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1
對青少年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為他們以成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課題。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社會發展迅速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極大的影響,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帶來新的挑戰。我們如何應對新的形勢迎接挑戰,有效的開展中學生的德育工作?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不得不深思的問題。在這里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的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將粗話,要講文明禮貌,要求學生不亂仍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有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們教師要強化自身修養,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二、開展形式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設廣闊平臺
課外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為學校教育目的,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堂以外對學生實施多種影響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受到教育,啟發與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多以集體的方式進行,是學生自愿參加。因此,他們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開拓視野,同時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中,我組織本班同學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爭做符合時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評比活動,組織學生觀看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紀錄片,還有關于國防、自然、科技題材的優秀影像作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以及國防教育和環境教育。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積極的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毒品,珍惜生命”的宣傳活動,“走入革命前輩家,聽革命英雄事跡”的社會活動實踐等等,這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幾互助合作團隊精神。
三、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現出現的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及時引導
教師要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他,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與反映他們心聲的集體活動,用“因材施教”的方針,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誘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我班有幾位同學的時間觀念較差,紀律散漫,我就及時找他們來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當的指出他們的不是,而是給他們講一些關于時間觀念、紀律的故事,給他們講珍惜時間、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改正過來。通過個別談話,這幾位同學都很快轉變了過來,再也不遲到,再也不搗蛋,對待人也文明禮貌了。因此,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學生,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則,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密切與家長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學生。主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介紹學生在校內的表現,介紹學校教育的計劃和對學生的要求,向他們宣傳教育的意義以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經驗,共同探索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實施性。在取得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長,抱著和家長共同研究、探索的態度,其次是向家長反映的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告狀,所以語氣要委婉,方法得當,既反映缺點又反映優點,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進的作用。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心直口快,自尊心特強,經不起批評,卻有調皮愛搗蛋,上課時大聲說話不懂的尊重他人。經過多次談話教育仍未轉變,我及時向家長反映,分析該生的情況,共同探索教育方法爭取家長的配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位同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家訪工作不僅要講究方法與技巧,還應持有之以恒,全面鋪開。教育是長期的,持久的,因此,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應是長期的,持久的,家訪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家訪應該長期持久進行,隨時進行。另外,家訪也應全面鋪開,不管好學生還是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學生都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訪,但要分輕重,哪些學生是重點家訪對象,哪些只是點到為止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總之,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齊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道德標準的合格人才。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2
對青少年開展富有成效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為他們以成為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課題。在當前改革開放大背景下,社會發展迅速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社會風氣,這對學生思想產生極大影響,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相當大難度,帶來新挑戰。我們如何應對新形勢迎接挑戰,有效開展中學生德育工作?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不得不深思問題。在這里我結合自己實踐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做人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一面鏡子,教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舉止,要有良好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講粗話,要講文明、講禮貌,要求學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教師要求學生做到,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有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這一點我就深有體會,在我任教班級中,同學們以前不注意教室清潔,經常在教室里面亂扔紙屑、果皮,特別愛講粗話,雖然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課,我走進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紙屑,就默默把紙屑撿起來,同學們都感到很驚訝,紛紛撿起身邊紙屑放到抽屜里頭。撿完紙屑以后,說了一句話:“看,我們教室多么整潔,我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老師批評,心情也好,如果我們每一個都自覺保持教室整潔,每一天都有好環境,好心情不是很好嗎?”從此以后,教室總是保持得很整潔。因此我們教師要強化自身修養,以文明言行,高尚品格去影響學生,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作用。
二、開展形式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設廣闊平臺
課外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載體。開展形式多樣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為學校教育目,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外對學生實施多種影響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受到教育、啟發與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時效性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多以集體方式進行,是學生自愿參加。因此,他們會以積極態度去面對活動中遇到困難,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團結互助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困難毅力。學校開展形式多樣課外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素質修養,開拓視野,同時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積極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毒品,珍惜生命”宣傳活動,這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社會公德意識,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和互助合作團隊精神。
三、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現出現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及時引導
教師要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一個人思想道德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他,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與反映他們心聲集體活動,用“因材施教”方針,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誘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例如,有幾位同學時間觀念較差,紀律散漫,上課遲到,我就及時找他們來談話,在談話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自己引導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們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當指出他們不是,而是給他們講一些關于時間觀念、紀律故事,給他們講珍惜時間、遵守紀律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錯誤并能改正過來。通過個別談話,這幾位同學都很快轉變了過來,再也不遲到,再也不搗蛋,對待人也文明禮貌了。因此,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我們只要深入學生生活,充分了解學生,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教育原則,將會收到較好效果。
四、密切與家長聯系,爭取家長配合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老師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系紐帶,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學生。老師要主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外表現,介紹學生在校內表現,介紹學校教育計劃和對學生要求,向他們宣傳教育意義以及正確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經驗,共同探索教育學生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可實施性。在取得家長聯系,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時,要注意自己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長,抱著和家長共同研究、探索態度,其次是向家長反映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告狀,所以語氣要委婉,方法得當,既反映缺點又反映優點,既不能傷害學生自尊心又能起到促進作用。教育是長期,持久,因此,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應是長期,持久。
總之,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齊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工作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道德標準合格人才。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3
本人從事學校德育工作多年,深知要真正做好德育工作,難度很大。德育工作難,難在其長期性和隱性,難在其常常不被重視,難在其方法陳舊無創意,難在其能否真的讓孩子們入腦入心銘記終生。當然,學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課堂主渠道之一,學校德育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大道理要講,小道理更要談。但是,如果認為向孩子們講講道理就能解決問題,肯定未免天真了一些。解決思想問題、行為習慣問題等,主要靠不斷的實踐,靠養成教育,靠引導進而內化為孩子們的品格和素質。德育應與學校的整體工作有機融合,在各個管理層面體現并貫穿于教育的各個環節、細節,即從微小處著眼著
手著力。實踐育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基本經驗,德育要從孩子們的生活實踐開始,而德育教育的力量又是在交叉整合、融會貫通、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中得以生成并生效。比如作文育人方面,先從"我和爸爸或媽媽"開始,然后再"我與老師"、"我與學校",最后"我與社會"、"我與祖國"、"我與世界"。。。。。。;再如環保教育方面,先從不起眼的小事,從自我開始,再從改變習以為常的陋習做起,從班級、校園再擴至社會、國家、地球家園等。
只有實踐才能育人,在德育實踐中讓孩子們去內化顯得非常非常重要。作為德育工作者,要有對孩子終生負責的精神,千萬不要將德育工作當作可有可無的花架子,形同虛設或做做樣子搞搞形式應付差事,有這樣一句真話:德育為先,"先成人后成才"!很有道理。有才而無德為壞才,是可怕的!德育工作者應專業化,要有專業水準,要有理論支撐,否則,東一榔頭西一棒,盲人摸象,效果想必也不會太理想。搞德育活動,必須要精心設計,系統研究,鎖定目標,有可行的預案,讓孩子們從"生物人到社會人"(馬克思語)。記得曾有位大教育家說過:"兒童是感情的王子",所以德育教育要以情動人,以理感人服人,形成難忘的教育,收到讓孩子們終生難忘的效果。細微之處見精神。我想,影響孩子的除了知識,更有道德與文化。在人的一生中,到最后能想起來的才是最珍貴的!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必須使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特別要注重孩子們的主動參與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以增強其吸引力感染力。德育工作者應主動在實
踐中不斷摸索并掌握規律,使孩子們從感情的變化引發行為習慣的轉化,促使他們既成人又成才。
總之,德育工作者要做孩子們人生追求的引領者,實踐體驗的組織者,健康成長的服務者,良好成長氛圍的營造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4
長期以來,大學生的培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從改革開放起到90年代初,我國大學生一直是精英階層,然而隨著大學擴招以及社會的整體變革,大學生群體已經不再是精英階層的代名詞。
然而,不可以否認,即便如此,大學生仍然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大學生的培養,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因此,社會的各個階層都應對大學生的成長予以充分的關注。
大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其與初等教育的最本質區別,在于它的最終目標是激發學生自身動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包括品質,知識,體能以及其他社會能力等等。而其中,德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因為大學生的道德水準,將直接影響到20年后中國主流社會的道德水準。
接下來,我將用四年時間,通過自身經歷,探索如何砥礪德行,尋求一條針對個體的德育發展道路。以下內容作為開題報告,將重點陳述我對大學生活的理解以及對自己德育總方向的要求
一、以德育為靈魂的綜合發展
任何一個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的整體發展,因此,個人發展必須與社會需求保持相對一致。這就要求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社會發展需求,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些必要能力包括:健全的人格,專業技術以及強健的體魄,即傳統意義上的“德智體”。
在這三者中,“德”起到的是支配性地位。沒有健全的人格,就無法贏得他人的信任、肯定與尊重,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石,就不可能在任何領域取得建樹。
因此,德育,是整個人生,特別是大學四年的重要課題,是人生綜合發展全面發展的核心內容。
在我眼中,德育的進程,其實是其他方面進步的副產物。品格的塑造,離不開其他能力的提高。
1、身體素質
體育鍛煉可以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同時,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體育鍛煉通過與他人競技的過程,可以培養人的進取精神,磨礪意志品質;特別是在德育的進程中,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美國華爾街的金融精英們都曾經是運動健將,許多卓有建樹的人也精通一項體育運動。
2、文化素質
作為社會中新銳勢力的典型代表,大學生的思想就是整個社會思想的風向標。只有具有進步思想的大學生才能具有高尚的追求,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塑造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品德的塑造離不開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綜上所述,大學四年,我的德育成長之路應著眼于身體素質與文化素質的雙重提高,以此作為全面發展的基礎,從而帶動整體素質的提高。相信隨著總體能力的提升,許多從前的不足之處將會迎刃而解。
二、關于我達到目標的方法
德育作為一個遙遠的征程,既需要長期投入,更體現出了達到目標的多種可能性。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最佳路線,結合自身實際,達到最終目的。下面陳述關于我如何達到目標的想法。
1、通過集體生活,嚴格自律任何成功,都離不開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一個無法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去對別人要求。大學是走上社會的前奏,我們需要在這里培養基本的生存能力——尤其是自律。別人迷茫時,我們不僅需要清醒的頭腦,更需要強大的自律能力使自己的生活始終處在正確的軌道上。而當你發現同學的閃光點時,我們更需要強大的執行力,使我們得以時刻效仿對方,最終將對方優點吸收到自己身上。因此,不斷自律的過程,不僅是對意志品質的不斷考驗,更是對自身素質的綜合提高,是德育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而言,我是個善于觀察的人,但我卻不善于將想法付諸長期行動。通過集體生活對其他同學的不斷關注,相信我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盡早適應社會。
2、樹立遠大追求,不斷進步
遠大追求,既體現出一個人對生活的最大期望值,更體現出一個人的視野開闊程度。心有多寬,舞臺就有多大。大學時期,更應該樹立遠大理想。錢鐘書說過,一個人20歲時不狂,是沒有氣魄。大學生作為未來民族的棟梁,更需要這種氣魄。沒有遠大理想,就不存在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就不存在自身能力的大幅提高。我本是個不敢想象未來的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即便是錄取結果出來前,我一直內心覺得會落榜,因為我不敢相信我能考進北京理工,但我真的做到了,于是我認為,生活中,如果多一些夢想,多一分勇氣,我們或許就可以走的更遠。
3、多種途徑組合,形成合力
這里必須提到我以往經歷。我在高考中失誤,距離北京理工分數線33分,自主招生只能加20,但我還是被錄取了。這一事件中,首先得感謝學校給我的機會,讓我得以在更高的平臺施展能力,讓我擁有一群優秀的同學和我共同進步。但這里重點是到我自己的付出。別人都認為,高中三年唯一任務是高考時,我卻一門心思弄起了競賽,生物弄完弄化學,順便弄起了物理,雖然我學習在班里一般,但由于參加了這些活動,得了3個省級獎,拿到了北京理工的自主招生名額,所以在高考嚴重失誤的情況下仍然逢兇化吉。別人通過一次高考做到了,我通過很多次其他途徑也做到。高考是“獨木橋”尚且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走過,大學生活中,選擇更多,更可以如此。這件事給我的啟示,就是大學作為多元社會,更應該通過全面發展,將德智體三者的發展進行有機結合,竭盡全力,將成功的幾率加到最大。
三、結語
踩著校園的落葉,走過四年的青春。用大學四年時光,交換無悔的青春。無論前面的路多么艱險,我們都應該昂起頭闊步前進,因為,年輕是我們的資本。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5
同樣是談能力提升與德育的關系,這是本人四年中寫出的第三個版本,也是最終完成版。的主題仍然沒有變化,但是每一次的思想,都有著更深層次的沉淀。
對于德育,我們應該追求什么?第一版我的答案是“文化+身體”,第二版我的答案是“道德”,最后一版,我希望談談“觀念”。
一、德育不能離開個人發展的土壤
德育離不開我們生活的社會之現實。同一行為,在某些時期天經地義,而在另一時期卻離經叛道,比如古人父母亡故必會回鄉丁憂三載,今人守孝至出殯已然完成任務。因此,德育決不能拋開我們所處的時代空談。
下面就簡單談下我們生活的時代。我們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身邊有兩條主線。第一,是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信息爆炸。信息爆炸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極多的維度,如互聯網、微博這樣的新媒體,也或者是各種交通工具。科技進步增加的高維度空間帶來的好處,主要是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種種需求。而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帶來的高維度空間也給人們帶來了困擾,高維度的空間里,由于高維空間更大,人們更容易被分的更開,變得更加無助,變得更加不相信友情,進而導致人際關系更加冷漠。
基于這兩點模糊的判斷,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首先在我們生活的時代里,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應該對別人感恩;相反,被別人苛責、刁難,則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必要對此大動肝火,保持一顆平常心即可,這是我做人的一條準則,在此基礎上,與人為善,哪怕只是在細節上這樣做,對于其他人同樣這么認為的人而言,都是一種莫大的溫暖。其次,關于做事,務求親歷親為,切忌盲目相信其他人,哪怕其他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利害關系,甚至是在全力幫助自己,都不可以盲目相信,因為別人好心也會辦錯事,任何事情都必須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才會有成功的希望。第三,仍然是處事,要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如果說我們的生活在高考之前只有分數一個維度,在大學中是分數為主、輔以科研工作這樣的少數幾個維度的話,進入社會后,我們將會被信息爆炸的氣浪卷著,飄向不同的方向,進入不同的維度,其中會有幾次決定方向的機會,也許抓住了會改變一生,也許錯過后抱憾終身。
以上幾條,是我在第二版完稿后的一年里,陸續悟出的為人處世之準則。基于這幾條,才有了我這一年多以來觀念上的諸多改變。
二、觀念的改變與本人的發展
大一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良鄉的空氣。經常一個人自習到十點多,從北校區的綜教回宿舍,呼吸著帶著一絲涼意的空氣。良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空氣,每次呼吸都會感到一陣寒意,體會著一個人的孤獨。良鄉時期的我,一直都是孤獨的,一個人自習,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市里玩,沒有合群的必要。那時候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非常單純,我也從來沒有像那時候一樣關注過自己的學習,或者說,分數。
我常常想當時為什么沒有繼續那樣單純的走下去,但是大一暑假時的實驗室經歷改變了我。我驚訝地發現,一直以來,我都錯誤的理解了生物這門學科。我驚訝地發現,生命科學的科研,每天都在和大量做不完的“瑣碎問題”糾纏,并且面對著無數的失敗可能,以及失敗后的無從下手。相比而言,兩小時寫寫畫畫的考試實在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個“發現”的影響是深遠的,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少,在大二大三的階段,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英語、物理、計算機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同時也嘗試著去實驗室學習。這個決定也直接影響了我的個人發展。大二時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學生拿了物理競賽的一等獎,托福考了90分,大三時開始進實驗室做實驗,學了“化工網絡虛擬實驗”“生物信息學實驗”這樣的計算機相關課程。這些雜七雜八的經歷幫助我在大三暑期順利被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錄取直博,雖然我成績并不突出,同時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獎項,無疑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我大一時的“發現”改變了我的觀念。
三、困惑
我的德育論文最奇怪的地方在于,第一版里我沒有發現德育存在什么問題,完全是一根筋的想法,到了第二版則發現似乎有很多問題沒回答,于是就糊弄說到“三論”時就能回答。然后到了“三論”時,卻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反而更多了。
最大的困惑是,我發現再也找不回以前的自己了。這一點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但之前自己的很多行為準則,都開始被新的觀念牽著走,而我新觀念的核心,則比以前淺薄的多。以往被各種高調、教條建立的道德觀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十分簡單、短時的觀點——“有沒有用?”。在“二論”那篇中,這種觀點已經開始影響了我的生活,從那時的文字來看,我當時還算是“自我感覺良好”。而現在,我已經開始感覺到這種觀點的不良后果了。
生活,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但是如果總是被一些短期的目標牽著走,反而會偏離最后的方向。這一點隨著生活的多元化、多維化,變得愈加明顯,不斷襲來的短期的收益,常常會把我們從追求的真正的快樂的.道路上一步步帶走,把我們的個性一步步消磨,于是渾然不覺中,我們也就從“自然人”變成了“社會人”。
回顧本山大叔二十多年來的小品,這種感覺也愈發強烈。本山大叔的小品,一直被認為反映了百姓們內心的聲音,早期作品類似“領導來了,村里雞也不聽喝了,豬也不讓摸了,狗也上山坡了,池子里的王八也嚇休克了,都怕輪到自己上桌了”這樣辛辣的諷刺再也沒有出現過,劉老根第一部中尚有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胡作非為的“胡科長”,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逐步被看上去更好笑卻沒有意義的包袱取代了。類似的,第四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的創作都止步于九十年代初,此后再也沒有超越過自己之前的作品……藝術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縮影,站在“成功”的角度而言,趙、張、陳三人現在無疑比九十年代更加成功,但無疑他們最好的作品誕生于那個時代。至于他們喜歡的是現在的自己還是之前的自己,個中滋味,也許只有他們自己能品嘗出來。
對我自己而言,這種感覺同樣存在。去研究生單位實習時,常常希望自己能安靜的坐下來,鉆進一個問題里,看很多書,然后一步一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但無奈工作完成和自我提升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完成工作是不一定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的。脫離了工作的自我提升有用嗎?又被帶到了“有沒有用”的問題上。
有時真的希望自己不要想這種明明無解的問題,給自己徒增煩惱。而實際上,一切榮譽與煩惱,最終都會成為過去。暫時成功的結果可能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慘,短期失敗的結果同樣也可能是為成功積累了充分的勢能。一切煩惱的,其實都來自自己的預期與實際情況的差別,因此其實這種情況下的解決方案也無非兩條,要么拼命的去接近自己的理想,要么就放低自己的理想。
四、智慧
最后想談的一點,是關于智慧的,做人的智慧。
隨著大學生活即將落下帷幕,自己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生活經歷、社會經驗,同時通過閱讀優秀的書籍,也為我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同樣是書中一句話,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看,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初中時期看,多半是結合其他人的生活體驗,而現在則或多或少的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以往認為極為關鍵的東西,現在看來似乎沒有什么實質影響,比如高考“中獎”來了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當初如果去了其他學校,也許會有不同的體驗,但成長路線總歸會差別不大。相反,以往認為無所謂的東西,反而會左右個人的發展,比如我受高中學到的皮毛的影響,就認為自己以后必須弄生物,于是就這么一路走了下來。又比如我們班的同學們,特別是阿曼、董之威、李雷這幾位和我一起走下去的室友。沒有人上大學前會轉碼考慮室友問題,因為這確實是完全看運氣,而我則憑借著比進入北京理工大學還要好的運氣遇見了你們。阿曼的母語不是漢語,卻在他矯正發音時順便把我多年難改的錯誤發音也給矯正了,不僅如此,阿曼在談論事情時的直率,發現自己不對就批評自己,發現別人不對時同樣批評別人,讓很多事情一下子變得非常簡單。在自己遇到困難時,董之威舉重若輕的幾句話總能抓住要害,同時李雷出的主意肯定是最省事的。
繼續回來談智慧。固然有我們通過規劃、努力做到的東西,但同時也有許多偶然事件,并且這些偶然事件帶來的收益未必低于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同時偶然也是摧毀我們夢想的一大元兇,這就回到了第二版論文說的“命”的問題了。當時我說,面對天命我們毫無辦法。而當我們的生活逐步走進高維度空間時,我們要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我們的可以到達的維度,很多困難,都可以解決,可以繞過去,這些技巧,是為小聰明。而想清楚以后我們需要做什么,則需要真正的智慧。我們時常生活在一種矛盾中,比如“我追求快樂”,“上研究生沒意思”,“還是要考研,不然沒出路”。事實上,以上三條放在目前的社會現實中,對一般人而言,哪條都是真理,而打破這一矛盾,關鍵就是打破觀念。比如可以“不追求快樂”,進而“追求全人類的幸福甘愿犧牲”,那“讀研沒意思”就沒意思了。或者是認為“上研究生有意思、很快樂”,抑或是“考研干嘛出路多的是”。這三條哪一條都和客觀實際有所差別,但這種錯誤的認識最終卻可以帶來快樂,所謂大智慧,就是不去計較某一細節的得失,將錯就錯,理清楚最基本的邏輯關系,然后順利的走下去。
【學生德育踐行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德育踐行心得體會04-24
德育踐行的心得體會范文06-21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03-13
德育學生心得體會03-20
學生踐行工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8篇)09-29
學生寫的德育心得體會12-27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范文12-27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范文05-08
學生德育活動心得體會09-26
德育學生心得體會(精選15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