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課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講座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講座課心得體會1
蔡科長今天用28年的檔案歷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檔案課,檔案的特殊性決定了檔案人員一定要具有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配合意識、法制意識、創新意識和奉獻意識。檔案工作不干不知道煩,不涉及不知道難?梢哉f檔案工作也是一項良心活,說簡單也簡單,想省事也能省,簡單的方法一“堆”了之,但其唯一性、真實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檔案工作的特殊性,其價值的體現不在當前,而是若干年后。我們平時所做的工作就是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如果不歸檔整理,劃分期限,編寫目錄,一旦利用起來就困難了。
檔案對我來說是神秘的,聽了蔡科長的課,讓我對檔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更感到檔案是一部歷史,即有保密性又有公開性,要求我在平時學習檔案時,拓寬檔案的視野和思路,加強政治學習,獲取適應新形勢需要的相關知識,著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檔案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準確把握檔案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和重要作用,把我們檔案的規律熟記在心。
在這一個多月的整理檔案中,讓我深深感到老檔案人在工作中的細心、耐心,從蓋章這一小事上,蓋章的位置必須在中間,蓋章必須清楚,并不能有多余的邊框,老檔案人對工作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了我,感動了我!我今后要使自己逐步掌握檔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業務技能,以及與信息管理相關學科的知識;掌握和熟悉我國檔案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國內外檔案管理與信息管理的前沿成就與發展動向。使自己早日成為優秀的檔案工作人員。
講座課心得體會2
20xx年5月18日,臨高縣培訓辦組織小學三年級數學老師在第一思源學校培訓,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陳老師的講座《基于學段目標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觀摩她的示范課《搭配》,我聽后,頗受感觸。
陳風云老師指出:
一、大目標:面向全體學生,賦予每個學生學習的權利。
二、大目標的達成需要老師有正確的學生觀。
1、每一個學生成長需要經歷失敗的體驗。
2、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經歷成功的喜悅。
3、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經歷獨立自主,對自己負責。
三、老師是促進者:用情境激發,用問題啟發思考,用平等營造安全環境,教師是“平等的”參與者。
四、教師是鼓勵者:用真情激發學生上進,用責任助一臂之力。
陳老師的觀點給我指明了方向,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我要多學習她的教學理論知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傾聽,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下午聽了陳老師的展示課《搭配》,受益匪淺。
1、陳老師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耐心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發表出不同的見解,課堂氣氛和諧,師生互動非;钴S,讓學生在互動中尋找搭配。
2、陳老師設置問題,貼近學生生活。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中,陳老師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教師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要非常明確,所有的教與學的活動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講座課心得體會3
我非常贊同教授的觀點:如果你沒有真正走進一名教師,不曾深入的了解他所處的特定的教學環境,就沒有資格對他的課進行點評。我沒有真正餞行王教授的教學模式,只是根據這些日子以來我身邊的同事所作的探索課及我們之間的交流,來談一談我的感受。這些感受注定是淺薄、片面、直觀甚至是偏激的。也許它唯一的可貴之處就是真實吧。
我的感受主要有兩種:驚喜與疑惑。
驚喜的是一直以來,不斷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的不懈動力就是變革與維新,然而,新事物的出現總是無一例外的由于遭遇質疑、阻撓而舉步維艱。教學改革也是如此。而王教授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自己的教學模式并身體力行地去實踐,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去認真學習!我真的從心底里深深地佩服并尊重他。疑惑的是許多老師在探索與實踐教授模式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暫時無法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卻是這種模式所回避的,因此教授本人也不曾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驚喜的是,知識樹的創意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它體現出知識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疑惑的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的小學英語學科的知識樹都是一個樣子,左邊單詞右邊句型,每一課都是信手拈來的把知識簡單的劃分為單詞與句型 ,如此單調又毫無懸念的重復意義何在呢?
驚喜的是新模式是如此的重視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疑惑的是對于那些學習意識淡薄,由于年齡小而毫無自制力的學生即便是一對一的進行教學都很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自學又從何談起呢?
驚喜的是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疑惑的是這樣的座位位置無法兼顧學生的視力調整與骨骼生長,也給課上紀律帶來了隱患。
驚喜的是人人清的理念關注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也是深藏在所有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最高理想。疑惑的是這個理想太過高遠,如果真的做到了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學困生了。英語大課堂上的每節課都完美的做到了人人清,那是臺下練習了無數次后的完美表演 ,不是真正的教學。
驚喜的是我們要進行新的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了,疑惑的是我們身在教學一線的教師竟然沒有自己的教學模式,而只能聽任前人探索的模式。
我有太多的驚喜與疑惑, 驚喜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懷有美好崇高的教學理想,疑惑的是只要整體的應試教育的模式不改變,我們所作的一切改革也只不過是在為提高應試技巧做準備,在高分與高能之間走鋼絲。什么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看看六年級畢業考試前晚自習中忙忙碌碌的身影就知道了。
希望我們會在解決疑惑中,創造驚喜,不斷前行吧。
講座課心得體會4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魏書生
這次我們在學校共同欣賞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專題講座,題目是《如何當好班主任》,這是班主任不可不聽的講座,他告訴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奧妙,聽魏書生的報告、讀魏書生的文章,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舉手投足、字里行間無不感受到他質樸的人格魅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首先,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律。
三個統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一,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主體思想與發展思想的統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展、借鑒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人和工作的關系,人和他人的關系,人和自我的關系,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于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其次,對魏書生的語言的評價: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他從來都是站著演講的,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著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說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說教,從容中蘊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系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首愛國敬業的頌歌。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第三,魏書生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于教師是最有利于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著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于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終身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臺。教育的理想主義,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是那些閃爍人性光輝的舉措: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唱歌、寫說明書、做好事、寫心理病歷,堅持每天做100次仰臥起座、俯臥撐,“一分鐘競賽”、“學會使用‘邊角余料’”等等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著真真實實的情感。
第四,魏書生對學生愛的教育。自愛愛人的魏書生,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書生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魏書生就是這樣,他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脫;有社會活動家的閱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范,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著。
講座課心得體會5
這次美術專家講座,對于我們非美術專業老師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時間雖短,但感收獲頗豐.在講座中,專家拿出了很多范畫,再用一些,用直觀的比較,讓我們較深理解了,自由繪畫對于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重要!讓孩子自由的`創作,學會去認真傾聽孩子們的美妙聲音,從而發展幼兒的創想能力.
幼兒的美術活動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幼兒的創造。這些不經意的“創造”就象是陽光的斑點,只要稍不留神,他們就可能一閃而過。教師要善于捕捉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出現的這些“跳動光斑”。成人怎樣看待幼兒的這些創造,將直接影響到幼兒對作品的看法。幼兒的畫在成人的眼里也許并不怎么樣,但幼兒自己卻很滿意。消極的評論幼兒畫的“不像”,對幼兒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同時也會損害幼兒的自尊心、自信心,使發展對美術活動失去興趣。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靜靜聽聽孩子的心聲,聽聽在孩子心中那幅畫有多美!
講座課心得體會6
陳教授的報告會讓我受益匪淺,經過她充滿活力與活力的講話,讓我明白了,自我的幸福要由自我買單,自我的成長要由自我拓展!耙簧凶钪匾臅r刻就是當下,把每一個當下都過好,那就是幸福的人生”。是啊,如果只是單純的選擇幾個人作為最重要的,我們會在沒有他們在身邊時感到迷茫,失去前進的方向,而如果我們以當下為帆,定能推動我們的小舟一路前行。“沒有交際本事的人,就象陸地上的船,永遠到不了人生的大!。陳教授向我們詳細的解釋了人際交往中易出現的問題,并運用相悅定律、鑰匙定律等實用定律讓我們充分了解了人際交往的關鍵所在。“人的一生并不都是圓滿、甜蜜、健康而繁榮的。而擁有一顆熱愛一切完美事物的心靈,能讓我們勇敢地走過荊棘越過難關,走向我們期待的完美生活,從而擁有完滿而精彩的人生”。陳教授在報告會將要結束時把這句話送給了我們,并期望我們能夠靠自我的雙手為自我的幸福買單,有所成長有所收獲!
短短的一個晚自習,我便被教師的虛懷若谷、和藹可親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此次宣講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不僅僅了解到了黃金定律、白金定律、相悅定律、鑰匙理論、沉默的陀螺的真正內在含義,更是認同了陳教師的那句話“我要學會通透和靈動,也要追求內在的一分圓融”,并把它奉為我的座右銘。我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理性、理解、寬容來接納別人,學會傾聽,懂得贊美別人,那么我們就會發現,未來在前方,期望的光明在閃爍。
這次報告會過后,我想了很多,確實,說話是一門藝術。很多時候,我們在不經意間就說了一些錯誤的話,可能在說者看來沒什么,可是在聽者看來確實有問題,這就可能在說者與聽者之間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當學會去聆聽他人,從心底里去欣賞別人。要記得,人總是喜歡喜歡自我的人。
講座課心得體會7
4月23日下午,張老師組織工作室的導師和學員們在新世紀學校觀摩學習聞達英語培訓學校上的一節30分鐘的展示課。同為英語老師,且聽且反思。感觸很深,感想很多。
一、賜我長袖,我自善舞——于學生:授之以漁,融會貫通
自我介紹——有趣有效!
聞達年輕親和的老師,自我介紹中文名字讓我眼前一亮。寥寥簡單幾筆,一只小魚,一個太陽。而當孩子們自然的說出英文fish or sun 抑或是中文“魚或太陽”時,她卻板書“Miss 魯” 。而這樣的熱場和自薦也巧妙的運用了即將開講的主題——拼音英語,音形文字。
用母語教第二語言——實用實效!
自然拼讀——將中文的聲母韻母延伸到英文的元音和輔音。將音形文字遷移成學習單詞的最高效方法。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老師用一首字母發音歌曲結合動作讓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形式反復模仿反復跟唱,不拘泥于全英的課堂,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去解釋、去鼓勵、去稱贊。
課堂評價階梯——淡化競爭,強化努力。
用小組階梯的形式分為兩個小組,有進步的依次上不同等級的臺階。上到頂級可以得到一本書,再回頭攀登。強化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起為小組貢獻力量。上臺階的形式讓學生知道,學習新知識一定有困難,但是也會收獲成長更多。
二、 賜我長袖,我自善舞——于教師:選擇自由,創意無限
培訓學校于公立學校相比,有更多選擇的自由。無論從教材、學生、教學方式方法、甚至是理念上都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而不用受體制內的種種干擾和限制。這就決定了他們可以更專注于英語教學,鉆研教學教法,積極創設教師的培訓和提升機會。
講座課心得體會8
20xx年XX月XX日,我十分榮幸的在學院聆聽了來自師范初等教育學院的張老師,以及來自師院外國語學院院長白教授的精彩講座,她們的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聽起來一點累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透過學習,我領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理論水平得到了必須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頗多。
英語課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影響人本身獲得知識、發展潛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在簡單、愉快中學好英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我認為首先老師要有良好的情緒。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這不僅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聯;更有利于營造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其次,老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于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讓學生有話可說。在這次講座中,兩位專家都提到英語課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語課堂中設法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所謂“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語課堂搬到社會,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課堂,從而實現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溝通,變課堂為言語交際的場景和處所!吧罨钡膶嵺`活動有購物、采訪、自我說、游戲(如猜謎、競賽)、問路、新聞廣播等等!吧罨钡慕虒W環境設計,使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了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其效果不僅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產生真實的“言語體驗”,這種“言語體驗”是培養學生英語潛質、塑造學生整體人格的切實途徑。
英語教師要發奮提高自身英語水平!耙o學生一滴水,我們就要有一桶水!边@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小學生剛剛開始學英語,因此教師英語的水平是十分關鍵的。如果自己的語音語調都說不好,那豈不是誤人子弟?因此我務必發奮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水平,堅持每一天說英語,做到多讀、多聽、多寫、多練。
聽完講座,收獲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們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學子們都在等待著我們給他們注入新鮮的血液,因此,我們要把學到的東西附注于行動,不斷探索,刻苦鉆研,在深刻明白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教好,會使用英語的各種人材。
講座課心得體會9
12月31日上午,有幸參加了在西安小學舉行的《聽課、評課、研課與教師專業成長》專題講座,雖然講座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上午,但許貽亮老師的講話卻帶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作為一名踏上崗位不足4年的新教師,我覺得聽課、評課、研課與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對一個新教師來說,堅持聽課,可使自己盡快成長。自己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節課就是在“聽”中度過的。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覺“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不能照搬別人的模式,很多新教師,喜歡完全照搬教參或別人的教學模式,我覺得這一點是不可取的。新教師的“學”和“模仿”,不能是照搬,要學會取長補短,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專業成長。
評課對教師專業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評課可以促使教師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反思中不斷完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那要如何才能評好一節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課前要了解所聽課的內容,只有了解了教學內容,在評課時才能有的放矢,所以現在每次聽課時我都帶上相應的教學用書;
2、從聽好課入手,做好聽課記錄;
3、多反思,多假設性反思。這節哪些地方上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如果我來上這節課,我會怎么上?
從準備教學區公開課和新教師匯報課評比活動的過程中,我覺得研課與教師的專業成長更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走上崗位后我承擔了一次教學區公開課,若干次校級公開課,參加了安海鎮新教師匯報課評比活動和其他比賽,在準備這些課的時候,和其他教師共同研課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大家的思維在研課中碰撞,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群策群力,年輕教師在此過程受益頗多,研課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學習的機會。
講座課心得體會10
很久沒聽過專題講座,也很久沒聽過自己感覺實用的講座。但胡博士的講座,讓我對教學論文有了一點的希望和興趣。胡博士的確從我們一線老師的實際情況著手,分析我們對論文恐懼的原因,步步化解我們心理的疙瘩,在重建我們信心的同時,也提了許多有效的建議和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說句題外話,我注意到了胡博士在說寫論文之前說了一句:暫且我們不討論是不是有必要人人都要寫論文。)
首先,是心態態度。我們有了研究的心思,就會時刻有反省和關注的觸角,這時候選定領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自己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再怎么關注和研究,也不如領域里的專家教授點破來的快,畢竟人家是專門做研究的。每次我們教研員去開會回來,都會說些開會的資訊,或是市教研員做點評時,即便很零碎的熱點,但對我們來說,也有不少的啟發,有時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話說回來,所有的研究還是必須源于自身的意愿,這樣的態度,才會是在做研究,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所以端正了態度,我們就會有研究的動力和方向。
其次,弄懂論文的“規則”。在胡博士的講解下,對優秀論文的共同特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實也是對寫論文的“規則”有了了解。個人很喜歡胡博士提煉的這幾個特征:標題清晰:直達主題,凝煉特色;解決問題:言之有物,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要明確:做好框架,不要“骨質疏松”;術語專業:分清場合,體現專業素養、研究素養;言之有據:用“量化數據+定性案例”支撐結論;呈現有法:巧用圖示、文體、文風;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不要簡單堆積;觀點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文獻規范:文獻要標注、規范、正確;格式工整:細節決定成敗,界面也是生產力。這幾條下來,一篇優秀的論文差不多就可以誕生了。加上規范的標點和格式,規范性,成品就出來了。
最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是胡博士說的,我覺得好文章不但是改出來的,關鍵還是寫出來的。不動筆,所有的話都停留在口頭上。不管多么深厚的知識和情感,沒有行動,還是沒有文章出來的。即使有個很差勁的雛形,不斷地修改,還是可以化腐朽成神奇。我個人就是很怕動筆,提筆就有諸多的擔心,所以總沒有文章。
總之,胡博士這次實用簡潔的講座,給我們不再單是聽完激動,是會后能行動的收獲,最重要的,是希望還能有優秀的論文出品。
講座課心得體會1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北京師范大學鄭日昌教授《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受到很多啟示。鄭教授談到養成有條理的習慣——細心的習慣。在這一點上我很欠缺。馬虎總是我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每次測試總因馬虎失掉好多分。就說上周數學小測吧,好幾道題因為不細心而失分。鄭教授告訴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糾正不認真、馬虎的壞習慣。比如:自己收拾房間、疊被子。還可以做修改病句、練字的練習。今天我終于找到我的病因了,我高興,還有這么好的藥方,我真得好好改改我的壞毛病了。我要做一個勤奮的的人,一個自覺的小主人。早上不再是父母叫了N遍才不耐煩地從床上爬起來,飯也不想吃。早起幾分鐘,就有時間收拾自己的房間,不再丟給父母去做。日常作業上爭取少出錯誤,學會自己檢查。要做生活的小主人。鄭教授講的學習方法更是給我上了生動的一節課。我明白了自己為何考試前總復習不好的原因。課前預習,這一點我總是忽略。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還有及時的復習,對于史地生政,我總是到考前才臨時抱佛腳,結果一股腦塞進來卻掌握不了。每周要根據老師的課堂筆記將一周的知識點復習一遍,這樣既輕松又有效果。何樂而不為呢?艾賓浩斯曲線告訴我們及時復習會讓你的記憶增強。遵循規律才會有好的收獲。
每天回家做作業要先復習在做題,這樣既快又準。為何你偏要反著來呢?學習是很嚴密的,一定要講方法。要有科學的方法加上訓練才會有好收效。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自我控制。一定要全情投入,排除誘惑,只有達到心如止水的狀態,學習才能有效果。這是提高學習的最好途徑。媽媽總是說可以允許成績的落后,但決不能允許承認自己不行,更不允許自暴自棄,哀莫大于心死,即使你現在倒數第一,只要你能頑強的戰斗下去,最后你一定能成功。高考不僅僅是考上一個大學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這一年的努力,為自己的一生奠定了一個堅實、自信的基礎,在以后的道路上,你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但每每想到這一年你克服的困難,你還有什么困難你不可戰勝了。
學習僅僅是一個手段,它真正目的是通過學習,練就一種頑強的心理品質——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堅持性,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千方百計克服困難的頑強性,學習善于冷靜而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與行動的自制力。有了良好的習慣做基石,又有方法作指導,再加上自己的自信,我想搞好學習會是水到渠成的!
講座課心得體會12
今天星期六,沒有休息,去中心學校參加繼續教育“上好課”專題學習培訓,聽專家講座。這次主講的專家是至德小學的秦斌老師。秦老師是省教壇新星,人很年輕,30歲左右,戴著眼鏡,面容消瘦,顯得文質彬彬;秦老師普通話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兩個小時的演講很有激情;秦老師理論聯系實際,從一線教師的視角為我們詮釋了怎樣上好一節語文課的理論,講座深入淺出,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一節好的語文課首先應該是真實的。有許多語文公開課、競賽課,教師在設計時就把追求完美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課前訓練學生的有之,課中“誘導”學生的有之。于是,教學變成了演戲。這是語文教學的悲哀。殊不知,真實的才是最動人的,真實的也才是最美麗的。虛假的美麗只能取悅于一時,真實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動人心。讓語文課遠離虛偽的美麗,永遠煥發青春的活力與真實的生命力。一節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實的指標。這種課可以稱為真實的課。
一節好的語文課還應該是科學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遵循母語學習的規律的語文課才是好的語文課。教學目標要科學,要體現三維體系,要符合學生實際,要突出教材的重難點;教學過程要科學,要過渡流暢、銜接自然;教學方法要科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形成能力。
一節好的語文課更應該是高效的。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講求效率。語文教學也不應例外。一節好的語文課,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之中,都能在課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賞與運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發展和提高,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對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是否有效,收到了怎樣的效果”是評價一節課的最終標準。
【講座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校長講座心得體會12-27
消防培訓講座心得體會12-27
道德講座心得體會范文12-26
公司講座心得體會范文12-26
書法講座心得體會范文12-26
工程專題講座心得體會12-27
旅游發展講座心得體會范文12-27
教師班級管理講座心得體會12-25
特殊教育講座心得體會12-25
家長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