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課例心得體會1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課例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例心得體會 1
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9月開始的“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活動,我十分珍惜這次遠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自從參加“國培”學習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點滴時間,打開電腦進行聽課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觀看、專心聆聽視頻中專家們的專題講座及課例中教師們的精彩授課,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我通過認真閱讀相關資料,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完成作業,與其他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交流,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又和本班的教師一起進行了課例研究等,獲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現將我這這次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本次培訓通過網絡培訓的方式,使我們農村教師有幸聆聽了專家對我們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指導。對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以及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闡述,他們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統的闡述,從宏觀和微觀方面為我們講解了最新的課標發展動向,解釋了我們一線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新課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讓我們找到了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向,轉變了我們的教學觀念。
二、進行學情分析,把握學生的動向。
我以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是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很少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了解學生的經歷、經驗、對問題的疑惑、對知識的需求等。這樣,就使教學活動失去針對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培訓,使我明確了學生的問題就是教學的核心,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是變化的,而不應該死搬教參中的內容。其變化的依據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通過學情分析,可以發現學生認知層面的具體問題,并準確的分析成因,從而非常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資源,使每一個教學活動都目的明確,最終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我們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才能減少教學的盲目性。
三、熟悉教材聯系,把握教改方向。
作為一名工作了近三十的老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聽了一至六年級的教材分析講座,讓我明確了教學目標及聯系,更有效的把握教材,聽評課時更能發現優點和不足。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并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四、加強課例研究,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真實反映。各個學校的聽評課活動的開展可以看做一般的課例研究,但這次培訓,收看專家的`課例研究解說,知道了自己的嚴重不足,因為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向我反映,數學的基本概念枯燥乏味。現在想想,我們的教學之所以沒有吸引學生,主要是我們沒有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好教學資源,沒有很好的將數學的教學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系起來。教學資源指可為教學服務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的總和,要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就要達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的目標,因此思路一定要放開,方法一定要靈活。
通過學習使我對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認識,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換代。通過這次培訓和現場觀摩,讓我有機會嘗試全新的教學模式,實踐自己的教學理念。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課例心得體會 2
我有幸參加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德育優秀課例展評活動,聽取了楊前燕老師、劉寶強老師、佟憲峰老師,她們的教學經驗的介紹,如何上好品德課。我收獲很多,下面談一談我聽課后的感受:
一、楊前燕老師從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三個階段分別給我們介紹了經驗,新課改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應深入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要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充分發揮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二、劉寶強老師從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后反思三個階段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
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課件,使單調枯味的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設計都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也達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意圖。并且應重視學生課下的知識搜集,豐富學生的體驗,補充課堂限有的40分鐘的局限性。
三、佟憲峰老師通過對比不同的教學方式為我們講解了如何上好品德這門課。
課堂不應再局限于教室里知識的講授,而是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其他生活空間,而且體現課前、課中、課后、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訪問,去調查,運用所有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讓他們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認識社會。
總之,這半天的學習擴大了我的知識面,讓我知道如何增加課堂容量,注重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課例心得體會 3
作文是一種復雜的言語技能活動。一堂成功的作文課,必須遵循兩個規律:一是作文的規律,二是學生學習的規律。
如何讓學生學會寫作,并喜歡上寫作。王先云和蔡海花兩位專家都做了詳細的闡述。聽了他的講解,我感覺如同新鮮的空氣沁人心脾,又好似明媚的陽光射入心靈深處,讓我久久感動。王校長指導學生把句子要寫具體、生動些。要求學生把陳述句變成描寫的句子。如:動作+比喻;動作+語言+神態;神態+比喻。多感官表達,把句子寫出層次。特別是蔡海花老師運用各種游戲引導學生喜歡上寫作文,讓我耳目一新。兩位專家都指出課外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起我平時教一年級的學生,每天早晨都會利用十分鐘帶學生讀故事或詩文。講臺上堆滿課外書,當然,這些書大多數是圖文并茂的`書本。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主動去閱讀。孩子們經常搶著讀自己喜歡的書。看來我是作對了。但在寫作方面對學生的指導,我做得還不夠,應向各位專家多多學習。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寫話,我一定注意以下三點:
1、低要求。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書面表達能力很低,處于“學步”階段。老師必須放低對學生的要求,要樂于寫就好;
2、重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養習慣。從起步學寫話的開始就要注意一些習慣的培養。
課例心得體會 4
我有幸參加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德育優秀課例展評活動,聽取了楊前燕老師、劉寶強老師、佟憲峰老師,她們的教學經驗的介紹,如何上好品德課。我收獲很多,下面談一談我聽課后的感受:
一、楊前燕老師從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三個階段分別給我們介紹了經驗,新課改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應深入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要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充分發揮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二、劉寶強老師從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后反思三個階段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
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課件,使單調枯味的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設計都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也達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意圖。并且應重視學生課下的知識搜集,豐富學生的體驗,補充課堂限有的40分鐘的局限性。
三、佟憲峰老師通過對比不同的教學方式為我們講解了如何上好品德這門課。
課堂不應再局限于教室里知識的講授,而是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其他生活空間,而且體現課前、課中、課后、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訪問,去調查,運用所有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讓他們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認識社會。
總之,這半天的學習擴大了我的知識面,讓我知道如何增加課堂容量,注重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課例心得體會 5
研修學習過程中,學習觀摩了泰安附校劉萬元老師的課例“兩位數乘兩位數”。在這節課中,劉老師借鑒磨課組幾位老師的建議,對教學設計進行了精心修改,在教學中也以“理解算理,探索算法”為教學重點、難點,用四分之三的時間進行重難點突破,達到了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結合。
通過觀看視頻,一步步階段學習,同時結合幾位老師的點評報告,我對劉老師的.精心設計和教學方法有了一定的領會,感覺劉老師的設計是從多方面采取措施來達到算理與算法的有效結合的:
1、承接上一課時,開門見山,直接引入,以省出時間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口算之前進行估算,為口算滲透一些方法。
3、進行口算教學時,讓學生根據點子圖思考,小組交流算法,特別是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尋找算法的共同點,這是在嘗試算法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理解算理。
4、在筆算教學中,劉老師耐心地引導學生經歷將口算的橫式寫成豎式的形式,將幾個豎式合并,再將豎式進一步簡化的過程。這個過程給學生一個思考領會的機會,讓學生清晰地看出每一部分的來龍去脈,更容易理解算理。
5、引導學生學會了列豎式后,劉老師又抓住關鍵,讓學生“分別說一說46是怎么來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來的?”,這都是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算理。
6、在下面劉老師又設計了“規范計算過程”這一步驟,其作用不僅是讓學生明確計算的標準步驟、規范,更是通過清晰再現計算過程,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算法。
7、在鞏固練習中進一步促進學生明算理。劉老師設計的鞏固練習雖少,卻有很強的針對性,在 “根據豎式寫得數”題中,師進一步追問:你是從豎式中的哪一部分看出來的?學生在思考回答這一問題時就鞏固了前面學到的算理;在“你能很快判斷出對錯嗎?”題中,也是讓學生找錯因,明算理。
總之,劉老師這節課以讓學生明確算理算法為重難點,在突破重難點這一環節中,把估算、口算、筆算三種計算方式有機結合,使學生充分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降低了思維的坡度,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給我的數學教學帶來很深的啟發。
課例心得體會 6
上個周,我參加了“南區聯片教研”活動中在段家河小學舉辦的“課例研修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觀看、專心聆聽課例中教師的精彩授課及師訓部陳主任的專題講座,使我受益匪淺。現將我的課例研修心得總結如下: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課例研修的方式是以幾人或多人為團隊,以某一人或某幾人的教學實踐為例,深入課堂,依托學科教學,反復實踐,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課例研修的目的是改進教學,發展自我,為自己積累經驗。
在陳主任的專題講座會上,我終于明白了課例研修的一般程序:
1、確定研修主題(問題)——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一個問題。一般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某一類值得研究的共性問題。例如:就當時王穎老師的課例來講,研修的主題應該是“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2、設計——設想解決的辦法的模式,設計新的教學方案步驟,采用獨特的教學方法。比如:陳主任針對王穎老師的課例——感知人物形象,給的建議是:創設情境——強化訓練——加強感悟——評價升華——讀寫結合。一步步深化情感,使學生由“感”到“悟”,層層推進、步步升華,進而遷移運用。
3、實施——在教學過程中實施這個辦法(模式),繼而根據設計的新方案進行研討,評議,總結成敗得失。再進行新一輪的行動研究,再評議。最終目的是看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是否運用到位,有無改進的地方,是否有效解決了這一類問題。
4、總結——總結解決一類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當然,課例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總結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策略,并有效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課例研修的成果是多樣的:可以是敘事、設計、“一課一上”的課例及反思、“一課兩上”的課例及反思、研修報告或論文。
通過課例研修學習,我對新教材的教法有了新的認識,教學理念有了更新,我對課例研修活動也有了濃厚的興趣。我希望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不斷的進行反思研究,并從中探究新的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工作當中。
課例心得體會 7
八月二日,我在沂南雙語實驗學校參加了沂南縣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暑期培訓。我感覺受益匪淺,對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的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上是這樣上的:一是走馬觀花,過于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個徹底,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說說課文內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過分詳細。只要是教科書上有的我就得讓學生明白個透,從內容到思想,從寫作方法到句式分析,無一不講,總是怕學生讀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課時的教學時間變成兩課時、三課時。不但拖延了教學進度,而且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得不到培養。有時有把精力過多放在對文本的研讀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量得不到提升。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對略讀課文有一個正確的解讀。
略讀課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準確把握略讀課文在整個單元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單元主題,找準閱讀的重點、難點以及寫作特點。所以第二點就需要教師仔細鉆研教材,不要以為略讀課文就可以粗略的備,粗教卻要精備,只有教師找準了切入點,找準了需要精的“點”,才能引導學生粗中有細,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讀課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內容有很多,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課下精心搜集整理與文本有關的書籍、文章、資料,為學生搭起一座走向課外閱讀的橋梁。
而略讀課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讀課文的,要把握略讀課文解讀的“度”,要讓學生在粗讀瀏覽中找準重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迅速捕捉與全文關系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讓學生應用學過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內容,而是要引導學生從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入手,更多關注語言特色、寫作技巧等,從而著力豐富語文素養。
葉圣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說,精讀課文在教學時,必須“細嚼慢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話;那么,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要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學習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相對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較為淺顯些,這樣正好為學生提供了閱讀的階梯,為他們創設了更好的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略讀課文不一定都是粗糙的,不精致的,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略讀課文也有其精巧之處,特別是新人教版的略讀課文都文質兼美,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仔細研究,從而改進我們的略讀課文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課例心得體會 8
通過自學課例研修,學習和分析網上的生物課例,讓我對課堂教學的技能認識和理論認識有所提高,希望在未來五個月的頂崗實習中能夠把這些認識和以往說課的經驗運用上,以下是我對課例分析的感悟和總結。
首先,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課本上很多生物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相關,但單憑課本的解述則略顯抽象,很多學生選擇背誦記憶,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長久記憶,也不利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題。所以應該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例結合起來,減小知識的抽象化,增加趣味性,讓學生直接易懂并能學以致用。例如在學習《葡萄糖是人體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這一章節時,可以舉出病人輸液時輸葡萄糖來提供營養這一實例。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學有所用的成就感,增加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拓展知識。
其次,要注重課本知識與實驗的結合。
觀察和實驗不僅是高中生物的一部分必學知識,也是學習高中生物知識的途徑之一,并且新課標已經開始注重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涉及到實驗的章節,既要充分利用實驗過程來解釋生物知識,又要通過生物知識來鍛煉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實驗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該知識,并加深印象地記住知識。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和記憶才更加深刻。
再者,要對每個章節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有所側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知識講完,還要在講的過程中,通過問答等方式,了解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然后對知識的講解做出調整。對于知識重點應在備課時精心的布置并做出具體講解,對于知識難點和易錯點則應該具體講解、舉例說明或對比記憶,并且準備一些隨堂練習,幫助學生們理解和記憶。
還要準備好課堂教具、教學課件等輔助教學工具。
適當的教具或影音工具可以使知識點的'講解事半功倍。形象生動的教具和影音工具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是教具的準備一定要形象生動貼近生物知識,課件一定要具有嚴謹性和科學性,緊貼生物課本。否則也會起到反效果,所以我們也要精心學習和準備制作教具、課件。
除此以外,還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盡量有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及時了解學生的自己講課方式的意見,反思不足并改進;借鑒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取長補短;嚴謹科學地備課,不斷鞏固教學技能。
以上是我自學課例研修的總結與感悟,希望能在實習實踐中有所體現。
課例心得體會 9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他反對傳統教育與實際生活的脫離,學校與社會的隔絕。他認為:教育是生活,生活更是教育,兒童教育也是為了改造、充實生活。他主張:教育的范圍包括社會、幼兒園、家庭,“三者要相輔而行”。幼兒園的資源也為幼兒走進自然、感受自然、促進情感、激發創造提供了有效的空間。
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園本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感受其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的美感經驗,培養其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讓幼兒多元化、多方位地感知、體驗、進而通過多種的美術表現方式,挖掘幼兒的審美潛能,提升幼兒的美術表現力;將材料整合與重組,大膽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提升幼兒的創造能力。
課例:馮梅老師設計并執教的《茄子地里的故事》綜合活動和延伸的科學活動《尋找茄子王》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充分地利用我園的自然資源中的菜地種植資源。因為這個時候正是茄子的豐收季節,馮老師抓住了教育素材和教育時機,充分利用茄子這個素材不斷挖掘教育內容,讓孩子們從觀察、分析、討論、創編故事、畫故事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幼兒感受茄子的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的直接經驗和美感經驗。這一系列教學活動巧妙結合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藝術領域,讓幼兒多元化、多方位地感知、體驗、進而通過多種的表現方式,挖掘幼兒的潛能,提升幼兒的表現力。馮老師選擇的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運用的觀察工具是幼兒喜歡的放大鏡;采用的教學形式是幼兒喜歡自由探索、自我表現;孩子在輕松自由的活動過程中學習興趣高漲、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嘗試、好奇心和表現力極強,孩子的學習品質得到培養。
課例:文紅陽老師設計并執教的《自然拼貼畫》美術活動,充分利用了我園的花草樹木種植資源。因為這個時候正是幼兒園里各種果樹、花卉、蔬菜等花盛開的季節,文老師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開發并挖掘了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到戶外去感受幼兒園美好的自然環境,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收集自己需要創作的自然素材,自由拼貼創作,整個活動孩子積極參與、認真專注、樂于想象和創造,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由、自主、自愿性的`游戲特性;將材料整合與重組,大膽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提升幼兒的創造能力。
馮老師和文老師的課例值得我學習與借鑒的地方太多了,激發了我去挖掘幼兒園的自然環境教育資源的積極性,為幼兒的創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教育環境空間,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課例心得體會 10
12月1日參加了旬陽縣小學數學課例研修學習,在培訓中我聆聽了3節數學課及數學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領略了他們獨特的教育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
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為期一天的培訓學習,讓我把埋著苦干的頭抬了起來,發現教育是需要遠見卓識的。在本次培訓中,專家老師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闡述了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小學數學教育方法的探討,并向我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作為一名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數學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把自身對數學課程標準理解與組內的老師交流,并在課例跟進后,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
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并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培訓既緊張而忙碌,因為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這種嚴謹實效的氛圍,讓每聽一課我都認真準備,精心揣摩,通過網絡便捷方式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敢于迎接挑戰,便也敢于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著地撲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上。有句話說的好:“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水。”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斷的源頭水,因此必須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
反映。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職業成長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成熟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及課例研究,能有效縮短教師成長周期。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在歷時兩個多月的國培過程中,我的心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把課例研修看成一種負擔,變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訓過程中,我們每一位老師都付出的艱辛的努力,我們都有極大的收獲。一次次的課后交流,我們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結成智慧的結晶。在執著的研修過程中,我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獲頗豐。我們堅信,課例研究過程中的這種不服輸、不言敗,孜孜以求的精神將使我們終生受益。
此次教師的培訓,要感謝教育局、教研室、學校給我們教師提供的一個肩膀,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在教育這條路上,奮斗的目標還在遠方,我還將以此次培訓的收獲作為一種鼓勵,鼓勵著我繼續前行!只要我們不斷地思索——尋找問題,再想策略——解決問題,并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態度、研究的方式來關注課堂教學,我們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課例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課例研修心得體會01-19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11-15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11-28
課例研修心得體會03-15
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02-16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最新11-03
觀摩優秀課例心得體會06-15
課例研修心得體會范例03-07
課例研修心得03-07
課例研修心得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