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義捐新聞稿范文(精選6篇)
在如今這個年代,接觸并使用新聞稿的人越來越多,新聞稿是客觀事實的報道。事實是新聞之源,不是事實的新聞就不能被稱之為新聞,也不能將事件的真相呈現給受眾,毫無意義。寫起新聞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暖冬義捐新聞稿范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暖冬義捐新聞稿1
11月15-18日,由校團委主辦、校青年志愿者協會承辦的“暖冬義捐”活動在校內開展,本次活動共收到廣大師生捐贈的愛心衣物19000余件,這些愛心物資將通過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給困難地區。
活動期間,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在校園內設置五個愛心捐贈點并輪流值班,負責衣物的整理及捐贈師生信息的登記,耐心解答本次活動的意義和物資去向,向捐贈衣物的師生發放活動定制書簽留作紀念。
11月18日—21日,校青年志愿者協會肖悅、王宏坤等50余名志愿者在學苑會館三樓將本次活動收到的捐贈物資進行分類整理,并轉交河南慈善總會“衣往情深”項目組,后期將衣物統一消毒打包送往貧困山區。據統計,本次活動共收到廣大師生捐贈的愛心衣物19000余件,其中包括衣服13710件,鞋子959雙以及書籍等,這些數據展現了我校廣大師生關愛社會、關心他人的優秀美德。
此次暖冬義捐活動,不僅為當代大學生奉獻愛心、傳遞溫暖提供一個良好平臺,同時也展現出我校師生甘于奉獻、樂于助人的良好精神風貌,倡導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營造出人人參與公益的校園氛圍。
暖冬義捐新聞稿2
1月10日,共青團龍陵縣委聯合深圳市榮輝創芯科技有限公司、龍陵浩升廣告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龍陵業馨百貨經營部、龍陵盛風副食經營部等愛心企業前往龍新鄉大硝河完全小學、碧寨鄉中寨完全小學舉行“益起暖冬為愛童行”愛心捐贈活動。
活動現場,團縣委工作人員以及愛心人士為同學們發放了裝有各式冬季御寒物資的希望暖心包,及時為孩子們送去冬日溫暖,鼓勵他們從小立志,積極進取,努力把來自社會的關愛化作戰勝困難的強大動力,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各界的善舉。活動當天,共為374名學生送去價值二萬多元的暖冬禮包。
據悉,團縣委自20xx年開展“暖冬行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累計募集到價值10多萬元的御寒物品,各愛心企業紛紛表示,參與暖冬愛心捐贈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讓愛持續流動。
下步,共青團龍陵縣委將結合“轉作風、提素質、促發展”干部作風整治專項行動,呼吁更多社會愛心人士成為“暖冬使者”,參與助學活動,進一步促進團組織聯系青年、服務青年能力,為龍陵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暖冬義捐新聞稿3
公益不止,愛心不息。為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愛心。12月19日,由基礎醫學院組織、青年志愿者協會舉辦的“暖冬義捐”活動在我校平原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為期兩天,旨在呼吁大學生捐贈暖冬衣物,搭建起傳遞“愛心的橋梁”。
12月19日,“暖冬義捐”活動正式開始,青協志愿者在校園新老餐廳附近設置了兩個愛心捐贈點并輪流值班,等待師生捐贈衣物,并向捐贈衣物的學生提供學時獎勵和暖心祝福。活動現場人氣火爆,天氣寒冷,三全學子捐衣熱情不減,同學們自覺拿著清洗干凈的衣物排起了長隊,短短兩天,志愿者們收到同學們捐贈的愛心衣物500余件,其中包括上衣378件、褲子217條,是2019年捐贈衣物的2倍。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學生張文研說道:“寒冬悄然而至,不少同學都購置了新衣,但在偏遠地區很多人連棉衣都穿不上,本次活動呼吁在校學生行動起來幫助他們,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永遠是溫暖的春天。”
青年志愿者協會白樺同學說道:“此次“暖冬義捐”活動響應國家號召,為貧困地區的群眾傳遞愛和溫暖,同時彰顯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踐行“盡我力,做公益”的升達格言,營造人人參與公益的和諧社會氛圍。”
據悉,“暖冬義捐”活動自20xx年以來,已開展5年,經過完善和發展,現已成為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特色活動之一。12月21日至22日,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百余名志愿者在青協辦公室將本次活動收到的捐贈物資進行分類整理,并轉交河南老齡產業基金會,后期衣物統一消毒打包送往貧困山區。既解決了衣物堆積的問題,也將善意傳遞,讓凜冬不寒。
暖冬義捐新聞稿4
為了弘揚樂于奉獻、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11月27日至28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紅十字會與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同學在校內與萬科社區開展以“衣往情深,讓愛暖冬”為主題的暖冬義捐活動,此次活動累計收集捐贈衣物數量近400余件。
活動開始前,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了廣泛宣傳,得到了學校同學與社區居民的.積極響應。在活動中,志愿者們耐心地向同學與居民們講解了此次活動的細節,呼吁和鼓勵同學與居民將自己閑置的衣物捐贈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有居民多番詳細詢問志愿者們哪些衣物可捐贈,往返家中,整理出一袋又一袋閑置衣物。天氣雖冷,但志愿者們心中倍感溫暖。
本次捐贈活動旨在號召居民們捐贈自己閑置衣物,送給有需要的人,既弘揚了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宣傳了青年志愿服務精神,有利于樹立學生關愛他人、樂于奉獻的人生價值觀。
暖冬義捐新聞稿5
為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給更需要溫暖的人送去愛與關懷,11月15日至11月17日,由文法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舉辦的“暖冬義捐”活動順利開展,文法學院全體學生積極配合參與本次活動。
暖冬義捐活動前期,我院志愿者通過QQ等公眾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動員,并向大家傳達本次活動的意義。本次活動在校內共設置五個愛心捐贈點,為確保活動有效進行,志愿者們從早上七點四十到下午五點半,輪流值班,堅守在捐贈點,為前來捐贈的同學解答疑惑,文法學子積極踴躍分獻愛心。同時,志愿者們還準備了定制書簽對前來捐贈的同學表示感謝。所有捐贈衣物收集結束后,由青年志愿者進行分類收納整理。
本次活動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踐行了“盡我力,做公益”的升達格言,營造了人人參與公益的和諧氛圍,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升達學子將繼續秉承感恩之心,樂于奉獻,服務社會,將這份愛和溫暖傳遞下去!
暖冬義捐新聞稿6
20xx年10月31日上午,位于舞鋼市楊莊鄉大山深處的瓦房溝小學迎來了一群好心人,他們給這里的孩子帶來了一些衣物、文具、書籍、玩具等物品,同時也給這所山區學校帶來了初冬的暖陽。
這群好心人是誰呢?他們是來自舞鋼市一高志愿者服務隊的老師代表,這個上午,在學校副校長郭瑞賓的帶領下,由工會主席付廣先、婦聯主任王桂英、資助中心主任張明陽以及校長辦公室的陳薇薇老師和張平云老師組成的志愿者服務小分隊先后奔赴瓦房溝小學和廟街鄉中學等山區學校,把由一高教職工義捐的物品送到兩所學校的貧困學生手中,給他們帶來溫暖的同時也帶來了好好學習、拼搏向上的力量。
在兩所學校,隊員們分別同學校領導進行了交流,了解了學校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情況,重點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作了深度了解。他們還和學生代表進行了座談,并參觀了教室、宿舍,實地了解學生們學習生活條件,詢問他們所面臨的困感困難,勉勵他們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受捐助的學生激動地流下了眼淚,穿著暖暖的衣服,撫摸著書籍和文具,他們紛紛表示決不辜負這份善良和溫暖,不辜負這份關愛和勉勵,吃苦耐勞,爭做優秀學生,成為有益社會的有用之材。
據悉,這是舞鋼市一高開展暖冬義捐活動的一部分。市一高一直都很關注貧困學生的學習成長,學校黨總支每年都會組織義捐、送書下鄉等活動,把黨的溫暖送到鋼城的各個角落。今年,進入秋季以來,在學校黨總支的統籌安排下,由校工會、婦聯、團委和資助中心共同在全校教職工中發出倡議,開展了暖冬義捐活動。倡議一經發出,便引起了全校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全體教工踴躍參加,每天設在多功能報告廳的義捐接待處人流不斷,甚至連中午還有老師送東西。所捐物品主要有衣服、鞋子、玩具等生活用品以及參考書籍、文具等學習用品,都是干凈整潔可穿可用的成品,不少圖書是嶄新的,顯然是捐贈人專門到書店選購的,有的衣服上還帶著吊牌,很顯然是專門買的新衣服,良苦善心可見一斑。校婦聯還組織了一部分女職工對這些物品進行了認真分類,并根據適合的人群進行了打包。此次義捐活動開展時間跨度長達近一個月,負責的同志付出了不少辛勞,特別是那一群女同志,充分發揚了一高人"特別細心、特別認真、特別吃苦、特別踏實”的精神,把一切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有不少還犧牲了休息時間來到學校進行登記、分類、打包。正是有了這些"半邊天”們的熱心參與和無私奉獻,這次活動才會如此高效,如此完美。
此次下鄉捐助只是暖冬義捐活動的一個階段,但決不會是結束。這個活動將會長期開展下去,讓我們用愛去溫暖整個社會,用行動把愛撒遍鋼城的山山水水。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個冬天不會冷,因為有你,有我,有愛。
【暖冬義捐新聞稿】相關文章:
暖冬義捐新聞稿(精選16篇)12-20
暖冬活動新聞稿(精選8篇)11-09
暖冬行動新聞稿(通用10篇)12-07
校園暖冬行動新聞稿(精選7篇)12-08
學生暖冬行動新聞稿(精選6篇)12-08
學校暖冬行動新聞稿(通用7篇)12-07
暖冬行動新聞稿范文(通用13篇)12-08
關于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8篇)12-08
暖冬活動新聞稿范文(通用12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