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14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1
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王蒙徽強調,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締造實踐活動是深化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進一步提升湖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應時之舉、創新之策、有效之為,基層治理要用好這把金鑰匙。
共同締造的核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治理全過程,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要一切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以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和民生為切入點,以獲得人民群眾支持理解和發動人民群眾共謀共建為動力。在事務決策中,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要勤下基層多調研,察民情、解實情,不武斷的以“我認為”代替群眾認為,真正把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帶到政府機關的決策部署中來;在基層建設中,多方論證研究,多地走訪考察,弄清楚“為誰建”、“誰來建”、“建好給誰用”等問題,不好大喜功、脫離實際,真正把基層建設、民生工程做到人民群眾心坎上;在干部評價時,堅持從群眾中了解干部作風,通過群眾的滿意度來測評干部的工作成效,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用自我感覺替代群眾評價,真正讓群眾滿意成為衡量基層工作的唯一標準。
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共同締造實踐活動以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為路徑,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治理”的城鄉治理體系。“縱向到底”是指要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作用以及群團組織建設落實到鄉鎮、社區,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資源和平臺下沉到農村基層;“橫向到邊”指的.是每一位居民都納入一個社會組織,讓每一個社區組織有序參與鄉鎮社區治理;“協商共治”就是發揮協商民主,基層事務就是要你一言我一言,眾人事眾人商量,也是要你一手我一腳,眾人事情眾人干。這正是我黨“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這一工作法寶的繼承與發揚,真正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讓群眾在基層治理中唱主角,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整體智慧與強大合力。
共同締造是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徑。共同締造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創新之舉。因此,基層治理要聚焦群眾所需、傾聽群眾呼聲,聚焦民生實事、解決群眾心憂,積極搭建共商共謀共議的公共平臺,讓群眾說事議事,提出解決方案,激發群眾的內生力量,努力將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的美好畫卷。聯合多方主體共同行動,從人居環境改善、房前屋后保潔、垃圾污水處理、道路修繕等身邊小事、民生實事做起,聚焦群眾生活中的痛點、難點、堵點,讓社區從“為民做主”向“請民做主”轉變,讓居民從“站著看”到“搶著干”轉變,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以人民為本、從基層出發,深入推進“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湖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征程上穩步前行。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2
xx月xx日至xx日,我隨市黨政代表團前往xx、xx就“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進行參觀學習,參觀期間,邊看邊聽邊思邊議,兩個地方無論是發展的思維、理念、質量和速度都令人贊嘆不已。通過學習,我找準標桿,明晰差距,擴寬思路,激發干勁,有幾點感受:
1、隊伍要建強,人心要思齊。在每一個參觀示范點,我發現必定具備一支強有力的隊伍;必定有一個優秀的領頭人;必定有團結一致謀發展的好班子。“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不僅僅是發展理念,更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還是一種集合人心的.科學催化劑,讓每一個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都能發揮出來。
2、規劃要科學,群眾要發動。絕大部分的示范點都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發展積累無一不是“謀定而后動,持續而不斷”。做規劃的時候,規劃團隊水平高,規劃時間長、內容精,且都能結合實際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五共”全過程主動對接群眾,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使群眾在活動前期出謀、中期出力、建成受益,真正做到了“共同締造”。
3、成效要受益,機制要建立。在參觀過程中,我發現各示范點都已經有不同程度的成效受益,比如黃土崗鎮堰頭垸村通過建立“網紅之家”,借助電商的力量,在線銷售農副產品,幫助村民增收;茯苓窩康養農場依托山地休閑運動、田園觀光等資源優勢,建立生態民宿,建成集休閑、旅游、服務等于一體的布局,創造多重盈利項目,既盤活瀕臨消亡農村,又帶動周邊群眾就業、促進村民增收。同時他們對長效維護機制也進行了有效探索,已基本上成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3
前幾天,村兩委一班人來到我們十組,組織了一場生動的群眾座談會,傳達學習了有關“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就本次學習,我深有感悟。下一步我準備做好以下兩點:
一、思想上始終與村支部保持一致,支部意見我堅決贊同。良好的環境衛生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基礎保障,只有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才讓人居住地心曠神怡。這不僅僅是村干部們的工作,更是需要我們每個村民轉變思想,統一認識,積極行動,共同參與,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治理格局。
二、用實際行動來支持村支部的`工作,做活動的參與者。每天定時認真打掃房屋周圍衛生,并積極宣傳發動周圍的鄰居朋友們,共同打掃組域內的公共衛生,摒棄不文明、不衛生的習慣,養成文明健康生活習慣,形成“愛衛生、講文明”的新風尚,不斷增強改善人居環境“主人翁”意識,徹底改變農村家庭面貌,全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也是我們群眾的深切期待。愛護環境,從現在開始,一起共同打造美好的生活環境,久久為功。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4
xx月xx日在鎮政府參加學習了“xx市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專題培訓視頻會,在xx市委黨校陳校長和華中師范大學黃教授的分享下,我感到受益匪淺,了解到“共同締造”是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徑。就如何在本村開展好“共同締造”活動,體會如下:
一、要堅持黨建引領,系統謀劃,將村各項工作抓實抓細。進一步夯實組織架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通過支部領導黨員群眾、群眾影響群眾,切實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共建美好家園。
二、要注重民生需求,群眾點單,將群眾作為工作主體。以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為切入點,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分類施策。通過打造示范村組,形成示范效益,進而全面推廣,整村推進,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三、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讓“共同締造”家喻戶曉。通過“村村響”廣播、宣傳橫幅等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共同締造”活動,在全村范圍內營造“共治共建共管”的濃厚氛圍,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群眾、社會資本參與熱情,以生動宣傳推動精準落實。
接下來,我會繼續認真學習領會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對“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的認識,堅持全面、全程踐行“五共”理念,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推動群眾參與,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和美好家園。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5
我叫xxx,出生于1957年2月,家住xx村三組,是一名入黨已有5年多的黨員。根據鎮黨委鎮政府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村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座談會,強調大家要深刻認識“共同締造”的`重大意義,深入貫徹落實鎮黨委、鎮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動員全村上下統籌推進,協同發力,通過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共同振興美麗鄉村。
我認為,開展“共同締造”活動,首先要堅持黨組織引領,村民為主,“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等一系列重要理念指導。充分認識“共同締造”活動的重大意義,學深悟透、學懂弄通“共同締造”是什么、干什么,深刻理解“共同締造”的理論依據、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其次,要注重發揮村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主動以身示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團結發動其他黨員群眾共同打造美好人居環境,創造幸福美滿生活。最后,要堅持深入推進“共同締造”不動搖。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是一件與我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是一件有利于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好事。因此我們開展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應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堅持不懈、久久為功。通過危房改造、改水改廁、美化村容村貌、農戶房前屋后等實事小事,做到掃干凈、碼整齊、拆通透,打造一個農戶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幸福家園。
今后我一定會積極支持村級各項工作,在老百姓人居環境整治中帶好頭、辦好事,助力我村發展建設更上一個新臺階。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6
我叫xx,出生于1984年8月28日,家住xx村一組。根據鎮黨委鎮政府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村專門組織了一場主題為“振興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的群眾座談會,會上深度解析了“共同締造”的'重要意義與精神,得到了居民們的高度贊揚。對此,我深有感悟。
黨建引領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共同締造的關鍵在“共同”,我們群眾作為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成果的享受者,理應響應黨的號召,緊密圍繞在村兩委的周圍,增加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感、認同感,主動參與到共同締造活動中來,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共同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齊抓共建美好幸福生活,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群眾,為建設美好鄉村盡責盡力,為打造一個美麗、舒適、整潔、安全的家園共同努力。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7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在新時代條件下,向著更高奮斗目標的新追求,是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構建人與人、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內在要求。
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我省廣泛開展此項活動,體現了在“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過程中,更加注重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這也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有力之策,更是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創新之舉。
極目新聞記者在湖北荊州走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將“共同締造”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探索出一些新業態、新發展方式和新治理模式。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江陵縣正在全縣如火如荼開展的“共享農莊”建設。
所謂“共享農莊”,就是主打“政府主導、集體組織、群眾參與”的'組合拳,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盤活閑散的資產資源、人力和資金,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想創業的人有機會、想干事的人有平臺,切實增強了發展內生動力。
具體來說,就是由鄉鎮和“村兩委”將各村閑置的場地進行改造,建成基于共享模式運行的農莊,村民自主產權的閑置場地也可進行折資入股,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將“共享農莊”打造成集鄉村旅游、餐飲、服務、休閑等于一體的綜合體,其業務是廣泛承接農家樂業務、鄉村紅白喜事,以及提供鄉村旅游人群的配套餐飲和休閑服務等。
江陵縣資市鎮古榆樹共享農莊一景同時,“共享農莊”的管理人員、勞務人員,以及餐飲服務中的菜肴燒制、原材料供應等全部由村民共同承擔,每家每戶出人、出資源,進行共同參與和管理,也可引進市場主體進行管理。最關鍵的是,所取得的收益由村民共同分享,年底還有股金分紅,讓參與者有獲得感。而整個“共享農莊”的建設本身就讓鄉村環境進行了提檔升級,惠及的還是人民群眾。
從目前的探索看,江陵縣多個鄉鎮的探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極目新聞記者在江陵縣資市鎮的一家共享農莊采訪時,有村民欣喜地說:“農莊業務太忙了,大伙兒現在都忙不過來,擰成一股繩干事業,還有收益和分紅。”
從群眾對極目新聞記者的表述中,不難看出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得不說,“共享農莊”模式的探索是真正將“共同締造”理念的核心吃透。共同締造,最終要實現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享農莊”不就是在全鏈條、全過程、全方位發動群眾共同參與的生動實踐嗎?
江陵縣秦市鄉淘龜樂園共享農莊景致江陵縣“共享農莊”的探索,還有重要一點就是,它不僅針對性地解決了鄉村集體經濟不強、鄉村發展要素不充分、鄉村就地創業平臺不多的三個困擾。這是在深層次圍繞發展所需、基層所困、群眾所盼,解決問題根源的實踐。
“共享農莊”的實踐探索還極大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活力。江陵縣按照以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游發展為主導,深入推進“農文旅融合小鎮”建設,打造“一鎮一特色、一村一味道”的“共享農莊”,深刻體現了“共同”這個核心,“締造”這個關鍵,讓最廣泛的人民群眾變成“我們”——共同創造、締造幸福生活。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8
10月24日,咸寧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文鋒一行到崇陽縣石城法庭和石城鎮西莊村,調研人民法庭規范化建設和人民法庭參與和服務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情況。
在石城鎮西莊村,李文鋒詳細聽取了鎮村負責同志關于共同締造活動開展情況的介紹。作為全市共同締造工作試點村,該村堅持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路徑,發動黨員、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來到石城法庭,李文鋒實地察看了法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法庭、文化裝飾布設、“五小工程”等,詳細了解法庭基礎建設、案件辦理、“庭室站點”運行以及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情況,就推進人民法庭參與共同締造工作與石城鎮黨委、派出所、司法所等單位負責同志和法庭干警進行深入交流。
李文鋒指出,人民法庭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必須主動作為,也應該大有可為。
一是要深刻認識人民法庭參與共同締造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人民法庭在鄉村振興、綜合治理中所承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準確把握人民法庭“三個便于”的工作原則和“三個服務”的功能定位,切實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加主動融入黨委統一領導的`工作大局,立足法庭職能,找準法庭工作切入點,積極用實際行動助力共同締造,讓人民法庭工作更加出彩。
二是要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加強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的獨特優勢,與當地黨委政府及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建立良性互動機制,引導人民群眾通過非訴訟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切實做到案結事了,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發現在萌芽、化解在基層、消減在訴前。要積極參與“無訟村居”創建,積極主動為鄉鎮解紛力量提供專業指導和業務培訓,打造一支支“縱向到村、橫向到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矛盾糾紛調解隊伍。
三是要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合唱。要注重創新服務舉措,落實司法為民,克服把法庭作為單純辦案單位、單純就案辦案的狹隘觀念,變“坐堂問案”為“上門送法”,靈活運用村灣夜話、“法治夜校”、上門走訪等形式,傾聽群眾心聲,及時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升人民群眾“見法率”,把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身邊耳邊,用法治理念滋潤群眾心田。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9
伴隨著“五共”模式的深入開展,雷家垱社區深刻領悟共同締造理念,強化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扎實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形成“支部引領、黨員牽頭、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社區“兩委”通過搭建群眾議事平臺,將居民關心的'“小區發展規劃”“民生設施建設”“老舊問題”等事項列入其中,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通過建立微信群、入戶走訪、群眾代表會議等方式,廣泛征求大家意見建議。截至目前,累計收集意見78條,已協商解決問題11個。
環境改造完成后,如何維護管理是關鍵。社區改革創新,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推行“代表群眾選、項目代表定、建設群眾幫、建后大家管”工作法,制訂“門前三包”“環境共掃”等制度;鼓勵居民針對社區環境衛生、公共空間管理、生活垃圾分類、住房安全隱患等內容,共同商議擬訂《居民公約》并監督執行;定期開展“煙頭換雞蛋”、環境衛生評比等活動,評比結果在全社區公示,讓居民成為管理維護的主體,逐步改善人們生活習慣,把環境持續扮靚。
通過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歷時5個月時間,轄區改造的二輕宿舍、教工宿舍、102號宿舍、104號宿舍、民政宿舍、運政宿舍、路燈宿舍、香料廠宿舍、康復醫院宿舍、福利院宿舍、精醫小區等11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雨污分流、下水管網疏挖、道路硬化、外墻粉刷、樓道窗戶更換、“飛線”整治,新增晾衣桿等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后期,社區還將持續推進非機動車停車棚修建、引進“簡易物業”管理等工作,并建立長效機制,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10
當前,湖北省正在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力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所謂“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即是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構建“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的城鄉社區。此項活動的核心主旨就是要整治和改善省內城鄉社區的人居環境。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來已久,每年都會牽扯大量人力物力,但整治成效一直不盡如人意。在少數村社,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甚至演化成了“干部帶頭干、群眾站著看”的吊詭景象。不少黨員干部直言:“幾十年前,基層村社的每家每戶,都以將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掃得一塵不染為榮,根本不需要政府去說去管。”
鄉村振興戰略秉承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內涵著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改善基層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村社,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升基層群眾幸福指數的現實舉措。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大幅躍升和群眾獲得感的持續強化,基層村社的房子越修越氣派、裝修越買越精致,為什么群眾對自己房前屋后的衛生情況卻置若罔聞?歸根結底就是,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治理的內生動力不足。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過程之中,沒有深化對群眾的宣傳教育,沒有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全民參與的氛圍也不夠濃厚。另外就是,相關工作沒有考慮到群眾的`接受能力和生活習慣,不夠深入人心和接地氣,少數群眾“等靠要”的思想也相對嚴重。
立足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奮進坐標,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更應當從“心”締造。進一步完善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制度激勵,確保群眾的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得以落實,完善信息公開渠道,切實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支持基層村社多組織開展傳統文化、生態環保等相關教育活動,將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綠色發展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健康意識。結合基層實際,多讓群眾“唱主角”“當先鋒”,既提升村社“顏值”,又讓群眾得到實惠。激發群眾“我參與、我受益”的內生動力,徹底扭轉長期存在的環境“臟亂差”的局面,打造一批“潔凈美”的“樣板小桃源”。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11
近日,荊州市沙市區又有4個口袋公園建成開放。截至目前,荊州市已建成“口袋公園”85個,“拆墻透綠”47處,新增城區綠地面積144.79公頃,惠及城區近100萬市民。
在共同締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的活動中,從百姓關注的身邊事做起,讓天更藍、路更通、景更美,生活更便捷,這是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根本所在。既著眼當前,又謀劃未來,讓共同締造成為一項長期的、不間斷的經常性活動,這更是老百姓的期盼。
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是老百姓十分關注的大事。現在人們日常生活好了,大家都不僅限于吃好喝好,更注重提高生活品質。城市的綠化、美化、亮化,空氣質量、舒適度、15分鐘生活圈,各項配套設施、物質供應保障、良好發展環境、文化生活水準、文明程度等等,老百姓都很關心。荊州市將“口袋公園”建設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之一,印發《荊州市中心城區拆墻透綠及口袋公園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沙市區勝利街道工農村社區抓住老舊小區改造和紅星路“省級市容環境美好示范路”項目契機,精準實施6大類25個項目指標58條具體要求,逐一落實工作內容,經過艱苦努力,社區成功創建成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美麗街區”示范點。堅持以人為本、挖掘基址文化、精選主題植物、打造園林小品,突出景色“可觀”、文化“可見”、步行“可達”、綠地“可入”、市民“可憩”,共同締造活動讓百姓得到實惠,“口袋公園”串起城市風景,方便居民生活,公用、實用、教育意義得到充分體現。
讓百姓參與共同締造活動,體驗人民城市人民建。在共同締造活動中,必須征求百姓意見,集思廣益,仁者見仁。老百姓長年累月生活在社區、村莊,懂得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淵源,鄉愁、山水、風物、過往,他們一清二楚。得到百姓的理解與支持,共同締造便有了根基和活力。麻城市石橋垸村徐家寨在啟動首個“共同締造”項目時,第一次塆組會竟開成“吐槽大會”,108戶中80%的村民投了反對票。村里組織村民參觀走訪,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最后得到大家認可,拆除了30多戶的違章建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荊州市先后組織召開33次市民見面會,3000多名熱心居民“出謀劃策”,征集口袋公園園名3012個,對聯2068幅。“口袋公園”在荊州市20xx年度“群眾最滿意民生實事項目”評選中名列榜首。去年荊州市有8個入選湖北省20xx年最美口袋公園,位列全省第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百姓的事兒就是大事,百姓的事兒百姓說了算。有了老百姓的鼓勵和支持,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著眼當下,謀劃長遠,共同締造需長久堅持。共同締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是一項科學、系統和長遠的工作,必須堅持不懈進行。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每個縣(市、區)確定5—10個城鄉社區作為試點,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探索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方法和機制。共同締造從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共同提高,共謀發展,全力打造美好環境幸福生活的湖北模式,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凝聚強大動力。
看得見家鄉的山水,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共同締造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在創造美好環境幸福生活的征程中,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以“人民至上”為根本目的,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就一定大有希望!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12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而作為城市化進程中的涉農社區,地域面積廣,人口部分遷移,村級黨組織黨員隊伍年齡老化,社會自治的需求與能力不相匹配,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服務與管理碎片化等問題,社區治理模式有待創新。
黨建引領,探索社區治理創新模式。以基礎黨建工作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群眾生活實踐,精準把握社會需求。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建設、實行支部項目化管理、核心價值觀宣傳、困難幫扶、文化宣傳等工作,探索和形成能夠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促進和諧社區建設的自治舉措。
以人為本,構建社會滿意的服務體系。強化運用“互聯網+黨建”思維和手段,結合全要素網格化社會治理,打造集黨建、就業、社保等訴求反映、政策咨詢、民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網絡平臺。暢通雙向反饋渠道,注重解決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升服務滿意度,進一步擴大社區事務參與和監督,著力補齊民生短板。
多方參與,凝聚社會治理的'整體合力。在切實履行社區黨總支主體責任的基礎上,注重激發社區資源與力量。引進社會組織,強調以民生為導向,全年開展各類文化、教育、培訓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激發社會活力,提升民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發揮社區“大黨委”、志愿者隊伍、黨員等多方作用,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彌補傳統社區服務供給不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13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是新時代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金鑰匙,也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既是時代所需,更是發展之要、民心所向。開展好共同締造活動必須要以“五共”理念為根本遵循,踐行“五共”理念,離不開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在基層實踐中要圍繞“謀”字做文章,聚焦“五共”的每一個環節抓實工作策劃、組織、實踐。
一、借需謀事。群眾有需求,所謀之事才有結合點,有結合點才有共進動力。彌市鎮廣泛開展了“五訪”“五查五看”“鄉村振興大家談”等多種形式的走訪調研活動,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問需于民、借需謀事,找準群眾需求與政策支持的結合點,將群眾的`需求清單不斷轉化為工作的任務清單,激發出干部群眾一起干的強大源動力。
二、依事謀心。所辦之事是民之所盼,能辦好了自然凝聚了民心,民心齊才能行動一致。彌市鎮始終堅持為民辦事聚民心,積極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策劃項目、謀劃工作、擘畫藍圖,依托群眾期盼之事的落實贏得群眾的真心支持參與,切實推動“你和我”向“我們”的轉變。
三、以心謀建。民心齊泰山移,有了人民群眾對共同締造目標的向往和認同,發動群眾、動員社會多方力量捐資出力即是順勢之事。彌市鎮大橋村就以春節、國慶等節假日為契機,與回鄉訪親的鄉賢共話家鄉發展,從改善村組的生產生活環境入手,在村黨支部的號召下,該村的外出能人就為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捐款近200萬元,在家的村民則投工投勞齊心協力挖溝渠、清堰塘、清垃圾、拆亂象,有效解決了“沒錢做事、沒人做事、無心做事”的難題。
四、共建謀管。群眾自己參與了、投入了、用心了、用情了才會珍惜共同的勞動成果,共管也就水到渠成。彌市鎮堅持以共同建設的參與感喚醒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通過村級“四議兩公開”程序、“金豆工程”等方式平臺,問計、問需、問效于民,全面提升群眾參與度、獲得感、滿意度,切實推動群眾從“置身事外、靜觀其變”向“主動動起來、干起來、管起來”轉變,以精準謀帶精準干、用精準干促共同管,攜手締造美好環境、共享幸福家園。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 14
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王蒙徽強調,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締造實踐活動是深化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進一步提升湖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應時之舉、創新之策、有效之為,基層治理要用好這把金鑰匙。
共同締造的核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治理全過程,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要一切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以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和民生為切入點,以獲得人民群眾支持理解和發動人民群眾共謀共建為動力。在事務決策中,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要勤下基層多調研,察民情、解實情,不武斷的以“我認為”代替群眾認為,真正把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帶到政府機關的決策部署中來;在基層建設中,多方論證研究,多地走訪考察,弄清楚“為誰建”、“誰來建”、“建好給誰用”等問題,不好大喜功、脫離實際,真正把基層建設、民生工程做到人民群眾心坎上;在干部評價時,堅持從群眾中了解干部作風,通過群眾的滿意度來測評干部的'工作成效,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用自己感覺替代群眾評價,真正讓群眾滿意成為衡量基層工作的唯一標準。
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共同締造實踐活動以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為路徑,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治理”的城鄉治理體系。“縱向到底”是指要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作用以及群團組織建設落實到鄉鎮、社區,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資源和平臺下沉到農村基層;“橫向到邊”指的是每一位居民都納入一個社會組織,讓每一個社區組織有序參與鄉鎮社區治理;“協商共治”就是發揮協商民主,基層事務就是要你一言我一言,眾人事眾人商量,也是要你一手我一腳,眾人事情眾人干。這正是我黨“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這一工作法寶的繼承與發揚,真正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讓群眾在基層治理中唱主角,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整體智慧與強大合力。
共同締造是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徑。共同締造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創新之舉。因此,基層治理要聚焦群眾所需、傾聽群眾呼聲,聚焦民生實事、解決群眾心憂,積極搭建共商共謀共議的公共平臺,讓群眾說事議事,提出解決方案,激發群眾的內生力量,努力將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的美好畫卷。聯合多方主體共同行動,從人居環境改善、房前屋后保潔、垃圾污水處理、道路修繕等身邊小事、民生實事做起,聚焦群眾生活中的痛點、難點、堵點,讓社區從“為民做主”向“請民做主”轉變,讓居民從“站著看”到“搶著干”轉變,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以人民為本、從基層出發,深入推進“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湖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征程上穩步前行。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精選5篇)11-01
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范文(精選9篇)11-03
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范文(通用5篇)11-01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條幅標語11-03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11-04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主題標語11-03
共同締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標語11-01
基層衛生院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方案(精選5篇)11-04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心得體會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