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學紅色精神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學紅色精神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終于在火熱的7月,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隨支部的十幾名黨員,帶著對陜北延安的憧憬,從高陵出發,走向神圣革命地。此時,心如七月,心如陽光。
對延安的印象,唯有兒時課文中學過的《回延安》,而此時,慷慨的文字不時在心中翻滾,“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雖然一直未曾謀面,我卻像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一樣,把對那方熱土的期盼深深的植入心底,以至于刻進了靈魂。一路上都在想像歌中的延安,詩中的寶塔山,熱切而渴望。
車子顛簸著,終于把那山川秀美,日思夜想的延安城帶到了眼前。夜色朦朧中,我用目光注視著延安,用心靈解讀著延安,用熱情擁抱著延安。
在延安的二十幾個小時里,我似乎還來不及更深的仔細品味它的傳奇,但它卻將它的淳樸,它的自強不息,以及它的深沉厚重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
走進楊家嶺、棗園的窯洞,看著英雄的革命先輩們用過的飯盒,寫過字的桌子,坐過的椅子沙發,睡過的床鋪,歷史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仿佛看到夜風吹動微弱的油燈下,革命黨人為了中國未來和出路而焦慮的眉頭;仿佛看到星月夜空下先輩輾轉難眠的身影……在那簡樸艱苦的歲月里,窮苦沒有嚇倒他們,困難沒有打倒他們,英雄的革命人背負著幾千萬中國人民的希望,負重前行,在這里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的基石。
還有那衛兵的哨樓,陳舊卻依舊威嚴,我們似乎還能看到深夜衛兵機警嚴厲的目光,它掃過革命領導人長夜不滅的燈光,為了他們的安全,也為了幾萬萬貧苦壓迫下的中國人民。
在延河之畔,寶塔山腳下,我們莊嚴的舉起拳頭,重溫自己的入黨誓詞。那巍巍的寶塔,歷經數百年風雨,它親眼見證了那段漫長卻彌足珍貴的紅色革命歷史,它是近代中國無產階級最有權威的見證者,它不僅是讓人仰止的延安城標志,更是以毛澤東為首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萬千革命先輩們為爭取民族解放而做出巨大貢獻的巍峨豐碑。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看著那一本本主席挑燈而作的手稿,還有當年戰土們用過的水壺,子彈袋,還有戰勝繳獲的日本的鋼盔,大刀,彈殼等,心里的感慨無以言表,在那把長槍上面,或許還有烈士的手撫摸的痕跡;那件大衣,或許上面依然留有硝煙的氣息…….如今物是人非,時光的流逝,帶走的只是先烈們的英魂,而留下來的是他們艱苦奮斗,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的革命精神。
我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那一排鋼勁有力的大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若干年來,正是這偉大的延安精神,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來到延安,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勇往向前,也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才有了中國人在國難面前的頑強不屈,有了危機當頭時的眾志成城,它不僅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心靈的依托,更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家寶。
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真真切切的住一回窯洞,但我能遠遠的看到它的敦厚和樸實,如一抔黃土,一樣平凡,不張揚,它背靠大山,腳踩大地,堅固牢靠,似一排排摧不毀衛士,前赴后繼,不屈不撓,任歷史的風起云涌,任戰火硝煙彌漫,它以獨有的堅韌,巍然屹立,正是它的力度和不可戰勝精神,孕育出無數堅強不屈的革命黨人,傳遞著穿越時代的最強訊息。
兩天的參觀學習結束了,我們的車子漸漸駛離了這座神圣而傳奇的城市。但我覺的,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發揚和傳承延安精神的使命也剛剛開始,我們為了一種精神而來,帶著一種堅定的信念而歸,向著一個偉大執著的目標而努力前行。我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沖刷和蕩滌了我的靈魂,面對這方圣土,面對鮮紅的黨旗,我告訴自己,現在生活的安康,是無數先烈在煙火的戰場中拼命廝殺,流血流汗換來的,在紅旗飄飄的當代,只要有黨在,我們就信心百倍,我們只有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自強不息,服務人民,一心向黨,才是對革命先烈的最好的回報,才是延安精神最好的傳承。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