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1-04-20 19:30:33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1

  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導讀》一書后感觸頗多,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學,為什么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類老的話題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領悟。教育就是增長人的智慧,開發人的潛能的活動。現代教育就是研究在動態的環境下教育主體的一種創新活動。每個學校的教育環境都是動態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別也是很大的,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學生是在教與學的互動中發揮出他們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每位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增強和創新性的學習方法共同構成了現代教育的新理論。

  1、"以人為本"這種思想反映到教育領域表現為師生平等,生生平等,因此,教師必須用平等的原則尊重善待學生,不偏愛某些學生,嫌棄另一些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發展潛力,使每個人的發展可能性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現實。這種平等的師生關系,無疑是素質教育中整個師生關系系統內最為堅實,最必不可少的基礎。

  2、書中提到的幾位代表現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學說的教育家,雖然在理論基礎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在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上卻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無不是把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促進教育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和個性化放在中心地位。這種強調喚醒與弘揚人的主體意識的趨勢反映到素質教育中來,便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我們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推行民主的工作方式,以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實踐證明,在相互尊重,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中,學生才有可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勇于各抒己見,積極表現其個性,展示其才華。

  3、在傳統教育中,對學生情感的刻意教育與培養一直是處于一種被遺忘與冷落的荒蕪境地。這十分不利于培養健康成長的一代新人。因此,今日素質教育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強調與推行情感教育。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對教師天生有一種信賴與依戀心理的學生,會像花草樹木趨向陽光那樣趨向教師。當他們得到老師真摯的愛與關懷,得到理解與重視的時候,心里就會感到快慰與滿足,同時產生樂于學習,愿意聽從教誨的傾向,就會把對老師的愛移情至老師所教學科目。與此同時,學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也在潛移默化當中得到強化與升華。當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起主導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須在情字上狠下功夫。我認為,教師應該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愛護,了解學生,建立情感溝通的橋梁;其次應信任學生,對其充滿"愛的期待";最后應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嚴中見情,嚴中見愛。

  4、二十一世紀是"創造教育的世紀",這一點已為國際教育界所公認。在某種意義上說,培養出擁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終極目的。這是因為創造性素質是現代和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中具有統御作用和最大時代適應性的一種素質。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教學的重頭戲,我國的素質教育也不應例外。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最能發揮創造力的條件就是民主。在民主的師生關系下,學生真正處于主體地位,敢于發揮創造力,當自己的新穎創見被人接受,贊賞時,會感到無比自豪。我們做為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創造性學習進行扶植和幫助,而且要積極鼓勵學生勇于挑戰前人,超越前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綜上所述,我認識到: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成功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在工作中應力爭盡早建立這種師生關系,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2

  當張老師一再提醒要在考試之前讀一本教育學專著時,我心中就一直在嘀咕,“教育學專著——苦澀難懂的玩意兒”。然而當我從書柜中翻出在地壇書市淘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的心不禁興奮起來。

  在網上搜索“蘇霍姆林斯基”,可以看到“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主張個性和諧發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為了解決中小學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這中間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特別是想想自己在幾年后將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身份走上講臺,肯定總會發現時間不夠用,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應付作業,在網上和雜志上匆匆忙忙的搜索著相關的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運用知識,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將來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3

  我過得充實而快樂,因為我利用休息時間拜讀了好多教育專著為我新學期的工作充電。我讀了《是一名好教師》后,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痹谘凶x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恒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4

  久聞魏書生思想席卷中國教育界,暑期讀了有關他的教育理念這方面的著作。從中我發現書中他寫到的并不是純理論的東西,而更多的是那些特別實實在在的,在他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時的一些具體教育方法。拜讀了以后,我從書上真實體會到了魏書生的人格魅力。在這教育改革的年代中,魏書生的教育理論無疑就是一盞啟明燈,為教育大潮中的師者們指明了航向!

  魏書生的教育思想精辟地歸納為:一句話;兩本書;三個魅力;四字精髓;五點啟示;六步教學法;七個一分鐘。全面且簡潔明了地涵概了魏書生的基本教育思想。其中的“三個魅力”讓我的內心驀然升騰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魏書生的人格魅力、知識魅力、成就魅力使他在惡劣的環境中催化自己發奮圖強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經歷勉勵著取經者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正是這種解放才使魏書生有能力有勇氣去創造一般人難以創造出來的奇跡。做為一個師者,不能用狹隘的人與人之間權與利爭奪禁錮自己的聰明才智,歪曲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內心世界,作自己的心靈主人,胸懷坦蕩,淡泊名利,發揚光大自己內心的大智慧,真正的將生命付于教育事業,真正地做到燃燒的蠟燭,在發光發熱中不斷思考、學習與進步,自強不息,真正做到博學為師,厚德為范。

  通過閱讀,我深刻體會到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光榮與責任。老師就是給孩子提供服務,要給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務,要以孩子為中心,牢固樹立服務的觀念。“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會教的教師!苯逃且婚T藝術,我們要琢磨怎樣才能發揮它的藝術性,我們要把能走上講臺培育下一代,能傳授自己的所學所知而感到自豪和榮耀。

  書中我也非常欣賞的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當你每做一件極小的事,都能做得如詩如歌,有滋有味,你就能夠享受快樂!”。現在讓我們也這樣想:我正在從事著快樂的事業,也正在享受著快樂!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5

  今天,我有幸讀到《教育常識》這本書,覺得很幸運,從中受益匪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接觸理論的東西本就不多,這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震撼!

  該書語言具有散文的風格,每章分為數節,每節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論述。作者或從一個日常用語的`釋義開始,或從一個日常故事的講述入手,娓娓道來,引領我們進入他要描繪的世界。但是在這個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個隱者,需要思考的依舊是我們,是我們用自己的生活注釋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釋我們的生活。該書所討論的,多是嚴肅的話題,但是并不顯得生硬,反而因為散文化的語言,使它在嚴肅中透著輕靈。

  我對其中的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作深有感觸。我的女兒今年上七年級了,每天面無表情去上學,和小學時天壤之別,小學每天開開心心去學校,一回家就興高采烈的給我講學校的`趣事。小學還沒有升學的壓力?墒,自從上了七年級,發現沒有以前快樂了,而我也不覺得輕松了。每天回家就是作業多,學習累,而每次考試的分數也觸動著我的敏感神經,考好,心情好,考不好,心情差,還急得到處報輔導班,我也不想這樣,但是如果不督促她,不嚴厲的要求她,那升學的壓力如何扛得?

  所以,我覺得學習真的是很勞苦的事,這其實就是一個修煉自身的過程。他們必須風雨兼程,每日奔赴課堂,那是他們的校園,也是他們的戰場,他們未來能否在人世間立足,就看在這個戰場上能夠儲備多少生命能量,收獲多少信心和技能。他們需要投入時間,付出巨大精力,像農民一樣踏實耕種,書本就是他們需要精耕細作的土地;像工人一樣與機器為伴,各種作業、習題和試卷就是他們需要日夜操練的機器。在此過程中,他們必須忍受身體不適和心靈煎熬。學習過程中的身體之苦,莫過于中國古人的“頭懸梁、錐刺股”,今天這一情形很少見,但艱苦程度并沒有實質變化,只不過受苦形式改變了而已。除了克服身體的痛苦之外,還有綿綿不斷的心靈煎熬。他們必須忍受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失敗、挫折,沒有人在學習中總是一往無前。還有,教師的批評、偏見、冷眼,家長的焦慮,同學之間的相互競爭,都構成了內心煎熬。

  但是,學習也是一種承擔責任的過程,對父母的責任,對教師的責任,更是對自己生命的責任。放棄學習,就是放棄對自我生命生長的責任。要熱愛學習,不只是熱愛那種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學習,還要熱愛那些給我們帶來不適和痛苦的學習。只有體驗到學習艱辛,習慣于把學習當成勞作,同時又善于“苦中作樂”的學生,才可能適應未來人生挑戰!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6

  在校長的力薦下,我看了朱永新《中國新教育》。其實我們學校走的就是新教育的路,對書中的一些理念,格外親切,那都是耳熟能詳的名言。如無限相信學生和教師的潛力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四大改變,六大行動,新教育的理想課堂,完美教室,學校文化,教師專業成長已在我們學校實實在在開展,新教育的理念和行動,我們正努力踐行。

  新教育理念催人奮進。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為學生的終身負責,為學生在21世紀的生存和發展負責,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一個個性張揚的人,一個具有自我學習和發展能力的人,正是新教育實驗的基本理念。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展。什么是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教育學生終極目標是什么?人的完整性首先建立在善的基礎之上的,讓人成為他自己,一個完整的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為此,我們學校提出了長善教育的理念就非常切合教育的實質。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從教育上理解,長善救失就是發展他的善心善行,改正他的壞習慣、過失,讓他的善心善行不斷地發揚光大。從教學上理解,長善救失就是發揮、發揚、優化學生的優點、長處,彌補學生的缺陷、不足。超越自我,追求至善這是我們的校訓,也是我們學校每個人的理想追求。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認識態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有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

  新教育行動精準務實。行動,才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就是它旗幟鮮明的口號。新教育不但有夢想,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即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筑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新教育不但有六大行動,更有以六大行動為基本方法的三大課程。其中以晨誦午讀暮省為核心的兒童課程,力求恢復兒童生活的幸福完整;以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為核心的教師課程,力求恢復教師職業尊嚴和自信;以構建有三重境界為核心的理想課堂,力求讓師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求知的愉悅和幸福。這三大課程彼此促進,共同構成一種追求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新教育課程觀。

  我們學校最早開始加入新教育實驗的,這一點不得不佩服陳校長前瞻性的眼光。經濟時代的背景下,教育功利性特別明顯,分數至上,清華北大至上,我們都忘了教育的初衷。讓人成為完整的自己,一個陽光獨立的有精神的和諧發展之人。陳校長首先從閱讀寫作開始抓起,師生齊閱讀,共寫隨筆,晨誦、午讀、暮省、博客走進我們的校園,現在已成為師生學習成長的一部分了。完美教室的締造,每月一事的開展,國旗下的講話,都已常態化。為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恢復職業尊嚴與自信,打造以以三環五學為基礎的善意課堂,學校每年十一月份開展教師專業成長月活動和五月的班主任節活動,一大批年輕的專業水平過硬的教師已經把自己的的根深深扎在教室里,扎進學生的心坎里,努力讓自己開出一朵生命的花。他(她)們是我們學校最美的教師。在強大的新教育實驗中,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著,雖然過程有點辛苦,但我們堅信成長也有快樂。

  新教育的道路任重道遠。新教育認為,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學生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是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它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這需要獲得社會、學校、家長的認同,但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環境下,很難獲得社會特別是家長的認可。因為新教育的成果不是現在檢驗的,不是依靠現在所謂的考評和考試檢驗的,教育的成果是在發展的延伸的,最好的檢驗在未來。新教育核心理念是為了一切人,為了人的一切,這里的人,不僅僅指學生,也包括教師和家長。人的一生是漫長的,成長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題。成長需要動力,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生要讀書,教師更要讀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教育的征途上,作為教師,我們要改變,改變我們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思維,三尺講臺也能影響學生的生命。作為教師,我們要心懷教育理想,把理想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中,只有孩子心懷理想,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

  新教育讓我堅信,只要上路,就一定有慶典。只要有行動,就一定有收獲!我們要相信種子,相信歲月,靜看花開!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7

  假期,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不得不佩服李老師的人格魅力和對待學生的真誠,書中所描述的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呈現在我的腦海中,處處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的盡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刻畫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

  一、教育,必須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答案就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常言到:“琢玉首先要愛玉,育人首先要愛人”。愛學生是教好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

  教師用“愛”的眼神、“愛”的語言、“愛”的行動把知識和做人傳遞給學生,當面對一群純潔的孩子時,我們只有正確地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濃濃的師愛灑向他們,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用愛開啟學生心靈之門,我們才能完成我們肩上的神圣使命。我相信,今天在學生在感情上多一份投資,明天學生定會在學習上多一份收獲。

  二、教育,必須用心靈去贏得學生的心靈

  李鎮西老師認為,真正的民主教育,要用心靈去贏得心靈;民主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本身。所以,他覺得真正尊重學生個性的教育,是不以分數論英雄的教育。尤其對待一些“后進學生”,更要從每一個人獨特的精神需要入手。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自然就必須面向為數不少的后進生。教育者對待后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對后進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不如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閃光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雖然有缺點,但我也有亮點”的道德自信。這種做法,絕不僅是一種教育技巧,而是一種由真誠而產生的相互信任。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將會感到無比幸福,而學生也會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之舟才會駛向成功的彼岸。

  三、教育,僅有愛心還是不夠的

  教育家們說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失去了愛的教育就像池塘沒有了水一樣。也有俗語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但在教育實踐中,脫離了方法和藝術的純粹的愛的教育,有時也會像鳥兒失去翅膀一樣,變得蒼白無力。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了解了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了他們的個性特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李鎮西老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而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的有所不同。李老師不止一次地說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真正的愛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礎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愛,發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

  對于孩子,要教導他們,說困難其實也不難,只要你真正愛他們,你會發現他們會愛你愛得更深、更真切。當愛與責任存在于師生之間的時候,就會變得無堅不摧。

  作為一名教師,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也需要扎實的基本功,但更需要愛。愛,是教育的源泉,讓我們以李老師為榜樣,真誠對待每個學生,切實感受他們心中的喜怒哀樂,走進學生的心里,做他們真正的朋友。

【教育著作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相關文章:

冰心著作《寄小讀者》的讀書心得08-24

老舍的著作《駱駝祥子》優秀讀書心得08-24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2-21

柳永著作08-27

韋應物著作11-05

教育孩子讀書心得體會3篇_讀書心得12-08

愛的教育讀書會心得體會02-22

孫思邈的著作是什么?10-11

老舍著作駱駝祥子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6篇)01-09

老舍著作駱駝祥子讀書筆記范文(精選4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