就是應試教育的一家!
聽《吉祥三寶》教育版時,充盈在我腦海中全都是佩服,無論是詞,還是現場的唱,一個字“很絕”。高教授以校長、老師、學生三者的對話,深刻剖析了如今素質教育的一些誤區,生動形象的語言也讓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肩上的擔子越發沉甸甸的。
在我們身邊,當學校告訴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要重視綜合實踐課程,要上好校本選修課程,要嚴格控制作業量很多“習慣”了的老師很不習慣,并且很是憂患:這樣做,我們教學質量如何保證,怎樣向家長交代?怎樣讓社會信服?應該說,減負增效是讓我們一線教師有些迷惘,但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當我們邁出減負腳步的同時,更重要的“增效”擔子壓在了我們的肩上,我們只有“認命”,只能“拼命”,才能完成“革命”。希望多年以后高教授再次給我們帶來一個嶄新的充滿希望的“吉祥的一家”。
二、了解了怎樣調養教師的心情。
8月7號下午是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中學校長徐建平。他的專題“管好事情與管好心情——以心為本促進教師素養的提升”很感興趣,這與我的“自然生態、和諧完整”很有些相像,因而我很愿意聽聽他的實際管理行為。徐建平校長主要講述了調養好教師心情的幾個觀點下面我就自己體會比較深刻的內容簡單談談自己的理解:為了實踐他的觀點,徐校長做足了“細節”。他為了達到減少次數、認真備會、攪動內心、產生共鳴的會議要求,在平時注意搜集教師、學生、家長等對于所有與教育相關的信息,自己從中提取想要的一種精神或者思想,用大家的話、用實例支撐自己的管理,從不空洞說教;他為了讓高三的學生更有精力學習,并讓他們接近文化主流,遠離低俗,組織編發畢業紀念冊,發畢業體恤衫、召開畢業典禮、頒發畢業證書;他為了體現對班主任工作的認可和尊重,畢業照讓班主任坐在中間,畢業典禮讓班主任坐在前排如果,我們也能在管理中選準“細節”,做足“細節”,以心養心,也許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不再是一句空談了。每一個校長都希望自己有威信。很多校長為了樹立這種威信,往往在校園里不拘言笑,使得大多數師生敬而遠之,結果往往是成了孤家寡人,只有“威”而沒有“信”,失去了人心。校長的魅力要依靠自己的關注、愛護、引領和影響,去感化身邊的師生、家長,真正地去把他們當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以心養心。比如適當送上自己的微笑、祝福、肯定。有些短信說得好:太把自己當回事兒的人別人不會拿他當回事兒;領導把我當人看,我把自己當牛干,領導把我當牛干,我把自己當人看。校長是一個特殊的崗位,要千方百計讓老師喜歡你,只要你的思想影響了教師,你的行為感動了教師,教師喜歡你了,威信自然也就有了。總之,徐校長的報告是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出發的,實惠、實用,我想這些內容一定會比較深遠地影響大家,推動我們在“以人為本”的管理道路上走的`更順暢一些。
三、更加豐富了自己的高效課堂、心理學知識、教育法制知識、以及教育工作與實現中國夢的關系等有關知識
趙才欣教授講座中,從課程文化的轉型、課堂文化的回歸、研修文化的再造三個方面,對新課程視角下教師的專業發展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真是受益匪淺啊!
回歸課堂的真諦:先學后教——教要基于學情基礎;多學少教——教最終是為了不教;以學評教——教的效果看學的效果。
聽了上海心理學專家陳默教授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呀!陳默教授以“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學視角”為題,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心理輔導的臨床案例,闡釋了心理學在教師教學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她用鮮活的具體事例講授了“中小學生心理需要、常見的反常行為以及對應策略”。陳教授還強調,教師干好活得有一個好心情,教師得有調控情緒的方法,如轉移,宣泄,欲望與能量平衡。她還教給我們哲學思考“當你在高峰時,低調再低調。當你在低谷時,積累能量不沮喪!苯淌谠谥v課過程中思維縝密、語言幽默風趣,理論深入淺出,事例鮮活生動,在幾個小時的講解中她一氣呵成,不停頓更不休息,既呈現了淵博的學識、深厚的理論功底,又充分表現出了一個學者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她的講座就像和煦的春風,溫暖到會場的每一個角落,使所有到場的教師深受啟發。心理學是身處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我想,有了這盞燈,我們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解開心中的疑惑,助推教育教學走向更科學、更人性化的軌道。
四、實地參觀,眼界大開
我們參觀了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知道始建于1905年,是一所百年老校,于1999年在育才中學原址上,由育才中學初中部和大通中學組建而成,是育才百年老校的延續。百年歷程使她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深邃的人文底蘊,“敢為人先”的教改精神成為育才人的寶貴財富。育才中學被收入《中國名校》集,學校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在老校長段力佩先生倡導下,四十余年堅持不懈地進行教育改革實踐,從六十年代總結了“緊扣教材、邊講邊練、新舊聯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經驗,到八十年代創立的“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八字教學法,到九十年代初確立的“自治自理、自學自創、自覺體鍛”的“三自”培養目標,在國內外教育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我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教育家段力佩所倡導的“三自”培養目標如今又有了新的增長點,其標志是學生自主性發展理念的確立和升華。
在曹楊二中附屬學校我們也是收貨頗深。張彥昌校長,從教生涯已有30年,一直在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打拼。他認為校長的管理首先是頭腦的管理,即學校精神的引領,形成全體教職工和學生認同的核心價值目標體系。于是,他到二中附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秉承曹楊二中辦學理念,在黨支部的領導下,發動全校師生梳理學校核心價值目標體系,并認同學校發展文化,努力形成共同的辦學追求和行為準則。
辦學核心價值目標體系的“曹楊第二中學附屬學校版”,相當精辟,蘊含教育哲理,在這里略舉一二。
——辦學目標:與二中同步發展,逐步實現與二中名譽相匹配的地位,把學校建成教育改革的試驗基地、國際交流的培訓基地、教育創新的高地,努力完成普陀區教育局賦予的二中教育園區建設的任務(初中和小學部分)。
——辦學追求:把學校辦成走內涵發展、協調發展之路的一流學校;把各項工作都做成精品;把教育質量做得讓人放心;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的陽光少年兒童。
——育人目標:人文求善、科學求真、快樂學習、陽光成長。人文求善:就是要學做真人,嚴要求,講團結,求合作,做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守紀律的具有良好人生價值觀的好少年;科學求真:就是要尊重科學,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大膽質疑,做講科學、重實踐、求創新的具有科學價值觀的好少年;快樂學習:就是掌握科學學習方法,興趣廣,信心強,動力足,不偏科,做到:我的學習我做主,我的生活我自主;陽光成長:就是成為心理健康,思維敏捷,體格健康,活潑靈氣,負擔不重,質量較高的陽光少年。
總而言之,為期七天的上海培訓,對我們來說,是緊張勞累的,又是收獲感動的,七天里的感悟感觸,將是今后教育教學的原動力。
相信,回來以后,上海與萊西的教學風格互為融合,將使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更精彩,更有效。
華師大學習心得4
這次重新以學生的身份走進上海華師大校園,品嘗了教授們精心準備的研修大餐,得益良多。
首先是來自哈佛大學的博士生王濤教授,他的課從故事講起,通過中美教育的對比,結合課例的分析,讓人深思。我印象最深刻的這么一句話——當孩子們沒有自己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教育存在了最大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會問孩子這樣那樣很多的問題,以為這樣就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了,其實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傾聽孩子們的問題,給予適當有效的幫助。既要有預設,更要肯定孩子的發現與思考,讓孩子的每一次思維碰撞在我們的手中開出燦爛的花朵。
胡東芳教授的講座注重實用策略的知指導,他告訴我們“所謂的研究就是不斷地橫切蘋果,在大家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出人意表的橫切一刀”。著讓我們學會要打破思維定勢,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加以解決。
什么事有效的教學?李政濤教授告訴我們教學要對準學生心弦的音調,從學生的缺失開始,從學生沒有掌握的地方開始,既要明確我們要教什么,又要明確我們不教什么。這樣我們才能為學生構建起開發中扎實、優美和溫暖的.課堂。
最后徐阿根校長則循循善誘,用順手拈來的許多生動的例子為我們娓娓道來如何形成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
課程學習重要的不是教師講了多少,而是我們聽了多少。這幾天的學習中,我們一邊聆聽教授們的講座,一邊認真地做筆記,希望像海綿一樣盡量多的汲取廣度的適合自己的營養。而同時,我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因為教授們的講座恰恰能切中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害,解答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的許多疑難困惑。從師德修養的提升,到價值取向的定位,再到教學方法的運用,最后到教學效果的落實,每一個講座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和思考。希望這些深層次的思考能不時地提醒自己更多地審視自我,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成為學生發展成長的一片沃土。
【華師大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上海華師大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6-26
小學教師華師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01-19
小學教師華師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6-15
華師大版實踐與探索的教案06-19
華師大金融專業好嗎07-29
華師大附小實習工作總結_個人總結03-13
華師大版小班音樂說課稿 小手歌說課稿11-02
西華師大是一本還是二本08-12
西華師大是一本還是二本大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