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葉圣陶先生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 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養成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要著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為習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人終身受益.有一些小事靠毅力也能堅持.但是需要克服痛苦,如有良好習慣,那就十分輕松.小學生情感不穩定,可塑性較強.因此就要抓住時機,從小開始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而養成教育要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意.情.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認為學生的養成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細節,從點滴做起進行養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著眼細節,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小學生因知識淺簿,經驗欠缺,經歷短淺,對事物的認識不夠深入。因此,應要求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生活習慣抓起,從學習用品的擺放、坐立姿勢、作業、書寫的規范到升旗、進出門的禮儀,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節都進行訓練,培養他們從小養成文明禮貌、儀表端莊的品質。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的行走,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 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的。如彎腰撿起地上的雜物這以看似微不足道到的小事,并非人人能做到,處處能做到的。為了培養學生的這一良好習慣,我向學生講了因為彎腰撿起地上紙屑而被大公司破格錄用的故事,使學生知道,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彎腰,只是一個小小的紙屑,但卻折射著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所以,在我們班如果誰主動撿起操場上的紙屑,我會對他大加表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彎腰撿拾的`好習慣。
二、以身作則,引領養成教育。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師是神圣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師要關心體貼生活習慣特別是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找原因,從源頭上下功夫。 現在, 許多學生衛生習慣差, 果皮紙屑隨手亂扔、教室里隨處可見垃圾,可同學們卻視而不見。 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嚴厲地批評、懲罰也只能改變一天兩天,時間長了又會重犯,因為他們意識上還得不到改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先組織班隊會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轉變,但許多學生道理都懂,行動上卻難以改變。于是我們應從自身出發,從平時的小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平時,我們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現地面有爛紙就隨手把它揀起來,有了垃圾、廢紙總是親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有時老師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錯誤并很快改正。
三、增強合力,家校聯手促進養成教育。
我們常聽說5+2=0的說法,意思是說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周一到周五,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周六周日兩天。雖有些夸張,但充分說明了家長和學校教育不能一致的弊端。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所以,要征得家長的力量,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要統一。班里有些小朋友在學校完成作業很認真,書寫工整,可是家庭作業書寫潦草。時間一長,孩子的字會寫不好,而且容易使孩子兩面性。所以我在家長會上請家長協助檢查孩子家庭作業書寫情況。同時講清為什么這樣做,家長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重點檢查書寫情況。和家長溝通不一定總是召開家長會,一封告家長書,一個電話都是和家長溝通的有效橋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我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而且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貴在堅持,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師能提高認識,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們的校園,在我們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就會常開常艷。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2
如何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行為?自主接受教育已經是值得關注的話題。然而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學生養成教育雖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學生養成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的個人心得:
1、親身做表率
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首先自己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要經常關注學生們的相關情況;如在衛生習慣的教育上,班級學生衛生習慣差,教室里隨處可見的垃圾,他們卻視而不見,、老師嚴厲地批評、懲罰也只能改變一天兩天,時間一長又會重犯,、可以在每次進教室時發現地面上有垃圾、廢紙可以親自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學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師提醒自覺拾起的習慣,保持教室的`衛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自己做到和科任老師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范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2、建立新型班級管理制
讓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工作機會,學會管理,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在班級管理中,大膽嘗試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選任考評機制,面向全體學生,實行競爭上崗,使每一位同學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班級的建設和管理。學生覺得這很新鮮,紛紛嘗試。但是當工作一段時間后,他們終于明白班干部的辛苦。人人參與,人人受到鍛煉,極大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班集體管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班干部們努力工作,時刻注意規范言行,推動了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
3、關注學生
關注學生家庭環境的優化對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也離不開家長。
4、從點滴培養學生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許多同學熟讀“文明規則”、“中學生守則”,甚至倒背如流,卻常隨手扔果皮、紙屑;許多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學雷鋒做好事、幫助同學,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要要把每個學生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隨時了解班內每個學生的行為表現,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良習慣,即時修正。養成教育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見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隨手撿起來,見到教師要主動行禮問好,在樓道里要輕聲慢步靠右行,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著裝整潔規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樓平地起,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邊瑣碎的小事中,看出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幫他改掉了這一壞習慣。
總之,我們可以通過電話聯系、家長座談會、個別談心、紙條交流等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共同促進孩子的進步。同時要通知家長重視子女的教育,從而改進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強做家長的責任感。這對學生的發展、學生養成教育習慣都有很大的作用。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3
又是業務學習時間,聽校長說明天有一個不錯的光碟組織大家觀看。周六一大早,我便和所有教師觀看了名為《養成教育》光碟。通過光碟,我發現自身對養成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越聽越發現自己無論作為一個母親還是作為一名教師,都對養成習慣的培養認識與做法差的太多太多。
習慣的養成關鍵時期我做了什么?人的每個階段都有養成習慣的不同時期。從0歲到小學畢業每個階段都有專門訓練、著重訓練的關鍵期。回首自己在孩子學前教育并沒有認真去做,多多研究。每一個階段孩子需要培養那些習慣并沒有認真的想過、做過。并且,自己的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也同樣有習慣的關鍵期,如思維訓練、想象力的訓練都要著重培養。自己又做了哪些了呢?我們用科學的、有規劃的方法培養了那些習慣?又有哪些習慣是經過我們反復培養形成的呢?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命令禁止的多,疏導引導的少。所以我們也在吃著“習慣夾生飯”苦,越來越發現自己工作受習慣的制約和影響。
養成教育要注重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我從一年級帶這個班,時時都關注學生養成教育,但我發現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專家的講座,我反思到: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是“救火式”教育,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訓練,沒有讓學生從內心由外力影響轉化為內力的養成教育。同時,我發現養成教育“序列化”也很重要,應該有層次,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內容。如建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狀況和思想實際等因素,要用耐心、愛心、細心教育孩子各方面的習慣。
習慣并不分家。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是相互影響、互相制約的。一個集體如果想學習好或品質好或紀律好,每一種習慣,每一方面的習慣都不能忽視。特別是小學階段德育即培養習慣這句話,讓我感悟良久。
我想:習慣的養成是我們為師者的工作重點,是送給學生一生的財富。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4
當前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受電視網絡的影響較大。社會上流傳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小學生可以毫不顧忌地去做。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很多事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半途而廢,丟三落四的.壞習慣。要讓小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利用好班會加強養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會可加強小學生養成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忘性大,紀律、衛生、安全方面的好壞典型要及時總結。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無私,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對于遵守紀律的同學要大力表揚;對于犯錯誤的同學要嚴厲批評,糾正錯誤。其次,養成教育要從點滴小事抓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不少學生對《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熟悉,打架、說臟話、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的現象很常見;許多學生在校內做好事,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成教育需要從學生的日常表現抓起。
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穿著干凈整齊等等,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學生良好的素質基礎,“ 百尺高臺起于壘土”,所以養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導演的角色。再次,養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學生的行動來實現,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結果是對學生進行粗暴的教育,輕則批評,重則體罰。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學生的行動,要通過行動才能預防危險;感恩教育要學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寫感恩作文讓學生學會感恩。
總之,小學生養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為了孩子的成長、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5
干凈的來,干凈的走,想想,人之一生,能陪你到死的也就那么幾樣東西:一副臭皮囊,一個腦子,知識會像熊瞎子掰的棒子,有了這個,就丟了那個,內在的,也就還有個性格與思維方式——兩個決定你一生命運路程的A,B,C。
思維方式與后天的一些教育以及所接觸的人和事有很大關系,像現在我的思維已經定式,想改很難,但倘若在三年前,想改,確是很簡單的,不過,改變著一點與性格的養成以及決定很迥異。
性格的決定與養成極大方面在于所處環境以及啟蒙教育,簡單講,一個野孩子和老虎生活很久,他將喪失站著走路的功能。
很多人都略帶羨慕的望著別人講,他性格真好,其實這種說法是一種絕對的錯誤觀念,在性格中,沒有好壞,只是由于你更欣賞他性格中的某一點而去稱贊,這多是你性格中的缺陷。
人為的教育對性格養成起到很大作用,可以說是是非,人生,價值觀的一種奇妙的傳遞,像你身體內流淌著你父親的基因一樣,同樣的還有變異,父輩的觀念到了你的腦袋里,但你卻從未經過他們所經歷的事情,你會向前走,同時,你又經歷了他們不曾經歷的事情。
環境并不是指所處環境的好壞,污水排放的多少,而是所處環境在某一大區域的`所處地位,以及該環境內所生活的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說受教育程度高,修養,內涵,就深,就好,只是說暫時用這個來估測對性格養成的決定性。
古語所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能打洞,這不是虛言,假如一個小孩生活在盜賊家里,他是盜賊的可能性會高,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和所接觸到的環境,都是養成性格,等一系列人生觀念的重要因素,最后,決定性格,那盜賊是有很大幾率的!
養成性格并不在于某一個時間點或是某一個時間段,而是一生的事情,某些時候,一個很奇特的想法,甚至是某一個很小的動作,都會使你的性格產生極大的改變,就像隆美爾的一個想法,使他敗了諾曼底一樣。
有時,與其把自己都知道的都教給后代,倒不如,僅僅教他兩個詞:善良,真誠,剩下的則由他們自己去經歷,去面對,去思考。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6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養學生一輩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為,需要全體教師和管理者,甚至全社會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但是我認為不可忽視班主任老師作為班級管理帶頭人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說班主任在養成教育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一、要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1)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素養高低的前提。一個人的舉止言談就能看出這個人教養如何,如說話有禮貌,不在嚴肅的`場合說笑、隨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穢語,主動學習,主動做好分內之事,助人為樂等等,這樣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們歡迎的人。我們培養學生就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2)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搞好學習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主動積極地學習,并且愿意搞好學習。我們提倡品學兼優,就是讓學生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3)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求職的前提。中師生畢業以后要考公務員,考教師,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成功了一半兒,如果成績理想就等于跨進了工作的行列。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它道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就是一名教育管理專家,一個班級形象也就是一個班主任的形象。班主任的行為將給每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班主任首先要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才能起表率作用。其次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受學生歡迎的科任教師。上課深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能讓學生感受到跟著這位老師有奔頭,并且能近距離地接觸和了解,也便于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引導學生,以身作則,勤字當頭。首先早讀和晚讀檢查要勤,督促學生背誦課文,復習預習要上的課。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是學習的方法,是做人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學校與家庭相結合
班主任老師可以通過家訪、家長學校等渠道,一方面使家長了解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和對學生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家庭來了解學生在學校以外的一些行為習慣,從而積極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溝通和配合,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總而言之,學生行為規范的培養是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和自身素質的影響,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克服各種不利的因素,使學生都能健康地成長而且和諧的發展。
總之,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管理和培養。作為班主任老師,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對工作的忠心,對學生的愛心,對生活的熱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行為的轉變。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7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已進入獨生子女年代,學校學生的養成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課題。現在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一些社會上流傳過的臟話、痞話、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可以毫不顧忌地說,待人長幼不分。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作業寫完了,本子、書放在書包里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動作磨蹭,有始無終,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面對現狀,學校要不斷提高養成教育的質量,僅靠單純的幾個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讓社會、家長、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見,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為什么不少學生對《守則》、《規范》倒背如流,卻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為什么許多學生在校內學雷鋒做好事,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是實實在在的素質基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所以養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
二、養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
養成教育要重視行為習慣的訓練,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要抓好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師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無輒了。豈不知矯正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是痙的過程。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如學生做作業動作慢,坐姿不正,由于這個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你要一下子讓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斷鼓勵,才能見效。
三、養成教育要廣泛動員社會和家庭,形成養成教育齊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優化對培養小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業,整天看電視,每天晚上不按時睡覺,學習用品到處扔……,希望老師嚴格教育。”難道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就可以放手,一點責任也沒有嗎?《三字經》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總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強化的過程,要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對學生的進行行為訓練,只有長期、反復、不斷的強化,加深烙印,習慣成自然,來促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8
天氣漸漸變得炎熱了。近來常有些家長會對我們說:“老師請你幫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歡喝水,要多補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說:“我們每次都會提醒孩子們去喝水,他們都有喝的,我會多關注的。”通過家長的提醒,我每次孩子們在喝水的時候,都特別注意他們的喝水情況。
后來我發現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潤潤嗓子;有的孩子喝兩三口水;還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沒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師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為不喜歡喝熱水,直接去接學校的生水喝。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后,我及時的對幼兒們進行了一起教育。通過小故事、圖片等,讓幼兒們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補充水分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習慣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如果沒有去關注,它也隨著時間、秒針一走而過,但是孩子喝水的'好處,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但是培養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我們去觀察、去實踐才能夠找到最好的辦法。我們的工作正是這樣,說起來也許沒多少大事,仔細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讓我們時刻關注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把工作越做越好!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9
每個星期老師都會耐心的給我們上班會課,而養成教育是老師必不可少要講 的內容,每次老師講時,我都會認真聽講,課后思考老師講過的話題。 俗話說得好:“知識改變命運,習慣成就未來。” 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經過長期形成的。這就需要家長,老師的聯合,共同督促,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不讓我們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通過學習養成教育,我體會很多。
養成教育是培養好習慣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后,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其實學生時期是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 1、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學生的行為具有持續性和反復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好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過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
2、老師是我們的鏡子
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覺中班主任老師的好形象被我們記在了心里,老師總是對我們很禮貌,時常以微笑的面容對待我們,因此對老師提出的要求、意見我們更加容易接受。一個幽默的玩笑,一句輕輕的問候,都讓我們的內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3、養成教育要從小事做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許多同學熟讀 “中學生行為規范”,卻常隨手扔果皮、紙屑;許多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學做好事、幫助同學,可回到家里,卻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養成教育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見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隨手撿起來,見到教師要主動行禮問好,在樓道里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見到班里的門窗桌椅壞了自覺自愿修好,上學穿校服,衣著整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樓平地起,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邊瑣碎的小事中,看出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中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也就在點滴小事中。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長期努力,需要我們在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我們進行行為規范練習,但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在我們中學生的內心里扎根發芽,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0
20xx年xx月xx日上午,有幸能參加澄邁縣師訓中心的蔡興飛主任在白蓮中心學校五樓多媒體教室作關于教師禮儀的專題講座。蔡主任從服飾禮儀、語言禮儀和行為禮儀三個方面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禮儀課,使我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講座使我們懂得了作為人民教師,要注重形象,要加強教師身教。
在學校里,教師每天都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便被無形的放大,以為教師講的、做的都是對的。因此,教師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勵學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體教師要以身作則,凡要求學深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這無聲的語言,是最有說服力的,他將對學生的道德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更使我們深知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
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訓練,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一個良好的習慣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讓我們一起為學生的健康成長。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1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的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嗎?但是我告訴你們這是真的,這樣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那些馴象師在大象小的時候,就用一條小小的鏈子將他們綁在水泥地的柱子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于是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人們說小象是被鏈子綁住的.,事實上大象是被行為習慣綁住的。同學們,你們瞧,習慣的影響力有多大啊!
習慣又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力量。曾國藩是清代名匠,一生勤奮,以“勤”“恒”兩字激勵自己,可謂“百科弊病,人人皆懶,懶則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讀書機會,死前一日手不釋筆,一生中給自己訂了十二條規則。他讀書持之以恒,博守求約,不拘門戶,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這種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得他博聞強記,學富五車,所以他被封為清代文人武侯第一人。
當然,要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很容易的,開始時需要時常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這是一個磨煉我們意志品質的過程,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一種行為習慣重復21天以上就會成為習慣,重復90天就會成為穩定的習慣,學習習慣也是如此,只有堅持不懈重復正確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養成。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充分說明習慣的重要性;“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他的道理就是差不多。有一次,“差不多”先生沒趕上吃飯,他對自己說:吃飯和沒吃飯不是差不多嗎?有一次他沒有搭上火車就說:搭火車和走路還不是差不多;甚至在咽氣的那一刻還說:“活著和死了不也是差不多嗎?這還不能說明壞習慣的影響力有多大嗎?這種壞習慣如鬼魂一樣纏繞著你,影響著你的生活。
君子以自強不息,讓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去養成一個有利于我們生活學習的好習慣,伴隨著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去創造一片屬于我們自己的藍天。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2
開學第一周周一班會,老班又領著全班同學重新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后,我深有體會、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時刻以規范來約束自己、做到準時到校不遲到,預備鈴響迅速進教室,課本學習用品準備好、因故遲到應向老師報告,得到同意后才能進教室、上課時集中思想,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不講廢話,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事情、回答問題時要起立、站正,并用普通話響亮回答、下課鈴響后,應在教師宣布下課后,才能整理書籍及學習用品、離開座位、課間應休息,不追逐,不吼叫、嚴禁在教室內、走廊上踢球、認真上好自習課。
每周一升旗儀式時應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做操要求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有力、就餐時遵守用膳制度,排隊買菜、注意衛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內休息或做作業,無事不進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過道內聚眾游玩、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不涂黑板,不扔粉筆頭、認真做好眼保健操、愛護校舍公物,不在課桌凳上亂刻亂劃,門窗輕開輕關,插銷、拉手、扶手等設施要愛護、節約水電,人人有責,隨手關好水籠頭,不開"長明燈"、"無人燈"、"太陽燈",不隨便觸摸電源電線、上學放學騎車安全牢記在心、不在校內騎車,自行車按指定地點停放整齊、上鎖、尊敬老師,尊重職工、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無事不隨意進出辦公室、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真誠相待,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自覺參加團隊活動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及學校或專業部組織的`競賽、評比活動、遵守作息時間,放學后自己是值日生時要認真值日,按時離校回家,不在途中逗留,及時做好家庭作業。
所以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后,我覺得只有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3
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的養成教育也不容忽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習慣都必需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年齡小、可塑性強。教師如果能在平時的工作中重視養成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學生以后甚至將來的學習、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開學初我校就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養成教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
養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使學生形成習慣,這一階段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但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所以要抓好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恒,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要求學生做好行為規范之前,我先為他們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后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對于長輩和老師,要報以尊敬和善的態度;對于同輩,要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嘩;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細節決定成敗,”我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著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從而漸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養成教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40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異的必備條件。
課前預習、自學,課后認真復習,不懂就問;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認真做廣播操、眼保健操;認真上好朝讀和自習,老師不在時自覺遵守紀律。
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復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也要培養學生積極完成作業的習慣。
3、養成教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一生的身體健康。”對于學生,在學校里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著整潔,頭發、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著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衛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衛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
4、養成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開展生命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現代社會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和社會環境的紛繁復雜,使青少年學生的生理成熟期明顯提前,極易產生生理、心理和道德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因此,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現象和生命的意義。同時教育學生在生活中注意防水、防火、防電,并教給他們一些安全常識。
三、養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學生的養成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長配合起來,共同教育好孩子。這樣,你在家長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形象,孩子也會相信你,喜歡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總之,重視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重視對學生的行為訓練,來促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4
在這一學期中,我們中班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我覺得效果真的很不錯,其中效果最好最明顯的是普通話的運用和區角活動時玩完玩具后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等。
我們是怎樣來給幼兒養成和鞏固這些好習慣的呢,要求幼兒一進幼兒園必須講普通話,我利用了。
1、表揚鼓勵法,如:在某一幼兒用普通話與老師和小朋友交談時,我會及時表揚鼓勵,某一小朋友普通話講得真好,老師要獎給他一顆小紅五角星,然后把紅五角星貼在他的額頭上。引起其他幼兒的關注,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講普通話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兒園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兒園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建立,家長應予以了解,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園教育出現脫節,不利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和鞏固,為此我們利用家園共育欄和家長會,與家長講解原由、舉案例等,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對孩子講普通話的鞏固方法。 由于我們在農村,是村辦幼兒園,對農民來說,他們講慣了方言,講普通話還是有點兒別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長來送孩子時,孩子還在哭泣,我忙問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長很生氣的對我說:“老師,這孩子不好好說話,我揍他了。”我忙問怎么啦,這位家長說:“我送他上學,他嚷著要解大便,我問他什么,他還在說解大便,我又聽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說,我要拉屎,把我這個氣,拉屎就拉屎,還解什么大面,你還解饃饃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頓。”聽了這
些話讓我哭笑不得,后來我弄清因為這個孩子說話咬詞不清楚,把“大便”講成“大面”,家長對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事情雖小,但對孩子來說很不利,本來孩子在幼兒園剛剛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可在家卻因講普通話挨了打,孩子還有學講普通話的興趣嗎所以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給孩子創造一個講普通話的生活環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班幼兒的普通話已經講的很好,孩子與孩子之間交流用普通話與老師交流更是用普通話,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與任何人交流都會用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對于玩完玩具后,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更是鞏固得特別好,以前孩子們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亂糟糟,還得老師幫助他們收好玩具,自從提出培養讓孩子分類收放玩具的習慣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漸漸的養成了分類收放玩具的良好習慣。孩子們再玩玩具時再也沒有出現亂扔亂放的,收玩具時會擺放的整整齊齊,老師也變得好像有點很清閑的樣子,不再忙于幫孩子們收放玩具了。
經過這一學期的培養,孩子們已經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這些好的習慣都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聯手教育。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15
幼兒時期是一生的啟蒙階段,僅僅將知識、技能、品德作為教育的任務,作為成長的開端,是不夠現實的。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是幸福的基礎。
要培養幼兒生活習慣,一定要從認識開始。教師要使幼兒明白這樣做為什么好,那樣做為什么不好。要隨時隨地給他們說明或暗示,什么是好的,為什么好,什么是壞的,為什么壞,讓他們經過自己的體會,喜歡好的,厭惡壞的。
培養好的飲食習慣是培養幼兒生活習慣的首要方面。因為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直接促進幼兒個體的健康成長。我認為,飲食習慣在幼兒期就形成比在后來糾正要容易得多,它不像學習習慣,要到小學甚至中學階段才真正形成,但如果能將良好的飲食習慣遷移到其它習慣中,便能奠定初步的行為習慣的`基礎。
培養幼兒較強的自理能力, 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養也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方面。不少家長的時間觀念很強,將日常作息時間安排得很緊湊,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層次分明,合理利用,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起居。特別是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很心疼,什么事都一手包辦了,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這方面的培養,父母不教導、指正,平時在家隨隨便便也不把這一切當回事,孩子從內心也沒重視,也不懂得究竟怎樣做才正確。 因此,家長應把握幼兒模擬學習的時機及動機,并多給予嘗試的機會,尊重并接受幼兒不完美的嘗試,從小步驟學起容易有成就感,多鼓勵稱贊少責罰,避免給予過多或不必要的協助,要加強幼兒在家中的自理能力培養,這樣,班上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才能達到家園一致。
幼兒教育的任務,從根本上說,是做好啟蒙教育。從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幼兒教育的實際出發,這個啟蒙教育的具體化并真正落實到位,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很重要,其中生活習慣不容忽視。因為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大,自控能力差,既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年齡,又是沾染不良習慣的危險期。如果不適時培養生活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生活習慣。而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風度禮儀11-25
如何培養孩子誠信?10-20
如何培養工匠精神03-10
如何培養總結習慣06-15
如何培養學生能力04-11
如何培養杰出孩子09-28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得體會08-25
如何培養兒童繪畫能力06-16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