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
《非暴力溝通》是我在過去的20xx年所讀的書中最喜歡的一本,也認為,在讀完第一遍后,它確實對于我個人產生了的影響和改變。它是我當初加入《媽媽你聽》全國讀書會大群讀的第一本書,和其他群里的媽媽們每天讀書打卡,每次閱讀都能感受到收獲良多。每天讀書,也會特意留意觀察自己與別人相處的日常,反思了自己與周圍人的相處模式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慢慢懂得了,原來自己與別人的溝通并不是真正的溝通,因為最后的結果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使我們之間矛盾更加激烈化了。以前的.我們總以不是你輸就是我贏,或是兩敗俱傷收場。
把書讀了第一遍后我懂得了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是讓非暴力溝通順利進行的四個基本要素。我也把它運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有時孩子無理取鬧,我也多了一份耐心。
有時候,有些話,從老人嘴里說出來,我在以前可能會不高興立馬反駁,但是我現在不會,因為他們說出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或是他們說的不一定就是他們真正想表達的。他們之所以感受到不滿意或憤怒的言論,只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觀察結果,給他們帶來的評價而已。當初因為太喜歡它,迫不及待想更多的人分享它,所以在閱讀完第一遍之后,就在參與的同城讀書會中把它和其他人的書給交換了,目前它還是沒有被交換回來。
很高興,在進精進小組后,我還能再次和大家再次閱讀這本書,但我不想耽誤進度,想跟上和大家一樣的讀書進程,我就再在網上買了一本新的。因為我認為,這本書它是值得反復去讀,多讀多領悟。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
今天學習了《非暴力溝通》,首先了解到暴力溝通的類型和特點,告訴自己要引以為戒,更重要的是學習了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和操作步驟,可以讓自己在人生路上更好地前行。
觀察事實
表達感受
講述需求
請求幫助
這是非暴力溝通提供的溝通方式和具體的操作步驟,對于生活中、工作中的我們都具有指導幫助意義,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雖然溝通效果要因人而異,但我覺得它確實能幫助我們創設良好的溝通氛圍,而這良好的溝通氛圍的創設應該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因為觀察事實,表述事實,所以我們不會輕易給別人下定義,也就叫停了給別人貼標簽這種會傷人使對方尤其是小孩子產生自我暗示的道德評判行為。讓對方看到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對我們可能不甚恰當的評判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導致溝通無法進行下去。這樣也避免了評價的隨意性,甚至是不自覺中流露出的嘲諷或指責等不好的情緒。比如,學生們不喜歡老師翻舊賬,所以咱們可以也是應該做的是就事論事,這樣可以讓學生無可辯駁,以保證溝通的進行。
清晰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教會我們認真而負責任地審視自己的情感情緒,教會我們準確表達,有節制地表達,也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情緒是否有過激的成分或部分,是否會對對方造成傷害,尤其是在面對小孩子時,我們是否是在真誠溝通而非無能地宣泄自己不可控制的情緒。我們無形中也是在做出一種理性處理問題的表率,教會我們的孩子或學生學會認知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要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講述需求,首先要做的就是反問自己:我的需求是什么?我們的需求就是前面提出的感受的根源。既然是在交流中,就要讓自己的需求可以在太陽下曝光晾曬,而非不可告人的陰暗。《巴黎圣母院》中的'弗洛羅,道貌岸然,陰暗、陰損,就是他的需求不可告人。久而久之,他自己給自己挖掘了墳墓。需求的提出先要經過自己理性的過濾,是否正當,是否合理,是否合情。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人會變得更加理智和成熟,會真正的成長。因為正確的需求應該是出于愛,出于幫助別人,讓別人自由、快樂的,讓孩子健康成長。
請求幫助而不是命令對方。做久了老師,習慣了命令的說話方式。既然我們的初衷是希望人們包括我們所愛的家人、學生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愛,那么我們就要讓對方接受,進而做出改變,有所行動。所以我們表達的方式很重要,語氣很重要,把請求表達得具體明確很重要。
今天我是走近非暴力溝通,把這些理念和做法落到實際行動中尚需學習、實踐、磨練,尚需不斷反思、完善,也許過程漫長,但我至少接收到一種較好的思維模式,溝通方式,同時也學習一種做人的準則,體諒他人,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用愛去關注生命的成長。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3
文丨孫寧。本周讀了體會和表達感受以及感受的根源,在這幾章里能夠深切的對比出,原來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都沒有明確的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的.房間很亂,我看到后很惱火,就會馬上氣沖沖地說:“你看看亂糟糟的,像什么樣。能不能利索點啊。”孩子就會說:“哪樣了?你怎么每次都這樣說,你想讓我怎么樣啊?”我瞬間就崩潰了。
當時確實感覺自己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感受并沒有清楚的表達出來,更沒有說出具體的請求,讓他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所以昨天我就試著書中的樣子說:“我看到你的房間有點不整齊,心里不舒服。真希望你能把被子疊好放在床的一邊,再把枕頭放在被子上,看完的書能夠放在書櫥里……”他說:“好的,老媽,畫完畫馬上整理,行嗎?”
我心里有點小得意,原來可以這么簡單的溝通啊!所以,這本書真的需要經常的拿出來讀讀,才能更好的溝通和提高。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4
依稀記得,中學時代的我特別頑皮而母親總是“以柔克剛”地訓導我:“瑞漢,看到茶幾下的兩雙臟祙子和電視機旁那三雙,我不太高興,因為我很看重整潔。”接著,她沉心靜氣地向我問道:“你是否愿意將它們放進房間或洗衣機?”母親期待的眼神使得我立馬收拾好雜物,這種非暴力的溝通方式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可惜現在卻沒有多少機會感受她的“嘮叨”。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溝通方式,但《非暴力溝通》絕對不只是一本提高語言修養的書,經過一個多月的閱讀,我仿佛找到了一個“新大陸”。或許你在工作上感到很懊惱,為什么大家總是不懂我呢?為什么我們的工作效率提不上去?此時,我建議你要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以及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包括我們的言語是否給別人帶來傷害?這本書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們內心的和諧、自我理解、改善關系。
美國著名作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蘊含著人與人之間語言的深度和文字的簡潔,勾勒出我閱讀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在腦海中構造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非暴力溝通時刻提醒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我的母親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能機緣巧合地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來培育母子間的尊重與愛,懷惴著這份難忘的經歷,站在未婚男士的角度來看一些家長對孩子語言上的批評,有時候遠勝于他們肢體上受到的傷害。
當我把這本書的內容給悟透后,自己的內心莫名有一種幸福感:一次約會時,我便把它分享給女友楊曉雯,當時我潛意識只想讓她更多地運用于與顧客的語言表達上,畢竟她是做服裝銷售的,一段時間過后,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對于我們親密關系的處理上也頗有好轉,不再試圖分析對方有什么毛病,而是全心全意去體會我們內心的需要,至此,我們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難得的平和。
我曾經讀過《關健對話》,但《非暴力溝通》用深入的角度剖析了暴力產生的.來源,為什么我們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容易產生暴力的狀況?并且提供很多解決方案,如果說這本書是《關健對話》的升級版,那一點都不為過。實際上此書還可以當作改善國家政治摩擦的潤滑劑,有時候雙方在點燃戰火的前期不妨先冷靜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嘗試站在彼此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尋找需求而不是一味只想著解決紛爭,相信我們采取的這種溝通方式定能改變著當下乃至未來的局勢。
非暴力溝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情況,并根據自己的個人風格及文化環境做出調整,它的精髓在于對其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于使用怎樣的字眼進行交流。工作總結靜謐的夜色,一個人進入非暴力溝通的世界,仿佛見到了青春期的母親和現在的情人,她們倍伴著我一起成長,雖不能改變全世界,卻可以讓彼此獲得愛、和諧與幸福。這是一本終生受用書籍,如同一把神奇的刷子,幫助我們更好地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流露真情。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5
今天讀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第五章,感受的根源。書中第一部分講到,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并不是我們的感受的根源,聽到不中聽的話有四種感受。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只是淺表的'意識到前兩種感受,不是內疚就是指責別人,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書中第二部分講到有助于人們健康成長的七種需要,比較具體,我們認識到人們的需要是什么。書中第三部分講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告訴我們非暴力溝通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又能關心他人。在生活中,最近我們家的關系比較和諧,我娃她爸以前很不喜歡我說話語氣和方式,以前他做家務什么的,不是很愿意,但還是做了。最近通過學習,改善自己的說話方式和積極傾聽。周末本來我早上做早餐,誰知孩子她爸七點鐘自己起來做早餐,帶娃的的時間也比往常多了,晚上也給娃講一會繪本故事。
書中說的只用了一點,其它很多部分目前運用到生活中,一下子還有點距離,有時候不忙的時候,會想想剛才的表達是否滿足自己需要和體會到他人感受。通過每天的學習,自己的生活會改變越來越多,同時也謝謝各位同學的每天陪伴,相信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6
時間過得真快,前幾天還在擔心小孩生病一直不好怎么辦,會不會影響期末考試,索性一切都過去了。但過去的幾天確給我了太多的感悟。
孩子得了流感一直反復發燒,把小孩折騰的沒一點精神,什么都不想吃,沒次吃飯都是哄了又哄也只是吃下一點。這種情況如果在平時我肯定會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逼著他在吃一些的,可在此期間我不但沒逼著還在勸他多吃些時為他開脫。孩子生病了我很心疼,感覺他是那么的弱小,我也出奇的有耐心,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我都盡量滿足,無法滿足的盡量解釋而且非常有耐心的解釋,沒有一點的強迫和不滿。這和我以前的對待方式是不一樣的,至少沒有現在的好脾氣。孩子好了,我也偶爾會反思自己,孩子還是孩子,我還是我,可換個場景我的態度怎么就變了哪?我想,場景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應該類似書中所說是我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個需要,無法為他人負責,更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一顆種子,最開始讓他發芽的,是陽光空氣和水,而不是狂風暴雨。其實,讓一個人變得更強大的,往往不是殘酷的真相,而是愛與呵護。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7
在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前,我對非暴力溝通一直沒有一個較為恰當的理解。讀完之后,我才知道,原來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的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十二個方面向我們闡述了如何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品質得到提升。
首先,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愛,讓愛融入生活。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去探尋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們的愛。我們要通過日常的觀察,找到結果,并清楚的描述下來。要成功的進行非暴力溝通我們還要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感受源于我們自身的需求,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正如文章中所說“如果我們想讓學生經常自查自糾,誠實守信,我們首先要能夠自我反思、誠實守信。如果我們想讓學生知道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我們就要花時間去傾聽他們的聲音、考慮他們的觀點。你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什么樣的學習者,你覺得現實和遠景之間有差距嗎?”如果我們意識到是如何與學生互動的,我們就會覺察,自己是不是在營造一種讓學生覺得安全、信任病鼓勵學生學習的課堂關系。我們與學生的每一次接觸都在傳達對他們的看法,對他們有什么樣的期待。
在培養學生間的關系時,目的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想要營造什么養的課堂關系?一旦目標明確,就很容易找到或創造實施計劃的方法。關于學生之間的關系,作者強調“伙伴互動”關系。這一點我真的好欣慰,我一直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小組共同體打造系列:循環故事的書寫及相互評價、小組職責承擔、小組自主雙向編座位、小組交流等,以及在班級內開展的課前三分鐘故事演講、班級微博墻,都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動腦筋把對應活動開展到更好。
現在要加強完善的,就是關于“隱形天使”活動,每周要固定時間,讓學生說說自己感覺到的“讓自己覺得很感動的小事情“(不要指出具體的`人的名字,就是幸福地講述自己得到的幫助,引導學生學會做“天使”,學會在收到幫助得體的回應和表達謝意。
有效的暴力溝通要求我們借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請求。有時候傾聽比語言更具有力量,傾聽會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學會傾聽尤為重要。讓愛融入生活不僅僅意味著要愛他人,同時還要愛自己。充分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為了懲罰他人。在情緒低落時,我們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將逐漸變得平和,我們才會重獲生活的熱情。
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學會非暴力溝通,我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會受益匪淺。也許是讀的速度較快,對其中的某些內容理解的較為淺薄。但我相信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多,我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8
之前沒有意識到,語言是一個tricky的工具,這個工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帶來多大的誤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于是我尋求這本《非暴力溝通》的幫助,以期改善自己在交流時存在的種種問題,確實收獲很大,讓我對溝通本身有了全新視角的認識。
這本書不是一本討論語言技巧的.書,不是教你更漂亮的話術,不是教你如何說話更好聽。書中強調通過溝通,將對話的重心落在體會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這不正是我們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嗎?同時這本書講的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觀察替代評判、探究感受背后的深層需求,這些都在教我們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
通篇讀下來,我為自己過去溝通中夾雜的暴力和評判感到震驚,為自己拒絕嘗試了解對方感受和傾聽對方需要感到羞愧,這些問題也全都指向我對自身感受的認識不足,自己還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暴力的語言就已經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給和我交流設下了重重阻礙。
書中介紹的非暴力溝通模式,還需要通過練習得到鞏固。希望自己在未來與人的溝通中能夠做到:
1、誠實的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
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用愛和合作的態度感知彼此,化解問題和沖突。讓身邊的人能夠感受到尊重、理解和關愛,讓自己充滿愛和能量。
《非暴力溝通》一直強調,感受是源于我們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以及我們對其他人言行的看法,所以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任。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例文參考》,供大家參考學習,歡迎閱讀。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9
這個周的學習讓我知道,不僅要體會到自己的需要還要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書中說的家庭主婦的例子就跟現實的我一樣,先把情緒發泄了,事情還得自己做,然后還覺得委屈。
學習以后,可能還是控制不住發泄情緒了,但是我會馬上意識到,會心里問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希望對方做什么或者給我什么樣的反饋。很多時候,我對自己太苛刻了,不寬容和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所以才會出來很多情緒,然后把這些情緒歸責于別人。我應該對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動負責。
清楚這一點之后,我們對別人提出請求的話,應該越具體越好,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更加認識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讓對方了解我們的目的,有助于溝通的進行。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請求和命令的區別,這也有助于我去理解PET這本書中用第三法跟孩子做出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如果我提的方案被孩子說No了,我要用心去體會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是什么使他無法說Yes,除非我充分體會了什么妨礙了他同意,我不會試圖說服他。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0
言語之力,可以把生者活埋,把巨無霸徹底打垮。---海涅
有一段時間,感覺生活一團亂麻。為什么那么多煩心事?為什么我說的話總是錯的?為什么我的感受總是被忽略?為什么沒人理解我?無數的為什么,讓我每天愁眉苦臉,躁動不安。
偶然的機會,讀到了一篇介紹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的文章。他告訴我: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語言,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話,在深深地傷害著我們,而我們也總是以條件反射式的不滿傷害別人,于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溫暖,便因此遭到破壞。
我突然意識到,一個人的語言及表達方式對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我所有的問號也許在《非暴力溝通》中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加入了有書共讀營,希望能得到幫助。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就瞅你了怎么地?”
“信不信我削你?”
這是一個網上流行的關于東北人的一個梗,說是百分之五十的沖突都是由這幾句話開始的。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暴力溝通的例子,這樣的對話接下來很可能會引起暴力事件。
大部分語言暴力的根源,其實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將沖突歸咎于對方。而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尋求心靈的和平。這或許是暴力的蝴蝶效應吧。
非暴力溝通,又被稱為“長頸鹿語言”。之所以稱之為“長頸鹿語言”,是因為長頸鹿有一顆大大的心臟,長長的脖子讓它擁有的良好視野。長頸鹿在進食時能夠把刺化為自身的營養,代表著溝通順利進行,最終達成一致。
長頸鹿語言是解決爭端,讓生活和工作的溝通更加順利有效的最好溝通方式。它提醒我們專注于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書中通過一系列生活對話實例,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回應,既能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能尊重與傾聽他人。特別是在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時候,運用非暴力溝通,可以促進傾聽、理解和發自內心的互助,讓愛和尊重重新融入生活。
人們常說:愛能使心靈的創傷痊愈。如果你希望周圍充滿愛,讓我們一起學習長頸鹿語言吧。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1
這段時間有點疲憊,心中那個懶惰的小我時常在作怪;期末孩子的學習也讓我焦慮,書讀得也不走心。
前一段時間孩子生病,落了許多課,最近忙著惡補,家里家外判若兩人。在外面和風細雨,在家里一看到兒子不急不憂的神態,心里就極度不舒服,雖不是河東獅吼,勉強的微笑也是丑陋至極。兒子說我沒有耐心,我特意在他的書桌上寫了“耐心”。看到我寫了“耐心”,自己也寫下了“認真”二字,說:“希望自己寫作業能專心,不讓媽媽生氣了。”當聽到兒子的話,心中滿是悔恨。
其實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對孩子那份直執(我所期望的),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害怕失敗(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樣發展運行,事情到最后,并沒有獲得“我”預期的結果)所以“我”就會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學習如何讓愛融入生活,世間最大的誤區不是不愛,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觀察,道德評判,比較,強人所難),世間最大的欠缺、比愛還奢侈的,是“懂得”,給予對方所想要的,而不是給予對方我們想給予的。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心態的建設,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2
這周繼續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想到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可能我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常說話不經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啊?你就是不孝順。”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會好好說話,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事后姐姐還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啊?咋都跟老爸一樣沖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3
對于“應該”或者“不應該”這個詞特別的不舒服,用在自己身上是打擊自己,用在別人身上是激起憤怒。
記得有一次老公的弟弟出了點醫療事故,據說可能需要通過司法部門解決,可能需要個人賠償。而弟弟個性比較寡淡,老公是個急性子,一直催促著問弟弟采取了什么自救方式,弟弟說等科室大主任回來開會做決定。老公開始坐不住了,一個人干著急,又急又惱地一直跟我數落弟弟對于這件事的不作為。忽然間來一句:“這件事情估計要自己掏賠償,我們應該幫忙。”如果這是這樣二話不說肯定是盡全力幫忙的,但是一聽到老公那些強勢的話,心里的火蹭的就冒起來了,直接頂了回去了:“什么叫應該?”心里想:我欠他的嗎?憑什么應該呢!
其實想想這里這個“應該”加上老公強硬的`語氣讓我感到的是他根本不是跟我商量,甚至都不是通知我,而是強勢地向我下達命令。稍微冷靜后,想表達我不喜歡他跟我說話的方式,然而一出口就是帶著憤怒的指責。希望自己在認識到錯誤的做法后,可以慢慢有所進步。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4
理解他人的感覺和需求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感覺和需求。可是我發現人一旦處于情緒之中,很難去冷靜地分析自己的需求,甚至會被情緒所控制。
最近和男朋友處于磨合期,前幾天在相處過程中正好覺得應該溝通一下,我就向他詳細地描述了我當下的感受以及需求,他也誠懇地道歉并表示下次會注意,可是我卻被那一絲絲求而不得的`情緒控制住了,我的情緒向我表示對方的反應還不夠,我接著不停地向他表示他的行為讓我很傷心,可是他翻來覆去還是那幾句話,甚至覺得不知如何做才能讓我滿意,這時候的我已經完全被那種常見的戀愛情緒給控制住了。
為什么他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都說了為什么他還是不理解?那天真的是身心俱疲,我就開始崩潰大哭,結果本來想非暴力溝通的我一手變成暴力溝通。
其實第二天冷靜一想,除了被情緒控制之外,還有一點,我沒有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其實我希望他能立刻在我身邊陪陪我,給予我一個擁抱,這是他能做到的,可是我沒有說出來,我只是翻來覆去地表示你這么做我不高興,可是希望對方怎么做卻沒有表達出來。
戀愛中,女生好像被洗腦了一樣,就覺得對方應該在自己不說的情況下懂得自己的心思,應該會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浪漫,但是現實卻不同電視劇。
不說你會收到讓你哭笑不得的直男禮物,在需要擁抱的時候給你來一句“多喝熱水”,自己暗暗郁悶可是對方啥都不知道,還無辜地問你干啥生氣。
后來再一次溝通時,我盡管處于情緒之中,但是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他也立刻做到了,一個坎很快就跨過去了,沒有過多的浪費時間和精力。
我想,在戀愛中多運用非暴力溝通,把話說清楚,會減少很多的苦而增加更多的甜吧。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5
非暴力溝通可以引領我們改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溝通時,我們所給他人的觀點或反饋不應該再是間的條件反射,而應該是建立在客觀觀察的基礎之上。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特有的溝通情景,并留意所發生的事情——我們觀察到的結果。不論我們是否喜歡,只需說出觀察的客觀結果。
在觀察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區分觀察和評論,因為如果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更多的聽到批評,令他人反感,排斥溝通。需要強調的是,非暴力溝通并非要求我們做到絕對的客觀,不能用任何的評論,只是說將觀察和評論進行區分是重要的。
尊重人性,傾聽心靈的聲音。
感受是天然的情感體會,想法則是帶有人文色彩的認受主體特有的人文背景影響。處于尊重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需要我們應該學會努力體會別人的感受并且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他人的行為也許會刺激我們,但是我們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是我們的需要和對他人的看法導致了感受。
需要,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
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鍵在于它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準確的表達并理解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溝通的質量和生活的檔次。明確了觀察的結果,了解了感受,那么就要去揣摩他人的需要,并明確自己的需要。
自身的需要產生請求。
提出請求時,別人所聽到的并不一定是我們想表達的,為了避免誤會和麻煩,提出的請求應該是清晰的、具體的,并且請對方反饋信息以確定對方是否準確的理解了我們。避免請求成為命令。
放下自己的想法與判斷,傾聽他人內心的聲音,體會感受,發現需要,準確的理解并引導,實現與自己和他人的有效溝通。讓愛的語言帶來愛的力量,摧毀暴力的溝通,彌補語言這一人類特有卻先天不足的工具,關愛人性。
非暴力生活的關鍵——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
愛與感恩主導著非暴力生活,這樣的生活中充滿了尊重、理解、欣賞、慈悲等等,將貪婪、憎恨、敵意徹底趕出去。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世界上沒有那么多“不得不”的事情,更多的時候“不得不”只是一個看似很完美實則很拙劣的借口。
“我深信,出于對生命純潔的愛而不是出于恐懼、內疚、羞愧、職責或義務來選擇生活,是愛自己的重要體現”。帶著感恩的心態去生活,生活就應該由快樂來支撐,而非被貪欲所奴役。試想,如若馬航MH370航班上的154同胞們此刻能夠安全的降落在北京國際機場,當他們踏上祖國故土的時候還會為事業的坎坷,感情的跌宕而寢食難安嗎?或許不會了。人的悲哀就在于——只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已經擁有了如此之多,卻不曾珍惜。在攀登頂峰的路上卻沒來得及欣賞沿途的風景,忘記了我們登山的初衷!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系。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愛”。愛和感恩是非暴力溝通的靈魂,貫穿始終,是其源泉亦是其終結,是其動機亦是其目的。“如果我們只是想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溝通并不是適當的工具”,因為動機錯了,目的也不對。
《非暴力溝通》與其說是一部講述溝通技巧的專業書籍,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一部教授積極生活的哲學書籍。因為溝通的技巧無非是服務于社交和事業,而社交和事業也不過是從屬于生命理想的具體目標。生命理想!是什么?幸福、快樂僅此而已。狹隘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有大同社會,今有共產主義,其追求不就是一人之樂,人人之樂,天下之樂嗎?那么大同社會、共產主義的基礎是什么?物質資料的極大豐富嗎?也許更重要的是一顆滿是愛與感恩的心!如果只有貪欲,那么有限的資源相對于人類無限的需要如何能做的極大地豐富呢?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6
一、《重獲生活的熱情》
傾聽內心的聲音,解決內心的沖突。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感覺沮喪,是因為一個人處于激烈的內心沖突中,無所適從,沮喪意味著我們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滿足愿望。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不再苛責別人,而是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逐漸平和。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心底深處的.愿望,并采取積極行動,我們將重獲生活的熱情,原來激起對生活的熱愛這么簡單。只要捫心自問,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積極行動起來。
所以,別人說什么不重要;所以,外界什么樣子不重要;所以,誰對誰錯不重要。關鍵是,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樣?我自己內心的需求什么?我要變成什么樣子?明了了這些問題,我就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去行動,行動起來,我們就有了生活的熱情。
二、《表達感激》表達感激的方式:
A、對方做了什么事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B、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C、我們的心情怎么樣
表達感謝我們往往說:“謝謝,太感謝了!”、“真是太感謝了!”如果我們聽到別人口中說出:“謝謝你,你這么忙還把我送回家,讓我及時看到了孩子,沒再為孩子擔心,太感謝你了!”這樣的感謝和一句“太感謝你了!”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樣的。
是的,我們渴望別人在表達感謝時把事情的經過說的詳細一些,說明他們真心的在感謝我們。那我們在感謝別人的時候,為什么羞于說得如此詳細呢?我們總是羞于表達自己,不擅長發現自己真實的感受——這大概是根源吧!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7
小孩在做作業,后來因為一道題涂顏色涂錯了讓我修改,我給她修改了一下,可她認為不好看,各種不愿意。一開始我還好脾氣地跟她說:“沒事,因為你涂的顏色太深了,只能這樣修改,這道題做對就行了,下次思想各方面慢慢都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聽聽小孩自己的想法,不應該是“她應該怎么樣,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受到懲罰”。
當我們兩個人都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滿足對方的需求,并發現我們的關系發生了需求沖突時,讓我們解決每一個沖突,不使用任何一方的權力,以對方失敗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勝利,我尊重你的需求,但我也必須尊重我自己的需求。這樣我們就努力尋求解決方案,使雙方都得以滿足,發揮潛能,可以將相互尊重和愛作為雙方的紐帶,友好而和平相處。
我們要做新一代的父母,接受挑戰,學習新的技巧,在家里培養有責任感的孩子。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8
《非暴力溝通》是由美國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第一次聽到《非暴力溝通》這個書名,我就想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暴力指不同的團體或個人之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協調彼此的利益時,常會用強制手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稱為暴力。作為一名受過教育的、沒有犯罪記錄的公民,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暴力扯上關系,但是沒有想到過語言暴力也是一種隱性的暴力行為,在不經意間就會傷害到別人。
當我讀完《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有兩大方面的感受。
一、關注非暴力溝通模式的要素,反思“修身”
作者認為,非暴力溝通模式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以及請求。當發生一件事情,要求我們不加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復述,接著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后分析自身的哪些需要導致出現那樣的感受,最后表達自己的請求——具體的、細化的請求,當中必須明確是請求而非命令。
例如:一個學生在一個星期內遲到了三次,老師對該生進行批評教育。
情境一:老師:“怎么次次遲到都有你的份?以后按時到校,如若再遲到就把你移交學校處理!”
情境二:老師:“你這個星期已經遲到了三次了,我很不高興。你的遲到行為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所以請你按時到校。”
我國古籍《大學》里有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說明成大事者,必先正心修身。情境一違背了非暴力溝通。但細想一下,絕大多數的人,對每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對于經常犯錯的學生,老師就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即使該學生本周遲到的次數比上周少,老師也覺得他是經常遲到,似乎沒有任何改正。想要做到不加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復述,必須加強個人修養。
二、對待憤怒與多角度思考
作者認為,當人們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
1、責備自己。
2、指責他人。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當我們選擇指責他人時,我們認為別人應當認錯或受罰,這就是我們的憤怒的原因。
例如:第二次月考過后,級長對我說:“你們班的總分平均分還是年級最差”。
選擇一:責備自己。我說:“是的,都怪我平時沒有好好管理班級”。
選擇二:指責他人。我說:“這班學生太懶散了,平時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好好做作業和復習”。
選擇三: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說:“總分平均分還是年級最差,但與上次考試對比,與年級總分平均分的差距在縮小,說明有進步”。
選擇四: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級長對我說這事情,主要是關心我班成績,希望我能制訂有效的方法來提高班級成績。
從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指責他人,只會使我們的心情變差,而從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出發,沒有產生任何的不愉快。
生活中充滿著矛盾與誤會,通過溝通,能增進彼此的感情,消除誤會。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復雜化。非暴力溝通可以提高人們溝通的品質,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運用非暴力溝通與他人交流。
終于讀完了這本書,雖然今天睡得有點晚。但是很值得,非暴力溝通,也許是一種更加友善,和平的溝通吧!不加敵意的堅決!通過認真傾聽,來觀察別人的行為,感受別人的情感,體會別人的需要,以及別人有什么樣的請求!當自己想要批評和指責別人的時候,可以先靜下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讓后滿足自己未滿足的需要,也就避免了沖突的發生!有時候頭疼的時候,我會察覺到這一點,我的做法是我為什么會頭疼呢?而不是想到我如何才能緩解頭痛?這個是我親身經歷,如果頭疼可以揉一揉,放松一下就好了。首先愛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不傷害別人!還有就是給饑餓的食物,給患病的人醫藥,要常常懷有一顆慈悲心。
最開始閱讀這樣一本關于溝通交流的書籍時,內心并沒有很在意,總認為這類書都是很泛很虛的內容。但最后發現書里所講的一些內容還算細致到位,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過,畢竟人生遠遠不是停留在知道層面,你的所言所行才是真正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部分。想想平時當自己處于憤怒狀態或者很不耐煩時,就完全沒辦法做到非暴力溝通,那時候自己說出的一些話肯定是有傷害到對方的,并且事后又都很后悔于自己的沖動與暴躁。
我想,當下一次憤怒失控時,我需要深呼吸,想想到底是什么使我生氣,體會自己的真實需要,并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尚未滿足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大吼大叫,那樣的自己看上去應該很傻很不可理喻吧!
此書講述了真正的強大不是你看起來多么厲害,而是你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光芒。你的善解人意、善于傾聽與表達,還有我們幫助他人的熱情以及熱愛生活的品質都是我們的魅力所在。非暴力溝通分三部分:
1、看到、聽到、知道什么現象。
2、對于這些我們的感受是什么?
3、是因為我們看重什么需求才產生了這種感受。
當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時,我們常常會生氣,也會認為是別人惹我們生氣。事實上每個人都想過幸福的生活,都想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沒有誰故意惹怒別人,只是大家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理解水平、思考角度都不同而已。當我們明白我們對事件的解讀才是導致我們情緒波動的原因時,我們就學會了善于思考。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9
《非暴力溝通交流》就是一本提高溝通交流能力的書籍。它的亮點是:發掘語言背后蘊藏的情感和須要。最重要的就是,作者使我明白了溝通交流的目的',就是使快樂帶入生活。書中涵蓋了非暴力溝通交流的意義、非暴力溝通交流的四個技巧、如何學會聆聽和如何抒發憤慨和敬佩這4個方面。
首先,要能夠區分暴力溝通和非暴力溝通,明白暴力溝通的危害所在,進而了解非暴力溝通的益處。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提升溝通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它提醒我們關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鼓勵傾聽自己和他人,進而達到雙贏的溝通效果。
其次,非暴力溝通交流存有四個技巧。采用基于觀測結果的評論、體會和抒發體會、找出對話雙方須要和正確地抒發命令,嫻熟運用這四個要素,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溝通交流效率。
此外,學會傾聽也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內容。傾聽分為兩方面,傾聽他人和傾聽自己。傾聽他人要求我們放下成見,保持對說話者的關注,全心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在適當的時候給出反饋。傾聽自己則有助于我們平息內心的沖突,給自己更多的關愛。
最后,介紹了如何抒發憤慨和敬佩。在抒發憤慨前,我們必須先介紹憤慨的根源。必須明晰憤慨的根源,就是我們對待事物的方法。抒發憤慨的時候,我們必須先使自己冷靜下來,再進一步理性地察覺自身市場需求,最后堅強地抒發出來自己的體會。而抒發敬佩的時候,我們必須認清出發點,必須抒發真正的敬佩,而不是聽到出來別有用心的敬佩。在抒發時,盡可能地注重一些細節,因為這樣更有利于充分發揮敬佩的力量。
希望這本書能給你帶來啟發。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0
今年暑假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正在自責和懊悔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當讀到第一首詩《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墻)》時,情不自禁的感動的熱淚盈眶,詩里描述的正是我犯的錯誤,是我親手把語言變成了墻。那時的我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傾聽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希望能學習到加深與他人交流的方法。這次再讀,收獲的焦點更加廣闊了,深刻的理解了如何傾聽自己和愛自己的重要性,只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如何滿足自我的需要,才能明白他人的哪些行為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明白自己氣惱責備他人的原因,也才能看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給予理解和陪伴。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指導手冊,教會我們如何觀察生活周遭發生的情況,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并通過傾聽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最后根據這些需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請求,促進自己加強與他人的聯系。
作者以案例和對話的方式,讓讀者在實例中體會觀察和評論、感受和想法、請求和命令的區別(我們所受的教育和成長環境讓我們常常無法區分他們的差異),認識到傾聽和表達的重要性。
書里對觀察、溝通、傾聽的技巧講了很多很多,無法一一贅述,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是一個認識自我的方法,通過“不得不改作我選擇”的練習,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行為和需要,深深的理解了自己曾經說出的話和做出的選擇,也終于看到了一點點真實的自我。
對于溝通這件事,本書能夠幫助人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理清思路,以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點,需要做什么事情。它都很具體地給出方法。可能這只是獲得有效溝通其中一種方式,你也不需要過于迷戀本書的方法,因為書中知識畢竟是從實踐中得來的。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再次回歸實踐當中去,還是需要我們內化,從而形成我們自己的溝通風格!
具體方法:
前提:當你聽到什么話,知道什么事情,先不要去比較、判斷、評論、標記是非、道德標準等等,因為他們會蒙蔽我們作為人性愛的一面。
步驟一,觀察,先要對發生的事情客觀的觀察,具體地表述出來,而不是去總結性的評論,因為評論具有判斷色彩,這是一種變向的指責與批評。
步驟二,感受,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或者聽到話,要把自身此時此刻的感受表達出來或者我們做的哪些事情導致他人的感受是什么,讀后感比如,我很難過,我很高興,我很內疚”。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感受,總是說“我覺得”!這樣的主觀看法。因為感受,能讓你體會到他人的'狀況,從而更理智地去和他溝通。
步驟三,需要,在表達感受之后,要說出我們內心的需要,我們需要什么,傾聽自己的內心。不是責備自己,也不是責備他人。委曲求全和盛氣凌人都會傷害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系。
步驟四,請求,明確地具體地提出我們的請求(避免抽象),而不是向別人發號命令(這樣會讓別人覺得,不聽從你,他們會受到懲罰)
步驟五,傾聽,在傾聽之前,我們需要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的真實想法、感受、需要。不要急于表達我們的感受和態度,因為此刻,體會他們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準確地體會他人的感受,也可能說明你也很少能夠傾聽自己的內心感受。
步驟六,釋放憤怒,當我們生氣時,不要指責他人和自己,體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與感受,會讓你的憤怒降溫。
步驟七,愛自己,不要壓抑自己,強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當我們想改變某些行為,希望你是因為出于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于羞愧、自責、內疚、義務性的去做某些事情。如果你有負面情緒,你要承認這個是無法避免的,無需責備自己,因為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有些事情是你逃脫不掉的,那就告訴自己的內心“這是我選擇做的,而不是不得不做的”。因為在滿足別人需要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感受。
我想這本書將是我經常翻閱的手冊了,因為非暴力溝通是要在生活中、關系中去實踐的,就如作者所說,非暴力溝通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覺察和提醒。只有不斷的去觀察、去傾聽自己和他人,去打開自己體驗更多的互動,才能收獲到我們希望得到的愛和被愛吧。希望今后自己和他人都能愿意去健康的溝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生活中,在工作上,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08-19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精選20篇)05-27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精選17篇)12-09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10篇)10-0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19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0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5-1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11-24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20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