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4-01-22 18:15:07 嘉璇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通用48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通用4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通用48篇)


分類導航
【1】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3】2022年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4】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是一切藝術中最廣泛、最復雜、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藝術!币虼,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斷地學習。時代在飛速發展,作為一名教師,教育理念也要與時俱進。今天,在教研室的組織下,我們通過鄭國民教授的直播課,深入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主要內容和變化,感覺收獲很大,觸動很深。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的收獲。

  一、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變化

  鄭國民教授先談了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重要變化,然后分別闡述了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六個方面主要內容和變化。結合今天的講座,我將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2011版目錄對比,做了如下思維導圖:

  通過思維導圖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主要包含六個方面: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與2011版作比較,新增添的內容我在思維導圖中用框架標出來了,分別是課程目標中的核心素養、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中的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

  二、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焙苊黠@的變化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強調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一定要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做好奠基作用。

 。ǘ﹫猿终n程理念

  新版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較2011版均發生了變化。通過學習,我確立了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時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學生實際生活和實踐活動等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并根據學段特點整體規劃,滿足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要求;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時代性和典范性,重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實施中要從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倡導少做題、多讀書;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不同學段的學習目標,選用恰當的`評價方式,加強語文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

  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平時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第一,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學語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教師在具體進行語文學習時,需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文學形象,同時還要強化自身語言表達,確?梢詫ζ湎嚓P文化進行有效弘揚,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傳統文化,強化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緒。第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具體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正確應用書面表達,同時還可以使其能夠熟練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思維發散能力是其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綜合考慮相關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還可以有效聯系現實中的事物。第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給學生恰當引導,讓學生學會鑒賞美;最后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學生創造美。

  四、重視學生實踐,將語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創設情境,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聯系學生生活實踐,進一步深化課堂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展開描寫。我讓學生以此作為學生擴展寫作的基礎,指導學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自己《美麗的家鄉》,有效地將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至課外。

  作為教師,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學習都有收獲和提高,今后我還會多多學習教育理論,充實自己,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

  昨天有幸參加了線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的網絡專題培訓。鄭國民教授圍繞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變化,以“價值引領,以文化人”“素養為綱,任務導向”“立足生活,時間主線”“強調情景,主題統整”四個方面為主線,闡述了新課標的新變化和新特點。聽后,我受益匪淺,收獲豐厚。

  鄭教授的講座,使我對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教師的教法有了新的認識。

  1、課程實施增強情境性,實踐性

  其實,我們在準備公開課時,往往會讓孩子做很多的實踐準備,比如,搜集資料、拍照片、帶實物道具,課前小采訪、假期小調查……這些都體現了語文學習的情境性和實踐性,新版的課程標準更突出了這個實施特性,這其實是育人核心素養目標的一大展現,也要求學生更高的參與度、更強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審美體驗。這也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轉變觀念,情境性和實踐性不僅僅體現在公開課中,更應該切實融入家常課里。

  2、課程內容的變化帶動教與學的變革

  核心素養要求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能力無一不體現了課程內容的變革。這都帶動著我們教師教法、學生學法相應地改變。教師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們需要學習和教的內容也更多了。唯有終身學習,才會適應時代變革。

  3、語文學習任務群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概念讓我認識到語言文字積累、實用性閱讀、文學閱讀、思辨性閱讀以及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滲透學習任務群,不斷地去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閱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沁入,提高學生認知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過本次線上學習,我不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語文新課標,并且能精準抓住新課標的重點、難點,尤其是新課標的變化和特點。這對今后的教學實踐活動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不斷學習,并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努力,積極實踐。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3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我也在思考該如何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獲,我也常常把《語文課程標準》拿出來翻看對照自己的教學,看看是否有不對或者不合理的地方。雖然平時常看《語文課程標準》,但總覺得自己了解的內容淺之又淺,只能看到表面的內容,并不能觸及到深層次的.內涵。

  十年發布一次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終于在2022年4月發行了。這一次新課標發布后,我迫不及待地下載進行瀏覽閱讀,如獲至寶。但是讀后卻有些迷茫,這次的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和變化確實有些大,有些內容更是感覺理解不透徹。幸好,在4月30日上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發起了一場公益直播,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國民主講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

  在講座中,鄭教授不僅為我們梳理了新課標的主要變化,新增加的內容,講解了課程的有關知識,并對命題、質量檢測、教師培訓等內容都給出了建議,讓我耳目一新,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

  新課標的理念實用性更強,更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學生作為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熏陶作用,再也不只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成性與系統性。比如鄭教授所說的核心素養的內容指向變化,從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轉為重視學生的應然狀態也就是學習成果,這個嶄新的理念需要我們好好揣摩才能真正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

  鄭教授的講座時間很快就結束了,讓我意猶未盡!读x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我還需要好好研究才能真正為我所用,用于學生。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4

  本次學習了鄭國民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解讀,讓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其中有兩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一是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使育人目標更加系統明確。

  新課標將“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作為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和總目標。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點: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在每一個學段目標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課程內容的主題與裁體形式也是強化“以文化人”的價值取向,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要內容。這一核心素養的確立處處彰顯著國家意志。

  二是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

  第一層的基礎型學習任務群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層的'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分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第三層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分為“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

  課程結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通過構建學習任務群的方法來實現,而學習任務群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會讓我們每個學段之間的教學銜接得更緊密。

  之前我在教學上基本僅以教科書為教與學的資源,頂多加上教參,這就導致我的教與學生的學非常單一且低效。現在有了學習任務群的引導,我在以后會嘗試著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我的教學活動,讓我的語文教學從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文實踐活動。在作業設計上我也會立足于學習任務群,做到“少而精”“實而活”。

  今后我將繼續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5

  今天我有幸在線聆聽了鄭國民教授專家的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主要內容和變化,通過專家的解讀,讓對新舊課標的異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鄭教授用一個半小時解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主要變化、課程性質及理念、核心素養和價值目標、語文學習任務群、語文學業質量。課程標準的變化主要從價值引領以文化人,素養為綱任務導向,立足生活實踐主線,強調情境主題統整四個方面進行解讀,清晰的認識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改變。

  通過本次線上學習,我認識到國家對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夠感受到時代發展中祖國的強大。同時新課標還強調了“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置,對語文教師跨學科整合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課標對整本書的閱讀也提出要求,如何讓學生閱讀量增加是我們教學時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在今后教學中,作為一線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關注課標、學習課標關、研究課標,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落實語文綜合性實踐性的要求,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圍繞語文課程三大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全面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把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作為基礎和重點,抓好落實。

  2、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結構,以三大文化為主題安排教學活動,以六大學習任務群為依據安排教學內容,在單元教學中扎扎實實地落實好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3、扎扎實實地落實好四學段學業質量標準,保證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

  4、加強學習,強化語文教學實踐,不斷總結,把語文課程標準落到實處。

  總之,今后我將繼續研讀新課標,指導自己更好的投入工作。關注課標,就是關注教育的未來。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6

  新課標中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其中課標中指出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下面,我就學生閱讀素養方面進行分享。

  一、走進文本,愛上閱讀

  關于閱讀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低年級開始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不能只是對故事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應是對整個故事、整本書的回顧總結與提升,領著孩子往高處走一走。為此我們要基于學生的成長需要和文本的特點制定閱讀目標,以達成整本書閱讀的高度。“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時我們可以將閱讀目標定位于引導學生走進讀本,歷經閱讀人物歷程,感受成長的快樂,樹立一種正確觀念。

  二、借助整本書閱讀單,深入閱讀

  在新課標第三學段“閱讀與鑒賞”部分中,加了“閱讀整本書,把握文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痹谖迥昙壣蟽缘诎藛卧牧曌饕缶褪恰昂脮扑]”,借此,我們教師應該提前研究閱讀書目,更具要求與同年級組老師商討制定整本書的閱讀單,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討論、賞析。閱讀單中要體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閱讀目標的制定,以任務群為主的閱讀,后面并附加相應的評價量規。學生能夠從整體上統攬整本書,避免了學生的閱讀往往關注于故事的情節,囫圇吞棗讀得很快,難于在心靈上留下痕跡。中高年級中“交流討論課”納入課堂中,以師生充分自讀為基礎,以交流討論為主要方式,以體驗閱讀快樂為宗旨,趣味引領、板塊推進引領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促進學生語言與精神的成長,從而達成閱讀的厚度。高年級要注重學生整體的提高,針對某一本書在班內開展閱讀推薦交流會,引導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同時,還能針對相應的'任務群進行系統有效對的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效率以及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終提高學生閱讀素養。

  新課標的知識很有內容值得我們細讀和思考,本次的學習也讓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以便能更好的把這些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到實際中去,更好的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教學效果,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7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第一、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第二、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

  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第三、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

  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語文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8

  此次學習新課標,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認識到了它的“有滋有味”。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次,小學語文姓“小”,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平時教學中,我們要教出“語文味”、浸潤“個人味”和體現“兒童味”。

  一、教出“語文味”

  語文味就是語文的文學藴味,就是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的藴味,也就是語文美。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文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進行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體驗語言美;通過反復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領會語文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贊賞,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語文。

  二、浸潤“個人味”

  語文味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后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美風貌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并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

  三、體現“兒童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的認為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愿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出兒童味來。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里,要求我們的課堂做到“有滋有味”,即教出“語文味”,浸潤“個人味”,體現“兒童味”,三味齊全、味道十足。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9

  關于新課標的學習心得體會,我只能結合自己幾年的教學實際簡單談一談,如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歡迎各位老師指正。

  在前幾天學校舉行的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中,多次出現了有關小學生閱讀的考題,很慚愧一個假期的碌碌無為,趁這幾天趕緊重拾起新課標,認真、細細查看,其實無論是從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來說,還是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都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更加關注課外閱讀,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并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45萬字的任務。

  對于這項要求,我想,從一年級的孩子們一入校就抓起再合適不過了,借鑒二年級組去年的經驗,堅持不懈的在自己班實施也是對我這學期工作的考驗。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肯定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很短,許多孩子都具有這樣的“三分鐘”特點,那么如何培養他們積極閱讀的.習慣呢,我也從各方面查閱了相關資料與方法,收獲頗多。

  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優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圖書角的設置使我們學校的傳統,老師從學生開學那天就要為他們講解圖書角的設置目的,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優質資源介紹適合的圖書給他們看,如一些圖文并茂的兒歌、童話故事等。學完拼音后,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后學生學完課文后,還可以想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怎樣讀。正如在第十二冊書中魯迅先生曾經告誡我們的一樣:“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币虼,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

  其次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睂W校內許多老師已經在這一點上形成了共識: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大家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比如在六年級時:學了《最后一頭戰象》,學生們已經不用我提醒便開始搜尋沈石溪所寫的其他動物小說去讀,因為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樣的閱讀習慣,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與孩子們一起重溫《安徒生童話》……在即將揚帆的新的班級中這也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的目標之一。

  再次,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寫個性的讀書筆記。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闭n外閱讀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匯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從閱讀起點開始的孩子們如何做個性的讀書筆記,在喜歡的地方夾上一張自制的樹葉書簽,在本子上描描畫畫書中所講述的故事片段,一朵小花,一根小草,自己給閱讀增添無限樂趣。

  最后,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活動。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肮适麓笸酢薄凹糍N冊”、“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的活動都可以用在閱讀課上,既有效地檢查孩子們的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更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閱讀興趣和熱情。

  正如新課標所示:每一位語文教師要給學生閱讀的內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0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傾聽了三位老師對新課標的解讀與分析,下面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心得:

  一、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新課標的描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庇纱丝梢姡x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學會”,由此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學會”,甚或“完全學會”,教學中,我們需合理把握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長,以免違背學生成長規律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

  二、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新課標對于學生的識字量做了一些調整:第一學段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實驗稿: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第二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實驗稿: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實驗稿: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減少了寫字數量,適當減輕了學生的識寫負擔,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這樣,不但符合低中年級孩子生理發育的特點,同時也便于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新課標還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碧貏e是在附錄中增加了《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使得課標文本結構顯得更加完善,增強了課標的科學感?梢,新課標將識字寫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三、關注實用閱讀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在“學段目標與內容”板塊“第三學段”的閱讀目標第五點中,新增加了這樣一句話:“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钡膬热荩w現了對實用閱讀策略的關注。

  “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于敘事性強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混排呈現。它的特點是直觀、簡明,概括性強,易于比較,在現代社會運用廣泛,其實用性特征十分明顯。學會從非連續文本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義的結論,是現代公民應具有的重要閱讀之一。

  課標的調整絕不單是為了針對今后的測試,而是讓更多的孩子將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F代學生不僅應該學會通過傳統的媒體閱讀和表達,還應該能夠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來獲取信息和交流溝通。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1

  為了“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研究”這一課題能得以順利地實施,同時也為奠定研究實施的理論基礎,我再次認真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標》,通過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及課題的實施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小學語文教研教改及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墩Z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教學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并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語文教學中不只是單純的就課本而講課本,而應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并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以下我就圍繞自己學習略談幾點體會和感受:

  (1)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自由參與、創新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是老師恩賜、饋贈的,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得到。但學生的主體性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培養。教師要為他們創設探究的氛圍,組織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創新中發展。

  (3)通過學習我深切體會了轉變學習方式與提高教學效率之間的關系。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課程。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們凡上課又特別是有人來聽的教研課,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當然,我們不是說用新的學習方式不好,我們必須明白,不管什么學習方式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都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因此,學習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當,用得適度,用得有效果,F在的問題是,一些老師找不準合作探究的問題,把一些不該探究、不用探究、也無法探究的問題拋出來,讓學生圍成一堆,煞是熱鬧地討論一番,然后教師又抬出現成的結論,合作變得毫無意義。另一種情況是,教師對合作學習不進行明確的指導,學生既無合作學習的意識,更無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就演變成給聽課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忽視自主,偏重合作,學生沒經過對文本的充分自讀,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優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刻的理解、感悟、體驗、積累,一節課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畫畫、演演、說說等活動占據,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扎實訓練,徹底拋棄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學習語文的優秀傳統。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機會。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不應一味照搬新課程標準的建議,應好好領悟其內涵。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相信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會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苯處煵粌H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因此,學科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是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發展、全體公民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是幫助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2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方面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下面淺談一下我的學習體會:

  一、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中更加強調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小學語文教學思維的原點和終點指向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課堂應回歸到語文本身,閱讀教學中借助任務教學,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表達,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速度的要求,并有量化指標;重視在優秀詩文的誦讀中培養想象力;重視“非連續性文本”的學習,讓語文學習與生活本體緊密相連,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此外,更重要是要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能力。

  二、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币虼嗽诮虒W活動中應布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格。

  對于《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深入學習、研讀,切實做到在學習中反思,不管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3

  推薦讀《新課標解讀》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為“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庇眯慕、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受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常讀書和常思考,能使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把讀書和教書結合起來,創新教、創新讀、創新用,在用中創新。

  當然讀書需要認真的態度,更需要堅決的毅力。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有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讓自己再度成為學生,才能更有深度的去體會我們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名言流傳至今,不知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它給予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更帶給了我們無盡的快樂。我喜歡讀書,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快樂和喜悅吧,在書的世界里,我們都是最完美的自己!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4

  在這學期我閱讀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語文”兩個字的含義相信大家都明白,簡單的來說就是“語言”和“文字”。要想學好語文,就要學好語言和文字。書中提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明白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在語文教學方面倡導: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ǘ┱_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紤]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ㄈ┓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并且針對小學階段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里的“對話”,已經不再是狹義的師生雙方語言的交際了,它是“互動”的一種外化,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教育教學中的互動,主要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改變了傳統的老師控制課堂、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而是師生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給學生以指點,學生也給老師以啟發,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生生互動,則是學生之間擺脫了“各自為戰”的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互相推動,從而共同提高學習效益。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薄皩W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北局鲜稣n程理念,我在教學中努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每一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我都會以這樣的教學環節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后鞏固、課外拓展。課前預習具體讓學生做到: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不理解的字詞借助手中的工具書或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決。

  2、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

  3、熟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么,思考自己哪些地方還沒有讀懂。課內探究過程中做到具體解決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學生問題解決的前提下,再解決老師提出的學生尚未想到的問題。此環節的實施,關鍵要做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合作探究學習為輔,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從而做到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課后鞏固就是要求學生做到對當天學到的內容進行及時鞏固復習,在教學中我采用課堂隨堂檢測的形式。課外拓展就即我們平常所說的以一篇帶多篇,通過學習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發學生去閱讀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過學習一篇文章推薦、激發學生閱讀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擴展學生的閱讀,以名言警句、優秀詩文、中外經典等引領學生的成長。名言警句用簡短的話語向我們昭示了許多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為它比較短,容易背誦,而且蘊含的道理讓人一讀就懂,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鑒于此,我在班里組織了進行名言警句積累的活動,上課鈴一響,同學們便依次站起來背名人名言,全部背過后,再進行新課的學習,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積極性,我還采取了與學生共同背誦的形式,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目前,此種活動的方法還在積極探索之中。對于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我則主要利用時間讓學生在課內閱讀,其余部分在課外進行閱讀,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要要求學生平時多練字多寫字貼,告訴他們正確的寫字方法。字也體現著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水平,從字跡當中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方方方面。作為一名老師就更要能寫得一手好字,無論是鋼筆字還是粉筆字,而且平時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

  通過學習,我想到的還有很多,中華語文博大精深,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對于《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學習,切實地做到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5

  我們學校組織開展了學習《新課程標準》的活動,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我們作為一線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當學生的良師更要當好學生的益友,了解自己的學生,因材施教、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真正做到讓學生輕松學語文。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的新型人才。下面我就談下我的感受:

  一、轉變角色,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氛圍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需要創造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從以往傳統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學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翠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理解翠鳥捉魚的高超技巧。按照以往的教學思路,教師都是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直接告訴學生,但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從哪個角度感悟到翠鳥捉魚的高超技術?”這個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分析翠鳥捉魚的高超技能,為學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這樣既幫助學生尋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給了學生一個自己思考尋找正確答案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總結概括的能力,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們能自然而然地發揮想象。因此,采用引導的教學方法,還能增加課堂樂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因材施教,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

  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學經驗時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教育相對發達的今天,這一思想仍然是一條不可置疑的真理。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學生的個性、特長和不足,對待不同類型的學生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方法。第二是學會傾聽,給學生表達自己的空間,從中發現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

  三、鼓勵質疑,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彼伎己唾|疑往往是緊密相連的,質疑是動腦思考的結果,也是學生創造的起點。例如,在講解《誠實的孩子》一文時,有個學生突然發問:“為什么姑媽問花瓶是誰打碎的時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嘆號,而列寧的是句號呢?”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教師可以做個試驗,拿著撕破的本問一個同學:“是你撕破的?”學會不假思索地說:“不是我!”此刻,學生明白了課文中的.感嘆號的特殊作用,就是為了加重語氣以表示意思的肯定,而列寧的回答后面用的是句號,說明了列寧的話是謊言。學生通過這樣的分析,感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于是就會積極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所以說在教學中,教師鼓勵質疑,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適時激勵,樹立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小學生年紀雖小,但是同樣有著強烈的自尊,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會小心翼翼維護自己的驕傲。對于小學生來說,有時教師的一句話會讓他們放棄一種興趣,也會激發他們一種潛能,改變他們的性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語言的運用。曾經有位教師讓學生用“因為”和“所以”造句,有個小男孩積極地舉起小手,回答道:“因為媽媽讓我放學后寫作業不讓我出去玩,所以我很不高興!睆木渥由蟻碚f,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學生的認識有些偏差,所以老師不高興地批評了他,然后很不客氣地讓那個孩子坐下。從這以后,這個孩子不僅再也沒有自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而且再也不喜歡主動參加任何活動,性格都變內向了,因為他的積極主動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鼓勵,并且自尊收到了傷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應有的鼓勵,在學生出現偏差的地方給予耐心的引導,使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保持孩子應有的活力。

  五、設置情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調動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這是廣大一線教師一直積極探索的問題,對于語文教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只有讓他們的情緒跟著文章作者的感情起伏,才會使他們的精力完全投入到課堂中去,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這就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其中讓學生畫出文中景象和讓學生表演出文中故事情節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學生在積極將準備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就會增加對課文的精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且學生們能夠在色彩或表演中收獲意外的快樂,使語文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充實,讓學生輕輕松松學習,開開心心收獲,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改革是教育領域上的一場春風,它必將會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契機與希望。相信通過廣大語文教師的積極努力,語文教學必將欣欣向榮,展示新的活力,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6

  3月1日我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有關解讀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后我對新課標的中提到的幾點有了很深的體會.盡在《語文課程標準》倡導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觀,要求教師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求教師“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了解國內外重要事件,通過考察、訪問挖掘本地蘊藏的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它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要想讓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深廣的影響,我們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善于鉆幽探微,透徹理解文本的深刻內涵,把教科書中直接呈現的(即顯性的)價值取向和隱含于其字里行間(即隱性的)價值取向,都能呈現給學生,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體驗語文的美。現代社會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已不再僅僅限于課堂。因此,我們教師要重新認識自己,向學生學習,要真正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們的.語文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總之,《新語文課程標準》給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方法多元化了,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化了。

  我認為以前單純傳授知識逐步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語文教學內容上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和規定,還有量化的標準。

  在我這十幾年的教學中,我們承認素質教育結出的累累碩果,但我們也不能否認“轟轟烈烈的素質教育,扎扎實實的應試教育”的現實。問題不是出在這樣的提法不對,關鍵是如何去實施,要去營造一種氛圍。正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中闡述的:沒有與之適應的生活是無法進行教育的。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對新課標學習掌握的不到位的話,其結果必然是轟轟烈烈的學習,平淡無味的實踐?梢哉f是“穿著新鞋走老路”。所以說,加強學習是工作的重心,實踐是學習的核心,這次我們畢竟是“摸著石頭過河”。課標吸取來的經驗在實施過程中還得要再接受考驗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過程中構建學習實踐—提高—再學習再實踐的良好的發展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講,課標的實施是復雜的,任務是艱巨的,所以,以為一學就會,一看便能實施的任何想法都是錯誤的!透視種種現象,可以使我們在學習實施新課標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調整、完善自己,真正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真正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7

  通過學習我們明確了《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進行了一次系統而大膽地變革。它吸收了現代課程論的最新成果,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新的理念對于富有膽識、敢于創新的人來實踐它。它在呼喚著能夠對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準確詮釋,以新型的教學方式完美實施課程標準的新一代教師。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并在課堂上不斷實踐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看完新課程標準,對于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本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本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在家讀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向我們山區學校,學生回去沒有家長的督促,很多學生就回去的作業就等于是空的;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為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于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于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8

  自從新課標頒布后,幾個重要概念讓我印象深刻,也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育人價值概念

  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站位高了,視野開闊了,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擔任了文化積淀、傳承的任務,語言是民族文化構成的主要部分或載體,文化的血脈、DNA都體現在語言方面,所以我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銘記,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還強調了三觀的養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要在中小學階段打好基礎。

  這次新課標還特別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師要關注到語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實踐落實時應該做到四個字:潤物無聲。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義,應當做到適度教化。

  二、語文核心素養概念

  舊課標只提了“語文素養”,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學修養,沒有那么明確的界定,而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更明確,界定更清晰。這一概念的提出,終結了長期以來“語文是什么”“教什么”“學什么”“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個更根本”等爭論。

  核心素養包括四方面,三層次。這樣分用心良苦。但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東西是語言文字運用。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把其他幾方面帶動起來,融匯到一起,這樣來理解比較好。

  這幾個層次中,我們要重點關注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義教課標的亮點,也是以前語文教學的弱項。這次課標還講到了思維品質的提升,其實就是語言思維訓練過程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教學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對創新的追求,并以此來推動我們的教學。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主義思想,要存精華去糟粕。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不是一項一項完成的,它們是一個整體,彼此不能分開。思維能力的提升、審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為基礎,這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意識。

  三、學習任務群概念

  學習任務群是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怎么去落實的概念。小學提出了六個任務群。

  首先要理清楚學習任務群和課標之間的`邏輯關系:課標內容分兩部分,一是課程目標,一是課程內容。程內容就是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就是學習內容,對老師來說就是教學內容。

  現在所說的六大學習任務群,其實就是六大學習內容,其實和前面版塊課程目標是相通、甚至重復的。寫出來是為了分出來強調,但我們一線教學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要有分有合。

  學習任務群首先是作為一種清晰化、集中的表達方式來明確學習內容;其次是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設想和現在通行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強調的不是一課一課文本為綱地講,也不求知識系統的完備,更不把訓練作為純技巧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是為了改變這一切,讓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帶著任務進行伙伴式的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

  小學低年段主要是識字性的閱讀,思辨能力比較弱。怎么做學習任務群?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綜合性學習”,改變以前那種大量刷題的做法,加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級都是以單元為主,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學習任務群了,只是落實的是任務群中的某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理解它的好處,減少灌輸性學習,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解決讀書少的問題。具體來說,六個任務群怎么落實,要關注每個單元重點解決什么問題,按照提示,強化情境,強化學習的自主性。

  實踐中還要注意:群文教學不能取替單篇教學,學習任務群的提出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教學,更有條理,也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但我們不要理解為就是組織活動,有些課還是需要老師多講、精講,先要學生讀懂、明白,然后才能開展活動。不要給老師規定講的比例,老師的講解要努力指向單元目標,要有針對性,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四、整本書閱讀概念

  現在學生面臨的問題是閱讀量不夠,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是上不去的。有閱讀量和閱讀面,點撥才有效。小學是最好的讀書時間,應鼓勵開展整本書閱讀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用化、網絡化的閱讀習慣,給學生磨磨性子。

  小學里有“快樂讀書吧”,也是一本一本給學生推薦,也屬于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在小學階段的實踐,按照現行教材的方法推進即可。平時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閱讀方法,激發他們愛上讀書的習慣,但不要在教材里完全定死,要有相對自由的書單,提倡學生自己去自由閱讀。越是指定,規定動作太多,學生閱讀的興趣越低。整本書閱讀雖然是課標的一部分,但不要過分把整本書閱讀擴充化,不要搞過分多的活動,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辦法讓學生有興趣,不要過分苛求。

  這幾個重要概念,是在尊重教學的規律、教學的個性、老師的主動性,我想,也只有理解透徹了這幾個重要概念,才可能真正讀懂新課標,才可能真正做到守正創新。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9

  今年,我參加了小學語文教師置換脫產培訓,深感受益匪淺。面對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復雜的學生發展變化,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有些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無所適從。而此次小學語文教師置換脫產培訓班的學習,猶如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一次收獲豐厚的學習。

  在此次小學語文專題培訓中,教師認真詳細地給全體語文教師分年段解讀了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修訂,修訂后的課程標準跟原來的實驗稿有哪些區別,從課程理念的調整、教學目標的升和降、教學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具體地闡述,為我們指明了今后閱讀教學的方向。

  他們把課程標準理念與具體課例以及自己豐富的從教經歷相結合,生動幽默、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閱讀教學該怎樣從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出發進行教學,如何正確有效地在日常教學中地把握好教學目標的階段性;閱讀教學如何根據各年段的學生特點找準起點,抓住重點,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標。具體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標,總的`概括為低年級學段目標:字識得鞏固、寫得端正;能正確朗讀;在背誦中積累詞句;敢于說、樂于寫。

  中年級學段目標是:進一步加強識字能力,加強朗讀學習;繼續加強詞句訓練,加強段的訓練,向篇過渡;多讀書、重積累;自由表達;有內容、有真情;在口語交際中要聽懂、說得通。高年級學段目標是有較強識字學詞能力,把字寫美觀;會朗讀、默讀、略讀、瀏覽;在詞段練習基礎上加強篇的訓練;會寫記事作文、想象作文、應用文等等。

  強調小學語文課本不是全部的教學內容,學生閱讀數量要增加,多閱讀經典書籍。我們語文教師要學會借助課文這個例子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從課文提供的語文材料出發找準三個點:即語言訓練點、能力培養點、方法習得點,抓好小學生閱讀和積累,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和作文教學,激勵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知識,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我非常清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也始終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條,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沒有深厚的積淀,沒有長期的浸沉,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培訓,也讓我們意識到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只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才能澆灌祖國未來鮮艷的花朵。我將用我的所學指導我的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天地里開出美麗之花。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0

  在3月15日的下午,我參加了興慶區教研室教研員宋光瓊老師組織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教材解讀培訓”活動。經宋老師介紹,此次活動是教研室在選拔了幾位優秀的教研組長先深入學習了新修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再結合本冊教材編排特點及鮮活課例,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與解讀的基礎上,然后召集各學校各年級的語文教師分別在十一小遠程教育室進行本年級的語文教材解讀培訓活動。我們于3月15日下午齊聚十一小多功能廳,聆聽了來自滿春小學的語文教研組長張春艷老師對六年級語文教材的解讀。現將這次新課程學習總結如下:

  1、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并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2、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墩Z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會更加努力,開展時效性強的教研活動,構建和楷高效的語文課堂。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1

  7月12日,我參加了尼勒克縣教育局組織的小學語文課堂展示活動。通過這次學習,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也反思了自己。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做個終身學習者。

  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于自己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我深刻認識到: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要從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應向個性化、研究型、創新型教學發展,通過教學實踐—反思—研究—升華,培養科研意識,對教學問題跟蹤研究,使之課題化,并總結成果,形成個性和特色的理論,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理論支撐。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服從于、服務于學生的學,當好課堂活動的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兒童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兒童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手給兒童,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質疑、交流。教師應當讓兒童充分思考,給兒童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兒童說。這樣,兒童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而教師僅做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學習目標的制定者,探究問題的整合者,重疑點的點撥者,學法的指導者和促進學習精彩的.生成者。

  三、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1、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及課程的解釋者,通過教師的實施和解釋,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師將應為課程研究的設計者。教師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許多多這樣哪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的'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資源。

  四、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來自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的教師所做的示范課例。教師都能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

  老師執教的習作課《難忘的潑水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師由玩游戲入手,一下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課堂氣氛自然、活潑還井然有序,讓學生說過程、說感受,自然就水到渠成。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得到了情感體驗,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存有遺憾的藝術,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省、深思、實踐——也唯有此,才能使遺憾不再是遺憾,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永葆青春。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2

  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擴大學生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點做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拓寬學習和運用知識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我努力實現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2、我還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備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難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經過一番閱讀分析,我總結出二年級教材主要是以識字為主,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于是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識記生字詞。在教學語文時,我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系,從整體上先把握教材內容,然后來設計教學方案。在閱讀教學中,首先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利用多種形式來讀,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我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采用了游戲、唱歌、猜謎語等方式,引進課堂教學,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4、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的課堂呈現狀態。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沖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里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使學生處于一種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的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在布置討論的時候我明確要求,設置一至兩個問題,讓每個學生知道這個主題,必須圍繞主題進行討論,讓他們有準備的時間。在實踐工作中,我不斷總結反思,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5、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有時,那些發言不積極的學生,并非他們的思維不活躍,只是他們不擅長口頭表達而已,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積極思維,勇于發言,避免置身于課堂學習之外的“看客”出現。從現在實施課改的課堂教學實際來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式轉變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還讓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和增強。

  6、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我們認識到“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們的視野開放了,觀念更新了,從書本延伸到書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范圍,也不僅限于教科書,課外書、報刊、雜志,都是學習語言的材料。因此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搜集信息,隨時掌握最新的知識,吸取最鮮活的語言。生活是一本開放的大書,是知識的源泉。在教學中,我竭力引導學生睜開雙眼,用心感受,教導他們“兩耳多聞窗外事,一心要讀有用書”,多從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實自己,啟發他們的想像與創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大到時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區活動、校園生活,都要學生留心觀察,細細體味,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本學期在語文教學中,我努力改進了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順利地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今后還要取長補短,學習新的教學經驗,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為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而努力奮斗。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3

  暑假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這次的出國留學習與以不同,以前學習時,我總是走馬燈似的看一遍,對《新課標》的學習不夠深刻。今年,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先抄一遍,一萬多字的《新課標》在抄的時候的確費了一些勁,但逐字逐句的抄寫,讓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新課標》。通過學習,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更是兒童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為主的教育。

  一、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通過學習,我發現我在教學第一階段時對學生在書寫漢字的筆順的要求上還不過關,我的學生馬上要進入中年級了,我要根據中年級的學段要求,完成語文在聽,說,讀,寫上的要求,還要把之前落下的漢字書寫要求也補上。《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就不會無的放矢了。

  二、提高語文教學的多樣性。

  要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創建屬于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后顯示出來的課堂氛圍,這種課堂氛圍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并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在語文的教學中,就像"維納斯"、"比薩斜塔"這種殘缺的美也會讓世人為之傾倒一樣,沒有哪一堂課可謂堪稱完美,但每位教師追求美的腳步卻不曾停止。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里,孜孜不倦前行的教師引領著學生開辟語文的`新天地,這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

  "新課標"對于我來說已不陌生,上學期教導處組織了多次學習活動,但我認為真正把它滲入教學中絕非幾次學習那么簡單。于是利用暑假,我再次認真研讀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后的.感想。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擴大知識面,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以生為本,注重人文性、自主性,注重"三維"目標。而不再是原先的由老師單方面的填鴨式式教學了,我近期一直在反思為什么本班有些學生的成績一直平平,提升的很慢,經過一段的時間的觀察發現,對于低年級而言,拼音、字詞教學是關鍵,雖然課上我都細細地去講,但是每次考試還是有很多同學寫錯,后來我經過思索調整了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字詞訓練,訂正的時候不再是老師寫在黑板上,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查書、字典等,自己去訂正,反饋下來效果比原先好了許多。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我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本班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于參與。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4

  今天夏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夏老師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F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5

  9月28日,我們小學部語文組一行六人觀摩了在龍港一小舉行的蒼南縣小語名師工作室暨省市教壇新秀教學展示活動。此次活動中,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位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對于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獲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優質課后,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李愛粉老師在教學《母雞》時,她出示了一組詞,讓學生選個詞說一句話,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詞語,又使學生在詞語中感受到了詞語不同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扎實的基礎。李老師還抓住擬人、夸張等手法把母雞的形象闡述得淋漓盡致。陳愛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中,她抓住文章中比喻的修辭方法,引導學生對描寫四季的句子進行分析比較。最后,她從顏色、動物等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對四季的擴展,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陳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梁鴦鴦老師在上《小橋流水人家》時,通過對小橋、流水、人家的層層深入體會,引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理解了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直接抒情三種手法;由此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從而說出了許多優美生動的句子。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并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朱小青老師在上《伯牙絕弦》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并古文的理解;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文章就是成功了一半;配樂讀,讓學生深情并茂的體會文言文的奧秘之處。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開火車讀、示范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獲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李海雁老師在上《巨人的花園》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于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林上幸老師在上《青山不老》時,他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于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后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于發現、善于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鉆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6

  今天觀摩了市里的講課比賽,各有特色。對于正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這次觀摩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收獲也很多。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行為習慣的養成,制作了精致的課件。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張簡單的幻燈片代替;五花八門的活動被扎實的讀書練習所代替,真正彰顯了課堂本色。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老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深入到聽課老師和學生的心靈深處。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老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如,一段優美的范讀,不僅起到了示范作用,還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感受到老師的語言太美了,我也要這樣去讀,從而喚醒了學生讀的欲望。這一方面更值得我去學習。

  教師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著“高效”,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尤其學生的學習效率。每節課都非常注重對預習的落實。上課直接解決字詞,沒有拖沓;導學目標明確,有利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深入品讀文本時有同學就能夠談得深刻、全面甚至語出驚人。所以,這也提醒我們切切實實把課前預習落實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預習、抓住導學目標的好習慣,上起課來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指導他們細讀品味。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閱讀教學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自己正確豐富的理解?梢,字斟句酌是感悟的需要。這一點,所有上課的老師都做到了,能針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重點詞,重點句反復品味。

  讓學生去讀這篇文章,讓學生從讀中去體會文中蘊含的意義。尤其是河東段老師講的坐井觀天,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品味閱讀,板書清晰漂亮,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中孩子們充滿了激情,學生在詩性的課堂里浸潤,收獲的是人格修養的熏陶、語文素養的發展、豐厚語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開發,更獲得了生命發展的動力。教師還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達到教學中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一。

  而我有時在課堂中,總擔心學生理解不了,讀又占很多時間,恐怕課時完成不了,于是老師的問和講占用了大部分時間。這方面應該好好學一學,得轉變轉變。

  語文到底是教什么?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語文應該是品語言,習得優秀語言的寫法,學會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語文應該是修養性情,體悟人生,所以語文應是教學生動情去讀去感受。語文應是培養一種語文思維習慣,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于感動,善于反省和領悟人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每一次學習對于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聽了這些精彩紛呈的課堂,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鉆研教學這門學問了。

  總之,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7

  本學期,我縣教育局啟動了“周末大課堂”活動。11月11日成功舉辦了語文周末大課堂活動,這次活動是由聶xx名師工作室承擔的,作為工作室成員我有幸安排上了兩節課,也有幸聽了工作室其他四位教師上的四節語文課,這次共聽了四節展示課,走進她們的課堂,我被這四位名師的簡單、樸實、扎實的教學風格所吸引,她們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聽了名師的報告,讓我走出了語文教學的迷茫,這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是一場及時雨呀。我發現自己要學的知識還很多,自己成長的路途還很遠。下面,我就本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與認識吧。

  一、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

  作為瓜州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本次活動我承擔2課時的教學,當接到通知后,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作為工作室成員,如何在全縣語文教師面前展示自己的教學技藝,如何合理安排2課時的教學,如何體現新課標理念一系列的問題在我腦海中回旋,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幾經思考,我慢慢的走出了困惑,作為名師工作室成員,我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和肩負的使命,做到“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積極創新,爭當名師!薄案矣趽敗,就是要敢于擔當起教書育人、服務學生,引領教師、服務教師的責任,為學生、教師、學校的發展服務;“主動作為”,就是要主動介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的管理、研究中,組建教學團隊,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做好示范、引領作用,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源動力;“積極創新”,就是要開拓思路,積極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改革課堂教學,促進課堂高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爭當名師”,就是要不斷研究自己的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獨到的教育思想,并有突出的教學業績和豐碩的教研成果,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學名師。

  當我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后,我瞬間鼓足了勇氣,下定決心一定完成好2課時的授課任務,在全縣語文教師面前展示自己的風采,發揮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發揚工作室的永不氣餒的團隊精神,上好示范課,引領全縣語文教師上好高效語文課。

  二、精雕細琢,永不言敗

  我思緒萬千選擇了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遲到》一課,2課時的教學設計,怎么處理好第一課時與第二課時的關系,怎么安排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怎么一氣呵成上好2課時是擺在我面前的重大難題。這些困惑像個魔爪一樣始終纏繞著我,使我寢食難安。我先大量上網瀏覽有關2課時教學任務如何分配的文章,理清了設計思路。然后我挖掘教材,課文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讀,教參書找了一本一本又一本,反思的研讀,做到了吃透教材。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感自己的膚淺,自己的薄弱,真是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過通過大量的學習挖掘我的設計思路逐漸清晰明了,很快我完成了2課時的教學內容的設計。

  第一課時,主要任務是通過檢查預習,認識本課的生字詞,會辨認形近字、多音字等;通過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作順序,理清本課的寫作脈絡;通過細讀課文,分析作者犯的四層錯,體會小海音是如何犯下這個錯誤的,她又是如何對待這個錯誤的,父親是什么態度?因此,第一課時我的課堂結構是由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檢查預習,分享成果——梳理課文,整體感知——細讀解疑,品讀感悟四大環節組成。

  由于本文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很有特色。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并充分利用文本,填補人物心理空白而感受父親的高大形象和深沉的情感。因此,第二課時我的課堂結構是由:舊課復習,引入新課———細讀課文,感悟品味———拓展延伸,升華情感———閱讀訓練,深化鞏固四大環節組成。

  就這樣我2課時的教學設計基本成型,安裝我的設計思路,把這兩節課上完是沒有問題。但如何上出精彩,如何使學生默契配合,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展示我個人的教學風采又擺在了我的'面前。這些細節問題又一次像魔抓困擾著我,使我寢食難安。周末到了,周末是我們打磨教學設計的最佳時間,工作室成員分組進行了磨課。我帶著思考,帶著疑慮,帶著困惑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人多力量大,人多點子多,好多問題在我們的討論中迎刃而解,眼前的陰云,頓時煙消云散,豁然開朗。

  我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最終完工了,我開始不厭其煩地熟記教學環節。2課時的教學設計始終不離手,走到哪拿到哪,走到哪看到哪,走到哪想到哪:第一個環節設計了什么問題,過渡語怎么引出,板書什么時候寫,對于學生的回答怎么評價,朗讀怎么指導等等一系列細節問題,我把預設的問題都考慮進去了,絲毫不敢有所放松,因為我知道,這次語文周末大課堂活動意義重大,它不僅僅代表我的水平,更是代表我們語文工作室的能力和導向。真的那幾天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起早貪黑,振振有詞,廢寢忘食。功夫不負有心人,所有的環節,所有預設的問題,我都爛記心頭。

  三、我的課堂,我做主

  11月11日周末大課堂如期而至,我執教的《遲到》安排在早上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我精心地做了梳妝打扮,靚麗地登上了講臺,那一刻我忘記了教室后面的聽課老師,只知道自己就是一名老師,上好課是我的職責。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學之中,與學生對話,與教材對話,帶領學生走進了作者,走進了教材,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環節的預設問題,課堂上學生積極的發言,贏得了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掌聲。課堂中學生的朗讀,在讀中有所悟、有所感,在誦讀中積累。由于自己課前功課做的到位,課堂上生成的問題,經過點撥引導,輕松解決。兩節課的設計我沒有精美課件的渲染襯托,更沒有支離破碎的分析問答,有的就是始終熱情洋溢,面帶可親的笑容,就這樣簡簡單單教完了,學生們帶著甜美的笑容,招著手說著“何老師再見”依依不舍生地離開了。

  四、講評精彩,收獲幸福

  11月11日下午對我們的課進行了講評,我仔細的聆聽著每個老師的講評,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講評我們的課。郭老師講評我的課時用“不一樣的《遲到》”為題,把我煞費苦心設計的小海音犯的四次錯誤進行了講評,我的第一課時重點就是分析小海音犯的四次錯誤,我的奇妙設計被人發現了,被人肯定了,頓時感覺遇到了知音,心頭暖暖的。當聽到陳老師講評我的課時說:“整堂課老師總是堅持先學后教的理念,何老師堅持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并且在檢查預習時,善于發現語文中的訓練點”。確實是這樣“先學后教,抓住訓練點”這是我語文教學中一直堅持的做法,在我授課的《遲到》中充分展現了出來,得到老師們的認可,此時的感覺就是興奮。我們的導師聶xx講評時是又發現了許多我設計的巧妙之處: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合理,安排得當;倒敘的講解引入自然;抓住了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了語言訓練;作者的介紹安排在課文的結尾設計巧妙;善于抓住補白等,本來幾天的挑燈夜戰已經疲倦之極,但此時滿臉都是笑容,滿滿的成就感一擁而上,沉甸甸的,此時的我真的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通過語文周末大課堂活動,短短一天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名師工作室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本次活動我深切感受到,作為語文教師,作為名師工作室成員,自己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今后的路任重而道遠!安唤浺环畯毓,哪得梅花撲鼻香!弊鳛楣现菘h“語文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只有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在名師的引領下,快速成長起來。

  “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堅信,有追尋便是快樂,有希望便是幸福。讓這希望和追尋成為我一生的精彩!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已所用,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返回目錄>>>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

  近這次的學習,我深切地感到這次培訓確實是國家對我們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最“給力”的培訓?梢哉f給廣大農村一線教師久旱的心田下了一場及時的雨,使人倍感“解渴”。作為一名在農村小學任教的小學語文教師,能有機會參加這樣全國性的語文教師培訓,我感到很榮幸,所以也就格外珍惜!整個培訓時間泡在網上專心聽專家講座,每一個案例我不只一次地聽,閱讀資料、寫作業,同時,在胡老師為我們建立的QQ群中,與同行們邊學習,邊討論,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忙得不亦樂乎!

  培訓,讓我認識了一群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學到了許多先進的語文教學理念,使我對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相信這些必將提升我的語文教學能力!

  一、困惑

  在參加本次培訓之前,我感覺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教師的熱情都很高漲,有信心把語文工作做好,但經過幾年的探討,我們這些基層的教師對語文課改還有一些困惑。例如:

  1、時間不夠用。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學方法,讓學生勇于探索,對新事物產生興趣。在班級人數多達50人的情況下有一大部分學生還沒有真正動起來一節課的時間就到了,學生發言的時間少,老師的個別指導難以開展。

  2、怎樣落實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3、語文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么?談到語文教學時,特別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不少人感慨,“耗時多,收益少”。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樣滲透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4、學期末檢測的形式單一。我們的朗讀訓練、字詞句段篇的訓練,最后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評價學生是最合適的?

  5、口語交際課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卻沒有在日常生活中交談得好。一大部分學生不想發言,發言的學生也沒有創新,好像被一個模式固定了。

  我們平時總感覺自己常常勞而無功。然而,當我們付出努力而孩子卻沒有進步的時候,當我們精心準備每一節課,而課堂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我們的心里滿是彷徨、困惑。我們迫切需要找到出口來幫助我們順利解決這些問題,做到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這次培訓如同雪中送炭,利用這次寶貴的機會,我為這些困惑一一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二、收獲

  (一)“國培”學習使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為“新”教育全面貫徹實施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理念強調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中心”、“兩性質”、“三維度”,即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應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語文姓“語”),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皣唷睂<疑钊霚\出的講析、詮釋無不緊扣新課標理念,讓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學習后無不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豐實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ǘ皣唷睂W習使我們全面了解了小學不同學段、內容的特點,為科學施教找到了“指南針”。

  小學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皣唷睂<腋鲝淖约荷瞄L的研究領域談起,理論結合實例,既注重“言傳”,又注重“身教”;讓我們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學段、內容的特征;為我們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

 。ㄈ皣唷睂W習不但告訴我們“什么”,而且結合實例,告訴我們“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重在提升我們實際的教學本領。

  古人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專家在講解自己的理論觀點時,無不旁征博引,特別是列舉了大量的課堂實例,在實際課堂教學操作中、在過程的引領中傳授知識、講析技法、闡明理念;可以說這些專家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金點指”的本領傳授給了我們,讓我們在教學的“迷津”中找到方向,在過程的體會、領悟中內化知識,促進自己實際的教學技能的形成、鞏固。

  “國培”是領導送給我們一線教師一份“大餐”,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當然,這份大餐的消化、吸收還需要有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這就需要我們結合自身實際,對這份彌足珍貴的“營養物質”不斷反芻、咀嚼、消化吸收,使自己精神的大樹長得更加茁壯茂盛,使自己思想的成長不再“缺鈣”!

  參加“國培”的老師無不為教學專家前瞻、精深、廣博的思想理念所折服,無不為范例老師精湛的教學技藝而贊嘆。我們知道“感”常與“動”組成詞“感動”,但愿我們每位參加“國培”學習老師不只停留在“感”的初始階段,還應“動”起來,用“國培”的所學所得、思想理念來支撐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

  “國培”是大餐,是助力器,是加油站,是心靈的棲息地,它可使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更具有持續發展力,更具有后續動力。

  三、苦累

  在這近兩個月的網絡學習中,我克服了種種困難,徜徉于“國培”的海洋中。從遠程培訓開始,就感覺很累。因為要看備課、批改作業,只能利用睡覺的時間學習,一般都是十點以后。雖然很累,可是在完成視頻講座學習的同時,還是努力對模塊中的專家評析講座和閱讀拓展資源進行了學習,增長了許多語文教學方面的知識,尤其能指導我日常語文的教學。學習那一份份閱讀資料,聆聽專家的一個個精彩講座,學習同行們的'個個經驗,讓我收獲很大,也很快樂。

  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是難以阻擋我研修的熱情。每當夜深人靜時,我都會準時徜徉于“國培”的海洋中。學習一個個案例,聆聽專家的講座,參加一次次沙龍,交流自己的經驗,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研修中,我鑒證著自己的成長;研修中,我感受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幸福。

  四、提高

  回首這些天的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講座,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活動、學習等,無不使我心中充滿無言的感激。通過此次學習,我更新了教學理念、提高了思想認識、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積淀、積累了方法經驗,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五、飛躍

  此次培訓即將結束,通過近兩個月的學習與積累,相信定會使我的語文教學工作有一個很大的飛躍。我今年承擔的是本校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回顧自己以前的語文教學,分析自己的成敗;再分析自己班級現狀,用新學的知識理論重新制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開始在實施過程中反思、調整,再實施、再反思,讓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工作。

  再近兩個月中學習中,我邊學、邊思、邊用,我將培訓中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語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高了,舉手的同學多了,課堂教學環節也緊湊了。我想,這應該是我語文教學工作的一個大的飛躍。

  總之,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始。對于培訓給我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鉆研,為農村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只是其中的一棵小樹,傲然挺立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這片肥沃的熱土。讓我們一起仰起頭,高舉雙手,共同撐起這片蔚藍的天空!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

  暑假,我有幸參加四間房中心校組織的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F將通過本次培訓后我所獲得的點滴體會總結如下立足實際。

  首先還是要立足學校的實際,老師們的工作和生活實際,立足于實際教研需要;運用他人的工具,不能只是因為他人的工具"看上去很美"。

  比如,從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實際看,進教室觀察課,老師們最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從課堂上學到東西,他們需要對課堂教學有一個整體判斷,然后根據整體判斷從中選擇有價值的東西學習,在課堂上讓他們去關注和記錄某一個研究點,這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成了機器,難以從中找到思考和發現的樂趣;另外,集中精力于分配的`觀察任務,這使他們很難分心去發現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就不能滿足他們自我發展和成長的需要。

  這樣的研究就可能使我們意識到,這種定點定向的'觀察方法未必適合一線教師。還有,進教室觀察課的目的也可能多種多樣。比如,旨在調查課堂現狀,發現課改成效,尋找未來方向的調研性觀課;目的在于鑒定教學水平,判定優劣,分出等第的評價性觀課;意在錘煉教學行為,磨礪優質教學的打磨性觀課;旨在討論課堂現象以理解和改進教學的研究性觀課……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工具和手段,有效教研不能只有一種工具,用一種工具去"包打天下"。

  如果狹義地理解語文教學所教的讀文,除了試背誦的那些東西,在在升學考試的試卷上考得到嗎?考不到?疾坏竭教什么啊?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是用來教教學生學的。一堂課下來,我們總會發現盡管老師沒有通過多媒體呈現具體的教學目標,但還是會發現教師是有這堂課的教學目標的,也有的課雖然呈現了具體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的教育中往往偏離了那些目標。這樣的悖論提醒我們的是,教學目標不是寫在紙上、呈現在多媒體上的,應該是在教師心中的,并且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場景調整的。

  這次的培訓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會以謙虛謙卑的心態向其他教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3

  8月24日,我參加了全區語文教師統編教材培訓,觀摩了吳迪老師執教的《端午粽》,聆聽了陳主任《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的體系構建、編排創新及育人價值》的講座和沈校長對二年級教材的深刻解讀。雖然只有短短一天時間,但這次培訓讓我對部編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有了些認識,真的是意猶未盡,收獲良多。

  新教材中體現出來的新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吸收了多年來語文教育改革中的經驗教訓,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強調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更注重語文課的人文性,注重語文學科的'文化內涵。

  新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教學時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我們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統編教材采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怎樣的雙線?這就要我們自己進行梳理,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單元的主線。

  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牢固樹立生活語文的理念,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其次,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如果我們用大量的作業把學生課余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學生便喪失了自我發展的空間,窒息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復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我們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材、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我們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語文的天地是寬廣的,我們語文人要攜手共進,共同開啟語文課程的新天地。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4

  7月27日,我在東長壽小學里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對教材的理念分析和方向指導,使我對新教材有了些許的認識,教學方法上也有了初步的把握,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培訓中,通過各位專家、老師的指導和講解,我對新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編寫特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版的部編教材就是由國家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教材已上升到國家層面就必然受國家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和傳統文化的'影響。第一點就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材編寫實質上是國家行為,所以教材編寫立意要高,要立德樹人。這同時也提醒我們語文教師今后在教材的拓展與選文時要圍繞思想價值去選材,不做無效拓展。另外,部編本教材不僅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并茂,風格活潑,能夠吸引學生閱讀,激發學習興趣。她滿足了一線需要,對于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也注意“糾偏”。簡言之,部編新教材具有揚正氣、接地氣、有生氣、更大氣的專屬特色。

  教材結構上,部編新教材幾乎顛覆了以往的語文教學模式,先學一部分常用字,再學拼音,這在以往看來是不可想象的,其實是更關注了兒童的需求,并把閱讀提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增“快樂閱讀吧”“和大人一起讀”版塊,實現課外閱讀課內化,課外閱讀課程化,讓教材往課外閱讀延伸,往孩子的語文生活延伸。

  教材內容上,與老版教材相比,大約一半課文被替換,新增幾首兒童詩,又恢復了一些經典課文,選用文質兼美、適宜教學的內容,突出了經典性、時代性特點,而短小精悍的兒童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的閱讀興趣比較濃厚,學會后不由自主的哼唱出來,慢慢就會建立起語感,覺得語言文字有意思,從而愛上學語文。作為教師,教學中要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加強對學生書寫習慣和寫字姿勢的指導練習。

  部份編新教材讓我感觸深刻的另一點即是,增加了中國傳統元素,文化味很濃,中國本土文化滲透在書的各個角落。比如第一課“天地人”選用傅抱石的圖畫做插圖,給人以遼闊的空間感和濃濃的`文化意境;漢樂府進入一年級上冊教材,也是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體現。文字與水墨畫有機結合,既拓展了兒童的想象,又涵養了兒童的美感。教學中,我們的要求不能過分拔高,讓學生讀讀背背,在讀背中感受漢語之美,培養其興趣。

  部份編新教材尊重孩子的生活經驗,充滿濃厚自然的愛國情懷,重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滿童趣,又不失文化味,想來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孩子們看了也定會喜歡。他們將在這本語文書中,感受祖國語言的無限魅力,感受中國文化的氣勢磅礴。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結合實際,把本學期教學開展得更好。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5

  這次教師集中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認識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我所收獲的是豐富的,尤其是它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也深知做一名好老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蛟S我們教師應清醒認識到我們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了。

  這次集中培訓使我體會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首先,這次培訓讓我知道在新課改下,我們教師應在哪些方面上提高以及變化,新課程的確給我們教師帶來了許多的變化。其中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變化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上要由重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由重“結果”到重“過程”,由重“雙基”到重“三維目標”。還有就是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有創新,要跟上時代的最前沿,要能夠接受新形勢下帶來的新變化。所以課程在變,我們教師更應當變。

  其次,這次培訓讓我知道了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如今有許多教師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此下去就不能夠適應當前的課改形勢,這里主要表現在專業能力不強,師德不高,學歷不高,終身學習意識不強,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適應新課程必須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以及各種專業技能,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備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

  再次,這次集中培訓,從教者精彩的講課和課后講座讓我更是大開眼界,教者能夠對自己的本節課認真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是那樣的恰到好處。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此次聽課收獲最大的就是它讓我知道如何設計自己要講的課,課并不是盲目設計的,也不能隨心所欲,它要有一條主線,使全文中心明確,學生學起來也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

  其次,就是運用多種手段,激情導入。導的好,對于整節課非常重要,它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著學生,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的他們也就會在本節課中學到了知識。比如王環老師巧用課文中的詞語導出了課文內容的做法就很值得欣賞。我想這小小的導入看似簡單,如果每節課都堅持也并非易事,但只要努力,就沒有做不到的。

  再次,就是朗讀,課堂上,教師能注重對朗讀的指導,這也是我今后所要學習的。教師能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讀,領讀,齊讀,點名讀認真分配,使學生的朗讀大大的`得到了訓練,仔細想一想我們,有時為了趕講課的時間,自己匆匆的讀過,而在學生那里收獲了什么呢?所以我們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大量的占有并非好事,往往適得其反。

  最后就是我學到了如何摒棄繁瑣的分析,我想分析固然重要,但一味的分析,咬文嚼字是的分析并沒有太多的好處,學生不愿接受,所以摒棄它是最好的選擇,要注重語感實踐,注重整合優化,賞析精要語段,講析點到為止。

  可見小學語文教學還要太多太多的東西等著我去學習,但是為了自己的學生一切都是值得的。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6

  8月5日、6日我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曹化根副區長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么這桶水從哪里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于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所以我對毛運方老師的講座深有同感。

  此外,孫老師的講座,在言談之中透露著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不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應是一句空談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這也是我在閱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中,更要好好地體現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在“尊重體驗、個性解讀、預設與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盡量避免走向“脫離文本、無效合作、表面自主、縱容個性”等極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于“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7

  《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行為,積極嘗試課程改革。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的實施給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但有時也會出現手捧語文書,不知怎么教的困惑。新課程的體驗觀讓我擺脫迷茫,走出困惑,找到了語文教學的新感覺。在語文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的體驗,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體驗,以“體驗”為線索,從三個方面來優化語文教學。

  一、開放課堂積累體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個人體驗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發現與利用學生的體驗資源,給予了語文教學無限的希望。但今天的小學生,在擁有富裕物質生活的同時,生活經歷和實踐體驗并不比魯迅小時候只看到四角方方的天井好多少。他們有的在各類家教中忙于周旋,有的被鎖在家里進行學習,也有的因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干脆放任自流。封閉的生活與放任的生活都不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體驗。走向普及化的電腦、電視、書本,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增長知識、了解世界的'窗戶,同時,又關閉了另一扇感受現實生活,積累體驗的窗戶。開放課堂,參與實踐,可以讓學生用身心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積累多種多樣的體驗。

  “生活大眼睛”、“發現小明星”都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每一天,學生相信自己能發現,鼓勵自己有發現。他們走向生活,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感受。在活動中,學生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人與人和諧交流的快樂、家鄉變化的日新月異。

  “相信自己,我能行”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用雙手去實踐,用言語去溝通,熱愛生活,快快樂樂學做生活小主人。

  語文課前的“三言兩語,我們來聊天”,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暢談、相互交流的談話空間。學生在聊天中傳遞信息,發展語言,提升自信度。

  開放課堂,參與實踐的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有目的、有意識的經歷各種體驗,補充積累體驗,形成了獨特的自己感受,滿足了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了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意識。同時,在課堂與課外之間撐起了一片綠蔭,豐富的體驗優化了課堂學習;課堂學習中取得的技能,又促使學生更有能力去經歷生活中的新的體驗。課堂與課外的學習體驗一脈相承,互為補充。

  二、學習文本生成體驗。

  學生的自己體驗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起點,但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這個起點上。學生通過參與課堂學習過程,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同學對話,在對話中激發生成新的體驗,提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審美情趣。

  三、走向生活發展體驗。

  課堂學習行為幫助學生激發生成了多種體驗,但教育最終是為了促使人的發展,讓學生的體驗活于課堂又跳出課堂,源于語文教學又走向生活,讓學生帶著課堂上被激活的體驗走進自己的現實生活,延伸到豐富多彩的新一輪實踐體驗,有利于學生張揚個性,發展素質,在生活中嘗試求真、求善、求美。

  新課程的體驗觀讓我在語文教學時,真正關注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通過體驗教學,使生活、文本、教師和學生四因素有機整合,這既賦予語文教學新的活力,也加強了語文課程建設,有效開發了語文課程教學。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8

  八月我參加了小學語文新課培訓。程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語文教學方法上要求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新課標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強化語言實踐便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的能力,其主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我會努力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并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新理念的確立,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新課程觀、學生觀、質量觀,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9

  一、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這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在課程的定位上比較明確說明:“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當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逼湫再|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由“語文能力”到“語文素養”

  過去語文課一般只講語文能力,比如聽說讀寫能力,現在提出語文素養,涵蓋面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還有整體素質的要求。就是說,語文課程在語文基本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必然要注重優秀文化對學生的熏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同時讓語文教育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語文素養”這個概念,代表一種新的更闊大的教育視野。

  三、修訂體現“減負增量”

  一是適當減負。過去一二年級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四會”,F在減少識字量,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600,其中會寫800。提倡“多認少寫”,不再要求“四會”。但重視寫字與書法的學習。明確寫上一至三年級“在小學每天語文課都要求安排隨堂練習,天天練字”。

  二是增加學生閱讀量。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閱讀的感受,老師應加強指導,但不應當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特別是提出了這樣幾句話: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特別注重體驗與感悟,注重語感。對于課外閱讀格外重視。閱讀量也有具體要求,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這次修訂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尤其關注的。這一點我覺得很能好,因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只有多讀,理解和寫作能力才能提高,語文的素養才好,這也是我們學校這幾年一直倡導,并為之努力著。

  今天在學習新課標時,發現了這幾天我在中星小學跟著陸校長學的“學習型課堂教學”,跟新課標的`要求相符,例如第一學段(1~2年級)就要求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有表達的自信心。要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第二學段(3~4年級)的閱讀方面就要求學生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內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在口語交際中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第三學段(5~6年級)就要求學生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舊的課標在第8條,現在調整到第2條,說明其重要性。同時要求學生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也作了調整。還要求學生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新語文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佩服陸校長的前瞻性,早在幾年前已經為培養學生的終身能力而努力著,我相信,我們的學員在她的指導下,將會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為學生的明天而奮斗!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0

  今年假期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農村小學教師新課標省級培訓。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這次培訓讓我感覺到自己有了明確的目標,讓我無論從教育教學方面還是教師成長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針對這次培訓我談一談我的一點心得:

  一、教師要創造兒童喜歡的課堂。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真正讀懂學生。兒童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教師唯有尊重、讀懂才能使學生有尊嚴的生活在集體中,同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其次,兒童是發展中的人。他們有潛力,但不成熟,作為教師要正確面對他們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挫折,多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研究方式,讓他們真正的喜愛學習,樂于學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體會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第三,教師要讀懂課堂。創建高效、學生喜愛的課堂。

  二、教學中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次培訓中通過聽李學紅老師的報告,我對語文教學有了全新的定位:

  1、拼音、識字教學要強調一個字:趣。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想學、甚至好學。識字教學要講究方式的多樣化,利用繪本、教材、影像等教學資料,將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多認少寫,識寫分開。進行游戲識字時要講究效果。寫字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錯誤。把寫字教學當做語文教學的基礎。堅持每天練習10分鐘。

  2、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閱讀過程中要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重視閱讀的過程和閱讀的方法,將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大力提倡誦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文章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法。

  3、習作教學要以學生生活接軌,不能脫離生活,憑空想象。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創新精神,注重語言和思維能力的協調發展。

  三、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習小組建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本次培訓張建中老師對如何進行小組建設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講解。

  首先,分組時要按照學科、學習成績進行分組,使小組內能有一個合理的層次,并且要做到動態化管理。第二,組內的分工與互助。小組內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努力自學,幫助同學。在小組互助之前必須要先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再互助,保證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學習。第三,教師要加強對小組長的培訓。由于學生的年齡尚小,對小組長如何工作還有很多疑問,這就需要教師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如:怎樣給同學講解問題、怎樣檢查同學的學習結果、怎樣進行總結、怎樣調動小組同學學習積極性等。只有有了會管理的組長,才會有高效的小組學習。第四,努力培養和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交流知識,同時也要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提出并梳理問題,訓練學生的總結能力和代表小組同學發言的能力以及向其他小組質疑的能力。第五,小組學習的評價一定要適合學生年齡的特點,評價方式也要靈活多樣,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

  返回目錄>>>

  2022年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是要好好學習和探索的,在這半年里,經過教學能手培養工作室的培養,我收獲了一些經驗,以下是我在近半年的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一、較為全面的語文知識

  有人把語文教師的知識結構比著一棵大樹,樹的龐大根系是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樹的主干是語言文學專業知識,樹的頂端枝葉是教育科學知識,而樹生長的土壤則是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這棵“樹”在不斷地吸收著外界的營養,是不斷生長著的。我想一個初中語文教師要教到老、學到老,使知識之“樹”常青不老。在聽完庫爾勒市第四中學許惠蘭特級教師的《淺談語文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專題講座后我明白,一個教師個人專業化成長的歷程就是不斷學習、總結、借鑒、積累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自己專業化的成長。之后庫爾勒市第四中學程立民校長的《新課改下的教學中的教師專業素質》的專題講座,從課改的角度談了談“教師觀念、思維、評價的轉變”的重要性,結合庫爾勒市第四中學的“151”生動課堂的實例,啟發我樹立并強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對于轉變我的傳統教學思維具有很大的啟發性和說服力!

  在這一學期中,我除了訂閱《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外,平時還不斷深入研究《語文新課標》,特別是拜讀了特級教師林華民的108個教學主張《做一流的教學能手》這部書后,深受感動和教育。

  二、嫻熟完備的教學技能

  一個優秀的初中語文教師只有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并由此形成和發展為完備的能力結構,才有可能深入地鉆研教材,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才能有效地組織和實施語文教學活動,完成特定的語文教學任務。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也是語文教育科學的研究者,科研,是語文教師修養發展的最高境界。在聽完郝春生特級教師的《教師如何進行小課題研究》后我更要向語文研究者的方向努力。那么語文教師應怎樣治學呢?我今后該怎么做呢?我想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

  1、要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2、要有鉆研、思考、總結的習慣;

  3、要逐步系統地研究;

  4、要有不時寫心得、反思的習慣。

  三、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半年的學習中,教學能手工作室的成員們上了11節各具特色的優質課,如庫爾勒市第四中學李芳老師的“151”生動課堂《望江南》《江城子》,在李老師的整堂教學環節中,學生參與率很高,處處都有學生質疑、爭辯、解答的聲音,突出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巴州二中郭榮榮老師的傳統課堂《武陵春》《望江南》,和穆筱麟老師的寫作課堂《王幾何》,穆老師科學巧妙的教學設計使當堂寫作環節成為本節課的亮點。庫爾勒市第八中學鄒靜老師的升本課堂《湖心亭看雪》,庫爾勒市第五中學毛婷婷老師深情并茂的《秋天》,讓學生們在美圖、美讀、美文、美析中欣賞美麗的秋景等。

  在本校又學習聆聽了9名同事們的競賽課,如我們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趙金芳老師的《敬業與樂業》,理性而富有教育意義,拓展反思環節的設計能很好的將文章的主題與學生的學習聯系起來,在科學有效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題的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引導。李紅老師的《秋天》,詳細傳授品析第一幅圖的手法后,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品析后兩幅圖,并全班展示交流,極大地培養了學生們的品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鄭光敏老師的《老王》,重難點突破有方法,課堂駕馭能力很強,并在素質拓展環節充分挖掘文章的人文性。

  在庫爾勒市第四中學聆聽了王紅特級教師的'《聽課與評課》和教務處主任陳主任的《高效課堂中如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講座,名師專家的講座讓我明確的認識到我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

  幾個月的耕耘,碩果累累,我認為,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面對新形勢,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用理論去推動工作縱深發展,這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躍上新臺階;我相信,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待我去開拓,F如今,我正以百倍的精神,旺盛的精力,在語文教學和教研兩項工作中孜孜以求的探索著,我的努力必將贏得更可喜的收獲,我的耕耘付出必將使我青春的事業更加熠熠生輝!

  成為教學能手培養工作室的一員是我的幸運,我不是一名最優秀的語文教師,但在工作室的成長中,在李芳老師教導下,在同仁們的幫助下,我會成為那個更勤奮、更優秀的一位。

  2022年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

  語文教學中,該怎樣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

  一、明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要求

  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立(基礎)、自為(實質)、自律(保證)。具體表現為:學生參與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與內容,參與制定學習計劃,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生自己發現認識解決問題,發展思維,掌握方法,養成習慣。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體驗,并以之激發自己學語文、用語文,自己能在語文實踐中及時反思并調整學習活動。合作學習要求明確共同的任務,要求學生積極承擔個人的責任,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務,要求師生共同評估學習活動,尋求改善途徑。合作學習不僅要求掌握合作的學習方式,更要培養合作的生活態度。探究學習著重探索和研究。探究學習要求在語文實踐中,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重要現象,在對重要現象的觀察體驗感悟中,有針對性的所及與處理相關信息,在對問題的探索認識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積極表達交流,逐步形成,并呈現、說明、評價和檢驗探究解惑,在探究學習中掌握防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發展實踐創新和探索進去精神。

  二、正確認識自主合作探究的對立面

  對立面包括教師的指導性學習,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強化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要對學生驚醒必要的`指導和要小的幫助。包括使他們明了學習目標和內容,開發和利用學習資源,涉及語文學習活動,發現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反思評價學習過程和結果。合作學習的對應面是學生的個體學習。合作學習錢,個體都應對學習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認識,這樣,合作學習才會有知識和經驗的新的建構。探究學習的對應面是學生的接受學習。如果接受學習中學習者是主動地,能夠將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建立實質的聯系,就是有意義的。

  三、在綜合性學習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綜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征,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

  2022年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3

  帶著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題記

  一、以“生”為主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讓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勢必與教師不厭其煩的細講精練、單一以課堂為主的資源、沒有多大激勵作用的單調評價是格格不入的。于是新課標下的.以學生為主,其實累的是我們一線教師,我們不但要好好琢磨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選好教學內容,要設計好課堂環節,要定好教學手段,掌握好教學藝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想想覺得我們又在風口浪尖中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難。

  二、以“學”為主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為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課標中指出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時間能力......這些要求和理念,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學生的“學”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占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讀多思多講。其次在課外要引導學生如何自主預習,自主復習。于是一些省市的《導學案》的使用,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面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中自主學習。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所以新課標倡導多讀書少做題,作業“變臉”尤其重要,只有從課業負擔解放出來后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與書本接觸,于是我們要善于利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積累,老師要不遺余力地培養學生得閱讀興趣并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學校和家長要給予全力支持。給學生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比如定期地給他們推薦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然后讓大家暢談讀后的心得體會。還可以布置她們去閱覽室或者圖書館等文化中心去翻閱好書。還可以借助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從互聯網、報刊等媒介上搜尋自己要的資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里。

  課改的大潮涌動著,我們也努力去做一個好的弄潮兒吧!盡管比較艱難,我們也要勇往直前.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022年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4

  《新課程標準》 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根據以上要求,考查學生掌握漢字的寫法、讀音,默寫要求背誦的優秀詩文仍是語文試卷的一個重要部分。為體現新標準的要求,命題時將更加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新鮮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通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新課程標準》閱讀訓練要求,概括地說,對閱讀材料要做到"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蘊、品味語言、鑒賞評價等"。命題將重在三點:一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選擇閱讀材料時,堅持文質兼美的前提,注意體裁的多樣性,以適合學生的各種"胃口";每一組命題要由易到難,階梯式提升。二是根據新標準目標,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潛能。命題的原則是力求開放性和彈性,注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使學生勇于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三是語文閱讀命題除了取材于教材以外,也要選取一定量的課外讀物。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每學年練筆不少于1萬字。這需要我們語文老師積極開展創造性的工作,讓學生充滿熱情地開展練筆活動,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要淡化文體,讓學生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多角度地觀察生活,關注生活,表現生活,提倡有創意地表達。

  當前,初中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有些教師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教了,有些學生也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學了。針對這些困惑,我想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首先,要學習和領會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上新課程之前教師必須學透。很難想像,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的教師,能把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好。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計劃性的指導文件,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其次,要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不只是為教師制訂的,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制訂的。

  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進行的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應用于課外。生活處處有語文,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學語文,也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課堂外學語文。

  第三,要轉變觀念。

  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為:新課程標準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在轉變觀念時,有些教師認為應該徹底否定原來的教學觀念,我不贊同這種看法。強調要轉變觀念,并不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揚棄。

  也有些教師認為新課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學常規了,我認為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新課改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拋棄原來的教學常規,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組織教學。因此,我的體會是對傳統的教育必須是揚棄,而不是拋棄。既不能全部繼承,只改課程不改觀念;也不能全盤否定,樣樣翻新。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對教師教學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樣不能去掉。

  第四,要轉變角色。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從教導者轉變為服務者,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陪伴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這樣,教師要轉變為服務型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三備”:一備學生、二備教材、三備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以往的教學一般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得學什么,學生只能跟著教師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根本無從談起。轉變角色,實際就是要教師營造民主的教育環境,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發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運用要結合當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

  上新教改課程時,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改革的精神,拋棄填鴨式的教學,不能搞滿堂灌。應試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課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我們應大力提倡啟發式的教學。中國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边@也有力地說明啟發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因地制宜,不能與學校和學生的實際脫節。要與學生的學法掛鉤,與學習內容掛鉤,與學習效果掛鉤。“方法”、“手段”和“技術”的運用都應從實際出發,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課改就是用多媒體上課,語文課就是讓學生按課文內容來表演,演課本劇、演小品,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高高興興,老師只是坐在旁邊做免費觀眾。

  首先教師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其次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喚醒主體意識。在喚醒主體意識上,應該認識到學法指導不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應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課堂設計要變"教"為"導",形成教與學的互動推進;課堂教學由封閉向開放轉變,堅持生活化、社會化、信息化的大語文教育觀;堅持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方式;就課堂而言,"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而教學手段更應該是"語言+普通教具+現代媒體"。

  我認為,在進行語文新課程的教學中,不必每節課都要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不必把課文變成劇本來讓學生去表演。特別是像沒有先進教學設備的農村學校,能結合當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用好黑板和粉筆也是很不錯的。不能錯誤地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啟發式教學,也不能錯誤地認為課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動才能體現新課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選用基于以下幾點來考慮: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當地的教學資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2022年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5

  暑期,我榮幸地參加了初中語文新課標培訓,感受頗深。作為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那么,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應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 我認為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

  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第二,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喚醒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力大致可以由三個同心圓所組成:最外一層,是知識,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包含著字詞句篇、語言篇章等基礎知識和相關知識;第二層,是讀寫聽說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層,包含著學習動機、興趣、習慣和方法,也就是“知學、樂學、善學”。這是現代語文教學理論重心的轉移,是喚醒學生主體學習意識的重要標志。

  第三,還應注意,學法指導不應只看作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應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只有驅動學生自己去主動介入,歷經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創造等心理體驗,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養成習慣,形成學力。而且,課堂設計要變“教”為“導”,形成教與學的互動推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第四,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但同時又要求,基礎知識的學習應該充分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以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新鮮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通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第五,我認為必須繼續由封閉向開放轉變,堅持生活化、社會化、信息化的大語文教育觀。

  語文課本的選文是一部小百科全書,無所不有,無所不包,要把教材作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范例,堅持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方式;同時以課堂教學為主,開辟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語文教育渠道,形成立體式、網絡化的語文教育環境。語文教師應像導演、像領航員,課外閱讀、社會調查、書法訓練、日記撰寫、詩歌背誦等等都可成為教學內容。就課堂而言,“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而教學手段更應該是“語言+普通教具+現代媒體”。

  第六,課程標準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塊就是課程的評價。

  長期以來,語文課程的評價主要側重在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而評價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試卷考核的方法,這種以“分”為本的評價嚴重地扭曲了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使語文教學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其實,語文學科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說它最能影響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就對語文課程的評價提出了新的實施原則、方法和策略,并為實施留下了一定的創造空間。

  第七,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F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谶@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總之,一切的革新,必須在實踐中提高,在探索中前進,希望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越來越好!

  返回目錄>>>

  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1

  20xx年秋季我參加了高中語文新課程研修培訓班的學習,使我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每天半天的時間的專家遠程視屏教學以及網上遠程交流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對高中語文新課程的一點心得體會。

  第一、感受特別深刻的是看專題講座光碟,專題中提到的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困惑都是我們在平時教學就存在的。觀看世紀教學案例觀看實際教學案例,也很受啟發。課程團隊專家提供的一個個案例、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如同火花一般,點燃了我的思維,也點燃了我的熱情!喜歡朗讀,在教讀一篇文本之前,也總是反復誦讀,熟到能背誦的程度。讀中發現問題我就思考然后查找資料解決問題,自己對文本喜愛至極了,常常到了迫不及待地想上課的地步。這應該是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但究竟怎樣指導學生朗讀還是缺少清晰的理論指導。可是聽了課程專家組老師的各種課型的誦讀指導,特別是來老師的《雨巷》對學生層層深入的朗讀指導,把詩歌的意境在指導和朗讀中闡釋的淋漓盡致,聽了他的課我感覺特別沖動,深受啟發有了一種想馬上實踐的熱情。

  第二、在課程專家組的討論中我在教學理念上有了提升,認識到在朗讀教學中教師還要尊重認知規律,對學生朗讀指導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還要有目的的指導讀。每一次讀都要進一步的理解文本,讀有所獲。所以老師要設計好文本朗讀的指導層次,尤其是問題設計要符合學生實際。教學中備課應該包括備學生,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但又不是盲目的,而是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干什么。讀文本的方法也是多樣的,不一定都是千篇一律的放聲朗讀,可以根據文本量體裁衣,采用精讀、默讀、略讀等等多種方法并用。我覺得我們做事最怕的是什么都要個模式。關鍵是怎樣在課堂中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親近文本,提升了對文本的認識,達到共鳴。其實只要能讓學生熱愛語文,喜歡閱讀,讀有所獲。達到這個目的能過什么途徑是并不重要的。

  第三、在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寫作存在很多的問題,有一些學生高中畢業了,還不能寫一篇條理清晰的議論文,錯別字連篇,文章辭不達意。最基本的要求也達不到。這些問題也充分反映了我們語文教育在作文教育方面的缺失。從事教育以來,我至今還對作文教育感覺沒有頭緒,缺少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只有教材上的那么一點東西,還非常籠統。和很多教師交流大家也覺得教學中缺少系統的寫作教學設計。是聽了兩位教師的議論文寫作的專題教育,尤其是后一位教師針對議論文中的論據如何表達的作文課,感覺耳目一新,非常具體,可操作性也很強。如果我們對學生的寫作有這樣的細到部分的教材,在作文教學也不至于這么盲目了。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學生現在的作文缺少文體意識,寫出來的文章四不象。這些和我們作文教學中的指導不夠也有很大的關系。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急切盼望出臺作文系統教材。

  第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高中新課程的亮點,在這次課程改革中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提出來的,其實這門課程是對我們過去的.整個課程那種單調教學的一種革命。我們過去幾十年的傳統教學太過于學科化,而實際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或走向社會以后,對知識的應用是綜合的,因此,在我們的傳統教學中,就少了自主而豐富的應用各科知識的一個環節,所以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有非常重要意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如何看待這門實踐活動這門課程呢?我認為首先是要怎樣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解為什么要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個教師,就應該有責任,把它作為為學生終身問題來考慮,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應該為社會培養擁有綜合能力的合格公民,為學生的整個一生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作好準備。

  在研修中我這樣不斷在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真正領略到了培訓的精彩:既有理論的高屋建瓴,也有實踐的品鑒入微;既有專家的專業引領,也有同伴的經驗互助……

  在研修中我逐漸學會了如何激活我的語文課堂:

  1、自主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2、有趣的作業形式

  五花八門的教學內容和名目繁多的作業任務也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動的方式進行。為了解決自己熱衷的問題,學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到社會上做調查、寫出報告等等。由于這些活動多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所以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帶給學生由衷的快樂。對問題的答案教師并不做統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學生可以探索,可以懷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標新立異。也許正是這種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創新的火花,也使語文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美國語文教學的內容多向社會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選文以“時文”為主,報紙、雜志及各種單行本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甚至路標、圖表、時間表、新聞欄目等也被選入教材中來。“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4、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學生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新的語文教學應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新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在學習中激發了自己的興趣,擴寬了自己的視野;在教學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維,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遠程研修雖然結束了但是我相信我的學習遠沒有結束,我要有“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

  經過兩天的高中語文新課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說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布;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于新增部分大學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

  對于一個高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為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于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于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考綱上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于新增內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于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于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

  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系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于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于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語文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2、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語文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語文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語文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眾山小的姿態來面對高中語文新課程。

  整體把握高中語文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并把握好語文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所謂的主線即貫穿于某一階段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是某種運算,或者是某種思想方法等等。這條主線也許只貫穿于我們的初高中階段,也許會貫穿于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階段。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高中語文新課程、清晰地認識并把握好語文的主線,對于一個初中語文教師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于一體是把握語文中的主要脈絡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松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于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于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3、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于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已經認識到新的高考越來越傾向于“重視基礎,能力立意”。

  “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試題,追根求源,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謂“能力立意”,意思是說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通過這種組裝,題目就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爸匾暬A,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學子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通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方面,通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為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3

  從炎炎夏日到秋風送爽的這段研修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太多的感觸和思考使我對這段日子的每一天都記憶猶新。從開始階段平臺故障的不順利到后來如潮水般高漲的發帖熱情,還有課程專家辛勤工作的精神,對課程改革獨特的視角和觀點及對學員作業的及時點撥讓我看到了語文教學的希望。我們語文團隊是團結的隊伍,在課程改革的道路上,我們似乎還有很多的荊棘和困難,但我相信總會在這么多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因為我們這個團隊是一個有著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團隊,“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這個集體的'智慧將是無窮無盡的,我相信語文課改的明天也將是美好的`。

  這十二般的熱情激勵著我在這次研修學習中兢兢業業,每天按時完成作業,積極發帖參與評論。這些源于新課改的思想和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面對學生語文學習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困難、課程專家和前沿老師的積極探索,我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也感到了肩上的責任。高中課程改革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

  就拿閱讀為例。在不少時候我們總因擔心課堂講解的時間不夠,把學生閱讀課文的時間全部擠到課外,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其效果也不理想,到上課時連課本還未問津的學生大有人在。把語文課真正上成在教師引導下“教會學生學習”的課似乎道路還比較漫長。很多時候我們以講廢讀,用繁瑣乃至架空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領悟,唱“空 城計”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就無從發展。而課堂設計中一些無價值的提問限制了學生的個性思維,只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路的模式使我們的學生離開老師似乎已經不會走路了。教育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僅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遠不是教育的目的,我的感受是:教育的理想在于將一個孩子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推動他們去體驗人生去關注了解社會,從而構建起一個現代人所應有 的價值觀,而這一切的獲得是不能強迫的,是不能靠教師灌輸的,只能讓他們 在平等的被子有欣賞和關愛的溫暖和幸福中獲取!霸捫柰ㄋ追絺鬟h,語必關風始動人”,老師只有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握他們的主體情緒和心進脈搏,通過點撥和引導,才能讓他們 的心動起來,在對真善美的領悟中化解思維疙瘩,解除心理障礙。讓他們的知識真正轉化為能力的時候,當他們對語文興趣高漲的時候,當他們熱愛讀書的時候,我相信我們的努力就不是徒勞的。

  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給每一個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蘆畫瓢一蹶而就,一帆風順。改革首先要從學習、領悟新課程標準開始,只有努力做一個主動學習型、勇于實踐型、善于反思型、勤于積累型、敢于創新型教師,才能少些迷茫,多些理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從從容容地走進新一輪課改,并使語文素質教育這面旗幟,在新一輪課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鮮明與飛揚!

  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4

  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在語文新課程的學習中,我頗有收獲。

  一、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生發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1、掌握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知識,使設計的問題和訓練題與之銜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全面充分地發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后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并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節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設備創設生動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在創設情景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在于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造力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追蜃诱f: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教學中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現、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四、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系。異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于過程的到位與優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5

  一.面對周課時少,教材內容多,初高中知識在銜接上存在問題的現狀,首先要使教學行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轉變。

  語文人教版必修模塊教材容量大,僅是閱讀部分,每冊就有四個單元共16篇文章,還有表達交流5個專題,梳理探究3個專題。一個模塊實際的上課時間為9周共36學時,其中至少需要8──10個學時的作文課時間,還有梳理探究的內容,這樣僅閱讀教學最多剩下20個學時,加之相當多的選文有一定難度,一篇課文(尤其是文言文)按傳統教學就需3──4個學時,教學上時間非常緊,就是在早晚課并用的情況下,按常規操作一般也完不成教學任務。

  分析起來,教材的容量增加是客觀事實(至少是將以前三年語文學習的內容安排到了一年零半個學期里),而主要的問題在于教師的教材觀有待更新,處理教材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

  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長期以來我們“教教材”教慣了,教學只停留在“教”的層面上,不嘗試“用教材教”。教材僅僅是個例子,雖說是老師們人人能說的一個道理,但在操作中卻不敢擅加取舍。以傳統經驗和傳統方法,“教”不完高中新教材是正常的,但并非是學生“學”不完。教學中,我們是以書本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還是從學生實情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靈活自主地處理教材?是以“教”完教材內容為重,還是以“學”到多少為本?是從教師個人預設的教學任務出發,從教材內容出發,還是從學生實際、學習過程狀況出發?是堅持統一要求、統一步驟,還是尊重學習個性和學習差異?是過于依賴教師個人,還是不對學生放心?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老問題,是“以教定學”還是“以學定教”的觀念沖撞的結果。“教”不完可能客觀存在,但學生“學”完是完全可能的。“教會”和“學會”孰輕孰重值得認真思考

  所謂“教教材”,就是依據教學大綱,忠實傳授教材內容的教學行為,其特點是對教材內容做細致地梳理,到位地傳授,盡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觀點就是“真理”、“權威”。雖然教師在教學中也講究啟發、討論,也講究師生活動,但當學生的觀點與教材的觀點不一致時,只能以教材的觀點為標準觀點,甚至對某個問題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為依據,即所謂“以本為本”,其實質是壓抑了師生的創新精神。目前,全國大多數地區仍然使用統一的教材,仍然與考試大綱一道成為高考命題的依據,故此種知識立意的教學行為仍然占據主流地位。

  所謂“用教材教”,就是依據課標、基于學情,借助教材的學習素材,忠實地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發展目標的教學行為。在此種教學行為中,教材只是一種學習工具,教材內容只是幫助學生實現三維發展目標的一種載體,并不是要求學生將教材內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為高考命題的依據。隨著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推開,各種版本的高中教材紛紛上市,為各地市、各學校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同時,伴隨著高中教學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樣化,高考只能依據課程標準而不是某個版本的教材來命題。

  就“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的區別而言,從知識容量看,教學大綱的目標主要是“雙基”的目標,重在知識點的規范,課標的目標則是包含“雙基”在內的三維目標;教學大綱規范的學習內容沒有賦予學生選擇的權力,在其指導下的教學行為很容易導致“教教材”的教學行為,而課標中的學習內容的總量大大超過了教學大綱所規范的知識容量,其中大量的選修模塊和新教材(無論是必修教材或是選修教材)中呈現的大量學習素材(如豐富的.案例),賦予了學生極大的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力。從知識的呈現方式看,原來的統一教材更多地是以學科為中心的編寫思路,知識體系比較完整,前后章節的邏輯性較強,文字表述多以結論性的表述為特征。在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新編教材,以學科理論為背景,以課標“三維發展目標”為核心來編寫,體現“問題解決”特色,很少或沒有直接給出現成的結論性知識,試圖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素材自己悟出隱含其中的基本原理。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教科書與其說是“教材”,不如說是“學材”。由此,教師如果不加選擇地用“教教材”的教學行為去實施,必然出現“課時不足”的尖銳矛盾,同時也就不可能實現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所以,在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必須是“用教材教”。

  為了實現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實質性轉變,我們考慮了兩個問題。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樣“教”。

  作為教師,應教給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態度),并將這些基礎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已有經驗緊密聯系起來,應深入思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深刻涵義,認真分析課標中規定的內容及其所達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體現的?還可補充哪些內容?同時應將哪些內容從課堂教學中刪減去?

  作為教師,應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緊緊圍繞幫助學生實現“三維發展目標”這個核心來組織教學。

  其次,合理利用時間,利用各種機會“教”語文,讓學生“學”語文。

 。1)早、晚課的合理使用,課程的合理整合與分配。

 。2)對學生成長記錄袋整理的參與

  二.教學中動態生成的信息多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教材上沒有一個標準,教學參考書上也沒有涉及

  教師應依據新課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擴大學生知識面,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尤其每一位老師都要注意創設教學情境等要求,尊重每一個學生對文本的閱讀體驗。我們要做學生思維的呵護與引導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敏感性,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下面是我們一位教師在教授《林黛玉進賈府》時的片段。

  師:《林黛玉進賈府》中后人的兩首《西江月》似貶實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觀念批判賈寶玉,而實際上卻是賈寶玉叛逆性格的寫照。他不愿受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厭棄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因此,被人們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他要求獨立不羈,個性解放,因此被人們看作是“行為偏僻性乖張”;他不順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不安于他們所規定的本分,因此被人們看作是“富貴不知樂業”、“于國于家無望”的“不肖之子”。其實,這正是曹雪芹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對賈寶玉的贊頌。

  我分析完后,學生們都在低頭做筆記,突然,一位學生舉起手來,我以為他可能聽得不太明白,叫他起來,他慢慢地站起來,看了我兩眼才說:“老師,我覺得我們的同學與賈寶玉有相似之處,比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愚頑怕讀文章’、‘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對于賈寶玉的這些,作者與世人大加贊賞,而我們卻得到老師與家長的批評,難道不可以說我們也是對傳統的一種反叛嗎?”

  對于這位學生的提問,我愣住了,同學們也驚訝了。學生提出的`這種問題還真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知道這問題很牽強,可見學生對文章認識的錯誤。我剛想反駁,但又想,問題雖然是錯誤了,但在學習中能聯系身邊的人和事來比較,并大膽提出疑問,畢竟他是思考了,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嗎?或許他也知道自己提的問題不太妥當。于是,我決定換種方式,引導其正確理解。

  師:這位同學提的問題很好,說明他在學習中懂得思考,是位有心人。同學們,你們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我先把問題拋給學生,看看他們的反應如何。果真有學生舉手,我指名回答。

  生:老師,我覺得他講的有些道理,賈寶玉光有一幅漂亮臉蛋,只知在內幃廝混,又不喜歡學習,這樣的人能贊揚嗎?

  生:對呀,我們現在有時也不喜歡學習,為什么老被批評?

  師:賈寶玉真的只在內幃廝混?真的不喜歡讀書?他不喜歡讀什么書?他所處的生活環境與社會環境和我們的有什么差別?

  生:我知道賈寶玉為什么不喜歡讀書了,因為他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當時他們學習的是八股文之類又長又臭的文章,沒有實在意義,只能死記硬背,那當然是怕讀文章了。

  生:我記得《紅樓夢》中賈寶玉是喜歡看《西廂記》的。

  生:大觀園大都是女人,賈寶玉接觸得最多的當然是她們了,其實他不是廝混,他經常與他們對詩作畫。

  生:寶玉作為出生在貴族家庭中的貴公子哥兒,不僅不鬼混,而且對丫環們也平等對待,在封建社會中這種行為難道不值得稱贊嗎? 生7: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與賈寶玉的是不同的,我們學習的內容是與時俱進的,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為了祖國美好的未來,我們能不學習嗎?

  師:同學們,你們的說法是很正確的,要正確認識一個人物,就不能脫離他所生活的背景與環境。賈寶玉在封建社會中的這些表現,不能簡單地認為他是個貴公子哥兒不思進取,相反,他卻是一個敢于和封建制度、封建思想作抗爭的叛逆者。處在不同時代背景的我們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賈寶玉,要正確認識我們的學習目標與任務,祖國的明天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去建設,因而我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三.面對目前在教學上強調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活動,教材的練習與訓練題變少,高考又不知怎么改的問題

  要處理好教學中“實”與“虛”、“死”與“活”的關系。

  盡管經過了培訓,有的是多輪培訓,但許多教師操作上的改觀不大。仍是重在講授和訓練,仍是把高考當作第一關注的話題,將教學過程納入高考的循環之中。他們是在擔心:課內學生活動多了,體驗多了,老師的講解少了,學生學不到東西、教學效果下降了怎么辦?有的課堂有變化,但在追求熱鬧,學生具體收獲不多,花架子,不務實,知識與技能不能落實。有的仍以高考訓練的模式套新課改,處處以訓練為本,試題又深又難,題型沿襲高考樣題,過于追求考試分數。

  有效教學首先需要解決狹隘的教學目標問題。如果將新課程定位在為高考服務,為學生成績提升服務上,那是極其狹隘的課程觀。我們不能讓高考指揮一切,讓教學只是圍著考試轉。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是多方面的發展,學業成績是其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我們的教學的終極目標和全部目標。如果改善了教學,真正將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和發揮起來,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師生共同合作,學生有了全面的素養,有了提高和發展,面對考試,即便是高考,學生也不會有困難。

  由于語文界人文性與工具性的論爭塵埃落定,大家都較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于是在新課程實施中又出現另一種偏失,相當多的教師受弱化工具性觀念的影響,不恰當地認為要弱化知識教育,反對知識本位,加之實驗教材無論是課文前后,還是一本書的前后均將知識性內容作了弱化處理(這種做法及教材審查標準是否妥當尚待時間來檢驗),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不大重視文本的解讀和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不喜歡“死”,不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對課文內容匆匆帶過,字詞難點都沒理解清透,就立馬跨過課文本身做許多引伸與發揮,做些思想教育與“精神培養”的工作,并且極力地要把一節課做得熱熱鬧鬧,又好玩又好看──十分“活”。好像教學中涉及“雙基”的“死”東西就不是在搞新課程,只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光環上和一節課的“活躍”“活潑”上。這也是偏了人文性,又弱化了工具性,“虛”得沒有著落,是一個誤區。

  我們也不能將教學效果僅局限在知識與能力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內容也是重要的教學目標。這中間需要辯證的處理和科學的安排。課內各種活動必須要追求效果,雖然貌似熱鬧的形式主義不是課改的追求,但在教法上太實太“死”又不是語文課的特點。如果僅是為了追求“死”,而把重要的“過程”忽略了,其實是把重要的教學目標丟卻了。

  許多人總認為我備好的課、確定的教學任務就是目標,一節課應該完成我定下的目標,把預設的任務完成才放心,如果學生活動的“過程”太長,討論、思考、體驗的時間太多,我的課沒上完,這節課目的就沒達到,就是失敗的課。于是在課堂中,許多熱鬧的討論場合、生機倍現的體驗過程被強令嘎然而止。教師怕時間不夠,不得不讓學生從“過程”中走下來,直奔預設“目的”,“過程”擱淺在任務面前。這是很煞風景,不大科學的。語文教學當然要有目標,只是在具體的一節課中目標過于單一刻板、過于集中明確、控得過死也不行,它應該是在具體與模糊、明顯與隱匿的交融互動之中。有些目標表面看來沒有馬上達到,但通過學生的多方位體驗,已深入其內心,對其思維方式的改善、情感的養育、知識領域的補充有很大效益,這不是狹隘明確的預設目標所能涵蓋得了的。急功近利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長遠目標。所以說我們既要重視顯性、明確的目標,又不能忽視隱性、模糊的目標──教學目標和內容既要“死”、“實”,又不能太“死”太“實”,既要有一定的基礎(或重點),又不能完全為基礎(重點)而教,要有綜合效益(三維目標)的追求;教學方式上要“活”,不要把課上得太“死”、太“實”,要把“活”“虛”的過程給學生,但又不能太“活”太“虛”而沒有實效,以致流于“虛”……這大概是語文學科十分獨特的地方。語文課的特別處就在于“死”“活”并重,“實”“虛”相間。

  四、對學生模塊學習的過程評價要公正、靈活。

  按新課程要求對學生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平時測驗等,教師都要給打出一定的過程綜合分。不說別的,單就作業而言,一個模塊教學中,至少十多次作業,四篇作文,而每位教師必須面對100左右位學生,要對幾千份的作業逐一評價,恐怕是只能走形式了,怎么能給他打課堂表現分?教師的工作量有多大?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1、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教師不能“獨霸話語權”。在課堂評學時,教師是主要的評價主體,但不是唯一的主體。除教師外,還可以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單一的評價帶來的誤差,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側面,不同主體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可以更全面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也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

  2、評價結果的呈現應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應采用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鼓勵性的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讓學生體會到只要你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的評價。另外,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糾正學生有失偏頗的地方。評價的呈現方式一般包括評分或等級、評語等。

  五、新課改實施一年以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語文必修教材的整合處理還需進一步探討。

  2、由于對學生學情調查估計不足,制定的教學目標有偏高現象,還需調整。

  3、過程性評價還有待于完善。

  2022年版高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6

  在遠程教育學習中,按照規定,每一項目我都保質保量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次遠程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習,使我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天的網絡學習及交流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淺談我對這次培訓的一點心得體會。

  第一、在教學理念上有所提升,在新課程學習方法指導中我認識到不僅要尊重認知規律,也要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準確構建語文知識網絡,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準確把握語文學科的課程性質,在大標桿的指導下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第二、在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寫作存在的很多問題,有一些學生高中畢業了,還不能寫一篇條理清晰的'議論文,錯別字連篇,文章辭不達意。最基本的要求也達不到。這些問題也充分反映了我們語文教育在作文教育方面的缺失。從事教學工作以來,我一直對作文教學感到無從下手,缺少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只有教材上的那么一點東西,還非;\統。和很多教師交流大家也覺得教學中缺少系統的寫作教學設計。這次教育學習,通過專家的作文指導,我感覺耳目一新,可操作性也很強。如果我們對學生的`寫作有這樣的細致的思考,那么在作文教學也不至于這么盲目了。

  第三、對高中語文個專題知識點有了充分的認知,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夯實了基礎。特別是閱讀教學這一塊,針對學生的差異性,我學習到了應如何因材施教,盡可能地以簡練的方式授予其完整的學科知識。

  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不斷在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真正領略到了培訓的精彩:既有理論的高屋建瓴,也有實踐的品鑒入微;既有專家的專業引領,也有同伴的經驗互助……在學習中激發了自己的興趣,擴寬了自己的視野;在教學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維,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相信我的每一次學習都能使自己更進一步。

  返回目錄>>>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體會08-24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心得(精選20篇)05-17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04-14

2022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通用6篇)05-12

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3-2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通用10篇)06-01

202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1-25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培訓心得體會(通用8篇)05-17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