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00字(精選6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8月的校園已趨于熱鬧,新學期的鼓點正在敲響。8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靈寶市教研室組織的新教材培訓活動。
通過此次培訓,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新教材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趙飛燕老師的講解,我真正了解了現行教材在內容體系、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和考核評價等方面留給教師較大的空間,教師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進行個性化的整合與重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應手。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認真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根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學習環節完整,聯系緊密,銜接自然。課堂教學要能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讓學生明確“學什么?怎么學?解決什么問題”,注意對學生加強訓練,數量要合理、梯度恰當,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培訓講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設計教學的能力有了提升。在介紹教材整體結構與內容時,楊老師特別提到了“快樂閱讀”和“我愛讀書吧”,還介紹說教科書中古詩文的比例占全套教材選文總數的30%,就連書本封面都設計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元素。孩子們拿到書本就會被封面上的皮影戲,鑼鼓等中國特色的東西吸引。古詩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成果,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最燦爛的明珠。而詩中贊美的祖國大好河山也讓孩子們無比的自豪。寓言故事、傳說故事、歷史名人故事等也是孩子們喜歡的。這幾部分內容的加入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要注重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注重古詩文的積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更加堅定了自己立足課堂教學,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與研究的信念,讓我明確了自己今后課堂教學中需要改進與努力的方向。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在暑期前四天的培訓中,我不時被感動著。
感動一:
我校五十多歲的于學民老師,在7月16日下午從村高去中心小學參加鎮、校培訓的路上,電動車胎被扎,他硬是推著車子回家修好了又趕到了鎮小。那天天氣那么熱,當看到汗流浹背的于老師走進教室,聽到他來晚的理由,我深深地被感動了,于老師是圍著學習而來,這種執著,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二:
縣教育局領導的悉心、細心安排
學習的地方有空調、礦泉水、綠豆湯,午飯葷素搭配合理,還有西瓜,中午還為老師們安排好了休息的地方。學習的老師這么多,他們的辛苦可想而之,可是,讓學習的老師無后顧之憂的學習,讓老師們有更多的收獲,是他們的共同心愿。
感動三:
周局長的發言《態度決定我們的高度》
局長的發言抓住了老師們密切關心的問題,比如職稱問題、內退的問題等等,從視頻《士兵突擊》片段,引發老師們的思考和自我反思,語言詼諧幽默,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動四:
各單位教師的精彩發言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老師們對教材深入的鉆研,沒有團隊的精誠合作,沒有發言人的精心準備,是不可能有這種效果的。
感動五:
語文教研員李玉峰老師的敬業精神
他能真正從教師的角度去感受培訓,根據培訓的情況適時調整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比如看到大家總是聽發言很疲憊,就穿插上了請老師讀課文的環節,也使得培訓更有效。
7月17日下午老師們遞交了109張小紙條,培訓結束時還有許多小紙條沒有解決。李老師晚上加班,他說解決不了這些問題他就睡不著,怪不得他總是那么瘦呢,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呀!
感動六:
培訓指導教師的文學修養之深厚
印象最深的是博興一小的賈詠梅老師,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充滿了文學的味道。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3
在“網絡大集體備課”活動的推動下,迎來了20xx年“沂南縣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暑期培訓”大會。每年一期的骨干教師業務培訓會上,總是讓人期待著長發披肩,笑靨如花的縣教研室朱建淑老師,他干練、執著的主持風格,給我們留有深刻的印象。
今年的暑期培訓,有來自縣直、各鄉鎮學校的小學語文教研員,語文骨干教師組成龐大的培訓大軍,匯集在雙語實驗學校的二樓會議室,年輕的女教師個個身著夏日盛裝,青春靚麗;男教師們服裝整齊,盡顯干練。就是這些來自各校的業務骨干,掀起了2010年暑期培訓的熱潮。
也許時代賦予我們太多的責任感,我們這些青年教師匯聚一堂便充滿了生命活力,個個身懷絕技,在與會期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培訓大會上,會議大廳主席臺前掛上了“沂南縣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暑期培訓”的大紅條幅。臺上有朱建淑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著網絡備課要點,鄒曉琳老師溫文爾雅的網絡操作,林鵬飛老師網絡集體備課的經驗之談,都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詮釋了網絡備課的時代性和時效性;網絡視頻上徐慧穎老師執教的《給予樹》以及其他老師執教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揠苗助長》等課文的教學,讓名師的教學智慧在講壇上獨領風騷;與會教師各自手持備課,分組探討備課中的優劣,融集體的智慧于一體,可以說每一課時的備課都集思廣益,開拓著教育領域的一片天地,會場上方空氣清涼,每一類型的教育活動都那么深入人心。
會議上,還有一小的夏萍老師、里莊小學的王慧老師理論聯系實際對語文課堂教學做了報告,這次報告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完美結合,會場上針對網絡大集體備課的研討活動,猶如教師培訓這道大餐中的調味劑,與會人員提出了當今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以及應對措施,把“大集體備課“這一網絡理順得有條有理、收放自如。
正是這些與會的骨干教師,在沂南縣這塊教育沃土上,帶領全縣教師辛勤耕耘著并收獲著。不久的將來,我們沂南縣網絡大集體備課必將結出豐碩之果。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4
一、略讀課文教學不等于略讀
相對精讀課文而言,略讀課文從內容到形式都較為淺顯,這樣正好為學生提供了閱讀的階梯,為他們創設了更好的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正如葉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樣:“略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并不等于說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略讀是國文課程標準里面規定的正項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師指導之理?”“學生能夠理解和領會的東西,教師完全可以不講。學生了解不透、領會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師給以指點和引導。”也就是說,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憤悱”的求知狀態時,教師要做到“要言不煩,啟發幾句”,使學生茅塞頓開;對于那些攻不破的“堡壘”的內容,教師還必須進行“纖屑不遺,發揮凈盡”,特別是在難點的地方,教師若能善于點撥,那化解的過程將會是略讀課堂最亮麗的環節。
二、自主閱讀不等于自學
略讀課文教學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閱讀探究的時機,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閱讀方法加以遷移運用,還應該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讀書心得的機會。當略讀成為一項教學活動的時候,作為教師勢必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深入、有效地開展有層次的閱讀。學生有自主實踐的空間,教師需要恰到好處的引導。
三、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不等于學生的學習目標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鏈接,然后把問題明確化,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只要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我們這篇課文也就學完了。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才真正的認識到:這是把學生的學習目標等同于教師的教學目標了!那樣必然是膚淺的!這是我通過這次學習對略讀課文比較粗線的理解,當然對于其它課型的收獲也很多,只是需要時間慢慢進行消化理解。相信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向課題組學習、交流,讓這些課型越來越深入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之中。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
《語文課程標準》在習作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習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重新定位習作教學的目標和要求,要不斷轉變習作教學的觀念,改進習作教學的方法,從而提高習作教學的實效性。
習作教學,讓學生犯愁,一直以來也都困惑著我,在每次的習作教學之前我都會犯愁,不知如何下手,總會向其他教師請教,可他們三言兩語的指教我仍是一頭霧水直到今天聽取了劉艷波老師的高年級習作教學策略解讀,讓我對習作教學有了一定的理解。
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一到作文課就愁眉苦臉,他們常常抱怨沒有什么好寫。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害怕習作的根本原因是無內容可寫。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努力的為學生創設情境,尋找素材。
通過解讀我整理出所學到的以下幾點:
第1,突出位置,明確目標。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會忽視了習作教學,怕浪費時間,對于習作教學部分總是馬虎了事,從今以后我將還“習作”應有的位置。
第2,降低門檻,培養興趣。
習作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生活,習作要求力求適度明確,少寫命題作文,不給過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重視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寫放膽作文,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話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把字寫工整。
第3,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兒童作文,需要經歷1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雖然學生口頭語言已有了相當的發展,但若要他們用準確的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畢竟還有些困難。
第4,以說促寫,讀寫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積累越多,寫作的基礎才越雄厚。“讀寫結合”不僅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更是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
語文暑期培訓心得體會6
剛剛過去的暑假里,我們幸運地參加了小學語文能力提升的培訓,并且第一次接觸了項目學習。幾天的項目學習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的根本變革。緊張的學習,讓我真正意識到:在語文學習中,應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伙伴的權力,最終使語文課堂成為孩子們潛心讀書,獲得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的過程。項目學習拓寬了教學內容,引進了課堂資源,使語文教學要合理地回歸生活,時時、處處、事事都是語文教學的資源。,也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語文觀,
開學初我讀了班上學生的假期日記,記事的部分不錯,能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得清楚明白。可一到寫景的日記,不是籠統就是泛泛而談,即使寫作功底不錯的學生也都言之無物。因此在要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在教學第一單元自然奇觀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如何用具體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這節課我以巴金先生對榕樹的描寫作為切入點,在學生已對課文有了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設計了這堂課的教學。為了讓學生運用課上獲得的方法,我又利用了選讀課文《五彩池》,使學生的認識進一步加深。隨即,我又出示了學生的習作,讓學生們自己發現寫作時的問題,并當堂進行集體式的修改。我利用第一單元的教學,進行了一次嘗試,由于個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很多環節還欠商榷,效果還要等時間去驗證,但我堅信,引領孩子們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看世界,必能盡享一路的美景:激發孩子將自己的所見記錄于筆端,必能寫出一幅佳作;帶領學生成就詩意語文的同時,必能收獲屬于自己的詩意人生。
我想,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非一日之功,對于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落實新課程語文標準的探索也是任重而道遠,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專家、各位老師,在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這探索必然會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