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心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孟子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孟子讀書心得1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沒有子孫后代最為重要。娶妻本應先告訴父母,舜帝沒告訴父母而娶堯帝的二女為妻,就是因為擔心絕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孟子繼孔子之后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里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跡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后來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注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說:“于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里他把無后解釋為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很多同志說,為了父母去結婚。如果為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婚,當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后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孟子讀書心得2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后來,我發現家里實在是沒有什么書了,只能讀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譯文和注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釋和譯文來讀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這個順序讀書,自然更是“一頭霧水”了。我是讀著讀著就不想讀了。因此,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直到幾天后,我無意中先看了譯文,又看了注釋,最后才看了原文,這樣我一下子就可以讀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終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閱讀中,我是嚴格按照先譯文,后原文,再注釋的順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無窮。
孟子讀書心得3
孟子的理想人格體現于“大丈夫”,““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將“富貴”、“貧賤”、“威武”作為考核人格的三種標準,“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分別對應仁、禮、義三種道德規范。對于“大丈夫”人格的塑造,孟子提出“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大義大德造就的人心修養,是面對外界的誘惑、權勢仍然能夠遵從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是一種信念和意志相互融合的心理狀態或者精神境界。孟子認為“大丈夫”的最高境界是“舍身而取義者”:“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堅持自己的道義和做人的原則,不害怕死亡,不茍且偷生。
孟子的“大丈夫”思想無疑對后世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當今物欲橫流、隨波逐流、詰曲媚俗的時代,尚且不說“舍身取義”,僅說保有“浩然之氣”,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心魔,仇恨、貪念、怨念等產生、縈繞或藏匿在我們的內心,盡管很多時候我們不承認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但是它確確實實存在著。俗話說,心是一塊地方,既生魔也生神。但心的主宰者在于我們自己,面對心魔,面對善與惡的抉擇,我們首先應該放空自己,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對自己有一個全面清楚的了解。誠然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的干擾、困惑和阻礙,但是最終的定力還是要看清楚自己。現在討論一個重要的話題就在于我們能否遵從自己的內心,大家眾說紛紜,可能即便高談遵從內心,一面又不得不順從顯示,向世俗低頭。就我看來,我認為與遵從內心相比,說服內心是一個更加困難的事情。面對旁人的冷言冷語,朋友們的腰纏萬貫,自己如何說服自己,保持“浩然之氣”,堅守內心的修為。舉我自己的例子,從小到大,我的夢想都是當老師,后來本科去了上海,看到周圍同學一個個轉行做了金融,流連于各種社交產所,結識很多所謂的牛人和精英,自己慢慢開始思考我到底應不應該走學術道路,應不應該讀博士。大三我糾結了很久,大四一年我選擇了隨波逐流,開始咨詢證券實習,學會認識更多的人,備考各種各樣的證件,但是一點也不快樂,即便是實習工作我明知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也沒有一點動力去做得更加完美。進入研究生的頭兩個月我繼續著這樣的困惑和迷茫。某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我應該繼續堅持我自己的夢想,做學術,當老師。選擇正確與否就在于自己回想的時候會不會后悔,我想繼續深造,想要出國見識更大的世界,想要做教育慈善,想要退休后開一家面館,這就是我內心永遠不變的定力。認清自己之后,我便退掉了兼職等,跟著老師好好做研究,我想說這兩個月我過得很快樂,這才是我內心真正想要的。在我看來,或許我們不必要將孟子的“浩然之氣”看得過于宏大,過于具有道德感,而可以從切合實際的認識自己做起。而且我相信,認清自己是保持內心修養的基礎;靜坐、冥想、內觀、內醒,養浩然之氣。在我們真正沉淀下來之后,“富貴”、“貧賤”、“威武”不足以改變、扭曲我們的心性。
孟子讀書心得4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說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余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仿佛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就是說“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于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于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悅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悅之。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圣人,他們的賢德在于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回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么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孟子讀書心得5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圣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來講解反求諸己的問題。也就是強調,首先要從自己做起,不管知否遇到問題都要經常做到反躬自問。現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用不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和別人可以說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身先士卒,從自我做起。
孟子,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王道、仁政治國之道、交友的標準、理想人格在孟子所處的時代可能帶有一些理想的色彩,但很多的思想運用到當今時代仍對人們提高修養等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它不會隨歷史而逝去,而會隨著時間發展不斷地積淀、凝煉,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如同酒一樣,越陳越香。
孟子讀書心得6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后世將其與孔子并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圣”。孟子提倡“仁、義、禮、智”,并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他的這些思想和觀點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的言論匯編《孟子》中有所體現,尤其是在那些被譽為孟子經典名言的語錄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關于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后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圣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在這個社會里,有一些事情是我們想做而做不了的,有些事是我們不想做卻必須做好的,還有些事是我們喜歡做也想做好的。有些人做著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么放棄什么。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棄一些
孟子讀書心得7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著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后,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著帶有拼音的詩詞,并背;上了小學,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人,后世將他和孔子并成為“孔孟”,有“亞圣”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說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饑餓,使他身體困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群,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煉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說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后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鐘后,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后不是勤奮啊?他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后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著……哈哈,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后,馬上收斂了許多,紅著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么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孟子讀書心得8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說統一天下在當時并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后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為一個目標。孟子說的王天下,其實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國,必出于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說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并不完全,其更多說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說到商湯更詳細。如對于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脫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于民心的重視及其對于仁政的闡釋對后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一)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于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云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專心有恒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于其智力差異,而是由于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于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須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復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恒,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于積極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心得9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說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說白了聞名不如見面,今日,我也榮幸讀來到這本能反應使我們終生獲益的書。
有關教大家怎樣做人的書讀了的很少,但也涉足過一些,例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一件事危害較為大。這本書關鍵寫了春秋戰國時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教育學家孔子身旁產生的一些小故事,我讀后獲益匪淺。
在這本書里幾個小故事深深記在我的腦海中里,在其中有一個故事稱為《師友之道》。這個故事關鍵講的是交朋友要保證“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孟子說過“父子倆有親,臣子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盆友有愿”,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解決人際交往的基礎規律,為政冶應以身作則,以身作則,才可以保持社會發展的平穩和人際交往的和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根據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實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歡這本書,我不想忘掉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10
初次接觸《孟子》是在初中之時,當時并沒有多大感覺,只是把節選文段當作課文去學習。但是,當我在接到集團下發的《孟子》并讀了幾遍后,發覺這本書蘊含著很深的哲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從此對之愛不釋手。
尤其是讀完《寡人之于國也》一文,我感觸良多。對于“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結合當今社會,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曾經懷疑過“付出跟收獲成正比”這句話,因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報”這樣的經典句子,但現在的我更傾向于前一句。很簡單的例子,就拿賺錢來說,一部分人在同一時間內會比另一部分人賺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賺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許會抱怨,也許會嫉妒,也許會羨慕。但我們所沒有看到的是比我們賺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們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許是身體上的,也許是心理上的,往往處在相近或一個級別上的人就會因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種心態不自然的產生了扭曲了的心理,這也許是社會復雜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潛意識里都渴望被別人重視,但只是有時個人的期望值過高,而當別人沒有達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時,也就會很自然的產生了所謂的失落感。有些人喜歡隱藏自己,有些人喜歡鋒芒畢露,永遠隱藏的也好,鋒芒畢露的也罷,只是還有一種偽裝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改變不了就適應它,正如《孟子》所說:“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所以我們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
孟子讀書心得1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說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后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為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小學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愿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里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于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于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于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于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于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說,不屑于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采用“不屑于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為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并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其中一條。他認為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為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發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閱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閱讀它,可以啟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為友,與圣賢神交,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讀書心得12
在教授《孟子》的'過程中,跟學生一起體會到了跟學習《論語》時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相信學生們收獲到許多自信與知識,而我也收獲到了許多現實的快樂與精神的富足。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西方人能創造出諸多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重大的現代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開發并貫徹了一套人類交往的規則,這一規則是基于對經濟活動方式的摸索與路徑依賴,對人性善惡交織的深刻認知,對社群整體價值觀的認同維護,并有效抑制了機會主義和權力的濫用。這些規則統統被稱為——制度,在東方古老的華夏文明誕生的這片土地上,它被稱為周禮,或叫“禮樂制度”。承載著我們中華先人這一政治與立世思想的儒家學說,由孔子始,在孟子這里,因其灼灼其華、雄辯滔滔的精彩華章被進一步發揚光大,再到后面的《大學》《中庸》,是哲人反復論證這一治世處世理想在思辨上留下的余韻。所以,《孟子》承前啟后,在備課時要花費比以往更多的時間精力,有時為了查證一些思想的緣起,會重新學習整理西方文明發展史的資料。
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處理自己作為個體與外在世界的關系,不管男生女生,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要做的功課。認識我們所處社會的形態、本質、架構它的思想基礎,是每個東方學院的小學員從現在就開始已經在做的功課。孔子說:“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正是儒家思想最迷人之處——對自我、他人所具有的強烈社會意識,從“已”和“人”的關系角度,儒家強調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告訴我們做人要有警醒的社會意識,并且要積極地維護這種關系。那么在《孟子》的學習中,除了繼續認識和熏陶禮樂治國這一傳統文明的基石,我們又接觸了同時代農家“與民并耕”、墨家“愛無差等”、楊朱“為我”之說、于陵仲子“清高于世”等先秦諸子的社會人性意識,同時還能獲取另外一種平時生活中不太會有、但也極為難得的視角——帝王家的視角,帝王之家觀念意識形態如何,為何出言必“言利”,孟子如何漂亮地反駁引導“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以上種種,形成鮮明對比,給學生以極大的沖擊力,不僅僅使其認識到先哲思想領域的豐富性,還能從對比中去感知儒家思想的可貴之處,去思考個人的價值觀該何去何從,該如何樹立自己的人生觀。
孟子讀書心得13
內容講的是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孟子的母親是很好的人,天天織布過日子,因為家里沒有多少錢。可是孟母很愛孟子,讓孟子天天上學念書,孟子也是一個挺聽話的孩子。可是有一天,孟子在學校里不到放學就回家,孟母見孟子這么早就回來,心里很傷心,她沒說出來,想想法子勸告他。孟母把剛織好的布割斷了。孟子感到很奇怪,問母親:母親,為什么割斷織布?孟母說:你念書就像我織布,今天割斷了,是一事無成,你不好好讀書,就不能成大事。孟子聽了母親的話,立志要好好讀書。后來他成為一個圣人。
看了這篇故事,我的感受是孟母沒有講什么大道理,只是把念書如同織布這個道理講給孟子聽,讓我們覺得沒有什么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所以我們都離不開母親的關懷和呵護。
孟子讀書心得14
今年的目標是四書一百遍。
目前在不斷攻克《孟子》這本大厚書。初次拿起來,頓覺厚重,偶感前路漫漫,何時能讀夠一百遍?
但在不斷誦讀的過程中,尤其是讀到幾十遍時就已經遍嘗樂趣了。
目前讀的《梁惠王上》和《梁惠王下》。首先是基本都懂什么意思了,也就是粗知大意。
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再讀,就更好玩了。每次和兒子談及都會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這么正經八百的文言文居然能讀出喜劇效果,這就叫做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先看孟子的語言風格。
每論及治理國家之政事,必然縱橫捭闔,馳騁萬里,從夏說到周,從古說到今,從輿薪到秋毫,從挾泰山以超北海到為長者折枝,從鳥獸到魚鱉,無不服膺于其囊中。簡直就是一個職業辯手。
你區區皇帝的口才簡直不值一提。
為什么不按照我孟子給你的建議去做個好皇帝呢?你說吧,有什么借口,有什么顧慮,有什么妨礙?
什么,你說你好勇?我告訴你什么是真正的大勇。你說你好貨,喜歡聚斂搜刮?我告訴你好貨并沒什么不好,只是跟百姓同心同德地一起掃貨就行了。你說你好色?可以啊,沒什么大不了啊,讓百姓因為你的好色而生活幸福,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無論這些君王找什么借口,說什么理由,孟子總有長篇大論等待在嘴邊。
真乃醫者仁心啊。這位醫者是治大病的人,是治國病的人。
每次讀時,我都有點兒同情這些君主,梁惠王等人基本不能說話,因為只要一開口說話,必然招來孟子的一番宏篇闊論,聽完之后必然啞口無言,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可憐不可憐?
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一個所謂“后喪逾前喪”的“匹夫”堵住口鼻,不得言語,真真可憐可嘆。
但是他們真的可憐嗎?
不。
他們不僅不可憐,反而可恨。
從《孟子》中透露出的信息,讓我得出結論,很少有國君能夠采納孟子的建議。更為好笑的是魯平公,居然因為旁人的一句話就不辨黑白地改變主意,不再去見孟子。
這些國君為什么不能采納孟子的建議?很顯然,他們都是缺少遠見,稀有耐心的人。
孟子給出的那些建議基本上都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見效。而他們,這些目光短淺的君王,根本等不及。
想要擴張國土,通過省刑法薄稅斂發政施仁,讓人民富強起來,從而吸引他國人民來投奔歸順,哪有直接發動戰爭,強取豪奪來的痛快?
所以,他們往往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夢想,卻又像孟子說的那樣,往往比“緣木求魚”的結果還要悲慘。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跟著遭殃啊。
耐心,多么重要。
耐心,是一個優秀國君的標配。
耐心,也是一個優秀家長的標配。
選擇用讀書的方式去提升孩子的語文水平,或許比選擇簡單粗暴給孩子輔導語文考試題,效果來得慢。
但是卻免去了比緣木求魚更“甚已”的惡果——極端的觀念: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倦怠的行為:做題做到吐再也不想看書;逆反的心理:厭學。其實厭學并不是真的厭惡學習,只是厭惡做題厭惡考試而已。
收獲的是豐碩——真實學習能力的提升、文化修養的促進、學習興趣的倍增。
但是,這需要耐心啊。
一個急于看到效果的人,是無法明白為什么要讓孩子讀書而不是做題來提升成績的;一個隨時希望立竿見影的人,是無法接受只是讓孩子經典誦讀就能在未來擁有競爭力的。
確實,我們都需要耐心。
而現在我們身處的卻恰恰是一個最缺少耐心的世界。
耐心等待,苗而秀,秀而實吧。
請一定相信我們的苗,他們都是活的,他們的身上充滿了生命的奧秘,遍布著未知的成長密碼。
【孟子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孟子讀書心得筆記09-17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孟子精選心得體會09-17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05-09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03-07
最新孟子讀書心得體會06-17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大全03-08
孟子讀書名言03-12
孟子讀書筆記08-13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