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1
素質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識,培養健康身體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勞動技能的一種教育,它是以個體和群體的先天生理條件為基礎,以改善先天素質提高后天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和升華.為了較全面地理解幼兒素質教育的內涵,我學習了許多理論文章,深受啟發.進一步認識到兒童良好素質的基礎應包括1、健康的。心理素質2、良好的體能素質3、良好的社會性發展與品德素質4、良好的才智素質5、會體驗理解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等.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我認為,在進行幼兒素質教育中,應把著重點放在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學會生存:這是一個人能順利生存于社會的基本能力與條件.對學齡前兒童來說,主要是鍛煉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初步的自我保護,增強自理能力,即學習“自己的事化自己做”。
學會學習:主要指培養孩子從小縣有廣泛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主動地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同時還要重視加強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等。
學會關心:指的是要幫助、教育兒童關心社會、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全球的生活條件,關心他人,關心家庭、朋友和同伴,關心其他物種(包括動物、植物),關心知識、真理、學習以及關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這是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備的高度發展、適應性、創造性、社會性、堅韌性及全球觀念等方面的素質要求.
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和尊重幼兒的人格尊嚴,合理的要求乃至細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作用.必須堅持“觀察在前,目標在后”,在全面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改變過去統一規格的、共性化的教育目標,真正使每個孩子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目的是為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立定基礎,因此,素質教育的目標是群體目標和個體發展目標的統一,要求我們首先應當確立群體基本素質的培養目標,但又要重視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還要有在每一個孩子每一方面發展的原有基礎上確定的個體發展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規程”中提出的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的精神。另外,我們還要樹立大教育觀念認識到幼兒教育是一項涉及到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系統工程,只有調動三方面的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調、同方向地對幼兒過好教育,才能全面、積極在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2
實施素質教育,最終要落實到學校、教師,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我們體會到,加強師德教育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加強師德教育方面,我們著重抓好以下四個環節。
一、堅持理論學習,營造良好的職業道德氛圍。
在論述師德問題時指出:“所有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都要自覺地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政冶和道德修養”。面對社會上各種復雜的情況,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明辨是非,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素質。為此,我園堅持二周一次政治學習,每月一次的黨團學習,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用_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體教師,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現、價值現,黨支部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閘北八中劉京海校長的先進事跡,觀看電視錄像“家庭、事業和我”的演講比賽,參觀”革命英烈展覽館”,結合“園丁獎”評選工作,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活動,弘揚本園教職工的先進事跡,結合幼教工作實際,積極開展“一切為了孩子”的敬業愛生活動,增強教師的光榮感和使命感,把熱愛教育,忠誠人民教育事業作為對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強化教師的內驅力,全園上下,營造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氛圍,教師們弘揚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精神,良好的氛圍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
二、制定師德規范,增強職業道德意識。
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必須使教師了解和把握教師道德的原則、規范和義務,然后他們才能有所適從,才能有明確的師德實踐的方向。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師德規范,讓教師有章可循,有則可守。去年初,我園先后制定了“谷陽路幼兒園教職工師德十不規范”,建章立制,使教師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有所依據,有所遵循,讓規范變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去年六月,黨支部對職工實行規范情況作了家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全園97%以上的家長對我園實行“十不規范”工作表示滿意,今年初,我園實施了“文明服務示范員”掛牌上崗服務工作,每月底,由教職工評出月“文明服務示范員”,為家長、幼兒服務,通過活動,增強了教職工的競爭意識。全體教職工愛園如家,愛生如子,贏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教養質量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提高。
三、運用自我教育,提高職業道德休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如德國教育家弟斯多惠所說“只有當你不斷地致于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教師是向學生傳播文明的引路人,就應當注意自身修養的提高,才能真正履行教書育人的天職。倫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道德的形成和發展,要經歷一個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運用自我教育強化師德規范,我們以自我評估為抓手,讓教師對照師德規范的有關要求,努力自我重塑,使自己真正成為幼兒的思想導師,行為楷模,在滾滾紅塵中不唯錢為上,隨波逐流。在日常工作中,教師把愛撒向每一個孩子,以自身的素質及敬業精神塑造完美的師表。
四、發揮表率作用,陶冶職業道德情操。
俗話說:“說千言道萬語,不如做個好樣子”。在師德建設中,我園積極發揮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凡是要求教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教師不去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黨政領導干部帶頭廉潔奉公,不爭名利,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廣大教師樹立良好的榜樣。在他們影響下,許多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份內事,把本職工作之外的事,當作份內工作來對待。
切實加強師德建設,抓學習,營造良好的職業道德氛圍;制訂規范,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運用自我教育育,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發揮表率作用,陶冶職業道德情操,從而真正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
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3
素質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很多,教師就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素質教育中的“素質”的實質是社會發展對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歸根到底又是對教師的要求。
提高教師素質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提高教師素質是當前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客觀需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新的歷史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指導方針,實現這一方針,必須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的改革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師資水平與人才培養素質要求相適應。因此,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有力推進素質教育;只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教師,才能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教師素質呢?筆者認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教師自身亟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轉變教育念,更新教育思想
觀念是支配人們的一種思想意識。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決定著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決定著教育的質量。素質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他強調個性的健康發展,具有面向學生的全體性,目標追求的現代化和基礎化,發展素質的整體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培養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辦學方式的開放性等特點。要真正走出當前重智,輕德,虛體,忽視美勞的怪圈,必須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現代教育思想。不更新傳統教育觀念,學校推行素質教育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教師也只能沿用他那已習慣了的思維方法和教育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因此,學校必須重視教育理論的培訓,利用教師的政治,業務學習,組織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文章,讓教師了解教育改革的動態和信息,聘請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給教育做輔導報告或講座,明確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培養要求,從而端正辦學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能從時代的要求出發,圍繞學生的發展全面展開。為此,我認為廣大教師應樹立以下幾種信念。
(1)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社會的發展需要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層次的人才。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人人都可成才。世界上沒有費才,只有放錯位置的人才;世界上沒有不可能成長的人,只有因教育不當或機遇不適而影響才能展現的人。只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才能形式正向合力,建成教育同盟,學校才能貫徹教育方針。
(2)樹立全面質量觀。由于沿襲多年的“一張試卷定終身”的考試制度所帶來的壓力嚴重束搏了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手腳。因此,應痛下決心,從改革考試方式,內容入手,強化全面的質量觀。把學科考試的分數作為衡量質量的一個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評價教育質量,從全體學生以及每個學生的整體變化成都去衡量,在評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突出對能力、特長與個性的評價。
(3)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自我發展的主體。因此,應要求廣大教師會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而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健體。要求廣大師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
2、開展學術研究,注重學術交流
教師是培養專門人才的人才,這自然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而在現代社會中,高水平的人才往往需要吸收多種知識,吸取眾家之長。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出現了不同學科縱橫交錯,相互滲透的趨勢,不少重大科研成果是依靠了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和從事統一課題研究的不同學派的相互討論,共同研究得以成功的。因此在師資隊伍建設中,要十分重視各種學術交流。通過學術交流,可以是教師們擴大視野,開拓知識領域,活躍學時思想,從而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和教師水平。
3、構建終生學習體系,不斷改善自身知識結構
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形成良好教育能力的基礎。面向21世紀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新興學科知識和教育實踐知識。優化知識結構必須樹立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理念,抓好崗前培訓和在職培養并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只有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改善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化、高速化,適應未來社會職業崗位變換對培養人才知識更新知識補充的需要,適應未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寬厚,專業知識拓寬的需要。要特別加強教育理論知識尤其是最新的理論成果的補充,成為知識結構完備的教師。
從教師主觀努力來講,要勤奮讀書,依靠自學提高。在當今信息社會里,教師要優化知識結構,完善自身素質,僅僅依靠學校提供的培訓機會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靠自學,自我提高。
(1)教師要靜下心來,認真讀書,既要閱讀與本專業直接相關的書籍,又要閱讀有關教學理論和教學研究方法的書籍。從而擴展知識面,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2)教師要走下講臺,走出校園,深入到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在實踐中增長知識。
(3)加強教學研究,教師的教學研究是對教學的補充,可以是教學以更有效的方式展開,是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引導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教室是教師天然的實驗室,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在自己的實驗室里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不少教師在自己的教室里親自進行的研究,即使最有效的“在職培訓”方式。所以,教師應重視在教學中研究,在教學中提高,從而更進一步掌握教育教學規律,改善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要對各科教師,提供繼續學習的條件。積極組織他們參加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學習,促進教師終身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校要在完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條件下,認真開展對現任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與提高工作,盡早實現和完成“功能性文盲”的掃盲工作。要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走科研興師興教興校之路,努力培養出大批研究型的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提高現任教師學歷檔次,有計劃地組織推薦教師讀研和選送到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逐步形成教師隊伍的高素質。
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4
一、教師的職業素質構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家畢克博士:教育的品質是教師品質的反映,沒有好的教師就不會有好的教育,教育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高素質的校長和教師可以彌補辦學條件的不足。鄧小平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柳斌指出:“教育思想、方針的貫徹,一代新人的培養,歸根到底是依靠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陳安麗廳長:教育要優先,教師為首要。
(一)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素質
1、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
教師必須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擁護黨的領導,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維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始終與黨中央和上級領導保持一致性,做到知法、守法、護法。就是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珍視和傳播祖國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以教報國,做一個忠誠的愛國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教師首先做到了政治合格,才可能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為我們的黨、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和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政治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能模范遵守社會公德
人們在交往和聯系的過程中,都必須共同遵守一種最起碼、最簡單的公共生活的行為準則。如尊老愛幼敬賢、文明有禮有序、團結友愛互助、待人和氣友善、講究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財物、見義勇為等。這種準則就是社會公德。教師是社會中的重要成員,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塑造未來人才的巨匠,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示范者和建設者。教師必須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為社會、為學生樹立榜樣。
3、能恪守職業道德規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教師職業道德是構成教師完善人格的核心因素,教師作為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對于傳播文明、開發智慧、塑造靈魂、影響未來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體現著也影響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教師的職業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教委97年頒布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包括“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八個方面。2008年修改為“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六條。
4、具備良好的個性品格
所有的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師和藹、熱情、寬容、耐心、民主、禮貌,處理問題公平合理及時,有幽默感,性格溫和,行為規范,性格堅韌,方法靈活,能力高超。優秀教師在個性品格修養過程中,應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則、誠實正直、助人為樂、艱苦樸素、謙虛謹慎、愛憎分明,還要加強自身的性格、氣質和風度的修養,做到衣著樸實整潔而不呆板,穩重端莊而不矯飾、性格活潑開朗而不輕浮、待人熱情誠懇而不做作、善良和藹而不怯儒,語言謙遜文雅幽默而不庸俗粗野,處事迅速公正果敢而不武斷偏執。而且時常注重克己自律,反躬內省,做到兼聽則明,聞過則喜。
(二)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文化素質
1、要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先得有一桶水”。教師要博學多問,儲備全面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這是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知識結構的基礎部分。柯瓦列夫說,“教師應當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教給學生的范圍,具有更寬廣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在學生的眼里,什么都懂、什么都會、什么都能的教師就是最優秀的教師,就是他崇拜的偶像、學習的榜樣。在教師、家長的眼里,多才多藝的全才才是最優秀的教師。
2、要有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
在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什么都懂,但不可能什么都教,畢竟術業有專攻。作為教師,只有站在了某一方面知識的最高峰,才能把握其來龍去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傳授給學生,并使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所謂精深,就是指對該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整體結構了如指掌;對基本定理、公式和要領爛熟于心并能運用自如;熟悉本學科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懂得本學科的學科特點和思想方法;能夠解答本學科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并能應用學科知識分析現實矛盾,解決實際問題,了解本學科的橫向聯系及與相關學科的互相滲透,成為學科知識的學者、專家。
3、要有相當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
教師必須懂得教育規律。掌握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掌握現代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懂得班級、年級、學校教育與管理,了解教育管理學、教育史和當代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概況等知識。只有學習掌握了這些知識,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把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才能加強工作的預見性,減少盲目性,從而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教學效果,蘇霍姆林斯基在論述教師的素質時曾斷言:教師不掌握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在工作中就會象是夜中走路一樣,辨不明方向,達不到目的。
4、要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懂得各種現代技術并學會使用各種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如幻燈、投影、電視、電影、錄音、錄像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較全面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熱情,可以更寬更廣地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可以形成立體、直觀的教學氛圍,將抽象的要領具體化,將模糊的過程清晰化,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將靜態的事物動化,將動態的事物靜化,以減輕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提高認知質量和效率。
(三)教師必須具備完善的能力素質
1、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能力
能夠及時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點滴情況及變化,能夠全面、發展、辯證地分析問題,能夠積極有效地幫助每個學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這樣才能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教師對學生言行舉止要有敏銳的觀察、發現力,對學生思想發展要有準確的分析、預測力,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動權。要有對學生班級集體的管理能力。要有寓思想教育于各項活動的組織能力,善于把思想教育工作這把鹽,恰當有效地溶于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及生產勞動等各個領域。
2、要有“輕負、優質、高效”的教學能力
一是教學的設計、組織能力。它要求準確地把握教學大綱,正確處理教材,精心編制教案,巧妙設計板書。既設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并且將兩者統一起來,充分調動和發揮兩者的積極因素,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是教學的實施、調控能力。它要求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從實際出發,循循善誘,循序漸進,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因材施教,有區別、分層次地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全體發展。
三是教學的檢查、評定能力。它要求依據客觀有效、可靠可用的標準選擇考試考查的方式,按照嚴格、科學、公正的標準實施考查行為,全面準確地評定成績。
3、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以教育的實踐和理論為對象,揭示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性的科學研究,即教育科研。它是改革和發展教育事業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能力素質的重要體現。教師要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堅持教學為主的同時,從事教育教學研究,把“教書”、“讀書”、“寫書”結合起來,可以促進教師自覺地鉆研文化科學知識、鉆研教育科學理論,及時掌握教育動態信息,深入開展教學實驗探索,不斷豐富學識,不斷提高治學能力和教學質量水平。
4、要具備廣泛的交往協調能力
這種能力是團結依靠全體科任教師,形成教師集體的能力。一是要有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教師個體積極性的能力。二是走訪聯絡學生家庭成員,形成家校合一的能力,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深化和補充,教師要善于與家長打交道,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系,實現家校教育互為補充、互為幫助、互為信任、互為理解。三是請示匯報工作,積極爭取領導幫助、支持的能力。四是加強校外聯系,爭取社會各界如少年宮、文化站、圖書館、居委會等部門和離退休干部等人士參與、支持教育的能力。五是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實際,與學生交朋友的能力。
(四)教師必須具備健康的身心素質
1、要有強健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人體活動的一種能力基礎,是其他一切素質的物質基礎。教師的工作是教育影響人的工作,必須五官端正,聽力視力好,反應敏銳,身高體重適當;教師的工作辛苦,生活艱苦,因而教師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即要有健康的肌體和充沛的精力,能擔負日常的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其他事務工作,即使不能按時作息,也不會過分緊張,不會疲勞,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二、教師的職業特征
教師的職業特征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的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職業品質的表現,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的職業特征是教師職業素質的重要內容,要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必須首先了解教師的職業特點、理解教師的職業內涵。
作為教師,一定要學高身正,堪為師表。
(一)學高身正——教師的職業資格
所謂學高,即博學多問,知識儲備豐富。只有站在知識的最高峰,才能把握其來龍去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只有教師精通知識體系,做到博聞廣見,才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傳授給學生,并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高才能為師。
所謂身正,即德高望重,以身作則,常言道:師以德為本,藝無德不立。戰國時哲學家楊朱說:“師者,人之模范也”。作為教師必須在道德行為方面作出表率,得到社會、家長、學生的廣泛信賴和尊重,否則,就不配當老師,起不到教師應有的作用。其次,身正,也是教師的一種強勁有力的教育手段。“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教師的道德行為具有強烈的典范性,是學生效法、上進的精神力量。身正才能為范。
(二)教書育人——教師的職業責任
作為教師,就必須教書育人,就像軍人必須保家衛國,農民必須耕田種地,醫生必須救死扶傷一樣。教書育人是黨和人民賦予教師的`根本任務,是國家、民族對教師的主要職責要求。唐代韓愈就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之說,傳道即育人,授業即教書。徐特立先生則認為教師應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是學生社會化的“助產士”。教師必須從“書”和“人”即“知”和“行”兩方面著手,首先要把書教好,使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會本領,增長才干,當好經師。同時,教師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前途理想教育,把人育好,使學生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梁,民族的未來,成為人師。“教書”與“育人”既是并列關系,又是偏正關系。
(三)因材施教——教師的職業原則
作為教師,就必須切實做到因材施教。醫師治病必須對癥下藥。服裝師制衣必須量體裁衣。農民種田必須因地制宜。軍人打戰必須有的放矢。
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學生,雖然都是受教育者,但各個學生都存在個人稟賦才能、興趣愛好、性格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區別、分層次地進行教育,使學生都得到恰當的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求的不同類型的人才,這是教師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
教師要具備敏銳、深刻的觀察力,善于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要具有“伯樂”的慧眼,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特長和潛力。對學生的普遍特點和個別性都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施教能有的放矢,學生能各得其所。
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貫徹方針,全面發展學生,全面提高質量的方向,正確處理好一般的基本要求和個別特長發展的關系,有針對性地提出和實施既符合人才培養方向,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計劃,開發每個學生的成才成功之路,使學生得到各自應有的充分的發展提高。
(四)學而不厭——教師的職業習慣
作為教師,必須勤學多思,學而不厭。
教師工作的性質注定了教師本人必須終日與書本和學問打交道。“吾生也有涯而學無涯”,學海無邊,藝無止境。科學文化知識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不斷創新和提高,要求都必須學而不厭,學而不已,勤于吸收新鮮成果,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鍛煉自己的教學藝術。因為教師的治學不僅是教師“獨善其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事關“后生”的大事。勤學首先是教師永遠保持教學魅力的前提。
勤敏好學,學而不厭的習慣是教師給學生的最好的最直接的示范和最良好的影響。這種示范和影響往往比教師的說教要有份量有效果得多,“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學習行為,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學習習慣、學習精神、學習成就就成為學生欽佩、摹仿的榜樣,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不愛學怎能要學生愛學呢?所以,愛學、勤學、學而不厭,應該是一個教師良好的職業習慣。
(五)誨人不倦——教師的職業精神
誨人不倦,是衡量教師職業街道水準的重要標尺,它是無私奉獻的品行的職業化。人們常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比作“人梯”、“春蠶”、“園丁”,都是教師誨人不倦的職業精神的形象化。這種職業精神具有多重內涵,更需要長期修煉。首先,它要求教師必須做到熱愛學生、熱愛教育,愿意并且勇于獻身三尺講臺。列夫托爾斯泰認為:熱愛事業與學生合起來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教師只有真正地愛學生、愛教育,才可能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教書育人的工作,才可能付出高度的虔誠和慈愛甚至畢生心血,才可能熱心、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進而贏得學生的崇拜和信賴,贏得社會的尊重的敬仰,教育也才可能取得極大的成功。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遇逆不煩,遇挫不餒。不因學生調皮淘氣,偶爾或時常犯錯而倦怠工作;也不因教學失誤失效,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總是趨于落后而灰心倦怠;不因教改創新未被領導接受和支持、工作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而灰心倦怠;也不因教師工作辛苦、生活艱苦,得不償失而灰心倦怠。誨人不倦的職業精神就是要把自己平凡瑣屑的工作與國家、民族未來統一起來,永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不懈的努力,清貧樂道,奉獻不止。
(六)多快好省——教師的職業藝術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效率和效果。教學改革追求的目標就是“多快好省”。
教育教學既是一項技術,非專業人才不能勝任,也是一門藝術,非“多快好省”不算高明,教育及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所謂“多”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對社會盡可能培養不同結構和不同層次的數以億計的工、農、商等各行各業懂技術的勞動者,盡可能培養數以千萬計的具有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的廠長、經理、經濟師、會計師等經濟技術人員,數以千萬計的教育、科學、醫務工作者等,就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水平。
所謂“快”就是要順應時代的步伐,跟上發展的速度,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所謂“好”,就是要培養高標準、高質量的人才,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才兼備。
所謂“省”,就是要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降低教育成本,縮短教育時間,減輕教育勞動強度。當前,就是要切實實現由“應試教育”的轉軌,著眼于全體學生,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培養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任何職業者,沒有好、壞、貴、賤之分,但都有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類之別;有為才有位,有位才有味。教育工作者,其勞動出現“少慢差費”,應該就是不稱職之列。少,即教育對象少;慢,即教學速度慢;差,即教學效果差;費,即教學成本高。
工業技術人員如果生產出不合格產品,還可以返廠再生產;教育技術人員的工作是單行道,如果培養不出合格人才,是無法返校再培養的,其直接結果就是誤人子弟,毀人終身。
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傳授知識的技術員,教師是培養國家棟梁的園丁,教師是吃桑葉吐繭絲的春蠶,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教師是幫助學生攀登高峰的人梯,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其實教師確實是受人尊重的職業,但受人尊重的職業不單教師,教師作為職業是受人尊重的,但作為教師個體不一定受人尊重。
教師既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品位,只有學高身正、誨人不倦的人才有可能獲得一致的尊重;教師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藝術,只有愛崗敬業、學而不厭的人才有可能達到較高的境界。
【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銀行大反思大討論心得體會(精選5篇)12-16
銀行服務大討論心得體會(通用11篇)12-16
“不文明行為大討論”有獎征文啟事05-26
從事幼兒教師心得體會12-20
素質教育之我見11-30
素質教育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教育心得體會12-21
大討論大調研雙減教師的發言稿范文12-15
縣大討論活動查擺問題階段工作總結范文12-18
幼兒教師心得體會范文-教師心得體會12-20
幼兒教師教師心得體會范文-教師心得體會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