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開放周聽甘琦老師課后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開放周聽甘琦老師課后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甘琦老師此次授課內容為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話題的第一章節。該課課型為聽說課。
教授的知識目標圍繞朋友過生日這一話題展開,初步感知動詞的過去式以及表示過去時間的動作行為的陳述句,一般疑問句以及特殊疑問句的表達。
由于本課是對“一般過去時”的第一次接觸,加上我們受母語漢語的影響,這種時態的學習對學生是一大難點,也是我們教師在授課時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如何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感悟并能模仿運用這種時態對發生在過去時間的動作行為進行描述,是我們要反思和摸索的課題。
下面我想結合這節課的內容談談我的幾個觀點和反思:第一,甘老師從情境出發,播放了現實生活中自己孩子過生日時的一段視頻進行該課導入,自然而親切,讓學生直觀了解了本課話題即談論生日活動。
引起學生極大興趣,為該課的話題展開進行很好鋪墊。這種真實的情景再現也是我很欣賞并要學習的`導入方式。
不足之處是這個導入的環節提供的活動有限,如果能聯系前幾課題學過的一些活動如看電影,聚餐,吃肯德基,逛街等,讓學生腦海復習下還有這么多的活動可敘述,則能激活他們的思維,為接下來要談論的生日活動提供更多的素材,而不局限于課本人物談論的幾個活動。
第二,甘老師這課的精彩之處,在于始終能從“關注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所設計的學生活動內容也都基于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由淺入深,環環相扣。
比如對課文對話文本材料的處理,先讓學生聽,接著設置幾個問題,當然是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聽前先齊讀了解下這幾個問題,然后再聽,這樣降低聽力的難度,并讓學生注意力迅速投入其中。
然后第二次聽力,讓學生連線搭配人物與活動,接著就這些活動展開了對話問答,讓學生了解了這些發生在過去時間的活動描述時動詞得有相應的改變即需用“過去式”。
學生在敘述時就自然初步感知到了動詞和以往學習“一般現在時”時用動詞原形的不同,就會留意這種用法。
而老師就引導學生不斷敘述這些句子,讓學生大量接觸并通過聽,說,讀來感知。
并且,還設置了填空填詞形的方式,讓學生具體來寫出這些過去式,這又是讓學生第二次感知并運用。
這種引導方式層層遞進,腳手架搭得非常好。
不足之處我覺得是在每個活動環節之間的過渡不太連接,如果能使用些過渡語或者圖片提示,可能會顯得更自然些,也讓人更好地理解活動內容。
最后想談談該課最后的拓展活動,這也是我要學習的。甘老師再次從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出發,讓學生談論自己朋友的生日活動,這就用到了該課所學的時態和句型,成為該課亮點。
【教學開放周聽甘琦老師課后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開放課后的教學反思06-28
聽王老師的課后的感想07-31
《聽魚說話》課后教學反思07-10
開放教學周總結01-17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范文08-16
教學開放周心得體會9篇02-28
教學開放周活動總結01-04
教學開放周活動總結08-20
聽周老師《等式與方程》后心得體會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