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時間:2023-01-13 11:36:15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1

  當數萬紅軍踏上征途,近代逐個正處于生死存亡的歷史關口。紅軍長征以慷慨悲壯的血戰,絕處逢身的轉折,感懷溫暖的情誼,悲喜傳奇的記錄將長征這部驚心動魄的壯麗詩篇呈現在讀者眼前。

  直到今天,紅軍戰士那“拋頭顱,撒熱血”的壯志情懷,還讓我們記憶猶新。紅軍跋山涉水、爬冰臥雪、草根果腹、皮帶充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強渡嘉陵江、激戰獨樹鎮都撒滿了紅軍戰士的遍地熱血。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進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頑強的毅力,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我們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么,我們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與祖國的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過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2

  80多年前,一支為了正義,為了解放窮苦人民的革命隊伍——中國工農紅軍,讓人們見證了這漫漫征程。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艱難前進;在敵人的圍追堵截、狂轟亂炸中忘死拚搏。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奪取臘子口、翻越夾金山、跨越大草地……這一件件,這一幕幕刻骨銘心、催人淚下的悲壯的情景,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紅軍戰士們硬是靠著自己的雙腿,歷時一年余,轉戰十一個省,縱橫兩萬五千里,最終走完了漫漫長征路。

  是什么使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呢?難道有神仙相助嗎?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

  如今,80多年過去了,我們特別懷念那些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接過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傳下去,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長征。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絆腳石,攔路虎,我們難道要退縮嗎?不,當然不。我們不但不退縮,還要用長征精神克服困難,打敗挫折。當個人的利益和集體利益放生矛盾時,自覺地做出自我犧牲來維護集體的利益;當碰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當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要有為達到目標而產生的鍥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奮斗不息的精神。

  我們沒有忘記長征,更沒有忘記創造這個神話的偉大功臣——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3

  我讀過許多關于長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動著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位紅軍回憶他的老班長為了讓他和另外兩個病號順利走出草原,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順利的走出草原,不斷的為他們增加營養。為了讓他們補充更多的營養,老班長把用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做成了釣魚的魚鉤。為了找到魚餌,老班長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長的眼睛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給三個病號做魚湯喝。有時老班長等了半夜也釣不到一條魚。而每次煮的魚湯老班長一口也不喝。就這樣老班長和病號們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長卻不斷的鼓舞著病號們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還不肯喝下病號們為他煮的魚湯。

  老班長最終還是沒能和病號們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為別人著想的精神還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4

  今年,是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早在八十年前,我們英勇的共產黨員,冒著蔣介石密集的炮火,針鋒相對的跟他們國民黨斗。為的是讓飽受艱辛的中國重新奮起。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共產黨員們飽受辛苦:飛奪盧定橋,巧渡金沙江,翻越皚皚雪山……損失人力近三萬,但是,最后共產黨還是勝利了。中國這片破碎的山河又重新統一了!

  長征非常的艱苦,紅軍屢次遭到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在飛奪盧定橋時,多少紅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敵人的炮火打下山谷,紅軍損失慘重。在翻越夾金山時,高山上的.氧氣稀薄,給幾萬紅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上山前,每人都帶好了幾個辣椒,用來驅寒,已防凍僵。在過草地時,紅軍嚴重缺糧,彭德懷殺掉自己心愛的坐騎——大黑騾子。以解危機。

  偉大的紅軍戰士們,謝謝!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們會銘記你們的功勞,每一年,每一刻!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5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色之旅》這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毛澤東爺爺就出生在這里,他從小,熱愛勞動關心別人,他的同學因家中貧困,所以經常吃不上飯,毛澤東知道后,就經常送飯給他吃,那個人非常感謝毛澤東。

  我讀到這里,心里不禁慚愧起來。有一次,我們發現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們并沒有去扶起老奶奶來,而是在一旁幸災樂禍,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后悔呀。

  在長征路上,紅軍們忍饑挨餓,艱難跋涉,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而我呢,做事總是半途而廢,不堅持到底,前幾次到公園去玩,看見大哥哥,大姐姐們滑旱冰的那英姿颯爽的樣子,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第二天就讓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么好學,剛一滑就摔了好幾次骨碌。我沒有勇氣再學了,在爸爸的耐心勸說和指導下,我才堅持學了下來。和紅軍叔叔的堅強意志相比,我簡直太渺小了。

  楊靖宇為了活下去,經常吃一些棉絮,樹跟和樹皮,生活十分艱苦。敵人不讓家屬送吃的,想存心餓死他。可是過了好多天了,楊靖宇依然頑強的活著,敵人很奇怪,就剖開他的身體,發現有許多棉絮之類的東西。楊靖宇這種戰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敵人地為之敬畏。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我們的意志和英雄們相比,卻是一個矮子,一個巨人。他們在我們心目中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從這些先烈身上汲取精神養料,從小勵志發奮圖強,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6

  二萬五千里,紅軍戰士們吃的是樹皮、草根,穿的是單薄的爛衣衫,每天跋山涉水,同敵人作戰,紅軍戰士們流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苦,怎么能一一列舉呢?但我們的紅軍戰士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我們又怎能不為他們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呢?

  長征的故事驚心動魄,《飛奪瀘定橋》一文講述了1935年北上抗日的紅軍戰士為了爭取時間,晚上冒著風雨行軍,終于搶在敵人的援軍前到達瀘定橋。鐵索橋上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抽掉了,只有光禿禿的十三根鐵鏈,橋下紅褐色的'河水翻滾著,令人心驚膽寒,但英勇的紅軍戰士硬是冒著敵人的炮火,攀著鐵索前進,終于戰勝了敵人,奪取了瀘定橋。

  長征的故事悲壯感人,在《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中,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病人,用自制的魚鉤釣魚給他們吃,自己卻吃魚骨頭和草根,當三個病人全部走出了草地時,老班長自己卻永遠長眠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不錯,長征中的人們都堅強勤勞,耐心團結……長征中的故事悲壯感人,平凡而又珍貴,悲傷而又扣人心弦……長征路上有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可長征中的紅軍戰士,卻用自己的雙腳,步行了兩萬五千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挑戰生命極限,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斗,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愉快樂觀,不顧整天行軍的疲乏,以微笑面對生活。他們待人平等,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戰勝困難,走過長征!

  看看紅軍戰士,再想想我們自己,我簡直羞愧得無地自容。我們的父母大都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他們童年時代穿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有的孩子卻非常挑剔,衣服稍破了一個小洞就不穿了,三天兩頭嚷嚷著家長給自己買新的。過去六七歲的孩子,個頭還沒有灶臺高,踩著凳子做飯吃;而現在的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去的孩子只要能看到電視就很高興了,而現在的孩子學習怕吃苦,有的逛網吧,有的玩電腦,消磨時光。這些怎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呢?

  我們要學習長征的精神,一定要從小就像紅軍戰士那樣艱苦奮斗,敢于拼搏,長大成材,報效祖國,讓永恒的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7

  記得《楚辭·大招》開篇有這樣一句話,“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意思是,四季交替春天降臨,太陽是多么燦爛輝煌。如果將這句話置于人的宏觀視野,那么它就成為了一代人與另一代人的樞紐點與傳承力所在。80年前,一群年輕人為了捍衛民族,為了驅除韃虜,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設紅色政權,踏上了漫漫長征路。80年后,一批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影視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通過采訪200多位長征歷史見證者和紅軍后代,記錄了這一段“軍事史上獨一無二的事件”,名為《紅軍不怕遠征難》。

  兩代年輕人,都以自己的“青春”為交匯點,繪制出了一幅融合理想、無畏與不屈不撓、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長江精神本色圖景。于是,“青春”的觸碰,成為了精神延續的火花,引領未來。

  其實,說到對長征的記錄,就不得不提范長江和埃德加·斯諾。前者被稱為中國“公開報道紅軍長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國的西北角》,后者則是“第一次向世界報道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的外國記者,有《西行漫記》。不同國界的兩個作者,卻以“青春”的姿態,完成了“長征史詩”的書寫,完成了“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式精神的謳歌與傳承。

  如今,北京衛視用紀錄片的方式,從江西開始展開敘述,橫跨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等14個省、市、自治區,賦予了該片恢宏博大的歷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訪者,100多份從未被發現或較少被關注的歷史檔案,都匯聚成一個個歷史的“點”,再次建構起長征的大廈。

  大型史詩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在宏大的敘事之外,力圖融入藝術電影的表達方式,從不同“人”的視角出發,嘗試對歷史檔案的挖掘,揭秘這批具有“紅軍長征”屬性之“人”背后的故事。同時,利用CG技術的場景營造與歷史影像、現代影像的重合來較為真實地再現紅軍長征的圖景,從而展示出既貼近年輕人心理,又有“不了解”長征的知識性,既有信仰,又有艱苦卓絕的苦難的詩篇。

  換而言之,該片不僅使我們看到長征的來龍去脈,也使我們看到了戰爭中的慘烈,乃至那股在每個人心底熊熊燃燒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國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序言》中寫道,“與長征比較起來,漢尼拔跨越阿爾卑斯山在‘歷史的小劇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侖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災難性的失敗,而長征則是最后勝利的前奏曲”。

  無論是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還是現已104歲的劉光芹、101歲的杜宏鑒、95歲的劉占榮……他們的身上都有著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無奈、有力量,也有緬懷。然而,我們通過他們的故事,重新回到長征的“原點”時,我們看到的是饑餓、寒冷、死亡的折磨,還有對信仰的.堅持與踐行。只不過,當攝影機通過我國最大的紅軍烈士園——川陜革命根據地烈士園時,我們是震驚的,因為這里埋葬著25048名戰士,埋藏了一個個中華獨立自主、崛起的夢。可以說,這些“墓碑”,是長征精神之所,也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記得有人說過,“不殘酷,不青春”。的確,在嚴酷的環境中,人的“青春”磨練才會更顯活力,更加的熱血。《紅軍不怕遠征難》中的長征,是“青春”的錘煉,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鍛造。我們跟隨著講述者,去追逐一場“長征”的歷史,去感悟“小我”與“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態,去傳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8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臺、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攝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今天起,每天19時30分黃金時間在北京衛視首播。

  一年前的10月17日,《紅軍不怕遠征難》攝制組在長征出發地——江西于都舉行了紀錄片的啟動儀式。整整一年時間,攝制組重新走過這條牽引著中國歷史進程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銘心的遺跡現場尋找當年的蹤跡,記錄今天的容貌。他們查閱檔案,對話親歷者,尋找任何可以還原歷史的真實資料,記錄那些傾注血淚的長征故事。他們在歷史現場拍攝、在復現場景拍攝,為了將檔案中的長征與心靈上的'長征,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

  《紅軍不怕遠征難》導演組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從江西于都出發,途經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甘肅、寧夏、陜西等省區,翻越都龐嶺、老山界、婁山關、烏蒙山、夾金山、岷山、六盤山,渡過瀟水、湘江、烏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掃了一百多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采訪了兩百多位長征親歷者、見證人和紅軍后代。

  這群年輕的紀錄片人,在將近一年的調研與拍攝中,重塑著80年前一群同齡人的故事。從未有一部描寫長征的作品,以"青春"為焦點,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這些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名字成為這部紀錄片的絕對主人公,為總共九集長達540分鐘的紀錄片灌注進青春的理想、朝氣、無畏和質樸。而"在路上"的創作方式也回歸紀錄片的原點,從原點出發,從初心開始,嘗試用更加新銳和獨特的電視語匯,展開這段青春的對話。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9

  對過去最直接的認知方法是回到歷史,對歷史最好的了解方式莫過于回到現場。由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臺、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攝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實地探訪長征途經地,以實景還原歷史,用影像告慰英魂。

  該片拍攝歷時一年,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導演組從江西出發,橫跨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甘肅、寧夏、陜西等14個省市自治區,穿越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革命意義的長征地標,祭掃了100多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采訪了200多位長征歷史親歷者、見證人和紅軍后代,發掘了100多份從未被發現或較少被關注到的歷史檔案,共拍攝素材超過1500個小時。

  這些史料檔案中,有些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獻,如1934年9月長征前夕出版的《紅色中華》雜志,其中刊登的張聞天社論,從側面證明了長征不是一次倉促的軍事行動,而是經過策劃準備的戰略轉移;有些是轉折關頭的重要決策,如湘江之役前,紅五軍團團長董振堂和政委劉伯承手寫給紅34師的一份作戰命令,命令他們要作為后衛力量掩護全軍過江;另一些檔案則是飽含情感的歷史見證,如19歲的紅軍戰士石長階在長征前夕寫給父母卻沒有寄出的四封家書,以及紅軍戰士為了向一戶藏民家庭購買青稞充饑,插在田地里的一塊刻著借據的木牌。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在這次紀錄片中被重點揭示。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的86000多人中,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戰斗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0歲,14歲至18歲的戰士占到了隊伍的四成。年輕的導演組以此為核心,在片中重塑了80年前這群同齡人的故事,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這些年輕的'紅軍成為全片的絕對主人公,“青春”成了長征人的時代新注腳。

  長征的歷史幾乎沒有留下真實的影像記錄,而以往關于長征的影視作品也不能滿足紀錄片以真實準確為標準的影像呈現。為此,攝制組大量采用三維地圖、實地講述、角色扮演和實景演繹相結合的方式,用鏡頭對話歷史,用電影化手法再現長征場景。片中還打破《檔案》的表現方式,首次采用雙講述人的設置,主持人石涼在片中化身長征途中的多個歷史角色,如通訊員、炊事員、紅軍連長、普通百姓,帶來真實的長征體驗;講述人譚江海則以全知敘述者的身份梳理和總結這段歷史,推進故事的講述。該片將于今日起,每天19時30分在北京衛視首播。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歷經磨難。不僅要面對冰雪覆蓋的高山、波濤洶涌的江河,與兇惡的KMT反動派進行激烈的斗爭,還要壯烈犧牲。然而,我們的紅軍戰士沒有屈服,勇敢面對困難,用自己頑強毅力,完成歷史使命,成為世界歷史上的一場偉大壯舉,最最驚人的一幕。

  紅軍長征途中,硝煙彌漫,危機重重,隨時都有危險。我們的戰士巧施計策,憑著機智、勇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草帽計》中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賀龍師長為保護戰士,靈活運用軍事戰術。他命令戰士們扔下草帽,繼續行軍。驕陽似火,敵人忍受不住煎熬,紛紛搶著戴上了紅軍戰士“贈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會兒空中彈如雨下,敵人被自己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落花流水。從這件事中看出,我們的紅軍戰士團結一致,戰勝了強大無比的敵人。《豐碑》中有這樣一段故事:為了讓一位戰士溫暖些,軍需處長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讓給了那位戰士,結果自己凍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難道那位軍需處長沒有權利穿那棉衣嗎?不,他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讓戰士們受苦。這就是紅軍的優秀品質,令人稱頌,讓人值得學習。

  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紅軍戰士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友誼、團結、頑強……這些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們。作為小學生,我們時刻要以長征精神為動力,刻苦鉆研,勤奮學習,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它們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國家,甚至想法設法搞分裂。面對這些丑陋的行為,我們應該以長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時刻來維護國家利益,使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比以往更加強大。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如今我以上了五年級,我也應該像紅軍一樣,不怕困難,遇到困難也不退宿!兩萬五千里長征令世人矚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時刻提醒我們青少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05-11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范文05-05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5篇)08-07

紅軍長征精神心得體會范文03-28

紅軍長征精神黑板報03-25

紅軍長征精神主題班會策劃方案04-05

大學生對紅軍長征精神的感悟范文11-11

學習長征精神心得感悟11-06

讀紅軍長征心得體會02-24

關于紅軍長征的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