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范文(通用8篇)
新聞稿是公司、機構、政府、學校等單位發送予傳媒的通信渠道,用來公布有新聞價值的消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新聞稿與我們不再陌生,新聞稿必須具有時間性。新聞所要報道的信息必須是新近發生的,沒有時間性的信息就仿佛是明日黃花,沒有任何價值。你寫新聞稿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20xx年XX月XX日早上7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實踐團隊的“三下鄉”活動正式開始。在校門口集合后,我們整隊出發前往漢正街。
早上9點團隊抵達漢正街,首先我們依據約定采訪了漢正街市場管委會,當我們說明來意以及出示相關證件以后,管委會信訪辦公室的領導們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承諾盡可能給予我們最大的幫助,此外,他們還熱情的回答了我們的問題。
之后我們在管委會的協調下前往漢正街街道辦事處,辦事處團工委的邱主任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并且對我們接下來的實踐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團工委的協調溝通,我們得到了介紹信并于下午3點再次來到了漢正街市場管理委員會,并聯系上了宣傳部的吳主任,通過與吳主任的溝通,我們了解到,漢正街的拆遷改造工作的細節屬于敏感話題,具體內容主要由市場發展研究所以及宣傳部的對外窗口對外公布,吳主任答應幫我們進行協調溝通,讓我們最遲能于后天對漢正街市場發展研究所進行采訪。
通過今天一天對各個政府部門的走訪,我們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通過對漢正街信訪辦公室的采訪,我們了解到,在漢正街具體的拆遷改造工作中,的確存在著部分問題。信訪辦公室主要就是解決老百姓在拆遷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這是我們所要研究的溝通機制中的反饋機制一部分。我們認為這一部分很重要。
2、通過各個部門的協調,我們獲得了對市場研究所的采訪權,而對這里的采訪將有助于我們了解到政府部門在整個拆遷過程中的具體溝通工作的細節。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2
8月14日下午,XX學院赴XX市XX鎮XX村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要求,順應國家的號召,將愛心搬向農村,將知識融入到實踐之中。該小分隊在XX村進行宣傳活動,讓當地人民更好地認識此次活動的意義和作用。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希望得到村民的認可,更希望讓大學生們體會到生活的價值,在今后的生活和發展中,能夠有更加準確的奮斗目標。
該小分隊通過廣播、發傳單等多種形式,使許多人了解到這次活動并對實踐隊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村民就此活動表示理解。在開展活動之前,該小分隊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該村借了一處工作之地,各隊隊員也在家中帶來了所必須的打氣筒、扳子、鉗子、螺絲刀等修理工具,以便活動的開展。向家長請教到了許多自行車常常出現的問題的維修方法,同時準備了一張“XX師范大學自行車維修”的宣傳單,對他們進行介紹和宣傳。
村民的積極配合,使得此次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3
為積極響應我校“大志,大愛,大雅”三大教育方針,標榜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17年7月5日,**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建辦公室成員自發組成一支“探尋紅色遺址,弘揚革命精神”的紅色印象團隊,前往漯河、信陽、駐馬店等地,通過參觀學習和舉辦各式活動的形式,在當地民眾中得到了良好反應。
一、紅色漯河行尋訪受祥亭
7月5日,紅色印象團隊成員赴漯河深入學習考察紅色遺址--受祥亭。這一抗戰遺址是由漯河——全國16個受降區之一,于1945年12月建立起來的,以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紅色印象隊成員到達受祥亭后,都肅穆凝視著立在亭子正中間的紀念碑,默默誦讀碑文,根據文字的記載去了解那段人民翻身的難忘經歷。考察完受祥亭后,紅色印象隊又去走訪了漯河地區其他紅色紀念地址,并參觀了抗日紀念館。
二、紅色簽名銘記歷史
7月6日,紅色印象團隊成員赴信陽火車站進行革命精神宣傳。適逢7月7日前夕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紅色印象團隊在信陽市勝利北路步行街拉起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橫幅,并齊聲誦讀詩歌,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圍觀。團隊成員給市民們講解了本次實踐活動的意義后,引導市民們主動在橫幅上進行簽名,以示銘記歷史的決心并緬懷為戰爭犧牲的烈士,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此外,他們還耐心地給隊員們分享了他們所知道的抗戰英雄故事,讓團隊成員更加了解這段抗戰歷史。
三、紅色印象老兵的革命榮光
7月7日,紅色印象團隊踏尋革命路線,尋覓抗戰足跡,來到信陽開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尋訪活動。
本次尋訪活動由我院紅色印象團隊與信陽市民政局軍休科合辦并于信陽市第一軍休所會議室召開老英雄座談會。活動伊始,由信陽市民政局軍休科晏科長介紹了參加本次活動的張森林、郝春法兩位抗戰老英雄。隨后,由團隊代表進行簡單的團隊介紹及本次紅色尋訪活動的目的。活動中,老英雄們生動的講述著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時期中國革命軍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壯烈歷史。隊員們認真聆聽,無不為英雄們大無畏的民族精神所震撼。活動最后,團隊成員與老英雄們齊唱《打靶歸來》喚起紅色記憶并為英雄們送上鮮花表示敬意。
四、追憶紅色歲月尋訪英雄故里
7月8日,紅色印象團隊在院團委副書記王金鐸、院團委老師張倩的帶領下,前往楊靖宇紀念館參觀學習。
位于駐馬店市確山縣的楊靖宇紀念館是楊靖宇的故鄉始,建于1966年。為了在英雄故里廣泛宣傳革命精神,紅色印象團隊于紀念館門前舉辦了大型簽名活動,吸引了多方民眾參與其中,隊員們還與前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信陽市質監局領導進行簽名交流。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簽名活動結束后,紅色團隊一行進入館內參觀學習,并由王金鐸老師給大家進行講解宣傳。了解了楊靖宇英雄的事跡后,團隊成員也自發向其他民眾普及宣傳,獲得前來參觀游客的一致肯定。
國有難時他輩赴,今朝崛起吾輩筑。中國抗戰熔煉出的寶貴精神財富應該薪火相傳,作為當代大學生要認真學習老一輩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以璀璨的英雄精神之光為導航,時刻牢記歷史使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自覺擔負起時代的責任,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此次“探尋紅色遺址,弘揚革命精神”使學生黨員在向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烈士們致敬的同時,深刻反省自我,嚴于律己,積極承擔,傳承共產黨員優秀品質,也對弘揚和踐行革命精神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4
我是中國農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農民,愛著生我養我的農村,出于這樣的一份愛,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團委農民之子協會與北京市順義局三農研究會走到了一起。
任重道遠步履堅,一心只為報三農。“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一位在土地上默默地為我國三農工作做著貢獻的人。
張林成,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會長,一位有著特殊氣質的北京郊區名人:農民的樸實憨厚,軍人的果敢堅毅,干部的慎思善言,文人的博學細膩,出口成章又合轍押韻的語言風格,形成了他的獨特氣場和磁力。
那么怎么樣研究三農呢,張老是這樣說的,幾天相處下來我們可以實證他也是這么做的“我規定我的原則是發揚思想精神,就是領導面前是小福,百姓面前是小嬸,老伴面前是小菜,麻將面前是小會。我退休幾年了,而且在年輕領導面前保持心態,不擺端架子,一定要沖在前,生活在第一線。在百姓面前是小審嬸,我們就要樹立公眾意識,老百姓要上天,我們就扶著梯子,老百姓要致富我們就提供信息。老伴面前是小菜,我一干起活來就沒有準,寫東西經常是寫到夜里兩點,說中國有個張百萬,北京有個張百發,順義有個張林成,忙著忙著就你忙,莫非你比中央領導還忙,這種批評、數落是很正常,她是關愛我的身體,關愛我的事業,但是我就是認為要想干事就得付出,沒有付出就沒有成果。關鍵時候就得霍得出去。第四句就是麻將面前是小會,大家都知道打麻將的時候有小棍兒贏的快,我就把自己當做小棍兒的作用,哪個村滴溜行,縣委書記滴溜也行。20**年創建了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研究會工作怎么開展呢,宗旨就是為農民致富建言,為農村發展支招,為城鄉對接架橋,按照這個宗旨我們卓有成效地開展三農研究。”
再說張老師為了研究這個三農事業,當時張老師老伴長期是身體不好,張老師今年64歲,為了治老伴這個病,張老師曾經一天開車從順義出發,到北京轉了四個醫院,到醫院我還得陪床,陪床期間還得研究三農的事。老伴身體不好,她得的是腦供血不足,隨時隨地摔倒在地,幾次打120都送到北京搶救。張老師還要研究三農,還要照顧她,關鍵的時候到農村,約好了不去不行,就帶著老伴一塊去。不巧的是剛調研起來,她就摔倒了。對此,張老沒有一絲動搖,他是這樣說的“這種情況,個人家庭的利益確實很重要,但是三農研究絕對不能放棄,這個更重要,這是中央關注的,農民向往的,社會支持的共同的利益。所以我覺得三農工作要堅持把它做好。”
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呀,正應該是辛苦了大半輩子要享福的時候咯。可他,不!還起早貪黑,勞旅奔波,忙里忙外。我想他會是孤獨的,“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嘛,但“知我者謂我心憂”,張老師說了,“這不是哪個領導讓做,而是我發自內心要做。”“我愿意干這事,所以無怨無悔!”
張林成老師說,他最崇尚的人生座右銘,就是“為三農服務”。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輩子都沒離開這個“農”字,就連入伍當兵那段歲月,也沒少干開荒種地、為農戶打井找水的活兒。他說:“命中注定,我這輩子就獻給三農了。”
在張林成的帶領幫助下,我們農民之子協會學到了很多。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5
“孩子們渴求的目光、燦爛的笑容和不舍的眼淚讓我難以忘懷,每當我回想起與這些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一切辛苦都變成了滿足與感動。”“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對專業知識有了更好的掌握,我也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這是安徽工業大學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學生表達的真摯心聲。
今年暑假以來,該校圍繞“青春?理想?中國夢”組建社會實踐重點團隊120支,與服務群眾相結合、與專業實踐相結合、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萬余名同學走進基層一線,行程遍歷安徽、浙江、上海、江蘇、河北等多個省市,打造“西柏坡紅色尋訪”、“心連星”志愿服務、“螢火蟲愛心助學”等社會實踐品牌。其中外國語學院“心連星”服務隊入選“圓夢中國”全國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百強,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西柏坡紅色尋訪”社會實踐隊入選全國社會實踐重點團隊。
一、踐行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接地氣
今年,xx大學有80%以上的實踐團隊深入社區、農村、學校、企業等基層一線。隊員們在實踐中求學問;在實踐中增才干;在實踐中求發展。
該校赴花山區150多名社會實踐隊員們深入鄉村、街道社區、鄉村學校少年宮、馬鞍山軟件園園區企業等,以關愛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女等群體為重點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其中,40多名大學生被聘為社區主任助理,長期開展服務基層活動。該校赴雨山區80多名社會實踐隊員們結合自身專業特長開展“中國創造我行動”科技夏令營,理論政策宣講,節能減排、文藝進社區等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院“螢火蟲”志愿服務開展一系列針對外來務工子女的活動,“以報為名,放飛希望”大型公益助學活動、“夏日送清涼”、“科普知識進校園”、“長江水質調查”、“愛心包裹派發”等活動,以微光匯聚大愛。
“到實踐一線去,到學生中間去”,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始終堅持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實踐。從思想動員、實踐主題、活動組織、專業知識等環節進行全程指導。
二、貼近專業學習,創新實踐促成長
暑期社會實踐是青年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社會,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就業形勢的重要時機,只有投身第一線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實際效應,也只有在社會中親身鍛煉,才能真正地體會生活。該校堅持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要求,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學習相結合,為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指引。各學院學生根據所學專業特點自主組建社會實踐團隊,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結合基層發展的需要,深入基層,用自己的知識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冶金、材料、化工、機械、藝設、能環等學院的學生們深入車間和研究所,結合專業知識,親身實踐,提高了專業素養;建工學院綠色驛站“環保檢測”社會實踐隊利用專業知識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計算機、管工、數理學院赴杭州達內軟件園科技創新社會實踐隊開展java基礎知識、企業考察參觀等項目見習,讓同學們在實訓期間提升技術,積累項目管理經驗,為將來求職做好準備;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與上海孚凌公司在“產、學、研”合作、科研項目的申報及成果轉換等方面開展合作;商學院組織同學們前往地稅局、泰康人壽、會計事務所等企事業單位進行專業社會實踐;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組織實踐隊赴金家莊、雨山檢察院開展專業實踐活動;外國語學院“心連星”公益實踐項目結合自身的專業優勢給馬鞍山市向山鎮石山社區孩子們開展英語文化啟蒙、思想道德教育、公益精神培育等一系列主題突出、寓教于樂等活動,發揚志愿精神,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三、緊扣時代夢想,將青春夢和中國夢緊密結合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該校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西柏坡紅色尋訪”社會實踐隊員們參觀了西柏坡景區的廉政教育館、西柏坡革命舊址等,開展理論學習,重溫西柏坡精神。在紅色老鎮六安市獨山鎮,建筑工程學院“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集鎮規劃社會實踐隊員們參觀了六霍起義紀念館,了解到獨山地區的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的建立所立下的不朽功勛,被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跡和革命精神深深打動,對獨山鎮的城鎮規劃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在徽州古城黃山,藝術與設計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黃山市徽州竹藝軒雕刻有限公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徽派建筑中的雕刻藝術,學習認知徽雕藝術工藝,探索現代設計理念和傳統徽雕藝術的融合。
結合時代精神,融入時尚、藝術元素是該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大亮點。該校在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教育活動中探索和建立了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與科技文化時尚藝術創新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的管理教育機制。學子們深入基層,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將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之中,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9月初,校團委組織開展“實踐歸來話感受”活動,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成果展示,優秀社會實踐團隊評選交流匯報等形式,讓實踐團隊匯報交流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組織、宣傳工作、工作創新、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開展情況。通過總結、交流,分享實踐經驗,不僅有利于該校今后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也鼓舞了同學們進一步深入思考,增強了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實踐育人的效果。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6
8月25日,山東大學管理學院“老戲新唱”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為探究哈哈哈腔在山東的歷史情況和現狀來到清苑縣走訪哈哈腔老藝人。
通過一樓大廳的電子查詢設備和與工作人員的交流,我們了解到文化館建筑面積約14200平方米,室內劃分為群眾文化活動區、專業研究和辦公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展示區三大區域,設有多功能廳、書畫展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廳和精品陳列廳、圖書資料室、電子閱覽室、視聽體驗室、群星畫廊等群眾文化活動場所20余處。
我們首先參觀了位于一樓展示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大廳的面積很大,四周的墻上陳列著色彩豐富的照片;大廳中央陳列著農村傳統的紡線機,照片或抽象或具體的反映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在眾多的照片中,我們找到了一張“哈哈腔”的照片,它用抽象的藝術手法展現了哈哈腔。但令我們慚愧的.是在反映的眾多的“文化”中我們聽說過的寥寥無幾,對它們具體情況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這些文化在繼承和傳播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大都面臨著與哈哈腔一樣艱難的處境,需要引起社會的重視。
參觀完攝影展之后我們來到了圖書資料室,我們希望找到一些有關哈哈腔的資料。但是我們一行人找了半個小時左右,仍無任何收獲,我們的積極性遭受了打擊。隊長決定先休息一會再繼續行動,休息期間,我們與工作人員進行了短暫的交流,得知我們的意圖之后,她們很熱情的幫我們介紹有關的信息情況。短暫休息之后,我們又開始查找資料,最終找到了我們需要的資料,我們迅速對資料進行了記錄,雖然數量很少,但是我們仍舊很高興文化館中存留了這些資料。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把文化館剩余的活動場所參觀了一遍,真的是受益匪淺。
此次文化館之行,我們收獲了哈哈腔的有關資料,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現在正值暑假,但是文化館內的參觀者卻很少。原因何在?通過我們此次的參觀,我們認為不是文化館的設施及展覽問題,而是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缺失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不僅是哈哈腔,其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能很好的傳承下去。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7
8月3日,XX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就業實習實踐隊開始了暑期實踐的工作的第三天,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有了第一天的準備工作,第二天的熟悉過程,任務似乎有一點點的輕松。不過,仍然是不敢稍稍懈怠。今天的任務量加大了許多,沒有多少休息的空隙。主要是同事們坐在一起弄一些零件裝箱帶包之類的。雖然都是小小的工作,也許技術含量不是太高,但卻是非常的考驗人,沒有非凡的耐力是無法工作的,坐在一個壓抑的廠房里,一整天的不見天日,吃的也是不比別處,瞬間覺得能在學校學習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正是這樣,才更鼓舞我們好好學習,想起每天在學校安逸的生活卻還不知足,心里頓時感覺不是滋味。情況很是艱苦,但是雖然如此,看著收獲的東西,看著一點點的成長,一點點的進步,心里滿滿的都是幸福與自豪感。
通過實習生活,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動手,動腦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鍛煉學生們的性格和毅力,讓同學們更有信心和勇氣去做一些事情。像這樣的實習工作還是非常有必要實行的。如今的孩子們都是從小在蜜罐里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從小沒有經歷過任何的風吹日曬,雨打風吹。也該是時候讓我們去得到一些歷練,經受一些磨難,這樣做,才能培養學生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才能更好地響應黨的號召,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素養的青年,艱苦奮斗是貫穿整個社會主義的,這種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也是每一個現代青年應該具備的。另外一點就是,可以和那里的人們有一些交流,多多的了解社會上的一些問題,聽他一聽她們的家長里短,了解一下社會生活與學校生活的不同之處,更早的進入社會,掌握一些知識。
大學生的暑期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作為當代大學生,時代的任務十分艱巨,青少年肩上的責任十分之巨大,必須做到,心有所想,努力學習,但是不能只是學死知識,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句話叫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假期生活,期待更好的遇見。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8
以“青春踐行中國夢”為主題上海交通大學暑期實踐活動整體規模進一步拓展,近萬名大學生奔赴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開展實踐。
據介紹,上海交大今年共組織了425支暑期實踐團隊,還選拔了314名優秀大學生赴廣西百色、云南大理、廣東南海、浙江舟山及上海18個區縣和周邊省市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加強和地方的合作。截止6月底,“本科生研究計劃”共立項658項,參與學生1461人;“上海交通大學大學生創新實踐計劃”立項176項,參與學生589人;“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共立項115項,參與學生367人,創新實踐參與項目數及人數再創新高。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朱健透露,學校研究生社會實踐有效推進,參與實踐活動的在校研究生達到活動總人數的50%,其中,化工學院的十多名博士組成的“助力山東”服務團隊將結合專業所學,為淄博的化工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上海交大歷來重視實踐育人工作,構建了富有交大特色的“大實踐”模式,還在兄弟高校中率先開設社會實踐通識課程。目前,《社會實踐》通識課實現對大一新生全覆蓋,暑期實踐啟動前,已經為全體大一學生安排社會實踐導論課4場,分論課18場。
據了解,交大暑期實踐吉祥物“思思”將依托人人網、微博、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渠道,與實踐團隊和參與同學建立即時、有效的聯系,挖掘和展示同學們實踐中的見聞和心得,并時刻掌握團隊情況,提供24小時的安全保障,做到“快樂實踐”和“安全實踐”。
晨報記者徐斌忠報道昨天(20xx年7月21日),來自全球60所孔子學院的62位外方院長齊聚復旦,參加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復旦大學承辦的“20xx年孔子學院外方院長系列研修班”。研修班的主要內容包括中華文化介紹、孔子學院管理、案例分析、參觀訪問、文化體驗等。
據悉,此次系列研修班共分為四期,其中兩期由復旦大學承辦。昨天開幕的首期研修班共吸引了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60所孔子學院的62位外方院長參加。第二期研修班將于10月份舉辦。研修班從中外合作的角度出發,為來自全球的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搭建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
在孔子學院總部和國家漢辦的指導幫助下,復旦大學自2005年起合建第一所北歐孔子學院以來,已先后與海外友好學校一起共同建設了七所孔子學院。這些孔子學院以開設漢語教學項目為主,舉辦中國主題活動為輔,為促進中外交流與合作提供機會與服務。去年,復旦大學獲得國家漢辦頒發的“先進中外合作院校”獎牌,有兩所孔子學院獲得了“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三周前公布的上海市高考分數線,出現令人詫異的文理科分差:文科一本線448分,較理科一本線高出43分。與此同時,回顧近4年情況,2010年本市一本理科比文科高出1分,接下來3年均為文高理低,且分差分別為6分、15分,以及今年的43分。這一高低之別在各校具體錄取時會否再現?
比對發現,各校分數線的絕對值延續了這一態勢。文科走高:包括復旦、上海交大等在內的在滬高校分數線基本都高于去年,其中中醫藥大學增加16分、華東理工高出13分;反觀理科:則全線走低,普遍較去年降低10—20分。對此,復旦大學招生辦負責人丁光宏教授認為,主要受“水漲船高、水落船低”因素影響。此前劃定的上海一本線已經顯示出考生的分數分布,尤其理科屬于“尾巴往下沉”形態,各校投檔線呈現文高理低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再看一看各校投檔線與上海一本投檔資格線的相對分差,卻是令人驚訝的“文降理升”。如上海交大去年文理科較一本線分別高出61分和77分,今年分別高出52分和87分,也就是說,文科線相對值比去年降了9分,理科線相對值比去年高了10分。這并非一校個別現象。對此,上海大學副校長葉志明分析,報考理科考生減少,照理說競爭趨緩相對分值應下降,出現目前變化,可能的因素是各校調整文理科招生計劃比例。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關注這一情況,在進行相關規劃布局時有所考量。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相關文章: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04-26
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08-12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2篇08-18
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范文03-16
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精選8篇)07-07
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13篇08-13
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13篇)08-13
暑期社會實踐新聞稿(精選14篇)06-22
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稿04-26
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稿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