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23 08:55:2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措施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措施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針對某種情況而采取的處理辦法。那么措施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通用1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通用17篇)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破”什么“立”什么?方案從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學生、用人五個方面的評價作為著力點。

  《方案》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主要原則是: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難看出,“德”是本次出臺方案的高頻詞。

  一、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

  關于師德師風,百度詞條中有嚴謹官方的解釋。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察在1978年的法國巴黎聚會中說自己學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主要場所是幼兒園,這足以證明我們幼師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們在這里發展和奠定自己的個性,形成對世界最初的看法和態度,一位好的幼師將使其受益終身,我深感責任重大。

  在別人的印象里,幼兒教師就像是一個孩子王,帶領著一群小朋友快樂地玩耍和游戲,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仿佛身處一個愜意的童年夢里。然而,這只是一天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幼兒教師從孩子入園的那一刻,就已經繃緊了神經,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投入到忙碌而平凡的一天中。

  課上我們是有趣的老師,我要讓他們感知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食物,音樂很悅耳,食物很誘人,宇宙很神秘,花朵很芬芳,人類很偉大。日常生活中是孩子們的養護者,像他們的第二個母親。我們不是醫生,卻要了解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癥,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老師,某某搶我玩具”“老師,某某拉我頭發”“老師,某某又不排隊!”有種職業不是民警,卻要解決各種糾紛,說的就是我們。偶爾又變回導演,給他們排練各種表演。為他們創造出小小心靈里的童話世界。同時也是他們嚴厲的老師,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監督他們的行為習慣。

  所以師德師風是什么?曾經以為,高尚的師德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像黃繼光堵槍眼一樣壯烈,向瞿秋白就義一樣凜然。現在我想說高尚的師德是老師們的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就如學前教育專家應彩云說:了解并理解每一個不同孩童的生長特點和成長需求,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德行。傾力促進每一個來到身邊的孩童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道行。

  從備課到上課,從孩子的離園整理到教學反思;用寬容理解去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關心著他們的方方面面,接受他們的每個優點和缺點,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正在茁壯成長;我用溫暖真誠去接待每位家長,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老師和家長的心是一致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二、完善德育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各級各類教育德育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

  良好的品德行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兒時期進行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幼兒以后的成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使幼兒終身受益。現代社會,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境的影響,其行為習慣各不相同,并不盡善盡美,幼兒時期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在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中進行品德教育,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導、培養、強化。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第二場所,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時間非常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總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然而在這些問題中總會看到幼兒的品德問題,所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格應該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紛繁瑣碎的互動中,抓住機會及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將良好的品德教育及時種植在幼兒的心田中。比如站隊,和幼兒說清楚,這是遵守秩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的修養的體現。堅持站隊就是堅持秩序,就是為未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做努力。在每一個細節中堅持德育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必須要遵守的關鍵。在午餐前,要讓幼兒學會感恩,感謝農民的辛苦勞動,感謝食堂阿姨的辛苦勞動。體會到別人的勞動和付出是不容易的。學會感恩就是學會做人。

  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于孩子,教師的教師的人格、德性、品行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在德性修養的道路上,在向善而行的旅途中,教師應義無反顧。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教師的作用仿佛既是純粹的教給他們知識。但是,我們更應該做他們德行的榜樣,不遺余力地呵護孩子思想中每一顆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始終保持著一顆赤誠的心,對著這世界,擁有陽光、積極的心態。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2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可謂正得其時。

  毋庸諱言,長期以來,由于眾多復雜因素的影響,學校教育的確存在著不少令人不太滿意的現象。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社會對教育關注度的空前提升,各種吐槽、批評不絕于耳。客觀地講,有很多問題并非教育本身的問題,需要社會綜合施治才能奏效。

  而在問題解決層面,起牛鼻子作用的無疑是評價這根指揮棒。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總體方案》的出臺,對于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方案》中旗幟鮮明地指出“要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堅決克服短視行為、功利化傾向”,“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多年來,無論是幼兒教育的小學化,還是提前一年學完初中(高中)課程,然后集中精力進行大量的復習、刷題訓練;無論是擠占音、體美及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時間,反反復復在“考試科目”上進行強化,背后的原因都是指向升學率。

  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升學率,不是不要分數,而是不能走過頭,倒向“片面”的邪路上去。最終損害學生身心健康,以犧牲大部分學生的人生幸福為代價,為極少數幾個所謂的“尖子生”陪綁。

  因此,《方案》中提到的“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是極其正確的,這對維護正常的教育生態將起到撥亂反正的良好作用。

  憑心而論,能夠考上北大清華或者“985”“211”的學生畢竟鳳毛麟角,而且也不能把功勞都記在學校的頭上。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說,從培養共產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這個角度來說,從“人民至上”的國家執政理念上來說,學校教育必須要關注大多數,這才是社會主義學校辦學的應有之義。

  將大量的教育資源聚焦在少數幾個學生上,而對絕大多數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視而不見,這顯然是“跑偏”了。

  更有甚者,有些地區的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四處“掐尖”,將別的地區的優秀生源挖過來,做著損人利已的事情,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幾千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思想,是到了堅決落實的時候了。

  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參天大樹,小草也用自己的綠色裝點了春天。在建設共產主義大廈的過程中,高級工程師用智慧規劃了藍圖,而數以萬計的普通勞動者也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將圖紙變成了現實。

  《總體方案》的出臺,必將引領我們的教育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校必將百花齊放,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必將異彩紛呈。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3

  深化教育改革,育學定性評價。通過學習《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我深深感受到,量定情懷下,它是一種能力的構建,育學的花開,更是個人融入到社會情感價值的塑造,真為群體的家國本心,教育初懷,精神家園。一如教育字面上,教,上所施下所效亦,育,養子使作善的執手,它以一種親情,一種溫暖,述說著教育之根,燃火之源。

  青春,向達,吾學唯樂。新時代,新教育,新發展,新起力,根據時代需求,全身心投入課學,大教,以人文本,引入導模,以新的量定和標準,要求自己,刻量自我,對準目標,全方位做好教育的前沿與大觀,完善,完整好教育改革體制,班級文化教育教學機制,立本,立標,立德,立學,立為,做時代的評課人,授學者,教育體,來立成一種風格,文化,學為和教育!

  科學執語,導育花開。所以我們說,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就是生命體新型的改革,以生長為維力,增源,助力和幫扶,它不是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高職高稱,而是加進我們教育能力的刻度提高的水平線,以專業高度化,成長育體化,來推進的教育現代化,以教興國,以學強國,做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子弟兵,讓家長滿意,孩子樂意,教育提力,努力,向上,每一天!

  文件中27條,每一條都書寫著教育人的初心大夢,它是一種引領,更是引風而上的文化支體,育人的場所和場域,這里沒有紛爭,不存功利,更不會以分數論分值,用文憑來壓制孩子的學習力,努力給孩子營造成長的環境,根據自我身體機能,快樂中學習,努力中進步,作為教師,一定要全力牽好這根引線,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用生活中的點滴,來凝聚成人生的三大觀念,積極,努力,奮斗,價值創造價值,讓孩子們在周邊氛圍中,不斷地去自我創造,自我營造,觀念,信仰,目標,腳踏實地,不騖高遠,絕不以升學而升學來打壓孩子的心理,一定要全身心為孩子營造寬松,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情態,風源物化,快樂成長!

  所以,教育的本質從來不物質,孩子面前更沒有功利可談,它是一種精神,更是社會人標桿立體的形象,多能,多彩,不以文憑看高低,要以能力論英雄,沉心踏步,務實求干,真正的以體及能我去論學術,創大為。教育教學形式上一定要多樣化,思維化,改變單一模式,創新育體學堂!同時還要正視升學規律,不片面追求升學率,絕不以分數高低給孩子貼標簽,下定位,決不把升學率視為獎懲,評先論優。不打狀元牌,不將國外學習經歷為限制條件,不以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與指標與績效工資獎勵掛鉤!但一定要突出質量導向,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及人才培養,讓精神指標永遠熠熠生輝!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4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要做到這點,對老師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師除了要能言善辯還得眼觀八方。能言善辯:要能用生動有趣語言創設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激發出學生想去學的興趣。眼觀八方:上課時要時時注意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個眼神,并能用最婉轉的語言進行批判的同時還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應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這樣的學習方

  法才會有助于學生的進步。但事與愿違,現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難題,或呆坐,或急于從同桌那兒得到答案。其實也并非題目真的難道學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學生沒有找到思考的角度,還有些學生則是對自己缺乏自信。針對以上原因,教學中時常采用的方法是:

  一、將題目細化更有利于學生思考;

  二、語言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放寬思考時間,讓學生能進行充分的思考。

  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于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里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后,教師與其他官員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學習信

  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于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班級里,總有那么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于那些不善于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并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比如,當敢說者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復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言者,并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課中對于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言者,并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孩子都有從眾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我把個人的回答改為同桌互說、四人小組交流;把點名回答改為幾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回答問題的興趣。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5

  10月14日上午,校黨委在科技樓會議室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專題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研究部署學校學習貫徹意見。校領導吳彬鏹、李順興、鐘發亮、何紹福、蔣一婷、林致遠、張龍海、戴福康出席會議,校辦、組織部、宣傳部、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工作處、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吳彬鏹主持。

  與會人員深入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工作清單和負面清單》提出的改革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要求。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工作處、教務處、科研處、教師工作部(人事處)負責人結合工作實際,圍繞主題作了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遵循,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各單位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把教育評價體系作為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整體謀劃、上下銜接、系統推進,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推進學校辦學模式、管理體制、育人方式等綜合改革,全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出臺《總體方案》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個關鍵問題,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要切實抓好學習宣傳,把學習宣傳貫徹《總體方案》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引導、督促落實。相關職能部門要對照《總體方案》要求和福建省工作清單、負面清單,結合學校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研究制定具體改革方案,切實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確保教育評價改革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6

  最近一年多以來,我常沉迷夜深人靜的獨處時光,處于一種冥想的狀態,任思緒穿梭時光,在內心修籬種菊,直到詩和遠方愈發明朗。

  去年年初,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春天的腳步,褪去了春節的紅幕,草長鶯飛的季節姍姍來遲,親眼目睹園內半數老師陷入了沒有錢發工資的窘境,園外民營幼兒園經營舉步維艱的情形,我的內心開始萌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黨和人民給予我穩定的工作,讓我不至于為生計奔走四方,但我是否做到去專注于每個幼兒的發展?黨和人民對我的幼兒教育滿意嗎?有沒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標準,可以讓我能客觀地感知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好與壞、得與失?我的內心是茫然的。

  于茫然中,我一直在苦苦的探索著,在探索中豁然開朗。2020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于教育來說,如久旱逢甘露,久雨遇新晴。“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這句話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她剛好回答了我的困惑。我如獲至寶,欣喜不已,這不就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標準么?我深信,只要把這句話鐫刻在我的心里,深入我的腦海,付諸于行動,就一定可以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走向卓越!

  我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這句話中,提取了三個關鍵詞,游戲、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在趣味游戲中激發興趣,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從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怎樣才能在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中實現兒童的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呢?在認真梳理總結自己從教十年的經歷中,我對趣味表現和嚴肅立意深信不疑,以此來作為未來一段時間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標準。

  什么是趣味表現?一言以蔽之:呈現給幼兒的幼兒園生活是快樂的、游戲是有趣的。孩子們視園如家,視老師如媽媽。無論是習慣的養成還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都應該向趣味表現要方法,要目標。

  將教育蘊含在趣味中,在趣味表現中實現教育目標。比如,我班孩子因為好奇將畫畫的顏料打翻了一地,這時候,沒有指責:你怎么這么不小心,把地弄臟了。而是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在好奇中激發興趣,放手讓孩子們去畫、去涂、去探索。讓孩子們觀察,提出疑問,得到答案,原來藍色遇見紅色是紫色,綠色遇見黃色是黃綠色,紅色遇見黃色就變成了橙色。“老師,我看到了彩虹”,“老師,這是國旗紅”,“老師,我長大了要當一個畫家”,于是我設計出“奇妙多彩的世界”的特色主題活動,帶領孩子們認識多彩的世界,明白顏色之間有這么多的串聯。這是來自好奇的興趣,源自趣味的認知。生活處處皆課程,幼兒園生活是美妙有趣的,在趣味表現中實現教育目的。顯然,這樣詩意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一定樂于接受!如梁啟超所說,“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我想,教育亦需如此,才能體現出教育的價值。

  把樂趣還給孩子,讓天使的翅膀自由翱翔。“教是為了不教而教,教是為了樂學而教”。一次咯咯大笑、一次短暫的思考、一次認真把玩都是孩提時代最真實的樂趣。游戲,自帶樂趣,自然也會得到幼兒的青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我的教育教學充滿樂趣。我時常告誡自己,組織開展游戲不可隨意,不可漫不經心,必須嚴肅立意。

  阿莫納什維利告訴我們,兒童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閑置著的,它猶如一座神殿,把它棄之不顧,無異教育的犯罪。所以,無論組織開展什么游戲,都必須認認真真策劃好游戲中的價值引導工作。

  游戲不是玩耍,不是迎合,不是灌輸概念,而是給孩子的心靈點亮一盞燈,照亮孩子內心的真善美;打開一扇窗,還孩子一個精彩的世界;種下一粒粟,讓孩子茁壯成長。在趣味游戲中挖掘游戲的深層次價值,育人如平地起高樓,只有夯基固本,才能一日百尺。開展游戲中,幼兒是飛翔的風箏,老師的手中握著線,時時牽掛相連,以幼兒為主體,相信幼兒,收放自如,松緊有度。老師融入游戲,并在游戲中綻放魅力,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整合零碎的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游戲中實現育人的目標。建立一套游戲的完整體系,從系統和統籌的高度對一系列游戲的組合進行嚴肅立意,確保一整套游戲組織下來,孩子們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在運動中鍛煉了身體,也健全了人格;在游戲中享受了樂趣,也成就了習慣;在些小細節中釋放了天性,也形成了價值取向,在游戲的片段中,形成思維和方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的過程,就是認識資源的過程,游戲的過程,就是對利用資源的實踐。游戲能給幼兒帶來一連串充滿疑問、挑戰、機會、興奮、驚喜、沮喪、等待、滿足、失落等等的體驗,帶來高品質的學習。我們要有一種基于幼兒發展性需要的課程資源視角,合理地搜集、運用資源,促進幼兒經驗的生長。也要有一種基于幼兒實踐性需要的活動策劃視角,整合教學資源,優化實踐方案,促使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策劃游戲之初,更加去注重觀察那些有利于幼兒多樣化游戲、持久性游戲的資源,比如幼兒園的戶外種植養殖活動,玩泥沙活動等,多樣化激發興趣,持久性鞏固認識。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提高了幼兒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于嚴肅立意和趣味表現中組織好每一天的每一個游戲,以游戲為教育教學的基本活動,這也是堅持“幼兒教育去小學化”最重要的舉措之一。除了組織好游戲,我也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去小學化的要求之下,幼兒園究竟應該給孩子教什么?仔細梳理,正是要通過趣味表現教會孩子如何融入集體,讓孩子們了解“個體與集體”的概念,感受“自己和環境”的關系;在游戲中,懂得如何進行社會交往,累積生活經驗;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學會照顧自己;在游戲中,教孩子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們守時間、堅持不懈、專注于一件事……從什么叫形成優良的學習品質;繼續以游戲的方式,將知識自然而然地傳達給孩子,“教”給孩子知識。

  心向往,腳步自然跟上。幼兒在前,我在后。我正在以方案中提到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為指引。于嚴肅立意和趣味表現的藝術融合中組織好游戲這一基本活動,為孩子點亮一盞心燈,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7

  假期宅家,閑暇時光靜心研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一文,感觸頗深。方案中提出:改革學校評價,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行為,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改變用分數給好學生貼標簽的做法。這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往的觀點,重新給好學生下定義,它為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指明了方向。

  回顧以往,教師眼中的好學生首先是學習好,甚至是一好遮百丑,于是入團、評優、選干按分數名次進行,甚至排座位也按成績,這就使一些分數高的學生有了優越感,成就感,飄飄然,沉浸在片面追求分數中,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修行,也使一些學習成績一般,思想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同學得不到認可,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學生的標準呢?只有學習好才算是好學生嗎?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見,做人是第一位的,立德樹人,培養學生良好品德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些學生,他們熱愛勞動,熱心公益活動,助人為樂,見義勇為,關心長輩……他們陽光,他們樂觀,他們向上,操場上,他們身姿矯健;教室里,他們書聲朗朗;掃除時,他們揮汗如雨……他們臉上綻放的是青春的笑容,他們身上充滿的是青春的活力。這群渾身充滿著正能量的學生,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要求的好學生嗎?隨著我校生涯規劃課程的展開,身邊這樣的陽光學子層出不窮,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著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負,他們的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載著收獲、芬芳、詩意和磨礪。他們從生涯夢、職涯夢、學涯夢等方面為自己的人生描繪著宏偉的藍圖。徐銘遠同學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在十九中度過的六年時光中,徐銘遠同學在健美操隊刻苦訓練,追求夢想,不斷超越自我。2019年全國健美操冠軍賽榮獲一級運動員稱號,2020年被山西大學錄取。他的成長是我校“養正立德,多元樹人”這一理念下結出的碩果。在學校開展的棋類、健美操、樂器、籃球、書法、繪畫、摔柔等各種有特色的活動中,許許多多的“徐銘遠”正在崛起。

  校內如此,校外亦然。福利院、養老院、圖書館、社區、街道、車站,到處活躍著身披十九中志愿者綬帶的同學,他們整理圖書,打掃衛生,擦洗公交車,陪老人聊天……在一次次的社會實踐中,感受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感受著“百善孝為先”的責任;感受著勞動的艱辛,彰顯了太原十九中學生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十九中走過的六十二個春秋中,涌現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備的學子,他們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有的成了著名的主持人,有的活躍在賽場上,有的站在了三尺講臺……無論他們身在何方,每當回首往事時,無一不感謝母校,是母校“養正立德,多元樹人”這方沃土培育了最優的你,我們今天才能在各行各業展現最美的我。

  看今朝,旖旎風光秀。已走過六十二年歷程的十九中,風華正茂,讓我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立德樹人使命,用慧眼去發現,用愛心去培養,用熱情去澆灌,我們的校園定會百花齊放,姹紫嫣紅!每一個孩子定會綻放出奇花異采!讓我們靜待花開!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8

  案的出現成為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下的新事物。我在使用學案教學中存在著一些缺憾其中表現為:

  1、擔心課堂超時,害怕在規定的時間不能完成學案已設計的教學內容。其結果是:要么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要么教學任務草草收場,導致教學過程簡單缺乏生動性。

  2、擔心學生對提出的問題不會解答,不敢讓過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不敢、甚至也不會去突破現有的學案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精彩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展示風采,以至于整堂課完成后讓人感覺到,不管是不是同一學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師都在按同一個模式施教。

  3、按學案環節講課,多數是對學案內容拓展的少。

  4、學生大部分在忙于完成手中的學案練習,沒有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

  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解決問題。一是在巧設問題時顯出個性。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問得當能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設問時教師要充分展現自己的語言功底,把學案重點、難點問題教給學生,給學生一定方法引導和思維啟示。問題或準確到位、或生動有趣、或貼近生活。要體現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有助于引導學生在解決重、難點的過程中,找出問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向老師質疑,

  逐漸引導學生找到會學習的切入點。二是在練習設計上顯出個性。練習的設計要立足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取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練習要起到拓寬學生,表現自我的空間的作用;如書面作業、課上、課下自我才華的展示、交流。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鼓勵學生敢于奇思妙想。學案是教師和學生的共用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師要大量尋找教材之外的、學生周圍的、與教學有關的材料,把它們展現在學生面前,并引導學生去閱讀,讓學生有所見有所思有所得。三是在指導學習中顯出個性。課堂40分鐘的時間教師是配角要把學生放在主角的位臵,要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要有效地控制講授時間,學生能看懂的問題不講,學生討論后能明白的問題不講,教師一點就透的問題不講,學生能講明白的問題不講。這樣的課堂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快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自學時可能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教師沒有預想到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反饋,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9

  通過自學,我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獲的。這本書集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

  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著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

  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一個藝術品。其次,課程是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所謂開放,是指課程的開發要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的人共同參與;課程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趨向完善;課程的設計要為孩子個性的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民主,就是課程決策、課程編制的過程應該是對話式的;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交互并生成意義的過程。所謂科學,是指課程是孩子的課程,課程必須回歸孩子世界、適應不同孩子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獲得成功感。

  教師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么,怎樣調動孩子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孩子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孩子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

  同時,教師要放手給孩子,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孩子充分思考,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孩子說。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0

  本人本期積極聽課、評課,大膽嘗試,認真寫好教案、學案,要求學生預習,課前提出知識要點,學習難點,以及有待解決的問題,把全班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對各組預習筆記,討論筆記嚴格檢查,課堂教學采取教師引導,學生大膽上臺演說,讓學生當老師,同學間互相討論,積極發言,補充不夠全面的發言及回答,讓學生吃透知識。教室共有四塊黑板,一般前面塊給教師及上臺講解知識的學生用,其他幾塊分配給各學習小組用,各組以激勵性的稱謂給自己小組命名,如精誠合作、勇往直前等等,學生都很積極。

  本人在數學科的教學上,已基本形成一定模式,課前寫出學案,每小組發一份課前預習,讓學生根據學案進行預習,探究知識。課前讓各小組匯報預習情況,每組派一人講述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重難點以及碰到的問題,探究知識過程中發現了什么,有什么疑問,詢問學生通過預習學到了什么知識。然后教師對學生的預習匯報予以肯定及適當解釋,用十分鐘左右時間引導學生發現歸納新知識,然后練習鞏固,讓學生講解解題過程,從分析到運用新的知識點,解題演算,一步步要求學生像教師一樣能破解知識,這樣學生能吃透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變、學習積極主動的目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歸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通過大膽嘗試,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討論問題積極,發言的同學越來越多,表達知識的口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晚自習討論題目很激烈,各自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有的問題爭執不下,才請教老師。但有部分學生性格孤僻,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他們仍然很不適應這種教法,還需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大膽發言,彼此互相幫助,互相當教師。

  換位教學法不是簡單的變換思維,要結合本校學生及教材實際,從思維上徹底更新,讓學生展現自己才華的時間更多,努力實現三維目標。

  總之,本人積極推行換位教學法的新課改,不斷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教育事業貢獻更大的力量。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1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傳統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革命,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因為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回顧我們所走過的歷程,其中有艱辛也有欣慰,有苦澀也有甘甜,有挫折也有進步,使我們對新的課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使我們有了全新的轉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教師角色,從“前臺”向“后臺”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的角色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舞臺,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天地。教學不是為了控制學生,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準確定位,從講臺走向學生,以追求進,以學論教,以學定教。將課堂教學的視線集中到學生身上。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師進則生退,師退則生進。教師在課堂為學生學習騰出的空間有多大,學生發展的余地就有多大。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課中,教師剪輯了一段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錄像,讓學生在課堂里朗誦,制作一個簡易版的現場MTV。學生情緒高漲,自排自編,分工合作。而教師則在旁充當助手。

  二、師生交往,從“學說”向“對話”發展

  現代心理學認為:兒童在無拘無束的時候,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境中,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力增強;反之則思路阻塞、反應遲緩、心靈封閉、無創造性可言。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有待于點燃的火炬。”因此,課堂改變教師的“話語霸權”,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平等的教育環境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交往,重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對話,開放學生的心態,凸現學生的主體、張顯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創造性。改變以往“教得辛苦,學得痛苦,結果還是不滿意“的現狀。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例如,在教《記金華的雙龍洞》時,先讓學生跟著小導游邊看錄像邊聽解說,到金華的雙龍洞去走一趟。接著讓學生按用文章中的一句話說說金華的雙龍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然后讓學生質疑,學生提出的大多數問題集中在“雙龍洞有哪些特點”這一關鍵問題,抓住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文章的重點。這節課的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了新穎獨特的學習環境,激起學生質疑、解答的興趣。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因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學習方式,由“教師講解”向“自我感悟”深化

  目前的語文教學似有“滿堂灌”走向“問答式”的傾向,包括所謂的“啟發式”教學,有的實際上走進了“問答式”的“胡同”,只是略變了一點花樣,由教師講變成了學生講。

  從教學發展的現狀來看,這種教學存在著以下不足:

  1、不利于培養學生“善思”的品質,“分析課”往往不需要學生去思考,“問答式”教學也只能讓部分學生發展表“高見”,造成大多數學生思維的禁錮。

  2、不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學法。教師的講解往往只是“一孔之見”,學生還是不知道怎么學。

  3、不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閱讀不單是認知活動,更是情感活動,應在一讀一研一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與文中人物同悲歡、共愛恨。這種情感是語言難以表達的,教師和學生的感受也只是一家之言,難以引起共鳴。

  具體而言,培養學生的自我體悟應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朗讀領悟。這實際上是學生個體獨立學習的過程,共內容大致包括: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資料,了解本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的特點,讀準、認清文中的易錯字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質疑問難中找到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如在教《鯨》一課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了很多鯨的資料,從鯨的樣子,種類,生活習性等不同的角度作了生動的介紹,使大家對鯨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也一下子激起了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

  2、深究感悟。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對“問題”形成的認識質量如何,自己還要通過聯系學習和生活的原有認知,進一步領會、反省、驗證,在聯系中“澄清”對問題的認識。

  3、討論省悟。在反饋中評議,在評議中內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提自己的疑惑,談自己的感悟,抒自己的情感。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的形式,回顧自學內容,交流學習收獲及其他方面的收益,同時引導學生就自主研究過程中自己及同學的參與度,自主研究的質量、速度等方面展開評議,以改進原有的不習方法,歸納出新的學習策略等。

  四、教學平臺,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

  課堂教學“封閉型”主要表現在:

  1、教學內容固定,語文課僅僅圍繞教材進行教與學。

  2、教學手段單一,通常的語文課,教師主要靠一本書和一支筆,較少使用錄音機和投影儀,更不用說是“網上”瀏覽了。

  3、教學形式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教學組織導致的后果,一來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二來縮小了學生的語文視野。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更是刻不容緩。

  語文課堂如何走向開放呢?

  1、教學內容開放。以教材為主,輔之以國內外重要新聞,本地區的熱點問題,以及與課文相關的名著和佳作等。

  2、教學手段開放。信息時代的語文課堂教學迫切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運用,增大了學生的信息量,縮小了讀者與作者之間在時空上和認識上的差距,使教學課堂實現了由平面、單向向立體、多向的轉變。

  3、教學形式開放。語文課堂的教學組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可以在教室,也可以走向社會;還可以圍繞每個階段的語文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語文綜合活動。如在教《西門豹》、《田忌賽馬》兩課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這些故事內容。結果,有的學生“講評書”,有的畫“連環畫”,有的進行“賽場實況轉播”,有的排演課本劇……學生準備的過程中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反復地推敲,反復研讀,有的還要看“電視書場”,聽“實況直播”。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在此基礎上,我還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籍。這樣的語文學習,不僅學生喜歡,而且在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構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已遠遠超越了語文學習的本身。

  五、作業設計,從“剛性”向“彈性”過渡

  教師應該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根據循序漸進的原理對各種練習材料加以提煉和編排,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向學生布置分層作業。從眾多方案和活動中選取與他們的知識、技能水平相當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和興趣。象愛因斯坦這位善良的老人所說的那樣:“學校所規定的作業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來接受。”那么如何讓作業變成禮物呢?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1、觀察作業。如學了《爬山虎的腳》后,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爬山虎到底長什么樣,爬山虎到底是怎么往上爬的。

  2、調查訪問。學生自由組合成調查小組,到學校各個班級收集名人名言,并做成一份手抄報;調查同學的生日,聯系方式,制作“班級同學聯誼卡”;由家長帶領到超市去參觀,做一份“超市物價、品種”調查表。學了《只有一個地球》后,讓在調查訪問后設計保護地球的廣告,寫一條新穎有趣的廣告詞。

  3、課外閱讀。其一,閱讀與所學課文相關的文章。如學習《景陽岡》、《草船借箭》等故事時,可鼓勵學生閱讀原著:《水滸傳》、《三國演義》,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其二,閱讀其他各類書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詩歌等等,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4、動手操作。例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篇課文后,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有關西沙群島的知識,并用各種形式展示在同學們面前。做這樣的作業,學生興奮,老師高興,有時連家長也會參與,一舉多得呀!

  5、表演劇本。在學完了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后,可讓學生排演成課本劇。如學了課文《晏子使楚》后,讓學生試著把這個劇本演一演,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

  6、預習新課查閱資料。預習新課,收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是我們每周五必須布置的家庭作業。同學們通過上網,去圖書館,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方式獲取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并在來校后和同學們交流。這項作業激發了同學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收到了課內外結合的理想效果。

  六、評價模式,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提升

  現代評價要求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邏輯和數理邏輯方面的發展,而且要通過建立新的評價指標和改革評價方法,發展學生其他方面的潛能,諸如與人交往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等。評價應充分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關注個別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走進新課程后,評價方式也多樣化,不僅重視量的評價,還注重質的評價。

  1、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不同的評價主體開展評價活動,而且也要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有創見的思想,特別是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更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

  2、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外活動評價。學生能力的體現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而在活動中最能夠展示學生的能力,同時會使每個學生受益匪淺。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不愧為促進學生發展的良好時機。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如開展“書海競帆”讀書活動、“妙趣橫生”的講成語故事比賽、“未來之星”習作大賽等。

  3、促進學生發展的生活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學習,又包括生活的多個層面。可以每月制定一個目標。這樣有助于目標的實現,也會使學生感到實現目標的喜悅之情,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每月底對班內進行一次月總結,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分設“表現突出獎”和“突出進步獎”。當孩子們的努力得到回報的同時,心中也會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表現得更好。起到了發展性評價的作用。

  總之,新課程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不但改變了教材和教法,它更從思想深處改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現在,新課程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它需要我們第一線的教師們認真地鉆研、扎實地實踐,及時地總結,長此下去,新課程之花必將越開越艷,并能結出素質教育的累累碩果。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2

  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使認識到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新一輪的課革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今年我國實行了第八次課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教育的發展,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教學改革的意義

  1.改革的特點。

  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因此,教學改革日益被提到改革日程上來。我國在教學改革方面做了許多努力,但從總的形勢來看,由于受應試教育和實踐的深遠影響,人才選拔的機制不完善,所進行的教育改革仍有許多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尚未能構造出一種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教學新體系,這些,既有教學改革本身不夠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課程制約的因素。因此,素質教育的成效還不夠明顯,教學實踐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這些都是本次教學改革要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次教學改革,由于有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改革成效作為基礎,有了深刻的反思,對存在的問題有了檢討與共識,因些可望有針對性地、實實在在地展開。更為重要的是本次教學改革作為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進行的,新課程、新教材既在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很好的支撐點,同時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可望教學改革有實質性的全方面的推進。

  2.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究竟要改什么?)

  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

  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所以教學改革要重視觀念改革的先導作用,又要重視方式改革的載體作用。本次教學改革不僅要我們教師改革教育觀念,還要改革我們教學方式、教學行為。

  我們教師們觀念、方式的轉變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能動性、創造性才真正得到張揚、提升,而且還將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的人,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被看成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

  再次,致力于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

  二、教學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還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傳統的(簡單說)教材是什么?學校規定什么、政府規定什么,我們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具體一點說:教學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傳遞課程的過程,不應當對課程做出任何調整和變革,教師只是規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規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新的課程的內容和意義在本質上并不是對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對給定的內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對給定的內容的意義都有其自身的所讀。

  從而對給定的內容不斷進行變革與創新,從而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教師、學生都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的過程。這樣的教學就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這就是新課程的教學觀。

  三、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助、共同發展的過程

  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重點問題:傳統的,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本是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助,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師生間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學是師生互助、互惠的關系。

  四、教學是重結論還是重過程?

  結論和過程的關系是教學過程中一對十分重要的關系,與這一關系相關的還有:學習與思考、學習與會學、知識與智力、繼承與創新等關系。從教學角度來講,教學的結論,即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結果,教學的過程即達到教學目的、結果而必須經歷的活動過程。我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的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認識方式,各種觀點的碰撞、論爭、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理解、鞏固。從學習角度講,重結論輕過程,即重學會,輕會學,學會重在接受知識、積累知識,是一種適應性學習,會學重在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善于發現新知識、提出新問題,是一種創造性學習,因此在重結論的同時更要重視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五、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必將發生哪些變化?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的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

  1.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核心理念,我們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這些學生,如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或缺陷的學生、智力發展不好的學生、孤獨的學生、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同時要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不體罰學生、辱罵、訓斥等等,我們教師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贊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微小的成績進步,贊賞他們的善意,贊賞他們對教材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2.在對待教學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

  教的職責在于幫助。①幫助學生檢查和反思自我,使學生在明白學習什么、獲得什么、達成的目標;②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③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④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⑤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⑥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⑦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潛能和性向。

  3.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在教學前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在行動過程中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教學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可使教學理論化。

  六、教師地位的轉變

  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為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參與者。

  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窨,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七、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札根于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于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因為只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學生學習,使得大部分的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而今,通過課改,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方法也改變了,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變得愛學習了。

  八、教學評價體系的轉變

  打破過去單一地以考試分數為評價手段的一統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以往,不管是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以考試作為手段,從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局面。

  而今,按照課改的精神,將不再以分數作為的評價手段。我們的知識評價與考試主要是為了發現學生的進步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學。如果只在學習期末對學生評價和考試則不能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學業與非學業的內容不適合通過一次評價與考試進行檢查,某些考試也要求評價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時間內,如需要較長時間的任務和活動。因此,現在我們提倡學期末對學生的評價應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期末評價與平時評價相結合,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的期末考試的負擔,避免出現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同時也有助于通過不斷的日常評價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學。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3

  12月8日由中國名校共同體、《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邀請,在遼寧省沈陽24中舉行了“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對于我來說,這次出來的參觀、學習與交流,收獲很大。沈陽之行,我思緒萬千,感觸特多。

  一、課上:

  20%(約10分鐘)——教師指導、點撥、答疑

  70%(約30分鐘)——學生自學、討論、展示

  10%(約5分鐘)——學生自結、鞏固、檢測

  “高效課堂271法則”,即課堂45分鐘分別按照2:7:1的比例,劃分為“10+30+5”。要求教師的講課時間不大于20%,學生自主學習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課的成果測評。

  該課堂在前十分鐘,首先對今天的導學案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及時表揚優秀小組和優秀個人,尤其是對中下學生的表揚;其次學生齊讀學習目標;然后老師引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每節課輪流),提出本小組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教師對各小組表現情況進行鼓勵性評價。在調動各小組充分發言的同時,又要保證整個過程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以內。課堂中段30分鐘,教師針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迅速進行組織整理并結合自己已準備好的新授課的導學案,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和相關的新發現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分析、講解,此間盡可能地安排學生輪流進行展示、點評,教師要做到“放”和“等”,并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充分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位同學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因互動而精彩。

  課堂后段5分鐘,要求學生迅速整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及知識要點,請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做出本節課的小結。教師還要評出優勝組和最佳個人。最后做當堂檢測題,爭取做到堂堂清,課課清。

  分組合作,討論解疑

  展示點評,總結升華

  清理過關,當堂檢測

  讓學習目標成為貫穿每堂課的的主線和靈魂

  二、課下:

  課前準備緊鑼密鼓。

  首先,班主任對全班學生按性別、成績、能力等因素進行均衡組合,分成若干個小組,并由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學生任組長。

  其次,任課老師將根據所教學生層次準備導學案。導學案要有學習目標、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前預習要有概念填空、概念理解小題以及課前簡單熱身小練習;課內探究根據本節課內容的應用選題,讓學生展示、點評、總結。導學案,必須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大量搜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認真篩選,領會消化。因此,編寫使用導學案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確確實實感到了壓力。

  最后,備課過程中準備好的導學案提前一至兩天發給學生,便于學生預習準備。在老師上課之前,要批閱學生的導學案;課后,老師要再次批閱學生的導學案。雙批雙改——達到了導學案的充分利用以及學生的充分預習和認真的參與,使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一個班級的師生就像一支運動隊,教師就是那教練。”每一節課就象一次訓練,沒有科學的方法就不能產生劉翔、王軍霞這樣的世界冠軍;同時,沒有足夠的訓練強度,也不會出現中國女排。光教師“一頭熱”是很難產生高效課堂的。

  如果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全力參與,再配以我校教師認真準備、辛苦付出,爭取實現我校的課堂教學的最大化努力!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4

  執教一年以來,聽到最多的就是小班化教學,而最有爭議的恰恰又是小班化教學。小班化教學,以我的認知來看:就是班中幾人為小組,上課可以組內成員相互交流討論,然后請代表發言或者上臺展示自己小組的勞動成果。但是,在這樣一種小班化教學中,我存在著困惑:用原來的教學模式上課,原本可以完成的任務,現在都完成不了了?小班化教學的理念就是師生融一體,將學生的想法推向課堂。但是如果這樣,課堂教學實踐就會大大縮短,本堂課的內容就會很難完成,也就達不到我的教學目標了,這可怎么辦?帶著這樣的困惑,帶著對“四色學習單”的好奇,我參加了這次的小班化改革培訓。

  很榮幸,我與我校的各位老師被選為一日小學生,有幸加入了周老師與何老師的課堂。說真的,坐在下面當學生,起來回答問題,依舊緊張。但是,更多的則是對于“四色學習單”在課堂中如何操作,如何演繹的一種期待。

  “四色學習單”,這是一種全新的理念,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形式載體。在課堂上,周婷校長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四名學生,分別為“紅、黃、藍、綠”,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他們在組里分工不同,任務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增加學生的凝聚力,提高孩子的參與性,關注不同學生不同的發展。起初,“四色學習單”紅、黃、藍、綠代替作業的難易程度,用于課堂教學。隨著改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形狀繪制四色學習單,也可以代表組內不同的成員,真正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

  例如,周婷老師帶來的《鹵蛋》繪本讀寫課中,鹵蛋是一個小男孩,這個孩子是一個整日在祈禱的孩子,許下了許多有趣的愿望。課堂上,周老師采用了“四色學習單”,給每個學生設置的學習任務都是用紅、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來表達的。不同顏色的卡片上代表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學生則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分角色完成不同難度、不同特色的學習任務。最終在周老師的帶領下,理解了作者想傳遞的情感和意義,走進作者用文字呈現的世界里。同時周老師還對我們提出了像鹵蛋一樣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模仿有特點的章節練寫的要求,和同伴一起分享童年的心聲,創編出了一本屬于我們自己這一組的繪本。

  再舉個例子,周老師舉出的一張學習單。紅色孩子解決小詩人想變成什么?做什么呢?指向課文。黃色孩子解決他還想變成什么,做什么呢?則是一種指向性的拓展。藍色孩子解決你最想變成什么?為什么?聯系了生活。而綠色孩子解決你最喜歡哪一種變化?也就是引導性的評價。這就是四色學習單的顯著作用。根據學生本身的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

  同樣,由特定的紅、黃、藍、綠組成的四人小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的變化,可以重新組合承擔不同的任務,實現不同的發展。不難看出,四人小組的打亂,實際上是再次打破慣有的學習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識內容的系統完整,重在引發興趣,重在對某一問題充分思考、研討和交流,特別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而四色學習單的誕生,正如周老師所言:精化小班發展內涵、深化小班學習文化、優化小班教學質量、亮化小班學校品質。有如此多特點的四色學習單,又衍生出了四色預習單、四色交流單、四色整合單、四色拓展單等。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5

  我校從20xx年9月開始,根據本校情況選擇了《學案引領,先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這一課題。經過省教科所審批,于同年12月進入課題研究階段。現就本學期的摸索實踐小結如下:

  一、學習理論,轉變觀念

  沒有理論上的成熟就沒有方法上的科學,如何使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成效,關鍵在于抓好學習教育理論工作,只有在理論指導下,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實驗。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學習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邱學華的《嘗試教學論》等理論,明確了研究方向,為課題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認真開展研究活動

  1、充分發揮教研組與備課組的作用。在上課前一周,同科目教師在備課中研究學案備寫,組內成員要明確任務、統一要求,集體討論、研究,分工協作,專人負責具體執筆。

  2、在上課前一天,把學案發給學生預習、自學。

  3、上課時,學生根據學案在老師和學案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因此,必須把講案、練案、學案三案合一。

  4、注重當堂檢測。練習是檢測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它必須圍繞目標,把練習設計活一點。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發現、選擇、遷移、類比等過程來求得答案。練習還必須具有層次性,一般可分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三類。

  三、學案教學,成果可喜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如在一次研討課中李老師教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時,就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口算41001100。不一會兒,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生1:41001100=50011003;生2:41001100=5002002;生3:41001100=5002003+1;生4:41001100=410011002,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搶說理由,特別是生4,并不拘泥于前面的思維方式,而是根據題目本身想出既方便又快捷的巧妙算法。這樣,學生在不斷的嘗試過程中學會學習。所以學案引領,先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有利于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是轉變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方式,學案引領,先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加上自己的思維以及同學之間的討論,得出初步結論。然后,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從而使學生們真正地牢記所學的知識,接著,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實踐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先練后講的目的。這樣,既有打破滿堂灌的常規教學,有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有利于學困生的成長。學困生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由于、策略不當或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他們沒有認真聽課所造成的。時間長了,也就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而用學案上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變為輔導的形式,這樣,學生不會再沒事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只要學困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就一定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4、有利于減輕教師的負擔。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集體編制學案,代替過去的抄襲教案的繁重負擔,能為教師的研究和發展找到了落實點,從而留出足夠的時間來研究教材和教法。

  四、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盡管我們對每一個環節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每一課都是精心的設計,但在教學中出現了不盡人意的結果,細細想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兵交兵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有些小組的優生幫助學困生學習時為了看答案得到老師的表揚,只講其然,不講其所以然,學生仍舊一頭霧水。

  2、先學環節部分中等生、學困生并沒有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自學課本完成練習也只是套用例題完成練習任務。根本沒有靜下心去鉆研為什么這樣做?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方法是怎樣總結來的?

  總之,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艱辛不易的過程,教學改革如社會歷史上任何一項改革一樣,可能是失敗的產物,也可能是成果的典范,但教學改革關系百年大計,所以,我們就更希望它的結果是成功。而一項事物之所以會成功,往往在于人們的堅持,正所謂: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所以,對于 學案引領,先學后教模式的應用我們唯有堅持才能發現真正的價值。

  無論是應用中出現的學生問題、教師問題、還是模式問題,只要我們懷著積極的心態,正確理解,根據不同的學情科學靈活應用教學模式,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學案引領,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就一定會在我校扎根。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6

  教育部近日出臺《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其目的是要通過系統設計,多方位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有效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現代產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學生個性化成才是中心

  職業院校的中心工作應該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圍繞不同個性和不同職業發展需求的學生,做好頂層設計,暢通人才成長“立交橋”,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多元化、個性化教學,保障學生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習得一技之長,順利進入社會穩定就業、成功創業,成就出彩人生。

  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進入職業院校求學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傳統應試教育相對低分錄取的學生,但他們絕不是“二等公民”,職業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每一個學生重樹信心,關注自身職業生涯發展,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服務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職業教育教學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努力讓志愿盡早就業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偏好習得一技之長,努力讓志愿繼續讀書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奮斗目標逐步實現進一步深造的人生理想,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就讀職業院校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文化技能并重并舉。目前,個別職業院校由于辦學條件制約,技能教學仍是在黑板上教學生開機器;一些職業院校僅僅重視職業技能訓練,不開設或很少開設文化基礎課程……諸如此類的教學方式要堅決予以摒棄,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文化素養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并重并舉。

  專業特色發展是基石

  職業院校要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科學定位,合理調整設置專業,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道路。

  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目前,我國不同區域產業發展基礎不同,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也不一樣,迫切需要地方加大統籌力度,協調職業院校建立健全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時按照國家“一帶一路”“互聯網+”“中國制造20xx”等戰略部署,依據行業企業用人標準、崗位要求和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前瞻性地調整區域職業院校專業結構和布局,加快形成與區域現代產業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和布局。

  服務產業特色發展。如何依托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需要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通過深入市場調研,找準專業定位,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接區域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培育特色專業(群)、打造品牌專業(群),逐步從對接產業、服務產業向提升產業、引領產業發展,穩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的能力和水平。

  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全國職業院校部分專業招生、在校生人數一直位居各專業前列,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難以形成特色。對此,職業院校要積極推動國家產業發展急需的示范特色專業建設,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積極推進裝備制造、軌道交通、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專業建設,突出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品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增強專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校企協同育人是主線

  校企協同育人是職業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

  抓緊構建校企協同育人長效機制。湖南、河南、寧波、深圳等省市先后出臺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辦學的促進意見、管理辦法或者地方性條例,我們應當積極學習借鑒先行者的經驗,立足所在地方、行業和學校實際,在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明晰校企合作雙方或多方的責、權、利,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協同育人的積極性,發揮行業、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中的主體作用,有效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著力創新校企協同育人平臺。推動行業部門、行業協會探索建立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與發布機制,協調好技術技能人才供需關系,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積極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依托行業龍頭企業或示范性職業院校,通過集團內科研院所等成員單位的有效溝通與互利合作,發揮好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優勢,積極開展學生頂崗實習、應用項目攻關、特色專業共建等多方位合作,推動校企共生共榮發展。學校要積極與企業共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現代學徒制試點、生產技術攻關等方面密切合作。

  教師素質提升是關鍵

  整體提升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素質,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建立一支專業的管理團隊。職業院校的院校長及其管理團隊應具備豐富的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了解經濟社會和相關行業產業發展趨勢,懂校情,知學情。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業院校要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培養和培訓,通過“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優秀教學團隊”等措施激勵教師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要根據專業調整和產業發展態勢,主動從行業、企業聘請能工巧匠和一線管理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充實學校專業教師隊伍,保障教育教學內容跟得上相應產品生產技術、工藝流程、營銷策略等前沿變化。

  鼓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互聯網+”新時代,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方法和手段日趨多樣化,要大力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積極運用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教學,促使教師和學生全時空互動,調動教師教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管理規范是保障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現代職業教育在我國發展的歷史不長,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加之專業多樣、學生多元,管理難度很大。

  注意規范引導。近幾年來,教育部適時修訂了中職、高職專業目錄,完善了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并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標準制訂、國家規劃教材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要貫徹實施好這一系列標準,需要地方積極探索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課程標準,需要職業院校積極借鑒引入行業龍頭企業的崗位規范和職業標準,在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核心技能達標的同時,鼓勵地方和職業院校因地制宜、特色發展。

  加強常規管理。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中心,職業院校需要切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教學文件,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本位,進行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

  開展診斷評價。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更多地取決于用人單位的反饋評價以及畢業學生和家長的口碑。這就需要職業院校在教學工作全過程適時進行診斷、技能抽查、綜合素質測評、畢業生跟蹤調查,組織行業企業專家、教育管理專家、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研究分析、績效評價,實事求是改進教育教學。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17

  新學期,全市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潮,我校組織全體干部教師學習了《肥城市整體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和《肥城市整體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學習資料選編》,我深受感染和啟發,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

  在我的以往課堂教學中,我也想過用“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總是在思想上有所顧慮,擔心學生不會學習,擔心學生學不好,擔心把學生給耽誤了,擔心課時緊,任務重,沒法完成被學期的教學計劃。另外,我還擔心學生在課堂上玩大于學,一堂課下來,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著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敗又怎樣來彌補?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欲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贊訶夫說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溫,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松,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相信我們在這次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近段時間,我利用工作之余,積極投身到教研教改知識的學習當中。我認真學習了魏書生、李鎮西等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經驗、教學雜志上面有關教研教學的文章,以及介紹杜郎口教學模式的《課堂的哥白尼革命》一書。通過學習,我充實了自己的教學理論,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迸發了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情,現將學習中個人的片面認識,簡要匯報如下:

  一、加強修養鍛鋼須硬自身

  魏書生老師通過自己潛心研究教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他全新的教育理念,走出一條教學改革的新路。作為語文課老師,他長時間不進教室,不講課,學生照樣自覺主動的積極學習,取得優異成績。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仍能從繁瑣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解脫,讓學生成為自己的助手,從容應對班級管理。這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而讀后認真思考,魏老師之所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不僅取勝于科學嚴謹的管理措施,還取勝于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首先他用自己博大無私的愛感染學生,發現學生的優點進行賞識教育,學生做錯事沒有斤斤計較,抓住不放。

  不僅不體罰學生,而是讓學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改正錯誤,在充滿愛的教育中真正體現出在學生心中偉大地位,學生受到感染,主動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老師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學生才會承認自己所作所為,心悅誠服地接受懲戒。其次,他能身體力行,以他自身的行為做表率,毫不懈怠地帶領學生無論是在嚴寒或是酷暑,從不間斷地鍛煉身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具有堅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形成堅忍不拔的堅強的意志。

  作為每一位教育學生的老師,我們的工作對象是長知識學本領有思想的學生,這決定我們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我們要想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學生,我自己必須是一名德才兼備,勤奮好學、吃苦耐勞的老師,要想鍛造出好鋼材,自己先要有扎實過硬的技能。

  二、沐浴書香汲取知識營養

  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實時更新,不學習不僅不能與呼喚學習型社會這一大需要相協調,還有愧于代表著進步與知識的“教師”這一稱號,更不能很好地勝任我們的工作。縱觀當今教壇,教育前輩和教育同仁就教學改革做出了不懈努力,有很多寶貴的成功經驗無償的供我們學習,我們只需采取正確的學習態度就能輕松獲得成功。反思自己的教學,雖然有新課改理念的融入,但自己的教育技術手段還很落后,大多數情況下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靠激勵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偶爾用上錄音機就能使學生欣喜若狂,學習積極性大增,課堂教學效果極佳。

  試想,如果在先進教學模式下,我們把預設的課堂問題,以及參考答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用影像畫面創設課堂情景,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知識將會是怎樣的享受,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將會有怎樣的飛躍,而本人在教育技術的運用方面,知識幾乎是空白,因此,我要從頭再來,積極學習。

  三、更新觀念踐行教學改革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老師的作用就是在課堂上采用恰當的引導方法,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聯系生活體會,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表達出來。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語文課也不應是單調枯燥的串講分析,汗流浹背的滔滔不絕,而應是科學設計教學環節,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簡言之,即“變講堂為學堂”、變“一言堂”為“眾生堂”。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在歡快熱烈的氛圍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改革,在其“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中,通過預習、展示、反饋等環節,分層次、分步驟強化了各種訓練,學生經過自主學習、互動學習、合作學習、展示學習,使他們熟練的掌握了知識,并能靈活運用。對比我的課堂,還有差距。學生已具備了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但采用詩歌、小品、快板等多種藝術形式回答問題的能力還不具備,教學改革雖有初步成效,但教改之路還任重道遠。

  今后,我要繼續努力,踐行教學改革,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職教育改革論文07-04

關于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的意見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05-19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08-15

深化生本課堂建設心得體會06-01

校長研修心得體會:對教育改革的思考01-05

深化改革的心得體會(通用13篇)05-26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范文10-29

石材幕墻深化設計的論文04-19

友誼化解陰謀深化散文06-17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漢語言教育改革的思考論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