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講座心得體會(精選21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講座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講座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是本學期的最后一天,學校開展了一次安全教育講座,我聽了以后受益匪淺,感觸良多。下面是我聽完這次講座的感想:
生命對每次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都是值得我們去珍惜和愛護。生命不是畫在紙上的圖畫,錯了,可以重新畫過;生命不是一顆長青樹,不可以永遠立在風雨中,不可以橫沖直撞。正因生命如,我們就要更加注意安全,保重健康,健康是無法用金錢來買賣的。這就是我聽完安全教育的最大感想。
這次的講座,其中一個案例是一個13人組合的犯罪團伙。作案已有兩百多例,都是以搶劫,偷盜為主。有一次,他們準備搶劫,不聽受害者勸告,反而惱羞成怒地將其推下河,幸好受害者會游泳,自己游上了岸。有些受害者不敢報案,所以他們作案的實際數字還沒有統計上來。據了解,這13人中有11人都生活在單親家庭,父母離婚。有一個家庭,爸爸死了,媽媽出走,只剩他和他爺爺,爺爺身體不好,沒有經濟來源。所以,他養成了懶懶散散的習慣,想上學就上,慢慢地就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家庭,父母,教育都很重要,如果教育不好,危害很大,離婚使孩子過早地嘗到苦澀,或把孩子當成包袱。家長把昔日的憐愛變成厭惡,把細心呵護變成不聞不問。這樣一來對于未成年孩子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所以他們就走向犯罪。人生,本來就是友善的,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親的教育。不要因為大人間的矛盾,而影響孩子,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走上歧途。
這些案例在我們生活中常常發生,這使我想到了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以前有一個同學,他家是單親家庭,他從小都跟著媽媽生活,因為他特別調皮,所以他媽媽管不住他,所以,他的作業經常不完成,老師多次請家長,可是沒有一點效果。漸漸的他開始逃學,跟那些小混混在一起,時間長了,他開始向低年級的小朋友,索要錢財。這件事既影響到了學習。而且,還觸犯到了法律,這都是單親家庭,帶給孩子的陰影,使孩子一步一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聽了這次講座,我覺得我們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抵御不法侵害,學會保護自己,因為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重新來過。所以,安全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當然,在生活中其他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讓我們珍愛生命,注意安全,共創一個美好的明天!
講座心得體會 篇2
這個學期,我在網上觀看了名師講座,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數學教育了解之廣、鉆研之深。
他們對每一節課的設計都有獨到之處,不步人后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不復制別人的思路,努力把課講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們產生學習仿效的欲望。他新的理念體現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他認為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
教師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充分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和諧地發展。思路新——即體現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由于教學設計思路不同,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新手段——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入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好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愿學、越愛學。
講座心得體會 篇3
接觸市場營銷這個專業已經有一年半了,相信我們每個人在心中對它都有一個理解,而且我們也陸陸續續開了一些專業課程,其中的很多營銷思維、營銷理念都是經過一代代經濟學家、管理學家、營銷大師總結歸納得來的,更有很多理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同時使我們受益終生的。然而那些理念似乎離我們太遠,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機械化的記憶,但是在我理解,市場營銷是隨處可見且貼近生活的,如果我們想去了解它,通過課本覺得遙遠而不現實;通過打工缺接觸較少所見所感僅僅冰山一角。而一場營銷講座則能較好的彌補書本和實踐之間的空擋,使我們有所觸動。
之前也聽過一些關于營銷的講座,大多數都是一些較有傳奇色彩的十分成功的案例的講解,但我覺得離我們太遠,因為我們正處于一個渴望接觸社會而又對社會了解較少的階段,我們更想知道的是自己在大學期間要為營銷這份職業做什么準備?畢業5年內要有哪些付出、哪些收獲?因此我覺得此次營銷講座讓我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更加實質化、具體化,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空有一個目標。
且通過企業經理對自己求職、工作變遷、升職等經理的講解,讓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較好的估計,也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又因為年齡比較貼近的關系,他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也易于我們了解,對我們今后兩年多的大學生活有一個較好的指導作用。
此次講座,我覺得自身受益較大的是他對于自己工作模式的具體的講解,從而讓我對于我今后的工作環境、待遇、工作強度、工作方式有了一個大概的掌握。而他所講的一些實例或者教訓,也使我們收獲很多。其中更是蘊含了很多待人處事的方法,值得我們深思。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性格比較慢熱,且很難讓別人走近,甚至看到兩個不熟悉的人親切的交談會覺得偽善。因此我覺得我缺乏社會的磨練,而他的講座也給我很大啟迪,讓我對于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有了一些頭緒。
總的來說,此次講座讓我從營銷手段、學業規劃、職業發展、社會人際等多個角度獲益,也更加明確我要做出的努力。
講座心得體會 篇4
x月xx日下午,在xx中學,我有幸和xxx基地的學員們一起聆聽了xx老師的講座,從初見的激動,到學習的專注,再到之后的思考,我有了很多感觸和體會。
xx老師先和我們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告訴我們精神的力量最偉大,從國家的強大、民族的志氣,談到對未來的憧憬,作為教師重任在肩,責無旁貸。然后又指出教育要“立民族精神的根,樹愛國主義的魂”,作為語文教師,更要“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因為語文是直接指向人的思維、情感、氣質的,從教學生“聽說讀寫、語修邏文”到教學生“求真的態度”,再到“滌灌生命之魂”,我們要有真追求,高追求,不能“育分不育人,求學不讀書”。
從xx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
1.要清醒地認識自我,要明確自己的定位,要明白自己的追求,這樣才能在之后的道路上從容不迫,堅韌前行。從事教育從來都不是為了名利,育人是國家大計,來不得猶豫徘徊,方向清晰才能持之以恒。
2.要踏實打磨。xx老師講述了她在備《七根火柴》這一課時的反復修改,作為教師就要嚴謹治學,這應該成為我們不斷前進的內驅動力。
3.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當今社會紛繁復雜,但作為教師應該有自己的底線,不能因此就模糊了自己的內心。就像x老師說的,作為教師,自己要有定力,不能隨風一吹自己就沒了。我們的教育應該讓孩子跟語言文字有骨肉親情,樹立正確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只有對學生真心一片,才能與學生心心相印。”作為教師,應該放低姿態,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明白他們的渴望和需要,尊重每個人的與眾不同,挖掘他們的潛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xx老師很謙虛,更愿意大家稱呼她“老師”,她更愿意說自己是“草根老師”,她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說”和“做”的距離,而她自己卻用自己的教育生涯和對待教育的態度在拉近著“說”和“做”的距離。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是xx老師的名言。早已名滿天下的xx老師都以這樣的話來鞭策自己,更何況我們普通教師。她以這樣的信念要求自己,其實更是對我們普通教師的鞭策和勉勵。除了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育好人。也讓我們在教育生涯中,不斷拉近“說”和“做”的距離。
講座心得體會 篇5
前些日子,有幸聆聽了著名書法家葉培貴老師的書法講座。講座中,葉培貴老師笑容可掬,不乏親切之感,他從欣賞的角度出發,引導老師感悟書法藝術中的“雅”與“俗”,講解了如何客觀正確的感受書法藝術之美,提高了美術教師對書法藝術的感悟和鑒賞水平。另外,葉培貴老師還提到了歷代優秀碑帖,尤以唐楷為主,對各家書體做出了精煉的闡述。
本次書法知識的學習,使我對書法鑒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醉過方知酒濃,當置身于那一幅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中,才知道書法愛好者如癡如醉地“求工于一筆之內,寄情于點畫之間”那種情結為何!書法是一門藝術,有道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要瞧出門道,就必須懂得如此門道的方法,我們平時很欠缺這方面的知識,由此學習正確的鑒賞知識尤為重要。我們對書法的學習與認識,大多只停留在“好”與“差”的感覺層次上,是非常籠統和模糊的。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須多看多寫多練。
葉培貴老師建議初學者學寫字應從楷書和隸書入手,楷書尤以歐體和顏體為宜,掌握各種筆法后再學習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須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毛筆字比一般的硬筆書畫在書畫的要求上更為細致,它的筆畫并不是從始至終完全一樣的,從提筆、運筆到最后收筆,線條的豐滿程
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視知覺能力才能對整個字的邊、線和角有一個正確的把握。而且,對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和手指之間,對手部小肌肉的精細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練習書法能使人靜,而靜又是書法的前提!靜以修身,對書法的追求是一種境界,倫老師還給我們展示了他的一些作品。這也使我聯想到了很多,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導致人心浮躁,做事情缺乏持久力,也總是靜不下心來!祖先留給我們的,是無比寶貴的藝術財富和精神財富,真的應該認真練習書法,徜徉其中,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自身修養,還可以讓淵源的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
有所求,亦有所樂,為此要一往向前!
講座心得體會 篇6
這個學期開學,賀書記組織我們全校老師觀看了師德講座,就像一頓心靈的雞湯,洗滌著污濁,凈化了靈魂!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使我從中加深了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教師既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又是文明之樹的培育者,既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又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開拓者,是年輕一代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范。因而,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么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
在我的身邊,許多老師敬業愛生的事跡常常感動著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們是真正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的,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贏得學生的愛戴!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
講座心得體會 篇7
在聽這個講座的開始,教授就告訴我們一句話:^感興趣就能寫好^。是呀,什么事情都是從興趣開始的,寫作也不例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培養協作的愛好,相信我們能寫出最完美的文章。
提到文章,教授給我們談了談他寫小說的感受,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小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寫一種距離,一種心靈的距離。這種距離一定要是一種折線,跌蕩起伏,這樣的小說才有活力。而且小說本事就是測量過程,把一件事及相關內容敘述出來,距離的難度障礙越多,小說的情節越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個創造性的故事,超乎他人想像。
小說靠語言測量,由此可見優美細致的語言對文章的重要性。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抓細節,可以說小說的成分的關鍵是細節,它就同一個小數點看似無關緊要,但如果把它放在數字中,它可以改變一個是數字的命運。小說的人物帶著故事走,主要刻畫的是一個人的品質,然后為著人寫事,細節就是人和事連結,通過一個人的細節引出事例或由一個事例的某個細節推出人的品質。再說語言,它是文學的血液,作家的武器。小說是由漢字構成的,但漢字有它的排列順序,按某種順序排列的不同,也許效果會截然不同,這就需要優美的語言,一個好的修辭在句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寫一個小孩,我們可以說一個小孩,但如果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可寫成一個天時般善良的男孩^,這樣人物就更顯生動,形象更加豐滿。
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這話一點也不假。小說是一種藝術,因此寫作時一定要符合生活邏輯,這就得使我們在寫時一定要對事物了解,再加上一定創造,只要這樣,寫作才會事半功倍,那么還需要寫什么才會成功呢?我們寫人的品質不要直接用詞夸贊,要寫事例,由事實證實以后才會有深度,有厚度,多疑,通過幕后的東西引出表面,才光輝不顯空洞。除了上述,還要把握一個原則:有意義。任何事情都是因為有意義才值得去做,試問一個沒有意義的事例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嗎?
寫作要新穎,深刻,要讓別人感動,我想這應該就是寫作成功吧。文學靠閱讀,學習。生活及方方面面的積累,所以我們要留心觀察,處處體會。還是那句話:興趣+積累+創造=寫作秘訣。
講座心得體會 篇8
不知不覺我已近快畢業了,現在回憶起來,這大學三年來的聽講座,我從中受益匪淺。 還記得第一次去聽講座場景,那是大一的第一學期,那時我傻乎乎的,只是聽說聽講座可以加學分就去聽,但具體是聽什么講座我都不知道,只是為了學分頭暈腦脹的和同學一起聽講座。
第一次聽講座的確實是很痛苦的,那時天氣熱,而且人又多,從頭到尾我都是站著聽完那次講座,那時的感覺真的不是那么好受。
之后,由于種種原因,我隔了好一段時間沒有去聽講座。當我在次聽講座時, 我發現其實有一些講座對我很有幫助,我確實能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現在,在學校里,獲得信息的來源有很多種,如上網,看書,參加活動,聽講座等。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獲得一些信息的來 源很大部分都來源網上,雖然能夠上網獲得很多的資料,但網上 的東西其真偽還得有一定的閱歷才能辨別出來,而且,在網上看 的東西多,忘記的也快。
在大三大四,我覺得有時候去聽聽講座 獲得一些信息的來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去聽講座也要有選擇性的,不要盲目的,為了學分去講座里呆著,那樣的話是毫無意義的,還不如留著時間去做自己覺得更有意義的事情! 每一次講座,都有可供我們借鑒的地方,當然并不是每個講師講的每一觀點都是對,最起碼有一些觀點我個人并不是很贊同。 但畢竟每次講座都是經過講師的精心準備過,就算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有一些講座的具體內容我自己都忘記的,但有一些卻留個我很深刻的印象。比如我聽過的于丹教授關于”閱讀經典, 感悟成長”的講座,聽完以后我確實是有很大的感觸。 于丹教授在講座中說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閑談理想!有的學生 說要財富,有的說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說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 說: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說: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 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說: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悅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 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么一個 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
此外,我還想說一下在聽開復老師講座過程中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感想。在演講結束的提問環節,所有的提問問題的學生的問題都是那么的啰嗦,其中還有不少問題是開復老師在演講的時候就已經說到過的了,但是開復老師還是那么耐心地聽完一個長達幾分鐘的問題。因此我想到了以下兩點,我們大學生確實要提高自己總結問題的能力,還要提高自己傾聽的能力。
在這大學的三年里,我很榮幸能得到這么多次聽講座的機會,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么多次聽講座的過程中,我真的是是受益匪淺。
講座心得體會 篇9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快要進入大四,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即將要進入公司,找一份自己的工作,于是,我們就有了那么一個就業指導課。
通過了就業指導課,我認識到了現在就業的壓力以及形勢。現在的用人單位除了看基本知識水平的同時,對綜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傾向。也就是說他們不再單單看文憑,很多時候要考慮應聘人的行政辦事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應變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職業資格證書等等。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能單一的學習基本專業知識。要比較廣泛的涉獵其他知識,例如,取得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努力拓展自己的見識和人際關系網。通過參加學生會和社團活動,培養一個良好的處理問題方式以及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為以后的就業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了解了就業形勢以后,也了解了很多關于求職和職場中的技巧。比如,從最基本的面試穿著,禮貌,行為等,到最后在職場中的禮貌和技巧等。
所以我總結了一下一些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面試,面試是公司對你樹立一個第一印象的時刻,所以,我們一定穿著得體,比如穿著正裝,發型不要太凌亂等,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其次是面試時的禮貌問題,在室內面試的時候,進出記得要開關門,進來時先敲門,進來后記得打個招呼再關門,要輕輕開關,給面試官一個禮貌的印象。然后就到面試了,面試時不要有太多的小動作,也不要太激動的情緒,只需用最平靜和最冷靜的心態去面對,對于某些對我們不利的問題要有技巧得回答,不要走進面試官的圈套里面。
還有就是交流的語言。比如自我介紹,必須簡潔明了,不需要太多的累贅,要面試哪一方面的職位就要說哪一方面的經歷,要不說太多反而讓人感覺你不會把握重點,還有一些太過分的經歷就不需要說了,以免弄巧成拙,還沒開始就被淘汰了。還有問答環節,回答沒必要太強勢,因為太過強勢人家公司會認為你是一頭難以馴服的老虎,即使再優秀也不會用你,所以在回答的時候,時刻注意自己謙虛的態度,不夸大事實,因為有些問題考官是為了測試你某種性格而提出來的,如果過度回答就會中了考官的圈套。順利的面試還需要有較好的口齒表達能力,如果連說句話也緊張,那么整個過程就會很尷尬,面試官看了也不一定想要,即使能力很好。有些情景模擬的問題,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做法或曾經的做法說出來,并且要謙虛,畢竟我們還沒有太多的經驗,謙虛低頭反而更好。
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雖然李xx老師講的我們在上《教學論》時也差不多都學過,但還是覺得收獲不小。她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教學建議:
1、注意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應以“三貼近”為主,教學中所舉例子應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她以高一經濟生活《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一文的導入為例,一個老師用的是“白菜價格的變動”,另一個用“肯德基”的例子。“白菜”比較貼切于家庭主婦,而肯德基更貼近于學生生活。不過我理解是,如果是在鄉鎮中學的話會相反。
2、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所舉之例應以正例為主,因為中學生的判別能力比較弱。像如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李老師認為不應該向學生提。以正例為主我是非常贊同的,就像現在社會上仍存在腐敗,但我們更應該看到黨中央反腐的決心與努力。陽光照在一棵樹上,應該看到沐浴在陽光下的那棵樹,而不是背光的樹影,教師若沒有一顆陽光的心,整日自怨自艾、抱怨社會的不公與黑暗,那么,他就不會教出陽光的學生。但是,說到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我認為在《政治生活》關于“民主與專政”的時候,解釋專政時還是可以用的。
3、強化實踐環節,豐富教學內容。教學應積極創設情景,并引導學生參與。
4、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像竇桂梅在《為生命奠基》中所講的,要“超越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靈活運用教材,不受教材約束。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擴展、增加或刪除。即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教材。李老師給我們舉了《文化生活》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一課為例,舉例我們不需拘泥于課本的目順序及內容順序。
5、創造性的開發和使用課程資源。如文字與音像資源、人力資源、實物資源、信息化資源、實踐活動資源、身邊、國內、國際資源等。
末了,李老師建議我們要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做影響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他人”:
1、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2、要相信學生:學生的能力不是我們教會的、講會的,也不是他們自己聽會的、看會的,而是在這些種種實踐活動的設計、參與、總結中生長起來的。
3、要敬畏學生:“敬畏”是對一切神圣事物的態度。敬”是嚴肅,認真,免犯錯誤;“畏”指“慎,謹慎,不懈怠”。
(1)對學生一生負責的使命感
(2)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3)尊重個體生命
(4)發現并發掘學生心中蘊藏的巨大力量
(5)視學生為學習和競爭的榜樣
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在聽到這次講座之前我個人覺得留學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話題。我曾以為留學只會對精英人才開放大門,我從未考慮過出國深造。但是通過這次講座我明白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出國,只要我們愿意抓住機遇,愿意嘗試。
通過講座我知道了出國留學的方法有很多,有國家公費留學,學校項目留學,自費留學等。出國留學自然是針對全國范圍內的精英們而言的,要求很高,而且只包括國家戰略側重的一些專業,除了文化知識學習要過硬,還要求學生們要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以通過層層選拔,并最終獲得留學資格。
學校項目留學是指再讀學校與國外學校之間建立的合作與培養項目,學生通過選拔可以參與其中并獲得到國外學校留學的機會。最后就是自費留學,這個是比較自由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出國計劃,可以有更多地選擇。
其實出國留學會是人生中很寶貴的經歷,他對于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通過留學我們除了可以學習到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領略到國外先進的教育里理念,還可以體驗到國外豐富的文化和風俗,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出國留學對于我們來說是大有裨益的,從學習上來講,可以掌握一門外語,而且還可以學習了解到國外的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識。從就業講,取得國外的文憑后可以選擇留在外面生活和工作,也可以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積累些國外工作實踐的經驗再回國也可以,再就是直接回國找份專業對口或者自己喜歡的工作了。而且我們中國的學生大部分的獨立生活能力都不如國外的學生,出國留學可以很好地鍛煉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很好地鍛煉我們自己,開拓視野,增加視野。這對于我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很有利的。而且在獨立生活的過程中可以不斷鍛煉自己合理安排時間,理財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對于國家來說,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正在高速發展,我們與國外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出國留學可以使我們接觸到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管理手段,將來回國之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通過不斷學習可以不斷縮小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總的來說,出國留學對于我們個人的人生以及國家長遠發展都是有力的,將是我們人生中一段精彩的旅程。
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不知不覺我已近快畢業了,現在回憶起來,這大學三年來的聽講座,我從中受益匪淺。 還記得第一次去聽講座場景,那是大一的第一學期,那時我傻乎乎的,只是聽說聽講座可以加學分就去聽,但具體是聽什么講座我都不知道,只是為了學分頭暈腦脹的和同學一起聽講座。
第一次聽講座的確實是很痛苦的,那時天氣熱,而且人又多,從頭到尾我都是站著聽完那次講座,那時的感覺真的不是那么好受。
之后,由于種種原因,我隔了好一段時間沒有去聽講座。當我在次聽講座時, 我發現其實有一些講座對我很有幫助,我確實能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現在,在學校里,獲得信息的來源有很多種,如上網,看書,參加活動,聽講座等。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獲得一些信息的來 源很大部分都來源網上,雖然能夠上網獲得很多的資料,但網上 的東西其真偽還得有一定的閱歷才能辨別出來,而且,在網上看 的東西多,忘記的也快。
在大三大四,我覺得有時候去聽聽講座 獲得一些信息的來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去聽講座也要有選擇性的,不要盲目的,為了學分去講座里呆著,那樣的話是毫無意義的,還不如留著時間去做自己覺得更有意義的事情! 每一次講座,都有可供我們借鑒的地方,當然并不是每個講師講的每一觀點都是對,最起碼有一些觀點我個人并不是很贊同。 但畢竟每次講座都是經過講師的精心準備過,就算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有一些講座的具體內容我自己都忘記的,但有一些卻留個我很深刻的印象。比如我聽過的于丹教授關于”閱讀經典, 感悟成長”的講座,聽完以后我確實是有很大的感觸。 于丹教授在講座中說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閑談理想!有的學生 說要財富,有的說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說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 說: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說: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 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說: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悅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 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么一個 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
時懷念之 時!福也!以上就是孔子所說的三個愿望!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于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 而改之。 還有李開復博士關于《成長中的十個啟發》的講座, 其主題講座中最為核心的人生哲學 :
一. 思考你的價值是什么,假設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有你,這兩個不同
世界的區別,就是你的存在價值。這一觀點也是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最核心的精華。
二. “用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去接納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
分辨兩者的不同”這句話也是李開復先生的座右銘,在和微軟打世紀官司的人生最艱難的60天里,就是這句話鼓舞著他,讓他最后幫助Google打贏了微軟。這句話可以真正地指導你的生活。
三. 從心選擇。人生難免遇到選擇,許多時候,我們很難抉擇。李開復先生給
你一個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從心選擇,跟著你的心靈走,那么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遺憾。這也是李開復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從法律轉到計算機專業時的信念,事實證明他成功的如此完美!
開復博士講訴自己在工作中的挫折經歷,告訴大家如何走出挫折的陰影,做最好的自己。他引用蘭迪(randy)教授的話------挫折就像一面墻,墻的存在是為了迫使我們向自己證明:我們是多么渴望得到它后面的寶藏。
聽完講座后,我登陸開復學生網觀看了蘭迪教授給學生上的最后一次課——如何實現你的童年夢想,據說這是近年來全美最精彩的演講。看了這個演講,我被蘭迪教授的樂觀所感動,在演講的時候,他因為得了癌癥,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但是他還是那么樂觀與沉著。面對死亡,還能如此樂觀與沉著,不得不令人佩服。我在想,如果一個人連死亡都不害怕,那么生活中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外,我還想說一下在聽開復老師講座過程中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感想。在演講結束的提問環節,所有的提問問題的學生的問題都是那么的啰嗦,其中還有不少問題是開復老師在演講的時候就已經說到過的了,但是開復老師
還是那么耐心地聽完一個長達幾分鐘的問題。因此我想到了以下兩點,我們大學生確實要提高自己總結問題的能力,還要提高自己傾聽的能力。
在這大學的三年里,我很榮幸能得到這么多次聽講座的機會,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么多次聽講座的過程中,我真的是是受益匪淺。
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現在的社會需求和畢業生的人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使得就業非常的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就業中的諸多問題,就這方面來說就業指導課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謂: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講座培養學生畢業時能根據社會需要與個體特點,正確選擇職業的能力。在國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掌握求職就業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推銷自己,最終實現就業。
為此,我們需要在大學階段做好就業準備
1。(目標的確定)心理預期度的準備
即期望自己能有個什么樣的工作,達到什么樣的層次。很多單位反應,大學生的沖勁很足,但往往不夠踏實。大學生從“校園人”到“社會人”的轉變有一個適應過程,應盡快認清自己的實力,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以便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有種說法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意思是說無論什么事情,期望值都不要太高。而且,我們應從思想上認清當前金融危機的形勢,端正求職態度。在就業處于嚴冬時刻,工作相當難找,所以先不管對工作有多少要求,能取得人生第一張工作證是首要目標。先做好,一定會得到提升,然后就能擺脫這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了,去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
2。知識技能的準備
金融危機下,企業招聘職位嚴重壓縮,然而應聘的優秀大學生卻有增無減,企業挑選的余地也就比往年更大,所以,如何能在優秀的人才中脫穎而出,最終還是一定程度上依靠你的專業技能。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走到哪里都有用。我們要時刻遵循“活到老,學到老”的古訓,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同時,作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我們還應該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3。經驗鍛煉的準備
通過在網上做的調研,超過90%的公司會更看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一些實習經歷。也許和你同去應聘的人其他方面都和你實力相當甚至沒你有優勢,但他大學四年有很多實習經驗,或者說相關工作經驗豐富,你可能就因此被淘汰。因為招聘有經驗的人才,就意味著企業可以節省很大一筆培訓費用,哪個企業會拒絕呢?
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這個周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習慣,哪里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烏申斯基認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著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
一、做人的習慣;
二、做事的習慣;
三、學習的習慣;
四、交往的習慣。
并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然后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小學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后來上了小學,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后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堅持一段時間后,孩子慢慢讀書的范圍就起來越廣。
最后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么好的教育講座,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講座心得體會 篇15
新華小學邀請北京大學教育文化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領袖策略課題組組長、100分策略課題組組長、人生戰略規劃設計指導中心主任李xx給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我作為一名家長很榮幸聆聽到李xx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李xx結合自己從河北農村走進北京、走進北大的經歷,深入淺出的讓家長們明白“家風決定命運,習慣決定人生”、“家庭教育絕不僅僅是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一架飛機的兩翼!學生成績之間的差別是家庭教育的差別;每一位優秀孩子的身后至少有一位優秀的家長。”、“家長一定培養孩子要有高尚的追求”等道理。李xx通過研究領袖人物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強調要在學習中養成100分的一流人才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通過培養習慣,引導學生成為一流學生中考時考上一流高中、高考時考上一流大學。李xx還與家長進行了互動交流,回答了關于教育子女、陪伴孩子的問題,使家長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生涯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為一名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并不是有了高學歷、有了好工作你就一定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做家長的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養好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個家庭都會有的問題: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我們中國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責備和懲罰。而且責備的話語往往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懲罰的內容也并不是和孩子犯的錯有任何關聯。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看你怎么這么不小心?你怎么每次都這樣粗心?不許吃飯了。”這樣的話語是最傷害孩子的,也是亂貼標簽的一種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這樣的話語評價批評的話,就會沒有了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說話的技巧很重要,引導的方向更重要。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希望他更好更優秀,所以千萬不能人身攻擊。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么?你很傷心很難過對嗎?你覺得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讓孩子思考后想出解決方法,并讓他認識到這樣的后果是不好的,充分讓他認識到自己失誤的原因即可。而并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語言環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父母應該有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態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快樂的孩子;心態不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障礙的孩子。無論孩子做出了什么樣的錯事,考出了什么樣的糟糕成績,作為家長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學會為了報答而努力奮斗,成為高情商的人才。
作為家長,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別讓虛榮心害孩子,別讓補償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給孩子勇氣,給他們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縱。我們不能幫孩子一輩子,陪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留給孩子金錢、住房、汽車等等財富,不如教給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內力的發展,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我們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父母也應該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讓孩子能夠學習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應該創造讓孩子們親自去體驗社會,探索世界的優良環境。
作為一名管理人員,任何一次聽課或聽講座,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經驗,因此我懷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帶著理性的思考,欣賞了各位專家教授精彩的講座,專家們的講座就像豐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使我們對德育有了新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我談談聽講座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做有魅力的德育工作者
通過聽高玉麗教授的講解,讓我知道讓教師德性成為德育首要素,德育的目的是育德,育學生的德先育教師的德,師德是對教師人性的考驗。人格是教師的最高學歷,對小學生而言,教育的全部就體現在師生交往之中。因為我們手中的權力可以給孩子一個陽光高尚的靈魂天堂,也可以給孩子一個陰暗恐怖的心靈地獄。教師人格的偉大就體現在師生交往中。
系列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班級文化是指依托并通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么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聽了隗金枝教授的講座讓我知道班主任可以以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創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用活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導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隗教授組織學生寫心語馨愿、班日志、成長手冊,讓孩子在思考中識別真善美和假惡丑,舉辦開學典禮,參加秋運會、校慶、布置教室,小小百家講壇,最美女生、最帥男生、天天讀書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技能、磨練意志。
通過零距離接受專家指導,對話,啟發,對話,交流,使理論與實踐的思想再一次發生碰撞,產生新的火花,受益匪淺。當然我也深知,要做到高起點,就要對自己高規格,嚴要求,人的本性都是安逸的,可是在其位,就要謀其職。所以我要有憂患意識和較強的敬業精神,加強學習: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不斷的積累和儲備,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錘煉自己,提升自己,踏踏實實得做好德育工作。讓我們播種希望,收獲成功,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吧!
講座心得體會 篇16
很早就意識到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知道必須對自己的時間做一個合理的安排,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工作與生活效率。但如何對時間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卻一直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這次參加時間管理的講座,終于有所感悟。
我參加了羅利英老師講授的時間管理講座,一起參加的還有學校各個系各個年級的學生。授課的是一位很有氣質的女老師。她用游戲的方式,將時間管理的知識慢慢地傳遞給我們。
首先,她跟我們分享了時間及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人的一天有24小時,每周有168小時。一般來說,人花在睡眠上有56小時,花費在吃飯和休息上有21小時,有些時間基本上是必須的,無法改變的,但還有大部分時間(91小時)是可以自己管理的。如何管理這些時間將是我們要學習的,管理時間水平的高低決定個人事業和生活的成敗,在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后,要學會分析“時間到哪里去了”,平常總有人說時間過得真快,但這些時間究竟花在什么地方去了,都干了些什么工作,卻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時間是如何花費掉的,從中找到可以更好利用的部分,珍惜時間,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很多人都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甚至還有人也實施過類似于學習計劃等,卻沒有很大收獲,為什么呢?因為有效實施時間管理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東西。這些需要克服的東西都存在于人的心中。有人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時間不好控制;也有人認為,時間好象掌握在別人手中,自己沒法控制;還有人認為,時間管理太麻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很難管理等都會導致時間管理失敗。因此,時間管理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恒心,同時也要有強的時間管理意識,如果對時間的管理持無所謂的態度,那么就談不上如何對時間進行管理了。
講座心得體會 篇17
愛默生曾說過:“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為他讓路!”這句話在我心中引起了很深的思考,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想要活得有意義,就必須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在目標實施的過程中,要不怕困難,敢于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奮斗。
接著,談到如何管理時間。通常管理時間的辦法有:艾維.利時間管理法、日程表時間管理法、abc象限法、2/8時間管理法、柏金森定律、生理節奏法等。其中abc象限管理法是我比較贊同的,它根據事情的價值及緊迫性,將時間分為四種:一是重要而緊迫的,二是重要而不緊迫的,三是緊迫不重要的,四是不緊迫不重要的。如何將時間在這四種事情之間合理安排便是時間管理。顯然,重要又緊迫的事情是需要立刻做的,不緊迫也不重要的事情可以稍微放下,但對重要而不緊迫的事情如何安排,確實是要慎重考慮的。我們應該明確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事情是緊迫的。評價一件事情是否重要和目標的聯系程度有關,如果聯系緊密則重要,如果沒有很大聯系則不重要。人的發展是向著自己的目標前行的,如果每天都能把握重點,將重要的事情做好,那么,其事業必能成功,但只做緊迫事情而忽略了重要事情,將可能出現南轅北轍、事倍功半的情況。
在充分理解時間管理的辦法后,就是實施了,實施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好的計劃沒有實施也是空談。在日常時間管理計劃中可以將一件事情分段管理,設定完成期限,在每完成一段時間時給自己一個獎勵,不斷給自己動力,使自己堅持下來。另外,在實施過程中也要排除他人的干擾,不讓別人浪費自己的時間,并善用省時工具,提高利用時間的效率。
最后,老師進行了總結。實行有效的時間管理,要確定目標,安排進度,反復練習,持之以恒;概括為16個字:珍惜、記錄、診斷、分配、計劃、節約、抓住、核算。最終達到管理時間把握人生。結束了一個多小時的講座,我們也深信,今后在時間管理方面,能更好地安排和管理時間,提高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質量!
講座心得體會 篇18
聽了徐微老師,孔柳泉老師,胡雅萍老師的發言,深深為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所打動,與我啟迪,受益匪淺。
徐微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述了她從教十年的教育心得,教育智慧。2004年來我們學校工作,2014年成為一名班主任,十年閱歷積淀了他的教育智慧,改變了她教育心態,助推了她快速成長,樹立了她全新教育理念。她說:“學生是不完美的,正是他們的不完美,我們的生活才有動力和意義。”正是學生的不完美,才體現我們教書育人的價值所在。反觀我們,我們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可學生接納寬容我們的程度遠遠高于我們接納寬容他們的限度。所以我同樣們不能一味的苛求,一味的指責,學會接受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不完美。同樣,我們也要改變一種心態,將“我要管學生”變成“我要幫學生",學生的成長更多的是要我們的幫扶,而不是壓制,不是壓迫式的幫助學生成長,而是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式的成長。
孔柳泉老師用“熱戀之心”,”準備之心“,”坦然之心“,“感激之心”對待我們的教育教學,用心教學點出了教育的要害。有人說過,一位教師能不能成為名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也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本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讀了多少本書。用心二字,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所在。其實,我們教師從事的工作大體相同,但工作的過程存在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有的很主動,有的卻很被動。正是因為這樣的存在狀態,使我們若干年之后教育成果大相徑庭。既然我們付出的大體相同,為什么要被動的接受,何不迎頭而上積極主動接受,開創我們自己教育的一片天。
胡雅萍老師講述了她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生之路。從教以來,一份執著和責任感牽引著她快速成長。他珍惜手頭的工作,重視每一項工作,落實好每一項常規,積極愉快樂觀地面對工作的挑戰與壓力,從細節著手,從小事做起,鋪墊好自己成長的每塊基石。教育名家之所以能成為名家,就在于他們能把小事做好,做精,做巧。其實,我們從事的教育情況大體是相同的,只是我們沒有像他們那樣用專研的行為把小事做好,做精,做巧。成長誠可貴,小事價更高,讓我們先做好身邊的小事開始吧。
每個老師身上都有閃光的一面,把這些閃光點匯聚在一起,就成為照亮我們前行的聚光燈,愿我們點亮人生,點亮教育,共同在聚光燈照耀下成長,進步。
講座心得體會 篇19
校本教研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研,對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什么校本教研?要如何開展教研工作?作為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長期以來卻一直對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著很多困惑。
長期以來,很多老師以為校本教研無非就是聽課、評課,或者是由學校制訂好課題,教師在進行課題實驗……有時候,會抱怨校本教研的繁多,感覺筋疲力盡,無從下手。最后,校本教研活動就變成一種任務,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學校及上級的檢查,校本教研沒有真正達到校本教研的目的,最后難免影響了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水平。
4月18日,晉江市進修學校姚永寧副校長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題目為《加強改進日常教研 建設校本教研制度》。這次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姚副校長為我們精心地解答了這些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對校本教研的困惑,聽完講座后,感覺受益非淺。姚副校長告訴我們,校本教研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里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并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由此可見,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那么,如何讓校本教研活動做到實用、有效,而且不會造成教師平常的教學負擔呢?原來,校本教研的真諦就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進行自我反思。葉瀾教授也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的成長要把反思和校本教研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反思,如果遇到無法解決或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就可以在教研研討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教學切磋、協調與合作,通過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信息,在碰撞中產生火花。產生火花就是校本教研的一個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是校本教研一個好的課題研究。然后,按照“問題——課題——研究——解決問題——實踐”的教研流程,想方設法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并且不斷地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這樣的校本教研就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另外,姚副校長也提出了校本教研已經不是局限于面對面地進行教研交流了,渠道出現了有各式各樣:個人博客、qq群、視頻會議等等現代化的網絡交流工具正日益成為我們校本教研的一個載體。如果我們能結合這些方式,校本教研就更有助于把我們從研究的“配角”或“執行者”的地位解放出來,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在課堂中淋漓盡致地發揮。
講座心得體會 篇20
很榮幸能夠參加關于“人生定位”的講座,說句實在話,本來都不想去聽那無聊的講座。結果還是勉強去了,我本以為自己會在那無形的吹眠劑中去獨自享受那份睡意,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因為這正可以彌補我的睡眠。沒想到,我卻沒睡著,我在想,有時候,我們必須知道“既來之,則安之”的這樣一個道理,雖然有時候有些事你不想做,有些情你不想聽,但是只要你認真去做,去聽的話,我相信總會對它產生一點感情吧,哪怕是微不足道,你說是不是?只有通過無數的積累,你的知識才會更全面,更精深,我想多聽下講座也許是對我們熏陶知識的一種途徑吧,我想說這大概就是我沒睡著的最重要原因吧!
當然了,有時候精致的演講也會使我們開始集中注意力去聽,去感受它的。在這里,我想強調的是,我其實并不是因為這樣才開始去做的,那是當我聽到“賴詩卿”,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部副廳長,畢業于廈門大學歷史系什么什么之類的介紹,才突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真的是太有修養的人啊,我這樣想。但是,老實說,我真的是覺得他老人家講得有點偏差了,什么職業生涯選擇,究竟是如何選擇與定位的吶?其實他老人家根本就沒有說。因此啊,我想說的是,要吸引人們聽講座的注意力,需要有精彩的開慕和過程的細致。即使不太明白他在講什么,但是還是得到了關于人生定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的不錯收獲,讓我講給你聽吧。
首先,應該樹立良好的品質和人格。品格中包涵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會對你的人生方向產生巨大的影響,有什么樣的三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眾所周知,儒學思想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修身”是實現其它目標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可見修養是非常重要的,即品格。良好品格,像學會尊重,誠信等等,假如沒了良好的品格,你說會有人跟你打交道嗎?儒家學說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享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倆千多年的統治思想,我想其中里面它有關于對人品質修養的與時俱進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其次,有時間的話,要多讀些書,特別是關于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的書。我想在大學里,我們時間是很充足的,大學是你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的好地方,別總是玩游戲,老待在宿舍什么之類,別總是找借口說你用手機或者是電腦看書,那你永遠也感覺不到融融的書香意氣,遠不如你去看紙質的書。沒課,就應該去多去圖書館,我記得我們高三的老師曾經對我們說:在大學里,如果說你連圖書館都沒去過,那么你就荒廢了。讀書學習使人明智,自古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始終以優秀的知識在不斷地澆灌著中華民族,使中國人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學識得到了升華。孔子吸取百家知識,終成一代神話;李白奮發向上,終成一代詩仙……還有很多很多的科學家,作家,音樂家等,他們時刻都不忘讀書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里面蘊藏著各種各樣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的豐富知識,比如說,當今企業家的以民為本,激勵政策,溝通合作等都是從古代傳統文化借鑒而來的。可見如此有益知識,怎么能不去吸取吶?行動吧,背起你的書嚢去收獲屬于自己的知識吧,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在具備以上倆個條件之后,就應該開始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樹立人生目標與理想。沒有目標與理想,你就會不知道這樣一直努力究竟最終是要實現怎樣的目的,你會變得迷茫,而且還可能分散奮發向上的焦點,最后一無所成。因此,擁有人生目標和理想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指南針,在你迷糊而找不找成功抵達彼岸的時候,給你前進的方向指明了明確的方向和道路。有了目標和理想之后,你才有勇氣,鼓足干勁去奮斗,而且走得更輕松,不迷糊。
接下來就是你開始行動的時候了。
(一)應學會堅持,不要輕易去放棄。人生道路是漫長而坎坷曲折的,在行走的過程中,隨時都會殺出“程咬金”,這時候就是考驗你能不能經得起磨難。能夠堅持下去人,那么成功就離他越來越近了;不能堅持下去的人,很可能就此原地踏步了。有時候你會經常在抱怨,我們都是人,為什么我會比他差勁了吶?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啊。那么就讓我告訴你吧,其實,上帝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公平的,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給你打開了另一扇窗,只不是你沒發現它而已,就這樣,你在經不起挫折和困難的磨練下放棄了成功的機會了。很多時候,成功已經離你很近了,僅一步之隔,都快堅持到最后了,可是突然就放棄了,實在是遺憾吶。所以,我想說:溪水在經歷無數的爬升,終會匯入浩瀚的大海;幼小的苗兒在汗水的澆灌下,終會長成參天大樹;歷經困難挫折的磨難,你終會碩果累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相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俞敏洪,馬云,周星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輕易放棄是他們成功的最大因素之一吧!
(二)要學會放棄。也許你會不理解,不是要堅持嗎?怎么一下子又要學會放棄吶?其實,倆者是不相矛盾的,有舍才能有所得吶!只是倆者之間時期不一樣而已罷了。在你確立目標與理想的初期,你就應該持之以恒,但是在后期時,如果你看不到一點希望的話,這個時候你就應當做出明智的選擇,理智果斷地去舍棄它,尋找另外成功成才的道路。孟子曾說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猴子就是因為食物和生命二者欲兼得,結果什么也沒有了,如果它放下人們設下陷阱的食物,那么它的生命就可以延續了,用生命做更多的事情吶。所以,有時候,大膽的放棄恰恰是你明智的選擇啊!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要善于傾聽,溝通,搞好人際關系。只有學會傾聽,傾聽就是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人際溝通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多交知心的朋友,多像有淵博學識的前輩學習,擴大人際關系。
(四)學會團隊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在當今這個社會,沒有合作精神,什么都會缺少靈魂,任何一家公司,企業都是建立在合作基礎之上求得發展的。因此,作為年輕現在的我們,就應該多合作,團結向上,才有可能越走越高,得到別人的看重。
(五)要善于借力。好風憑借力,送我至青云。周邊有好的資源,就應該好好利用它,它會幫助你更快地走向成功。好好利用圖書館,好好搞好人際溝通關系,好好利用這么強大的團隊吧……
最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樂觀的心態去對待它。不管你在行的過程中會遇到怎樣的事,良心的心態是你成功的一半,自己就是因為心態不好,結果做什么事情,內心都會產生巨大的恐懼感,總是得不到豐滿的收獲,所以,心態就是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起著指導,制約,驅動的作用。良心的心態使人精神高昂,奮發向上;不良的心態使人精神頹廢,沒了動力。可見,良心的心態是你做好任何事情的關鍵,我們應該努力陪養良好的心態,去對待我們所做的事!
講座心得體會 篇21
假期,我們全校教師一同聽取了《魏書生教育思想報告會》,聽魏老師的報告沒有聽一般報告的抽象與枯燥,也沒有一般報告的陳雜與冗長。說得都是身邊小事,卻讓人聽得津津有味。聽魏老師的報告,卻讓人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沒有勞累,沒有疲倦,整個過程似乎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享受。雖然看的是錄像,卻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想為之鼓掌、為之叫好。
魏老師的演講實在太精彩了,精彩在他詼諧的語言,幽默的的風格上。沒有高深的大道理,談的只是一些與生活、學習、工作有關的身邊小事,卻能讓人聽得如醉如癡,開懷大笑,這除了得益于他幽默風趣的講話風格外,還得益于他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魏老師的語言精練,富于節奏。他時而慷慨激昂,侃侃而談;時而又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不知不覺將你帶進他的講話氛圍當中去。時而還打著拍子,用說快書般的節奏,道出他獨特的育人經、管理寶。
魏老師演講的精彩,還在于他平常人的心態和樂觀的人生觀。沒有名人的架子,卻能讓人感受到他大家的風范,曠達的人生態度,魏老師說,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情。他說:"把平凡的小事做細做大,就是不平凡的事。我沒有什么了不起,不過是把大家都做著的小事往細里做,往深里做,比大家做得細一些深一些罷了。"積少成多,積細流而成大海,這也許是魏老師的成功秘訣之一吧。班主任、校長、局長一路走來,始終沒有離開教書。熱愛教書而不愿做官,獨自細品一杯白開水而拒絕喧囂的酒局。這是一種怎樣的氣度和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難怪魏老師的心中能夠保持這樣一方凈土。“松、靜、勻、樂”,幾十年如一日,若不是有這超脫的心態,又怎么能做到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改變心態,把工作看作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苦差事,那么再苦再累也不覺得,而且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魏老師演講的精彩,更在于他對學生的摯愛和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魏老師一路走來,做過校長、局長,兼任社會近二十個職務,還要到全國各地以至國外作報告,可謂工作繁忙,但他一直沒有離開他的教書工作,沒有離開過他的學生,教著兩個班的語文課,還兼任班主任,這在我們的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如果沒有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高度熱情,沒有科學、民主的管理方法,他的工作能做到這個份上嗎?!魏老師是在用飽滿的感情、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詮釋著他對學生、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好工作的關鍵是做到民主與科學。
魏老師說:“我不會教書,是學生教會了我怎樣教書;我不會管理班級,是學生教會了我管理班級。”這句話聽起來很謙虛,事實上道出了真諦。“辦法總比困難多”,工作中作為班主任,我們就是要充分利用民主,遇事多和大家商量,做個有心人,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普通學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對民主的科學解釋,應用到教學上、班級管理上就是要同學生集體商量。一個班集體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事干,事事有時干”。
科學的安排與調度、科學規范的制度調動了全體人員的積極性,激發了人的潛能,增加了團體的凝聚力,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是要相信學生,魏老師說:“一名好老師,必須永遠相信自己的學生,不管多么笨的學生,腦子里其實都埋藏著無窮無盡的潛力。事實上,不是學生腦子里缺少資源,而是我們缺乏勘探這些資源的能力。”
世界并不缺少美麗,缺少的是發現美麗的眼睛。我們教師如果以寬廣的胸懷來包容學生,以真摯的愛心來溫暖學生,以民主、平等的態度來尊重學生,以關懷、信任的情誼來理解學生,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幫助、諒解、信任的和諧氣氛中。那么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己就會輕松一些,就會對學生,對家長,對學校,對自己交上一張滿意的答卷。
同是三尺講臺,魏老師卻能做的這樣有聲有色,有滋有味,他以豐厚的人生積淀、深厚的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管理藝術深深折服了我,更以那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著我、啟迪著我,是我學習的楷模!
有幸參加了上周五,周六的教師培訓工作,更加幸運的聆聽了三位專家老師用時間和思考積淀下來的輕驗,每一位專家老師的發言都很精彩,讓我收獲很多,同時也深深地被他們身上對教育的熱忱而感動。日常工作的繁雜曾讓新入職的我很迷茫,讓我意識到對待學生僅僅充滿熱情的態度是不夠的,更要講究方法。我將本次培訓的心得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越偉大越平凡越細致—端正心態
周五的培訓是教育界名師魏書生老師的專場講座,在這之前我對魏者知之甚少,講座開始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精神抖擻的老者,與鄰家老頭并沒有什么區別。魏老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越偉大越平凡越細致。首先,我們要管理班級,要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還要完成自己的班級任務,我們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作為一個老師我們的工作是繁雜的,辛苦的,面對這些我們應該有一顆平常心,用平常心做平常事。魏者說:“越是緊張就越是要放松,越是浮躁就是越要靜心。”緊張、抱怨、浮躁并不能拯救我們。其次,工作越復雜任務越多我們更應該越細致,只有把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事做細才能讓自已從焦慮和抱怨中解脫出來。“細節決定成敗”細致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細節的體現。從高處看眼,從小處看手,把生活中的總總難題化成一個個小的問題,一步步的解決才會活得輕松。
二、“因愛而語”用愛孕育希望
周六上午聽了陜西商洛中學英語教師劉小紅的講座,這是一位美女教師,用自己身體力行的行動去影響感染學生。“契機就是教育的最佳時間”劉老師抓住學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教育學生,將教室環境布置成花的海洋。劉老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班級的點點滴滴記錄到所創立的公眾平臺“因愛而語”。從創立到運行,全部依靠學生自己。劉老師讓學生從每件小事上去獲取直接經驗,讓孩子充分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是會傾聽孩子內心想法的老師。
劉小紅老師說“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發現孩子身上的長處,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情感點和共鳴點。
最讓我感觸深的是,劉老師利用每一次次的小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并提出明確的要求,每次需要寫出800字的作文和100次左右的英語短文。不僅讓學生經歷了活動,又在活動中總結經驗,寫出內心的想法,提升作文水平。
從劉小紅老師身上,讓我看到,作為一名老師是智慧的。為了讓孩子記住枯燥的單詞,讓孩子進行英語配音秀,唱英語歌曲的過程中記單詞和語法。
三、打開學生隱形翅膀的“九個維度”
下午,山東優秀教師董向東老師,提倡“無痕教育”,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分析和幫助學生。董老師說“一位孩子童年的經歷對孩子一生都是有影響的。”“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不同,每個世界就不同。”每一個孩子的現在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都是不可預測的,每一名班主任都應該是學生的研究者。每一名學生,每一個班級都蘊含著全部的教育智慧,如果你愿意,教育工作,充滿了神秘和驚喜。
董老師通過講實例故事和視頻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教育方法。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董老師所提倡的班干部輪換制。培養班干部,集體制定班規,一段時間后,現任班干部光榮退休,再利用退休班干部來培養其他新的干部。讓班里的每位同學都輪流當小班干部。
通過培訓,讓我收獲頗多,以后我也會把自己所學到的經驗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
【關于講座心得體會(精選21篇)】相關文章:
關于學術講座心得體會(精選5篇)03-24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4篇)04-01
關于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心得體會范文精選03-24
聽英語講座心得體會04-11
法律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3-25
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精選6篇】03-28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4篇)02-27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5篇)02-26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5篇02-18
聽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精選8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