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教研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
“才飲洞庭水,又食武昌魚。”一個很難得的機會,今天我和來自湖南14個地州市100多名優秀的教師一起來到華中師大進行為期10天的20xx年“國培計劃”——湖南中小學校本研究骨干教師培訓班學習。
來到武昌這個集武漢大學、武漢理工、華中師大等眾多中國名校匯集的地方,走在綠桂滿園的校園大道,看到座座令人肅敬的學院大樓,還有手持書卷來往穿梭的莘莘學子,一股濃厚的書香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看到這些,立刻對自己這次來學習的目的和態度也有了一個很大的警示,雖然我們都是在教學一線工作多年、離開大學校園也已多年的教師了,但必須充電、繼續學習、不斷提高的那種要求和需要才是此行的根本目的。
“校本教研”,在很多學校,特別是條件比較落后的農村學校,關于它的落實和實行,現在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不少教師對待自己的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讓教什么就講什么的狀態下,很少也不愿意對教學前后、過程以及和一些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把它形成文字,變成自己的看法,或者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實踐有什么反思的火花,也不愿動筆記錄下來,習慣重復性的老驢拉磨式的工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教研越來越成為每一個教師專業成長和素質提高的需要。新的一輪教學改革,有越來越多的新的教學問題、新的教學行為等著我們去實踐,去思考,很多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如何去研究解決這些問題,而我們作為普通的教師卻又缺乏專家們具體的指導,無從下手。而這次,湖南教育廳還有華中師大結合國培計劃的契機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極好的機會,讓我們與專家們面對面進行直接的對話和交流,無論怎樣都要好好珍惜,并且也要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2
1、作為教師應該學會思考。一位好的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反思中不斷進步。不會反思的教師永遠只是教書匠,不能達到教學的藝術。而我,正是屬于這種人,平時思考的不多,做有些事情也很麻木,跟奉化市實驗小學的教師相比,他們的那種執著認真的精神,應該值得我好好學習,更應該值得我以后向他們那樣去做,去努力。
2、作為教師更多的是要有鉆研精神,作為學校的繼續管理員,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擔子如此的沉重,現在的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意味著對老師的培訓會更加重視。而我,自己的業務水平又不高,寫作水平又欠佳,怎么可以去指導本校的教師,這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難題。為此,對于我自己來說,在課外的時間里應該多加學習,爭取自己的水平能好點,這樣在同事面前才有立足之地。
3、“學校需要校園文化建設”。在這次參觀中,我覺得奉化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最讓我感動的。雖然整個校園不是很大,但利用的價值卻非常的高,發現在學校的墻壁上,教室的墻壁,教室后面的黑板報,垃圾桶的旁邊都賦予了濃濃的學習氣息,這給每天生活在學校里的師生營造了一種追求學習的氛圍;在樓梯間的墻壁上,我們處處看到了優秀圖畫作品展,以及課外書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學校濃厚的文化氣息;在教師辦公室里,我們處處看到了那種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人的感覺是如此溫馨與愜意,可以說是讓你有種想讀書的欲望啊!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建設書香校園,注重加強讀書氛圍建設,能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愛讀書,勤讀書”。
總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將盡力而為,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的服務于我校的教師,爭取我校的教學水平能有所提高,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今日含苞待放的骨朵,明日定能開出燦爛的花兒。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3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當班級的文藝晚會進入尾聲,全場的100多名師生唱響最后一首歌的時候,我的眼眶忍不住涌出熱淚,感慨良多。我們100位來自湖南不同地區的中學校本研修國培學員,經過10天的培訓學習,由開始的兩兩陌生逐漸變成相互熟悉,幾天來,不論是聆聽講座、班級交流、圓桌論壇、還是班級活動,都做到了服從安排、團結協作,步調一致,和諧默契,還有幾天的時間,馬上就面臨培訓的結束,大家的心里都流露出深深的不舍。
8月26日,我們來到華師,接下來的10天時間,大家一起進行了隆重的培訓開班儀式,聆聽了華中師大雷萬鵬教授、吳倫敦教授、雷實教授等15位專家的專題講座,從詳細地解讀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到本土課程教學的探索,從信息技術的運用到師生的溝通技巧,從教學行為的研究,到教育敘事的撰寫,……那么多的專家從校本理論的認識到教學研究的實際操作,每一個講座都是深入簡出、精彩而生動,每一次講座也都獲得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聽了雷教授的講座,真正地感受到了他深入調查的學者風范”、“肖成全老師的激情授課和感恩之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吳倫敦教授、姜瑛俐老師的論文寫作指導讓我受益匪淺”……每一天都能夠聽到很多學員對學習講座的激動點評。確實,通過國培全方位的課程培訓,我們都明顯地感覺自己在理論的補充和實踐的幫助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和收獲。來的時候我們也許很茫然,走出這個培訓的時候,我們一個個都是滿載而歸。
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我們也收獲了集體的溫暖和友誼。100名同仁,100位朋友,組成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大家在微笑中交流互動,在歌聲中友情得到升溫,在論壇上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提醒、結伴而行,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一種鄉情的感動讓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忘記了自己是身在異鄉。
短暫的相聚,別離近在咫尺。真心地感謝華師給我們全體學員的全心指導和周到服務,同時祝福所有的學友事業有成,以后的日子交流無限,友誼長存。
一名優秀的教師既是好的教書匠也是好的學習者。他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動新課改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謂功不可沒。我在校本研修學習中,始終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既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相互促進,又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談點體會:
首先,教研從課堂上來。
在我看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我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而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我就是在課堂上采取邊教邊研的形式,這樣更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其次,教研從生活中來。
事實上,教研的資源在教師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善于發現,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比如,當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終不肯起來,非得要母親或父親去扶她起來時,我們就該想到:現實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總是過多表揚,一味賞識學生,正是當前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樣導致學生經常處在一片“好好好”的贊揚聲中,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特別是留守學生,助長了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
第三,教師要勤于動筆。
人說得好,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至少是一個蹩腳的作家。這句話說得好,是啊!教師口口聲聲要求學生認真寫作文,寫出好作文,然而教師都不以身作則,帶頭寫出優美的文,那又怎么能讓學生信服呢?認識到這一點,現在通過研修學習,我又開始愛上看書寫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隨筆或是教學淺見,我都在盡力地書寫,書寫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還有自己學生的喜怒哀樂。
第四,聽、評課。
每周堅持至少聽1——2節課,同時作好聽評課記錄,課后及時與授課老師進行反饋。每聽到一節課都能令自己收獲非淺,吸取別人課堂的精彩,彌補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精彩或不足,總是假設著自己如果在上這堂課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么處理,自己總是設身處地的想著,學習著有經驗老師在上課堂的把握,而當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就會思考自己應該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細節。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長。
校本研修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教師的成長是學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從中感受成長。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4
3月18日下午,實驗小學全體教師在多功能教室參加了校本教研培訓學習。會上,薛校長為大家全面解讀了“三學一測”課堂教學流程,透過校長生動形象、直觀具體的講座指導,使我對課堂教學基本結構、組織形式有了更全新、更深刻的認識。精研每一個教學環節,注重每一個細微之處,讓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不在流于形式,我們的課堂才會實效高效。校長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細致的解讀。
一、示標導學
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才會有方向,有動力,所以目標的導向作用必須要鮮明突出,簡潔扼要。目標繁瑣,指向不明確,且大屏幕一閃而過,不會在學生大腦中存現,這些都會導致目標失去好處。自學指導是教師引領學生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在那里,薛校長運用了“鋪石過河”恰當的比喻,說明自學指導務必具有可操作性,學生一看即明,明白從哪入手,怎樣去做,不會出現一頭霧水,一片茫然的現象。當然教無定法,示標導學這一環節,并非一成不變,千篇一律,何時何處、以哪種方式呈現,因年級、課程資料不同而有所變化的。
二、互動自學
在這一個環節中,彰顯了學生個性的自主學習過程及交流展示的合作學習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參與者,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合作學習。這時的課堂是動靜結合的有效課堂,薛校長由此及彼、融會貫通的“靜動課堂”觀,讓我感悟較深,靜中才會有思考,有所得,動中才會有共進,有提升。新課程理念務必根植入心,見之在行。回顧以往的教學,仍不免有時習慣于教師的一言堂,過多講解,使自主合作學習匆匆而過,剝奪了學生展示自我、提高學習潛力的過程。那么怎樣落實自主合作學習,薛校長也為我們進行了細致的剖析,從個體的學習到小組的內部分工及展示時的相互補充,細微詳盡之處,也不由得引起我的思考,教師如何把握每一個教學細節,恰到好處地處理每一個教學環節,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提高,真的是我們孜孜不倦探索和要解決的問題。
三、質疑研討
質疑研討,釋疑解惑,這是教學的拔高提升階段,即提煉“中心”,歸納總結階段。會上薛校長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這是老師展示風采的時候”,聽后我不禁笑了,笑的是自己原先“展示風采”的時候有點多,同時也深刻意識到應如何處理好教和學的關系,如何把握住教師點拔、講解的恰當時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透過不同學生的信息反饋,了解到教學目標的達成狀況,進而自我反思、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目標。
四、達標測評
高效的課堂標準之一在于學生對當堂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檢測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就是布置課堂作業。課堂作業的布置務必科學有層次,關注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和理解程度,檢測出他們各自的學習狀況。在那里薛校長再次強調了課堂教學的“四個注重”,突出作業環節的寫字訓練和坐姿的矯正,時刻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確實是十分必要的。
薛校長為我們指出了上好課的“三個”前提,即精神飽滿、傾情投入、興趣激發。我想,做任何一項工作,沒有熱情,沒有斗志,是不會做好的。做為教師,更是如此。努力學習業務知識,用心上好每一節課,無愧于孩子,無愧于這份職業,我想這是我就應做到的,我會努力做到,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5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教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校本教研是推動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內在動力,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又是促進教師提升自身素質,逐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聽了蔣曙光老師的課后,感受頗深,有一下幾點心得:
一、校本教研的內涵
校本教研是一個新事物,其內在規律與發展特點還有待探討,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即校本教研是為了滿足學校和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以學校為基本單位,著眼于學校的整規劃和發展,以學校實情為出發點,以具體實踐為落腳點,在上級教研部門的直接指導下,由校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科研能力,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而開展的教學研究。它著重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應該突出“以校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和“以解決具體問題為本”的原則。
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及教師群體為取得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而進行努力的過程。前者是指教師個體專業化,主要包括理論素養專業化、學科知識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等方面;后者是指教師職業專業化。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題之一,是教師教育研究的核心課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關系著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師的專業發展就是教育界面臨的一大課題。目前,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由于受條件限制,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受到制約;同時,教師教育制度、教育科學的改進與發展等都是制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教師的專業化尚處于中、低水平,這必將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系。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教學實踐,教師的發展只能在學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在對自己實踐的不斷反思中才能完成。學校既是教師專業生活的場所,又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地方,加強校本教研正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增強了校本教研實施的可能性
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兩者是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一方面,校本教研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教師在校本教研中不斷成長,涌現出一大批專家型的教師;另一方面,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具體問題,自覺進行教學反思,同時使課程研發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師無序的、散亂的教學經驗上升到自覺的教育教學行為,為更好地實施校本教研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使教師的專業化得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開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走“科研興校,科研強師”之路,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培養出一批批專家型的、研究型的教師,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面貌有一個大的改觀,以保證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6
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學習了關于網絡校本教研的相關內容。一開始我還不以為然,認為我的教育教學中已經在利用網絡這一平臺了。再后來就覺得我的目光短淺了。我所利用的網絡只是為了滿足尋找適合與我們教學的資料。此時我才知道我們不應該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的應付,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在自己的精神家園中自由地展示自我,讓思想飛翔、使精神充實。在這里可以自由地結交心靈的伙伴,進行自由的交流,實現平等的對話,留下自己的心聲。經過一段時間的網絡校本教研學習,加深了我對網絡信息的進一步認識和提高,拓展了我的視野和知識面,感覺網絡校本教研學習是有必要的,學習體會有以下幾點:
1、網絡速度快,信息發布及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的透明度、參與面和交流面都較大等優點,能及時有效地為基層服務。通過網絡博客,還可以進行區域內或跨區域的教研活動。
2、我發覺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互相交流與共勉的研討、學習、交流、互助型的網絡教研團隊里,在網絡研討過程中,彼此之間能敞開胸懷,坦誠的交換意見和建議,沒有功名利祿,有的是為人師者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沒有喧囂繁華,有的是基于理性的探討,激烈的思辨;沒有矯情做作,有的是腳踏實地的踐行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沒有固步自封,有的是開放、包容、接納、理解和信任的結伴同行;沒有權威話語,有的是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式的表達和反思。
3、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展,改變教師的學習狀態、工作狀態,極大地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平時我們經常跟同軌老師,同班老師的交流,就是沒想到將它寫進教育博客或論壇中,在這里有更多的同行交流,也可拿出疑難問題讓同行一起討論,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在這里也許我們并不知道對方的姓名但我們并不陌生另外,我們有共同的話題,又相同的目標。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積累了教育教學經驗也促進了教育教研的變革。
總之,我是很后悔,后悔沒有及早的利用好網絡這一平臺進行校本教研,要不然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年的教學經歷那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呀。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7
我校的每個星期四的下午,都是教研活動的時間。有時,我們的教研活動進行評課,有時,我們的教研活動進行提問解答。
在評課中,我們直言不諱的說出缺乏問題,并發表出自身獨到的見解和改進方案,讓執教的教師能清楚地知道自身該如何更好地開展自身的課堂教學,學習其他教師的優點,彌補自身在教學中的缺乏,拓展課堂教學方法、課堂優秀教案、指導同學學習方法等。我們這些評課的老師也能根據自身的實際,從評課中學習到一些知識。
在進行提問解答這個活動時間內,我們大家都暢所欲言,提出自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請大家一起來商量、討論,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例如:我在教同學寫生字時,每次都認真地講解,要求同學照樣子書寫,可同學寫出來的字就是不好看。什么原因呢?我請教了同組的老師,把自身的教生字的方法也說給大家聽,大家紛紛出主意,找原因。有的老師說,你教得方法沒有問題,是同學沒有認真聽嗎?我說,不是的,同學也都在聽呀!有的老師說,是不是你給同學的寫字時間太少了?我說,不少呀,有十幾分鐘呢。大家說,一課的生字就有十個,又要寫字,還要寫拼音,還要組兩個詞,你給的這十幾分鐘的時間是肯定不夠的。難怪同學的字寫的潦草,原來是時間不夠用。這下我找到了問題的原因,那就好辦了。第二次寫字,我把寫字的時間留長了,再來檢查同學寫得字,感覺就好多了,字也認真一些了。
學校把同一備課組的老師布置在一個辦公室,這為我們大家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提供了便當的條件。平時,老師們課一上完到辦公室就喜歡說幾句,有的說:今天的課上的很順,小朋友們對這樣的創設情景太感興趣了,效果很好。其他的老師就會追問:創設什么樣的情景?那位老師就會說出具體勝利的情節。其他的老師就會結合自身班級的實際情況修改了去教,收到較好的效果。就這樣,通過教研活動,還真解決了我們教學中碰到的不少問題呢。校本教研中的這個“同伴互助”使我們在學術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中取長補短,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技能,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
通過校本教研,我們的精神空虛了,能力增強了,工作的效率更高了。校本教研也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增加了我的教學智慧,提高了我的教學能力,我在教研中生長,并深深地體驗到教研中的快樂。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8
今天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校本教研培訓,頗有收獲。
今天上午觀看了三碟光盤,分別是李振村的《語文教育的八大細節》、賈志敏的《小學教師作文怎么教》、楊獻榮的《打造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課堂》。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楊老師的《打造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課堂》。楊老師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強化預習,提高教和學的起點;另一方面是強化聯系,提高讀和寫的效益。對于預習楊老師講了一個非常實在的問題,他說我們老師經常會布置學生在預習是要查資料,但試問,有幾個學生有去查。查資料要有時要動用到電腦、圖書室、書店,這對于大部會學生來說是不可能達到的。所以說這種布置對學生來說是不適度的。反過來,楊老師并不是反對布置預習,而是讓我們明白布置預習要求要明確適度。
再說說賈志敏老師的《小學教師作文怎么教》,他的講座讓我們領悟到,作文課就應該上得像作文課。作文課的使命就是讓學生學會說話和寫文章,即教學生“學表達”。
我還知道了作文首先要抓兩個字“規范”,要引導學生做到頁面整潔、字跡清楚、書寫工整。
聆聽了賈老師的講座,我還知道今后在訓練學生習作時,可以采用的一些方式,比如抄。課文中優美的段落可以讓學生抄,從而讓學生在抄中養成規范。有時也可以采用聽寫一段話,有時了可以講一個故事的開頭,讓學生進行續寫。我想,這些方法今后我都可以試一試,從而提高自己作文教學水平。
細節決定成敗。李振村老師從八個細節進行講述。其中這幾個細節,我覺得說到我們的心坎上。細節之一:作文,一定要寫有意義的事情嗎?細節之二:我們總是要求學生作文要寫真情實感,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情感才是真實的?細節之三:作文,一定要用好詞好句嗎?
是啊,李老師講得好,讓作文少一些說教,少一些意義,少一些正統,少一些莊嚴,讓作文更像小伙伴間說悄悄話,讓作文變得好玩一點——讓孩子學會表達自我!想象怎能夠合理?讓孩子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起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詞好句,當詞語脫離了特定的文本,就好比魚兒離開了大海,它是沒有生命的,沒有情感的,它只是抽象的符號而已。同樣的詞語和句子,在不同的文章中,有著迥然不同的表達效果,讓孩子一味追求所謂的好詞好句,會影響孩子童心的發育。
期初的培訓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相信此次的學習,能在自己今后的常規教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9
新時代呼喚新的教育理念,現代教師應當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新理念指導實踐,才會有新的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如果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不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很容易在改革的浪潮中迷失方向,在紛繁復雜的問題面前手足無措。雖然進行個人研修是辛苦的,但苦中有樂,它讓我增長了不少教育教學見識,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現將本次研修工作做一回顧,并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主動參與是關鍵
通過本期研修學習,我們真正地認識到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那么,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二、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積極研修,深刻感悟。
我積極投身網絡研修的學習當中,切實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網絡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于教師提出了什么樣的素質要求。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
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三、繼續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雖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待加強和完善的內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工作,為自身修養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一)繼續強化教師素質意識,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二)向名師、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邁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克服惰性、力求勤性;克服無計劃、力求有計劃; 通過各種學習,要力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切實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使自身穩步提高。
四、自主學習,交流研討。
觀摩研討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階段和自身面臨的專業發展問題,自主選擇和確定學習書目和學習內容,認真閱讀,記好讀書筆記;學校每學期要向教師推薦學習書目或文章,組織教師在自學的基礎上開展交流研討,分享提高。以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圍繞一定的主題,定期組織教學觀摩,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說、做、評”系列校本研修活動。
五,師徒結對,實踐反思。
充分挖掘本校優秀教師的示范和帶動作用,發揮學校名師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師、年輕教師向合格教師和骨干教師轉化的步伐。倡導反思性教學和教育敘事研究,引導教師定期撰寫教學反思、教育敘事研究報告,并通過組織論壇、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六、課題研究,專題講座。
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學校和骨干教師積極申報和參與各級教育科研 課題的研究工作,認真落實研究過程,定期總結和交流階段性研究成果,及時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師自身的成長。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針對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方向性問題,進行專題理論講座。
七、校干引領,網絡研修。
從學校領導開始,帶頭出示公開課、研討課,參與本校的教學觀摩活動,進行教學指導和引領。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獨特優勢,借助教師教育博客等平臺,促進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家引領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我們認識到:一個學校的發展,將取決于教師觀念的更新,人才的發揮和校本培訓功能的提升。多年來,我們學校始終堅持以全體師生的共同發展為本,走“科研興校”的道路,堅持把校本培訓作為推動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進而使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全面、持續、健康發展。反思本學期的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細、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確,是繼續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壓力較大,各學科缺少領頭羊、研修氛圍有待加強、師資缺乏等各類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缺乏專業人員的引領,各方面的工作開展得還不夠規范。相信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在領導和專家的親臨指導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規范而全面地展開。“校本研修”這種可持續的、開放式的繼續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又上一個臺階。
本學期,我從實際出發,把堅持個人研修作為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努力做到從實踐困惑出發,在研修思想的引領下,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幾個月的就要暫告一段落,這此期間了很多讓自己受用終生的東西。雖然本年度研修活動,但并不意味的結束,這只是我新的征程中邁出的第一步,我還要遠航。回顧我的研修活動,有許多需要思考的地方,需要我去細細的反思。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0
一名優秀的教師既是好的教書匠也是好的學習者。他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動新課改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謂功不可沒。我在校本研修學習中,始終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既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相互促進,又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談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教研從課堂上來。
在我看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我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而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我就是在課堂上采取邊教邊研的形式,這樣更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其次,教研從生活中來。
事實上,教研的資源在教師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善于發現,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比如,當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終不肯起來,非得要母親或父親去扶她起來時,我們就該想到:現實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總是過多表揚,一味賞識學生,正是當前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樣導致學生經常處在一片“好好好”的贊揚聲中,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特別是留守學生,助長了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
第三,教師要勤于動筆。
有人說得好,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至少是一個蹩腳的作家。這句話說得好,是啊!教師口口聲聲要求學生認真寫作文,寫出好作文,然而教師都不以身作則,帶頭寫出優美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讓學生信服呢?認識到這一點,現在通過研修學習,我又開始愛上看書寫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隨筆或是教學淺見,我都在盡力地書寫,書寫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還有自己學生的喜怒哀樂。
第四,聽課和評課。
每周堅持至少聽1、2節課,同時作好聽評課記錄,課后及時與授課老師進行反饋。每聽到一節課都能令自己收獲非淺,吸取別人課堂的精彩,彌補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精彩或不足,總是假設著自己如果在上這堂課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么處理,自己總是設身處地的想著,學習著有經驗老師在上課堂的把握,而當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就會思考自己應該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細節。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長。
校本研修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教師的成長是學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從中感受成長。
總之,我們要以新課程師資培訓為重點,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進一步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創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1
教學研討的學習,不但使我加強了對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的認識,而且讓我有機會學習教學的新理念和課程的標準。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發展,體現語言本質。在此,我想談談自己對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做好培優補差的一點看法。
首先,課堂教學有梯度,照顧好各層次的學生,是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關鍵。從備課開始,就應該考慮到學生差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施展身手,各顯神通,讓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提高,基礎薄弱的學生增強自信。記得讀書時代的我,非常內向,害怕回答問題,因為我沒有自信啊。其實,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一般是能主動參與課堂的,但基礎薄弱的學生就不同,他覺得自己不會,怕錯,怕被笑話,等等。這些心理都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所以,我想,在課堂教學中,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要特別照顧基礎薄弱的同學,給他們參與的機會,鼓勵他們加入活動,增加他們的自信。
其次,抓好課后作業、課外輔導,是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課堂效率一般都不高,這會影響到他作業的完成率和準確率。因此,需要老師關注課后的他們,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課后作業跟蹤和課外的輔導。這些工作可以是老師親自去做,但是基礎薄弱的學生較多的話,不妨調動學生力量。讓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與基礎差的學生一起完成課后作業,有問題可以互相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基礎好的學生鞏固的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解決了問題,對課堂知識可以基本掌握,一舉兩得,共同進步。我曾經在班級開展過一幫一活動,但由于自己跟蹤不足,致使效果不夠明顯。僅僅做好課后作業跟蹤是不夠的,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還應該做好糾錯講解、定期單獨復習的工作。
再則,面向全體學生中的培優工作這一步不可丟。在科組討論過程中,有老師就反映了,培優補差工作中,大部分老師都慢慢將重點放在補差這方面,而忽略培優工作的開展。我自己在這方面也是做的嚴重不夠,課堂上給基礎好的學生準備的挑戰問題不夠新穎、不夠尖端,有時只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已。課外呢,只是給基礎好的學生推薦了一些資料,在他們買回資料后沒有做跟蹤和具體的輔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況。
總之,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這是一件長期的細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細加堅持,才能真正將這項工作抓好。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自己做得不足,我會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認真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使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所收獲。我相信,付出過,努力過,一定會有收獲。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2
本學期我校繼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有許多的新的值得學習的理念和方法,使自己在教學上有了很大的認識和體會。結合著我們教研組本次校本研究的活動展示來講,校本教研活動中的作課部分是按照這樣的過程進行的,先集體備課,然后小組成員分擔活動流程中的各個部分:
1、說備課理念
2、說教學過程
3、說備課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4、教研組成員作課
5、課后反思
6、課后總結
7、小組成員點評。
各部分聯系緊密,緊扣文本,為教學服務。
我最大的收獲來自集體備課,我們組的集體備課在立足于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在充分理解教材、學生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積極商討教學方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同時兼顧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真正實現資源共享,通過交流研討進行探討充分發揮集體力量,挖掘全組老師的智慧,形成教學的合力。結合課文在集體備課中我們研究過后達成如下觀點:首先這是低年級教學,應該通過聯系實際,為學生創設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其次在教學語言上要注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用接近兒童的語言,這樣學生更易接受。特別是在創設情景這個教學設計上,老師們積極行動集思廣益,設置符合教學內容的多種情景,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足了鋪墊。集體備課帶來成效是立竿見影的。各位老師都將自己教學中的優點展現給了大家,又從別人那里吸收到更多的有益信息,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都有較大的提高,教學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還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引課的藝術:引課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多媒體教具,掛圖、設問等,一定要有創意。
2、教師設計學生表演這個環節,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更深入的理解文本。
3、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配上音樂錄象等,把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利用形象的動畫設計,使學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
總之,在教學中,一定注意從學生的興趣著手,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采取以上各種教學手段的每節課的教學之前,做好集體備課部分,隨時發現問題,隨時共同探討解決。通過這次的學習、討論,自己深有啟發,對于每節課后,也要寫出詳細的教學反思,有情景描述、問題分析、對策構想,既要針對教學的閃光點、失誤點、困惑點進行反思,使之具有針對性,把反思在集體備課結合起來,再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通過學習,自己認為集體備課是是校本教研中各自提升的酵母菌,滋生了教學火花。是教師專業素質提高不可缺少的部分。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3
近幾年來,我校也一直立足于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為育人、立人之源,把校本教研作為塑師、興師之舉,把校本教研作為立校、強校之綱,在校本教研的大道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學校各項校本教研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周全計劃,突出重點,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而本人在校本教研活動過程中,收獲頗多,我逐步認識到:不開展教學研究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沒有研究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沒有研究的教育是沒有靈魂的教育,在校本教研活動的過程中,作為英語組教研組長的我,本人具體的做法是:
1、定期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案例研討活動
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教育教學案例研討活動,每位教師應注重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案例(可以是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失敗的案例)的搜集與整理,并在案例研討活動開展時將自己搜集的典型案例提交,大家辯析討論。
2、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開展教學診斷活動
每位教師應樹立強列的問題意識,及時搜集和整理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本組教師圍繞重點問題,實施共同研究和集體診斷,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3、開展集中型教學切磋,堅持集體備課然后個人上課,每次上完公開課后,組織教師認真討論、評課,深入研究,分析比較教學觀念對實際教學的指導意義,再嘗試實踐。
4、開展讀書、認真反思。本人自己結合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定期按時按質寫好讀書筆記及案例和有關論文及自我反思的撰寫情況,確保理論水平的提高。
5、外出學習,開拓眼界,為了吸納外校的經驗,我校多次派本人參加州級縣級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多次參加縣級賽課以及縣級、州級聽課活動。
通過以上活動,我真正認識到:教學是一種理性的實踐活動,教學需要研究,教師需要參與研究,我們應該潛心教育研究,矢志教學改革,努力促進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4
20xx年暑期研修已經結束,“三次備課兩次打磨”的研修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專業成長的范式。團隊合作,扎實有效地開展校本研修,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而打造一支高質量高品位的專業教師團隊。團隊每個成員參與在課例研修的整個過程中,形成了“我參與、我創造、我反思、我分享”的生動活潑的研修情境與和諧互助的氛圍。幾天的研修,聆聽著專家們精彩的講座、分享著骨干團隊教師們為我們奉送的數學營養大餐。我深刻地體會到“磨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磨課”可以讓教師發現自己在理念上、方法上或知識儲備上與優秀教師的差別,找到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找到自己專業發展的著力點。我在驚喜和收獲的同時,獲得了太多的啟示與心得。
一、加強自我學習意識,為自覺提升做好專業儲備。
校本教研的扎實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如果教師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那他怎么能發展、培養和教育他人呢?教師要想有專業歸屬感,那就必須通過學習,多聽、多想、多閱讀,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專業認識,這樣在自己的教學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把握新課程的實質,才能有效地把新課改的目標、理念、要求轉化為自覺自為的行動,從而使自己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二、團隊研修,同伴互助,共同探究。
校本研修模式走團隊互助,共同進步之路,為我們今后的校本研究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讓我們有“本”可依。下面結合我校以往的做法,做如下反思。
1、“三備兩磨”研修范式與“每人一節優質課”活動的對比。
三次備課兩輪磨課的校本研修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磨課的范式。它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使參與者都能提高。而我校每學期初開展的“每人一節優質課”活動只是基于個人經驗的備課—上課—研討,只是走了研修模式的第一步。教師的教學設計只停留在經驗層面,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不顯著;在研討環節,聽課教師雖然提出不同的觀點,但執教者是怎么改進的,沒有跟進落實。
三次備課兩輪打磨的流程是:基于個人經驗的備課——基于群體經驗和必要研究的備課——通過同伴互助和必要研究完成第一輪打磨——基于群體實踐反思和必要研究后的備課——通過實踐檢驗和進一步的研究完成第二輪打磨。這整個過程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嘗到了甜頭。整個研究的過程,給自己今后備課上課提供了更多的現實資源,使參與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提高。
2、“三備兩磨”的研修范式與各種賽課磨課的反思對比
以往的各種賽課磨課中,我們也經歷了“磨”的過程,這種磨課是臨時突擊進行的。例如:某老師要出縣市級的課,學校會組織一批骨干學科教師進行幾輪的聽課修改。大家共同經歷了備課——上課——研討改進——再上課的過程。但是這樣的過程沒有深入的反思。只是在你一言,我一語中修修改改,效果不大。
“三備兩磨”針對教學真問題,采用遞進的方式聚焦問題,協同研討提出修改建議達成共識。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思環節: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反思角度。
第一次備課中重點反思:如何體現解決問題的思路;關注學生的哪幾個方面;個人已有的經驗有哪些?
第二次備課及第一次上課重點反思:如何彌補一備中的不足;大家的經驗與共識有哪些等;關注學生的哪幾個方面等。
第三次備課及第二次上課重點反思:團隊給的幫助有哪些;上課教師的體驗和感悟是什么?
最后的反思:課例研究的最大亮點、特色分別是什么;團隊成員的收獲有哪些;在自己的課堂中如何應用?
整個的反思過程重視個人反思的交流與合作,在交流中促進相互碰撞,在深度反思中提升。
3、觀課研討對比。
以往的教學研討活動中,我們也組織教師對執教者的課進行評議。各位教師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感覺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評課有些流于形式,無條理,如:有從知識技能方面的,有從師生表現方面評價的。各有各的觀課點,這樣研討下來會出現如下問題:教學設計支離破碎,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執教者無所適從。
“三次備課兩輪打磨”從觀課維度、觀課工具和觀課方法三個方面設計觀課。細致具體,做實做細了問題的研究,凸顯問題研究過程,讓教師在課堂上有看點、有量化。教師在研討時根據不同的觀課點,把一節課的方方面面做詳細的評價。這樣的觀課研討就會解決以往上課時存在的問題,如:理念體現不充分,教學設計流程不嚴謹;教學活動要求不明確,學生活動層出不分明;練習設計偏、怪等。
三、規范研修模式,合理發展,快速成長。
校本教研是教育教學發展的永動力,也是一名平民教師快速成長的途徑。 “三次備課,兩輪打磨”為我們提供了校本研修的范式,讓一名普通教師快速成長為專家型教師。在我校今后的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經常組織教師集中進行新課標學習、案例學習,把“磨課”流程落實在研討中。鑒于我們自己的師資,我們將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方式,向專家、名師學習,請專家指導。校內在年級組內開展扎實有效地校本研究,抓好“三次備課”和同伴互助環節。盡快讓校本研修與日常教研、日常備課、日常聽評課、日常反思統一起來。在常態化的校本教研中,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研修已經結束,我們今后開展校本教研時將按照這種“磨課”的流程,開展教研活動,讓參與教研的教師們借助集體的教育智慧,不斷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5
本學期來,我們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在校領導的引領與指導下,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用心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完善和改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辛勤的耕耘著。現我談談校本教研的幾點體會:
本學期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團體教研的優勢,加強隨堂課、互觀課的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每位青年老師都上了1節公開課,課后及時召開專題研討會,針對上課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位老師提出了許多改善推薦。透過聽課、交流、參觀、學習,使我們英語組教師開闊了視野,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關注課堂,處理生成與預設等問題有了直觀的認識,激發了教師更深層次的思索。透過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受益匪淺,啟迪深刻。雖然有成功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對聽評課的基本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如何把這些理論知識科學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繼續研究。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教無止境、研無止境"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以飽滿的精神,開拓進取。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02-16
參加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05-22
校本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04-28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范文02-24
校本教研培訓心得體會02-01
語文校本教研心得體會05-21
關于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03-12
校本教研計劃05-24
校本的教研計劃06-25
校本教研計劃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