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21 18:42:42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通用19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通用19篇)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

  我們東寶區四位老師滿懷期望的來到了x大學參加了x省組織的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的五年為一期的第二期的班主任培訓,在這里度過了一周的校園學習生活。期間為我們講課的老師不僅有大學教授,還有來自教育一線的模范教師,這次培訓內容充實,有理論,有實踐,有課例,有講評,生動有趣,時效性強,培訓專家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鮮活的實例使課堂精彩紛呈,掌聲陣陣響起。新的教學理念、新聞思想、新的課堂,通過不同專家的演繹,是那么的美妙絕倫,讓人激動萬分。這次培訓,我不僅在班級管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觀念也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得到了升華。下面我簡單說一說我參加了這次培訓會后的一點感受。

  一、端正心態才能積極投入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誠然,從工資卡上看,我們教師的工資確實要比公務員的工資高百分之十,但從實際上呢,我們不知要比他們少多少個百分之十呢。就我周圍而言,幾乎所有的老師對自己現有的工資待遇不滿意。尤其是績效工資不合理。這次聽了x大學程斯輝院長的講座后,我重新審視自己,認真反思,認為教師的幸福感與教師對社會環境的認識、自己的需求目標、心理定位有密切的關系。在當前充滿誘惑的市場經濟社會里,一個平凡的教師要感受到幸福,就必須要具有職業的幸福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自我診療:

  (一)即來之則安之

  許多教師做教育,并非自己的最初愿望。無奈從事教育工作以后,有的教師想脫離教師隊伍,卻一時半會又脫離不開,或者只是想脫離,但卻沒有勇氣與能力去另闖天下,于是終日在兩難選擇中渾渾噩噩地應付工作。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傷害了自己只有一次的寶貴人生,傷害了學生只有一次的花蕾般的年華,傷害了自己所在學校的事業發展,使自己一直生活在彷徨痛苦中。與其這樣痛苦,就不如下定決心,要么另謀高就,去做能使自己快樂的事情,要么拋除浮躁心理,心無旁騖地從事教育事業。程斯輝院長在《如何幸福的做教師》講座中說“你想地位顯貴去從政,你想發財致富去經商,你想精神富有當教師”陶行知先生在九十年前就說:“教員要有信仰心,那不信仰這事的,可以不必在這兒做小學教員。一國之中,并非人人要做這事的,有的做兵,有的做工,有的做官吏,------各人依了他的信仰,去做他的事。”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身心愉悅、生活燦爛。既然一時半會脫離不開教師隊伍,那就不如“干一行愛一行”,快樂地去干,享受“干”的快樂。一個教師只有“看教育是大事業,有大快樂(陶行知語)”,專心致志地快樂工作,才能領會“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豐厚含義。

  (二)樂觀地面對壓力

  現在許多教師之所以感到身心疲憊,是因為感到壓力過大。要想使壓力不再成為心靈上的石頭,就要能夠客觀、正確地對待壓力。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里,每一行都有特殊的壓力與煩惱。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作為塑造學生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社會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養和知識素養是必然的。因此,教師面臨特殊壓力是正常的,是教師職業所固有的,即使在x與西方國家也不可避免。如果從積極的角度來認識,這種壓力何嘗不是一種寄托和信任?教師應該把這種寄托著社會厚望的壓力視為一種榮譽。

  (三)善于體味幸福

  幸福是建立在相對條件上的滿足。實現全方位的滿足是不可能的。當前,一些教師與社會上的一些人和事攀比后產生了心理失落:總是茫然地陷于“他有的我為什么沒有?”、“他行我為什么不行?”的情緒沖動之中,總是“自己已有的不喜歡,別人有的卻羨慕”,使自己處于郁悶痛苦之中。所以,教師要以積極的達觀和智慧,安然接納那些我們不能改變的事情。要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確實使教師在社會生活中產生了一些缺憾。但是,教師職業也有它獨有的幸福和快樂。相對一擲千金的富豪、前呼后擁的權貴,教師是清貧的、寒酸的、無奈的。但教師職業的諸多優勢又是許多人羨慕的;與掌聲如潮的明星相比,教師的職業是寂寞的,但是,教師天天與天真爛漫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又是許多人的工作環境所無法比擬的。“看小學生天天生長大來,從沒有知識,變為有知識,如同一顆種子的由萌芽而生枝葉,而看他開花,看他成熟,這里有極大的快樂(陶行知語)”。一位昵稱為“舒心姐姐”的中年女教師在博客里說:“女教師整天同孩子們在一起,始終保持那顆永遠年輕純真的心靈,始終保持讓人心動的風韻。所以,女教師一生皆如花。孔子被尊為圣人,徐特立在幾十年后還能受到偉人毛澤東的由衷感謝與祝福,這是從事其他職業的人都無法享受的。

  (四)正確地對待成功

  當前,許多教師都極力追求“名師”的稱號,追求各種榮譽,以為只有這樣才算是一個成功的教師。這是無可厚非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把它作為唯一的訴求就不恰當了。榮譽確實是對一個教師工作的肯定,但不是唯一的肯定方式,因為榮譽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并不是每一個受到學生愛戴的優秀教師都能得到,大部分教師還是捧月的星星。許多教師感覺自己不幸福,就是因為沒有得到那些象征成功的榮譽。這其實是教師的價值觀問題。教師的價值觀,直接關系到教師的幸福感。教師,應該將價值觀建立在教師特定的“教書育人”這個崗位上。教師實現個人價值目標的途徑,不可能離不開課堂和學生,必然是體現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中。作家鐵凝,為x貧困山區的一所窮困小學捐款。那所小學只有一名教師。他既是教師,也是父親般的“家長”,還是為學生做飯的人。每天六點多種,要劃一只巨大的木盆,將他的幾名學生由湖對岸接到學校這一邊來,晚上再送回去……。鐵凝對這位默默無聞教師說:“你和你的小學是一首詩……。”這位帶著一顆愛心快樂、幸福地工作,學生在他的哺育下健康成長的教師,像那些擁有無數光環的明星教師一樣,也擁有成功的人生。

  善于感受生活是快樂和幸福生成的基礎。一方面,有所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樂。因此,教師要獲得幸福,就要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有為”來獲得學生的愛戴,收獲工作的快樂;另一方面,降低欲望的門檻、轉移需求的方向,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書育人的快樂上,同樣也能彌補缺憾,獲得幸福。當一個教師對自己的需求目標有了正確的心理定位,對幸福的追求有了正確的途徑,那么就會在現有客觀條件下,大大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從而收獲“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幸福。

  二、只有愛學生,才是真正的教育

  全國模范班主任桂賢娣老師的報告我感觸頗深。在二十六年的教育的實踐和探索中,桂賢弟老師時刻牢記人民的教師是一神圣職責。精心教書,潛心育人,用真心、真情、真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她先后被授予“x市十佳班主任”、“x市十大名師”、“x市杰出勞模”、“x省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師提名獎”等光榮稱號。

  工作中桂老師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智慧,生活中充滿陽光、充滿了快樂。這是桂賢弟老師的外在形象與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在她26年的默默奉獻中,她為自己的人生書寫著可歌可泣的教育詩,譜寫著無怨無悔的奉獻曲。她在周而復始的平凡的工作中,那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新時期的老師學習的,她在報告中說的多么好聽呀:我工作、我快樂、我生活、我陽光。這是她的人生信條,只要她走進教室,她就會精神飽滿,只要她見到學生,她就會滿臉燦爛。因此,她鐘愛著自己的事業,同時她也是智慧型的老師,她能巧妙地運用教育智慧化解了孩子兩心的失落,化解了師生間潛在的隔閡和矛盾。她用最深情的最真摯的愛心讀懂了孩子。她無微不至的師愛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她巧妙的教育藝術更是帶給我們有益的啟迪。我深深地感到:只有注入了愛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最佳的效果。老師如果能夠給予學生以足夠的愛,那么你就會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你才能走近學生的心靈,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

  總之,教育是事業,貴在淡薄名利,默默無聞,為教育事業發展無私奉獻自己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語文教育是藝術,美在享受、陶冶身心。我相信在這短暫的學習之中,將真正讓我們學著重新認識自己,學著不斷實踐反思,最終達到我們心中的目標!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現在起,把我學到的新的方法、新的教學理念努力地運用到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竭力打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做一個教育的先行者。用我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去營造基礎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上我這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得到老師們的批評、指正。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2

  在閱讀教師人文讀本的過程當中,可以從中充分的學習到中華人文精神的形成、發展,傳統人文精神發展和中華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論述。同時,從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和在各個領域里所起到的作用。如,中華傳統人文的基本特征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征間的區別與共同點。

  從我國學校的課程安排來看,基礎教育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輕文的傾向,諸如歷史、地理之類的人文課程,與國外相比,不僅教學課時少,而且教學要求低。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不僅重視課外閱讀,而且對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有較高要求,國外很多國家的學校教育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訓練學生收集、查找、分析信息,并結合社會生活科學研究的程序寫論文,對比鮮明的。

  教師要始終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標準,要把自己想象成學生,才能明白學生到底喜歡聽哪一類型的課程。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在不斷的創新中,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業和考試增加學生負擔,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開發其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其在創造、開發、想象的過程當中更好地使其知難而進,而最終達到學生的求知欲,使教學以全新的面貌運用到學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

  中華民族有著獨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諸如儒家的仁愛、節儉、謙讓,墨家的重實踐、任人唯賢等,得以綿延至今。我們如今所說的人文素養,即是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悠久歷史的深厚積淀的結果。現如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與人文素養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動、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它主張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人的求知欲、興趣等各個方面的優勢,來填補教學過程當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為本。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更基礎,因為人文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總體支撐,這種支撐作用具體表現為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人文素養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深度與廣度,以及對問題的洞察力和對事物發展的前瞻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內涵。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3

  新課改背景下,音樂學科作為人文學科之理念以及音樂教育教學“學科綜合”之思想對音樂教師素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突出表現為教師的復合型和教師素養的多元性。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我們有必要對當代音樂教師素養之內涵與結構作深入細致的研究與探討,從理論層面對音樂教師素養構成與含義進行科學詳盡的剖析和闡釋。

  一、音樂學科之人文教育本質

  科爾伯特曾說:“一個國家是否偉大,并不取決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取決于它的人民的品格。”人民的品格如何獲得?學校教育是主要渠道。那么,學校教育之品格獲得又通過何種途徑實現?當然是各學科課程。其中人文學科對人品格的獲得應該承擔幾乎全部的任務,“因為人文學科的貢獻主要在于‘以獨特的方式提高人的價值判斷意識’,在于‘以一種知識和教育領域所沒有的真誠態度’來接納價值觀念。”而科學學科從整體上很少談論人生的目的、情感、意義等與人的品格緊密相關的東西,因此,以審美為基礎的人文學科之藝術學科在其中必應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而音樂學科必定成為人文教育中堅,為國人品格的獲得與培養發揮其獨特效用。

  我從人文學科角度、通過對人文學科教育本質的論述,意在闡釋音樂學科的人文學科的概念內核和音樂教育的人文教育本質,強調音樂學科的重要性。

  二、音樂教師素養構成

  如上所述,音樂教學實施者——音樂教師的素養就顯得尤為突出與重要,因為首先教師的職業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師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響者、塑造者。正所謂: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因為音樂教師是整個音樂教學活動的直接策劃者、實施者、參與者,因此音樂教師素質高低直接關乎音樂教育質量好壞。音樂教育的成敗關鍵在音樂教師,音樂教師優劣關鍵在教師素養。

  (一)知識技能素養

  1、音樂專業素養

  音樂專業素養是指音樂教師必須具有的直接服務于音樂教學的音樂專業技能、理論及音樂文化知識。我稱之為基礎素養。

  教師音樂專業素養包含:歌唱教學技能、鋼琴彈奏技能、合唱指揮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史論類知識。歌唱教學技能是指音樂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良好的樂感、恰當的情感表達、科學的歌唱方法等。鋼琴彈奏技能指教師的鋼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基本要求:正確的觸鍵、恰當的情感處理、一定的手指技巧。合唱指揮技能是指音樂教師的專業合唱與指揮能力,包括:正確的合唱聲音概念、作品的正確把握處理、基本指揮技術以及組織排練能力等。作曲技能指音樂創作方法與作曲理論知識。音樂專業技能理論知識指音樂專業知識,包括:曲式與和聲、基本樂理、視唱和練耳、樂器知識(除通用樂器外,還要了解其他民族樂器,以及電子樂器)。音樂史論類知識指基本音樂歷史知識和相關文化知識,包括:中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中外民族民間音樂、通俗音樂等。

  上述諸多音樂素養集中體現為音樂教師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音樂聽力,即音樂辨別或鑒別能力。這種能力既是音樂教師綜合音樂能力的反映,也是具體教學過程所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學生的演奏、演唱,還是為學生進行各種演示,向學生提出要求,做出指導,以及逐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聲音概念和自學能力,包括音樂欣賞,無一不與音樂聽力密切相關。因此,音樂聽力是衡量音樂教師音樂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2、藝術知識技能與其他學科知識素養

  藝術技能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素養是音樂教師完成音樂教學應該掌握的除音樂專業素養之外的其他藝術門類,其他學科技能知識等。我稱之為必要素養。

  新課標提倡學科綜合。音樂學科綜合課程之“綜合”應該包含兩個層面的綜合:一是音樂學科與姊妹藝術學科的綜合;二是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就是說音樂是其他藝術所必需的,藝術是非藝術學科所必需的。因此我們必須結束音樂教育的“孤立”狀態,我們必須建立“大課程”觀念,必須把“音樂”放入“整個藝術”中來考慮。

  “美國學校藝術教育第一套在政府干預下,包括有四門藝術課程的綱領性文件——《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這樣表述:藝術教育是一個有序的包括音樂、視覺藝術、舞蹈、戲劇四門藝術學科的教育”,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藝術教育結構與內容。這就要求音樂教師素質的復合型,要求音樂教師知識文化的多元性。依據《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音樂教師的藝術素養應包含:基本舞蹈技能與其相關舞蹈知識及一定舞蹈編導能力,簡單美術技法(素描、色彩等)與相關美術知識,簡單戲劇表演能力與相關戲劇知識。

  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應具有一些其他學科知識素養。如一定文學知識與良好的文辭能力、基礎哲學、美學及歷史知識等。

  3、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

  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是音樂教師完成音樂課程教學必須具備的教學技能。我稱之為工具素養。包括三方面內容:

  (1)音樂課教學技能。包含:全面掌握和運用音樂專業知識技能(包括其他藝術知識技能)的能力,簡單樂器教學技能,音樂欣賞教學能力,創造性音樂活動教學能力,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這里我特別提及一下創造性音樂活動教學能力,因為音樂教育之創造性已經是國際現代音樂教育的集中趨向,也是“新課標”之突出要求。創造性音樂教育重視音樂教育空間的拓展。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雷默認為,21世紀的學校音樂教育,除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表演機會,更應該滿足絕大多數人音樂體驗的需求。他建議21世紀的音樂教育內容應拓寬更多的表演機會,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為一種音樂創造方式的即興演奏方面。“雷默認為,我們受音符束縛的表演文化已經導致思維方式的萎縮和衰退。表演者一旦離開樂譜,表演音樂就會癱瘓和麻痹。我們不能回到一種非記譜的音樂文化,但我們一定可以在普通音樂和表演方面為我們的學生展現各種通過即興在表演中獲得的各種充滿創造性的愉悅。過去的音樂教育傾向于過多地定位在‘演奏正確的音’上。因此必須充分利用機會來指導所有的孩子作曲,因為作曲是一種音樂思維和認知的真正的基本方式。”

  “美國DBME以學科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模式,倡導從創作、美學、歷史、評論的角度來學習音樂。其中創作包括即興表演、作曲和表演。”由此可見,音樂教師在創造性音樂教學能力方面至少應具備表演(包括即興表演)與作曲兩項素質。

  (2)一般教育教學技能。內容為:分析教材組織教材的能力,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準確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導學生的能力,現代化教學技能。

  (3)普通教育教學知識。包括: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知識,教學法與教學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還包括學生身心發展、學生個體差異及對學生學習客觀正確評價方面的知識。教學法知識包括普通教學法和音樂教學法知識。教學論知識包含教育、教學論、音樂教學論知識等。

  (4)治學與研究能力。治學與研究能力內容廣泛,包括音樂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自我學習研究能力、經驗交流觀摩能力以及教師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師治學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間接影響音樂教師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師知識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學的音樂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習新的音樂教育模式,學習先進的音樂教學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學與研究能力。

  加里寧指出:教師一方面要貢獻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學中吸收一切優秀的東西,然后再把這些優秀的東西獻給學生。其樸素的言語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以教人者教己”“教學做合一”。前輩的教育思想今天仍然適用。

  當前,教師要做研究型教育者(我稱之為教師學者化),已是中國教育大勢之趨,這勢必要求教師學習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治學與研究能力是音樂教師必須努力之處。同時,音樂教師要明確終身學習的意識,因為我們身處在一個知識時代、信息時代,知識的淘汰與更新日新月異。

  (二)職業道德修養

  道德是什么?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者,路;德者,得也;惪(德)外得于人,內得于己。在道與德的關系上,古人稱:“行道,有得于心,謂之德”。行“道”,“內得于己,外得于人”,稱為“德”。可見,“‘道’具有客觀性,是外在對人的客觀要求。‘德’則具有主觀性,是人內心獲得的信念、意識和品質等。‘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內化。”

  可見,道德應是外在行為規范與內在意識、品性的統一。因此對于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簡稱師德),我們應注重教師“內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觀的規范、原則。我們不能把師德僅僅訴諸于條例與規定。對師德的重視由來已久,漢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強調:“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他提出:“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吾取之”。他明確指出:“善為師”的必要條件首先是“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師德。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對教師道德的高度重視并要求以身作則的意義。師德的內涵主要包括:

  1、敬業與奉獻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師——財富蘊藏其中》中指出:“人們要求教師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職業精神和獻身精神。”我認為,敬業與奉獻是師德之首。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心中有愛。這是因為學校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其活動基礎是愛,愛是成功教育的基礎。所以愛心是教師敬業奉獻精神之基礎,是最重要的師德素質之內因。這種愛表現為對教學工作的愛和對教育對象的愛。教師內心的愛外化為愛崗敬業之實際體現,樂教勤業之實踐行為。盧梭曾說:“有些職業是這樣的高尚,以致一個人如果只為了金錢而從事這些職業的話,就不能不說它是不配這些職業的;軍人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教師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

  我認為,當代教師真的需要一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再則說,教育本身追根溯源就是無名無利、清白之事。

  2、修養與言行

  我認為修養與言行是教師“道行”之表現,是教育者知識水準、人格修為、思想水平、文化素養之融合。而如是之修養綜合外化為教師言行,教師個人之范行,言行是修養的體現和反映。兩者既獨立又聯系。教師修養與言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學生,而這種影響對學生內心影響更深入、更久遠。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之修行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深遠。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所以音樂教師應努力在修養、言行方面多做文章,努力實現自身修為的提升。當然,人的修養需要一生來完成。音樂教師的個人修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音樂教師用一生來譜寫。但關鍵是我們要去做,因為:“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蘇聯現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教師。

  總之,師德是教育之車輪,教師之羽翼;師德是教育教學之保障。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國民,這要靠教師的德行、教師的學識、教師的才能、教師的高尚人格。

  三、結語

  音樂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理念以及音樂教育教學“學科綜合”之思想,要求音樂教師素養多元性,我概括為知識技能素養與職業道德修養。知識技能素養涵蓋音樂技能知識、藝術與其他學科技能知識、教育教學知識技能及治學與研究能力;師德素養包括敬業與奉獻、修養與言行兩方面。這些技術與非技術因素對音樂教師都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音樂教學首先與音樂教師專業水平緊密聯系,但教育質量好壞最終決定于師德水準高低。綜上所述,做一名音樂教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時做一名音樂教師又是非常榮尚的。正如盧那卡爾斯基所說:“教師是博學多才的,并且是國家中最可愛的人……沒有任何一種職業像教師那樣對人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使自己成為人們的典范。”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4

  淺談中專音樂鑒賞課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音樂鑒賞”作為中專音樂新課程的規定性、基礎性板塊,占據了課程三分之二的內容。因此,如何在中專音樂鑒賞教學中,根據中專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審美認識規律,遵循音樂教學的自身規律,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體現中專音樂課程的“人文精神”,是中專音樂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教學實踐課題。

  一、提高學生音樂文化素養

  音樂鑒賞課是中專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也是促進中專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跨世紀合格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中專音樂鑒賞課是審美教育。因此,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理念應該鮮明地體現和貫穿在整個初中音樂教材的內容與形式中,突出教學作為師生共同體驗、感受、表現和創造音樂美的載體作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當前,中專音樂鑒賞課更應當緊密圍繞中專生的音樂需求,關注音樂學習方式的變革,處理好審美能力培養與知識技能學習的關系,使音樂鑒賞課更好地發揮課堂這一“陣地”,以達到“美育”的目的。

  二、重視鑒賞語境的多元化,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語文、美術、舞蹈是音樂鑒賞教學中最容易融合的科目。尤其是語文,文學與音樂本就密不可分,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甚至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外國許多著名的標題音樂,其靈感常來源于文學戲劇。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5

  我是一名兼職的農村小學音樂老師,有幸參加了懷化市(國培計劃)小學音樂教師遠程培訓。

  農村小學音樂課就等于簡單的唱歌課,上一節,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務了。這次培訓學習,我觀看了很多優秀的音樂老師的教學視頻,也學到了不少的音樂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在這里,將這次學習的一部分感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一個總結。

  新課標指出: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那么如果做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質呢?我看到培訓視頻中很多老師的音樂活動設計,在許多地方都提供了學生的創造空間:比如,盡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地敲擊方法,在敲擊中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又如,創編歌詞:當學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小音樂家,改編原來的歌詞,自信、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心愛的樂器。“創造中體驗”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創作成功帶來的喜悅。

  那么,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到這些呢?

  一、啟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著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自己曾一度認為: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現在反思,其實這種教學觀念,完全忽視了學習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古人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我在教學三年一期的“擺手舞”這一課時,有學生就問:擺手舞是怎么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風琴伴奏唱“擺手舞”,讓學生想像一下,在歌聲里,你會怎么跳這個“擺手舞”,先是有幾個女同學開始做起了動作,我順勢引導他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來跳,這時,男生也有人開始跳起來,動作各種各樣,但都能跟隨節奏,同學們跳得可歡了!這時,我再跟他們講關于“擺手舞”的相關知識:擺手舞,是湘西土民族獨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七是他們的“擺手節”,土民族男男女女,成千上萬的,會圍成一個個的圈子,擺動雙手,邁起健美的步子進進退退,他們以這樣的舞蹈為新的一年祈福。然后,我再彈唱一遍“擺手舞”,同學們想像土家人民圍成圈子跳起“擺手舞”的歡樂情景,再一起邊唱邊跳“擺手舞”。這樣,學生們在學會這首歌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想像,并且體會到了音樂與舞蹈的韻律美。

  二、弱化傳統環節及概念教學,注重體驗。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于強化音樂知識學習和技能的訓練,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機械化、成人化;教學環節板塊化,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也覺得學習沒有了生趣,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本節課教師努力突破傳統發聲、節奏練習、聽音練習的框框,將發聲、節奏、聽辨練習融于歌曲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努力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體驗、感受,知道怎樣的聲音更美及二拍子節奏的特點,同時不知不覺中獲得聽辨能力的培養。

  三、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樂課是一上課就教歌唱歌,其實音樂的內涵是那么的豐富,學生完全沒有體會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樂豐富的元素,讓學生來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比如,我會把將音樂課上成一節“朗讀課”,讓音樂與朗讀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體會文字的優美、在朗讀中享受音樂在情感上的共鳴;我會用一節課專門來讓學生來感受“節奏”,通過拍手、拍膝、敲桌、跺腳,創造出各種節奏來;我會讓哼唱(或者用風琴彈奏)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跟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用形體來表現樂曲的情緒或情感,嘗試用自己內心與音樂交流。

  總之,通過國培活動,我感覺自己在對新目標的理解上、在教學理念、在教學方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作為音樂教師,我也更應該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6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進步,這就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通過學習,我感覺到高素質的教師首先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即“師德”。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其次,高素質的教師還應是“專家型”的人才。具體而言,教師應該是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的教學專家,他們有真才實學,有豐碩成果,受到學生們的尊重,對教育教學有發言權。教師還應該是“大教育專家”,他們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學科,而是思想開闊,視野寬廣。教師還應該是“教育管理專家”,他們明了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掌握教育教學原則規律,懂得教育教學心理,并有豐富的創造性和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

  第三,高素質的教師還應具有創新精神。讓學生創新,老師自身必須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激烈競爭的時代,創新的能力,絕處逢生的能力,面對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備素質。

  通過學習,我更發現教師的親和力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親和力,詞典里的解釋是“兩種以上的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互相作用的力”,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與人相處時所表現的親近行為的動力水平和能力”。教師親和力的高低常常取決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來不愛笑,有的人從小不愛親近人,有的人天性愛熱鬧,有的人具有豐富的幽默細胞等等。但親和力又與“親和動機”密切相關,親和動機強,例如迫切需要得到學生的友誼,得到他們的支持合作的教師,其親和力就高;親和動機弱,例如無視學生的存在,或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把自己的權力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等等,親和力就一定很低。從這個角度看,親和力又是與一個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因此,某個教師可能在教學方面有所欠缺,但學生卻能熱情地學習,主動地思考,由此就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教師自視甚高,不顧學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獨尊,那就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學問最高,課講得最好,最終卻不一定能實現教學的目標。

  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只有發自肺腑地愛學生,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關心學生,也才能激發學生對于真理的追求。教師親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學生當成大寫的人,當作自己的親密朋友,才能容忍學生的缺點,尊重他們的話語權,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教師親和力的理論是多元智能,只有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聰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費心血去培養的教師,才能始終微笑地面對每個學生,并熱情地關注他們的成長。教師親和力的目標是個性發展,教師擁有較高的親和力,才會擁有寬廣的胸懷,因而能夠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并真誠地幫助他們在非本學科領域里獲得成功。

  因此,21世紀的教師除了要進一步培養科學文化素養,練好教學基本功,還要注意不斷激發自己的親和動機,努力提高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信賴、敬佩、愛戴的良師益友。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7

  (一).職業的幸福感使她全新投入教育

  ××老師說:“教育是溫暖的,我們要用透視的眼睛看學生的需求,教育就如同種樹,要讓樹木成才,需要我們不僅付出努力,還要用真心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努力為學生做到“喚醒心靈期待成長引導生活創造可能彌補缺失”,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教師的工作需要堅持與積累才能形成教育的智慧。

  在她的的經歷中充滿了挑戰,我佩服××老師迎難而上的勇氣。工作中,××老師很細膩同時又很積極樂觀,再難的工作被萬老師一講也覺得很有意思,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個個有問題的學生有了進步,突破了人生的節點。她講到班中有一個男孩子腦部受過損傷,話說不清楚,別人根本就聽不懂他在說什么,動不動就喜歡打人,和他有關的事情總是那么令人頭疼。××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她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教那個男孩發音,最后終于能正確地發音了。

  當××老師在準備一節對自己非常重要的公開課的時候,這男孩的家長主動要求讓自己的孩子回避,可××老師卻堅持讓孩子在自己的課堂出現,她堅持自己的課堂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老師用自己的堅持挽救了一個孩子,也從此改變了那個男孩的一生。萬平老師真正感受到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也把這種幸福撒播給了身邊的每一個孩子。

  (二)借助文字力量服務班級管理

  ××老師的日記教育法更令我印象深刻,學生從最開始的只能寫出一句話到后來能把日記編寫成冊。這需要老師的極大耐心和恒心,并且××老師利用日記連續關注其學生成長轉變,通過多篇日記的積累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同時一篇篇日記也構成了學生的成長足跡。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令我困惑,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聽了××老師的教育方法,我反思自身教育教學工作,被××老師的觀念和方法深深折服,其實教師的工作,看似平淡,然而每個點滴的舉動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它會影響著每個孩子的成長,有時候這種影響甚至是一生的。

  (三)不忽略每一個學生

  “我期望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生活”,“我愿意讓我的每一個孩子的心燈都點亮著”,伴隨著××老師充滿激情的表白,我心倍受鼓舞。

  在講座中,我們共同分享了××老師的班主任管理辦法,為使全班家長能夠及時了解班級的整體教育情況,她建立了《家校直通車》,定期印發給全班家長,使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結合班級狀況對自己的家庭教育進行反思,及時調整……

  不忽略每一個學生!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她有記工作日記的習慣,無論多忙也要補記一下工作日志,回憶一下當天有什么遺落之事:哪個孩子病了需要致電慰問,哪位家長來電需要回復,哪位同學的個別問題沒能及時解決等等,想到了,便放下手頭的事情,馬上解決,不再拖延……

  這一次為期三天的培訓,讓我見識了這么多的教育達人;讓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事業”;讓我知道了什么叫“激情”;讓我明白了什么叫“魅力”!當然,還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是我一生中求之不得的財富。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自己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課堂,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8

  在xxxx年x月xx日,xx市進修學校對全市幼教工作者進行了“幼兒教師心理素養專題講座”,xx老師的語言詼諧幽默、生動有趣,讓聽者感到輕松愉快,美不勝收,學習之后,我的感受頗深,她用一些實例為我們詮釋了一位幼兒教師所要具備的心理素養和工作素養。

  在講座中她有這樣一個實例:一對普通工人夫婦,在生下兒子之后,為了改變生活狀況,而奮發圖強的學習,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后丈夫成為了一名律師,愛人成為一名會計師,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無形的就影響了孩子,兒子在他們的熏陶下養成了愛學習,堅忍不拔、永不服輸的性格,兒子高中畢業后免試入了清華大學,大學畢業后又免試成為了一名清華的研究生,當研究生畢業后又考上了清華的博士,這對我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可兒子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有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請求,我在清華大學已經學不到什么了,我要到外國流學。”父母經過一天的思考之后,給她了一個結果:“兒子,你去吧,我們給你充分的自由,需要多少錢,我們來籌。”兒子說:“爸爸,我不需要你們的一分錢,我要自己掙錢上學。”在兩年之內他報考美國、英國很多著名的大學,都以優異的成績被入取,還都是公費的。最后他選擇了一個最喜歡的學校。在這個例子中,我深深的體會到,父母、老師的行動,無時無刻的不在影響著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嚴教不如身教”確實如此,在班級里,我經常強調在早晨幼兒到校時,都要跟老師問好,可有的幼兒經常忘記,跟據這一情況,我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他們不跟我說,我就主動的跟他們說,這樣經過兩個星期的訓練,幼兒把早晨問好,當成了自己必須做的事,也就成了習慣,習慣成自然,所以在孩子每天早晨來校時都會主動向我問好,我感到了一種成功的喜悅。

  在講座中還有這樣一個例子:在某所幼兒園里,一位母親與老師聊天,說:“老師,你看你們的工作多好啊,就是哄哄孩子,也沒有工作壓力。”教師聽到這句話沒有說什么,在一次家園共建活動中,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5的分解,然后請這位家長上講臺,教給孩子們,這位家長興致勃勃的上臺了,可怎么講幼兒都說不會,這位家長最后說了一句:“老師,我真的沒辦法了,我真的不會教,您教吧。”教師拿出一些糖分給幼兒每人5塊,然后說:“小朋友們,你要給爸爸幾塊,你自己留幾塊,但自己不能不留,你可以怎么分呢?”幼兒經過自己動手分一分活動,得出了5的分解。家長心服口服的說:“老師,您太厲害了。”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遇到一些同行、家長、社會上的不理解,說我們一天吃兩頓飯,睡一覺,輕輕松松過一天。為什么會給別人這種印相,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1、幼兒教師隊伍不完善,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就可以上崗。例如在一些農村幼兒園都是顧一些年齡稍小一些,中學畢業生教幼兒,給人造成一種,幼兒園教師只要有點文化就能教幼兒,無非也就是教點1、2、3,a、o、e等。其實不然,在美國研究生畢業之后可以直接到大學任教,但要教幼兒,必須在專門的幼兒園培訓學校,培訓三年,才可以當一名幼兒教師,原因是幼兒的發展情況與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不同。在教小學生時,我們所用的成人語言,而在教幼兒園時,我們用的是兒童語言,在教小學生時,我們可以拿出一道例題,對他們說出解答的方法。而教幼兒園時我們要教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去自由問,自由想,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與思維能力。在教小學時,我們告訴學生一遍什么不能做,他可能就會改正。可教幼兒園時,我們要經過常時間培養,讓他們成為習慣。所以幼兒教師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打造一個研究型、專業型的教師隊伍,成為一個別人不可替代的人。就像廖老師所說:“別人不重視我們,我們要自己重視自己,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讓他們認可我們。”

  2、國家對我們不重視,這個“重視”就是指國家沒有專項的資金投入到幼兒園,在教師侍遇,園所建設上沒有專項資金,現在國家對我們重視了,最其碼國家加強了幼兒園硬件建設了,近兩年也在向社會招收一些高學歷的幼兒園教師。

  總而言之,我該做的就是:放平心態,樂觀工作,這幾年我也正是這樣做的,我從一位轉崗教師通過進修老師、園長的指導,自學、參加各種活動,積累一些教學經驗,我愛幼兒教育事業,正是因為愛,我才不斷的努力,奮進,并在其中得到了快樂與滿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還要繼續不斷的為xx幼兒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9

  作為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慶逢課程改革。因為它傳遞的是一種全新的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此,我迫切渴望能夠對新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實踐創新,轉變觀念。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培訓班(第二期)學習,培訓資料主要有師德教育、現代教育理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教師專業化發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育科研與課題研究、英語口語等模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工作是一張無法突破的網,它需要反思!經過10天的培訓學習,的確讓我受益匪淺。

  一、專家引領——教師成長道路上的必由之路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先人的指引,作教師的尤為如此。如果我們僅僅是憑自己的一腔熱情,埋頭苦干,勢必會走很多彎路。能夠說,每一位教師的成長,都直接或間接地理解著專家的引領。在這10天的學習中,我有幸和多位專家應對面交流,開闊了思維,拓寬了視野。從韓延明院長的報告中,我明白了:一個大學生走上講臺,就像一塊填滿了水的海綿,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像擠水,如果不長注水,那海綿遲早會干的;我更明白了:誰能把教學搞得生動趣味,誰就是一個善于教學的人!而教師的熱情,正像一粒種子,一棵小草,只要充滿活力,就必須能夠成為一名好教師。從杜秀明教師那里,我明白了幸福的所在——它在成功的體驗中,在收獲的喜悅里,在和諧的環境中,在滿足的感覺里。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滿足的感覺,它在一個人的心里!我更明白了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四個字——享受教育!正如竇桂梅教師所說:每一位教師在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水平的道路上,必須學會調整自我,擺脫工于心計的市井之氣,找到屬于自己的有專業尊嚴感的幸福,這樣注定教師就走向了大氣象。

  二、與名師對話——教師專業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

  名師是我們的鏡子。我們會從這面鏡子中看到一位名師的成長足跡,正如佛所說:“我之所以成為佛,是因為我挨過了千刀萬剮!“我們要經常用“名師”這面鏡子來照照自我,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這面鏡子的幫忙下改正自己的不足。我們教師每一天都好像蹲在一面鏡子面前,無時無刻不在理解學生的監督。那么,我們又何懼多一面能夠使我們更加優秀的“名師”這面鏡子。

  三、用心、努力——教師成長道路上的必備武器

  “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就會創造奇跡!”一向是我的一句勵志名言。當我遇到挫折時,當我心境煩躁時,當我想放棄時,我就會用它來開導自己。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門檻,只要我們用心去努力,我們就會有收獲!

  一向羨慕別人在公開課上輕輕點擊鼠標所出現的神奇教學畫面,我對自己說必須要學會這門手藝。于是我一向在努力,最終能夠作出一份自己的像樣的ppt課件,并且受到授課教師王蕾教師的表揚。雖然僅僅是一個ppt課件,可是它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它預示著我的提高,我的成功!并且我堅信,經過不懈努力,不久的將來,我也能夠做出我的第一份像樣的flash課件!這就是用心+努力的力量!總之,參加這次培訓學習是幸福的,收獲更是豐富的。在此,十分感激我們縣教研室李教師給了我這么好的一次學習機會。它使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能更深入地指導反思自身教學,在反思中促進專業發展,在反思中獲得新的見解,在教學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經過學習,我更發現自我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還學習了很多新的方法,讓自己有了一個提高自我業務水平的機會,從中我也明白了要注重學生的感受,關注學生的評價。

  我會時刻鞭笞自己不斷向前,我有信心也有決心繼續在教育領域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讓自己的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讓自己在英語教學這片天地中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0

  素質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識,培養健康身體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勞動技能的一種教育,它是以個體和群體的先天生理條件為基礎,以改善先天素質提高后天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和升華.為了較全面地理解幼兒素質教育的內涵,我學習了許多理論文章,深受啟發.進一步認識到兒童良好素質的基礎應包括:

  1、健康的心理素質;

  2、良好的體能素質;

  3、良好的社會性發展與品德素質;

  4、良好的才智素質;

  5、會體驗理解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等。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我認為,在進行幼兒素質教育中,應把著重點放在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學會生存:這是一個人能順利生存于社會的基本能力與條件.對學齡前兒童來說,主要是鍛煉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初步的自我保護,增強自理能力,即學習“自己的事化自己做”。

  學會學習:主要指培養孩子從小縣有廣泛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主動地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同時還要重視加強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等。

  學會關心:指的是要幫助、教育兒童關心社會、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全球的生活條件,關心他人,關心家庭、朋友和同伴,關心其他物種(包括動物、植物),關心知識、真理、學習以及關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這是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備的高度發展、適應性、創造性、社會性、堅韌性及全球觀念等方面的素質要求。

  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和尊重幼兒的人格尊嚴,合理的要求乃至細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作用.必須堅持“觀察在前,目標在后”,在全面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改變過去統一規格的、共性化的教育目標,真正使每個孩子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目的是為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立定基礎,因此,素質教育的目標是群體目標和個體發展目標的統一,要求我們首先應當確立群體基本素質的培養目標,但又要重視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還要有在每一個孩子每一方面發展的原有基礎上確定的個體發展目標。

  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規程”中提出的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的精神。另外,我們還要樹立大教育觀念認識到幼兒教育是一項涉及到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系統工程,只有調動三方面的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調、同方向地對幼兒過好教育,才能全面、積極在促進幼兒的發展。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1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需認真關于待并且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

  從教十幾年來,我越來越感覺到,好教師首先必需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關于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關于學生的教育中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于"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經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來開辟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備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并且用它們關于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熏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需熱愛自己的教育關于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并且不存在好與不好之分,"學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關于這些所謂的"學困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應用鼓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需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么應為之,什么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需認真、穩重、規矩、得體,切不可馬虎、草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勾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關于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備,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圣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需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并且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里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需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導致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接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并且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

  本人認為積淀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培養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動的不二法門。網絡學習在確定確立教學風格,形成教學思路,預計教學問題的進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認識和能力,積淀有意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情境教學中,根據已有經驗關于各種可能性進行猜想和假設,教學情境準備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興發揮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動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激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動的點金石,沒有激情的教師即使再有智慧,再機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學中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所以,只有經過教師不斷的學習,才能展現自身智慧行動能力,表現他的機智和光彩。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鼓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終身學習,在教育這方熱土,一位位教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好的師風師德就是一本教科書,關于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要做"人之楷模。師德不僅是關于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矩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只有堅定自己從教的信念,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3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于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經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懂得各種事理。教師是教育進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矩,而且還是作用于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系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

  經過這次業務學習,我們關于教師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教師必需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進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因而教師必需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必需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一切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關于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關于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關于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關于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關于抗情結,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幫助學生,關于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表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關于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關于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經過學習,我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關于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契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副教書育人的重擔。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4

  第二次教師培訓是由xx學院師范院校xx教師為我們主講的,主要從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方向、核心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并相應地列舉了很多身邊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

  經過一天的培訓,使我深深感到了群眾賦予我們的職責——我們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啟蒙人。我們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未來,僅有教師不斷反思,才能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目標,規劃新的發展,使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說:一個人經常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態度,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人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對孩子的作用就像國王一樣偉大。

  幼兒期是孩子品德構成的最佳時期。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講,父母都必須承擔起幼兒德育工作。父母的素養、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幼兒。教師作為專職工作者,對幼兒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職責。但在平時父母和教師都只注重幼兒道德認知的培養,而忽視了幼兒道德行為的培養。認知與行為就如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輕重之分。

  二十一世紀要求青少年要有廣闊的胸懷,知天下事,有較高的道德標準。就幼兒園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單純地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團體、愛科學、愛勞動,培養幼兒誠實、勇敢、不怕困難等良好品質,而應當進一步幫忙孩子學會共處、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學會競爭、學會分清是非、正確處理各種矛盾,構成互相協作、嚴守紀律,具有團體主義精神的良好行為品德,僅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

  在幼兒園經常使用說服、榜樣、將故事和獎懲來對幼兒進行德育,他們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內地把必須的思想、認識或觀念賦予幼兒,而不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實踐而得到的正確觀念,更不是讓幼兒運用智慧和經驗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產生的認識,用意動搖,不牢固。

  本次培訓使我從新認識了幼兒,傳統的教育觀,把幼兒當作一個接納知識的“容器”,一個被動的理解者。隨著教育觀的不斷改變,幼兒的一個自主的、又本事的學習者的觀點,被我們逐漸認可,而此刻我明白了,幼兒不僅僅使一個學習者,而是一個有本事的思考者、思想者。他們有自己事物的邏輯,有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本事,更有我們無可比擬的大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新認識幼兒:從一個“容器”到有本事的學習者,到有本事的思考者,在這一過程中我獲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5

  3月7日上午,經開區全體語文教師齊聚在85中學的報告廳,參加了由經開區教文體局組織的“語文教師朗讀素養提升培訓”,讓我受益匪淺。

  培訓開始了,李莉老師首先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朗讀《我為什么當教師》。聽著老師的朗讀,感覺她的聲音是那么的甜美,讓人如癡如醉。緊接著,她又引用了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的一句話:“朗讀屬于每一個人。”從而突出了朗讀的重要性,并且再次強調,作為語文教師,朗讀更為重要,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方式。聽了老師這樣說,在場的成員不約而同地點頭,表示對老師看法的認同。

  接下來老師給大家明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朗讀首先要做到準確、清晰;其次是要流暢、自然;接下來是要感情真摯;最后是要恰當的運用朗讀技巧。結合以上要求,老師用了大量的時間為我們分享了朗讀的技巧。并從兩個方面展開,具體分為:內部心理感受和外在表達技巧。內在心理感受包括形象感受和邏輯感受,形象感受是指調動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綜合感知,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內心“活”起來,“動”起來。講到這里李老師還舉了朱自清的作品《春》為例,帶領大家邊體會邊朗讀,弄明白什么是形象感受。另外朗讀者對作品中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的感受,把握好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外在表達技巧分為內在語、語氣、停連、重音和節奏。李老師對語氣、重音講解尤為具體,說道“語氣”她說“語”是通過聲音表現出來的“話語”,“氣”是支撐聲音表現出來的話語的“氣息狀態”,語氣運用的一般規律:喜則氣滿聲高,悲則氣沉聲緩,愛則氣緩聲柔,憎則氣足聲硬,急則氣短聲促,冷則氣少聲淡,懼則氣提聲抖,怒則氣粗聲重,疑則氣粗聲粘,靜則氣舒生平。且每講一處,老師都有示范。

  整個培訓過程,有老師的講解有師生的練習體驗,課堂氣氛甚是熱烈。當然,任何一項技能的練就都不能一蹴而就,但相信,只要大家按照老師的指導用心練習,我們的朗讀水平一定會大有提高!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6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加快教育集團化改革步伐要求,加強集團校際交流合作,增強集團凝聚力,不斷提升集團畢業班教師育人水平。20xx年6月23-24號二天,汕頭市新溪中學初三全體老師在汕頭市市委黨校參加了廣二師龍湖附中教育集團畢業班教師素養提升班。

  我們參加了“塑造畢業班教師團隊精神”、“教師情緒與壓力管理”、“教師專業形象與職場禮儀”等一系列教育管理提升專題培訓。

  孫悅亮教授對于如何理解教師職業的應然與實然,如何應對教師的職業壓力,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資本,在一次次應對挫折后,會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這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解釋和分析,讓老師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朱健齊副教授全方位為老師們評析與講解團隊與執行力,更有實際的課堂實踐活動讓老師參與,即學即用即反應,活學活用,真正做到“授人與漁”。李依依老師讓我們要做到“美其德悅其眼慎其行”,成為學生心目中示范引領者,讓教師優雅的外表與崇高的師德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贏得學生的尊重。

  六月,熱浪滾滾,老師們非常珍惜領導對我們的關懷,表情專注,用心聽講,認真做記錄,積極配合。培訓結束,老師們都表示收獲很大。

  畢業班教師素養提升,能有效地緩解老師們的緊張情緒,引領老師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這樣一場培訓,給老師們緊張的備考帶來一縷清風,撫平他們焦慮的心情,相信他們能充滿信心面對以后的教學!發揮出最佳狀態!

  再次感謝教育集團和學校為我們提供的難得的學習機會。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7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認知的飛躍,7月17日,我有幸參加南譙區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教學素養提升研修班,非常感謝教研室為我們爭取來的這次機會。此次培訓是小數界的大咖羅鳴亮老師和他的團隊,以及另外幾位小數界的大咖。第一場講座是由黃為良教授給我們帶來的《圖形與幾何教學中若干具體問題辨析和思考》。講座圍繞“教學素養”和“教學悟性”展開。他幽默風趣的講解,讓我豁然開朗,澄清了我對數學問題上的一些模糊認識。第二場講座是浙江省的教育專家斯苗兒教授帶來的《教研如何助力教師成長》。教師的專業水平是一所學校的軟實力,學校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搖籃,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是全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助推器。斯苗兒老師用形象的圖片、生動的案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給老師們上了一堂關于教師、教育和專業成長的的課,讓與會老師在笑聲中,領略到斯老師的睿智,領悟到了教育教學真正的內涵。

  第三場講座是曹培英教授的《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本體性知識的缺失的對策》。課改從轟轟烈烈走向了深刻反思,我們的教學要注意哪些問題?關于這些問題,曹教授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五個要素:

  1.科學性與藝術性;

  2.科學性與應用性;

  3.問題情境與數學意義;

  4.關注過程與關注結論;

  5.追求形式與重視實質。熟練掌握后,這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第四場講座是由教學名師羅鳴亮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課堂》。陶行知說:“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羅老師的理念啟發也是基于此。他觀察發現,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不敢提問題,不喜歡提問題,不善于提問題”的情況,影響了學習效果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要走出來,在關鍵點、重點、難點、疑惑點、易混處,適時地“挑起事端”,攪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成長之路艱難,但是聽了羅老師講座,便有了學習的方向和成長的動力。

  第五場講座是俞正強老師的《如何實現深度學習》。俞老師借助《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向我們介紹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從學生的表情上看出,他們由原來的不喜歡、不自信,到課結束時呈現出來的自信和傲嬌的神態,就是對這節課最好的詮釋。不得不贊嘆俞老師對教材、學生和課堂的深度研讀。好課不是模仿出來的,而是研磨出來的,好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要精心選材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通過幾天的學習,學員們的進步都非常的大,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此次研修,除了感激還有感動。感動于講師們細心的指導,感動于學員們課上課下積極地思考。行明師之道,煉成長之師,短短幾天的培訓已結束,但是我們的學習,我們的思考仍在路上。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8

  8月13日到19日,在李如平校長的安排下,我和我校的四位老師有幸參加了陜西明師育人教育組織的中小學骨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暨教學能手參賽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培訓的專家有同軍咸、吳積軍、趙精兵、仲維健,任院玲,王吾堂,龔朝暉,董嘯,可謂大咖云集,赴一場思想的盛宴。

  今天聆聽的是西安小學吳積軍校長和成都市教壇新秀陳老師的講座。早晨,開班典禮之后,懷著滿滿的期待,終于再次見到了西安小學吳積軍校長,初見吳校長是在去年第六批學帶的培訓會上,吳校長一路向前的成長經歷和風趣幽默的談吐,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所以后期一直關注吳校長在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實踐。吳校長講座主題是《未來教育及我們的責任擔當》。

  當手機代替錢包,當智能化的識別監控系統讓無人超市、無人酒店變成可能時,當我們按下手機鍵就可以操控家里的電器時,我們是否感受到,科技正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是否意識到科技也正在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吳校長“靜悄悄的革命”告訴我們,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這將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當我們仍是一支粉筆、一塊白板當屏幕的時候,當我們仍站在講臺滔滔不絕的時候,當我們布置著學生做不完的作業的時候,當我們仍以考分論英雄的時候,當我們懷著僥幸的心理認為自已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捱到退休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正在悄悄被時代所遺棄。我們現在這樣工業化生產方式“生產”人才,用整齊劃一的教育模式安排教育生活,統一的時間、教材、進度,統一的考試評價培養個性迥異、能力水平不一的人,如何實現因材施教?如何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而實際上是一部分優秀的孩子在陪讀。這正是現代學校制度的內在缺陷。如何創造一種更好的教育,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將實現教育的變革。

  可能大家也已經注意到了,近年來更多的孩子通過網絡培訓機構進行線上學習,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是一線大城市孩子的專屬,坐在電腦旁,我們可以聽北京、上海名師授課,與外教一對一交流,早在多年前,比爾.蓋茨就認為,將來的年輕人不必去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在網上就可以免費獲取世界上最好的課程,而今天,“慕課”讓任何人都能上線上名校,連哈佛、耶魯都不在話下。“翻轉課堂”作為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正改變著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我似乎因這諸多的變化而嗅到了教育變革的氣息。未來的教育到底會變成怎樣的呢?

  去年讀朱永新教授寫的《未來學校》一書,感慨頗多,未來的學校將成為學習中心,突破時空限制的“泛在”學習,將逐步取代傳統的有固定時間、地點的學校學習,學生根據各自的需要,在自由的時間、多樣的空間,利用任何終端進行學習,VR技術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學生實現沉浸式學習,而理想的虛擬現實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交互性和自主性。教育評價方式也不再是單一的考試來決定、判斷的,學分銀行的實施將跨越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建立終身學習檔案,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將一去不復返。此時,我想到的是,在未來,教師將不再是學生面對面獲得知識的傳播者,我們還能教給學生什么呢?這將是我們職業存在的意義。

  吳校長對于教師兩個字的解讀,讓人耳目一新,將教師兩個字拆開,就成為“孝”、“攵”、“リ”、“幣”,“孝”即品德,“攵”即文化,“リ”即思辨,“幣”即價值,老師只教會這四種東西,將鑄就學生一生的財富,其實教育不是教書,而是教人。那么,在今天,居安思危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即將到來的教育變革呢?

  一、刷新理念,接受新事物。

  馬云說:“很多人輸就輸在,對于新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因為理念陳舊,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而落后,沒有時間磨斧子的伐木工只會越努力伐樹越少,不學習的教師,越努力越是災難。

  二、明確目標,迅速成長。

  教師成長經歷三個階段,初級階段的教師要角色適應,做到會教書;中級階段的教師要積累經驗教好書;高級階段的教師專業成熟要成為學科領袖。卓越教師的核心是課堂教學能力,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站靚講臺,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形成流派,成為教育專家。無論我們身處哪個階段,一定要明確目標,正如電影《銀行補習班》中的一句話:“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靶子,如果你連靶子也沒有找到的話,你每天只知道拉弓有什么意思?”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三、不要讓自己出現職業倦怠

  教師職場有四個時期和三個關鍵突破期。第一時期是適應磨合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學經驗;第二個時期是適應發展期,能較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這一時期7年左右,會成為職業倦怠易發期,這時,我們要及時調整自己,走向成熟提高期,這時我們的教學能力與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協調發展,成為省市教學能手,但也又到了另一個職業倦怠期,有的人一生都無法跨越這一時期;第四個階段是反思創新期,這時進入探索和創造時期,形成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有自己的教學主張,出專著,成為教育專家,正高級職稱評定之后,卻又是一個職業的倦怠易發期。吳校長的闡述讓我想到于漪教授,一生致力于基礎教育,90多歲的耄耋老人,60多年的教學生涯,依然活躍在語文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堅守在講臺上用生命唱歌。還有《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顧問魯潔教授,80多歲的老人在教材編寫中和年輕人一樣到杭州某小學一天連聽六節試聽課,回來后還要討論教材的修訂。正如魯潔教授所說:“我所做的只是在成就自己的靈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夢,我們并不孤獨。

  四、努力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

  什么樣的老師是有魅力的?吳校長定義這樣的老師一定是學生喜歡的,喜歡你的人,喜歡你的課,你傳遞給學生的精神力量會讓他一生受用。我們要抓住每一個成長的關鍵期永不懈怠。上公開課、做專題講座是我們成長的催化劑;教學反思與專業指導是我們成長的糾偏儀;教育資源的利用,如人人通平臺網、教師研修網是我們成長的助推器;讀書學習與課題研究是我們成長的加油站;校本教研與參加培訓是我們成長的沃土。我的成長我做主,做有魅力的老師。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環境很重要,平臺、合作、團隊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別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正如菲利普.斯塔克爾斯托夫所說:“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吳校長展示的一張圖片,令人深思,一棵大白菜,當你不夠強大就是別人的菜,等你足夠強大就是別人眼中的風景。是任人炒,還是成為別人仰望的風景,這由你決定。未來已來,將至已至,我們該如何適應AI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說吳校長激發了我們的危機意識,讓我們明白了作為教師的責任擔當,那么下午陳老師的講座,就我們對當前課堂教學改革如何尋找著眼點,指明了方向。

  陳老師所在的成都新川外國語學校,為每位學生配備了課堂互動學習反饋器,以技術倒逼理念變革,以如何用好反饋器為契機,思考反饋投票到底投什么?問題來自于教學設計本身,而教學目標的設定決定了教學活動。正如陳老師總結,“重構之要在于逆向設計,入道之始在于目標重構。”也許一節講座并不能讓我真正領會“基于數據的精準教學目標重構”的精髓。但是我覺得聽完陳老師的講座,給我最大的收獲是一種思想上的轉變,將教學理念的變革放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細節處,從教學中的問題入手,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將一個個教學難點轉變成一個個課題進行研究,前行的路上困難重重,但是只要我們去做了,就一定會有收獲。只要方向是對的,再遠的路也不怕!

  每一次的聆聽,每一次的反思,每一次的成長,讓每一步走得更加堅實。成長的路上感恩所有的遇見。感謝陜西明師育人教育,感謝吳校長的精彩講座,感謝陳老師的傾心分享。感謝領導給我的機會。期待接下來幾天的培訓。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 篇19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踐行者,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優秀教師素質的養成。在倡導素質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八十七中學“自主發展、人文見長”理念的背景下,一系列如“四杯賽”(教學技能比賽)、課題研究的教育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技能、教學經驗、教學理論獲得了提升和積累。面對本校“十二·五”階段新的挑戰、目標與規劃,本校教師更需要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及時總結并反思已有經驗,“走出去”感受成功教學案例、“引進來”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的理念,積極在日常教學中探究并總結有效教學實踐。

  在秋風送爽的九月,八十七中學得骨干教師、各年級備課組長等教師隊伍的中堅在馬廷芳校長的帶領下赴山東,開始了新的學習之旅、探究之旅,以“有效教學”為主題,聽取了專家關于“有效教學”的角度獨到的講座,參觀了濟南五中和中外聞名的杜郎口中學。這次赴山東的教育考察,不僅使八十七中學得教育團隊感受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還收獲了成功教學經驗下的有效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從山東回來后,我們的教師團隊結合學校和自身的情況,將所學所感應用到了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使山東考察的所學、所感真正走入了八十七中的教育實踐。

  一、猶讀萬卷書,學習有效教學理念

  什么是有效教學?為什么要進行有效教學?怎樣進行有效教學?其實,如何在課堂上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是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很多教師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教學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然而,真正從宏觀的理論層面上感受并詳細了解“有效教學”的機會并不多。因此,在學習有效教學的成功案例之前,參加活動的教師們首先在理論層面上對有效教學的理論進行了深入聽取了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特聘教育專家、全國優秀教師于春祥老師的“高效課堂的理論與實踐探索”的講座。

  從課堂教學的理念出發,于老師引經據典地為大家講解了語言、歷史和文學中對于學習和教學的論述:學習應該是令人愉悅的,以人為本、養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模式才是課堂的本源。接著,于老師以“目標—預告—展示—點撥—作業”的學習流程為主線,結合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大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高效課堂實踐要點和策略,即課堂組織、課堂展現的重建和對學生學習環節的有效整合與控制。最后,于老師通過自己對于有效教學的反思,詮釋了有效教學實踐的核心,就是“行動”與“堅持”。

  二、敢走萬里路,感受有效教學實踐

  學習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因為只有行萬里路,才能從細節親身學習和體驗成功的教育實踐。八十七中學此次更是長途跋涉,幾經顛簸地前往濟南第五中學、山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和聞名中外的教育改革試驗校——杜郎口中學。通過深入聽課、交流、討論、講座等多層次、多元化的活動,參加活動的教師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學習到了一些值得借鑒和能夠幫助自身改進的地方。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杜郎口中學以行動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展觀的詮釋:

  課堂上,教室里取消了講臺,以“10+35”的學生35分鐘主講加展示為主、教師10分鐘補充提煉為輔,轉換了教師與學生的再課堂中的地位。學生的發言可以是長篇大論,可以是只言片語;可寫在預習本上,可寫在黑板上、地板上;也可以是演、唱、跳。教師在課堂中積極帶動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促使學生發言和討論,并適時給予指導。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不斷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讓課堂“活”了起來,更讓學生的學習“樂在其中”。

  課堂下,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為學生講解習題、傳授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傳授只是相比,如何整理所學、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更能為學生長期的學習做保障。校園里,校園板報中皆是學生寫的詩歌、文章和感悟。真可謂課堂內外皆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

  三、踐行所學,完善日常教學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從山東回來,參加此次活動的老師不僅將所學形成了一篇篇細致而又充滿自己思考的考察報告,還通過思考積極將這些感悟運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杜郎口中學,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不僅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展示機會,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另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種高效的教學管理模式,通過組員向組長匯報,組長向教師匯報,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對學生的掌控能力。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啟發,八十七中學老師也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運用了起來。由于學生并沒有經過自主學習模式的訓練,因此學生小組學習的模式就先從課下做起,比如英語組的教師就讓學生結成小組,組員向組長展示需要背誦的英語單詞與課文的掌握情況,教師則通過嚴格考察組長的掌握情況和課上抽查進行控制,避免學生占用大量時間逐個給教師背誦、有效提高了教學管理效率。

  四、及時總結,開啟教學模式探索新路

  教學模式是已有教學經驗的總結與升華,是成功教學模式傳承的載體,是幫助教學行為規范化、科學化的工具,更是有效教學實踐開展的核心。山東考察后,我們意識到一個明確、響亮而又內涵豐富的教學模式對于八十七中學發展的重要性。在聽取了大家的總結報告與反饋后,馬廷芳校長結合自己對眾多成功教學案例的了解和思考后提出,“要探索、總結具有八十七中學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一次山東之行,帶給我們的有收獲、有啟示、有反思、有疑惑,然而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成功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在自身教育教學提升中的影響,如何內化學習成果、怎樣踐行有效教學仍然是八十七中學在不斷踐行的課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學模式探索的新路上,在有效教學的實踐中中,八十七中學領導及全體教師定將不負家長及社會的期待,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資源。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提升教師核心素養研修培訓心得11-10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08-11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通用28篇)10-19

強化數學建模提升核心素養論文06-20

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4-11

提升核心素養,爭做優秀教師心得體會(精選13篇)10-10

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0篇)08-26

教師核心素養心得體會04-14

教師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