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通用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1
本人非常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旬陽初中語文“送教下鄉”研修學習活動。作為農村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通過這次研修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一、專心聽課,我收獲聽了專家的授課,被授課老師獨到的教學理念所吸引。聆聽了邱俊老師所講的短文兩篇《蟬》、《貝殼》。我的思維真可謂豁然發散,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短篇課文“兩課一上”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邱老師新穎的教學設計讓我耳目一新,這種精心備課提煉精華,雖容量小、但質量高,這種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讓我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將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吃透文本,做到設計優化、課堂精講,給學生減負,使自己的課堂高效。
二、總結反思,我提升本次培訓中,每一節課,我都認真聽、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課后還寫了心得體會和感悟,使自己在反思中提升。
通過觀摩吳老師的《石壕吏》、梁老師和符老師的《三峽》、周老師的《記承天寺夜游》讓我學到了在文言文教學設計中要特別重視注意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語感。誦讀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些美文和名篇盡量要學生背過;積累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的途徑,對于翻譯,重點字詞一定要翻譯出來,在此基礎上,該替換的要替換,該刪減的要刪減,力求合乎現代漢語習慣;注意聯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很多文章都是有背景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上能恰當的點到,對于學生的理解會很有幫助;注重滲透文言知識,文言文教學中,除了注重必要的詞匯積累外,還應適當地滲透其它的文言知識,如:特殊句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雖然有一些知識不是初中的必考內容,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文言文,教學設計中應有意識滲透。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還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我們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于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三、積極研討,我進步本次研討嚴格按照自主備課、集體研磨、微課展示、組內互評、形成預案這五個流程進行。為確保研討有序進行陳老師還特提出了五條詳實的活動研討要求。每節課結束后都有說課、小組研討交流,讓我感到“天光云影共緋徊”,在交流感悟中進步。
組長組織研討,大家對每節課都提出了自己誠懇的意見和建議:有的說課堂教學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于出現”冷場“現象,是教師的備課功夫不到位,問題設計過難,如果出現這種狀況教師首先要穩住陣腳,然后再慢慢引導學;提問要全面一點,激勵性評價要真誠,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大家各抒己見,這樣的研討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研討,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技能。因觀摩我豐富了自己;因研討,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通過崗位實踐,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于一線教學,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四、下次國培,我還來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今后只要有機會,我還會積極主動參加“國培送教下鄉”這樣的觀摩、研討、實踐活動,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惟其如此,我才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為農村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2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小學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了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小學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了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范引領,課后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于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于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探索出預習匯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后,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經檢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扎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鎮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復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于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活動為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著。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范課表示懷疑,認為示范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范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小學陳立賀老師執教的三年級閱讀課《陶罐和鐵罐》,由于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小學孫軼老師執教的四年級閱讀課《小獅子愛爾莎》一課。語文新課標第二學段(3—4年級)關于的閱讀訓練重點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詞句訓練是四年級年段訓練的重點。“你是從哪個具體的詞句看出來的?”和“看你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獅子的可愛。”的提問,緊扣年段訓練重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結合課文詞句,理解愛爾莎的特點展開。這兩問環環相扣,統領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學習,引領學生展開整潔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了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接著各小組進行匯報,學生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學生通過“滴溜溜直轉”“把我撲倒在地”“張開嘴讓我看”等詞體會到了文中的小獅子是一只可愛、乖巧、懂人性、淘氣、可憐……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再通過課前對獅子的印象與書中小獅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小獅子的關愛之情。最后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給小獅子的話寫下來,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后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后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為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專家”獻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小學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
數學學科金玲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X年級《XXX》一課時,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金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唐麗媛和徐巖兩位老師,她們分別送教的X年級《XXX》和六年級《比例的應用》的課堂上,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為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山區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五、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于地域差異,校際間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研員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
本次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干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并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的盡量不用,而且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試講,做到心中有數,用教師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
以上只是小學部送教下鄉活動的幾個側面,隨著我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小學部全體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縣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縣小學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托,促進我縣教育的全面發展。
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3
教師積極參加“送教下鄉”聽、評課活動,既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的需要,也是新世紀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前大章中心學校根據縣教育局要求,積極配合“送教下鄉”教師工作,從20XX年4月12日開始,在前大章中心小學全面開展了優秀課“送教下鄉”教研活動。這次活動緊緊圍繞多媒體教學、梳理理論要點、分析案例、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這五個方面開展。中心學校組織了所轄三所小學多名教師進行了參與、指導、督促、檢查。并對被指導教師進行了反復跟進聽、評課。通過這次教研學習,這大大提高了我小學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有針對性的解決新課程實施中評課隨意性較大,不能緊扣新理念、新方法和課標要求;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理性分析;籠統、套話連篇,缺乏具體的解釋和闡述;只關注教師教的行為,不關注學生學的行為;對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注不夠等問題。通過這次教研學習,進一步提高我鄉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觀課議課的水平,讓教師學會觀課、議課。增強課改意識,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使此項工作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特作一個總結。
一、以現場授課對比為入口,提高全體教師對新理念課堂教學的認識。
1、根據縣教育局教研室要求,4月24日當天,我們安排中心小學4名教師為重點指導對象。首先進行教研室4名優秀課教師現場講授語文、數學、英語、品德,接著進行我校4名教師現場講授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然后進行眾多聽課教師集體針對前后兩課對比教研。主要讓我校教師對“新理念課堂教學”進行全面了解,從中學到一些方法和策略。認識到“評好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學校開展”評好課”專題培訓,有利于解決新課程實施中評課隨意性較大,不能緊扣新理念、新方法和課標要求;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理性分析;籠統、套話連篇,缺乏具體的解釋和闡述;只關注教師教的行為,不關注學生學的行為;對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注不夠等問題。進一步提高我鄉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觀課議課的水平,讓教師學會觀課、議課。增強課改意識,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通過教研室教研員的詳細講解,使我校教師學習如何梳理知識要點,分析案例,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等方法。這要求大家形成統一思想,認識到“講好課”和“評好課”都是教研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要求。與此同時,還引導大家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認識“評好課”專題培訓的重要性。大家逐步認識到,教師學會觀課、議課,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忽視”評好課”專題培訓。
3、使我校教師認識到“評好課”能力的多方面的積極作用。進行“評好課”專題培訓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新課程實施中評課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我鄉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觀課議課的水平,讓教師學會觀課、議課,增強課改意識,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些特點使得”評好課”專題培訓可以成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力的配合和有益的補充。
二、以全員學習為龍頭,強化“評好課”技能培訓。
我認為“評好課”技能的應用,在農村中小學起步晚,但是發展迅速,我校現強烈感受到“評好課”專題培訓的開展,落腳點在教師,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要對語文、數學教師進行培訓,而且要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要提升全體教師的“評好課”專題培訓理論水平,而且要增強他們的實踐技能;不但要提高全體教師自身的”評好課”專題培訓應用水平,而且要樹立他們的應用”評好課”專題培訓正確觀念。所以,我中心學校的培訓分兩步走:
1、集中全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邀請教研員或優秀課教師進行指導,重點在梳理理論要點、分析案例、梳理教材、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這幾方面多下功夫。
2、教師自修教材,撰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組織教師觀看視頻資源,交流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
三、加強教師對“講好課”和“評好課”工作的深刻認識,可采取的方式是:
1、要求各校制定培訓學習方案。
2、由參加縣級培訓的骨干教師進行案例分析、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布置學習任務。
3、教師自修教材,撰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
4、中心小學組織教師觀看視頻資源,交流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
5、此次培訓將采取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校本培訓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6、學習任務:
(1)教師自學教材有效時間不少于72學時。
(2)撰寫讀書筆記(不少于3000字)。摘錄教材關于觀課議課的新理念、新方法;撰寫自己對新理念、新方法的認識、思考和見解。
(3)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或論文(不少于2000字)。
(4)寫教學反思(兩篇)。教學反思要求簡述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診斷存在問題、簡析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進措施。
(5)積極參與教研組組織的課堂教學觀摩,做好觀課筆記,撰寫評課稿至少4篇,并在教研組研討交流。
(6)至少提出2個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并在教研組中交流(集中交流,每位教師必須交流,并且有記錄。)。
總之,優秀課“送教下鄉”活動在縣教育局的指導下、經過我校全體教師的進一步努力,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努力工作,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教育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4
按照區教育局進修校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于20XX年4月26來我鄉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于農村,服務于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鄉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為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我鄉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韓培模同志擔任,副組長由鄉中心校主管初中教學的劉芬蘭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校校長擔任。繼榆次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后,我們就召集各校領導商討,最后確定,將送教教師集中于郭家堡中學授課,全鄉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郭家堡中學開展聽評課活動,并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郭家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送教教師精心準備,真誠服務,受到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了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三、精心準備,實現雙贏
本次來我鄉送教的榆次二中的潘秀鳳老師和榆次五中的何英姿、韓雅萍三名教師,涉及到語文、政治、物理三個學科,主要形式為我鄉的三名教師和送教的三名教師同課異構,內容以初三復習課為主,課上送教教師精彩示范引領,課后聽課教師交流互動,送課教師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閱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于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為我們鄉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著。
四、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開闊了教師的課程視野。
五、促進溝通,提升能力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5
根據我校送教下村小活動計劃,x月xx日在學校教導處的安排下,成功開展了送教下村小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教學活動情況:
趙益老師執教的五年級語文課《鯨》,課堂上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規范,有啟發性,教具準備充分,教學環節銜接緊密,教學效果明顯。整節課都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度過,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愉悅了身心。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年輕骨教師極強的`組織教學能力。
王軍老師執教的一年級數學課《10的分法》,通過猜想、驗證、交流等方法,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己探究10的分法并寫出對應的算式。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意識濃厚,學生人人動手,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流暢,教學環節齊全,時間分配和理,教學效果顯著。
徐挺老師執教的六年級美術《剪紙》,教態大方,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別具一格,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了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式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課后,按照活動安排進行了精心的評課,各聽課教師發表了自己的聽課感受和對任課教師高度的評價,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受益緋淺,達到了活動的期初目的。
二、今后努力方向:
1、教師今后要認真鉆研教材,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教學目標及知識點、重難點,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嘗試實踐,把骨干教師的優質課做為一面鏡子和自己對照,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
2、多進課堂聽課,評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交流、討論,形成研討的氛圍。在聽評課中找漏洞,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
3、教師要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
4、要在基本功、親和力,訓練學生上下功夫,從聽課中學生的表現來看,我們的學生見識少,膽怯心理嚴重,學生讀、說能力都需加強,因此課堂不是十分活躍,這與平時教師對學生訓練不到位有之間關系,今后這將是我們應該重視和加強的地方。
5、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教學的日常管理。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各學科要定期的開展教研活動,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為學校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送教下鄉返崗研修心得體會(通用5篇)】相關文章:
返崗通知書01-17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01-19
春節準時返崗獎勵通知01-12
關于春節返崗工作的通知01-13
送課下鄉心得01-22
幼兒園教師返崗工作計劃01-15
大學生三下鄉義教心得體會01-19
骨干教師返崗實踐自我鑒定(精選5篇)12-07
國培送教活動學習心得01-22
學前教育學段送教下鄉培訓活動心得體會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