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學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
對于畢業之后要踏入教師的行業的我們來說,心理學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知識,其實隨著社會的快步發展,人們面對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擁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于是心理學隨著時代的發展越顯得越發重要,心理咨詢師逐漸成為很熱門的職業,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經跟我一樣,對于心理學的認識進入誤區,認為心理學是專門為有精神病狀的人群而設立的,對于我們正常人來說,去看心理醫生意味著心理有問題,其實我們都錯了,這個認識是我在大一下學期上龐海波老師的《家庭心理教育學》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目光的短淺。其實在21世紀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的心理壓力逐漸加深,甚至于到負荷的地步,急需得到緩解,所以心理學為此提高一個渠道,它就是一個聆聽者,聽我們傾訴自己的煩惱、自己的壓力,讓我們釋放自己的情緒。
我們大二開始學習《心理學概論》這門課程,經過快一個學期的學習,雖說對心理學還沒有達到完成理解的程度,但起碼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切身體會到心理學對于我們生活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要清醒地看清自己,無論我們是誰,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哪怕只是無所事事,但我們的心理活動卻從未停止過。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也可以說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事實、機制、規律和本性的科學,它的基本任務是,描述心里想象的事實、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探索心理現象的機制及闡明心理現象的本質。可以說心理學時刻貫穿于我們的一生的每個角落,它關系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
這個學期在這門課程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心理的實質、感知覺、注意與教學、想象與思維、情感與意志及個性心理特征等心理概念認識,雖然這些理論知識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從這些的理論知識中,我明白了一些關于心理學的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希望能夠給別人一些幫助,成為別人的聆聽者。
心理學貫穿于我們的生活,常常出現于人際關系中,有時候同學之間因為一點誤會而發生口角,或者毫無里頭憤怒對待他人等等,這些事常常讓人在事后感到悔恨,總是后悔當時的行為,然而世間沒有后悔藥可以吃,過去就是過去了。通過學習心理學,我們在不斷地成長,不斷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就是心理學的魅力,不僅僅是僅靠理論上所說的有利于讓我們自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要經得起實踐的證明,畢竟光動嘴皮子不能讓人信服,心理學經過這么多年不斷對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以前在從未接觸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不由自主隨波逐流進入誤區,然而在經過快一個學期的學習,雖然課本里面依然有許多看不懂的理論知識,但起碼還是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認識到它對于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有影響。在學習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運用到心理學,比如說我們經常運用想象力,將我們腦海中形成的靈感轉化為文字,從而形成文學寫作。
人生短暫,匆匆而過,又能記得今夕是幾何,記憶力始終伴隨著我們,古人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等背誦為主,而作為一名文科生,對于古詩詞等熟悉度要求也是極高的,這一切都要靠于我們的記憶力以及勤奮度。通過科學實踐證明心理學對于記憶力也有一定的影響,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任或回憶三個基本環節,還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通過一個軟件測試我們的記憶力年齡,剛開始還好因為數目比較少,可是后來隨著數目增多錯誤率也越來越高,對于記憶力,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色遵循記憶定律。對于這方面,相信很多文科生都不陌生,每次我們背誦古詩詞、英語單詞、政治等,總是當時背的很順溜,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忘卻,又要重背,所以對于背誦還是要根據記憶定律去背,掌握了記憶的方法,在識記、保持、再回憶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記憶,方能事半功倍,正如那個呂超背誦圓周率不僅獲得吉尼斯紀錄,還打破了日本人保持多年的紀錄,可以說他的記憶力驚人,他的記憶方法便是將數字轉化成故事等等,這種方法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來借鑒,F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也隨之進入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我們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讓他們更好的識記知識。心理學對于記憶的作用并非只存在于學習生活中,在市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很多產品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便會各出奇招,如今比較流行的便是廣告,很多讓人記憶深刻的廣告詞甚至于成為這個產品的代言詞,比如m&m“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則清楚地告訴顧客產品的特性,與其它巧克力的差異性,還力求簡單,容易記住,因為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有差異,所以這個產品抓住了這個特點,由此產生了記憶點,當然心理學運用的成功案例并非只有這一例,例如王老吉、舒膚佳等宣傳的成功也離不開心理學的作用,僅僅抓住消費者消費的心理,讓他們自覺走進消費自己產品的圈子里。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2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讀了皮連生教授主編的《教與學的心理學》,感覺受益匪淺。
本書有三大特點,體系新、內容新、形式新。并且根據20xx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進行了必要的修訂。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從這三個方面全面的闡述了教學和學習中我們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在第一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的閱讀中,我學習到了一個良好的教師所需具備的心理特征。作為一名新手教師,到專家教師的路途是很漫長的,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盡快的縮小新教師與專家教師之間的差距。在學生素質及其心理發展章節中,我學到了加涅的學生素質觀,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自我意識的構成部分以及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加涅把學生的素質分為三類:先天的、習得的和自然發展中形成的。根據加涅的學生素質觀,我們了解到了,教學應該“避免超越人類的潛能”,教育應當適應學生在發展中形成的素質和習得素質的個體差異。我們應當根據習得素質形成的規律進行教學,而智慧技能的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在學生認知能力的問題上,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了認知發展的階段理論,他認為學生認知發展有四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0-2歲),(2)前運算階段(2-7歲),(3)具體運動階段(7-11歲),(4)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認知發展階段制約著我們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教學促進著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的發展除了年齡特征之外,還會因為個體的不同而表現出個別差異。學生在認知、性格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差異。研究學生的差異才能對每個學生對癥下藥,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可能常常遇到特殊學生,如智力超常學生或者學習困難學生。在遇到這樣的學生時,我們應當首先在理解他們的基礎上熱愛他們,堅持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為特殊學生提供特殊的教育,并且逐步使特殊學生正常化,使他們不孤立,不脫離集體,從而更好的適應學習生活。
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我們必須從自身入手,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然后通過分析學生的成長心態,看清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的對學生進行教導。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分析好教學任務,設置正確的教學目標,狠抓課堂教學過程、方法與技術設計,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控制好課堂的管理,才能更加有效的為學生提供服務與指導。教學講究的是“授之以漁”,作為教師,我們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我們的天職是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只有更好的研究好學生學習的心理,才能更加有效的投入我們的工作。
今后的教學之路還很漫長,我們要在學習好學生心理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摸索經驗,以期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3
如何讓客人滿意?是一個值得我們餐飲人思索的問題,客人滿意了才會再來,企業才會有效益,才能繼續往前走。簡單點說就是客人需要什么,我們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去滿足客人。在談到這問題的時候,我們先去了解一下,餐飲業的起源、發展,及客人的需要。了解一下目前緊迫的行業狀況。
我們的祖先歷經茹毛飲血的時代。直至發現了火,便有了熟食,到了夏商周時期,在王朝的國家機構中就有了負責管理廚房的“皰正”,就是現在所說的廚師長,飲食如同中國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人類文明的發展在近兩百年來是最為突出的,餐飲-這個第三產業,在以國家繁榮昌盛的大好背景之下,也得以迅猛發展,如今各種食肆遍布街頭巷尾,中西餐廳玲瓏滿目。
早在80年代初,受“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影響,飯店少,人們剛從60年代的大饑荒中“解放”出來,因為客人沒有那么多的選擇空間,即店方生產什么,客人就吃什么,客人呈被動一面。在電影《端盤子的姑娘》中足以反映出來,那時的餐飲經營局面,用現代營銷學的術語來說是“以產定銷”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上餐飲業的門檻比較低,大量投資者前撲后涌進入餐飲業,餐飲業市場的競爭驟然激烈,街上餐飲店的招牌換個沒完,有人站起來了,也有人倒下去,不時傳來,哪里又有新店開張了。這個時期客人的選擇余地就大了,餐飲的經營方式也就由“以產定銷”轉變為“以銷定產”即店方要去洞察、了解目標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環境、食物、服務,店方就提供什么,去迎合客從的需要。現代資訊發達,沒有哪家店會抱著兩個招牌菜當作“尚方寶劍”的,今天你出一個新菜,明天我帶人去試一下,后天我也就可以做一個跟你差不多的菜式出來了。那么綜合地提高服務人員素質,出品質量,用餐環境,企業信譽是立足于“槍林彈雨”般激烈競爭中的必然趨勢了。
這樣在有限的客源里,就行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客人是否滿意,決定著客人下次是否會重復光臨,直接影響到店方的效益,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先生曾說過:“人的一切活動源泉來自需要”那么客人究竟需要什么?怎樣才能讓客人滿意呢?
品嘗風味的需要:現在不少的餐飲店里設有卡拉ok也有舞蹈表演等,但這些永遠只是輔助設施,最主要客人是以吃的名義而來的,常規來說我們和朋友一起去吃飯,也會說到今天去哪里吃,吃湘菜還是吃粵菜,在吃的過程中也一定會談到,菜式的口味問題等,為什么我們各中餐門店除保持傳統招牌菜外其它菜式風味都不拘一格,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營養的需要:正常的營養攝入可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軀干組織的生長,才有充沛的精力來完成一天的工作,在歐洲發達國家,按照人口比例來計,平均4人就有一個營養保健師。在中國平均200人才有 個,這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程度與生活水平的差異,目前在上海的高檔食肆已有營養配餐師的出現,人們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越發地關注身體的健康,這是將來這個行業的發展必然趨勢,按照中醫理論,藥補不如食補,比如說現在的安利營養品那都是從食物中提取出來的,如果飲食得當,一定是可以吃出健康的。
受歡迎的需要:賓至如歸這個詞被廣泛運用于酒店、餐飲服務業的宣傳中,即是客人您到我這里來了,就是到您自己家里了,怎樣營造家的溫暖家的溫馨,想必是我們餐飲人,應該思索的。保安泊車、迎賓領位、服務員引座都是值得注意的,如果你去別人家里做客,你一定需要主人家的燦爛的笑臉和熱情的態度。
安全的需要:食客與店方的對簿公堂已是屢見不鮮了,如果說你要是因為店方的直升電梯故障而困在其中,或是因為店方座椅不牢固而導致你摔傷,或是因為餐廳或魚池地面有水漬而滑倒,或是服務員不小心湯汁燙傷你;或是你在用餐期間財物被盜,想必你在和家人朋友或是商務宴請中的歡樂場面也會讓你黯然失色,讓你神傷。保護自己的身體和財物是人的本能。
衛生的需要:“病從口入”當然這也不是完全性的,我自己有一個習慣,去外面吃飯一定會第一時間叫上一杯滾燙的白開水先燙一下餐具,會拿起酒杯對著杯光照一下,檢驗一下是否干凈,如果你去飯店吃飯,服務員工作服皺皺巴巴污跡斑斑,伸出一只黑乎乎的手給你換骨碟;環境衛生又很差,待會上來一個菜里面又有異物;你也許很難有勇氣再吃完“下半場”。這樣的經歷對你而言一定是一場噩夢。
受尊重的需要:“顧客至上”一詞體現的是,客人在店家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外國人說的“顧客是上帝”。記得剛做營業代表時期曾接待一位穿著方口土布鞋的、服飾極為樸素的客人,這種客人根平常那些衣著考究的客人相比真是不屑一顧,他點了干鮑、燕窩,讓我為之一怔,后來又看到了他放在餐桌上的寶馬車鑰匙,也就不感到奇怪了,不以客人的穿著給客人下定義,不以貌取人,不以某些客人的身體缺陷而岐視客人,不以客人消費多少待客,按照企業“以客為尊”的宗旨一視同仁、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客人,切不可出言不遜而傷害到客人。 物有所值的需要:就說日常生活中,鞋子有幾十元乃至上幾千元的,當然價格的差異,品質或品牌也是不一樣的,每個人依據自己的喜好和可支付能力,量力而“購”,如果你花上千元購回了一雙實際品質價格只值幾十元的鞋子,你的第一反映肯定是受騙了,你會很氣憤,你會考慮維權;ㄥX不是問題,花大價錢是對高品質的需求,前些年一些“急性子”商人用紙皮做皮鞋,而一度導致此行業停滯不前及諸多不好影響的教訓是深刻的切膚之痛。
顯示派頭、要面子的需要:“民以食為天”酒桌也是中國的一種文化,吃喝玩樂,吃是排在首位的,很多事情的達成也離不開這一環節,舉辦方安排的接待是否成功,也將直接影響到,受邀請人和邀請人的情緒,直至影響到雙方洽談事件的進展是否順利。為了表示誠意舉辦方,為提高宴請的高要求,需要高檔次高品質的食品酒水,來顯示排場。那么我們請廚師長做一個現場烹飪的菜式,送上一道點心,經客人的同意敬一下酒,最后負責跟單的管理層親自在客人面前做好堂做水果。在一系列的過程中,讓客人體會到我們的重視。如果是你,你不會不滿意吧!。
認識新事物的需要:視覺審美彼勞,應該是對每件事物都是一樣的,因為人不光對舊的事物是有情結的,對新的事物更為有好奇心,因而產生了新人、新產品、新事物,就從大多數人都喜歡穿新衣服這一點來說吧,每家店也是這樣,時常受著客人這樣的考驗。如果一家餐飲店幾年下來,什么都沒有一點改變,一定會讓人有些沒有新鮮感。如果適當地改變一下布局、擺設、菜品不斷推陳出新、讓與客人親密接觸的菜譜經常換換“臉面”也好,服務人員換換工作服也好等等,健康美味,也是源自“新鮮”嘛。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4
本學期選修課我選到了《消費心理與購買行為》這門課程。經過本學期的《消費心理與購買行為》課程的學習,我對消費心理學有了比較深的了解。 消費心理是指人作為消費者時的所思所想,其研究的是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征。消費行為是指從市場流通角度觀察的,人作為消費者時對于商品或服務的消費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務從市場上轉移到消費者手里的活動。任何一種消費活動,都是既包含了消費者的心理活動又包含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人的眼睛看到藍色,皮膚就產生涼爽的感覺,見到橘黃色就產生溫暖的感覺。一熱帶國家某快餐廳的墻壁原為淺藍色,給人以涼爽寧靜的感覺,顧客淺斟慢酌、流連忘返,影響了餐桌周轉率。后來,店主把墻壁刷成橘紅色,顧客進店后感到煩躁不安,吃完飯就立馬離去,從此,餐桌周轉率明顯提高。這種利用顏色的經營之法就是利用了人的感覺。人的感覺具有關聯性特征,即人的感覺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一種感覺可以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產生,就如上述事例所表達的,用視覺干擾來達到影響人心理的作用。
消費者的性格特征在消費行為心理特征中起著核心作用,消費者
不同的心理特征可以產生不同的消費行為。性格在消費中的具體表現,可以從不同角度做多種劃分。從消費態度角度分,可分為節儉型、保守型和隨意型;從購買行為方式角度分,可分為習慣型、慎重型、挑剔型和被動型;從人際關系的角度分,可分為遜順型、攻擊型和孤立型。通過對消費者的性格分類,更便于我們了解性格和消費行為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在現實購買或銷售活動中,更好的做好消費策劃,更好的迎合大眾的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這個需要貫穿管理學、組織學以及消費心理學。這些需要包括對物質需要和對精神需要的滿足。根據對消費者需要的了解,生產者可以及時的發現消費者的消費方向,抓主住消費契機,進而生產出順應消費潮流的產品。 消費者的行為目標是在有限的預算條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效用是消費者從商品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效用產生于人的欲望,完全是一種主觀心理感受。滿足程度越大,效用大;滿足程度低,效用小。而效應因人因地因時而異。 國外市場營銷協會把消費者行為定義為:“感知,認知,行為以及環境因素的動態作用過程,是人類履行生活中交易只能的行為基礎。”而國內把消費者行為的定義為:“消費者行為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的一種思維活動。消費者行為是復雜多變的,從消費者的購買到消費,消費者的心理變化一般分為六個階段,即認識階段,知識階段,評定階段,信任階段,行動階段,體驗階段。
消費者購買產品的行為過程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 對產品的認識過程。即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接受、分析和理解的過程。從心理學的 角度看,這個過程包括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想象、思維等心理過程 (2) 對產品的情緒過程。在實際生活中,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并不都是理智的。要受到生 理需要和社會需要的支配,從而形成對產品的情緒色彩。這種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就是消費者購買心理的情緒過程 (3) 對產品的意志過程。即消費者在購買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自覺的支配和調 節自己的行為,努力排除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實現既定購買目的的心理活動。
這三個過程相互依賴和促進,能夠激起人們進行一定的消費活動。但是,在消費動機、興趣、情緒和意志等方面,更多地包含著消費者本身需求的成分。 消費者行為的特點強調三層重要的含義: (1) 消費者行為是動態的,即個體消費者、消費者群體和整個社會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 不斷的變化。消費者行為會受到特定時期、特定產品以及特點環境的影響 (2) 消費者行為包含了感知、認知、行為以及環境因素的互動作用。研究消費者行為必須 了解消費者的感知、認知、行為以及與感知、認知、行為相互影響的事件和環境因素,把這些因素孤立起來研究是片面的。想要更好的理解消費者行為,必須全面研究這些因素。(3) 消費者行為包含了人類之間的交易。消費者
行為是交易職能的行為基礎,這使消費者 行為的定義和市場營銷的定義保持了一致性。
消費心理也是消費者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1、求美心理 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不以使用價值為宗旨,而是注意商品的品格和個性,強調商品的藝術美。起動機的核心是講究“裝飾”和“漂亮”。不僅僅關注商品的價格、性能、質量、服務等價值, 而且也關注商品的包裝、款式、顏色、造型等形體價值。 主要消費對象:城市年輕女性。
2、求名心理 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特別重視商品的威望和象征意義。商品要名貴,牌子要響亮,以此來顯示自己地位和特殊,或炫耀自己的能力非凡,其動機的核心是“顯名”和“炫耀”的同時對名牌有一種安全感和信賴感,覺得質量信得過。精明的商人,總是善于運用消費者的崇名心理做生意。一是努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品牌。二是利用各類名人推銷自己的產品。 主要消費對象:城市青年男女。
3、求實心理 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不過分強調商品的美觀悅目,而以樸實耐用為主,特別計較商品的價格,喜歡物美價廉或削價處理的商品。其動機的核心是“實用”和“實惠”。 主要消費對象:家庭主婦和低收入者。
4、求新心理 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尤其重視商品的款式和眼下的流行樣式,追逐新潮。對于商品是否經久耐用,價格是否合理,不大考慮。這種動機的核心是“時髦”和“奇特”。 主要消費對象:青少年和兒童。
5、獵奇心理 消費者對新奇事物和現象產生注意和愛好的心理傾向,或稱之為好奇心。古今中外的消費者,在獵奇心理的驅使下,大多喜歡新的消費品,尋求商品新的質量,新的功能、新的花樣、新的款式,追求新的享受,新的樂趣和新的刺激。主要消費對象:青少年和兒童。
6、從眾心理 女性在購買時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如許多人正在搶購某種商品,他們極可能加入搶購者的行列。平?偸橇粜挠^察周圍人的穿著打扮。喜歡打聽別人所購物品的信息,而產生模仿心理與暗示心理。女性容易接受別人的勸說,別人說好的。她很可能就下定決心購買,別人說不好,她很可能就放棄掉。主要消費對象:女性。
7、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心理 現代社會人們并不是光想著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很多人呢對于精神上的“滿足感”也是相當重視的。 要消費,就必然會涉及到廣告。現今社會,各式琳瑯滿目的廣告充斥在我們的身邊,電視、網絡、廣播,隨處可見,這便是商業廣告,是連接消費者與產品和服務的重要媒介。商業廣告主要是通過影響消費者的心理來達到使消費者購買其產品的一種宣傳媒介。商業廣告的心理過程主要包括這些環節:首先是引起注意,即通過廣告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其次是傳遞信息,增強記憶力。這個無可厚非,通過傳遞信息,使人們對廣告商品增加了解。而只有產生記憶才能增進對產品的了解。最后是產生聯想,誘發興趣。聯想又分為四種類型,如接近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5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社會壓力也越來越大,也導致了更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這使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綜合在一起,這更加突出了醫學心理學的重要性。
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和欲望是人們的需要,動機則激勵人們去行動。然而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人們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它可能引導我們積極的面對問題,也可能導致心身及精神疾病。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的面對,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特別是高三的學生在經歷了12年的學習努力后,迎來了高考。然而一些人的高考成績并不理想,面對這樣的挫折,很多學子因無法面對而選擇了自殺來結束這樣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還會因各種各樣的關系而遇到一些困擾我們的問題,在如今的社會很多人開始選擇心理咨詢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廣場恐怖癥,密閉空間恐怖癥,強迫癥等都可以通過心理學的方法來治療。還有很多人是因為戀愛問題,如那位高爾夫球場的球童,她因為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非?鄲,老師采用了讓她擁有企業競爭實力的方法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安全感,從而解除她的困惑。
作為一名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我將來可能不是一名職業的心理咨詢師,但周圍的朋友常常也會因一些問題而把自己當做傾訴的對象,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名很好的傾聽者。例如認真地聽朋友的講述,或許她們在哭泣時需要的只是我們默默地遞過去的紙巾,靜靜的聆聽。
不同的氣質類型也會造成人們在面對問題時的態度不同。我是一個多血質和粘液質混合的人,這使我面對問題時比較樂觀而有時候做事不能夠做到面面俱到。
學醫的我,在不久的將來會走向臨床。在面對病人時,我就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醫患關系,以便獲得更加全面的資料和病人的積極配合來達到一個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也就體現了醫學心理學對每一位醫生的必要性。
因為醫生與病人之間關系越來越緊張,醫療糾紛也越來越多,很多是因為醫生與病人的溝通不夠而致。一位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有醫技更要有醫德,正如古人云“大醫精誠”。
12周的醫學心理學學習,只是我對我對心理學的一個簡單入門,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合理的應用心理學會是人生的一段美麗插曲。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6
學習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節課,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對于我而言,選擇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的主要原因在于我認為無論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還是在未來要加入社會,開始工作后,管理心理學都是應用最廣泛,對我最有幫助的一門科目!霸21世紀,當社會變革、國際交流、信息技術、個性發展等諸多挑戰與機遇降臨到社會分工的每一位參與者面前時,無論我們是否身處領導者的職位,都應該或多或少地具備某些領導力”,這是毋庸置疑的。管理心理學可以應用在我對自己日常生活、學習,合理安排時間等這些方面,更能幫助我更好的與身邊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相處。同時,當我們身處某一個團體時,管理心理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對團隊成員進行管理,更有效地挖掘每一個成員的價值,使團隊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一、如何做好團體工作
激勵是管理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想辦法激發動機,強化動機,運用動機的機能,影響職工行為。把組織目標變成每個職工自己的需要,把企業的利益與滿足職工個人的需要巧妙地結合起來,使職工積極地、自覺地努力工作。這就是激勵在團體工作中的功能。
激勵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在大一時我加入了某院科協秘書部,我在這一年里的經歷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科協在安排干事工作時沒有能夠統籌安排好各個人的具體工作,一有事情就是誰有空誰去做。結果每次做事的都是那幾個人,有些人總是沒空,但所有人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樣的。而且在下一任部長的人員選擇上,它過早地透露出了傾向,導致其他成員消極怠工,甚至辭職。在下學期就已經有三分之二的人退出了,造成人員缺乏,很多工作都無法及時完成。該院科協沒有重視激勵的作用,更沒能充分利用激勵的功能,導致日常工作的不順利。然而怎樣正確運用激勵也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個企業管理的案例。
日本富士xerox公司從1988年就開始實施"關于事業風險投資與挑戰者的綱領計劃"。如果公司員工的新事業構思被公司采納,則公司和提出人就共同出資創建新公司。并保證三年工資。假如失敗了,仍可以回到公司工作。對于新創立的公司,不但給予資金的支持,還給予經營與財務等必須的人才的支持。人是經濟動物,更是知識動物。人是理性動物,更是感情動物。每個人都需要周圍人的支持、鼓勵與幫助。創新是創造性活動,探索新事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成功與失敗、風險與收益同時存在。我們不但要重獎成功者,也要正確對待失敗和公正評價失敗者,對于歷經艱辛努力、兢兢業業的開拓者,雖然暫時失敗了,我們也應該給予獎勵。不僅僅是肯定開拓、敢冒風險與挑戰精神,更重要的是"失敗是成功之母"!
可見,給予正確的激勵措施,我們將收到豐富的效益,就如日本富士xerox公司一樣,最終走向了成功。
然而,并非所有的激勵措施都會收到積極的作用,有的卻收到了異樣的效果。某校決定采用“滿勤給獎”制度來加強管理,出滿勤的發獎金20元,如果上課、教研組活動、政治學習一次缺席、兩次遲到者,該月就沒有獎金。這種辦
法實行后第一個月效果很好,無人缺席、遲到,教學秩序趨于正常。兩個月后,工作一直認真負責的王老師,因患病請假2天,病未痊愈,就來上班了,卻被扣發了當月的獎金;李老師經常是小病大養,自由散漫,實行“滿勤給獎”后,人是來了,課也上了,但教學效果差,獎金卻照拿;趙老師在月初的第一周就遲到2次,在他看來,一個月的獎金已經沒了,于是在后幾周的工作就隨隨便便了,何必準時來上班呢?
該校管理者的激勵措施為何失敗了呢?
由于管理者未明白教師工作的特點和實際。教師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教師工作有松散化和彈性化的特點等。以全勤獎激勵教師,不會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
當今社會,講究人性管理,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應給予員工更完美的心理上的激勵,這將比物質上的激勵更有效。合理利用激勵,要求我們結合實際情況,那樣我們就將會收到其帶來的豐厚效益。
二、如何搞好人際關系
在心理學中,人際關系是指人們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它反映了人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心理關系是社會交往的基礎,它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際關系的主要特點就在于它具有明顯的情緒體驗的性質。人際關系的以定的情感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并且以一定的情感為紐帶,人們在共同活動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各種關系,在性質、方式和過程完全相同的活動中,人們之間的工作關系、行政關系、經濟關系往往是固定的或相同的,而人際關系卻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人際關系具有情感體驗的性質。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對于兩個性格不同的人來說,該怎樣相處呢?
1、學會求大同,存小異。
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不同,我們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相同之處。比如,你若是一個性格平各的人,你給小李提意見,可能言辭不那么激烈,語氣也比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剛強而倔強的同事,他給小李提意見,可能單刀直入,語言尖銳,甚至可能轉而批評你,說你給別人提意見轉彎抹角,是鈍刀子割肉。這時候,如果你只看到那個直率的同事開展批評的態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樣,覺得他太魯莽,太不講情面,你可能就會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來,如果你除了看到你們兩個提意見的方式不一樣之外,還看到他也和你一樣,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真心幫助同事,這樣你可能就不會覺得他粗魯無情,而覺得他有難得的古道熱腸,同時也不會計較他對你的批評。我們要是多看別人和自己之間的共同點,就容易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2、要注意全方位了解別人。
人們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你如果對一個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離。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時代,家庭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經歷,遭遇有關。我們在考察一個人的性格的時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這樣,你可能就會理解他,體諒他,幫助他,慢慢地,你們之間就會相互增進了解,甚至還可能成為好朋友。
3、注意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
兩個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于對比明顯,雙方可能會很快發現對方的長處和短處。發現了別人的短處之后,正確的態度是給別人指出來,幫助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每個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愛有缺點,我們對人不能求全責備。同時我們更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這樣,大家不僅能夠和睦相處,相互還會有所補益。
4、胸懷應該寬一些,氣量應該大一些。
5、要注意講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這不是指那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世故圓滑,也不是指那些逢場作戲的玩世不恭。我所說的待人的別,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點,我們要針對這些特點采取因人而異的恰當態度。
三、總結
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程生動有趣,并且和生活聯系緊密,記得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專業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卻要依靠人際交往、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管理心理學則在這百分之八十五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體現在自我管理中,與他人的合作中,更體現在步入社會后與上下級的人際關系處理中。日后我將會更多的關注這門學科,更好的利用所學知識,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奮斗。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7
按照北京市工商局每名干部最少要讀一本書的要求,我首先學習了《領導心理學》。本書主要就領導者的認知心里、性格心理、氣質心理對領導者的心理素質做了一班闡述,結合領導者主要活動既決策活動、用人活動和溝通活動來對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進行既照顧全面又突出重點的闡述。成功領導者的心理素質章節是對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的一般性介紹,目的在于向廣大領導者從總體上闡述,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心理素質。認知心理與領導活動、情感心理與領導活動、個性心理與領導活動章節是從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出發系統闡述領導者的認知心理、情感心理、和個性心理在領導活動中的表現和應用,從便于操作的角度出發,對這些心理如何作用于領導活動進行了闡述,并把這作為重中之重。領導者的決策心理、領導者的溝通心理、領導者的用人心理章節是從領導者主要從事活動的角度出發來系統闡述領導者心里在領導決策、用人和溝通中的應用。
領導群體心理的構建、心理方法在領導活動中的應用、領導者不良心理的調適章節分別介紹了領導群體心理的構建、幾種心理學方法的運用和領導者幾種常見不良心理的調適三個方面的內容。領導心理是指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在實現決策目標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統稱,是領導主體的動機、能力、情感、情緒、意志、性格等等心理要素的有機統一。領導心理是在領導主體與領導客體、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領導行為中產生的。領導活動多樣性、領導客體復雜性、領導環境的多變性,要求領導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領導心理學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極其寬泛的外延?偟膩碚f領導心理學是研究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的有關心理行為和心理機制運行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組織中處于一定領導地位的領導者的心理活動。而領導者是處理人類社會中最為復雜的活動的勞動者。它的主要活動是做決策、用人、和溝通的三件大事,他們的心理活動變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顯然是極為復雜的。
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當今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領導者如果不積極學習,就會被時代遠遠的甩在后面。追求知識是領導者應該樹立的新觀念。知識經濟時代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一是較高的理論修養;二是廣博的知識儲備;三是良好的做人品質,F代領導者應該牢固樹立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終身學習的觀念。領導者只有不段的學習新東西,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的駕馭新時代的組織。良好的觀察力是領導者發現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條件。在領導活動中正確地識別、選拔和使用人才是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因此,領導者必須善于觀察人。不僅僅是觀察別人,同時也包括觀察自己。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離不開自我觀察。良好的自我觀察力能夠是你及時的發現并抓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評價,以便在工作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在不斷的自我調節中完善自己。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就要學習有關的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想取得成功的領導者學習,同時要注意時時刻刻鍛煉自己的觀察力。另外還要注意到,干部們也在時時刻刻觀察自己。"以人為本,感情留人"。就是要跳出狹隘管理的局限,把管理對象真正當作人來看待,在領導過程中要傾注心血、傾注感情,在領導實踐中,既關注工作也要關注人,尊重組織成員的個性,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關心他們的個人生活和健康,實現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和諧統一,做到個人和組織一起成長。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在手段上就離不開"感情留人"。既應該把對組織成員的感情傾注在每一個管理環節當中,努力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工作環境,使大家能夠心情舒暢地工作。只有有了感情這個重要的基礎,一個組織才能始終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密切聯系和合作,才能把人心凝聚起來,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盡管感情是雙向的,建設組織內部的情感基礎每個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但組織的領導者應該發揮關鍵性的作用。領導者就是要毫不動搖的確立"感情留人"意識,在工作中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成員,不搞厚此薄彼,不搞親親疏疏,要傾注心血,熱情待人,平等待人,善意待人,真正把一個組織建設成為溫暖的"大家庭"。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8
生活中,不管是學生還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多多少少會有拖延的現象。如學生的遲到,不及時上交作業……作為教師的我也是習慣把工作留到最后才做。因此最近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讀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學》。發現其中所講的許多道理,可以應用于我們的日常教學上。
學生最常見的就是遲交或者不交作業。我們每天面對著學生的在這種行為。讀了這本書后,讓學生首先找出拖延的原因,作者歸結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標和回報過于遙遠、無法自我約束。找到了自己拖延的原因后,學生便能順藤摸瓜找到解決方法,通過筆記、日記、隨想等等。讓學生記錄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見證自己的改變,又或是從這些內容中更深刻地探討自己。做好計劃,分步驟一點一點解決解決這些問題。有幾個學生很明顯的進步。
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要合理安排時間,管理自我!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9
實現自我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首先要明確自我,即明白“我是誰”,這是經典的哲學問題,但也是非常實際的現實問題。這個問題也貫穿我們一生,只有當我們離開世界的那一刻,人生故事畫上句號時,才是對這個問題最完整的答案。
但建立身份認同最艱難最撕裂的一個時期就是在青春期,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轉變和發展的過程,所以青春期的主旋律就是:建立身份認同。
這個階段,我們并沒有能力去思考如此高深的哲學問題,只能從實際的生活中去建立何謂自我,這就要依賴于別人的評價與看法。我們從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中獲得“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就難免會讓一個心智并不成熟且無法獨立思考的青少年陷入到“別人的評價中”,一方面,我們希望盡可能在別人那里獲得好的評價,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克服著自己的缺點和違背著自己的本能,這時候就出現“青春期撕裂”。這也是為什么青春期的小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叛逆和受到傷害的原因。
青春期撕裂會造成兩個后果:
1、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將別人或者社會的評價當作自己的行為標準,內心渴望自由與自我,但表面卻是一個非常順從的人。
2、非?释歇毩⒌淖晕遥栽谝獾氖恰拔也煌保皇恰拔沂钦l”了,這時候的青春期表現就是刻意的要與眾不同。
這兩種意識形態都很難發展出健康的自我,很難建立身份認同。就像兩個極端一樣,這樣的青春期撕裂,屬于自我認同的極端情況,更多的我們可能會在這中間不斷搖擺。
那什么樣的身份認同是健康的呢?兩個標準:
1、能夠認識到這個客觀世界存在的種.種矛盾與我們無能為力的事
2、能夠在這種矛盾中關注自己的成長,而不被客觀實際的評價所左右
很高的兩個標準,其實這并不是青春期要完成的事,可能也是貫穿我們整個一生需要努力的事。
所以,青春期的時候,多經歷一些這樣的矛盾或者挫折,然后尋找一個可以給予高質量指導或者榜樣的人或事,對于青春期的身份認同會有很大的作用。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0
我也切合現在大學生的實際心里,確定了屬于我自己正確的愛情觀。 愛情,這一千百年來被人們普遍贊頌、普遍追求的事物,不僅是詩人和藝術家們謳歌的永恒的主題,也是每個熱愛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鑰匙。愛情會給人帶來什么?會給人們帶來莫大的喜悅和幸福,使人們充滿巨大的內在力量。它能使陷入困境的人們勇于面對困難,鼓勵他們重新站起來去獲得生的希望。正如費爾巴哈所說的:"對于戀愛對象來說,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愛情以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樂……只消瞥一眼心愛的人,我們就會心醉。"愛情還會帶來什么?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悲傷,使人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處于失戀中的人們常常因此而失態。如果誰還要因此而承受戀人離逝之痛,那更是一下子容顏憔悴,讓人看了也心酸。就連莎士比亞也會問:"告訴我愛情生長在何方?還是在腦海,還是在心房?它怎樣發生,它怎樣成長?"
而如今的大學生確也存在著各個方面的壓力,因此戀愛問題也隨之出現。就我而言,愛情始終是純潔高尚的代名詞,并不是呼之而來,棄之而去的玩具。因此對于青年人特別是我們大學生來說培養健康的愛情觀與戀愛行為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首先,我們必須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只有這樣的愛情才是堅不可摧牢固的愛情。有話可談的愛情才會長久。其次,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仍要把建設祖國這一目標放在首位,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于談情說愛了。最后,我們還應懂得愛情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
愛情心理學,即研究愛情發生,發展過程中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既不同于一般心理學,又不同于社會學意義上的關于愛情研究的學問,而是側重于愛情生活這個特定的領域,選取其心理的角度展開研究。因此,它不偏頗于愛情現象的產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亦不對愛情行為作一般性的現象描述,也較少涉及愛情的審美標準和道德價值判斷問題。它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按照愛情的縱向發展和橫向聯系的層次結構,指出其心理活動的進行及其變化`發展的過程,從中找出帶有一定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
然而,愛情無疑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最為關注`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我想這也是學院組織我們聽講座的原因之一吧。同時,愛情也是大學生最感困擾的問題之一。特別是這些年來,戀愛之風在大學校園里愈加盛行,它所帶來的問題也愈加突出,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發展。雖然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戀愛態度,已由不準談戀愛發展到不提倡`不反對,最后發展到承認顯示,合理引導。但有時這種所謂的"引導"是蒼白無力的。據網上調查表明,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主演來源依次是"同齡伙伴`同學`朋友之間的交流","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就形成了一些看法","自身的體驗"及"影視`小說報刊廣播等傳播媒介",而家庭`社會`杰出人物和學校師長的影響排列在后。絕大多數的同學認為學校應加強戀愛關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但是,我覺得僅僅依靠學校對大學生的引導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這還必須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1
上周一,我很榮幸的參加了我們縣召集的XX年中小學教師心理學專題的報考會。會議由全縣各鄉鎮的200多名中小學教師代表參加組成的。主講者是來自北京格榮斯新世紀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方舟導師。
方舟導師可謂是中國心理學教育學界的一顆“璀璨明星”。她現任國家行政學院、中央司法警官大學等六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同時還擔任河北心理咨詢師協會理事,又是國家心理咨詢師督導師。這場報考會主要圍繞“心理學與中小學教師”、“如何讓學生聽進去”這兩個主題來展開的。在位大師級的導師講授下,我也收獲匪淺、滿載而歸。雖走出了多媒體教師,但我的腦海里還清晰的呈現出方舟導師的音容笑貌和講堂上的精彩環節了。
聽著方舟導師的課,就想飲了一杯清爽可口的甘泉一樣,滋潤心扉,婉轉如流的語言,就像高山溪水般悅耳動聽。盡管已走出課堂,但心還在她的柔波里蕩漾,我完全是被她的言語魅力給折服了。連續幾個小時的課堂,她竟可以把每一字句都吐得那么的天衣無縫,就像騰空的駿馬,穿行自如。
其中的精彩環節至今還讓我蕩氣回腸。特別是課堂上的互動,讓在場的老師們分別扮演者黔技無窮的老師和調皮難管的學生。當分好角色后,扮演老師角色的老師想盡一切辦法叫在坐學生起立,但在坐的同學始終都無動于衷,或者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拒起、辜負老師的苦口誘導時,扮演老師角色的同志無奈了,而扮演學生的同志們卻開懷的笑了。無奈,不是因為在坐的老師沒有配合他們的表演站起來,而是想到了當前現實的某些教育機制和課堂存在的的紀律渙散現象。笑了,也并不是因為他們在故意捉弄扮演老師的同志,而是讓他們切實的感受到了作為調皮學生可以不顧及課堂紀律的輕松心理,也看到了自己每天在學生面前所扮演的滑稽角色。
但談到當今教師因與學生或學生家長溝產生矛盾而引發的一些教師被害事件時,我們不禁震駭了。中國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難道學生不完成作業把學生留下來補作業有錯嗎?難道學生無視課堂紀律教師批評幾句有錯嗎?面對這種兢兢業業而不討好的老師所提出的質疑,沒有人能給廣大教師們留下一個可信服的答復。但在所有人都在圍著自己心肝寶貝的轉現實社會里,卻實是存在著教師因得罪他們心肝寶貝而被殺害的事件。
所以作為人民教師,我們不能指責什么,只能從教師自身的問題去考慮。自己的身體自己愛惜,自己的健康自己呵護。明知道不良情緒會傷害身體,就少和學生慪氣。明知道調皮的學生惹不起,就不要對他們大發雷霆。當你學會了緊急剎車,收斂情緒、暫停脾氣,你體內細胞自然會正常的新陳代謝,也不存在什么過早衰竭的問題。當你學會了用心和學生溝通,自然就拿到了能打開學生心扉的那把鑰匙,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換用一種正確而易讓學生接受的說話方式去交談,這樣,自然會樂意地去聽取你的意見。平時多用非言語之行為去激勵學生,拉近師生間距離,這也是師生間的進一步了解和溝通做鋪墊。
凡事,只要我們用心的去和學生溝通交流,以心交心,這樣才能真正的換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這就是我聽了這次關于心理專題報考會的心得體會。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2
這次實習似乎在強化我的一個觀念,即對“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概念的理解。關于它們的區分我一直比較堅定,心理學是以學科建設為核心,是形而上的、方法論的;應用心理學是以人文關懷為核心,是形而下的、實踐的。所以應用心理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藝術地倡導一種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內容應該是臨床性的,心理咨詢、生涯輔導等等。從這點出發,我也開始質疑心理學的學術創作,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的研究范式,討論和結論的簡單化,量化分析的潛規則似乎正在將應用心理學最本質最需要的的文本的感染力排除在游戲規則之外。
看以前的很多經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羅洛·梅的《愛與意志》、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等等,總能獲得一種生活的激情,他們隱去了數據,似乎都致力于讓人能看懂并獲得某種心理學意義上的自由,心理學著作也因而才有可能成為暢銷書,健康人格才有可能成為普遍的意識。這次實習強化了我的這種感悟,臨床不僅僅是數據,重點是從獲得的數據中建立對健康人格的理性探討。醫生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他們也用藥,也做量表、做統計,但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真正的“讀者”是普通人,是像我們這樣不完美的、亞健康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說,我是帶著這種困惑進行實習的,當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心理。
我們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分院心理康復中心實習,實習時間是兩個禮拜,從20xx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醫院。心理康復中心分兩個病區,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閉式的,屬于重癥病區;心理科則是開放病區,主管病情稍輕的病人,如睡眠障礙、神經癥、輕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們實習一個星期在精神科,一個星期在心理科,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和病人一起娛樂、交談,跟隨醫生查房,看病歷。實習安排中還有每個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門診出診機會,每個禮拜兩次講座、病歷討論,還有小組討論。實習內容比較豐富。
我實習的第一個禮拜是在精神科,這是我第近距離地接觸精神病人,首先沖擊頭腦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當中和精神病人交往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老師在教授《變態心理學》時候也說,和某些病人交際會讓人有受挫感,我們也可能無意夸大了這種受挫感();另外,理論在告訴我們精神分裂癥的病人沒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覺等,但這些并沒有具體到真實的個體,很多我們不能從外表上看出他們的病癥。
第進去,當鐵門打開的那一瞬間我確實感覺到了強烈的焦慮感,后來才慢慢適應。我們在精神科和病人的交往很淺,主要是和他們一起做操、唱歌、打球,進行簡單的交談,如問問他們的睡眠、吃住情況,很多東西是通過看病歷、聽醫生講解才了解到的。但這些似乎是和他們交流最恰當的方式,在活動中建立簡單的關系,能調動起他們參加活動的熱情,這就夠了,實習之前老師和醫生有過這樣的告誡,我們實習不應該對病人構成干擾。在精神科,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如何辨別精神病人和普通的來訪者,學會了一些引出幻聽、妄想的一些提問方式,比如引出幻聽可以這么說,“你會不會聽到有人在你耳邊講話?”“說話的人是男的是女的?”“你認識嗎?”“他們都說了些什么?”“他們說話是針對你嗎?”……
第二個禮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適應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但其實很他們交往顧慮會相對多很多。一方面,和他們的很多交往屬于正常的人際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們建立很好的關系,但我在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時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實際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們建立深層次的關系,很可能就會觸及他們的痛處,這對于實習生來說是大忌。在心理科,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醫生進行查房,看醫生怎么和病人交流,觀察病人的言語表情。見得最多的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病人,醫生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需要緩解他們的焦慮,通常會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質性的疾病,然后跟他們說明他們發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們講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講用藥狀況等等。查完房后是自由活動,跟病友們交流、娛樂,看病歷,但有時病友們不方便打擾,便顯得有些無聊。
在心理科,我們為病人做了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后幾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內心沖擊太大了,我們只能做一段休息,休息地時候安慰安慰她;還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鐘就做完了,我在旁邊不斷地說“不急,慢慢來,你先理解一下題目和選項”,說到我感覺他都聽得厭倦了,后來主管醫生告訴我們,其實你可以直接跟他說“你做得太快,會影響醫生做出診斷的”,我們似乎放心不下這么說。
我們每個實習生還有一個全天和一個半天到區醫院去出心理門診的機會。出門診其實就是旁聽心理咨詢,有時間的話做一些案例討論。大多數時間來訪者不會拒絕我們的旁聽(但這時候語言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來訪者說的是方言,盡管我能聽懂粵語,但南寧白話卻大概只能聽懂70%);也有一些來訪者會拒絕,然后醫生告訴我們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出診醫生和我們討論了一個家庭治療的案例,也因而對家庭教育感觸良多,其中醫生提出有三個問題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夠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義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間在哪里,選擇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里?在這樣的時刻總是很佩服醫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機會畢竟很少,我們很多時候只能著磨醫生的提問存在的心理藝術性,而且很多時候也著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門診、醫生授課,使我更加堅定了原來的想法,即應用心理學真正是屬于人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排斥數據的冷淡。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親身接觸和識別了很多心理病癥,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論知識更真實化了。然而,更大的收獲是能沉浸在一種心理學和精神健康維護的氛圍當中,認真思考很多原來沒有想清楚的問題,如家庭對一個人心智成長的影響,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種防御機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等,對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認識。
實習期間我覺得自己心理上比原來健康了很多,這可能是一種臨時的感覺,和這里有規律、相對輕松的生活有關;而主要是對自己獨特個性的認識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內向、敏感和人際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認識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標準,能意識到并且預測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才能不至于逃避現實,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也就能夠為自己創造心理的自由空間;在這里也學會了心理釋放,記得自己在小組體驗時說自己最常用的防御機制是壓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給壓抑下去了,又通過投射表現出來,這種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那就是表達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如運動、談心、寫日記(在實習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記日記,這種方式對認識自己有很大幫助)。當然實習不可能把以前未認識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認識自己”和精神衛生的意識卻深深留在了心里。
7月25日,我們結束了實習。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3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咨詢的觀念是不對的。總之,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二)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并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咨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咨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后,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根據總隊安排,我們在20xx年7月3至7月22日參加了在教導大隊舉行的心理咨詢師的培訓。20天的培訓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對于我們來說,收獲頗豐,F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第一: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人格塑造。
恰如古代日本的茶道不是僅僅為了沏茶.而是為了培養女性寧靜溫柔的性格。如果說廚師為人們提供了餐桌上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味佳肴,那么心理咨詢師則為人們提供了精神上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味佳肴。通過心理學的學習使得我們的人格得以全面的完善,使我們極早彌補身上的的不足之處。
第二:學會了自我分析
分析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心理咨詢。了解心理咨詢師應具備的素質,對自己進行確認。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應該強調的是,比理論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咨詢師的人格魅力,他必須是心理健康、有親和力、誠信度等,因為心理工作是一項助人成長的事業,要求咨詢師既要熱情、誠懇、耐心、有適度的感情投入,還要理智,掌握分寸、擁有職業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心理咨詢。認知信心的重要、認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為信心問題直接影響人的情緒,也影響做心理咨詢的成效。那么,信心堅定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制約。我們有必要檢驗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觀的,還比較好克服,主觀的又來自哪方面?是知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培訓,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認為學習這門學科是很有必要的,讓每一個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斷完善自己,學好這門知識將助人也自助。
第三:調整了對“挫折”的認識
當一個人面臨挫折時,最需要的莫過于他人的安慰、同情與關心,包括同情體貼、鼓勵安慰、提供處理問題的方法,幫助其走出困境,處理問題,應付心理上的挫折。幫助對方端正對于困難或挫折的認識,以此改善自身心理問題。如對新入伍的戰士,要設法使他們知道,任何人在到一個新環境都會遇到一個適應問題,能否很快適應環境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標準之一。挫折和困難可以促人成長,艱苦的環境能磨練人堅韌的意志。總之,檢討自己對問題或困難的看法,調整對挫折的感受,常能改變自己對困難的態度,以便用較有效的方式去處理困難。
第四:善于運用各種“資源”,做好官兵心理疏導
要善于運用“情感資源”。要善于用情感的力量感染人。情感在心理疏導中是“催化劑”。情是開啟人們心扉的鑰匙,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情通才能理達。培養教育人,首先要有同志情、戰友情、兄弟 情、父母情,有了這些真摯的情感,心理疏導才能有力度,才能打動人,才能感染人。這就要求心理輔導者要學會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理解人、體諒人,要善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能夠平等待人,要做到將心比心,以情換情。
要善于運用“語言資源”。官兵感情的碰撞,心靈的溝通,離不開語言的交流,心理疏導結果如何,很大程度取決于語言的運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居高臨下的訓教與和風細雨的說服,效果迥然不同。要善于和學會用情真意切、生動有趣、幽默詼諧的話語化解矛盾、疏導沖突、講通道理,這樣心理疏導才能收到效果。
要善于運用“知識資源”。要運用知識去啟迪人。知識在心理疏導中是“能量劑”。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貧瘠,心理疏導就心虛乏味,講不出耐人尋味的道理。這就要加強學習,博覽群書,既要學習政治學、軍事學、社會學、心理學,又要廣泛涉獵文學藝術、天文地理等有關知識,這樣做起心理疏導才能游刃有余。
要善于運用“人格資源”。要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人,心理疏導的成功即取決于心理輔導者的心理學知識,更來自其自身的良好素質和人格魅力。人格是為人之本,為官之魂,人格是形象,人格具有感染力、凝聚力、號召力。只有人格高尚、行為端正,才能使官兵心悅誠服、一呼百應。心理疏導才能收到預想的效果。
總之,這次培訓,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非凡,對于我們的實際工作幫助很大,學好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擁有基礎的心理學知識,就可以自己排解一些困擾,如果我們能把這些知識傳播給周邊的人,也許可以幫助不少人自己消除心里的陰影。
作為一個剛入伍不久的消防女警官,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4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之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秘的感覺,總以為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粗糙,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源于生活同時又指導生活。
對于我們打學生而言,心理學可以在學習生活中給予很大的幫助,現在許多新聞都報道過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這些現象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當我們去分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也有一些學生在學校中很優秀很出色,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心理素質的好與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前途。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第一: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人格塑造
第二:學會了自我分析
第三:調整了對“挫折”的認識
第四: 善于運用各種“資源” ,做好心理疏導
還有一些認識:
在日常生活里,我們會發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環境之間甚至是自我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沖突發生時,我們常常陷入悔恨,自責或是指責他人及環境的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
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自己鋪路。
通過學習心理學,使我認識到在現今物質生活條件不斷豐富的時期,在社會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劇加快的環境下,我們更應盡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以適應于社會的環境與發展。通過學習,使我了解到人的心理活動基本現象,懂得了怎么去調節去把控自我,并同時也使我在與人的溝通過程中,更注重于學會傾聽,學會觀察和怎么樣去幫助開導他人。我覺得自己學習心理學后做任何事情比別人和比以前耐心了,對周圍的人也更加寬容了,對有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更加理智了,很少產生沖動的行為。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可以幫助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態,也可以幫助別人。愿意耐心傾聽別人訴說煩惱和痛苦,是對朋友最大的幫助,讓他們可以渲泄出來,是給他們心靈以最大的安慰
談談對心理學學習的收獲
心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心理學可以解決一切關于人的精神問題,學了心理學之后可以窺探人的心理,可以解釋一切難以解釋的現象。但是,我我一直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很神秘的、很特別的學科,對它充滿了敬畏的心情。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從專業的角度,對心理學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認識到心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它是研究心理和行為的科學;它不僅研究人類,也研究其他的動物,它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等。而現在,心理學也正成為大眾生活的必需品。在美國,有一種說法:“沒有學過心理學,就不能算受過完整的教育。”心理學,首先是一種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和行為的一般規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它不能為每個人開出現成的“藥方”;心理學家不是牧師,更不是神仙,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甚至改變自我,卻不能提人們做任何選擇。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更是一門教人心理健康心靈愉悅的學問,在心理學的學習中收獲到的更是一種心理態度與心理境界。心理學,讓我懂得了如何去認清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很多心理都是很正常的,
了解了思想、動機、學習、認知、記憶、思維、情緒、壓力與適應、創造力是什么,怎么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幫助我們學習,來理性的解決我們的煩惱和壓力。
進了心理學的大門,讓我豁然開朗。盡管四個月的心理學學習帶給我們的東西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需要靠我們自己去領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時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也有人因為自己沒什么優點和特長或者某些方面的缺陷,而郁郁寡歡,自暴自棄,覺得老天對自己不公。心理學讓我們更全面地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存在什么公平與不公平,也不存在誰強誰弱。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利,或快樂、或悲傷。我們不應該抱著自暴自棄、自卑的態度去生活,我們應該正確的評價自我看,接受自我,分析自我,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樂觀地去應對生活中出現的不適應與不協調。
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一個人只有同時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個完完全全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在當今社會下,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進意志、個性、氣質等非智能結構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需要,是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素質教育的需要, 是探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紀律的科學。學習心理學,對于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于關注他人,幫助他人也有重要意義。一個人的內心情感——喜怒哀樂憂傷悲會直接表現為外在行為上,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會使外在的生活充滿愉悅之感。 學習心理學之后,會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健康狀態,同時也會更加關注周圍的人。以前會厭煩電話里父親母親隔山隔水的嘮叨,會因為同學之間處事不快而大動干戈,會覺得似乎受委屈的總是自己卻很少從對方立場去考慮問題。而在學習護理心理學之后,才學著多多關注他人。也許那些是我們的至親至愛,是我們的同學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當我們用公正、公平的心態去考慮問題后,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和諧,與環境相和諧,與社會相和諧。
總之,這四個月的心理學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如果非要問我的最大收獲的話,就是讓我更客觀的了解我們自己,了解我們的世界。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5
心理學是一門并不古老但卻十分神秘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認為它可以使人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控制別人的思想。我也是懷著同樣的想法才選了社會心理學這門公共選修課。
在接觸社會心理學課程以前,我總以為社會心理學很虛幻,但是通過這幾次課程的學習,我懂得社會心理學的根本問題是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的問題,人的本質問題是人存在的依據問題,人的發展問題是人存在的價值問題。因此,認真學習社會心理學,深刻把握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的問題,
現在的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90后,一般都是這樣,不會去顧及旁邊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還是任何一個地方,他(她)們都是這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要找地方去發泄,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行為。他(她)們只會在別人的身上去找原因甚至動手,所以往往這種人不會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觸。
我們大學生都覺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隨著對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學習,我發現結果并非如此。我們考慮過自己的心理健康嗎?我們考慮過自己的追求和動機與心理學的關系嗎?我們認真地總結過自己的個性與社會性嗎?我們關注過自己的逆商嗎?沒有,從來都沒有過,我們只關心高數考了多少分?誰得了一等獎學金·····
經過對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學習之后,我逐漸發現其實社會心理學,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學課程與我們是緊密相關的,對我們的個人發展很有幫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實并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要學會欣賞自己,自我認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認同;其次要學會善待自己,在氣憤時心疼一下自己,找一個僻靜處宣泄宣泄,不要讓那些無名之火傷身;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訴說訴說,讓陽光復現;第四是在勞累時,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不住太多風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時,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戰勝疾病的力量還是在自己堅強的意志。
我們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復雜。把一些小問題看得太重,但是現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使我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并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梢院敛豢鋸埖恼f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著。我很感謝我們的老師以及我們的同學,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雖然社會心理學的課程不多,但是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以后還需要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社會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5篇12-23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7篇12-22
幼兒心理學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12-23
教師學習心理學心得體會(精選8篇)12-22
護理心理學心得體會范文(通用7篇)12-26
內經與心理學01-25
學習心理學心得12-24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后感12-10
心理學專業求職信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