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傷仲永》練習題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練習題,學習需要做題,是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熟練掌握知識點!同時做題還可以鞏固你對知識點的運用!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傷仲永》練習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傷仲永》練習題 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②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小題1】解釋加粗字詞的意思。(4分)
(1)父異焉( ) (2)指物作詩立就( )
(3)稍稍賓客其父 ( ) (4) 賢于材人遠矣( )
【小題2】翻譯下列的句子。(4分)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②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小題3】下列句子,屬于正面描寫的有 ,屬于側面描寫有 (2分)
A.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B.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E.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F.父異焉。
【小題4】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2分)
答案
【小題1】(1)認為詫異的;(2)完成;(3)以賓客之禮相待;(4)比。(4分,各1分)
【小題2】①仲永的`父親認為以此有利可圖,便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②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是普通人(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成為一個普通的人恐怕(都)不容易吧?
【小題3】正面描寫:ABC 側面描寫:DEF(2分,各1分)
【小題4】一個人的成功,不能僅憑天資,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學習。(2分)
《傷仲永》練習題 2
1、在下面各句橫線上補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⑴明道中,____從先人還家,____于舅家見之,________十二三矣。
⑵______借旁近與之,_______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2、你能一眼看出下列加粗詞語中誰的用法“與眾不同”嗎?()
A、父利其然也B、稍稍賓客其父
C、不能稱前時之聞也D、一狼洞其中
3、選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忽啼求之
C、余聞之也久D、或以錢幣乞之
4、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誰被翻譯錯了?選出來()
A、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譯:又過了七年,我回到揚州,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
B、余聞之也久
譯:我早就聽說過這件事了。
C、稍稍賓客其父
譯:漸漸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譯: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
5、做個小翻譯!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詞的意思。
⑴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細閱讀下列選段,完成練習。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6、⑴第一段寫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哪些語句介紹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中“世隸耕”為“___________”作了鋪墊,襯托了方仲永_________。
⑸讀了此文,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列文段,做段后練習。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zhé,就)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tà)之。已而(過后)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何,怎么)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通“冊”,指書卷)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冕小兒,恬(安然)若不見。
7、⑴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看誰又快又準!)
A、竊入學舍()B、夜潛出()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D、父怒撻之()
⑵做個小翻譯,翻譯下列句子。
A、已而復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寫出文中最能表現出王冕讀書專心入迷的一句。
【參考答案】
1、⑴吾吾仲永
⑵其父仲永
2、C
3、A
4、A
5、⑴同縣的人,對他感到很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求仲永題詩。
⑵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不讓他學習。
⑶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后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⑴仲永幼年作詩非凡天賦其父貪利而“不使學”的錯誤做法
⑵第一階段指物作詩立就;
第二階段不能稱前時之聞;
第三階段泯然眾人矣。
⑶原因是其父貪圖小利,眼光短淺,“不使學”。
⑷未嘗識書具非凡的天賦
⑸略
7、⑴A、偷偷地
B、偷偷地
C、離開
D、打
⑵A、過后還是像當初那樣。
B、兒子這樣癡迷(讀書),為什么不讓他去讀書呢?
⑶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傷仲永》練習題 3
一、積累運用
1.給加粗字注音。
邑人( ) 環謁( ) 泯然( ) 稱前時之聞( )
2.解釋加粗字詞。
未嘗識書具:
稍稍賓客其父:
受之天:
卒之為眾人:
3.選擇翻譯句子不正確的一項 ( )
a.余聞之也久。
翻譯:我聽說這件事也很久了。
b.從先人還家。
翻譯:跟著先前的人回到老家。
c.邑人奇之。
翻譯:同縣的人把他看作是奇才。
d.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譯:這是因為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夠啊。
4.填空。
《傷仲永》的作者是__________時的__________,他字__________,號__________,世稱__________,是杰出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解釋加粗的詞
⑴.世隸耕( ) ⑵.未嘗識書具( )
⑶.借旁近與之( ) ⑷.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⑸.稍稍賓客其父( ) ⑹.余聞之也久( )
⑺.從先人在家( ) ⑻.受之天也( )
⑼.卒之為眾人( ) ⑽.今夫不受之天( )
⑾.泯然眾人矣( ) ⑿.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 ( )
⒀.稱前世之聞( ) ⒁.父異焉( )
6、解釋下列多義詞。
父利其然也( ) 賢于材人遠也( )
A、然 B、于 于舅家見之 ( )
泯然眾人矣( ) 環謁于邑人 ( )
二、課內語段閱讀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并自為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⑴.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釋義。
⑵.解釋詞語。
①傳一鄉秀才觀之 ______ ②指物作詩立就 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______ ④或以錢幣乞之 ______
⑶.翻譯下列句子
①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⑷.方仲永具有怎樣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⑸.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眾人矣”?
⑹.開頭介紹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⑺.仲永的天賦才華從哪些事情可以說明,請舉兩例。
⑻.仲永的父親“不使學”的原因是什么?其具體做法怎樣?
⑼.聯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
三、閱讀下列文章,完成文后問題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誕撻。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咒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1.解釋句中加粗的字。
(1)聽已,輒默記。輒:_ (2)父怒撻之。 撻:_
(3)瑯瑯達旦。旦。_ (4)冕因去。 去_ (5)竊入學舍。竊:_
2.翻譯句子。
(1)已而復如初。 譯:_______________
(2)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3.文中最能表現出王冕讀書專心入迷的一句是
4.這則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示?
《傷仲永》練習題 4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小題1】解釋加粗的字。(4分)
(1)邑人奇之( ) (2)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
(3)不能稱前時之聞( ) (4)稍稍事言其父( )
【小題2】下列加粗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1分)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或以錢幣乞之!D.余聞之也久
【小題3】翻譯下列句子。(2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小題4】回答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分)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題1】(l)對……感到驚奇 (2)同“攀”:牽、引( 3)相當( 4)漸漸
【小題1】B、C
【小題1】(1)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2)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小題1】(1)第一階段是他幼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是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是又過七年后,他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2)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解析【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B、C都是代詞,代人。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原文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傷仲永》練習題 5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小題1:在橫線上解釋文中加粗詞語的意思:
(1)世隸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稱前時之聞: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下面各組加粗詞語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A.借旁近與之夸父與日逐走 B.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不能名其一處也C.又七年,還自揚州屠自后斷其股D.于舅家見之但當涉豬,見往事耳
小題3:翻譯下列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方仲永作詩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說明了___________。(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答案:(1)屬于(2)通“攀”,牽,引(3)相當(4)承受 評分標準:本題共4分,每小題1分。
小題2:答案:C 評分標準:本題2分。
小題3:答案:(1)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2)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評分標準:本題共4分,每小題各2分。(1)句意正確占1分,“就”、“文理”的`翻譯各占0.5分。(2)句意正確占1分,省略的主語、“卒”各占0.5分。
小題4:答案:(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泯然眾人(矣) 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對一個講人是否成材是至關重要的。再或:后天教育對成材的重要性) 評分標準:本題3分,每空1分。
《傷仲永》練習題 6
一、基礎知識題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⑴未嘗識書具
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文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從先人還家
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
⑴日扳( )仲永環謁( )于邑人
⑵不能稱( )前時之聞
⑶泯( )然眾人矣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內容。
⑴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稍稍賓客其父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父利其然也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填空。
⑴幼年仲永天資聰穎,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
大不如前,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變得很平庸了,表達這
個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仲永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空用自己的話作答)
二、閱讀測試題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問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混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入,得為眾人而已耶?
1、解釋下列字詞。
⑴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利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環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字詞并給加粗字注音:
⑴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泯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句是( )。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親當做賓客,或者用錢物求他作詩。
B、悄悄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錢物求他作詩。
C、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或者用錢物求他作詩。
D、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物請他作詩。
4、下列譯文的意思正確的一句是( )。
A、余聞之也久:我聽說這件事也很久了。
【《傷仲永》練習題】相關文章:
精選傷仲永說課稿09-11
《傷仲永》的說課稿08-12
傷仲永說課稿11-06
傷仲永教案09-12
《傷仲永》說課稿08-03
傷仲永的教案03-08
《傷仲永》教案10-22
《傷仲永》王安石10-06
傷仲永教案08-20
《傷仲永》教案精選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