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9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后少走彎路。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
4月21日—24日,濟寧市第一期國學經典教育導師培訓,在濟寧教育學院舉行。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參加了為期兩天半的培訓,受益匪淺。
在緊張的兩天半的培訓中,共聽報告五場,深深被精當的講解折服。盡管我有很多的內容聽得一字半解,但是講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勵并鼓舞著我。給我們授課的這五位教師,平均年齡都在75歲以上,但是他們的講解是那樣的激情四射,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直接現實,他們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講課,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詮釋著傳統經典文化。他們盡管年齡都很大,但是他們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鑠,神采飛揚。中央民族大學的牟鐘鑒教授和曲阜師范大學大學的駱承彬教授不僅自己年齡大,而且還有一個高壽的母親。說來話巧,一個102歲,一個106歲,都是在去年的時候“壽終正寢”,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話。
我們培訓的是傳統文化,我在想,或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滋養,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態和強健的體魄。中國的傳統文化難道有這么強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訓場合,我也聽說91歲的老教授講課的講義是用小楷字體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課的現場侃侃而談,這就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壽,我不知道長壽的秘訣在哪里?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明白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種德性文化,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內心平靜。人內心平靜了,達到了一種體內外的平衡,人就會心情愉悅,充實樂觀。我想,在社會發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揚傳統文化,這說明傳統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卻需要,只有通過這種深入中國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才能夠夠拯救中國的現實,達到一種理性的和諧!
回想專家的授課,猶如響徹在兩耳的陣陣東風,又猶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給人以無盡的精神洗禮。面對現實,又感覺差距甚遠。也許這種從骨子里拯救國人素質的明智之舉要從娃娃入手,從中國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會抓出收獲?期待花朵明天的輝煌與明艷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2
6月6日,單位組織我們參加了傳統文化與職業道德培訓。一天的學習,倍覺時間短暫。感恩、感動、崇敬、贊嘆……交織在一起的感情,總讓人留戀與思念。學習培訓班期間,我跟同事一起在聆聽、感悟、震撼中盡情享受了巍巍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教育的盛宴。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接觸國學方面的知識不廣,只知道是儒家學問,認為學這些也沒多大的用處,與自己的關系不大。然而,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學國學已成為當今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努力的踐行。“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一天來授課老師至誠至真地分別向我們傳授了修身、齊家、待人、處世之道,讓我們充分地享受到了一場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盛宴,使我時時處于一種被激勵和感動的狀態,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授課的老師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為我開啟了一扇深入地了解、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大門,在他們的講話中既有深層的道理,又有具體的做法;既有生活的智慧,又有歷史的教訓;既有廣博的知識,又有人生的理想,讓我體會到了做人的意義和做人的樂趣。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他們實實在在教我們從孝做起,從經典做起,從小做起,從我做起,踐行《弟子規》,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落實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今后的實際生活、工作當中,我要把所學到的圣賢的教誨變成自己的行為規范,內化為自己的德行,做為女兒、兒媳對父母,“孝”字為先,遵循孝道,時時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做好孩子的表率,我想只要心存善念胸懷仁慈,扎實工作,從我做起,從我心做起,以圣賢的標準要求自己,就一定能調動起工作的積極性。三是心靈的震撼:在一天培訓中,讓我真正的了解了社會主義事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深刻理解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實際,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信念,自覺進行職業道德修養,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具良好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人。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增強了搞好本職工作的使命感,從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己的遵紀守法意識得到強化,政治思想覺悟提高,組織紀律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總之,通過學習,要在今后工作當中,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牢固樹立起來、自覺踐行開來,一定要模范帶頭把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自己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貫穿于實踐工作生活中去,體現在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當作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身作則,努力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模范實踐者和積極推動者;要在全園林系統職工隊伍中形成見榮而為、遇恥而拒的良好風尚;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奮工作,以一流的標準創一流的業績,為駕校事業,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3
20xx年10月17日,秋高氣爽的北京,由中華書局舉辦的第一屆傳統文化圖書業務培訓班開班了。
這個培訓班有別于我個人之前所參加的所有圖書交流活動,它就是一個培訓班,真正學習的地方。在培訓班的課堂上我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古籍,古籍如何分類,經典的古籍有哪些等等問題。
說起來好笑,雖然我在書店工作,雖然我從小學開始學習詩詞歌賦文言文,但是對于古籍的體系還真的一點都不了解,在市面上關于這方面的知識以及閱讀引導也很少,所以在傳統文化以及古典文學方面我一直有留白,打算到了差不多的年紀心境沉淀下來后再去涉獵。
這次的培訓剛好給了我一個契機,它將傳統文化圖書的脈絡梳理得十分清楚,讓我看到了其中的那條線,于是,我可以順著這條線走下去,一點一點的加深自己的閱讀層次。這大概就是俗話所說的緣分到了吧,老天幫我打開了傳統文化圖書的大門,我可以更深層次的學習其中的內容了。
說到傳統文化圖書,它其實覆蓋的面很廣,以前我們愛用國學、歷史、傳記這樣的分類來表示,不過這些類別還是有些片面,傳統文化應該是過去的流傳下來的文化,它包含了當時社會思想的各個方面,我個人也覺得用傳統文化圖書這個名詞來做這一類圖書的總稱要好些。不管是傳統文化圖書還是國學、歷史等等這樣的分類的圖書,首先我們要知道它們是過去的書,是古籍。
那么問題來了,怎樣的書才屬于古籍呢?
書寫或刻印于1912年以前的書籍稱為古籍。1912年之前有多少年的歷史我不清楚,我只知道1912年前的書拿到我面前我未必能讀下去,因為這些書的行文以及書寫方式未必符合現在人的閱讀習慣。于是為了使這些古籍便于閱讀和利用,就出現了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做了什么?
按我的理解,現在的古籍整理由各個出版社的編輯承擔。他們通過點校、注釋、今譯、影印、索引、匯編、書目這幾種方式對古籍做一整理,讓現代人能通過標點、注釋等理解古代人的意思。
能做古籍整理的人定是通讀詩書、滿腹錦綸的。給我們授課的編輯老師也講述了很多關于標點、校勘、注釋、箋疏、用字等方面的小故事,真是不對比不知道,一些例子說出來,我們可能不太理解其中差錯在哪,可是在真正懂行的人眼中就是笑話了。
所以讀書并不一定看所有的書,選擇合適的版本以及編者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一點,閱讀圖書首先看出版社/公司,好的出版社/公司才有高質量的編輯或者翻譯認真對待文字,才有高質量的校對認真對待文稿。(關于校對我也有一肚子的話想說,主要是看了日劇《校閱女孩河野悅子》有感,這個放在以后再說)其次才看作者,不過一般有實力的作者選擇的出版社也是實力強勁的,這就是強強聯合吧。
粗略了解了出版社所做的古籍整理工作后,我們要了解一下這些整理過的古籍的分類。
古籍的'分類有哪些?
古籍分類有七分法、四分法。
七分法出自劉歆寫的《七略》,《七略》將圖書分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等六大類,即“六略”,再加上“輯略”(即“六篇之總最”),合稱七略。(以上來自百度)是古代最早的圖書分類方法。
四分法分經、史、子、集四部。將六藝歸為經部,諸子、兵書、數術、方技歸為子部,史就是史,詩賦歸為集部。
經部是經典、權威的代表。經過漫長的演化后的核心就是《十三經》。包括了周易、尚書、詩經、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基本上就是統治階級的思想指導武器,因而地位高尚。
史部就是歷史,看歷史劇能見到古代有史官這一職位,就是負責記載歷史告知后人的。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其實挺超前的,畢竟人活不到百年而歷史可以永存,皇帝做的事情以后的人通過史書都會知道,這是不是變相的永垂不朽?巧合的時,當下,做一件可以留存很久的事情讓你死后還有人記得你——這個概念也在慢慢得流行開來……大家都是有野心的人。
回到正題,史部的代表就是二十四史,加新元史為二十五史,加清史稿為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于《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以上來自百度)
子部專列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等書。細分眾多,有十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二十二子。具體內容都可以百度。
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曲和文學評論等著作。看成一個類型文章的合集吧。
學習了古籍分類后我才理解了金克木老先生的讀完十三經“書讀也就完了”的意思。十三經和二十四史可以看作我們了解古代文化的必備讀物,有了它們,在古代文化的學習中我們不至于迷路。但是真給你一本周易、給一本史記,你也未必能讀懂。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文字,其中的理解還是需要功夫的。
怎樣由淺入深呢?
少兒可以選擇圖畫版本、故事版本、誦讀版本的相關圖書;大眾作為入門的話可以選擇說講類、知識類、傳記故事類的普及讀物;專業點的可以直接讀原著;更專業的可以讀無注釋版本。
更專業的介紹可以私信咨詢我,我不會的還有出版社的老師,學文學問,我們不僅要勤學還得勤提問題,多思考。
傳統文化知識是我們的寶庫,盡管現在沒有以前的學習環境,盡管在各種方面都有阻礙,盡管我們已經退步到連簡化字都未必能讀出寫出,但是作為圖書發行的從業人員,我覺得有必要將推薦傳統文化圖書這一目標作為自己以后的工作重點,多讀書、多寫心得與大家分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4
3月16日,聯合中心學習組組織了第二次集中學習,邀請我區社會科學首席專家XX教授作《認祖歸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這次學習從深層次闡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當前面臨的挑戰,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認知中華傳統文化。
通過這次中國傳統文化的培訓學習,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從認識上加深了的理解。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更進一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以身作則,努力踐行。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身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嚴格要求自己,為夷陵區建設發展、為史志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5
春節后有幸參加華韻啟程文化中心在大福地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培訓班,參加傳統文化培訓班學習心得。感恩組織方、大福地。感恩老師、義工付出。通過學習心得如下:
物質的基礎就是意念。意念組成了物質。物質是意念長期積累而成的。
意念在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它是萬事之根。起心動念的善惡決定后果。
意念的能量首先影響自己,其次影響與自己最親的人。
父母對子女的擔心是最溫柔的詛咒。
古時好多諺語也說明人的意念的重要。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因此地球人每個人意念的善惡小則影響自己和至親之人,大則影響環境和地球生態。
現在很多孩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真實寫照,是全息縮影。12歲以前所有的病大部分原因在媽媽身上。人生的苦難,皆來自于人生違反大自然規律。生活驕奢,不孝父母,無知惡有惡報,厚德載物之因果。還有那些慘死在父母手中,沒見過天日的墮胎嬰兒,他們無聲的吶喊,經受無量的苦難。為了您至親之人斷惡修善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6
在今天,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欣賞越來越少,大家的生活都充斥著忙碌,休息時也是玩手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幾乎沒有,為了繼承我國傳統文化,我們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師生一起學習傳統文化。
“你從韶山水田的黃色的阡陌上走來;你從安源煤礦的黑色的巷道里走來……你從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走來;你從頓失滔滔的大河上下走來……”隨著大屏幕上著名朗誦家殷之光氣壯山河、震撼人心的《人民萬歲》的朗誦,由聊城同心國學院主辦的聊城市市級培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骨干教師專題培訓拉開了帷幕。近日,筆者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會,通過培訓,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聊城市教育局哈寶泉局長作了“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民族復興”的報告。哈局長從文化力量推動復興、文化魅力助力復興、文化自信實現復興三個板塊深入闡述了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與魅力,他聲情并茂的講演博得了在場教師的陣陣掌聲。在場教師從哈局長的講解了解到了經典國學、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了古典文學、中華文學的源遠流長。哈局長深入淺出地引導著我們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傳統文化血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到胸懷天下的宏大格局;從無遠弗界的遠大志向到孜孜以求的學習精神;從知行合一的道德修養到止于至善的厚德載物;從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到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從福禍相依的辯證智慧到求新求變的.創新思維。哈局長特別指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濃烈民族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開拓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博大胸懷、“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浩然正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獻身精神“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關心民眾疾苦的體貼之情等優秀傳統中華民族世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經過幾千年的洗禮后依然光彩依舊,熠熠生輝。
三個小時的講課,哈局長思維清晰,見解獨特,字字鏗鏘,中間沒有休息,現場座無虛席,老師們的視線都被哈局長的精彩講座深深吸引住。
傳統文化,深邃如江海,滋育華夏,恰似“江河萬古流”;傳統文化,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正如“光焰萬丈長”;傳統文化,高妙如山川,豐富生活,好比“黃鐘大呂金聲玉振”。傳統文化,歷久彌新,在傳統文化叢林中漫步,在傳統文化長河里凌波,在傳統文化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筑最美好的教育詩篇,描繪出山青水秀、歡聲笑語的畫卷,成就清新高尚的人生。“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聽,詩經論語、諸子百家、唐風宋韻、元曲清夢……走進傳統文化,感受家國情懷……
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開拓者,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致梳理和深入挖掘,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為推動民族復興增磚添瓦,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7
首先非常感謝公司給予了我這次培訓的機會,也感謝南京居美馨的各位老師。學長,蘇園的霍總及其他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因為大家的支持與配合,讓傳統文化的培訓首次在蘇園拉開了序幕,并圓滿地告一段落。
在為期五天的培訓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這些都不是在學校的課堂上所能學到的,學習涉及到的面較為廣泛,有蔡禮旭老師的《家和萬事興》。《百事孝為先》,周永杉老師的《新世紀健康飲食》,劉芳老師的《生為女人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的家庭和事業》等精典課程。另外還分享了大片《暖春》,這些課程圍繞的主題都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范,以此來提醒教導我們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并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之后如有多余時間和精力再兼顧其他有益的學問。弟子規中提到,“百事孝為先”,教導我們要行孝,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賦予了我們新的生命,他們辛勤哺育了我們,讓我們長大成人,就像老師所講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基本的孝敬之心也沒有了,那么他又如何會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朋友。
同事呢?看到父母鬢髻銀發時,想想他們一生為家庭,為社會付出了青春與勞力,此刻,正是兒女回饋孝敬之時,哪怕只是輕輕的一聲問候與關懷,都是父母最大的歡喜與欣慰,若能在茶余飯后,讓兒孫圍膝他們左右,那又將是他們最難得的天倫之樂。我很慚愧,因為我覺得自己做得不是很好,特別是自己心情不好時,還會對家人發發小脾氣,但家人都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自己,沒有過多的斥責與報復舉措,同樣會時時刻刻地關心呵護著我們。也許行為更能勝過千言萬語,家人用行動告訴我,“暴躁不能解決問題,不會控制情緒的人,無法經營好自己的未來。”我的媽媽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很樸實。勤儉,也很善良,但對我和妹妹方面卻比對待自己要大方得多。每當過年過節時,或者平時做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時候,都是我和妹妹各持一份,不會偏向于任何一方,對母親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聽外婆說,我媽媽因為我和妹妹曾受了很多委屈,但即使我和妹妹長大成人了,她也從不放在嘴上說,總是埋藏在心里,媽媽只希望我們能夠和她分享快樂,不想因為一些不開心的事,讓我們也跟著受影響。
媽媽為了我曾經被鐵釘扎傷過。記得那年我二十歲,因為家庭方面的需要,我到了福州的表哥家長住過一段時間,那也是第一次離開家,離開媽媽,也許是因為血溶于水的親情,也許是因為長期的思念,媽媽讓妹妹寄住在小姨家,與姑媽一起來到福州看望我,出于姑媽的好意,經與表哥商量后,讓我媽在表哥的食堂內幫忙,雖然也付工資,但說實話,我媽做事責任心很強,就把那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努力,每天起早貪黑,不辭辛苦地干著,一天凌晨兩三點的樣子,媽媽做早飯的時候,不小心被灶堂口木柴上的鐵釘給扎了,據現場工作人員講,當時流了很多鮮血,但還是忍住疼痛,還不停地說“沒事,小傷”。如果不是那些好心人的幫助,我媽也不一定會去打疫苗針,如真是那樣,結果將不堪設想。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哭了,那種感覺很酸楚。隨著時間的流逝,媽媽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胃藥。感冒藥。消炎藥等不停地交替服用著,今年又患上了醫學界被稱為的“富貴病”,也稱“消渴病”。那種病如果控制不好,結果會很嚴重,會失眠。腦中風。心腦血管病。有的還要截肢等,真可怕,而且現在得這種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所以這需要我們平時就要合理的控制飲食,保持適當的運動,擁有一份愉悅的心情來加以預防。但媽媽卻還是堅持每天起早貪黑地騎單車去單位上班,單程約五十分鐘左右,風雨無阻。我和妹妹看到媽媽疲憊的身影時,勸阻媽媽休息下來,不要去上班了,每個月由我們補貼生活費,但媽媽卻說“我已習慣了,上班可以充實生活,沒關系的”接下來也不會說太多解釋類的言語,但我和妹妹能夠深刻體會到媽媽的別有用心,是不想給我們太大的負擔與壓力。
除此之外,媽媽看到家里水果不多了,會經常買些蘋果。桔子。香蕉類的水果。了解糖尿病癥狀的人,應該知道,他們這類人群是不可以吃帶有甜份的水果的,會影響血糖的升高。但媽媽這么做的動機是什么呢,難道真是為了解饞嗎?如果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之前,聽說蘋果能減肥,桔子能補充維C,香蕉能觸進腸胃蠕動,有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所以平時,我會吃得多一點。這些小小的細節,全都被媽媽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這些孩子啊。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而我又為他們做了些什么呢?與媽媽在一起,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幸虧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鞭策提醒了我,我會堅持學習弟子規,并將一言一行落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在于擁有了多少,而在于我們珍惜了多少,不要等到失去機會時,再去珍惜,那就為時過晚了。幸福的家庭演繹著同樣的一個故事,而不幸的家庭卻演繹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的家庭,貴在一個“和”字。所謂“家和萬事興”。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但真正能夠深刻體會,并付諸于行動的人卻較少。
培訓過后,容易犯的一個課后綜合癥就是:上課激動,想想感動,回去后一動不動。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扮演著一個個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體現出一種道德規范。平時經常聽到一些朋友說自己的丈夫。婆婆或者其他人怎么怎么的不好,難道我們自己就沒有一點過錯嗎?夫妻之間相處,總有一個磨合期,這需要我們用包容。寬恕。謙讓。忍讓。禮讓。仁愛去經營。如果總以為自己做得好的人,往往是只看到對方缺點的人,那關系又怎么能處好呢?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我不但認識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還有幸于知道了一些為人處世方面的藝術性。發生問題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解決處理,那才是問題的根本與關鍵。與朋友相處也是如此,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么對待于你。也許不能立即得到回報,但相信,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因為努力,所以回報。當別人對我們不好時,是否也曾想過我也曾欺負。刻薄于人,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委屈。受侮之時,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從中體悟出寬恕。包容的偉大。
健康是革命的本錢。也是家庭事業的基礎,沒有了健康,一切皆為零。正如周永杉老師所說的“錢能夠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現在的疑難雜癥卻越來越多,這和我們的健康飲食密切相關。比較慶幸,一直以來我都是以素食為主,但偶爾也吃些小葷,所以戒葷食素,對我的困難會小些,我會努力的,并且有一種讓素食從我家起航的想法。很多人都擔心吃素會導致營養不良,特別是對待一些特殊人群,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這恰恰相反,反而堅持吃素的人更容易擁有健康,據一些資料顯示長壽者均是吃素者。身邊有很多案例,原來飲食雜亂的人,各種指標都不合格,且體重也超標,但通過堅持吃素,這些癥狀都沒了,變得更健康了。
我自己也深有感觸,平時小毛小病不多,且很多人都說我皮膚很好,由于工作的需要,以前,包括現在經常要在外風吹日曬,羨慕之時,并詢問我是怎么保養皮膚的,其實我也沒刻意地去美容院做護理,和一些人一樣,也只是用些適合自己的化妝品而已。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吃素的原因吧,不過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態也很重要哦。所以吃素不再是一種宗教行為,而是一種超越,一種高尚生活的表現。要談的感受不是僅局限于一些文字篇幅的表達,更重要的是付諸于行動,《弟子規》。《中國傳統方化》將成為我人生的一堂必修課,相信精典就是生活。并且會把這份享受帶給我的家人。朋友們,也讓他們也一起學習精典。只要人人心中充滿愛,哪個人不可愛?就讓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8
重慶城市改造過程中有一位震驚全國的搬遷“釘子戶”,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就是海天學校學習《弟子規》的釘子戶。在赴美國南京居美馨之前,我心里暗想花那么多錢去學習傳統文化值得嗎?帶著這樣的疑慮踏上了等待時間。來到南京專業技能居美馨看到墻上貼著地五天學習培訓課程。更覺得此次南京之行收獲會慎微——因為這些課程在學校就已經學過,但經過的學習我發現原先的想法錯了,此次收獲頗豐。總結如下:
一、居美馨志愿者的愛心深打動了我
1月13日晚上九點多,我們一行十人前往居美馨,一踏進大門,幾位志愿者滿面笑容的迎上來,拎箱的拎箱,問候的問候,熱情的接待,然后馬上安排就餐,住宿,吃完飯,洗完漱以后已經十點多了該就寢了,打開被褥將要睡覺,一個熱水袋把被褥暖熱,此時的我心里油然而生腦子里一片敬佩之情,感激之情,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各組輔導老師挨個叫醒各組學員,前兩天的學習開始了,來到操場,教師輔導老師組織各組學員科學合理進場,會議室的大門一側一排志愿者恭恭敬敬的向各位學員行鞠躬禮,問好。來到會議廳,各組有序就座,一排排,一張張木座椅上都套上毛絨絨的幾張坐墊,移開課間休息時主持人溫馨存檔各位學員打開水杯,志愿者會為你加和開水,課間休息時,還為學員精心安排茶點,水果,輔導老師還帶領學員一起做健美操一件件,細微之處見真情之所在,可以說第一天學習中,處處打動這我,志愿者熱情的相關服務義工溫暖著我。
二、高崇人生觀震撼著我
在轉赴南京居美馨學習傳統問好的五天中,有許許多多的人則震撼了我。特別是觀看《天下父母》時。田春生秀英大姐十幾年如一日照顧因大火災致殘的兒子,幫助兒子建立信心,將專業人才兒子培養成國家的優秀人才的這這份偉大母愛深深震撼我,劉蘇老大姐幾十年如一日幫助身邊的人,從義務獻血到獻骨髓,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帶來生的希望,她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又幾次深深震撼著我。還有王希海大哥為了照顧因病癱瘓的父親,放棄出國工作的好大好機會,后來甚至放棄了貧苦,只身一人十幾年照料父親,直到祖母離開人世間,從一個二十幾歲的帥小伙變成四十七歲的.中年男子,可以想他是將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賜給了自己的父親,以上三位大愛、至孝的榜樣讓我顆冷漠之心悄然在悄然發生變化,我開始當新審視自己。
三、傳統文化的神力讓我重新審視自己
在南京居美馨娥五天學習中,讓我意識到環境的復雜性,以前在學校也在學習傳統文化,也是天天在學蔡老師的光碟,但在南京學習時,雖然內容相同,因為營造的氣氛,學習的外部環境有所不同,學習的效果也大不一樣,通過汪學習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王琦老師的《只要心中充滿愛,哪個孩子不可愛》劉芳老師的等。讓我一邊學習,一邊靜下心來思考,重新審視自己四十年來受挫的所作及失敗人生,我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我和妻子結婚雖然七年了,在家中我是輕浮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像洗衣服、非常多做飯之類的做飯很少主動承擔,認為這就是女人應該做的,我還有一個的愛好——就是喜歡看體育類足球比賽,只要一有空,我就霸占著家中的家里電視體育臺,從不考慮妻子的感觸,而她對體育節目一點興趣也沒有,一般都是看上為幾分鐘就去睡覺或是找本書看,打發一下自己的時間,有了孩子后,照顧孩子各個方面都做做是妻子在做,不管是在她家出氣筒或是在外遇到不開心的事我總是拿妻子當出氣筒,而她總是讓著我,如今想:要是換了其她性格剛強些些的高中生,我們婚姻的婚姻生活可能早就已經結束了,在工作中,室友們的眼里也是一樣,我來海口已經五六年了,和關主任,王立興等訓導主任都是多年的同事,由于性格急躁,常常為了一些小事和同事發生爭吵,通過學習《弟子規》及傳統文化后想法變了,大家都來自天南海北,能在一所學校打成一片,應該是干年修來的緣分,應好好珍惜,這次南京學習讓我認識到在以后的家庭經營中和工作中要善待誠實家人,要尊重妻子,尊重同事,作為一個男人,應將自己修煉為心胸寬廣的人,俗話說的好,將軍背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相長,以身作則是最重要,我將在今后的日子里,多關注孩子道德的培植,多給那些所謂的后進生一些關懷,讓孩子們再人格特質上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我不敢說基克維澤區會做的有多好,但通過接納了傳統文化,我確信傳統文化會改變我的一生。
以上就是我此次赴南京學習的一點淺顯體會,最后借用任登教授的話,作為這次學習真切感受,傳統文化能治社會百病,能給千家萬戶到來幸福,真學真干真受益,誰學誰受益,早學早受益,只要我們以真誠地心,恭敬心學習實踐傳統工藝文化,被污染的人性一定會恢復本善之性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9
4月21日——24日,濟寧市第一期國學經典教育工作導師培訓,在濟寧德育學院舉行。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參加了為期兩天半的專業技能,受益匪淺。
在緊張的兩天半的培訓中,共聽報告五場,深深被精當的講解折服。盡管我有很多的內容聽得一字半解,但是剖析講解教授的個人風格深深的激勵并鼓舞著我。給我們授課的這八位教師,平均年齡都在75歲以上,但是他們的講解是那樣的激情四射,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直接現實,他們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家教,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詮釋著傳統經典。他們盡管年齡都很大,但是他們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鑠,神采飛揚。中央民族大學的牟鐘鑒教授和曲阜師范大學大學的駱承彬教授不僅自己年齡大,而且還有一個高壽的母親。說來話巧,一個102歲,一個106歲,幾乎是在去年的時候“壽終正寢”,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話。
我們業務培訓的是傳統文化,我在想,或許現代是亞洲地區的傳統文化滋養,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態和強健的強壯體魄。中國的傳統文化難道有這么強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訓場合,我也聽說91歲的老教授講課的講義是用用筆字體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課的現場侃侃而談,這就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民俗的魅力。我想到了儒學大師料到季羨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壽,我不知道長壽的秘訣在哪里?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課程,我明白了,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種德性文化,告訴人們做人的規矩,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內心平靜。人內心平靜了,達到了一種體內除此之外的平衡,人就會心情愉悅,充實樂觀。我想,在社會發展到近幾年來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揚傳統文化,這說明傳統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卻需要,只有通過這種深入中國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才需要夠拯救中國的現實,達到一種理智的和諧!
回想專家的授課,猶如回蕩在兩耳的陣陣雙耳東風,又宛若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給人以無盡的精神洗禮。面對現實,又感覺差距甚遠。也許這種從骨子里國人素質的明智之舉要從娃娃入手,從中國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會抓出收獲?期待期待翠綠明天的輝煌與明艷的!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之于企業則取意著“基業長青”。如何實現公司的永續經營和同時實現基業長青?只有靠文化。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服務,一流企業賣文化。在當今世界漸次趨向之下一體化的背景下,產品、技術、服務、品質等都將走向國際化,唯獨公司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不會被同化。企業文化對公司長期經營業績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一個企業要想茁壯成長并走向繁榮,首先必須擁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為一切政策和行動的準則。
企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組成,如果把公司的企業文化比作一顆大樹,則精神文化就是大樹之根,制度文化就是一棵的.樹干,行為文化就是大樹的樹枝,物質文化就是大樹的樹葉,而大樹結出碩果的碩果則是公司的公司業績。企業文化從本質上體現公司領導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美德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精髓和歸宿,它包含核心理念(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公司精神、公司核心價值觀)和基本理念(經營理念、管理理念)二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公司愿景指明了介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公司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公司精神展現了職員工做事控股公司做人的心理模式,公司核心價值觀規范了職員工做事做人的基本準則,經營理念表明了公司在未來三、五年的經營戰略、經營思路、業務模式等,管理理念向全體職員工意謂了公司在管理過程中所秉持的關于人才、領導、團隊、制度、溝通、員工成長等多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這些對公司的長遠穩定與發展非常非常重要。
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營造與構建公司上市公司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道、釋(佛)九家的思想與文化體系,三家的唯物主義都以“孝悌”、“忠恕”為理論中心和精神旨歸,從而延伸出人與人及人與之間社會之間基本的倫理觀念和倫理準則。因為它們都是從基本的基本特征人性出發去考慮與解決問題,所以,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員工激勵、管理藝術、價值理念體系、管控適度的制度體系、團隊績效、心智模式、用人標準、管理思維與境界等的基本建設、改善與增強具有現實的促進作用。
比如中國傳統文化對改善模式的心智管理者與管理境界具有現實意義,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是公司管理成功的關鍵,他們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高低好壞將直接影響公司適格人才的培養,也必將影響公司目前的業績。“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比如一個哲學思想與心胸狹隘的管理者是很難培養出知識、技能與心態俱佳的部屬,更不可能在選人、用人、育人與留人五方面培養與使用“德才兼備”的一流人才,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到團隊、部門和公司的業績預期。因為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流失優秀的人才如果不能給其后起之秀就會流失并成為競爭對手。而中國傳統文化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傳統性境界方面提供了借鑒,如其主張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等思想與主張,都要求運營者須以身作則,成為部門相關人員的導師以“包容萬物”的良善良性心態去教化和感化員工使之成為公司需要的人才,優秀的管理者要具備把頑劣之徒變成優秀人才的信心、耐心、能力和勇氣。同時,優秀的出類拔萃管理者也要是有信仰的,要把對公司目前的責任、信念與追求成功的摯愛變成自己的信仰,向員工灌輸與宣導公司發展與成功的施予信心、理念與價值觀,要對全體揚棄職員工成功進行徹底的“洗臉、洗腦、洗手”,“洗臉”要求管理者企業管理者身為公司的一員,榮譽稱號必須帶頭帶領員工維護公司的榮譽與形象;“洗腦”要求管理者必須帶頭帶領員工欣然接受、融入、遵循并堅信公司的企業文化及核心價值觀;“洗手”要求管理者必須堅持并同時實現做到兩袖清風、先公后私,不因私廢公。這樣,才能團結并引領全體職員工成為對忠誠、負責、奉獻的有用之才!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對公司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需要引起公司各級管理者的重視,積極開展計劃針對公司各層次的管理者及職員工開展培訓,對于中高層管理者開展專門培訓課程,其二主要就培訓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與管理水平;對基層人員主要就加強《弟子規》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導與熏陶,在潛移默化崇廉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責任心與道德觀念。
以上,就是我在參加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后一點不成熟的,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0
在為期五天的培訓過程中所,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這些都不是在學校的課堂上所能學到,學習涉及到的面較為廣泛,有蔡禮旭老師的《家和萬事興》、《百事孝為先》,周永杉老師的《新世紀健康飲食》,劉芳老師的《生為女人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獨生子的家庭和事業》等精典課程。另外還分享了史詩片《暖春》,這些課程立足于的主題都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范,以此來提醒教導我們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愛要平等博愛,并親近有仁德的人能,向他們學習,之后如有多余時間和精力再兼顧其他有益的學問。
弟子規中提到,“百事孝為先”,教導我們要行孝,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賦予了我們新的生命,他們辛勤哺育了我們,讓我們長大成人,就像老師所講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基本的孝敬之心也沒有了,那么他手邊又如何會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朋友、同事呢?看到養父母鬢髻銀發時,想想他們一生為家庭,為社會付出了青春與勞力,此刻,正是兒女回饋服侍之時,哪怕只是輕輕的一聲問候與關懷,都欣喜是父母最強的歡喜與欣慰,若能在茶余飯后,讓兒孫圍膝他們僅約,那又將是他們最難得的最之樂。我很慚愧,因為我覺得自己做得想想不是很好,特別是自己心情不好此時,還會對家人發發小脾氣,但家人都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自己,之舉沒有過多的斥責與威嚇舉措,同樣會時時刻刻地關心呵護著我們。也許行為更能勝過千言萬語,家人用聯合陣線告訴我,“暴躁不能解決問題,不會控制情緒的人,無法營運好自己的未來。”我的媽媽是一名普通家庭婦女的農村婦女,她很樸實、勤儉,也很善良,但對我和妹妹方面卻比對待自己要大度得多。每當過年過節時,或者平時做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時候,都是我和妹妹各持一份,不會偏向于合意,對母親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聽外婆說,我媽媽因為我和妹妹曾受了很多委屈,但即使我和再娶妹妹娶妻了,她也從不放在嘴上說,總是埋藏在心里,媽媽只希望我們能夠和她擷取快樂,不想因為一些絕不開心的事,讓我們也跟著不受影響。媽媽為了我曾經被鐵釘扎傷過。
忘不了那年我二十歲,因為家庭方面的需要有,我到了福州的老師表哥家長住過一段時間,那也是第一次離開家,離開媽媽,也許是因為血溶于水的親情,也許是因為長期的思念,媽媽讓妹妹寄住在小姨家,與姑媽一起來到福州看望舅舅我,出于姑媽的好意,經與表哥商量后,讓我媽在表哥的小賣部內幫忙,雖然也付工資,但說實話,我媽做事責任心很強,就把那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努力,每天起早貪黑,不辭辛苦地干著,一天凌晨兩三點的看著,媽媽做吃完飯的時候,不小心被灶堂口木柴上的鐵釘給烏柴火了,據現場管理員講,當時流了很多鮮血,但還是忍住疼痛,還不停地說“沒事,小傷”。如果不是那些親戚朋友的幫助,我媽也不一定會去打疫苗針,如真是那樣,結果將不堪設想。當我聽到這個消息之時,我哭了,那種感覺很酸楚。隨著時間的流逝,媽媽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胃藥、感冒藥、外用藥膏等不停地交替服用著,學界今年又患上了醫學界被稱為的“富貴病”,也稱“消渴病”。那種病如果控制極差,結果會很嚴重,會失眠、腦中風、心腦血管病、有的還要截肢等,真可怕,而且現在得這種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所以這需要我們平時就要合理的控制飲食,保持適當的運動,擁有一份愉悅的心情來不加加以預防。但媽媽卻還是堅持每天起早貪黑地騎單車去單位上班,單程約五十分鐘左右,風雨無阻。我和妹妹看到媽媽疲憊的身影時,勸阻姐姐休息下來,不要去上班了,每個月由我們補貼生活費,但媽媽卻說“我已習慣了,上班可以精練生活,沒關系的。”接下來也不太可能說太多解釋類接下來的言語,但我和妹妹能夠深刻體會到媽媽的誣蔑,是不想給我們太大的負擔簡并度與壓力。
除此之外,媽媽看到家里水果不多了,會經常買些蘋果、桔子、香蕉類的水果。了解糖尿病癥狀的人,應該知道,成年人他們這類人群是不可以吃帶有甜份的水果的,會影響血糖的升高。但老公這么做的動機是什么呢,難道真是為了豆腐嗎?如果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之前,聽說蘋果能減肥,桔子能補充維C,香蕉能觸進腸胃蠕動,有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所以平時,我會吃得多一點。這些的細節,全都被媽媽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這些小孩子啊。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而我又為他們不多做了些什么呢?與媽媽在一起,呢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幸虧遇到了中國語匯文化,鞭策提醒了我,我會堅持研讀弟子規,并將一言一行落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在于擁有了多少,而在于我們珍惜了多少,不要等到失去機會時,再去珍惜,那就為時過晚了。
幸福的家庭演繹著即便的一個故事,而不幸青年人的家庭卻演繹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如何經營營運好幸福美滿的家庭,貴在一個“和”字。所謂“家和萬事興”。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但真正能夠深刻體會,并付諸于行動的人雖較少。培訓過后,癲癇容易犯的一個課后綜合癥就是:上課激動,想想感動,回去后一動不動。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承擔著扮演著一個個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體現出一種出像道德規范。平時經常聽到一些朋友說自己的丈夫、婆婆不要緊或者其他人怎么怎么的不行,難道我們自己就沒有一點過錯嗎?夫妻之間相處,總有一個磨合期,這要我們用包容、寬恕、謙讓、忍讓、禮讓、仁愛去經營。如果總以為自己做得好的人因,往往是只看到事主缺點的人,那關系又怎么能處差勁呢?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我不但認識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還有幸于知道了一些為人處世方面的藝術性。發生問題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解決處理過程,那才是問題的根本與關鍵。與老朋友相處也是如此,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么對待于你。也許不能立即得到回報,但相信,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因為努力,所以回報。當自己對我們不好時,是否也曾想過我也曾戲弄、刻薄于人,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委屈、受侮之時,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會,才能從中體悟出寬恕、包容的偉大。
要談的不是僅局限于一些文字篇幅的表達,更重要的是付諸于行動,《弟子規》、《中國傳統方化》將成為我人生的一堂必修課,相信精典就是生活。并且會把這份享受帶給我的家人、朋友們,也讓他們也一起學習精典。只要人人心中透出愛,哪個人不可愛?就讓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1
3月20日,我們單位一行十三人由陳總帶隊,前往紹興參加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培訓活動,培訓時間為五天四夜(3月20日―3月24日)。上午11點到達培訓中心,只見門口有好幾位老師迎接我們,一邊鞠躬一邊問好,讓人感到新奇和驚訝,這種禮節從未見過。簽名、報到、找宿舍、領學習教材均由輔導老師引領,我被分在第12平字組。我們這期學員班,共有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名學員,有企業老總和中層干部,也有公務員與普通員工。年齡參差不齊,有十幾歲剛參加工作的姑娘小伙,也有白發蒼蒼的老者。
每天早上6點25分,全體學員來到教室外面,由輔導老師指導我們做健身操,然后再回到教室齊頌《孝經》與《感恩詞》:“感謝國家培養護佑,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辛勤教導,感謝同仁關心幫助,感謝農夫辛勤勞作,感謝大眾信任支持……”聽老師解釋說,這次培訓費用全部由愛心人士捐助,會議的各項工作也全部由義工志愿者代勞,要求大家用餐時必須擇量而行,避免浪費。用餐的時候,學員們均把碗中的飯菜吃得一干二凈。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集中學習了來自臺灣的蔡禮旭老師《家和萬事興》(錄像)、李泳杉老師《21世紀的健康飲食》(錄像)、李越老師《禮在人際關系中的運用》(錄像)。其實,“鞠躬”之禮并非在于形式,而是關乎行禮之人的內心是否恭謙,時刻告訴自己應該常低下自己高傲的頭,用來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此外,我們還聆聽了培訓中心靳雅佳老師《用音樂感悟孝道》課程,老師邊唱邊講解人生、社會與家庭,歌曲《父親您辛苦了》、《母親您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妻子你辛苦了》、《跪羊圖》等無不催人淚下,場下此起彼伏的掌聲,是大家心中正能量的強烈共鳴。
由此我想到子女教育問題。現在社會上父母教育子女,只想著給他們報多少個輔導班、才藝班,其實最主要的是先教會子女行孝道,使之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美好人格,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的處世之道,而其中“百善孝為先”喚起了大家一顆感恩的心,“行有不得,反求諸已”,我們反思著,檢討著。
初步接觸這些傳統文化時,不由黯然失笑、心生不屑。可是當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語句慢慢為自己所接受,便直嘆自己才疏學淺,原來我們了解的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冰山一角!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作為歷史產物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許多優秀的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雜著某些糟粕成分,關鍵是在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我們要采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法。
不敢說自己是個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后,我知道只有做一個心胸豁達的人,才可以淡泊、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妄。生活在現代社會忙碌的我們,被太多世俗的東西所束縛,那攀比嚴重、窮奢極欲、功利熏心的風氣,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迷醉了我們的心智,讓我們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我們要將中華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2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大眾化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發展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各個方面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臨床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辯證法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勞動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政治體制,認為學這些也沒有但凡的專研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昌盛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體育精神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主干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滲透到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頓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傳奇留給我們,自然是堅信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美麗,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一件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能夠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需要有正確的判斷惡行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進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掌理,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薩姆奇過來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加以解決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于承擔責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3
重慶城市改造過程中有一位震動全國的搬遷“釘子戶”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就是海天學校學習《弟子規》的釘子戶。在赴南京居美馨之前,我心里暗想花那么多錢去學習傳統文化值得嗎?帶著這樣的疑慮踏上了行程。來到南京居美馨看到墻上貼著地五天學習課程。更覺得此次南京之行收獲會慎微——因為這些課程在學校就已經學過,但經過五天的學習我發現原先的想法錯了,此次收獲頗豐。總結如下:
一、居美馨志愿者的愛心深打動了我
1月13日晚上九點多,我們一行十人來到居美馨,一踏進大門,幾位志愿者滿面笑臉的迎上來,拎箱的拎箱,問候的問候,熱情的接待,然后馬上安排就餐,住宿,吃完飯,洗完漱以后已經十點多了該就寢了,打開被褥預備睡覺,一個熱水袋把被褥暖熱,此時的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片敬佩之情,感激之情,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各組輔導老師挨個叫醒各組學員,第一天的學習開始了,來到操場,輔導老師組織各組學員有序進場,會議廳的大門一側一排志愿者恭尊敬敬的向各位學員行鞠躬禮,問好。來到會議廳,各組有序就座,一排排,一張張木座椅上都套上毛絨絨的坐墊,課間休息時主持人溫馨提示各位學員打開水杯,志愿者會為你加開水,課間休息時,還為學員安排茶點,水果,輔導老師還帶領學員一起做健美操一件件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之所在,可以說第一天學習中,處處打動這我,志愿者熱情的服務暖和著我。
二、高崇人格震撼著我
在赴南京居美馨學習傳統問好的五天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震撼了我。非凡是觀看《天下父母》時。田秀英大姐十幾年如一日照顧因大火災致殘的兒子,幫忙兒子建立信心,將兒子培育成國家的優秀人才的這一份偉大母愛深深震撼我,劉蘇老大姐幾十年如一日幫忙身邊的人,從義務獻血到獻血小板,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帶來生的希望,她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又一次深深震撼著我。還有王希海大哥為了照顧因病癱瘓的父親,放棄出國工作的好機會,后來甚至放棄了家庭,只身一人十幾年照料父親,直到父親離開人世間,從一個二十幾歲的帥小伙變成四十七歲的中年男子,可以想他是將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獻給了自己的父親,以上三位大愛、至孝的榜樣讓我一顆冷漠之心在悄然發生變化,我開始重新審閱自己。
三、傳統文化的魔力讓我重新審閱自己
在南京居美馨娥五天學習中,讓我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以前在學校也在學習傳統文化,也是天天在學蔡老師的光碟,但在南京學習時,雖然內容相同,因為營造的氣氛,學習的環境有所不同,學習的效果也大不一樣,通過學習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王琦老師的.《只要心中布滿愛,哪個孩子不可愛》劉芳老師的等。讓我一邊學習,一邊靜下心來思考,重新審閱自己四十年來的所作及失敗人生,我是一個性格急躁的人,我和妻子結婚已經七年了,在家中我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像洗衣服、做飯之類的家務很少主動承擔,認為這就是女人應該做的,我還有一個小小的愛好——就是喜歡看體育類比賽,只要一有空,我就霸占著家里的電視體育臺,從不考慮妻子的感受,而她對體育節目一點愛好也沒有,一般都是看上幾分鐘就去睡覺或是找本書看,打發一下自己的時間,有了孩子后,照顧孩子方面都是妻子在做,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外碰到不開心的事我總是拿妻子當出氣筒,而她總是讓著我,如今想:要是換了其她性格堅強些的女子,我們的婚姻生活可能早就結束了,在工作中,同事們的眼里也是一樣,我來海口已經五六年了,和關主任,王立興等老師都是多年的同事,由于性格急躁,常常為了一些小事和領導同事發生爭吵,通過學習《弟子規》及傳統文化后想法變了,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能在一所學校共事,應該是干年修來的緣分,應好好珍惜,這次南京學習讓我熟悉到在以后的家庭經營中和工作中要善待家人,要尊重妻子,尊重同事,作為一個男人,應將自己修煉為心胸寬廣的人,俗話說的好,將軍背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作為一名老師,教學相長,以身作則是最重要,我將在今后的日子里,多關注孩子道德的培育,多給那些所謂的后進生一些關懷,讓孩子們再人格上得到同等的尊重,我不敢說今后會做的有多好,但通過接納了傳統文化,我相信傳統文化會改變我的一生。
以上就是我此次赴南京學習的一點淺顯體會,最后借用任登教授的話,作為此次學習真切感受,傳統文化能治社會百病,能給千家萬戶到來幸福,真學真干真受益,誰學誰受益,早學早受益,只要我們以真誠心,尊敬心學習實踐傳統文化,被污染的人性一定會恢復本善之性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4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聽了專家們的真誠講座后,在座的老師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朋友的恭敬之心。聽完講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凈化。對照弟子規,自己身上太多的缺點,很多都沒做到過,沒有想到過。回來后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過錯。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于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著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恒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獲命運。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曾經的有恃無恐、狂妄等等阻礙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萬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我知道人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體悟。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就學一堂課、就看一本書后就回去激動幾天以后就淡忘了,必須持續學習并從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才能持之以恒,不斷進步。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5
為期七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師資培訓班在緊張、充實而又滿滿的收獲中落下帷幕。本次學習既是必然也是偶然,說是必然是因為我們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益者,我個人看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趨勢,結合自己的專業,立志成為一名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說是偶然是我在百度中不斷尋找這樣的培訓平臺,眾里尋他千百度,終于在浩瀚的國學平臺中找到了。為了參加這次培訓班,我放棄了年休假,帶著幾分忐忑,幾分惶恐只身來到山東淄博。一下飛機,就直奔山東省首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驗交流大會現場,見證了全國首次省級大會的宏大場面,聽到了政府的聲音,學習了培訓機構的辦學經驗,認識了赫赫有名的呂導和部分外省的.縣級領導,進一步堅實了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和決心。在七天的學習中,我的收獲如下:
一是學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博學儒雅而又親切的袁校長帶我們盡情遨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中,我們《重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承傳者三項修煉》、《儒釋道的核心精神與聯系》、《禮在生活中的運用》、《游學齊文化景觀》、《演講培訓實用技巧》等等。尤其《孝行天下,福滿人生》這個宏大的專題讓我們深刻領會了什么是道德,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孝的內涵、孝的重要性、父母的十大恩德和怎樣踐行孝道,通過認真學習,我越來越明白我在踐行孝道方面的差距,譬如在父母的面前,恭敬心和順承做的遠遠不夠,隨著自己的學識和地位提高,慢慢在父母的面前賣弄自己了,傲慢心增長,對父母的教誨,有時不屑一顧,說話變得不耐煩,想起來是何等慚愧。同時,以為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樂就好了,不知道即時這樣也做了很小的一部分,我們更應該去養父母之志和養父母之慧,讓父母能頤養天年,有個祥和和快樂的晚年。
二是學會了怎么樣經營國學培訓機構。袁校長傾囊相授,把這幾年經營成敗得失,毫無保留的告訴我們。回家后,我們借鑒經營模式,籌備國學培訓機構,修身為本、正己化人,點亮自己,照亮別人,真正扛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旗。
三是結識了來自全國13各省時的學長們。部分學長在傳統文化中浸染多年,有較深厚的國學功力,有的自己創辦了培訓機構,有的是做國學傳承,有的做了多年的義工等等,我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治學的嚴謹,學到了一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承傳者應有的品質和品德。七天來,他們的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服務周到的禮儀,讓我無不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德的美好。
為了讓自己在國學培訓的路上走得更遠,我建議學苑在未來師資培訓的路上可以在當地或異地(外省)(方便游學)組織不同的專題學習,如研習道德經、如父母規,怎么樣籌辦家長學校等,一次研究一個經典專題,講深講透,不斷豐富我們這些承傳者的專題課程,能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走得更遠、更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6
本人通過參加這次教師網絡研修培訓,收獲很多體會深刻。
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是教師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在網絡社會中,人的學歷已不顯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學術水平和真實本領。一個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斷地了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網絡社會需要的是有多個學位、多張資質證書的人才。
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員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通過發帖提問能和各位優秀的教師一起探討教學方面的問題,受益匪淺。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傳統文化精髓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知識點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特別是那些文質兼美的經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類優秀思想文化的結晶,我們要深入挖掘其中有關傳統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學生,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有所變化。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課文的題解、注釋、分析、比較和師生討論等方式把課文理解的重心轉移到文學、文化觀念與文化教育上來,在文化傳統、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更深層次上尋求文化的審視點,傳承課文中的文化特質,進而挖掘作品內在的思想和趣味。
我們可以看到所選教材是一個最好進行傳統文化滲透教育的載體,深入挖掘所選教材的這一功能,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精髓。
二、營造課堂文化氛圍,接受傳統文化熏陶
教師一定要樹立語文課堂是弘揚傳統文化主陣地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從思想上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后,中學語文學科,在“三維目標”的教學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都注重“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等內容和形式。在教材的編排上,把“古典傳統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筆者認為,編者的意圖就是讓我們在思想意識上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若能把有關“傳統文化內容”分類歸納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進行地重點講解。這樣處理,有助于解決在傳授傳統文化時容量不足的問題,也能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傳揚傳統文化的主陣地。比如學習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可以通過讓學生體會作者“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來理解作者“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的人生追求。當然,也要讓學生理解作者這種“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的人生追求,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積極意義的。作者不是消極地回避社會現實,而是采取了一種有積極意義的高境界的“人生定位”方式。
三、充分利用古詩文教學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熏陶
中學課本中的'古詩文,幾乎遍涉歷代經典。從先秦諸子到明清散文,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雖然選錄的只是浩瀚文學海洋中的點滴,卻能飲到中華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這些古詩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而誦讀則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讀出作品的獨特神韻。它對于理解和繼承優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語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采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也只有這樣,才能傳承文化經典。在平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如自由誦讀,朗誦會,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就在無形中得以傳承。
四、利用傳統節日,弘揚漢民族文化
中華傳統與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有語文的存在。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有很多被時代、社會、學校所忽視和遺忘的東西,這恰恰是我們要抓住的契機。我們可以利用我國的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學。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佳節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比如九月開學不久就是中秋節。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文,用一節專題課進行賞月品詩,接受一次優美詩文的熏陶;并讓每位學生寄一張賀卡給父母,讓他們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團聚與和美的時刻的中秋節的內涵。
再如,端午節到來之際,讓學生搜集資料,介紹端午節的來歷,摘選屈原詩歌誦讀,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進取、追求真理、奮發學習的精神;清明節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學習先烈們舍生取義的英雄事跡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迎新春活動,學生自帶筆墨紙張,為學校或班級、家庭寫一副春聯……這樣可以把訓練學生創新能力、拓展思維自然地融入到傳統節日之中,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擔負起歷史的使命和時代所賦予我們的責任,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傳統文化教學分量,將其蘊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滲透到學生心靈深處,讓他們真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7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通過學習《弟子規》、《道德經》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
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于承擔責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8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來講的,但在系列講座聽了專家們的真誠講座后,也在座的老師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飽含蘊含著無窮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親朋好友的恭敬之心。聽完講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覺,心靈不能獲得了深深的凈化。
對照弟子規,自己身上太多的缺點,很多都沒做到過,沒有想到過。年后回來以后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過錯。
兼具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所熟知,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女孩子、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分。將別人的愛永記于心,把別人的助人為樂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目前仍然影響著
我想起了曾經有人強調指出過這樣的話:若你----
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獲文字;
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獲行為;
播下行為的種子,便收獲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獲人格;
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獲命運。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投資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阻礙,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均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曾經的有恃無恐、狂妄等等阻礙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萬事都要譬如彼此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我知道人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略去塵世的浮華與虛無,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是川菜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當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體悟。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管理制度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睦。只有運用到生活中順便,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中華文化的精髓。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就學一堂課、就看一本書后就難過急著激動幾天以后就淡忘了,講課必須持續學習并從家務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踐行傳統和藹可親文化的切入點,才能持之以恒,不斷進步。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19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之于企業則寓意著“基業長青”。如何實現公司的永續經營和基業長青?只有靠文化。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服務,一流企業賣文化。在當今世界逐漸趨向一體化的背景下,產品、技術、服務、品質等都將走向國際化,唯獨公司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不會被同化。企業文化對公司長期經營業績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并走向繁榮,首先必須擁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為一切政策和行動的準則。
企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組成,如果把公司的企業文化比作一顆大樹,則精神文化就是大樹之根,制度文化就是大樹的樹干,行為文化就是大樹的樹枝,物質文化就是大樹的樹葉,而大樹結出的碩果則是公司的業績。企業文化從本質上體現出公司領導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精髓和歸宿,它包含核心理念(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公司精神、公司核心價值觀)和基本理念(經營理念、管理理念)二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公司愿景指明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公司使命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公司精神展現了職員工做事做人的心理模式,公司核心價值觀規范了職員工做事做人的基本準則,經營理念表明了公司在未來三、五年的經營戰略、經營思路、業務模式等,管理理念向全體職員工昭示了公司在管理過程中所秉持的關于人才、領導、團隊、制度、溝通、員工成長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原則,這些對公司的長遠穩定與發展非常重要。
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營造與構建公司企業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道、釋(佛)三家的思想與文化體系,三家的道德觀都以“孝悌”、“忠恕”為理論中心和精神旨歸,從而延伸出人與人及人與社會之間基本的倫理觀念和道德準則。因為它們都是從基本的人性出發去考慮與解決問題,所以,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員工激勵、管理藝術、價值理念體系、管控適度的制度體系、團隊績效、心智模式、用人標準、管理思維與境界等的建設、改善與提高具有現實的促進作用。
比如中國傳統文化對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與管理境界具有現實意義,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是公司管理成功的關鍵,他們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公司適格人才的培養,也必將影響公司的業績。“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比如一個思想與心胸狹隘的管理者是很難培養出知識、技能與心態俱佳的部屬,更不可能在選人、用人、育人與留人方面培養與使用“德才兼備”的一流人才,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到團隊、部門和公司的業績。因為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優秀的人才如果不能給其用武之地就會流失并成為競爭對手。而中國傳統文化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境界方面提供了借鑒,如其主張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等思想與主張,都要求管理者須以身作則,成為部門人員的導師以“包容萬物”的良性心態去教化和感化員工使之成為公司需要的人才,優秀的管理者要具備把頑劣之徒變成優秀人才的信心、耐心、能力和勇氣。同時,優秀的管理者也必須是有信仰的,要把對公司的責任、信念與追求成功的渴望變成自己的信仰,向員工灌輸與宣導公司發展與成功的信心、理念與價值觀,要對全體職員工進行徹底的“洗臉、、洗手”,“洗臉”要求管理者身為公司的一員,必須帶頭帶領員工維護公司的榮譽與形象;“”要求管理者必須帶頭帶領員工接受、融入、遵循并堅信公司的企業文化及核心價值觀;“洗手”要求管理者必須堅持并做到兩袖清風、先公后私,不因私廢公。這樣,才能團結并引領全體職員工成為對公司忠誠、負責、奉獻的有用之才!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對公司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需要引起公司各級管理者的重視,計劃針對公司各層次的管理者及職員工開展培訓,對于中高層管理者開展專門培訓課程,主要培訓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與管理水平;對基層人員主要加強《弟子規》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導與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責任心與道德觀念。
以上,就是我在參加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后一點不成熟的思考,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心得體會05-22
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11-09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范文06-16
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作文07-22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12-15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精選17篇)06-10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精選21篇)01-18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心得體會06-19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范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