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1
雖然起步晚了幾十年,但中國的神舟飛船總體性能優越,其“三艙一段”的結構與總體方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可用空間大,智能化程度高,適用性強,可一船多用。
同國外廢棄軌道艙的做法不同,神舟的軌道艙可留軌半年,作為一顆科技衛星繼續進行空間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這種獨創性的大膽設計,為今后實施飛船和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托舉神舟飛天的運載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別達到98%和99.7%。如同它那個讓中國人倍感自豪的名字長征一樣,幾十年來,它始終是令中國人自豪的偉大創造。
1992年,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的時候,盡管我們已經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衛星技術,但對于載人航天,卻幾乎一切從零開始。
短短十幾年中,現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術集成的指揮控制中心開始啟用;蒼涼戈壁灘,建起了國際一流的發射場;茫茫大草原,建成了安全可靠的著陸場……
載人航天,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舉之一。從長征火箭、神舟飛船到“飛天”艙外航天服,載人航天征程中涌現的一個個奇跡,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標志性創造。
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華民族,在我們實現夢想的飛天之路上,曾一度遠遠地走在了美、俄等航天大國的后面。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從夢想到現實,其間跨越的何止千山萬水?
這跨越的基石,就是獨立創造的精神。
一個民族的智慧、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標志性成果來證明。神舟一次次圓滿飛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憑借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面對太空,神舟的航程才剛剛開始。但,如同一臺永不停歇的助推器,中國人特有的創造精神必將托舉著已經起飛的神舟飛得更高、更遠。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
逐夢浩瀚太空,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發射“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首戰”。作為中國空間站的核心組成,“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不僅使我國建設空間站的信心更加堅定,也極大地增強了全體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萬事開頭難,“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是中國空間站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在邁好這一步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下了豐富經驗,更是開拓出諸多創造性實踐。創新創造,是發展航空航天事業重要的“方法理論”。今天的發射成功是一個好開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這個“好”延續下去,讓空間站建設的.每一步都能成為下一步的“強心劑”,就要持續不斷用好用足創新創造這個“方法理論”。據報道,未來兩年,“天和核心艙”將會在距離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陸續與“天舟”“神舟”“問天”“夢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關鍵技術在軌驗證等任務。完成這些任務,不能靠“復制”“粘貼”,只能靠創新創造。只有這樣,空間站的建設,才能走好每一步。
偉大的事業離不開偉大的精神,更離不開一代代為之奮斗拼搏的人。我國的太空站建設從“追趕者”逐漸成為“領跑者”,無數航空航天人為之傾盡心血。今天下午,當李尚福總指揮長宣布“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那一刻,指揮部現場掌聲雷動,還有更多人隔著屏幕深受感動。為什么有掌聲?為什么能感動?因為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這一刻來之不易,這一刻凝聚著無數航空航天人奮斗的成果。對星辰大海的探索永無止境,繼續奮斗的火種更要生生不息。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戰線上的奮斗者致敬!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3
據悉,本次的發射計劃還將送上三名宇航員,進入我國自主研發和制造的國際空間站中進行工作,這標志著我國的視野和版圖已經從藍星轉向更高遠的蒼穹,而且極大的生存空間,保證了科研人員在其中最長可以生活六個月之久。
我國的宇航員名錄早已經公布,但是外國的報道中不知道是功課沒有做足還是故意為之,說我們還沒有公布宇航員名單。而對此,國際觀察人士果斷地指出了這處謬誤,并且還直至核心地表示了中國踏實做實事的秉性。
而我國的空間站的核心艙已經在上個月升空,其實已經有了進行工作的能力,但是這對于國家和世界來說都遠遠不足,所以我們還會繼續進行建設,預計在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國際空間站,那就是美、俄、加、歐、日合作產出的,但是因為設備老化的問題,將在2024年退役并墜毀。屆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成為的空間站。
而且這是由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工業能力和研發能力。并且由于是我國自主研發獨自承擔經費卻自由、免費地向各個國家開放,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
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站,就代表了我們可以阻卻各種干擾,離星空更近。這對于我國的天文學科發展有巨大的幫助。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拒絕了美國方面的科研申請,理由是“專業程度不足”,那么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我們至少是可以極大的縮短與美國在此方面的差距。
并且,這次隨著我們的宇航員一起升上太空的,還有個黑科技,那就是一個直徑兩米,與哈勃望遠鏡是同樣的參數,但是卻比哈勃望遠鏡的視野范圍廣闊了300倍,而且附帶的相機可以達到了驚人的25億!各種世界的參數表明,我國現在已經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就可以進行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外國仍然對我們的數據進行春秋筆法的抹黑,但是卻又不得不一個個點頭哈腰的給中國遞交申請,希望能讓自己的科學進步搭上中國的便車。
而這些所有的一切無不在證明世界的格局早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未來的中國也會像這艘火箭的升空一樣,在越來越多的方面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4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于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并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5
戈壁大漠,塔架高聳,載人航天發射場內,神舟十二號船箭組合體蓄勢待發。時隔五年,太空即將再次迎來中國人的造訪。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預計將發射升空。此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作為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首次載人飛行,神舟十二號任務承上啟下,十分關鍵;恰逢黨的百年華誕,載人航天工程全線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航天事業建設發展的輝煌歷程中汲取經驗力量、提振信心斗志,全力投入任務準備工作,書寫中國航天新華章。
6月16日上午11點,執行本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和劉伯明出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此時執行我國空間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可謂意義重大。作為航天員,他們有什么特別的感想和期待?
聶海勝是一名航天員,也是一名有著近35年黨齡的`黨員。成為航天員的2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飛行,由艙內工作到太空漫步,由短期停留到中期停留的發展過程,也親身經歷了載人航天工程全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飛天逐夢的每一個光輝時刻。
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增添了壯麗篇章。“我們前進的每一步,也都承載著黨、國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們每向前一步,也代表著人類向太空不斷探索的勇敢與執著,都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聶海勝說。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6
此次任務,航天員在軌停留時間長達3個月。時間長,意味著航天員面臨的挑戰更大。長期飛行中應急事件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各類應急故障情況下的應急救生、緊急撤離、緊急救援、待援、故障處置等艙內外的應急操作,都對航天員自身素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個月的時間跨度前所未有,長期在失重和密閉狹小環境工作,要求航天員具備極好的身心素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說。
據了解,航天員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6月10日進入發射場,開展了全系統發射演練的專項訓練,飛行手冊的'復習、體育鍛煉、心理放松等專項訓練,參加了升旗儀式,種植紀念樹、瞻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等活動,圓滿完成進艙確認,為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本次任務航天員乘組選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帶新’的方式,結合飛行經歷、相互協同能力等方面選拔出飛行乘組和備份航天員,并周密制定了航天員訓練方案和計劃,開展地面訓練和任務準備,每名航天員訓練均超過6000學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說。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7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復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于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后,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后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茍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峰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系著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練到最后,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了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準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眾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8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的組合體運行在約390km的近圓對接軌道,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二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今天由于“神舟在度問天”有了特別的意義,估計很多國人都選擇放下手頭的工作,打開可視窗口靜靜等帶著9時22分的到來,因為人們知道,這是時隔近五年后,神舟載人飛船送三名航天員再度問天。來自官方的'消息,神舟十二號飛船計劃在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
看得出在等待幾個小時內人們以難以抑制激動心情了,大伙在央視推出的專題片《神劍出征,陪你走向飛天起點》下方紛紛留言,有網友說:“比喻好恰當啊,激動又期待,祝圓滿成功!”還有網友說:“預祝發射順利,向全體工作人員致敬!”更有網友說:“看見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現場掌聲不斷,伴著《歌唱祖國》的畫面我已經淚流滿面了!”為啥呢?因為筆者注意到,進入4月直到5月,簡直就是中國的“航天月”。
4月29日,長征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天和核心艙,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在軌建造的大幕。5月29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30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天和核心艙順利實現快速交會對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成為首個停靠空間站核心艙的航天器。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后,不僅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站”更是中國航天史上里程碑,具有劃時代意義。
而且,按照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我國將連續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發射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隨著實驗艙的發射,空間站組合體的質量也將不斷增加,紀錄也將不斷刷新。
此次神舟十二號搭載了3名航天員,分別是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聶海勝擔任指令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聶海勝,因為這不僅是他第三次執行飛行任務,還是第二次擔任指令長。更令人驚奇的是今年的聶海勝已經是57歲“高齡”的老兵了,而且在神舟十二號任務成功后,聶海勝將成為繼景海鵬之后,中國第二個“三巡蒼穹”的航天員。但他比景海鵬還年長幾歲,我們很多人曾經就以為,“‘飛天夢’誰都可以做,但是真正能飛天又有幾人,即便是那也是年輕人的事了。”可是聶海勝告訴我們:“我已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依然年輕。只要國家人民需要,我會勇往直前!”筆者不得不說今后“雷公、風婆,見到聶海勝都得禮讓三分了!”
現在我們知道了,此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大大減少了“連體”的時間,雖然這是裝配、回收、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及營救等在軌服務環節的先決條件,但是,復雜度高、精準度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并迅速完成“萬里穿針”。而快速對接不僅可以縮短航天員在飛船狹小空間中滯留的時間,幾個小時就能抵達空間更大的空間站,減少航天員不必要的體力與精力付出,使太空飛行變得更加舒適。還可以保障科研用品,特別是生物制劑等無法經歷長期運輸的貨品盡快送達空間站,這對某些試驗可能是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關鍵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如果空間站等航天器突遇緊急情況,快速交會對接可以快速地對故障實施搶修與緊急救援等工作。
更絕的,這也是筆者最想提到的這次飛行任務多了一艘應急救援船“時刻準備著”。據悉,神舟十二號有一個孿生兄弟神舟十三號一同出廠,同時在發射場完成總裝、測試等工作。神舟十二號飛船作為發射船已與火箭對接在發射塔待命發射,神舟十三號飛船作為本次任務地面待命救援飛船,完成推進劑加注前準備,在廠房就位,隨時可啟動后續發射工作程序。一旦在軌發生需要救援的情況,在長征二f運載火箭配合下隨時可啟動救援程序,短時間內即可發射入軌,將航天員接回地面。
三名宇航員完成了出征儀式,他們向全國人民敬禮,帶著無數“飛天夢”人夢想“三巡蒼穹”我們為他們驕傲,并等她們回家,到那時再飲慶功酒!
今天(17日)0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3秒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民聲君”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按照預定程序,預計用時6.5小時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正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另據了解,“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已于5月30日05時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精準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整個過程歷時約8小時。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神舟十二號發射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09-18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心得體會(精選8篇)03-11
神舟十三成功發射心得體會11-01
神舟十三成功發射心得體會范文11-01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10-19
神舟十三成功發射個人心得體會范文11-01
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作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