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名作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國現代文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現代文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現代文學心得體會1
音樂,我很感興趣,所以我選了這門選修課。我們的生活到處都充滿了音樂,悠揚的音樂可以撫平我們煩躁的情緒,輕快的音樂可以喚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樂可以調動消沉的心態。音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在這短暫的幾節課我對音樂的興趣更濃,也學到了很多,很多。對于我這樣的非音樂專業學生這幾節課學到的對我以后簡單的品味音樂有著很大作用,我熱愛這種感覺,這種和以前不同的感覺。了解了以及他們不為人知的艱難創作歷程。不像以前總是很盲目的去聽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樂,把很多經典的音樂遺忘了。平時我也只是聽聽音樂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樂,所以我想借此機會更多的去了解音樂。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也欣賞到了許多著名的曲目。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和《義勇軍進行曲》賞析。
《梁祝》用琴聲還能告訴現世的世界,愛情是存在的。老師給我們播放《梁祝》的時候,只感覺心隨弦在撥動,愛與誓言在交匯。《梁祝》吸取了越劇中的曲調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曲中音調婉轉,悲涼。使聽者動容. 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分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題再現,梁山伯與祝英臺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分別作為樂曲的顯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的內容,表現了青年男女對愛情忠誠和對封建禮教的控訴。最后化蝶的描寫,極富于浪漫色彩,可謂全曲的點睛之筆并以浙江的越劇唱腔為素材,成功地將我國民族音樂與西方作曲技法融為一體,用音樂的形式藝術地再現這一動人的故事。 《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是聶耳,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在這樣的背景下聶耳仍然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它的歌詞不多,字也通俗易懂,但它卻是一部不朽的音樂名篇,是聶耳的代表作。它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斗爭上,起過巨大的作用,并于1949年9月27日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為代國歌;1982年12月4日,經全國入民代表大會通過,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繼續鼓舞著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
歌曲開始是進軍號角似的前奏,其三連音節奏立刻把人們帶入戰斗的氣氛中去。歌曲從后半拍起句,上行的旋律走向,表現出億萬人民群眾面對民族危亡的嚴竣形勢而發出急切吶喊,和立即行動的昂奮情緒。歌詞第三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是前兩句昂奮情緒的進一步發展,是全部歌詞中最重要的警句。當出現全曲中最高、最強音和突然休止時,即造成一種特有的緊迫感,像發出最后的警報一樣,提醒人們: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從而突出了形勢的嚴重性。接著引出第四句:“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于是,一種不可遏止的力量進發出來了,既是更響亮的號召,又是立即行動起來的決心!連續三個“起來”處理得一個比一個高,表現出廣大人民群眾的情緒越來越高漲、歌曲也逐漸推向高潮,激動人心。
每個人對于同一首音樂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對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差異。適當的了解作品產生的時候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當時的處境,對理解音樂也許有一定的幫助。對于音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鳴。再退一步講,也就是能不能讓我們覺得所聽的音樂“好聽”。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音樂,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存儲和表達方式,必定將會更受我們的歡迎。
中國現代文學心得體會2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這本書主要描寫了近代中國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歷史,以“新陳代謝”一詞形象生動地體現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百年歷史“變”的特點。正如作者所說:中國近代社會是一個動態的、新陳代謝迅速的社會,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來的外力的沖擊,又經過獨特的社會機制由外來轉變為內在,推動民族沖突和階級對抗,表現為一個又一個變革的浪頭,迂回曲折地推陳出新。所以,本書著重從社會結構、社會生活和社會意識形態各方面做了具體深入的說明。
新陳代謝體現了一種“變”的哲學。作者首先從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入手,于封建社會的長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變化漸微”的特點,引出了“明清之際,明顯的轉變跡象”。而這些“明顯的轉變跡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東來的沖擊力引發的。而封建社會的“儒學定于一尊”也成為了中國近代80年歷史意識形態領域中,改革與反改革不斷被加以利用與論爭的焦點。因此,第一章“漫長的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結構、意識形態等方面更襯托出了1840年后“變”的猛烈、迅速。
“變”體現在有關孔子和孔學的論戰。它貫穿了整個中國近代社會的觀念意識形態領域。在2000多年的歷史里,孔學因與皇權結合而政治化,皇權因與孔學結合而倫理化,歷史進入近代后,隨著歐風美雨的東漸與社會生活的變遷,孔學由“想來不成什么問題”變成了問題,孔子的`地位和權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國近代社會,封建儒學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不時被加以利用和變化。而作為儒家思想創始人的孔子也不時被歷史推向風口浪尖,反孔與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成為了變與不變的焦點內容,引領了觀念意識形態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換代,以洋教為旗幟建立了太平天國。反孔,大規模地踐踏孔孟,而思想上卻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東西。儒家思想積2000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覺地反孔的時候,卻又不自覺地被孔學牽引”,在他成為君王之后,“三綱五常都在不知不覺中回到了天朝”。在維新派論變的哲學中,認為變化是天地間可以用常識和經驗來說明的普遍過程,提出了“變亦變,不變亦變”。康有為總結出了“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的變與不變的哲學,維新派與保守派變與不變之爭在于兩個問題: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學習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沒有自覺地圍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質所造成的變化必然直接或者間接地觸犯孔子。針對《臨時約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蘊,以康有為和袁世凱為首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孔教與政治再度聯姻,孔子與孔學成為了南京臨時政府北遷后新舊之爭的重要論題。 “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運動專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運動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學相聯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現代生活“的觀念,排孔又成為了觀念意識形態的革命的起點,而引發了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論戰。總之有關孔子與孔學的論戰交錯地出現與中國近代社會中,體現了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近代社會各階層、階級力量都在為逐漸沉淪的中國尋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變兩個半社會的地位,為了救亡圖存的目標而努力,在這種同一性的目標下,又存在著不同一性的根本變化。隨著西學東漸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會的變革在逐層深入,中國近代的變革由洋務派“中體西用”、布新而不除舊到改良派的比較溫和的“除舊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徹底推翻封建帝制,整個近代社會“變”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地加深、擴大,作者在這本書中,通過中國近代社會不同時期的的不同變革闡述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在近代中國社會的社會結構方面,除了由封建社會沿襲下來的宗族和行會這兩種主要的社會組織外,作者特別提出了在中國近代社會中出現的第三大社會組織。它是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出現的。作者尤其強調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國,會黨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組織,而是一個病態的組織,而會黨的病態反應了社會的病態,它自發的沖動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由于其分布廣、勢力大,又是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對象,又因其“缺乏建設性、破壞性有余而建設性不足,又成為了革命隊伍中流寇主義和無政府思想的來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這個階層的存在因其頑強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復雜反映。
社會生活方面的變也在外力的沖擊下得到不斷的展現。由對西方“夷、狄”的蔑視鄙薄到對“西洋”的好奇與接受,人們的衣食住行受歐風東漸的影響,作者還研究了由此帶來的人口問題以及社會風尚的變化,如剪辮、禁纏足、廢跪拜等,作者由這些一般的社會生活事件入手,由淺入深地體現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變”的特質。
本書作者文筆優美,語言富有感染力,在對史實的敘述、對歷史人物的描述與歷史經驗的總結中,總讓讀者體會到某種情感的流露和對歷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葉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東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寫到:“東西方落后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東方與西方如“隔霧看花,神秘奇異”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歷史經驗的總結,總時時給人以深思和啟迪,讀了此書之后,讓我不僅在知識體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論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中國現代文學心得體會3
每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都有時代的使命,這種時代的使命是通過他的作品變現出來的。 今日有幸,得老師推薦閱讀徐大師《中國近代史》,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我靜下心好好的欣賞。
徐中約是華裔美國歷史學者,畢業于燕京大學,上世紀50年代前往美國,師從費正清大師,但卻與費大師在觀念上大相徑庭,以費正清為首的美國漢學界認為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源流在西方帝國主義,西方列強侵略中國,對中國形成沖擊,這是一個挑戰,對于中國是好的。這是名副其實的西方中心論。徐中約認為中國近代史不應以西方視角來審視這段歷史,而是從中國內部原因來深入挖掘
總所周知,寫歷史是非常難的,需要很多很多資料,而且更要從中辨明真假。寫個一部氣勢宏偉的通史巨著更是絕非微觀歷史,小歷史可比。在當時的這個費正清的絕對權威之下寫出這樣一部思想不合主流的通史很是不易,需要很大的勇氣。然而,歷史總是大浪淘沙,他的這本《中國近代史》已經成為美國本科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的必讀教科書,成為一本極具深遠影響的經典力作。對于一個當代中國大學生來說,這本書豐富全面,分析事情客觀獨特,卻又不走極端,很好的補充了課堂的局限性,通過此書可以全面領略中國是如何從康乾盛世轉而列強入侵,繼而又重新崛起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
此書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此書以清朝入關為始而不是以1840年的鴉片戰爭為起點,這樣的做法雖然是略顯冗長,但是對于了解中國近代史更為深刻,更能知道前因后果。對西方沖擊的研究必須要先對這個沖擊承擔者清朝機構制度進行研究。中國是如何被入侵的,如何一步一步衰弱的,如何因外力進逼不得不然的轉型變化。最主要的是與世界史從1500年開始可以接軌,以此能有個比較。擁有四千多年的中國一直處在世界的東方,無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動對他都絲毫沒有任何影響,一方面是源于中國人古往今來所傳承的獨立之人格,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的限制,外部進不來我們出不去。近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傳教士,探險家等前往中國,打開了悠久的孤立局面,開啟了東西方之間的直接接觸。因此,變化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實際統治者在變,制度在變,思想在變,敵人在變等等。當時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正在探尋一條在新的世界秩序中體面生存下去的道路,以推動中國不斷向前。從鴉片戰爭以前對西方的'排斥到1861-1895年間的自強運動、到1898-1912年間的政治改造和革命、再到1917-1923年間的思想革命,最后到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的掌權。這是中國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構建起概念的框架。與政治變化同時進行的是一種經濟和社會的根本轉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自強運動期間,近代工業和企業開始發展,而外國人則在“不平等條約”保護下在條約口岸開辦制造業、航運業、銀行業和貿易商號。這種半殖民主義的特征延續中國近一個世紀,是中國近代經濟的顯著特征。
總體說來,這部書描述了中華民族近四百年的痛苦掙扎到剝繭而出的過程,講述了平民大眾如何度過那個悲歡離合的時代,表達了一位旅美歷史學家以中國人的身份對于中國的深深情愫。
中國現在猶如一只涅盤中翱翔而起的鳳凰,轉世重生。正如拿破侖所說“中國?那里躺著一個酣睡的巨人。讓他睡著吧。 因為他若是醒來,將會改變世界。”中國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美國是西方文明的現代化身,中西的交織,使兩國將在未來將極大的制約整個世界。
【中國現代文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國現代文學試題及答案02-03
中國現代文學常識積累02-03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演示會方案05-01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演示會方案04-13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演示會方案3篇08-23
淺談現代文學論文09-22
現代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02-03
現代文學常識有哪些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