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9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1
美術新課程標準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實踐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系。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而欣賞、評述則是傾向于文化品味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制作。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方式。
在新課程小學二年級的美術教材中,體驗學習的內容占了較大的比例,如:“太陽”是對自然的體驗;“家鄉的果樹”是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體驗;“漂亮的胸飾”是對紙張的可塑性性能的體驗;“交通工具”是對粘土、橡皮泥的性能體驗等等。這些課程內容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學習主體對個體的體驗學習,為學習提供了一個寬闊的體驗學習空間,那么,怎樣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實施體驗性學習呢?我的感受、分析如下: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為學生學習增加了障礙和困難,這時,教師的作用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特點,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具有趣味和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如在“會變形的玩具”教學中,可以適當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的“變形金剛”作為教具,但要注意所采用的“變形金剛”變形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可以叫學生上臺表演,對“變形金剛”進行變形,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變形的體驗,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這樣,就有機地創設了體驗學習地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使學生對活動產生興趣,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獲得了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和需求有機地結合,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切入點,創造恰當的體驗性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活動中去體驗、去認知。如:“神氣的大公雞”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一個有關公雞的故事吸引學生,創設聽故事的情節的體驗,讓學生自己在故事中體會公雞的神態,再讓學生去模仿和感受故事情節,而后讓學生進行作畫,于是產生了動手繪畫公雞的體驗,最后利用自己的繪畫作品,講述自己畫的是什么形態與神情的公雞等等。在這樣的體驗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僅獲得了學習的興趣,還獲得了繪畫出“神氣的大公雞”成功的喜悅,身心愉悅,神情交融,這是多么鮮活的體驗。
體驗性學習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各種體驗學習方法既是獨立的又相互聯系。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應以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需求出發,有所側重,既保證體驗學習的實效性又保持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2
新課標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知識面,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的,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和學生學習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有利于教育的空間。
小學語文教學,既要轉變教的又要轉變學的,培養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轉變中,教的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一轉變,學的也隨之轉變。學的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教的轉變,教師新理念的真正。課改實踐,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的轉變是不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教學反思、個案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了幾點作法:
1、學習新課標,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教學任務的,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倡導、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有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設定教學的,找準《課程標準》的課程的落腳點,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性地靈活地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實踐活動落到實處;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性地各種活動,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語言積累,學習方法,技能,熏陶感染,養成的學習習慣,打下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面,學生在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
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學習,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實踐工作中,應總結反思,經常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心得等;并和同事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探討,總結經驗,推廣。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3
不知不覺間,新課程標準培訓已經接近尾聲,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我獲益匪淺,感觸頗深。李老師精辟獨到的分析使我對《義教課標》有了新的認識,對于一些以前無暇思考也無從思考的問題,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龔老師細致地給我們講解英語教材修訂的變化,通過對比使我們對新老教材有了全新的了解。而陳老師那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教學案例更是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課堂的藝術。我要把這些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于我的教學生活中,將新的課程標準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血液中去。新教材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改變。那么如何有效實施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明確目標
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改變英語教學方法
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
4、創造性運用教材。
5、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三、做好教學反思并體會到其作用。
教學反思是指對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省和批評,并進行處理思考的過程。教師通過對教學的反思,形成自我教學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發現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理性思考,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轉型和帶動學生學習方式深刻變革的目標。在教學中除了課前認真備課、寫出教案和順利完成任務外,課后認真反思,及時回顧和總結每一節課的心得體會,寫出教學日記,記錄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是教學進行教學反思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總而言之,我要感謝這次的培訓,它給了我們同行之間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只有在學習后實踐,在實踐后反思,在反思后改進,在改進后再學習,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將成為我今后一段時間需要不斷溫習和感悟的資料,我也會“將新課程標準融入在自己的教學血液里”。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4
一、學生角色的轉變,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征,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學生能從學習內容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上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學。如二年級的乘、除法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著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組織相互間的交流找到算法,然后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談出自己的觀點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
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人們一種沉悶古板的形象,因為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予學生無窮無盡的練習題和單調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師的工作也僅僅是在抄教案、上課、改作業之間循環重復。新課程中提到,教師應該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如,在二年級的“認識鐘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許多老師不再滿足于簡單地講授課本的內容,有的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樣的鐘表,豐富對時鐘的認識;而新課程中強調要讓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老師指引學生去探究數學規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討論交流中,與學生平等對話。
三、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尊重個性化,不搞填平補充一刀切。要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展的數學教育。算法多樣化是針對過去計算教學中往往只有一種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一種題目,只要求筆算,另一種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種思路,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何況有不少題目本來就可以有多種算法的。應該明確“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面向個體,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遇到同一道題可有多種思路多種解法,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多樣化”是面向群體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歡或最能理解的一種算法,同時在群體多樣化時,通過交流、評價可以吸取或改變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學中不應該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題說出幾種算法,否則只是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在與課改同行的道路上,我深知任重而道遠,但是教學改革引發我們深思,使我們蛻變,為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引領我走進新的天地?傊跀祵W課堂中,我要想方設法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主體能力,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種自由和民主的氛圍,盡可能的增加學生發展思想和方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思維,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的欲望,使他們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貫穿著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為注重激勵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新一輪基礎刻育改革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
本次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老師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要求。因此,當務之急是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5
我們學校組織開展了學習《新課程標準》的活動,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我們作為一線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當學生的良師更要當好學生的益友,了解自己的學生,因材施教、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真正做到讓學生輕松學語文。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的新型人才。下面我就談下我的感受:
一、轉變角色,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氛圍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需要創造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從以往傳統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學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翠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理解翠鳥捉魚的高超技巧。按照以往的教學思路,教師都是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直接告訴學生,但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從哪個角度感悟到翠鳥捉魚的高超技術?”這個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分析翠鳥捉魚的高超技能,為學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這樣既幫助學生尋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給了學生一個自己思考尋找正確答案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總結概括的能力,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們能自然而然地發揮想象。因此,采用引導的教學方法,還能增加課堂樂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因材施教,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
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學經驗時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教育相對發達的今天,這一思想仍然是一條不可置疑的真理。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學生的個性、特長和不足,對待不同類型的學生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方法。第二是學會傾聽,給學生表達自己的空間,從中發現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
三、鼓勵質疑,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彼伎己唾|疑往往是緊密相連的,質疑是動腦思考的結果,也是學生創造的起點。例如,在講解《誠實的孩子》一文時,有個學生突然發問:“為什么姑媽問花瓶是誰打碎的時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嘆號,而列寧的是句號呢?”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教師可以做個試驗,拿著撕破的本問一個同學:“是你撕破的?”學會不假思索地說:“不是我!”此刻,學生明白了課文中的感嘆號的特殊作用,就是為了加重語氣以表示意思的肯定,而列寧的回答后面用的是句號,說明了列寧的話是謊言。學生通過這樣的分析,感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于是就會積極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所以說在教學中,教師鼓勵質疑,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適時激勵,樹立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小學生年紀雖小,但是同樣有著強烈的自尊,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會小心翼翼維護自己的驕傲。對于小學生來說,有時教師的一句話會讓他們放棄一種興趣,也會激發他們一種潛能,改變他們的性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語言的運用。曾經有位教師讓學生用“因為”和“所以”造句,有個小男孩積極地舉起小手,回答道:“因為媽媽讓我放學后寫作業不讓我出去玩,所以我很不高興。”從句子上來說,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學生的認識有些偏差,所以老師不高興地批評了他,然后很不客氣地讓那個孩子坐下。從這以后,這個孩子不僅再也沒有自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而且再也不喜歡主動參加任何活動,性格都變內向了,因為他的積極主動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鼓勵,并且自尊收到了傷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應有的鼓勵,在學生出現偏差的地方給予耐心的引導,使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保持孩子應有的活力。
五、設置情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調動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這是廣大一線教師一直積極探索的問題,對于語文教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只有讓他們的情緒跟著文章作者的感情起伏,才會使他們的精力完全投入到課堂中去,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這就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其中讓學生畫出文中景象和讓學生表演出文中故事情節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學生在積極將準備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就會增加對課文的精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且學生們能夠在色彩或表演中收獲意外的快樂,使語文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充實,讓學生輕輕松松學習,開開心心收獲,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改革是教育領域上的一場春風,它必將會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契機與希望。相信通過廣大語文教師的積極努力,語文教學必將欣欣向榮,展示新的活力,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6
學習了《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我想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的趣味,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從而真正享受到數學帶來的快樂。
一、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核心。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往往就是“教”,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點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讓他們在反復練習中掌握這些內容。這樣的教學使得書本成了課堂中的核心,書上怎么寫,教師就怎么教,這樣的學習使得學生形成了被動學習的狀態。而新課標則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數學教學的關注重點的不再是以往的課本知識,而是學生的在學習時的一種體驗。對于學習過程的注重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多的是從興趣出發,學習變得主動并且更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生活即數學。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睆娬{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么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
三、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模式多元化。
數學教學已經擺脫了以往的教師說學生學的課堂模式,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合作交流,這些成為了上課中教學的主要模式,教師已經不再是充當“灌輸”的角色,而是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自主模式“領悟”到數學知識,再通過自己所領悟的知識運用于自己的生活,從而使得數學教學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更深入細致的學習和理解。實施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可能蘊含的教育價值。通過長期的教學過程,逐漸實現課程的整體目標。因此,無論是設計、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7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一、 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學時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入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中。
三、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8
最近,再次認真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我對《新課標》有了進一步認識,深刻領悟到教學中既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又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淺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不斷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小學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二、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識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設法營造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動手實踐中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并培養他們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三、課堂教學要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數學新課程標準倡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边@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們要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
四、改變數學學習方式,讓學生樂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把學習數學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
五、建立新的評價機制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們的數學課堂不但要有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應該側重的是一個階段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發展,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的綜合評價,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制訂改進計劃,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才會有始有終科學的。
總之,新教材新理念,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踐行新課標理念,還原數學本色。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9
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過程中,“演”這種形式,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音樂中來。無論他們的舞姿是否優美,動作是否合拍,都是他們對音樂發自內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演”的機會,就會讓學生從模仿到創造,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表現能力。
一、讓“歌表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簡單形象的動作,表達歌詞的內容,揭示音樂的形象,是最簡單的音樂和舞蹈的綜合藝術形式,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歌唱表現形式。學生演唱的許多歌曲的歌詞內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現性,通過肢體語言表演出這些形象,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歌曲、記憶歌詞,提高其表演能力。如在教唱一年級《小雨沙沙》這首歌時,先學唱歌曲,然后引導學生說出種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樣的?讓一部分同學扮演種子,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雨,隨著音樂邊唱邊表演,并引導學生把種子在雨水滋潤下破土而出的喜悅之情表達出來。同學們恰當表現了春雨細無聲的形態,看來他們已經進入到音樂的情境中了。
二、讓“集體舞”表演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集體舞講究同伴之間的交流、協作。通過集體舞的表演,能增進學生彼此之間的親和力,加深感情的發展,也能增強集體榮譽感。在教學生跳一年級《雁兒飛》集體舞的時候,我先向學生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及團結友愛的特點,讓學生了解歌曲是幾拍子的,然后通過范唱、學唱先掌握歌曲。接著,放開音樂,讓孩子隨著音樂練習雁兒飛的動作,這時,課堂氣氛異;钴S,他們唱啊,飛啊,真象一只自由飛翔的雁兒。接著我又進一步啟發學生討論,大雁飛行時會有哪些隊形?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根據歌詞內容,自由設計動作隊形來表演集體舞《雁兒飛》,并進行比賽。讓他們小組間進行點評,表演好在哪里?結果大家各抒己見,點評的頭頭是道。在集體舞的學習表演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在不斷地增強。
三、讓“音樂劇”表演加強學生的實踐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兒童音樂劇是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活動,在低年級教學活動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樂劇形式出現的。它能提高學生在主動學習音樂表演的過程中對音樂的感受力、創造力,并滿足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需要,讓音樂課真正“活”起來。如在教唱二年級《大鹿之歌》這首歌曲時,我讓學生把《大鹿之歌》創編成音樂劇表演一下,然后我對他們進行了分組和角色的分配。他們自導自演,當場打扮,而表演的結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著,兔子的驚慌,獵人的兇狠,被他們演繹的詼諧有趣而淋漓盡致,甚至下課了還意猶未盡,沉浸在表演的快樂中。看來,音樂劇已經搭成了讓學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 綜上所述,小學生低年級階段,學生還是一群孩子,在他們的內心里充滿著天真、燦爛、純潔、活潑,而表演活動正好釋放了他們最純真的一面。音樂加表演就是樂園,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當老師的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讓音樂表演成為每一個孩子敲開音樂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吧!
【義務教育課程開展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心得體會06-17
開展網絡培訓課程通知04-02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心得體會(通用16篇)07-04
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活動總結09-14
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總結10-13
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心得體會06-18
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心得體會07-0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08-2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精選9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