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講故事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講故事心得體會(通用12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講故事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講故事心得體會 1
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讀書不僅可豐富知識,更可能讓人變得快樂,積極向上。
所以在孩子兩、三歲時,我就買來了磁帶,每天放給孩子聽,這時候孩子特別安靜,孩子的記憶力是驚人的,你給她什么都能接受。漸漸地,她便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
磁帶聽膩了,我就買來書籍讀給她聽,書上生動多彩的畫面吸引著她,對書非常喜歡,產生了深厚的讀書興趣。每天下班回家,她總是纏著我給她講書中的故事。
于是我每天給孩子讀10分鐘的故事,發現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詞匯量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后來她自己看到圖書上的`動物和人物的表情,便能直接說出故事情節。漸漸地,就培養了屈昱涵讀書的興趣和講故事的愿望。
在平時講故事時,我會告訴她認真地聽,給她提一些問題,和她一起思考故事的內容,分析事件的起因,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是滿足孩子好奇心和了解新鮮事物的一個極好途徑。
積極地讓孩子多說,多講是為了培養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句小大人一樣的話,還會用上“像…。一樣、勇敢、堅定、不怕困難”等詞匯,這和她長期的聽故事和閱讀是分不開的。
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心得,孩子3、4歲時,聽故事應短小、情節簡單,最好有適當的重復,角色也要少;5、6歲的孩子抽象思維開始萌芽,理解能力提高,故事可以篇幅稍長,情節曲折的,而且內容和范圍也要擴大,這樣能開闊他們的眼界和思維。
孩子入幼兒園了,她會講的故事有了用武之地。老師知道她會講故事,就請她給小朋友們講,當她的故事贏得老師和小朋友的掌聲時,她講故事的愿望更
強了,她會主動和老師說能:“老師,我想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有時,講的不夠流利時,她會回到家中,再看書,再講,只為給小朋友講更好聽的故事。
在給小朋友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當眾表達的能力更強了,在眾人面前說話很有自信,也更開朗。以前孩子講故事,故事講的不夠生動,通過參加“故事大王”比賽和“親子故事會”老師先給孩子生動地講故事
讓孩子體會不同的角色,回到家中我指導孩子,孩子會主動地講故事的時候,請我們做評委。現在孩子在講故事的時候,很注意角色的語言,語言生動,得到是掌聲和聽眾開心的笑。
多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多和孩子一起朗讀,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辦法。愿我們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講故事心得體會 2
“鳥欲高飛是振翅,人求上進是讀書”、“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本周是南光城市花園幼兒園開展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日子,我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通過與中(二)班小朋友面對面的交流,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閱讀的力量,更加真切地意識閱讀的重要,更加堅定地堅持親子閱讀這門必修課。
本次講故事活動我帶給小朋友的故事是《小蜈蚣穿鞋》,故事中的小蜈蚣因為攀比、任性地讓媽媽從商店買了100雙走起來會叫的吱吱鞋并要求穿著去上學,結果不僅上學遲到了,還浪費了許多家人寶貴的時間。
從這個故事中我告訴小朋友們不能因為喜歡就買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小朋友們都聽得很認真,在互動環節,踴躍發言,體現出了好故事的重要的教育意義。
書是我們重要的知已、伙伴,是親子閱讀、親情互動、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重要工具。與孩子一起閱讀不僅是分享知識,同時也增長了知識,鍛煉了思維能力,為以后孩子的寫作水平打下基礎。
閱讀不僅是一種很好的.休閑方式,還可以營造書香家庭的環境,讓孩子生活在書的啟迪和智慧中,久而久這,孩子就會愛上書。
一旦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就等于給孩子的生活裝了一臺發動機,為孩子一生種下希望的種子,希望小朋友們以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講故事心得體會 3
故事是最受幼兒喜歡的文學形式之一,蘊含著豐富的認知、情感、審美、道德等方面的價值,教師講述故事是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手段。
以前覺得講故事是講挺簡單的事只要注意一些語調就行了,xx年6月18日我有幸聽到了于嫻園長跟我們分享了《講故事的秘訣》,聽了于嫻園長講后感悟很深,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講故事并不是講簡單的事,講故事最基本的四個要素:
1、用聲音塑造形象。
2、用語氣把握情節起伏。
3、善用技巧突出重點。
4、不同時段的故事講法。
于園長當天還通過《小馬過河》《小猴撿西瓜》《圓臉奶奶和方臉爺爺》不同特色的故事來現場展示,講得繪聲繪色,講得特別精彩,大家聽得都津津有味。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講故事切記不能一氣呵成,講故事好像交談一樣,是一個互相交流及分享的過程,講者及聽者需要留意互相的反應,何時停頓、發問、總結均十分重要,像錄音機般不停地講下去的做法是十分呆板的。在給孩子們講故事時一定要注意對每個不同情節描述的語氣,必要時還要加上體態、手勢、表情和眼神,夸張的表演可以將孩子們帶人童話故事的情節中,讓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用豐富的語言影響孩子們那顆愛幻想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知識。
感恩這次的'學習給我帶來很大的收獲,在今后的工作中會多學多練,熟練掌握故事的藝術處理方法的。只有這樣,才能講出孩子們喜歡聽的故事,帶給孩子藝術的享受。
講故事心得體會 4
這個學期我們班設立了“文學欣賞” 這一項。孩子們的世界是童真的世界,故事展現給他們特殊的窗口,讓孩子們透過窗口學習到真、善、美,也了解到假、惡、丑。我把故事分為童話、神話、寓言、幽默故事、成語故事等幾類,每天穿插著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當然是愛聽故事的,尤其是一些經典的中外名篇,成語故事是百聽不厭。對于那些他們接觸不多的故事,如:古希臘神話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古代成語故事等等,孩子們表現了極大的熱情,認真傾聽,聽完后還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我用動聽的聲音為孩子們講故事,用包容的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我帶領孩子遨游在故事的海洋中,任心情飛翔、任思想奔跑。只要一聽故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好,每一張小臉都面向著我,每一雙眼睛都凝望著我,那種感覺好極了,那種氛圍美極了。
給孩子們講故事,還在無形中給孩子們上了思想品德課,因為無需老師再絮言,孩子們會自覺地以故事為榜樣,形成好習慣,改掉壞毛病。給孩子講故事,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講故事心得體會 5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其中,“教學做合一”是“教學合一”發展而形成的。新一輪“課改”在中小學課堂中實行“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方式”(簡稱“學講課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積極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近幾年,按照新課改要求,依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筆者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實施“學講課堂”的教學形式,深刻理解“學講課堂”的內涵,聯系生活實際,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實踐和集體合作的能力,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自主先學,打牢“學講課堂”基礎
“教學做合一”理論指導下的“學講”課堂,主要包括自主先學、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等教學環節。其中,自主先學是所有環節的基礎。為此,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科特點,精心設計問題的情景、形式和預習的過程、方法,充分預測不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還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課程資源和信息線索。
1、運用微課,做好課前引領。課前精心備課,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編制出具體的預習提綱,再根據教學內容制作時長約5~8分鐘的微課,通過這些片段,營造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力求問題聚焦,將教學的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作為學生自主先學的參考。
2、結合實際,設計自主導學單。根據微課內容和基本學情,設計出簡單有效的自主學習單,重點是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和過程、方法等,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學。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設計了以下自主學習單:問題一,根據實物回答下列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①想一想:長方體的面是什么形狀?②摸一摸:長方體的面面相交的部分,這樣的邊一共有幾個?③指一指:長方體的邊與邊相交的部分,這樣的點一共有幾個?問題二,拿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實物來觀察,想一想: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比一比:長方體或正方體,它們的哪些面的大小相等?量一量,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自主先學,掌握知識框架與疑難點。在微課和自主學習單的引領下,學生通過自主先學,不但可以基本掌握本節課內容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把握本課節內容的基本框架,自行解決導學單上所給出的簡單問題,而且可以發現一些共性問題,經過整合帶入小組合作環節集中解決。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時,從提供的導學單上,學生基本上都能夠根據給出的模型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但尚不能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如學生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學生2: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學生3: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這時教師只要稍加引導,就可以形成本節課完整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突出小組合作,扭住“學講課堂”關鍵
“學講課堂”的精髓是實踐與自主,而讓學生“動”起來,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才是“學講課堂”的核心。為此,必須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小組合作學習,積極營造動腦(預習階段)、動手(展示階段)、動口(交流階段)的“三動”課堂,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1、動腦思考,多元發展。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智能組合方式存在差異,有著各自的優勢領域,不同智能的學生在活動學習中可各得其所。因此,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提綱時,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每個小組在認知、經驗、興趣、能力等傾向上的差異,從而設計、開發出不同層次的探究活動,鼓勵各小組以自己的方式參與活動,既可以共同研討,也可以由組內小老師將任務分配給不同同學,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然后在組內進行整合,從而實現所有學生的多元發展。
2、動手操作,釋放魅力。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動手操作、親身實踐,引導各小組學生大膽地進行操作、嘗試,在獨立操作與體驗中深化認識,促進情感體驗與思維認知的協調發展,特別是一些有趣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更需要安排充足的時間,指導他們去主動探究,這樣才能有更深刻的體驗。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找規律”,探索用火柴棍拼成三角形排成一排,如果圖形中含有1,2,3或4個三角形,分別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如果圖形中有N個三角形,又需要多少根火柴棍?12枚棋子排成一排,每次取一枚棋子有幾種取法?每次取2個、3個呢?利用魔方探索1面、2面、3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活動?面對這些取材于生活、隨處可見的教學例題,學生喜歡像小時候玩游戲一樣,自己擺一擺,看一看,算一算,找出答案,摸索出規律,不但能夠非常輕松地完成教學活動,而且能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動手操作的成就感,這會讓他們在以后的探究學習中越走越遠。
3、動口交流,張揚個性。交流是對知識的遷移運用,對感悟的提煉提升,是知識的升華、成果的展示。筆者以試卷或紙條的形式,首先檢查每組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不同情況,確定小組交流的形式與內容。既可以是每個小組指派一名代表“登臺”講解,也可以指派幾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組的其他同學可隨時補充,其他組的同學也可以隨時舉手發言,進行切磋,甚至反駁。并利用“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等辦法,鼓勵較弱學生小組內同學主動向優等生拜師學藝,不讓一名弱者掉隊。在這樣的氛圍下,所有小組、所有學生都會敢說、敢問、敢演、敢答,個個都可以張揚自己的個性,充分釋放其內在潛能。
三、師生共同成長,分享“學講課堂”成果
學生也可以當老師!“老師”這一形象對孩子來說,高大、神圣!學生一旦當上“老師”,哪怕只是一節課、甚至一分鐘,都會無比自豪,從而以極其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獲得知識并傳授給其他同學,以榜樣的心態體驗成功和自信。“學講課堂”,要求同學輪流擔任“老師”,從而讓更多的學生與老師一起,分享“學講課堂”成果。
1、樹立榜樣,培養學生自信。在小組合作和班組交流時,采取了指定“老師”或輪流擔任“老師”的方式。一方面,擔任“老師”的學生在成功的激勵下信心更足;另一方面,暫時尚未擔任“老師”的學生,通過與已經擔任“老師”的同學比較,感到成功離自己并不遙遠,從而激發起自信心。特別是一些平時不愛發言和膽小內向的學生,利用“學講課堂”鼓勵他們也上臺露一手,使每一名學生都能發現自身的閃光點,感覺到“我是一個好學生,我也能成功”。
2、取材生活,激發學習熱情。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如果不能做到“樂學”,學生對上課缺乏興趣,學習就會被動,效果也就不會如人意。為此,必須從孩子日常生活中取材,從孩子的思維角度,激起其學習興趣。在教學“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時,我出示了事先準備好的8個小魔方,每小組1個,學生一看就興奮了!借著孩子們的開心、好奇,開始了這節課的教學。孩子們在小組內摸摸、看看、想想,根據組成魔方的27個小立方塊,讓孩子們憑經驗和直覺,由各小組合作討論提出:1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2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3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問題一經提出,各小組便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探究,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總結出本節課的重點。
3、精確提煉,分享學習成果。新課改下的“學講課堂”,是全體學生的課堂,他們可以大聲討論問題,也可以隨時舉手向教師發問,課堂氣氛寬松和諧,學生心理自由放松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愉悅和幸福,課堂是他們的舞臺,他們在享受學習,享受友誼,享受成長,享受快樂。因此,在課堂最后的反思小結階段,教師必須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和各小組合作的學習成果,做到“三不講”:學生已經學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夠講出來的不講,在班、組展示和交流時已經發言的不講。老師小結時,只講易混點、易錯點、易漏點,既鼓勵和維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保證了學習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促進“學講課堂”發展。
在“學講課堂”上,學生的“我參與,我快樂,我自信,我成長”,取代了教師的“我的課堂,我的教學對象,我的執行教案,我的教學成績”,充滿活力和成就感的學生及小組,取代了教師的一個個“傳統的課堂”,教師也是學生,學生也是教師,有形講臺被無形拆除,真正實現了“學進去,講出來”,鍛煉了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實踐和集體合作等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講故事心得體會 6
夏天是萬物欣欣向榮生長的季節,也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我在領導的安排下,觀摩了老師們的講故事大賽。這對于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我也格外的重視,每一個老師的故事都認真的聽,每一位老師的故事都讓我受益匪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語言豐富聲音的模仿到位
幾乎每一位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語言都特別的生動形象。講故事的過程中提到了好多的小動物,好多的人物,每一位老師幾乎都能把自己故事中的提及到的角色模仿的惟妙惟肖,讓我們這些成年人聽了都覺得特別的有意思,我想孩子們聽了會更加的覺得有趣。
二、帶有動作角色扮演逼真
對于故事中的好多動物,好多人物的扮演相當的形象逼真。例如,講到小猴子的時候,面目表情特別特別的像,會讓人馬上就聯想到西游記里面猴子的感覺,講到大獅子的時候就會讓你感受到森林之王的氣魄。
但是,不足之處還是有的,不知道是因為準備不足還是過于緊張,有部分老師經常出現忘記故事的內容,手不知道要放哪,還有就是帶有口頭語,故事講的不連貫。
通過這次的觀摩,讓我學到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要吸取老師們的優點,在講故事的時候,要做到聲情并茂,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們被故事所吸引,而不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不能小看了每一個故事,不能錯過每一次機會。
講故事心得體會 7
我家孩子叫李xx,在江陰市城中中心幼兒園中四班上學。轉眼,孩子已經6歲,看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感受著孩子每天的歡笑,傾聽著孩子的煩惱,內心深刻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喜悅和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培養。
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讀書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還可以讓人變得充實而快樂,變得積極向上。讀書可以豐富內心,完善自我,從小培養讀書的興趣,從而學會表達,學會分享故事,讓小小心靈日漸豐富,讓他的內心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是一個不錯的習慣。
我家孩子是個很喜歡說話的小朋友。從2歲開始,我就給孩子訂閱了《嬰兒畫報》。晚上7點半左右,我和孩子就躺在床上,靜靜地開始分享故事。床頭柜上堆積了很多孩子的書,在孩子的房間,要保證有他觸手可及的書籍,讓他養成用看書來打發時間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先翻閱一些,雖認字不多,可他還是饒有興致地看著那些圖畫。他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遇到不明白地總是要充滿期盼地看著媽媽,希望媽媽給出滿意的答案。從《幼兒畫報》、《嘟嘟熊的故事》、《365天故事》、《成語故事》、《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等,雖然聽過的故事數目不多,可是孩子養成了睡覺前讀書的好習慣,他的求知欲望被激發了,對各種類型的故事都充滿了好奇和追求。在孩子的鼓勵下,媽媽特希望自己是個配音演員,能擁有不同的聲音,掌控故事里不同的人物發出的聲音和語調。有的時候,媽媽累了,就通過電腦搜索故事,讓孩子自己聆聽。他也樂于接受,并且在選擇中找到愛聽的、感興趣的故事。我們知道故事都滲透著很多的知識,比如節日,生活常識,交往禮儀,行為習慣,科學知識等,孩子通過形象的畫面,生動地語言,學會了自主學習,有時雖不能全部理解和吸收,但是長期聆聽下來,記憶力增強了,知識日漸累積,孩子的語言詞匯豐富了,有了初步的世界觀,能夠辨別一些是非對錯,還會把故事中的知識用到生活中,轉變為自己的知識。
和孩子講故事的時間是我和他每天晚上最為靜心談話的時候,通過這個過程,我既了解了孩子一天的心情,得到了他的反饋信息,獲得了和他親密交談互動的機會。下面就給兒子講故事,講一點心得,和大家分享,歡迎老師和家長參與討論。
—、孩子閱讀不怕重復,不要求多求新。
要選擇好的閱讀材料,能吸引孩子興趣是前提。我通常選擇語言生動的,圖片形象的,有趣樂觀的、充滿現實生活氣息、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講給兒子聽。每個階段,會按照孩子的心情和發展換些故事類型,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對很多學科的興趣。我兒子對地理,歷史,音樂都很感興趣。媽媽主要講文科類的故事,爸爸主要講理科類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孩子小小的心里對新的知識充滿渴望,形成一定的人生觀,能夠有籠統的是非對錯概念。重復不是浪費時間,有時遇到孩子喜歡,一個故事多講幾遍,講幾天都是可以的,通過慢慢滲透,細細品味,孩子在思考中逐漸領會,愛聽我們就可以重復。
二、根據孩子的缺點和壞習慣,通過類似故事達到教育目的。
孩子有些任性,經常會發脾氣,不懂禮貌,不聽話。這時候我就找類似行為習慣方面的故事和他分享,讓他能在聆聽故事的時候,分析故事人物個性,“故事里的小動物或是人物,誰做得對,誰又做得不對,應該向故事里面的小動物或是人物學習什么?”通過這樣的問話旁敲側擊的的問問孩子,每天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開心的事情,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或者說說干的不好的事情,只要誠實,不給予過多指責。孩子敞開心扉,家長就多了了解孩子的機會。可孩子畢竟還只是孩子,有時孩子對自己的錯誤當時領會了,過后就忘記了,沒有真正記住。這時需要我們家長不斷地灌輸和引導,在不傷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讓他慢慢接受生活中的變化和自己的不足。純粹教條的說教孩子不服,很多時候也行不通。對于孩子來說,正確適當表揚與鼓勵和發現他的優點最利于他的健康成長。孩子需要認同感,我們作為家長,將在他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觀察和總結教育方式,給予他適當地幫助,切勿用力過猛。
三、復述故事
先讓孩子看圖畫、聽故事。可以讓孩子一邊看畫,一邊有感情地朗讀給孩子聽,要掌握語速和語調,對于故事里的不同角色說的話,可以用不同的聲調,這樣更能感染孩子。朗讀時還要注意,有些詞匯孩子可能不理解,家長要加入通俗的話或適當地比喻作些解釋。孩子對故事的內容比較熟悉了,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復述這個故事。由于故事的文字比較長,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講下來,家長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分幾個步驟。開始先采用提問的.方式,家長問一句,孩子講一句,一問一答,講完這個故事。然后再用“接龍”的方式,家長和孩子一起講,父母講一小段,孩子講一小段,直到最后孩子能完整地把故事講出來。這樣的方式不光能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在家長和孩子的“親子共讀”過程中,還可以增強母子、父子間的親和力。
四、留下一點點疑惑。
孩子閱讀的很多書,都是有連續性的,越是好的故事,意境越是無窮的,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越大。每天選擇幾頁作為學習內容,留點懸念,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每天講到哪兒,都讓他記住。第二天開始講時,可以先問問他:“昨天講到哪兒了?今天要從哪里開始呀?什么內容呢?”看看孩子有沒有記住。長期這樣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同時,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的累積,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編故事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分析、想像,把故事續編下去。這種訓練可以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這個能力訓練的同時,我們家長要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帶孩子融入生活,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交往能力,感受自然,感受風景,用孩子的心看待身邊的花草樹木,引領他們了解自然,認識社會。
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底氣,塑造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舉止修養。多一些時間和孩子閱讀,多一些時間和孩子分享,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方法,聆聽故事,講述故事,孩子在故事中完善知識,在表達中消化知識,鍛煉表達能力。好習慣受用一生,愿我們和孩子一起聆聽故事,一起成長!
講故事心得體會 8
講故事是一種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學,教師通過講解、分析、講述,讓幼兒學習一定的詞匯,提高講述能力,利用故事對幼兒進行教育,同時接受文學熏陶和道德教育。相信通過這種有意義的`活動,教師的語言表達將更加得心應手、自然流暢。教師以講故事為載體更能走入幼兒的心靈,成為他們朋友,讓孩子愿意和老師作心與心的交流,快樂健康的成長!
為進一步加強我園幼兒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10月12日在梁華雯園長的組織指導下在幼兒園音樂室舉行了教師教學基本功(講故事)競賽活動。
通過培訓讓我對講故事有了一個更深一層的認識,當我們要講一個故事時首先要先確定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東西是什么,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知道哪些詞語需要加重語氣,哪些詞語需要肢體語言,故事的情節高低起伏情緒的變化都要根據故事情節來變換。
講故事心得體會 9
孩子愛聽故事。一天要求講10個故事,或者1個故事重復講10遍,還是樂此不疲,一雙可愛的求知的小眼睛充滿期盼地看著你,讓你欲罷不能,也許這也是一種痛并快樂吧。
給孩子講故事,我們有一點心得,現和大家分享,歡迎參與討論哦。
—、3歲孩子閱讀不怕重復,不要求多求新,應求精。
選擇好的閱讀材料,當然是吸引孩子興趣的前提。我們通常選擇語言生動的,圖片形象的,有趣樂觀的、充滿現實生活氣息、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通過簡單形象的故事,在她們小小的心里形成正確的善惡人生觀。重復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慢慢滲透,細細品味,只要孩子愛聽我們就可以重復。
二、根據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壞習慣,自己創作,通過類似故事達到教育目的。
孩子有些任性,經常會發小脾氣,不聽話。這時候我們就利用孩子平時喜歡的小動物、人物和角色編故事教育她們,讓她們開心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自編故事要針對著每個孩子的特點、心理來的,讓她們慢慢接受生活中的變化和自己的不足,讓孩子有自己的參與感。比如:讓她們做小大人,來批評小動物和人物,進而改正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教條的說教。有時候我們也會利用小家伙們的善良和愛聽表揚的特點來編故事,讓孩子感受自信的.同時也能形成關心他人的好品質!對于孩子來說,正確適當表揚與鼓勵和發現他的優點最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三、留下一點點疑惑。
越是好的故事,意境越是無窮的。以一個小孩子的理解力他是不可能100%去懂的。但沒有關系,一點點疑惑一點點懸念,正促成他的求知欲,是成長的催化劑。故事每講一次自然就理解得更深一些。
四、從哪兒開始,鍛煉孩子的記憶力
可以選擇給寶寶講一些有連續性的童話故事,每天講到哪兒,都讓他記住。第二天開始講時,可以先問問他:“昨天講到哪兒了?今天要從哪里開始呀?什么內容呢?”看看寶寶有沒有記住。長期這樣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講故事心得體會 10
“鳥欲高飛是振翅,人求上進是讀書”、“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本周是南光城市花園幼兒園開展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日子,我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通過與中(二)班小朋友面對面的交流,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閱讀的力量,更加真切地意識閱讀的重要,更加堅定地堅持親子閱讀這門必修課。
本次講故事活動我帶給小朋友的故事是《小蜈蚣穿鞋》,故事中的小蜈蚣因為攀比、任性地讓媽媽從商店買了100雙走起來會叫的吱吱鞋并要求穿著去上學,結果不僅上學遲到了,還浪費了許多家人寶貴的時間。從這個故事中我告訴小朋友們不能因為喜歡就買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小朋友們都聽得很認真,在互動環節,踴躍發言,體現出了好故事的.重要的教育意義。
書是我們重要的知已、伙伴,是親子閱讀、親情互動、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重要工具。與孩子一起閱讀不僅是分享知識,同時也增長了知識,鍛煉了思維能力,為以后孩子的寫作水平打下基礎。
閱讀不僅是一種很好的休閑方式,還可以營造書香家庭的環境,讓孩子生活在書的啟迪和智慧中,久而久這,孩子就會愛上書。
一旦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就等于給孩子的生活裝了一臺發動機,為孩子一生種下希望的種子,希望小朋友們以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講故事心得體會 11
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讀書不僅可豐富知識,更可能讓人變得快樂、積極向上。
所以在孩子課余時間,我就把有關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故事DVD放給孩子們聽,這時候孩子們特別安靜,孩子的記憶力是驚人的,你給他們什么都能接受。漸漸地,孩子們便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DND聽膩了,我就選擇一些故事書籍讀給她們聽,書上生動多彩的畫面吸引著孩子們,對書非常喜歡,產生了深厚的讀書興趣。每天空閑時間他們總是纏著我講書中的故事。于是我堅持每天給孩子們讀10分鐘的故事,發現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和詞匯量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后來他們自己看到圖書上的動物和人物的表情,便能直接說出故事情節。漸漸地,就培養了孩子們良好讀書的興趣和講故事的愿望。
在平時講故事時,我會告訴他們認真地聽,給她提一些問題和他們一起思考故事的內容,分析事件的起因,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是滿足孩子好奇心和了解新鮮事物的一個極好途徑。積極地讓孩子多說,多講是為了培養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句小大人一樣的話還會用上“像…。一樣、勇敢、堅定、不怕困難”等詞匯,這和她長期的聽故事和閱讀是分不開的。 在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心得,孩子3、4歲時聽故事應短小、情節簡單,最好有適當的重復,角色也要少。5、6歲的孩子抽象思維開始萌芽,理解能力提高故事可以篇幅稍長,情節曲折的,而且內容和范圍也要擴大,這樣能開闊他們的眼界和思維。
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他們會講的故事有了用武之地。老師知道她會講很多故事,就請他們給新入園的小朋友們講,當她的故事贏得老師和小朋友的掌聲時,她講故事的愿望更強了,她會主動和老師說“老師:我想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有時講的不夠流利時,她會再看書、再講,只為給小朋友講更好聽的故事。在給小朋友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當眾表達的能力更強了,在眾人面前說話很有自信也更開朗。以前孩子講故事故事講的不夠生動,通過參加“故事大王”比賽和“親子故事會”老師先給孩子生動地講故事,讓孩子體會不同的角色,回到家中家長指導孩子,孩子會主動地給家長講故事的時候,請家長做評委。現在很多孩子在講故事的時候,很注意角色的語言生動,得到是掌聲和聽眾開心的笑。
多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多和孩子一起朗讀,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辦法。愿我們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講故事心得體會 12
一年一度的幼兒講故事比賽結束了,為了給每個孩子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我們在班級進行一次殘酷的初賽,要在37名幼兒中選出一人參加全園的比賽,該如何慎重地決定和選擇這僅有的一個名額,這給了我們兩位老師一個大大得難題?
在經過家長們的大力配合下,班級的幼兒講故事比賽順利地進行著,孩子們也在一次次的鍛煉中,不斷地成熟、進步起來。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激烈的幼兒講故事比賽一個一個地進行著,作為老師,我們也對這次的活動非常的慎重,在每一位孩子講完故事后,都會詳細地記錄著每位孩子所講的故事內容,講述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以及口齒的清楚和表情等等方面。最后,我們有六、七名幼兒的表現都不相上下,特別的“棒”,看到班級孩子們整體語言方面能力的飛速發展,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滿足。但是,一個大難題擺在了我的面前,該給誰去參加幼兒園的比賽呢?啊!一個名額,我們該怎樣做呢?如何幫助幼兒樹立競爭的自信心?
首先,教師要積極評價,保護個性。教師要給予每位幼兒積極的評價和肯定,并要讓幼兒逐漸地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在同伴間相互的評價中,使孩子們看到自己成績的同時,也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從而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參與的快樂,點燃幼兒不斷學習的愿望,“我真棒!”這些激勵性的評價應該是我們的口頭禪,讓每個孩子們明白自己是很“棒”,但是每個人的優點都是不一樣的,在讓幼兒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學習別人的優點,從而激勵幼兒繼續努力,向更高的目標發展。
其次,教師要挖掘優點,建立成就感。心理學家蓋茲說:“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步的能力”。基于這一點,教師在幼兒講故事的比賽過程中,要善于根據每位幼兒的不同差異,個別對待,從而激勵每位幼兒的成就感,于此同時,教師在不傷害全體幼兒的前提下,慎重地和幼兒一起商量,“你認為誰故事講得好?”與幼兒一起來選擇參與比賽的對象,告訴幼兒老師的想法和為什么要選擇“xxx”小朋友去參加講故事比賽,最后形成一致共識,讓幼兒認識到自己參加比賽,不僅是自己的光榮和成功,也是班級集體的榮譽。
再次,教師要調動群體,共同進步。在幼兒講故事的'比賽中,其實也是一種競爭,群體中沒有拔尖,就像一潭死水。在一個班級里,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要善于抓住每個幼兒的特點,給予積極引導,從而調動全體幼兒共同進步。因此,對于競爭來說可以激勵和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將其變為內在動力,讓幼兒個個都能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潛在才能,增強他們的競爭觀念,而且激發了幼兒的創新精神,使幼兒在競賽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
總之,面臨21世紀的幼教改革,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深刻地認識到幼兒教育應該讓每一位幼兒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要尊重、接納每個幼兒,承認差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幼兒樹立競爭的自信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講故事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幼兒園講故事心得體會03-10
如何講故事03-13
講故事教案08-01
講故事作文09-17
給孩子講故事03-12
看圖講故事03-12
中班講故事教案03-10
講故事教學設計10-10
《講故事》教學反思08-11
爺爺講故事作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