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學習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主合作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1
縣鄉中心小學內容提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換角色,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
19世紀早期,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并運用于實踐,杜威創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許多的教師沒有把小組合作學習用到實處,只局限于在形式上的模仿,從而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無效性。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準備"合作"
在語文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前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成人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間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表現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長期以來關于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可見小組合作通常采用異質分組是有著它的科學性的。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盡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或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學困生(一名或二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匯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并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后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我與學生共整合出了三個問題:"藺相如捧著和氏璧撞柱子是真還是假?""藺相如與秦王拼命是真還是假?""藺相如怕廉頗是真還是假?"然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后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如何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時機,體驗"合作"
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因為并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例如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復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所以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說,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重點的問題"指對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關系密切的內容,包括對有關句段的理解,對課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運用語文的規律等。如教學《盧溝橋的獅子》一文時,當學習了文中形態各異的獅子后,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句式"動物園里的小猴子真有意思,它們的姿態各不相同,有的……好像……。有的……好像……。還有的……好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會想象,最有創造性。小朋友經過合作討論,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想象:"有的小猴子抓耳撓腮,好像在思考什么問題。有的小猴子眼珠滴溜溜地轉,好像在想怎樣逗游人開心。還有的小猴子跪在猴媽媽面前,好像是在承認自己的錯誤" 。合作性學習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四、適時扶放、充盈"合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誘導者和輔導者。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決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上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深刻轉變,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進一步的認識過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擺正學生"主體"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創新潛能,發揮"主體"作用。而如何擺正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其關鍵就在于教師的"扶"和"放"。
"扶"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適時地考慮學生需要什么,創設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 ,有挑戰性的問題 , 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放"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針對一些一般性的問題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2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促進性的生生互動學習活動。《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當今的數學教學活動已不僅僅是為了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倡導實施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應該致力于創設教學氛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組成
在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應精心安排學生座位,力求使每個小組的水平(智力基礎、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保持相對平衡,也就是每個小組都有一定數量的優等生與學困生,男女生數量相對平衡。因此要求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情況要認真分析和研究,除考慮學生人數、性別、數學基礎知識、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等因素外,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每組最好都安排有較為活躍、善于關心和鼓勵他人的學生,這樣有利于調動小組的學習氣氛,增強組員之間的合作意識,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合作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活動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
二、合作學習小組的分工
合作學習小組組成后,要進行合理的分工,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承擔特定的職責;組長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個成員所完成的學習任務;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和控制發言的時間;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發言內容;發言人要代表本組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為了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角色。
三、合作學習小組的責任
建立了合作學習小組后,要使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明確責任,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使每一個人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讓每個人都有幫助他人進步的義務,為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一個小組,只有在一個好的小組帶頭人的帶領下,才能始終如一地圍繞某一個中心議題開展討論、探究,最終找到規律、獲取方法。組長又是一個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是聯系教師與全班學生的紐帶。因此選好組長,直接關系小組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成敗。小組長要選擇有一定的號召力、責任心、協調能力強的學生。小組長為輪換制,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鍛煉和展示的機會。每個小組設一名小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匯報員,一名操作員。小組長主要負責討論過程中的組織和裁判,檢查本組同學對所討論問題的掌握情況;記錄員主要記錄整理討論過程中小組成員發言,要求組織能力強,下筆快的同學擔任;匯報員主要負責匯報小組中的討論結果,要求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擔任;操作員主要負責小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靈手巧的同學擔任。組內分工落實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對每一個同學所擔任的角色可根據教學情況定期作適當的調整或輪換,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四、合作學習小組的培訓
為了使合作學習小組的活動開展得更好,培訓小組長是重要的一環,小組長培訓得好,才能使之發揮良好的組織作用。在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中,組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組織好一個小組的學習,有賴于學習小組的組長。所以,培訓出一個優秀的組長,合作學習的效果就實現了一半。培訓組長的工作可以在課堂中實現。比如,教師在分配小組成員角色時,就可以明確提出小組長的任務。或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深入每個小組指導、評估。也可以抽出專門的時間對全體組長進行培訓,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責任。小組長的職責有:組織、協調、示范、協助、評價、反饋等。
五、抓準合作學習的時機
合作學習有利于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使各小組成員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有便于開展組際之間的競爭,提高教學質量。但并不是說,所有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而應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重難點、學生的疑點,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然而,實事求是地說,合作學習的運用并不理想。綜觀現在的數學課,合作學習被泛用的現象并不少見。原因就在于合作學習還沒有被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三個組成要素:恰當的學習時機、健全的小組和有效的指導還沒有被掌握。其中,恰當的學習時機是教師首先面臨的選擇。選準學習時機是確保合作學習實效性的重要因素。
六、合作學習的正確評價
1、總結合作學習的優點
(1)合作學習營造了一種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氛圍,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發表意見,不僅使課堂上的氣氛輕松愉快,也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學生還能夠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使他們對問題的理解變得更為豐富和全面,從而促進思維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2)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某一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一方面學習差的學生。知識技能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尤其是學困生,能在組內得到比老師更多的幫助,因為同齡人的幫助有時比老師更為貼近,更為有效。而且當一個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一旦能主動完成任務,一定會得到全組的鼓勵和贊許,小組的支持力將激勵他更加積極向上。
(3)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往,增強責任性、合群性,培養合作精神;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和評價別人,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溝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現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可以克服過去在傳統意識下的被扭曲的競爭意識。
2、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培養,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規范教育。這在小組學習的起始階段里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發言、交流和傾聽的禮貌教育。要培養學生清晰、連貫地講話;文明有序地交流;認真、專注地傾聽的良好習慣,以保證小組學習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在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點撥也尤為重要。它有利于從學生學習習慣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點出發,充分發揮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對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實施有效控制,避免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放任自流,從而提高學習有效性。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力求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3
近幾年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新課改提倡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指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 本期,我在語文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工作:
一、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進行小組學習法的首要前提是分組,我對全班學生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按照異質分組的原則,根據學生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對每個學習小組進行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優等生主動幫助中等生、后進生,中等生、后進生主動向優等生學習,活躍學生帶動沉靜學生的學習環境。并民主推選每組的組長,落實組長職責。學習小組一般由4~6人組成,在分組時,每組都安排有較為活躍,善于關心、鼓勵他人的學生,這樣有利于小組學習中調動學習氣氛,增強合作意識。如我們五年級45人,我按上述的標準各分成9個小組。5個人為一組。組長由學生自己推選。
二、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
最好組內要有明確的分工,每次活動我給學生以明確的任務,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有章可循,避免討論的隨意性;各小組長在組內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負責協調交流和討論的組織工作,使成員都參與進來;各成員明確自己的任務,學會探究的方法,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合作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承擔特定的職責。"組長"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所完成的學習任務;"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發言人要代表本組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分工。
三、 照顧全體學生,重視人人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系,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學困生更困。活動中,我鼓勵所有的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地發表意見,和同學交流感情。在這其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精心點撥,并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和上課沒有機會發言的學生,調動全體學生以不同方式參與學習成果的鞏固和深化。如角色朗讀、表演、辯論、演講等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四、小組合作注重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小組學習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給學生以獨立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個體的思維往往帶有獨特性,學生自身的感受由于其個體閱歷、體驗的差異帶有主觀傾向,學生對某個問題的探究過程也會有所不同。我通常先安排學生獨立思考,有助于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另外,學生先獨立思考,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就為小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也能為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
五、提供充分時間,保證從容參與。
合作活動是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組根據任務分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入合作探究階段。在課堂45分鐘內,我交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最大限度地安排學生參與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談、思、議、說、寫,保證學生能從容參與。這一階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組成員間的比賽等,但大體以討論探究為主。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見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討。
六、加強感情交流,做好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通常是以小組為單位,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報告員不能只有好學生充當,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二個,可以經常換,具體由各小組定);也可以針對某一組的學習成果大家再次展開討論補充。對于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
七、運用激勵機制,進行正確評價。
正確的激勵機制是培養學生產生“主體意識”的重要環節。激勵是升華學生情緒的一種驅動力。我認為小組學習中的評價只有讓學生參與,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學生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比比哪一組學得更好,哪一問題探究得比較好,哪里還需要改進等。教師適當點評,并關注小組活動的整個過程,特別要關注那些落后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他們的進步及時表揚激勵。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現和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達到既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又實現小組成員的全面進步。這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式。 總結二:一年級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總結
隨著導學案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來,我認為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會很亂,不敢放手,其實,一年級的孩子也可以合作學習。你看下課后,幾個小伙伴往往在一起玩游戲,玩得很開心,這說明他們具有合作的意識和能力。于是我就想:一年級學生上課時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有時還會和旁邊同學說悄悄話,尤其在口語交際課上不太愛聽,不如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適當選擇合理的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盡情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說個夠。大膽試一試,就算失敗也就無所謂,不就是一節課嗎,而且可以從中找到失敗的原因。于是,在學習“打電話”時,我就組織學生2人一組討論,同時向學生講明合作要求,一人說,另一人聽,然后換位進行,最后表演,結果小組的學生熱烈地討論著,繪聲繪色地表演著,輕松愉悅地掌握了要學習的內容。沒想到嘗試之后,發現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挺高的,他們在小組中交流、討論、甚至是激烈的爭論,比起老師的知識講解效率更高,于是在解決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時,與其教師自己竭盡全力地去講解,不如創造條件,利用集體力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
不過,我在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有過失敗,導致課堂很亂。但是我從失敗中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教師一定要對學生講明合作要求,讓每個孩子了解合作學習要解決什么問題,要按怎樣的程序去做。其次,合作時間要短,問題一解決,馬上停止。如果時間一長,學生的注意力就要轉移了。
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還要正確評價,教師不能只為了鼓勵學生,就只說“好”或“很好”“真棒”“真厲害”等。一年級學生剛學習討論,為了爭強好勝一說到討論就亂講、亂喊、一片忙亂。此時,教師的教學評價應以小組為標準,,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得最好,哪個小組的同學最積極,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互動,有了學習的榜樣,討論效果就好多了,對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經常發給一些小獎勵,如小組加分、發紅花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4
一、提供合作條件,培養合作意識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保護意識過強,使得許多孩子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缺乏合作的經驗。他們喜歡按自己的意愿活動,缺乏集體觀念。這些因素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因而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合作的環境和氛圍。
1、把班級的桌椅排成若干堆,讓學生團團圍坐,便于小組合作活動的進行。
2、要不斷讓學生接觸合作學習,逐步樹立合作意識
例如,課改一年級新學期的第一節數學課“數一數”,教學時教師引導同桌的學生互相數一數,你數給我聽、我數給你聽,看誰數得好,并隨之對學生說;“哪對同桌愿意在數完后向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數的,老師要獎勵數的最完整、最棒的同桌一顆合作星。”于是,孩子們數得非常認真,你數木馬、我數蝴蝶,你幫我檢查、我幫你改錯,在互幫互助中,學生第一次體會到合作的樂趣。以后的每節課,教師都設計一到幾次學生合作學習的環節。日子久了,在合作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回潛移默化地形成合作的意識。
二、教給合作方法,激發交流愿望
課堂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但學生還是自己做自己的,一點看不到合作的跡象。這是由于教師沒有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使合作學習的環節流于形式,失去了它的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在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講清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每一個步驟該怎樣做,目的是什么,一定要講得細一些。此外,還應通過適當的示范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合作學習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一定要給學生一些嘗試合作的時間,教師仔細觀察、及時反饋、及時總結,引導學生吸取經驗再進行嘗試。不要怕這樣做耽誤時間,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以后再合作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在合作學習中,我們主要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組合作、自愿結合合作三種方式。
1、同桌合作。
(1)同桌合作學習,體驗學習過程。
一年級剛入學的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往往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同桌合作一起學習,有了傾訴對象,學生往往都愿意說一說。強烈的表現欲使他們的思維相對活躍,而且可以相互啟發,學習效果比較好。
如《比一比》一課,在讓學生觀察圖中畫了什么時,學生只是看一看而已。教師讓同桌兩人相互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學生有了表達的愿望,思維就活躍起來。在相互說一說的過程中,學生體驗了觀察、描述的過程,同桌兩人還能相互啟發,觀察起來比較細致、完整,能把圖中客廳里有哪些物品以及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說清楚。在此基礎上,再來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學生便能相對流暢地進行思考和表達。
(2)同桌合作學習,互相檢查提高。
同桌學生除交流匯報學習成果之外,讓他們相互檢查學習情況也是一個好辦法。學生在相互檢查的過程中,所學知識能得到進一步強化鞏固。
如教學實踐活動課《豐收的果園》時,讓學生數一數果園中蘋果一共有幾筐,梨一共有幾筐。在你數給我聽、我數給你昕的同桌交流中,學生不僅可以互相檢驗自己和同桌是否數對,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得到啟發,除了一筐一筐地數,還可以用加法計算:333=9,2222=8。實踐表明,同桌的.合作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充分體驗數學學習過程,而且有利于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2、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交流符合兒童學習數學的特點,能滿足不同個體的學習需要。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學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識、經驗教給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可以在寬松的氛圍中汲取經驗、取長補短。如學習《統計》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統計本組同學喜歡吃哪些水果,以便決定元旦茶話會該買哪些水果。小組長請同學準備好水果圖片就可以發問:誰喜歡吃西瓜。喜歡吃西瓜的同學馬上把西瓜圖片擺到桌子中央。小組同學立即統計出喜歡吃西瓜的同學的人數。這樣,全組同學齊心合力,可以迅速、有序地統計出本組同學到底喜歡吃哪些水果,從而做出決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長不能只由一人擔當。應采用輪流制,在小組討論后,每天盡量請不同的學生匯報本組討論結果。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發揮。
3、自愿結合合作。自愿結合也就是學生自由結合成臨時學習小組。在這樣的小組里,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更大,由于學生大都選擇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交流,所以這種合作方式也最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如學習20以內的減法,在掌握了計算方法后,還需要在大量練習中進行強化鞏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每堂課上,教師都拿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愿結合,進行用數字卡片練習加、減法的游戲。由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興趣特別濃厚。在自主、充分的練習中,學生的計算能力顯著提高。
三、選擇最佳時機,組織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學生很好的一種學習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選擇何時讓學生互動,展開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呢?我們嘗試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
1、不能獨立解決或完成時,開展合作交流。
教學中,往往會遇到學生不能獨立解答的問題,這時組織學生合作交流,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們感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從而產生個體學習的動力。例如教學認圖形時,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還要研究不同的拼法。對于一般學生來講,這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一起動手,合作交流,就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2、在教學重難點處,組織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中如何很好突破重難點,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也是掃除學生學習障礙的關鍵。往往在教學重點、難點地方,組織學生合作、交流,不僅能攻克教學重點和難點,更能有效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觀察同一類積木的面,雖然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但形狀是相同的,發現形狀相同的面,并概括成平面圖形時,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表象”過程,是認識平面圖形最關鍵的一步,從物體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學生通常不能感知形成的表象,這時教師組織小組合作,搭積木,分積木,摸一摸,拿形體畫圖形的活動,往往恰到好處。同樣教學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時,從學生抓畫片的游戲開始,女孩抓了8個藍色的花片,男孩抓了13個紅色的花片,顯然紅花片多。“多多少個”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這時老師引導學生把兩種花片排一排,就能知道紅花片比藍花片多5個,這是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但例題的教學重點是用減法計算紅花片比藍花片多幾個,可學生很難想出用減法計算,通過“還有別的方法嗎”,引導學生尋找算法,組織學生合作交流,可使學生互相啟發,互相交流,最終得出問題的解答方法。
3、問題解決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時,組織合作交流。
教學中往往會遇到某些侍饃婕爸疃嘁蛩?而個體思考卻很|難考慮周全,這時組織恰當的合作交流,使思維發生碰撞,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往往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教學“假日小隊”開放題時,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交往互動,通過小組交流,諸多問題會迎刃而解。同樣,教學“估算”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學習后,可以較完整地歸納敘述,逐步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策略,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互相補充,互相啟發,不僅拓寬了思路,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培養了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良好習慣。
因此,組織學生小組交流,互說想法,往往能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被激活。
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合作交流,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實踐,樂于交流合作,課堂呈現出愉悅和諧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就會不斷取得成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到進步和發展。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體會01-23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1-31
自主、合作,師生互動11-25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02-25
關于自主學習心得08-23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12-05
自主合作教學模式研修總結01-30
在自主與合作的兩岸作文09-05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