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本培訓心得體會范文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培訓心得體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3月8日、9日兩天,我有幸參加了本次xx組織的校本研修能力提升培訓會。會議期間共聆聽了五場講座,主講的五位教授、優秀校長分別從教師個人、教研組、教導主任不同層面闡述了如何提升校本研修能力。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剖析與引領,使我在今后做好校本研修這一工作上更加有了自信,更加明白了路徑,更加認定了方向。
一、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有效研修
上海市優秀校長顧正卿強調了“好學力行“這一辦學宗旨。認為善學、樂學、博學與實踐相結合才是一名教師最起碼的自我要求準則。這一思想對我啟發很大,不學習何以發展自我,不發展何以構建有效課堂,不構建有效課堂何以談有效研修,不有效研修何以發展專業素養,所以說“學習”、“自我發展”、“有效研修”之間是一種遞進又相互支撐的關系。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明確以下兩點:
1、研修源于課堂,教改亟需有效研修
夸美紐斯在《大教育》中指出:“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將教師從煩、累、雜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的教學思想,更是一種達到教師的教為了最終的學生會學的教學主旨。顧校長介紹了全國有名的4種教學模式:段力佩的育才“茶館式”教學(讀讀、議議、練練、講講),體現了開放的教學觀;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質疑――自測――日清),體現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體現了課堂立體狀、大容量、快節奏的自主學習特點和“預習――展示――反饋”的自主學習模塊。雖說“教無定法”,但我們何嘗追求的不是“貴在得法”,而“得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做到有效乃至高效。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了解學生,以學論教,以學定教,為學施教,先學后教,不要盲目跟從,因材施教,使我們的課堂由講堂轉化為學堂,也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這樣有效的課堂教學才不會將學生的視野禁錮在一道應用題,一篇課文,一個英語單詞的世界里,而學生最終獲取的是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提升。
2、研修歸于課堂,有效的研修支持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從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成就教師。每堂課結束,我們對剛上完的課都有一定的感觸:某一環節占時過長,某一環節學生掌握不透,某一知識點延伸不夠……為什么會有這些想法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說明我們在對剛剛進行的教學行為在反思,這種不由自主的過程也能充分證明完善自我是一種“內需”,漸漸會發現,自己的教學策略也會在一種潛移默化的狀態下有所調整,時間久了,我們的專業素養也就得到了發展。你就會發現:現在與三個月前的課效果不一樣,今年比去年的課更勝一籌。所以,像這樣教師自然狀態下的研修是有效的,也支持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顧校長還在講座中提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修流程:研究―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再研究,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六個結合”,即:每周一則教學札記,每學期上一節研究課,每學期寫一篇論文或案例,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學期主持一次組內主題研討,每年做一次特殊學生的成長跟蹤記錄。
顧校長的講座,對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指明的方向,介紹了方法,我們何不將這些有效的做法常態化呢?
二、教研組工作,促進有效研修
上海市教科院主任王潔從“教研組的功能是什么?”、“教研組長要做什么?”、“教研組長如何做?”三個方面指導了教研組在校本研修此項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
首先,王主任通過調查,列舉了教研組職能所存在的問題: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以應試為中心,理論學習離課堂實際遠,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活動計劃性針對性差。這些是制約教研組發展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王主任又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與資料收集,結果表明,教研組長要做到以下幾點:了解教師的需求,教學的實際而制定計劃,活動要有主題、有目標,要考慮不同層次教師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長進和收獲,要與組員群策群力不可獨斷專行,要不斷尋找改進點,不斷突破研修領域。
接下來,王主任對課例研究做了比較詳細實用的指引。明確指出,課例研究是實踐反思的載體,是集體研討的平臺,它可以讓教師在做中學,學習同伴的經驗,教研組要善于選擇有理念沖撞、技術困惑的課,讓教師研究改進教學的方法,做到心中有規則、手上有技術、腦中有智慧。在課例研究中教師要突破以往經驗的局限,反思自我認識,在教研組成員的幫助下,發展自己的專業素養。
接著,王主任還就教研組研討課聽評課的環節做了重要指導。上課前教師要說五方面內容:本節課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與其他內容的關聯;學生學情;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式;教學流程;如何處理突發情況。上課后教師要說三方面的內容:學習目標達成了嗎?教學行為有效性如何?有無偏離自己的教學設計,為什么?聽課老師要從三個方面闡述自己的意見:聽課中不明白的地方,課堂中觀察到的學生學習情況,從這堂課中學到了什么?強調了評課者不是主觀地作評判,而是通過建議平臺改進教學中的缺憾,將課堂教學盡善盡美。
最后,王主任對教研組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以“做”為中心,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將任務分解到組員,實行責任分擔制,形成你帶我,我帶你,大家幫大家,骨干領跑的良好局面;第二,養成對家常課質量檢查的習慣,積累有效的實作性經驗;第三,關注學科內容及實質,關注小組學習。
三、夯實教管,落實有效研修
上海市優秀校長張雪龍強調“最好的課一定是引發學生思考的課”。張校長就一些課堂現象、實際問題,指出我們開展研修活動要有所轉化,突出教管保障教學,教學促進研修的工作重心,要求教研管理者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真誠的服務、專業引領的素質,以以學定教的思想指導校本研修工作,注重三類課:一課多磨做好研究,一課多上落實實踐,一課多改促進提升。還要關注“同課異構”活動,以同一篇課文不同教師上,同一個專題不同教師上,同一篇課文不同年級上的形式,研究如何使課堂在不同的建構下做到有效。最后,張校長還就教管工作明確了任務:制定計劃―檢查落實―組織學習―開展活動―帶領磨課―考試檢測―專題研究―研討交流―引領教師―搞好總結。
深入到位的講座,使我感受頗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立足于本職,準備從一下幾方面改進自己:
1、立足課堂教學,做好一名研修教師。
以“好學力行”為座右銘,擴充自己的閱讀量,將理論知識有機的'與實踐相結合,并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發展,學生發展的“得法”教學模式,做好教學札記,收集并分析教學案例,經常反思教學行為,撰寫研修論文,努力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2、響應教研組活動,做好一名研修組員。
積極參與教研組活動,明確研修目的,通過研討活動拓展思維,發揮教研組的團隊精神,努力解決教學中的困惑,積累團隊研修的建議,使自己的研修能力有所提升,也因此而家常化、自然化。
3、落實教學管理,做好一名研修教管人員。
“想得好,不如做得好”,教學管理貴在落實。在校本研修工作中,除了制定計劃、安排活動,更重要的是怎樣落實,只要本著“把心用在人本上,把手抓在關鍵上,把腳踏在自己的崗位上,把眼睛盯在發展規律上,把功夫花在自身提高上”的管理準則,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必定會有所成效。
這次培訓學習是校本研修工作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場長期的、不懈的、持續的拼搏中,只要做到教師、教研組、教管三位一體,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一定會開創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收獲到累累碩果!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本學年,我校在校領導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利用了一星期的時間進行了校本培訓。在此次活動中,我們不僅學習了縣委王書記的講話、多位老師的先進教育理論,還有我縣數校的中青年教師的精彩演講〔主題“我是人民教師我光榮”〕,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既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既使觀念更新了,也將理論有所提高,現對整個學習培訓過程總結如下:
一、更新教育觀念。
這次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經一直認為在教學上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因此我在前幾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后總結,幾乎每天都在重復這樣的三步曲。隨著培訓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充實自己,那么,他的教學在達到一定程度后就難以提高了,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不斷的搜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一定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中學的教學工作。通過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以后每上一節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通過利用網絡這便捷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二、做好新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并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權威,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于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人,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3
九月是開學季,金秋九月,我們在學校通過集中會議進行《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學習。本次培訓時間雖然是短短的半天,但是對我們教師來說,應該是收獲頗豐的。
此次培訓使我對新課標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感受到新課程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對于教材的改革也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它不僅讓我們對學生的基礎性學習、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抓好加強外,最終讓學生享受學習,自主性終身學習。“兩基”變“四基”,“六個核心詞”變“十個核心詞”。利用圖文并茂,詳實例子說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幫助我們了解和記下了,“四基”就是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十個核心詞”就是數感、符號意識、空間概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教研員老師對新課標的進一步解釋,是我們了解到新舊教材的產生對比,新課標完成實施一輪改革的總結情況,以及新一輪的新課標教學理念。
通過學習,我們又以新的姿態站在教育前沿。暑假為參加技能考試,我認真的學習了一遍《數學課程標準》,但有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我們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鉆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切實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準確把握上。
二、對比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我認為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學的關鍵,因為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例如:
原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修訂后的標準: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展。
三、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
我覺得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因為,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注意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系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靈活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思考問題,養成應用數學的習慣。今天的學習中,教研員用豐富的影像資料,告訴我們如何上好一節課,受益匪淺。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任重而道遠,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的樂學,做學習的主人。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校本教研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研,對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什么校本教研?要如何開展教研工作?作為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長期以來卻一直對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著很多困惑。
長期以來,很多老師以為校本教研無非就是聽課、評課,或者是由學校制訂好課題,教師在進行課題實驗……有時候,會抱怨校本教研的繁多,感覺筋疲力盡,無從下手。最后,校本教研活動就變成一種任務,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學校及上級的檢查,校本教研沒有真正達到校本教研的目的,最后難免影響了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水平。
4月18日,晉江市進修學校姚永寧副校長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題目為《加強改進日常教研 建設校本教研制度》。這次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姚副校長為我們精心地解答了這些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對校本教研的困惑,聽完講座后,感覺受益非淺。姚副校長告訴我們,校本教研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里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并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由此可見,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那么,如何讓校本教研活動做到實用、有效,而且不會造成教師平常的教學負擔呢?原來,校本教研的真諦就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進行自我反思。葉瀾教授也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的成長要把反思和校本教研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反思,如果遇到無法解決或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就可以在教研研討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教學切磋、協調與合作,通過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信息,在碰撞中產生火花。產生火花就是校本教研的一個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是校本教研一個好的課題研究。然后,按照“問題——課題——研究——解決問題——實踐”的教研流程,想方設法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并且不斷地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這樣的校本教研就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另外,姚副校長也提出了校本教研已經不是局限于面對面地進行教研交流了,渠道出現了有各式各樣:個人博客、qq群、視頻會議等等現代化的網絡交流工具正日益成為我們校本教研的一個載體。如果我們能結合這些方式,校本教研就更有助于把我們從研究的“配角”或“執行者”的地位解放出來,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在課堂中淋漓盡致地發揮。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校教研組組織教師積極地開展了各項教育教研活動。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加強教師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全面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以課改為核心,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細節抓起。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教研工作,現就本學期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課改為核心,加強校本活動。
1、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是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教師是實施新課程的根本主體。因此,我們切實認真組織教師開展了校本培訓工作,通過以教研組集中培訓學習等形式,分專人講座、集中培訓、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為教師搭建學習的平臺,積極學習新課程,從而不斷轉變教師的理念。先后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利率》《乘法筆算》等方面的教材分析、等有關講座,使教師積極投入教學實踐當中,體現課改的新理念;同時,每位教師都認真做好記錄,及時反饋小結,交流心得感受,從而不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
2、重視校本教研活動。
學校本著以教師為主體,校本研究為載體,培訓為依托,積極探索教學新模式。我們組織教師出外聽課學習,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后,我們集中評價、分析討論、交流。各位老師都寫好一份好的聽課感受,切合實際談出自己今后教學發展的方向。
3、積極開展教研組活動,以課題研究、專題研討、經驗交流、校本培訓等方式開展好教學研究工作。
4、開展聽課、評課的研討活動。通過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二、加強了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學常規的質量管理
1、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制度。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實行集體備課,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切實提高備課質量。主備教師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廣泛借鑒各種優秀教案,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優秀教案做好備課和研討工作,各位教師要積極參與集體研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寫出個性化的二次備課。每月教務處教學常規檢查。
2、優化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本學期繼續把優化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突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6
一年來,我校開展的校本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起著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學校的校本培訓通過專家的引領,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習,說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臺。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展。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非淺。
一、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斗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著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眼睛盯著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一考試。通過專家講座,了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其次,調整和拓寬了我的知識結構
一位教育專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分工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學科的專家。而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
校本培訓利用教學資源,以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核心,對全校教師開展學科的專業培訓。開展了學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見,通過觀點的交鋒,強調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過活動的開展樹立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最后促進了我對教學行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進行審視與思考。反思是一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課改要求教師不斷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為反思型教師。孔夫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味地學習而不思考,那他就會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則得也”。新課改要求教師經常思考和反思。面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資源、手段和方法,教師要做出科學分析,結合自己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及自身優勢,為我所用,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經過這一年的新教師培訓,我深深領悟到,身為一名人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勢在必行。時代的腳步永遠都不會停留,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關于校本培訓心得體會范文6篇】相關文章:
關于校本培訓計劃范文02-14
學校校本培訓總結范文01-25
關于校本培訓工作總結02-08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0篇】02-21
教師校本培訓方案08-08
校本培訓思想總結02-06
小學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02-21
幼兒園校本培訓學習總結范文02-13
學校暑期校本培訓方案08-07
教師暑期校本培訓方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