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3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1
小學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布置作業,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作業設計的是否有效直接關系著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我們的教育一直就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一說法。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我結合自己設計的分層作業嘗試,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感想。
1、結合新課程理念,從實際生活出發,了解語文學科特點。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作業有其特殊性。一是綜合性。語文知識的運用是綜合的,孤立地掌握某一項知識不能直接形成語文能力。二是模糊性。語文知識沒有很明確的界限,掌握的程度也因人而異,水平高低不是用對錯就能衡量出來的。三是個性化。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語言風格、獨特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語文的最佳途徑就是多讀多寫,形成自己的語言個性。語文與生活密不可分,聽說讀寫是生活之必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完成語文作業就是培養生活能力。
2、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我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有趣味的作業,使他們易學,樂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為了避免同學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大家做的作業是一樣的,但是對已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他們的作業要求、側重點、評價卻不一樣。例如:同一課的作業,學困生只要把生字、詞語、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了,他的作業就可以得到“A”,而對于優等生對于他們則要求每課的能力拔高,拓展作業做的好才有資格的“A”。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側重點,卻可以達到相同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因此在作業設計當中,我都力求設計一些有趣的作業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演一演……
例如:
1、動手做一做。在《大自然的啟示》一課時我讓同學們結合所學做一份手抄報。
2、畫一畫。學完古詩詞后,讓學生選擇你所喜歡的一首古詩詞,畫一畫古詩詞做表現的畫面,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畫游覽示意圖,在《蝙蝠和雷達》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畫蝙蝠飛行和雷達的工作的示意圖。
因此教師在布置小學語文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留下適合自己地發揮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獲。分層作業起點低、多層次評價,學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2
新的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雙減”工作迅速地全面鋪開,在給學生和家長帶來新的機會和改變的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桃戰。如何整體考慮學生的校內外生活,如何合理布置課內外作業等現實問題,都第一時間擺在學校尤其是教師面前,相信每一個老師,或多或少都有了些焦慮:雙減怎么減?減了作業減了練習,怎么落實課堂教學質量?低年級學生不留書面作業,中高年級各科作業總和不超60分鐘,我可以利用哪些途徑提高孩子的數學技能與能力?楊亞伶老師的講座《小學數學雙減作業設計》,就在這個時候來了,就像一場及時雨。
楊老師提出了“把握數學課程精髓”“使用好數學教科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豐富作業內容形式”“統籌控制作業總量”的設計原則。同時也分享了作業主要類型和目的。
前置性作業,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和數學概念、知識形成過程的基礎作業。包括預習、數學閱讀、課前調查、資料收集、復習舊知、情境創設等作業形式。此類作業既幫助教師了解學情,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又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教師抓住知識的生長點展開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教學重點,要有針對性,數量少而精,且利于學生操作。
探究性作業,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本質,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作業。包括對現實生活中蘊合的數學規律、數量關系的探索,以及數學本身蘊合規律的探索。此類作業設計應具有情境性和探究性,凸顯遞進性和擴展性,重視分析、評價、創造等活動。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重探究方式和方案設計,不新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發現數學學習的規律,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
綜合性作業,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數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密切聯系,提高問題解決意識和能力的作業。包括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與數學實踐活動。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分出不同的梯度和難度,注重促進知識應用和遷移,注重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滲透,注重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單元復習作業,幫助學生回顧單元核心概念,建構數學知識體系,梳理知識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滲透單元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的作業。包括單元知識結構的整理、單元知識整合、易錯點梳理等。設計時要重點關注單元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提高系統整理知識能力,提升數學思維品質。
課后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意識到:
第一,要設計好作業的時間和質量。
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今后,課后家庭作業要更加精挑細選,建議在作業設計上,集思廣益,由各年級老師研討確定,最后由備課組長統一把關。所設計習題做到“五性”,即典型性、層次性、針對性、綜合性、多樣性,盡量做到少而精。成績好的加做選做題。
第二,老師心中要有全體學生。
普遍存在老師預估布置的作業完成時間高于學生實際完成的時間。老師認為這個題目花5分鐘就能完成,但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10分鐘甚至15分鐘,有的孩子實際是花了20分鐘才完成這一個作業。因此布置作業的時間,不能單純按照班上最好的那個孩子來進行。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需要從全局出發,還要考慮到日常積累、預習、復習整理、錯題整理等額外的時間,這些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們老師要設計分層作業。
作業布置要分層,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分層布置。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情,面批是最好的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有的孩子不會進行錯題整理,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應該具有情境化,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注重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注重作業的開放性,反對絕對的固定的答案。其實越開放的題目,就越能夠激發孩子探索精神。
總之,在設計作業時注重目標和內容的一致,既要設計科學,又要設計合理。這幾個要素是緊密相關的。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好了,學生就真正的提質增效了。我也會繼續探索和實踐。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3
優化作業設計減“量”不減“量”,近期根據工作室的學習安排,有幸學習了浙江省教研室關于《“雙減”背景下作業的設計與管理》的講座,“雙減”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那么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質量。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這更加考驗教師,要求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這次學習,我著實轉變了作業觀念,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爭取讓作業減少數量但不減質量。以下幾點是我今后作業設計努力方向:
一、把控時間,系統設計
作業設計應圍繞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為主,作業時間并不是越長越好,超過了一定時間以后,學生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學習效果就越不好。
二、優化作業,分層設計
在現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隨著年級的升高,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差異,我們的作業要盡可能關注學生的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孩子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習目標分層,作業設計也要有梯度。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以前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于鞏固知識,導致作業機械重復。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既要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要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同時也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越開放的題目,越能夠激發孩子的探究精神。為此,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探索性作業。
三、追本溯源,找準關鍵
優化我們的作業設計,還有一大關鍵點在于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實作業。的確,想要讓學生高效得完成一份數學作業,一定要先從課堂進行變革。反思在自己的備課過程,有沒有備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除了要優化作業設計,我們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饋,講解,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有講有練,讓學生所學更加扎實有效率。
總之,這次的學習我感觸很深,也受益匪淺。作業既要做到設計合理,又要設計科學,在“雙減”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優化作業的設計,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4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得到發展。因而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可是,在傳統的教育思想指導下,語文作業的設計往往局限在再現式的范疇內,學生作業單調枯燥,偏重課本,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作業內容大多是機械摘抄、重復套用,這種封閉的作業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因此,優化語文課外作業設計勢在必行。
語文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精神為依據,確立以學生為本,新穎多樣、面向全體,重視學以致用的語文作業觀,要樹立起新的語文作業設計理念,使學生的個性在作業中得到張揚。長期以來,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思多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根據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語文作業要經過精心的選擇和設計,使每個練習都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作業練習的設計不能為形式而訓練,必須著眼于學生認知、情感、能力的協調發展。
一、以學生興趣為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自覺認真地完成作業。要讓學生有興趣,教師設計的作業就應該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語文作業設計興趣化,既要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又要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于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為了改變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聽、說、讀、寫、做、玩、觀等都可能成為語文作業,讓學生對作業保持一種新鮮感。
二、設計靈活性作業 。適當的抄寫、朗讀背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可以更好地起到鞏固識字,理解課文的作用。那么,我們該如何讓抄寫、背誦這些“枯燥”為“靈活”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改變布置形式的方法讓學生感覺抄寫不是那么無聊。在每課的生字教完之后,我們可以布置學生給生字做卡片的作業,其實,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就把生字抄了一遍,但通過變換作業形式,學生對作業自然不再抱怨“又要抄生字了”。還有像布置讀書的作業,“把課文讀一遍給媽媽聽”與“回家讀一遍課文”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雖然都是抄和讀的作業,但換了一種形式,換了一種說法,就可能給學生不同的感覺,所以我們在布置抄寫、誦讀作業的時候,不妨多動點腦筋,多花些心思,避免命令式的單一的形式和說法。
三、設計趣味性作業。作業的設計也應講究趣味性,以生動、多樣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于趣味性的練習之中。語文作業設計趣味性,既要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又要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如:創作一幅課文插圖,變文字為畫面,使學生學得更活更實;續寫續編課文;把自己喜歡的片段進行錄音,在班上開展錄音朗讀比賽;合作表演一段課本小品;根據所學內容班內開展一次演講比賽……這樣的語文作業形式生動、活潑、有趣,人人都有內容可說、可寫,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已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參與語文作業。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5
新理念下的小學數學作業必須積極設計形式多樣、具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的數學作業形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愿做”、“愛做”、“樂做”,成為作業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逐步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目標。如何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呢?我以我的教學實踐和學習體會,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選擇性作業,讓學生體會成功。
人的身心發展存在個別差異性,這直接導致了人的能力的層次差異。因而,在教學中,我們要發現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布置作業時,我將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類,必做題是基礎知識,要求全體同學都會,而選做題則根據實際情況,課堂時間等,精選設計作業題,在數量上有彈性,不搞一刀切,給學生一個自主選擇,協調發展的空間,由學生自主選擇完成。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時,通過剪開長方體和正方體盒子,理解“表面積”的定義后,呈現兩個例題分別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對優秀生來說該知識在認識了長、寬、高的時候就已經能獨立解決了。因此我在設計作業時分為以下三層:學困生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基本圖形就可以了,如課本的第2、3題,中等生要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夠正確能計算魚缸、手提袋等的用料,直接進入課本4、5題的練習,優等生要解決如粉刷教室墻面、貼游泳池磁轉之類的問題,并嘗試計算雨水管、火柴盒之類的特殊物體的表面積。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練習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注意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所以設計作業時,不但要使智力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也能著手解決,品嘗成功的喜悅,而且要為智力水平較好的學生提供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水平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童趣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作業設計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的數學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一種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三、生活化作業,引導學生參與實踐。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場所,也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用武之地。為此,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創設生活化的情境,結合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促使學生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并逐步培養用學生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制作性作業,使學生成為創新者。
數學作業不應受學科的限制,應加強學科間的聯系。因此作業時可讓學生動手進行一些小制作,作一些小研究,以此引導學生探索。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之前,布置學生如下作業:請你能給家中的長方體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好嗎?學生會動手進行大量的操作,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了表面積的含義。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再如: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一課后,組織學生收集了大量的葉子,并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創作一幅美麗的軸對稱樹葉貼畫。這樣的作業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間,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當然,數學作業的設計除以上情形外,還有很多的類型,如準備性作業,資料收集性作業,數學日記的撰寫,小調查報告等,同時各類型的作業也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彼此包蘊的,只有善于布置形式多樣的作業,才能使課內、課外融為一個整體,使預習、鞏固、拓展三段式作業的布置渾然一體,自然天成,使作業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的花樣復合體。使它能夠最大限度的使學生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豐富的經歷,使學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協調發展,數學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6
11月18日下午,在xxx市教科院的前瞻性的引領下,在縣教體局的精心組織下,我參加了《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設計與實施》培訓,xxx市教委研究室的xxx主任從正確理解作業與作業系統、作業現狀與關系模型,如何提高單元設計質量三個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獲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作業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作業是重要的教學環節。高質量的前置作業,可以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支撐課中的深度學習。高質量的后置作業,可以將課堂教學引向更深、更廣的理解與應用,引發更有意義的學習。比如小學數學四年級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之后,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
1做一做:用紙條或木條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平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哪些平面圖形是梯形?
3說一說: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征;梯形有哪些特征?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找、說、加深了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理解、認識和應用。
二、作業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作業設計應注重“教——學——評”一致性,教師應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著眼要點、針對難點、促進理解”的基礎性作業和“著眼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體系、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性作業。作業設計可以是選編、改編或創編。而作業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比如說小學數學,作業形式可以是書面習題、口頭交流、動手操作、數學閱讀、數學游戲、實踐體驗等。不論哪種類型作業設計都應遵循課標、緊扣教材,要有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和創新性。所以教師審計的`的作業既能讓學生有基礎知識的普及,又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更有深度探究的實踐和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三、作業評價形式多樣化
對于作業評價,不能填寫單一的“優、良、差”等級或打分,而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等級+簡語來評價描述學生的作業水平。“輕視”作業結果,“重視”作業過程,在作業評價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統計分析,分析作業出錯的原因。
通過本次次的作業設計主題培訓,讓對做好優化作業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將把本次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做好指導工作,讓更多的老師都能優化作業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7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一個班的人數動輒五、六十人,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為了讓學生都喜歡上數學課,讓優秀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想學數學,會學數學,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分層”教學法進行了大膽嘗試。
做數學老師的都有這樣的經驗,對全班學生布置相同的書面作業,如果容易吧,基礎好的學生一會兒就完成了,而且由于這種作業對他們講太“小兒科”了,所以他們沒有什么興趣去多動腦筋和檢驗,總是相互之間比誰先做好,誰先給老師批,至于說錯個個把題目也只是一笑而過——我只是粗心而已嗎!而不良后果不僅是這些學生錯了個把題目,更嚴重的是他們的這種不講質量只求速度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后面學生的解題心理,也想著快點完成,根本不考慮自身的基礎,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求快不求質的浮躁解題習慣,作業質量無法保證,直接影響數學教學質量。如果作業難度大點吧,基礎好,有能力的學生是感興趣了,肯花心思了,就會比誰能正確解答了,但這種題目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講,特別是班中的學困生來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是錯,自信心就會受到嚴重的打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數學成績肯定一蹶不振,這樣肯定也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由于受思維速度、智力因素等諸方面的影響,學習數學,解答數學習題的能力是不同的,數學新課程標準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們在設計、布置數學作業時,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標準來布置,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布置有層次性的作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一般來講,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綜合性強的作業,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進一步發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提升其數學品質,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也要適當穿插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則應布置基礎性的知識,讓其經常體會作業成功的喜悅,建立能學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分層教學首先應承認學生的差異,可分成不同的層次,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假如在分層中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層教學將注定是失敗的,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用優、中、差來分層,我在我們班實行的是“星級計劃”。讓學生明白經過努力就會成功以及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形成一個快樂、健康、向上的班集體。剛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還不了解時都定位于三顆星,要想成為五顆星,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了解,對照標準,對符合要求的學生提升為四星星,再過一個月后,對一批最優秀的學生提升為五顆星,“星級計劃”初具雛形。并宣布這是一個榮譽稱號,是靠你的智慧與努力去爭取的,得到后并不是終生制的,對不符合的將被降級。從而形成了一個可進可退的競爭機制,實際中看到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調動了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目標的分層設定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益的表現,其目的.是要同時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考慮大多數學生的普遍性發展需要之外,既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也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目標具有方向作用,會給學生的心理活動以深遠的影響,它像一盞燈塔,起著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沒有羅盤一樣。我讓學生明白了目標的重要性后,請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個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的標準:
1、學習方面:三顆星:會做基礎題;四顆星:會做基礎題并理解;五顆星:會做題、理解并會講思路。
2、發言和提問方面:三顆星:一節課能舉一、二次手;四顆星:一節課能舉三、五次手;五顆星:一節課能舉五次以上的手。
3、成績測試方面:三顆星:能及格;四顆星:良好;五顆星:優秀。
4、幫助別人方面:三顆星:能經常幫助別人;四顆星:能帶伙伴,并經常幫助別人。
5、遵守紀律方面:能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這樣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有利于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素質。使學生能從繁重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能更多的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
總之,數學作業應由單一書面機械重復的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轉變。作業過程要真正體現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生成。
我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和實踐,學生明顯感到數學作業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其中成績好的同學在實踐、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進的同學對今后的學習增加了信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8
通過這次作業設計,自己反思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充分信任你的學生。學生的能動性很強,動手能力也很強,有強烈的渴望想要展示自我。很多學生厭煩做作業,其實是厭煩那些比較枯燥乏味的作業,如果作業設計對學生的胃口,他們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二、作業設計應該首先還是緊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這一節課你要達成的目的,學生是不是掌握了?除了課堂上學習以外,當然還是需要作業來進行一個反饋和鞏固。作業設計不能一味求新,枉顧了教學目標。
三、作業設計設計得好與壞,取決于是不是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有的時候單純地布置抄寫課文這樣的作業是不是有意義呢?值得我們反思。不是每天布置了作業就可以了。這個作業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需要考慮作業是不是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是提高了他的閱讀能力,甚至可以具體化到是不是提高了他的概括能力、解詞能力等等。
四、作業設計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這個以學生為中心,首先需要考慮到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可以在作業設計里體現階梯布置。程度較高的同學做一些難度相對高的作業,程度較差的同學做一些難度較低的作業。當然也可以自由選擇。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這種階梯似地布置作業會出現一些混亂。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其次,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方面的問題。作業,畢竟還是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如果學生不發揮出主觀能力性,那么我想再優秀的老師也是束手無策的。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較之以前,大大提高。以家長的權威性去“逼迫”孩子做作業的做法已經不可取了。即使家長守著孩子做作業,如果孩子自己不感興趣,最后的結果恐怕還是陽奉陰違。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作業形式,比如說對對聯,圖文轉換,故事新編來促使學生主動完成作業。
五、作業的反饋。有些老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其實想法是很多的,也很新穎。但是實施起來,卻很猶豫。因為新穎的作業形式,反饋起來是非常累人的。如果我們都布置的是課文抄寫或者是選擇題,批改起來肯定是非常迅速方便的。如果我們布置的是作文或者主觀性的作業,批改起來費時費力。其實,我在這次作業設計中,也實施了學生自助批改的環節。可以老師挑出不同層次的作業作為示范,然后讓學生試著“依葫蘆畫瓢”進行批改。這樣學生在批改的過程中,可以幫助自己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
作業設計應該作為我們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不能每天作業布置隨便敷衍,作業設計如果能夠用心,我想對語文這門學科一定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9
今天上午我們學習了主題教學單元設計,通過學習討論,我明白了什么是主題單元設計,及其編寫中要注意的問題。下午,老師給我們講了思維導圖的制作及運用,演示了MindManger軟件的使用,我自己練習制作了思維導圖課件《人體的生長發育》。
一、 “主題單元設計”是根據課程實施的水平目標
確立若干個教學主題,教師遵循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連續課時單元教學的教學設計。
“主題單元設計”一般以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設計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緊扣單元訓練項目把相關知識聯為一條教學線索,使單元整體運轉。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展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主動發展,注重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自主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個體主體性定能達到很好的尊重和展現。
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育理念。單元主題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以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教師在進行單元主題教學設計時,要做到:
1、單元主題教學設計要求老師轉變觀念,整體把握教材。
2、單元主題教學設計遵循由主導到主學,堅持自主發展原則。
3、單元主題教學設計堅持開放的、活動的、具有探究性教學原則。
4、精心設計單元活動主題,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5、在單元主題教學設計中,要積極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
6、單元主題教學設計還要妥善解決單元主題的相對獨立性和教材內容系統性的問題。
在具體的教學目標的分析與編寫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教學目標的整體性。
2、注意教學目標的靈活性。
3、注意教學目標的層次性。
二、對于學習者特征分析的問題,我學習者認為:
學習活動的主體,其具有的認知、情感、社會等特征都將對學習過程產生影響。因此,要取得教學設計的成功,必須重視對學習者的分析。
(一)學習者分析的主要內容
1.學習者初始能力分析
了解學習者在從事特定學科內容的學習前已經具備的知識技能基礎,以及對有關學習內容的認識與態度,確定教學起點。包括學習內容的準備情況及學習態度
2.學生者的一般特征
學生者的一般特征,是指他們具有與具體學科內容無關,但影響其學習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特點,包括年齡、性別、認知成熟度、學習動機、生活經驗等內容。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分析學生的一般特征,以此作為制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方法和媒體等工作的依據。
3.學習者的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由學習者特有的認知、情感和生理行為構成,它是反映學習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并對之做出反應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方式。
學習風格涉及的方面很多,常表現為學習者喜歡的或經常使用的學習策略、學習方式或學習傾向。學習風格具有穩定性,很少因學習內容、學習情境等因素變化而變化。同時,學習風格具有個體差異性和獨特性。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10
素質教育下,課堂教學時間逐漸減少,怎樣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效率成為當務之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校從2009年9月起開始推行學案教學。為此,我校三十余名教師在李校長的帶領下,前往南京取經。意在吸取他們在學案教學的經驗,避免我們自己在推行過程中走彎路。另外,學校還給全體教師贈閱趙加琛、張成菊著的《學案教學設計》一書,學習如何編制學案、如何開展學案教學和管理。讀后受益良多。
一、學案的實施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學案的編寫上。
學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們為中心為我們上好課而準備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自學提供指導為意圖。所以學案的編寫是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我們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后“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于,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來解決的“小”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究,這樣有利于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變“懶”了、講得少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
2、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提高業務水平
學案教學要求在制定學案之前由各學科備課組長組織組內教師集思廣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標準和考綱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每個人的教學經驗,精心制定教學案,把授課的重點、難點、教學思路都集中體現在教學案上,使教學案能集眾家之長。同時,這也要求教師們要致力于鉆研教材、了解學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3、課堂中我們的教學觀念需要改變。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的心理;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要再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特別要在課堂教學中抓好“識標、學習討論、精講、驗標、小結”等幾個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學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平臺。
1、教師在“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全體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松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等多種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層面有所提高。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每位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放開而去積極獲取新知。
2、“學案”教學將課堂教學中心由“教”轉到“學”上來。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小結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揚,從而激發了他們學習的動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也學會了交流,提高了學生之間合作能力。
三、重視師生課后反思
學生要學會做“學后記”,就是學生要把對課堂學習的經歷,體驗進行總結,包括本節課所獲得的收獲,學到哪些知識、技能,解決了哪些問題,還要哪些問題有待解決,學習方法上有何收獲,哪些方面需進一步改進等。同時老師也要寫下教學反思日記,就是要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學活動后,對實施教學活動的自我感覺記錄下來,反思應包括對本節課教學目標,實現程度,教學效果的好壞進行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哪些問題的討論還不夠深入,有待下一級課或課后繼續進行探討和研究,特別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表現,以便通過溝通交流,提出個別指導方案與補效措施,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的質量。
四、做好學案反饋,了解學生學情
1.下課時收齊學案,看學生是否用紅筆把錯誤標記,改正。
2.查找學生共性問題并及時收集整理,為下節課學案設計做好鋪墊。
五、學案中應包含的內容
就我參加學案教學一年多而言,我認為學案里應該有學生自己的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應該有教師的引領(體現教師的主導性);應該有教師的板塊式問題(引領學生從知識的此岸走向知識的彼岸);應該有學生產生對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形成過程);有學生自己提出有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為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們要培養學生這樣的能力);最后還要有有價值的練習題(旨在檢查學生學習是否達標)。我校學案的編寫還要精細化,還要多一些個性化。
六、學案使用中的幾點反思
1、問題的設計要有啟發性,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領悟到知識的奧妙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這是關鍵之所在。
2、在練習的設計上要有層次性,梯度性,題目由簡到難,層層推進,不但便于理解運用,還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能力限度來提升鞏固知識點,想方設法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
4、小組討論合作后,我們要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
5、實施學案教學來,常常出現學習目標不能按時完成造成拖拉現象。
6、學案教學中要通過二次開發備課,才能更好的體現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化學習方法。
7、探究問題時,收放有時會失控。怎么才能組織學生進行高效小組交流?
學案教學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努力探索,不斷實踐,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尋求改進和完善。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體會,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指正、幫助。希望我校的“學案“教學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績效。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11
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又基于扎實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讓其全面發展的教育。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對社會最有用的人”。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對教學方案進行設想和編制的系統規劃。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程序的預設狀態,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對教學方案進行設想和編制的系統規劃。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程序的預設狀態,具有超前性,尤如文章的“謀篇”。好的教學設計應具有如下的特點:有一定教學理論支撐,體現科學性;把握和權衡教材特點、學生學習狀況,預設教師引導、學生主體活動程序和教學效果,力爭全面性;將教學理論轉化為教學技術,注重實用性;集教學改革成果和素質教育精髓,突出創造性。
電大開放教育的課程輔導教師,與一般學校的教師不同。它不僅需要教師具備一般教師所具有的素質,而且還具有以下特點:
(1)需要教師學習、熟悉信息技術,要求教師把通過網絡采集到的最新的活的信息補充到課程教學中。
(2)教學演示工具從黑板、粉筆轉換成計算機媒體。
(3)要求教師熟悉國際上的相關網站,并能在授課的適當時機進行鏈接。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開放教育會計(本)課程教學任務,這些課程不論是中央電大的電大在線,還是寧波電大的網上課堂都有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如何適當地利用這些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為我所用,這是課程輔導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和必備的技能。
基于上述認識,筆者認為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一、合理駕馭教材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環節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主要通過對教材的“處理”,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完成教學任務。隨著國家一系列財經制度的修訂和課程教學的改革,許多會計類專業的教材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單位課時容量大、層次多、重理性、深分析等特點。教材體系的改革對傳統的教材處理方法提出了挑戰性的課題。 在如何合理駕馭新教材的設計方面,我主要嘗試采取了兩種做法:第一,對老內容、但業務處理不同的較常用知識結合實際,予以重點講解,對新增加的又不太常用的業務采用簡單介紹或忽略。 第二,按整體性原則合理取舍教材。傳統的取舍教材原則是確定重點、難點,然后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體現了以知識點為核心取舍教材的痕跡。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中從整體觀念出發,以能力為核心重新聚合配置知識,以“線面體”的結構整合,取舍教材。按照整體性原則取舍教材要旨是確定一節課的教學主題和教學主線。主題、主線確定后,圍繞主線配置主次知識,設計能力目標,這樣便于形成明確的知識鏈、能力鏈,這種設計可以使師生在課堂上共同培育“智能之樹”,遠比攀折“智能之枝”和摘取“智能之葉”要好。而且主題和主線的確定,也便于教學雙邊活動思路明晰地將教學時間和教學手段向主線傾斜,做到節時增效。
在啟發思維能力的課堂教學設計上,第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層次性原則 。第二,在教學三大目標的設計中,要突出能力培養目標的設計,并要把能力目標具體落實在教學主線和相關的重要內容上。如財務報表分析課程,重點要求學生從網上公布的網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該企業的資金運轉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著重突出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第三,啟發學生思維能力的設計。我在這方面進行的嘗試是:
讓學生在問題“異境”中發揮創見。如講授資金的時間價值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今天你手里的100元和一年后今天你手里的100元,相等嗎?”“ 你手里的100元怎樣才能使它們增加?”第四、重視學法指導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為主,所以只重視教法的設計,很少留心學法的指導。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在教學雙邊活動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已成為教育教學界的一種共識。一個人一生中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不過短短十幾年,掌握終身學習的本領是一個人適應社會和生存下去的內在需求,因而在學校教育中,學生“會學”遠比“學會”意義重大,這就要求教師的職能必須由過去的“教學生學會”轉變為“教學生會學”,亦即通常所說的“授之以漁”,給學生通往智慧之門的“鑰匙”。
學生在自主化學習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自己解決不了的。我告訴他們可用以下方法來解決:
(1)小組內學生進行自我討論。因為有時有些學生認為難的,其他學生可能不一定感覺到難。
(2)通過E-mail或電話與我進行聯系,我會幫助他們。但因我平時課程任務較多,可能一時聯系不上,則可用以下措施。
(3)進入我們的學校網站課程討論區,學校為校內教師的每一門課程都設了課程討論區,我會及時回答。如上學期,《高級財務會計》的學生在課程討論區發貼30多個;《財務報表分析》的學生發貼30次,我都給予及時回答,學生點擊約900多次。(4)進入寧波電大的BBS討論區,寧波電大有課程責任教師會及時給予回答,當然學生也可以看其他學生提的問題,說不定你提的問題別人早就提過了,你就直接可以獲得信息。(5)進入中央電大——電大在線,進行課程討論,但一般得到主講教師回復的時間較長,除非有較難問題,否則采用其他方式,速度較快。
強調個別化自主學習、小組學習。開放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以學生和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為此,我非常強調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及小組學習。對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經常予以檢查,特別是寧波電大網上課堂的學習記錄、BBS討論、以及學生的發貼情況經常查看,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有時我也會布置一些作業,來要求學生。比如:上學期的《財務報表分析》,我要求學生用所學知識對某一企業作報表分析,案例可用寧波電大網上課堂公布的內容,也可自己在網站上找一企業來分析,以增強學生應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思路。
二、改進教學手段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
素質教育要求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根本轉變,這一根本轉變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教學手段的改進和新設計,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各種教學資源,激發學生主體參與,增強課堂教學的容量和質量,最終提高教學效益。
在這方面我的具體設想和做法是:
1、展示網上資源信息。“人才培養模式及開放教育試點”突出“以學生和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改革設計思想,重視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小組協同學習,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指導者,學生要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基于這個出發點,在學期初第一次上課時,我就把和這二門課程有關的,在電大在線、網上課堂等所有教學資源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心中有數,網上資源有多少,有些什么資源,以便要自主學習時能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我所講授的《高級財務會計》及《財務報表分析》中央電大在線有各章教學輔導、IP課件、網上教研活動及期末視頻復習課件;寧波電大的網上課堂有各章的要點、作業、BBS討論、歷年試卷;另外,在期末時學校網站上,我會補充一些相關內容,綜上所述,這二門課程的教學資源相當豐富,基本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2、在面授時,改變過去教師一味滿堂灌、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面授輔導突出“少而精”的特點,“少”指的是上課時間安排的少,“精”指的是教師講課要體現課程的重點、難點及學生自學有困難的地方;探索以學生能動學習為主,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課時。在教學時,主要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如《高級財務會計》的合并報表問題、物價變動會計等;在教學內容上,結合書本的知識,但又不拘泥于書本上內容,如通過對有關知名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來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嘗試實行“案例式”教學。
在期末時,安排學生看中央電大的網上視頻直播——期末復習,直接了解考試的最新信息。不過,有時因網絡關系,信號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讓學生回去再看網上教學活動文本。
三、啟發思維能力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環節
思維是人腦借助于語言實現的,以已有知識經驗為中介的,對客觀事物概括間接的反映。思維能力便是人在思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是運用“思維”學習研究歷史的能力。有人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不是背書和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思維活動對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思維能力的高下更是體現人的素質的高下。由此可見,注意啟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是歷史教學的核心和根本任務。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12
在雙減政策下,XX市小學數學學科在朱老師前瞻性的引領下,特邀XX市小學數學教研員雷老師為我們開啟單元作業設計的主題培訓。我有幸在本次主題培訓中進行發言,和老師們一起交流單元作業。本次活動中有同伴的經驗分享,有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獲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通過XX市每月數學名師講壇活動和各類研修網中對作業設計的學習與反思。基于此,我對四下第五單元《三角形》單元進行了單元作業設計。依托單元設計框架,我從單元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立足關鍵問題,體現學生核心素養,以基礎訓練、能力提升、思維挑戰等三個層面去設計針對性的作業,在設計過程中我力求體現思維可視化,力求保證題目的一題多變、體現分層理念、說理素養與實踐拓展。
作業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素養作業有別于教輔應注重精選、精編、精練。準備時,我從閱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課堂作業本等資料入手,以知識要求、技能要求、水平要求和能力要求四層次為指向,ABCD四個水平的為導向,合理確定單元作業目標。通過學生的學期存在問題,結合目標,設計基礎性作業和發展性作業。以分層、素養、實踐、聯結四個關鍵詞串聯單元素養作業,讓學生有基礎知識的普及,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有深度探究的實踐,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這次主題培訓有幸邀請到XX市教學研究院小數教研員雷老師,關于“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框架,可以說解決了一部分老師的燃眉之急,給走在摸索階段的老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雷老師從“為何重構”、“如何重構”兩個問題引入,深入分析雙減的背景和意義,分別從作業改革,作業管理與設計,方案與制度,優化作業改革的機制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雷老師指出作業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情,以思維、聯結、整體性和實踐拓展豐富單元作業設計。雷老師指出作業需“緊扣目標、促進思維、形式多樣、分層要求”,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以作業為載體,開啟新的教學模式。
作業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引領在場老師認識到作業承載的新“使命”。雷老師通過解讀省、市作業設計的實施要求和編寫指導方案,為我們在座所有的老師指明了方向,對優化作業設計的專業指導,給出的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原來《圓的認識》可以這樣去教學,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提取數學素材,課堂生成關鍵問題,產生驅動性問題并通過自主學習的形式去探究,讓學生素養落到實處。
我們日常基本是一些基礎性作業,如何提高基礎作業的質量,雷老師給我們指點了迷津,他說關鍵在于遷移的運用,情景變化,比如一題多用,結合學生學情本質,聯系生活情景,通過數學閱讀獲取有用信息,使作業生動有趣,學生樂在其中。雷老師指出素養作業要避免重復性和機械性的作業,應從單一知識點到綜合的運用,以前我們布置作業往往是知識碎片化,追求覆蓋面,學習方式是反復記憶,重復講解,大量訓練,反而適得其反。通過大量案例分析,給在座的老師闡述了這樣的作業設計的缺陷,我們的理念雖然走進來核心素養時代,但是行為卻還是在雙基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拋棄這種作業方式,作業要體現學生真實學習性,引導學習進程,可以在設計作業時給學生設計學習支架,控制好作業量,還要做到因材施教,布置差異性作業。
通過這次的以優化作業設計為主題培訓,讓在座的老師都對做好優化作業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一次干貨滿滿的學習,讓我們再次攜手共研,更好地優化單元作業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 篇13
“雙減”政策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它聚焦了作業、教學質量、課后、校外培訓等,特別是作業,作業原本是教師學校日常教學中“小事”,如今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大事。雷老師提到:“有減必有加”。作業改革勢在必行,XX市小學數學一線教師在優化作業方面負重前行,此次雙減背景下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活動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
在“雙減”進行時,如何玩轉小學數學作業呢?華羅庚曾說:“學數學不做題,等于入寶山而空返。”做題當然要做,就看做怎樣的題。一線教師根據教學用書,合理利用起課堂作業本,個人認為已經很了不起了。我認為朱小青老師建議的錯題收集就非常適合我們去實施:收集本周數學課本與課堂作業本上學生出現的錯題,分析原因后,優化設計周末作業,學有余力的學生只需完成拓展部分的作業,學生作業的量明顯減少,質在不斷提升中。對于作業設計,我們要把力氣花在刀刃上。優化作業設計,合理作業評價,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都是一線教師的日常教學。在批改作業時,盡量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尊重,如果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學生的每一份作業都是一件作品,哪怕是一道簡單的習題。
從優化作業設計的角度看,人人可以做不同的作業,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優化作業能促進學生充分吸取數學的養分。我們是普普通通的教師,做的卻是重大的事,任重道遠且阻,感激此次XX市小學數學“基于雙減背景下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活動”的舉辦,在這條路上,我們相伴而行!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精選6篇)08-11
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08-22
數學《優化》教學設計12-08
優化教學設計的難點06-13
《優化》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2-11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6-24
小學生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08-22
優化設計下建筑設計的論文06-14
水利計算的優化設計論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