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1
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系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并且對小學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采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復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2
一、確定適當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既是教學活動的動身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的不僅包含知識和技巧方面的要求,也包含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緒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的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于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的,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程度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的是這樣確定的:?控制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于這一目
的,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領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后達成了教學目的。從這節課的目的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的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樸,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緒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遇。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的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摸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接洽,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并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念在該目的的領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寫班級中一名同窗的位置,然后把同窗們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現方法的共同特色──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寫這位同窗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窗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現,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討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后,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斷定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斷定對錯。最后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窗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窗就到前邊,在精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后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后,電腦上會涌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親密接洽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控制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逼真地感受到,要確定適當的教學目的就必需精確地處置好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程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緒與動作技巧等目的的不同層次。
二、課前導入,注重情知相攜
學生知識的形成與情感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注重情知相攜,教學氣氛會更加和諧民主,學生會學得主動、活潑、愉快,整個課堂呈現出的將是和樂美好、真情流露,課堂也會煥發出智慧的光芒與生命的色彩。
如教學?可能性?這一內容時,我們創設了這樣的游戲:教師用一布袋,袋子里裝有帶顏色的乒乓球,教師每次摸一個讓學生猜是什么顏色的球,通過同種顏色和不同顏色的兩種情況,讓學生猜測,體驗到可能與不可能。交換角色,學生摸教師猜,進一步體會出在什么情況下可能某是一種顏色的球,在什么情況下不是同一種顏色的球。通過游戲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數學。
至此,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陡增,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接下來的學習便是他們懷著愿意學好數學的情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了。
三、組織數學活動,高效的探究與體驗
組織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構建素質教育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性環節。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為了體現?做數學?的過程,作為教師最好能高效地將課本中的書面內容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經歷有關的活動,獲得對有關知識的體驗,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愉快的體驗,
如?圓的面積?一課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新知學習的。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通過滲透轉化思想,使學生能利用舊知,自主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在學習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由學生回憶,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極公式是如何推導的,類推出圓面積公式是否也可以將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呢?通過設疑,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激發。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動手動腦,參與面廣。通過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形,有的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于長方形。隨后,各小組進行交流反饋。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深化,不僅認真聆聽同學的發言,還不斷的提出疑問或補充,更為重要的,通過反饋,學生意識到集體的智慧遠遠超過了個人的聰明,合作使問題得到了最優化解決。
四、關注習題的優化組合,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學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習題的預設要盡量體現基礎性和發展性、層次性和整合性、應用性和趣味性。組織練習活動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練習內容要有針對性、典型性,練習安排要有坡度,有層次,練習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練習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等等。在教?分數除法應用題?時,可出示以下兩條條件:五年級有學生111人,相當于四年級學生人數的3/4,再給3個問題:(1)四年級有學生多少人?(2)四、五年級有學生多少人?(3)三年級學生人數是四年級的3/2倍,三年級有學生多少人?這道題有3個問題,可采用分層練習:學困生做第1題;中等生做第2題;上等生做第3題。這樣一道綜合性題目,根據問題的難易度適用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水平與學習要求標準,設計行之有效的練習,做到巧練,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對知識進行不同層次的概括,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素質。
再如,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練習課,可設計如下練習,根據條件補充問題:?甲數是125,乙數是25, ??要求學生補上:?甲數是乙數的百分之幾?、?乙數是甲數的百分之幾?、?乙數比甲數少百分之幾?、?甲數比乙數多百分之幾?等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列式解答。在學生解答完四個問題后,再將?乙數是25’,或?甲數是125?改作間接條件。這樣,可圍繞著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這一重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橫向、縱向聯系,這樣有助于學生將各個知識點聯成珠,結成網,形成知識體系,取得舉一反三、以一題帶一串、以少勝多的練習效果帶一串、以少勝多的練習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3
我是大莊子小學的劉坤,1986年畢業于靜海師范,30年來,我一直默默無聞的堅持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與各位老師們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魏書生曾說過:采百花,釀自己的蜜,這一句話,深深影響著我,鞭策著我,在實際教學中,利用工作之余,認真學習最新教育教學理論,在教學活動中大膽實踐。積極參與各類培訓和學習,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的教育方法,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讓自己能有一桶水去澆灌我們的花朵。
二、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
1、讓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仔細觀察,獨立思考,獲取信息,提出問題,不懂就問,合作學習,自我評價等等。像學習語文一樣,學數學,也要勤做筆記,做批注。
2、讓學生學會做課后作業:指導學生在做課后作業前,先瀏覽課本,復習課本上的知識點,然后在開始做作業。這樣可以減少很多錯誤。
3、讓學生及時糾錯:要求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糾錯本,將每天作業或練習中的錯題及時記錄下來,并簡單描述錯誤產生的原因。每當一個單元學完時,學生就可以對照自己的糾錯本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避免了盲目地進行復習。
三、建立良好班風、學風,賞識激勵,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在接手這個班之后,我就培養了一批班干部,作為老師的小助手,在班內確實起到領頭雁的作用,尤其現在一個數學老師帶兩個班級,班干部就更為重要了,同時班內對每位同學的學習、作業、紀律等情況設立積分表,看誰積分最高,就對誰進行及時獎勵 ,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傾注愛心,鼓勵為主。
偏愛后進生,嚴愛優秀生,博愛中等生,組建一幫一互助組,使各類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與提高,是提高整個班級數學成績的保障。
每個學期,我都會在班里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里各有一套領導班子,他們各司其職,又互相競爭,互相學習,當然也互相牽制。既鍛煉了人才,又避免養成某些班干部驕傲自大的情緒。同時班內對每位同學的學習、作業、紀律等情況設立積優表,看誰的優達到了要求,就對誰進行及時獎勵 ,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干部培養好了,就由他們協助,持之以恒的地幫助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對優質教育強烈需求的家長群以及性格各異的學生。所以我會經常向周圍的每一位同志學習或討教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新教材為引導學生獨立進行正確的數學思維、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了理想、寬松的空間。在以往應試教育和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一般采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講課追求講深講透,一步到位。對精講多練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認為精講多練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訴給學生,然后相對于公式、定理的應用,編擬出很多題目要求學生做,大搞題海戰術,從而使學生理解為學數學就是做題,而做題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學生學到的不是數學,而只是解題技巧。數學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為主線,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們要充分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從實際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思考和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充分發揚民主,扮好自己的角色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還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能代勞。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學生的數學知識和能力是他們自己悟出來的,做出來的,不是老師硬教出來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項知識都是他們經過實踐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學生的許多數學知識和能力可以由學生自己在思考實踐中感悟得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個知識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與課堂的教學實際,設置合適的問題去激發學生的思想,一句鼓勵的話,可能會催生一個牛頓;一個表揚的眼神可能會誕生一個愛迪生;一個關鍵的問題,可以產生一節活力課堂,也可能會給課堂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這樣,在適合學生的問題引導下,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緊緊地圍繞教師的指揮棒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揮,思維得以充分激發和展現,整個課堂就顯示出了極大的活躍性、民主性、尊重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盡可能的激發,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同時也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三、努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觀念
某些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枯燥無味,認為學習數學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則和解題規律記熟,然后反反復復地做題。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我們身邊的數學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列舉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素材和形象的圖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樂學、愿學、想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為學習而勤奮,不會有一點苦的感覺。
四、關注個體差異,努力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五、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為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這樣做可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益。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5
我從事小學數學教育已有十幾年了,在這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以及與一些優秀的前輩老師的交流,我總結出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驗。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創設各種各樣引發他們興趣的學習情境。當然在情境設置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情境設置的一些要點。
首先,必須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要為教學服務。如果是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就要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而且要非常具體,要有新意和啟發性。這樣學生能理解問題的含義,才有可能來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創設的情境要真正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那是做秀,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其次,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做為老師,在做課程設計之前,必須充分的了解學生。對于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盡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教學情境之特點,我覺得非常適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創設的情景要充滿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創設的情景要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應寓于生活實際,且運用于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系,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例如我在教學求圓柱體容積的時候,帶了一只木水桶,讓學生主動測量,計算,檢驗。學生們興趣十足,他們竟然能自己得出結論:計算時要使用內直徑和內高。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并體會學習數學是大有用處的。
三、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是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增強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學《按比例分配》后,讓學生做探究延伸題,學生積極性非常高,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后那種喜悅溢于言表。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是這樣去設計的。
總之,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增進學生的交往,體驗情感,提高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6
1、結合生活累積經驗充分調動課堂靈動性
由于數學知識抽象嚴謹化,程式化,字符化,所以就數學課堂本身來說是缺乏熱情,課本知識過于死板,課本教材割斷了生活與教學的密切聯系,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在數學教學中盡量把學和玩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中玩兒,在玩兒中學,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更容易吸收接受。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時,可以說:在一個晴朗的夏天,一只美麗的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這時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蜻蜓要這么說呢?這樣的教學就把學生帶到了一個童話的王國里面,讓學生有無限的想象,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顯得數學的教學與學習不那么枯燥無味了。
2、尊重個體差異針對性教學加強實踐操作
學生在先天與后天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先天上的智力一般,有的先天在數學上就有天賦,有的后天努力,有的后天松懈,學生們都是不穩定有很多的問題存在的,那么,教師就應該針對這些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教學的方案。只有因材施教,教學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那么教學才能順利的開展,從而充分的發揮出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才能使學生的才智充分的發展,充分的被挖掘出來。任何的學習都應當付諸于實際,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出學習的作用,實踐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活動,特別容易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從實踐中最大的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非常愉快的活動玩耍中將課本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識牢記在心,更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快樂的學習。
3、多表揚學生樹立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
數學的學習確實需要很多的天賦,人生來就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就是在學習上人們所說的天分,有的同學腦子很靈活接受能力就快,數學和語文不一樣,不像語文有那么大的靈活性,數學的公式是死的,所以學習起來就會比語文有局限性,現在的許多教師很容易偏愛一些學習好的學生,而忽略掉一些學習上比較吃力的學生,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教師應當多偏愛那些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這樣才能消除學生在學不會的基礎上更加害怕,抵觸畏懼數學的學習,多給這些學生機會,并且在學生作業的評語上下下功夫,多給予一些表揚,激勵的評價,多給這些孩子一些鼓勵,關注,讓這些學生感受到自己沒有被忽略,并且對他們抱有深深的希望,才能讓這些學生如沐春風,更加敢想敢問,這樣才能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每個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老師可以制作一些小紅旗小紅花作為獎勵發給這些學習困難上的學生,多表揚,才能促進這些學生主動的學習,嘗到學習上的甜頭。
4、對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加以反思
教學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教育紕漏,或者教育方法不得當,導致收到的教學成果也甚微,所以要經常的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整理,從而得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年輕的老師這點尤為重要,因為經驗不足,所以更應該重視反思,因為數學的程式化符號化以及脫離實際的課本化枯燥在所難免,所以及時的反思,來積極的從學生的角度改革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并與學生多交流,積極汲取學生的意見建議,一定不能夠以自己的主觀意見為依據,限制學生的思想,教師不僅要學會教學,更要學會學習。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的教學方式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教師進行教學上的反思更是對自身的提高,既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也有利于教師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
5、關于課堂的互動性
眾所周知,課堂提問是教學內容中必不可少的,而提問也是需要有技巧的,很大一部分的老師比較喜歡提問優秀的學生,這樣在課堂上不耽誤時間,教學成效快,但是這樣就容易使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產生被忽略不重視的感覺,從而就會導致這部分學生自我放棄,這些學生被遺忘到角落里面,得不到表揚,也得不到批評,一定要激發那些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膽小如鼠的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
6、案例研究分析
比如說有這樣一個教學的例子可以借鑒說明一下,一位老師出了一道數學應用題,一套辦公桌椅的價錢是108元,其中辦公椅子的價錢是辦公桌的八分之五,那么椅子的價錢是多少?這道應用題在教師的引導作用下得出了結論,并且用許多的算法得出了椅子的價錢,但是當教師準備做出小結的時候,有學生提出了質疑,并說一張辦公桌不一定就是配用一個椅子,可以是兩把椅子三把椅子,這樣就不是這樣的結果了,教師聽后就非常不耐煩的斥責學生想的太多,并且打斷學生的思路想法,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灌輸式教學依舊很嚴重,教師們并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思想與想象力,非常的自我,我行我素,這樣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和需要改革的地方,教師應該在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以后,仔細的分析總結一下自己教學內容中缺乏什么,課堂內容設計是否合理,怎么樣才能讓數學使學生們感興趣,怎么樣教學才能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提出問題,才能直接的知道學生的疑惑之處,才能更有利的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12-26
小學的數學教學計劃范文03-21
關于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01-05
小學數學期末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8
小學數學教學大賽課心得體會12-30
小學數學教師家訪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12-27
小學數學國培工作心得體會范文(通用5篇)12-28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06-24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參考范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