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心得體會(通用5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教學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
二期課改后的初中音樂課已劃分為預初一和初一年級的音樂課和初二、初三的藝術課,與綜合性、多元化的藝術課相比,音樂課應該更強調學科本位的特點,運用音樂的手段和方法,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審美體驗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標。
在此,結合我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談談心得體會。
1、以音樂為主線,合理組織、整合教材內容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是主題式的,如“世代相傳的民歌”、“歐洲民間歌舞音樂”等,每個主題為一個單元,劃分為音樂人文、欣賞、歌唱、創作活動、音樂常識等幾大版塊;同時,每學期的單元主題都相互對應承接。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當以音樂為主線,緊緊圍繞本課音樂人文的主題,把聽、唱、表演、知識等各版塊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使整堂課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情緒流暢,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同時,注意各學期教材平行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音樂人文的導入、過渡與小結,回顧以前的學習內容,也為新課做好鋪墊,并激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
2、抓住音樂的基本元素,把音樂的手段綜合運用于各個教學版塊
雖然教材中每課都分為聽、唱、表演、常識、探究等多個版塊,但我們在處理版塊教學中不能孤立地使用這些音樂手段。例如在欣賞教學中,除了聽之外,加入節奏模仿、聲勢律動或歌唱;在歌唱環節中強調聽覺先導、動覺切入;用欣賞瀏覽的方式引出音樂人文或回顧小結。實踐證明,在不同的教學版塊中綜合運用各種音樂手段,都能明顯地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對旋律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用音樂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與交流學習
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方式有許多種,最多的是語言交流,而教師應當善于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把握適當的機會,使用音樂的語言進行特殊的交流,使學習和互動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節奏模仿、歌唱接龍,不需要嘮嘮叨叨的說教與談話,讓學生跟著教師拍擊的節奏,進行即興模仿;教師唱上一句、學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學生相互接龍;這些親切而隨性的方式,能夠鼓勵和帶動學生更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音樂的樂趣與合作的默契。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2
來我校后我從事班主任工作時間不長,20xx年半途擔任13A班主任,如今擔任預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經驗十分淺薄。在短短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的體會到:班主任不好當,而且是越來越不好當。但是,既然當了班主任就必須竭誠盡力,扮演好班主任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通過短短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我總結如下心得體會: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班主任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從我做起。我校學生的年齡段正處在一個生理成長期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一個特殊的叛逆時期,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道德行為。因此,作為班主任,更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養,以感染和教育學生。
二、管理要剛柔并用
這點,我覺得是最難的了。太兇了,會傷了孩子的心,疏遠和學生的距離。而且讓他們長時間處在一個高壓的環境下,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不符合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科學管理方法。但是太柔了,失去了老師的威信,單純地說服教育往往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有些有經驗的班主任教我要剛柔并用。對學生嚴厲的同時,也要讓學生知道班主任的好,讓他們知道批評教育是為了誰。不過,這點說著挺容易的。卻是我自己最難做到的了。
三、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
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充分的利用表揚和激勵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每一個學生即使年齡再小,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這是我們共有的一種心理特征,班主任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去影響和改變學生。我們要不斷強化他們身上的正面意識,弱化他們身上的負面意識。特別是對于調皮搗蛋的所謂的“問題”學生,班主任老師更應該從他們身上找閃光點,在他們有進步、做了好事的時候,及時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揚。讓他們能夠找回久違的溫暖和成就感。
四、充分發揮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同學們的好朋友,能用好班級骨干是形成優秀集體的`一個重要條件,使集體有一個控制中心,保證在統一的指揮下,能協調實現共同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通過班級工作實踐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如班長全面負責班級工作;學習委員專項負責教師考勤、學生到課情況的記錄、請假條的收集整理;衛生委員負責好每周一的衛生打掃;在班上發生問題,班干部能主動解決糾紛,化解矛盾。這樣從班長到各位負責人責任分明、各司其職。增強了他們的責任心,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使他們的潛能得到的發掘,使我們班的常規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五、充分利用好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學校集體活動時,正是檢驗班級凝聚力的時候。班主任老師應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加,通過集體活動,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團結班級凝聚力。將德育思想和目標,轉化為學生的行動,培養他們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思想美德,做到入身入腦入心,培養不甘落后、團結拼搏的精神。對于參加的活動,不應過分強調最終的結果和成績,而要鼓勵學生重在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正氣會得到弘揚,歪風習氣會有效的遏制,對整個班風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人與人之間理解是基礎,信賴是關鍵,尊重是根本。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引導者、指路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善于理解,信賴,尊重學生。只有師生共同攜起手來,才能構建和諧美滿的班級文化。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我相信在未來的班主任道路上任重而道遠。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3
此次到濟南聽課,確實收獲頗多。下面談一下自己四點較大的感想:
一、真摯的情感永遠讓人覺得美、讓人感動。比如《新疆好》,課堂上展示出的淳樸、自然、真誠與簡單讓人特別感動,聽完這節課許多人都情不自禁地隨歌而舞、隨歌而和。
二、教師要提升專業技能,老師的專業技能是決定課的優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唱、彈、跳要有拿手絕活。比如上《放牛山歌》的老師那優美的竹笛聲讓聽課者都陶醉在其中,流連忘返。
三、教師應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把握能力,重點、難點的把握與突破能力,教學環節設計自然流暢的能力。比如在《乃呦乃》這節課中,教師抓住歌曲的特點:xx節奏,并在情境中教學,讓學生在高昂的興趣中自發地學習,教學效果非常好;而在李路老師的《牧童》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欣賞了很多生動活潑動漫,優美的草原風景,并學唱了《放牛歌》使學生置身與音樂的學習、音樂的活動、音樂的體驗之中。把課堂展示得有聲有色,精彩紛呈。
以至于在課堂中,學生的困惑還沒有得到解決,學生的思考還不夠深入,學生沒有得到進步或者發展,教師就因為趕時間而匆匆去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中,更多的是教師如何設想、如何調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學生如何學習,學生是否得到進步,學生學得是否快樂。始終被老師艱難地拖著走,越到后來越顯得在應付老師,讓上課和聽課的人都覺得很累。
四、教師要注重自己專業知識的系統構建,才能理清音樂的脈絡,不致造成學生思維的混亂。比如《小夜曲》一課中老師要求學生為樂曲分段伴奏,但是沒有給學生一個統一的標準,學生說什么答案的都有,后來老師自己的分段也是沒有以同一個標準分段,給人一種混亂的感覺。而在《三個和尚》一課中教師以興趣為動力進行愉快教育,注重審美體驗。
利用舞蹈、律動、打擊樂器伴奏,將抽象枯燥的技能訓練形象化、具體化,發揮了通感的作用。這樣視聽結合、動靜結合,將學生全身的每個細胞都融入到音樂之中,把他們從座位上解放出來,蹦蹦跳跳進入音樂的世界,在輕松的氛圍中得到審美愉悅。
根據自己初步的體會,我覺得自己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聽課學習的機會,讓我有信心為我校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4
縣里組織了志愿者送課下鄉活動,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在聽過兩位老師執教的《小螺號》和《節日歡歌》兩堂音樂課,讓我深有體會,這兩堂課的共同優點有:
1、注重聽覺體驗,每次聆聽都有明確的目的且循序漸進。
音樂課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應貫穿在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之中。但聆聽不是泛泛而聽,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有助于學生帶著這個要求有目的地聽,聆聽才有效果。對學生聆聽的要求也要循序漸進,大體來說,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快樂感知地聽、分析理解地聽、評價鑒賞地聽。我認為它們可以與初步感受歌曲情緒風格、歌曲學唱處理、歌曲表現等環節大致對應起來。比如“這首歌好象把我們帶到一個什么地方?”“今天,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去海邊好嗎?出發吧!”這時的聆聽目的就是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基本情緒、速度、基本節奏等。
第二階段聆聽時,則注重從細微處入手,把注意力集中到旋律的起伏變化上,目的在于解決歌曲的難點,讓學生對歌曲的情緒有了進一步深刻體驗后把歌曲唱準、唱好、唱出感情。如“你覺得歌曲中哪兩個音變化?”“哪句歌詞最能表達小朋友對小螺號的喜愛?”“小朋友是怎樣唱的?速度怎樣情緒怎樣?”,都是為了對歌曲的情緒、風格特點、旋律走向等的進一步理解和把握,這樣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就能注意這些地方。第三階段,鼓勵學生對音樂有獨立的見解,懂得鑒別。如“你認為老師唱得好嗎?為什么?”“小螺號想和你們比一比,請你們再次聆聽——有信心比他唱得好嗎?”這時的聆聽就有了評判的目的。
當然這只是大致的劃分,每一階段又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提出具體的聆聽要求。
2、以興趣為動力進行愉快教育,注重審美體驗。
藝術來源于生活,音樂也不例外。兩首歌都是輕快的歌曲,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點距離,歌曲的節奏、歌詞的理解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此,兩位老師都采用了一些圖片,以參觀游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歡樂節日舞蹈,海邊微風的吹拂,拍擊歌曲節奏,讓學生感受到了海邊的風景與節日歡樂的氣氛。不僅熟悉了歌詞,也為歌曲的學唱作好了情感的鋪墊。這樣視聽結合、動靜結合,將學生全身的每個細胞都融入到音樂之中,把他們從座位上解放出來,蹦蹦跳跳進入音樂的世界,在輕松的氛圍中得到審美愉悅。
3、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教師笑容可掬,語言親切隨和,富有激勵性。同時過渡語的設計也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實踐證明,學生愛上某一門課往往是因為愛這門課的老師,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生的情感取向。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課,不僅是聲音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所以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更應該把美好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5
一、教師是學生歌唱情緒火花的點燃者
貝多芬說:“音樂應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作為音樂的表現者,首先自己的精神要爆發出火花,而音樂教育者則是火花的點燃者。在這堂上,我首先讓學生聽賞南京合唱隊演唱的《美麗的太陽花》,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然后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形式體會歌曲情緒和歌曲的高潮部分。點燃學生歌唱的火花,使學生用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教師是融洽課堂教學氣氛的調劑者
綜合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整個教學過程沒有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就無法進行。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取決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相信任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贏得學生的信任。如,學唱《美麗的太陽花》、欣賞《花兒與少年》時,我用自身的力量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個好的范唱與講解會使產生敬佩與崇敬心理,從而信任教師、接受指導。
三、教師是突出音樂本位,培養聆聽習慣的引領者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是基礎,音樂教學首先應解決的是讓學生學會聆聽,培養聆聽的習慣從而使學生擁有音樂的耳朵以至生活身邊的音樂。本課的設計中未涉及視覺媒體,而是讓學生在一次次聆聽中感受音樂的內涵,“你聽得真仔細,歌詞都注意到了”“音樂的耳朵對學習音樂很重要”,“做一個文明的觀眾”等都有意識地在引領學生專注投入地聽,養成聆聽的習慣。實踐證明,突出音樂本位的聽,用音樂創設情景的做法,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關注與喜愛,聆聽習慣的培養離不開對生活中音樂的仔細聆聽。
四、教師是音樂欣賞動中感悟美的啟發者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能同時打開多個感知通道,才能讓學生對音樂欣賞做到真正的主體參與,激發起他們的情感因素,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本課教師在欣賞《花兒與少年》時,開通多渠道讓學生動中感悟樂曲的特點,教師真正是音樂欣賞動中感悟美的啟發者。
這節課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一首演唱,一首欣賞,時而演唱,時而聆聽,時而律動……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既不感到枯燥單調又打開了學生多個感知渠道,使他們興趣盎然。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通用5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01-19
中班音樂《買菜》教學反思(通用11篇)12-26
音樂教學 課件09-18
小學音樂學期教學計劃(通用10篇)01-24
音樂教學技能總結01-19
音樂教學述職報告01-08
中職音樂教學總結12-16
音樂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5篇)01-28
幼兒音樂教育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12-28
小學音樂《貓虎歌》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