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9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人生的價值在于改變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數量,只要他們過的比我好,我就滿足了!”這是張桂梅校長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段話,她的一生貢獻給了教育事業,作為一名知識的傳播者,她是偉大的,無私的?赐炅怂氖论E,也讓我對于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出生在云南的一個邊陲小鎮,所幸,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但在我身邊也有過同樣的事情發生,我清楚的記得我的一位初中同學,沒有上完初中就回家了,她的家在云南的一片山區里,后來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是回家結婚了,家里給介紹了一個對象,所以只能放棄了上學的機會,那時對于我來說,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現在想來,也許那個同學的一輩子就被圈禁在了大山深處。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我也還沒有明白知識是如何能改變人命運的,但是,現在的我,在錯過了最好的學習環境和最佳的學習時間后,我明白了,還記得高中時,我媽媽也常和我說讓我好好的學習,不要一輩子就蝸居在一個不大的城市,以為自己所處的這一片天空,就是整個世界。那時的我處于青春的叛逆期,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對著來,現在我也曾不止一次后悔過當時沒能早點懂事,沒能聽父母的好好學習,但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踏入教育這個圈子是我沒有想到過的,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我也有想過要讀教育,但是在父母的.勸說和自己對于未來的迷茫下,我放棄了,而是選擇了在當時看來似乎比較吃香的計算機系,走進教育的圈子,也算是偶然,在大學時,朋友介紹我去做一個兼職,是市教委給的一個初中生科學實踐課程,我當助教。有一次,因為安排上的失誤,有兩個孩子沒有安排老師上課,負責人讓我臨時帶兩次,那是我第一次作為一個老師上課,課后的成就感是巨大,后來我開始在不同的機構做兼職,畢業后來到了高思,也算是正式走入這個圈子。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做教育是一個神圣的職業,肩負著教育強國的重擔,一開始,我也想親自和學生們傳授知識,但是我自身的能力限制了我,后來我想,給學生們介紹適合她的老師,能夠從側面幫助到也是好的,一開始這個工作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家長找我,說老師特別好,孩子有提升的時候,這種滿足感上升到了一個極點。進入教育行業,我的初衷就是想讓更多的孩子學到更有用的知識,讓他們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性,這樣就夠了。雖然我們是以營利為目的,但是確實幫助了一些孩子不是嗎?但是當這份工作給我帶來滿足感的同時,也有家長的投訴和謾罵,我也動搖過,也想過要不要繼續下去。但是今天這則新聞給了我很大的沖擊,張校長在創立學校之初,也遇到過很多的困難,也有過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她為了心中的信念堅持下來了,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起碼是三代人會因為讀書而改變自己的未來,我感受到了教育強國的重要性。
北京的教育環境確實比一些山里的環境好了太多,給我們的感受自然也沒有山里老師那么強烈,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想,我們肩負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也是肩負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希望和信賴,更肩負了教育強國,國家興亡的使命感。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而我們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是少年強的重要一環。我們的力量很弱小,小到可能對一個孩子的未來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我們的力量也可以很強大,只要被家長和孩子們信賴,我們同樣可以改變千千萬萬個孩子的未來。
我還記得小時候的第一位語文老師,那是一個從大城市來的語文老師,很漂亮,普通話也很標準,正是在她的教育下,我的普通話沒有大多數南方人的口音,那是我的啟蒙老師,我也記得我的最后一位語文老師,一位有著幾十年教齡的老教師,我是他的最后一屆學生,也是他告訴我,年輕就要敢拼,敢闖,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會有著我意想不到的精彩。這兩位老師都在我人生的重要時期對于我有著特殊的意義。我更加記得去年的高思年會,年會上須老師向我們展示了高思和其他一些邊遠學校的合作,也帶著我們的產品走遍了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也告訴我們有無數的孩子可以享受和北京同樣的教育資源,對于北京的孩子來說,這可能沒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對于那些孩子來說,可能就是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們常說一個詞——言傳身教。我想新聞里那個想考到東三省的女孩,也是受了張校長的言傳身教吧,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局限在一個地方,想要有很多的精彩,能看到,她說起目標時,眼睛里都是有光的,是對未來的期待。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能做的還是太少,我也許不能影響一代人,但是我能努力做到影響身邊的人,不忘教育的根本,也不忘我的初心。我想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去教教那些孩子,也想有一個親自改變他們的機會,也想親口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從思想上改變他們。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里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里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臺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余悸!霸诼飞,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群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后來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制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為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后,最終決定去錄制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無論在民族中學還是后來的女子高中,教學質量一直是張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學時,曾經有一個班令老師們頭疼,張桂梅卻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她進山找回那些不讀書的學生,為看住那些晚上總想跑出去的學生,她把行李搬進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們漸漸接受了張桂梅,感覺“就像在家里,和媽媽住在一起”。但是,男生們不知道,他們粗重的鼾聲、夢話和腳臭,常常讓張桂梅睡不好覺。她甚至從下午開始就不敢喝水,擔心晚上起夜時學生趁機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在宿舍里鋪了兩張床,一張自己睡,一張留給需要特別關心的學生。為了隨時關照學生,她睡覺不脫衣服。有個和張桂梅住在一起的.學生,始終不肯和她多說話。這期間,張桂梅在食堂打飯時,摔了一跤,肋骨斷了三根。她沒有住院就又回了學校。每天早晨仍然5點起床,但要靠學生抱起來;夜里很晚睡下,還要忍著疼痛和學生聊會兒天。3個月后,這名學生抱著張老師大哭起來,說一定不會辜負張老師。
如今,張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腫塊,頭上還有骨瘤,她的肺出現了問題,嘴唇經常沒有知覺,但她仍然每天拿著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飯,喊跑步,喊睡覺……“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一直就在她們身邊!睆埞鹈氛f。
為給學生解饞,張桂梅每個月輪流帶著學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張桂梅去付賬時,學生發現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湊足了錢。學生們這才知道,張老師每頓飯只舍得吃兩角錢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費僅3元。
她至今還在用一部老式諾基亞,手機里存著學生和家長的電話,“聽說智能手機容易壞,怕換手機后這些電話號碼會丟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別人買給她的。她去參加黨的十七大前,華坪縣委給她7000元置裝費,讓她買套西服去北京開會。她卻用這筆錢為學校買了臺電腦。
她把獲得的3萬多元獎金,捐給了災區;5000元的勞模獎金,一次性交了黨費;30萬元的“興滇人才獎”獎金,捐給了華坪縣丁王民族小學;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撥給她治病的兩萬元,她也捐了;她甚至還想預支自己的喪葬費,把這些錢用在山區孩子們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的榮譽證書,全部捐給了縣檔案館。她說:“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奉獻給黨和人民的還遠遠不夠。”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4
1995年以后,張桂梅離開大理喜洲,只身來到麗江華坪。初來乍到,她便放棄了進入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的機會,而是選擇了中心中學,承擔了4個畢業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畢業班的女生工作,此外還協助學校搞文藝工作。在工作中,她盡職盡責,奉獻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設成立正在住院做手術的張老師得知民中學生最窮,生源素質最差,經費最緊張,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設備最差時,她又主動要求調到民中工作,抓學生學習、管學生日常都親歷親為,一步步推動著教育工作的發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斷涌現。
1999年2月,華坪縣教育局黨委和中共華坪縣委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全縣教職工和全縣人民向她學習,縣委還授予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并獎給她1000元,但張桂梅把1000元獎金當場就捐給了縣慈善機構。
說到慈善,張桂梅這一生幾乎都與慈善事業掛鉤。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女孩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02年起她便開始為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波。
2007年,張桂梅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張桂梅和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
張桂梅表示,學校能辦起來并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后盾。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墻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她都記在心里。
為了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很重要的工作。辦校10多年來,張桂梅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中。山區偏遠、山路艱辛,很多學生的家只能靠步行達到,連爬山過去都得好幾個小時。
在她的帶動下,10多年來,華坪女高以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發展成長。張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視角,不斷摸索出貧困山區學生教育的規律;把育人當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標,走到學生心里;她通過家訪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變教育背后的貧困。“山里的學生太窮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幫幫她們。”正是秉承著一顆仁愛之心,張桂梅“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扎根云南麗江深山12年,創辦我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作為邊遠山區鄉村教育的“點燈人”,為1600多名偏僻山區的女孩插上騰飛的翅膀,幫助她們飛出大山,跨進大學校園的知識殿堂。這就是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張桂梅。近幾年她的事跡被央視等全國各大媒體廣泛報道,已經家喻戶曉。
立德樹人,是教師的天職。“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弊鳛橐幻鶎咏逃ぷ髡,張桂梅同志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矢志不渝、執著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了黨、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了貧困山區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堅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
她是信念堅定的優秀代表。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于“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張桂梅之所以為黨的教育事業、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無私奉獻,就是因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雖病魔纏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卻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給她治病的錢和獎金、工資,共7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修建鄉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獲得的所有榮譽證書,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了組織,全部保留在了縣檔案館里。她說:“是黨為她指引了一條光明的人生路,是黨為她鋪滿了鮮花盛開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為黨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梢哉f,正是這種強烈的教育情懷,才成就了今天的張桂梅。張桂梅的辦學校,她的目的是“讓大山里的女孩能夠飛出去”,為這個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輟追求,這就是她的教育情懷。“我想讓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边@是張桂梅的辦學初衷。她創辦免費的華坪女高,就是出于改變山里女孩命運,改變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來,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學,就可以改變三代人。如此,我們看到她長期拖著病痛的身體,“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是她的諾言,為了辦好學校,她帶著老師,拿命在拼。比如,在華坪民族中學工作時,常常有學生因交不起學費而面臨輟學,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資,給他們交學費,她不讓自己班上有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讀不了書。這就是張桂梅,她成為全國所有教師的楷模,實在是當之無愧。
一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先進就是一個榜樣。今天我們致敬張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為榜樣,學習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學習她情系群眾、一心為民的真摯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學習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立足本職崗位作貢獻,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學習她堅毅執著、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攻堅克難,善作善成,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見行見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僧敓o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08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張桂梅,中共黨員,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是媒體多年關注報道的一位先進典型人物。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張桂梅同志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矢志不渝、執著追求,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用紅色教育為師生鑄魂塑形。她長期拖著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始終艱苦樸素、甘守清貧,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華坪女子高中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
張桂梅的事跡感動每個人,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們欽佩。“俯首甘為儒子!笔囚斞赶壬膶懻找彩菑埞鹈返膶懻铡
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處?什么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向傳遞真愛的使者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系,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華坪。媽”、“張媽媽”。
我們學習她的精神品質,有利于在社會主義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跡,很有現實意義。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10月,一場競買會在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大塘子村進行,朱有勇院士扶貧工作站科技扶貧項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F場,各企業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價,他趕緊叫停,“我們要種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價格太高,不是我們種植的目的!
發明專利20余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案鼫蚀_地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2015年,中國工程院決定對瀾滄縣開展對口幫扶。這里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脫貧攻堅主戰場。討論會上,院士云集,環顧一周,當時已經60歲的朱有勇發現自己最年輕,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輕,我來干。”
進村考察,朱有勇連連嘆氣,漏風漏雨的籬笆房,放上幾張床,堆著點玉米雜糧,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當!笆钦娴母F,但是不該這么窮。”朱有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種植野谷、玉米和打獵為生。在中國工程院進駐之前,這里的很多村民還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
全面調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為科技扶貧示范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余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
2012年,蒿枝壩就實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設等一系列項目,卻并沒有讓當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這里不是資源貧困,是典型的素質貧困!毙畔㈤]塞、語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當地貧困的根源。這里的貧困讓朱有勇一股熱血涌上心頭,“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
“手把手領著老鄉干,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
調研分析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馬鈴薯成為朱有勇及其團隊試點扶貧的第一個重點項目。
但在項目推廣初期,卻吃了閉門羹。院士的名聲,在這個小壩子上并沒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們懷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間,村里嘗試種植新品種卻慘遭市場“滑鐵盧”,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陰影。
“難道院士比我們農民更會種地嗎?”“種地就是掙口飯吃,還能指望著掙大錢?”“冬天種了,賣給誰?院士還能管你賣土豆?”
村民的疑慮,是擺在朱有勇面前最實際的問題。為證明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了用事實說話。
在當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會的支持下,100畝冬季馬鈴薯示范種植項目正式上馬。帶著新研發的馬鈴薯品種,朱有勇扛起了鋤頭。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時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雙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質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2016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正式在蒿枝壩種下。從播種、看護、澆水,每個環節,朱有勇和他的扶貧團隊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馬鈴薯破土而出,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產值達90萬元。
劉扎襪是第一批貸款入股種植的.村民,這個項目讓他增收上萬元,“沒想到院士還真的管我們賣土豆啊!边^去的冬季閑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門檻快被村民們踏破了!耙尨迕駛冋嬲吹叫б,我們可以手把手領著老鄉干,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朱有勇的科技種子在這里結出了果實。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
冬季馬鈴薯只是當地致富的一塊敲門磚!岸e田”變成“效益田”,不曾開發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學種植有機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種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轉化,讓朱有勇的理想一點點實現,“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
從2015年駐村蒿枝壩以來,朱有勇一大半時間都在村里度過。很多當地村民不會漢語,為能順利溝通,他還從頭學起了拉祜話。
朱有勇有晨跑的習慣,繞著蒿枝壩,每天5圈,雷打不動。開始,只要聽見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來的扶貧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來蒿枝壩參與扶貧的教授、專家也加入晨跑。
好幾次,每當朱有勇要離開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當地的民族歌曲《實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開,要多難過有多難過,最想么就是你再來,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敝煊杏抡f。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洪流敢擋,火海敢闖。2020《時代楷模發布廳》——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先進事跡專題節目在江西分會場錄制。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以來,市消防救援支隊主動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職能定位,不斷提升“全災種、大應急”救援能力。在今年鄱陽湖發生超歷史大洪水、防汛救災形勢異常嚴峻的緊要關頭,聽黨指揮、聞汛而動、向險而行,“零傷亡、零事故”出色完成了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等各項任務。
7月份以來,長江水位持續超警戒,鄱陽湖發生超歷史大洪水,17個縣市全面受災、全面告急,防汛救災形勢異常嚴峻!翱购閾岆U動員令傳達不到一天時間,就有400余名指戰員遞交請戰書,主動請纓參加抗洪搶險戰斗。”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副科長覃旭華說。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全體指戰員不畏艱險、沖鋒向前,吹響了抗擊洪魔的戰斗號角。7月2日下達集結命令后,只用了短短3個小時,就調集360名指戰員、34輛消防車、64艘舟艇、2800余件救援器材裝備,奔赴抗洪搶險一線。截至8月7日,市消防救援支隊先后參加各類戰斗336起,出動指戰員5946人次,消防車876輛次,沖鋒舟、橡皮艇1398艘次,營救疏散轉運被困群眾1.3萬余人,涌現出了“劈波斬浪”向衛強、“拼命三郎”袁展滿、“赴湯蹈火”張志以及最美抗洪夫妻檔鄧雨欣和陳以尚等模范人物。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市消防救援支隊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優良的.作風。建隊71年以來,市消防救援支隊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作風接力傳承,先后獲得“全國抗洪搶險先進支隊”“全國戰訓先進支隊”等52項省部級表彰,連續9年被評為江西省先進支隊。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2020年注定是特別的一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2020年7月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了百年難遇的洪災,受災地區涉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27省。
2020年洪水水位線一度超過了98年,給人們的生活、財產以及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當前長江、太湖流域防汛工作依舊嚴峻,我國進入了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將團結一切人力物力應對防洪挑戰。
在大家都為了防洪抗洪憂心,想要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時候,湖南冷水江市一氣功大師為了退洪發功,稱可以讓洪水退去,視頻一出,立即受到了網友們的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7月10日,湖南冷水江市,一位氣功大師站在洪水旁手舞足蹈,念念有詞,只見他忽而跳起發功,忽而坐下打坐,這一番驚奇的場面,立即引來了路人們不怕命的圍觀。
面對2020年百年難遇的洪災,大家都很擔心都很著急,想要災情趕快過去,還大地一片安寧。
在災情面前,暫且不說封建迷信的“氣功退洪”效果如何,就憑這位湖南冷水江市氣功大師借“氣功退洪”的噱頭,大肆擾亂抗洪秩序,給抗洪工作帶來了麻煩這一點就應該接受大眾的批評。
將自己置身于翻涌的`洪水中,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對社會的不負責。
在2020年南方遭遇百年難遇洪災這個特別時刻,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配合防洪工作,好好待在家。
千萬不能學湖南冷水這位氣功大師為了炒作,嘩眾取寵聲稱氣功退洪,真是可氣又笑。不給防洪工作添麻煩,這就是對于防洪工作人員最大的幫助。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他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35歲,他的事跡迅速傳遍互聯網,深深感動著全國人民。他就是被教育部追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教師王紅旭。
當看到有人落水,王紅旭放下自己的孩子毫不猶豫沖過去,沖在“救命人梯”的最外延的是他,離落水兒童最近的是他,兩個孩子得救了,而他卻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沖走,英勇犧牲,再也聽不到3歲兒子的喊聲了。
王紅旭老師出身教育世家,一直以來秉承著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家訓師風。他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是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先鋒模范。他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擔當,為我們教師隊伍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學習王紅旭老師心懷大愛,無私奉獻的精神,以他為榜樣,大力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在學生面前發揮好表率作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社會積極奉獻的棟梁之材。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這是新時代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新時代的新任務。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是廣大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的需要。我們不僅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要立德樹人,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宣傳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跡。愛黨愛國,堅定信念,王紅旭老師用實際行動給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我們學習他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用模范行動踐行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王紅旭老師事跡的精神感召力,將進一步激勵我們在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榮立集體二等功兩次,榮獲52項省部級以上榮譽,連續9年被評為江西省“先進支隊”,轄區連續15年沒有發生一起較大亡人火災事故……一串串數字記錄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這支剛勁鐵旅的品格擔當。
這是一支忠誠履職、赴湯蹈火、敢打硬仗、竭誠為民的隊伍。建隊71年來,他們冒著隨時發生的危險,始終戰斗在搶救生命的第一線,多次在千鈞一發時刻化險為夷,成功打贏2008年冰災救援、2016年長江永安堤管涌等百余場大仗硬仗,一次次在戰斗中砥礪了指戰員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血性膽氣。
今年7月以來,鄱陽湖突破了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被長江和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同時夾攻的九江告急,面對上百萬受災群眾,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千余名指戰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災區,先后參加各類抗洪搶險戰斗336起,營救疏散群眾1。3萬余人,創造了無一群眾落水、無一群眾遺漏的零傷亡奇跡,保障了長江大堤安全、保障了九江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連日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先進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后,在九江社會各界、省內外乃至全國引起了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認為他們英勇頑強,是一支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建、為人民而戰的隊伍,他們是信仰如山、信念如磐的忠誠衛士,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過硬鐵軍,是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消防尖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踐行典范。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云南一位縣級領導在教育局工作的時候,有幸和張老師有了面對面的接觸。
2008年香港教育工會組織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分享活動”,一行30多人到了兒童福利院看望張桂梅老師。
香港教育工會的副理事長李副秘書長臨行前,特意遞了個信封給這位領導,說“張老師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建議每天喝袋牛奶,但沒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儲,上半年我給了她3000元囑咐她買個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沒有買,這筆錢都用孩子們身上了!這里面有2600元,請你在張老師搬到新的兒童福利院時,幫忙用這筆錢給她買個冰箱,拜托了!”這位領導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書長的用心良苦,接受了這個重托。
可還沒等到張老師搬新家,組織安排這位領導到了新的崗位,臨行前他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張老師,一是辭行,二是把李副秘書長的心意告知張老師。他誠懇地對張老師說,“請您不要辜負李副秘書長的心意,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筆錢只能用來買冰箱……”再三囑托后便離開了。
半年之后,這位領導到新福利院看望張老師,發現宿舍里除了原有的書和物件外,沒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們卻沒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張老師說到。
后來知道張老師把錢用在購買孩子們的生活用品上了。這位領導深深地自責,覺得辜負了李副秘書長的重托!耳邊回響起秘書長的話“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太弱了,她的工資不用在自己身上,連我們寄給她買藥的錢,她也用在孩子們身上了,請你給她買個冰箱,華坪天氣熱,鮮奶必須放冰箱保鮮,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鮮奶!
萬般懊悔之后,這位領導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過是平常之事無可厚非,況且身體健康需要,張老師卻視為奢侈,孩子們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說張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真誠贊同。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多米尼加是和平方舟入列以來訪問的第41個國家,也是此次任務的第九站。與和平方舟二次到訪的國家不同的是,中多兩國當年5月1日才正式建交,和平方舟是兩國建交后首次到訪的中國艦船。
1日早晨7時許,當和平方舟緩緩駛進圣多明各港,停泊在港內的多米尼加海軍艦艇懸掛滿旗,官兵站坡,在汽笛長鳴聲中向和平方舟敬禮。和平方舟也鳴笛還禮,官兵站坡致敬。
雖然是中國醫院船首次到訪,還是受到了多米尼加民眾的信賴和歡迎。數以千計的當地民眾前來就診。為了更多地幫助當地醫生醫治疑難雜癥,和平方舟上的120名醫護人員以和當地40多名醫生聯合診療的方式,開展醫療服務。當地一家醫院早在一個多月前,就選定了多名重病患者作為聯合診療的對象。經過雙方醫生的精心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無論在非洲、大洋洲還是中南美洲,中醫始終是和平方舟上的“網紅”科室。來自當地一家公立醫院的醫生安娜,看到中醫診室中的針灸、拔火罐等治療方式,非常好奇,她希望能有機會到中國學習中醫。
曾兩次參加“和諧使命”任務的海醫大中醫系針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偉紅告訴記者,那是和平方舟將離開秘魯前一天,預定的治療服務時間已過,但候診隊伍末尾的一位當地勤雜工老太太已排隊等了幾個小時,她不忍心讓老人家失望。得知老太太患有嚴重的肩周炎黏連,甚至難以舉手拉住公交車的.把手,于是立即為老人刮痧治療。首次刮痧的療效特別好,老太太當場覺得手臂伸展自如了,老人家激動地拿下貼身佩戴的飾物塞在她手心。李偉紅雖然沒有收下這份禮物,但老人的真情讓她至今難以忘懷。
由于中多兩國建交不久,當地的華人華僑紛紛來到碼頭,迫不及待地登上和平方舟這“流動的國土”就醫或參觀,感受向往已久的故土情。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厄瓜多爾是和平方舟此次任務的最后一站。和平方舟在此開展的免費醫療、學術交流、設備維護、文化聯誼活動,受到了當地民眾和軍方的歡迎。
厄瓜多爾陸軍司令羅克·莫雷拉中將和中國駐厄大使王玉林出席了和平方舟舉行的甲板招待會,雙方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甲板招待會是和平方舟一項重要的“品牌活動”,通過各種文藝演出,增進雙方的友誼。
和平方舟水兵軍樂隊的一曲民樂合奏《喜洋洋》,拉開了歡樂的帷幕。女兵表演的古箏《彩云追月》,音色優美,讓大洋彼岸的厄瓜多爾軍人感受了東方藝術之美。甲板招待會的“壓軸戲”是水兵桂江波精彩的沙畫,更讓外方贊不絕口。當外方得知他不僅擅長沙畫,還是能做一米長的船型大蛋糕的炊事兵時,情不自禁地送上掌聲。
22日上午10時,分別的.時候到了,船長郭保豐駕船出港。進出瓜亞基爾港的航道特別長,郭保豐看到,迎面而來的厄瓜多爾海軍和民用船只紛紛拉響汽笛表達敬意。舷號為RA70的厄海軍青博拉索巡邏艦艦長弗萊哈·厄內斯托還通過甚高頻用中文說:“非常感謝和平方舟對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幫助和服務,我們愛中國!”
2019年1月18日,圓滿完成“和諧使命-2018”各項任務的和平方舟,在參加智利海軍成立200周年紀念活動后,返抵舟山某軍港。
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從大洋洲到中南美洲,和平方舟航程30000海里,診療50884人次,輔助檢查26231人,實施手術288例,還拜會和接待到訪國的國家元首、軍政高層230余人次。這些數字每一個都是有溫度的,蘊含著真誠、健康、生命和喜樂,彼此加深了從軍方、官員到民眾之間的信任和友誼,促進了雙方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認同。
和平之舟,揚帆萬里,代言中國。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和平方舟承擔著多樣化軍事任務和平戰結合的使命,是我海軍遠海衛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一環。作為醫院船,首先必須具備過硬的海上傷員救治本領,其次才是非戰爭狀態下的海上救援!睂O濤說,“雖然我們希望即使戰爭狀態也要盡可能降低官兵傷亡,但萬一發生戰爭,我們醫院船接受的傷員數量不太可能是一個一個的,因此必須練就高強度救治傷員的本領!
和平方舟的醫療區有300張床位,可同時開展8臺手術。2009年4月23日,它首次參加多國海軍活動日,船上的CT機精度還是8排的,如今已更新為64排。X光機也更新為數字式,可實現影像的三維構建。該船剛入列時,還只能做簡單的外科、眼科和婦科手術。從2011年起,每次遠海航行船上都進行了腹腔鏡微創手術。全船配備有217種共2400余臺套先進醫療設備。
和平方舟每次出遠海執行任務,都要從我軍醫院抽調百余名專家級醫護人員!斑@些醫生已經是專家了,還需要訓練嗎?”記者頗感困惑。
“肯定的!焙at大海醫系航海特殊損傷防護教研室教授朱仁心介紹說,“醫療船對醫師的`某些要求遠高于陸地醫院。通常暈船是上船考驗的第一關,盡管在船體設計時已經把手術室安置在整艘船的中心位置,盡可能地降低船體橫搖和縱搖的幅度,但仍有晃動,確保手術的精準是門硬功夫。”
和平方舟具備在4級海況下施行手術、9級海況時安全航行的能力。但船體的晃動對手術醫生來說畢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陸地上一個只要十多分鐘的小手術,在巨浪滔天的背景下,也許要做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我們上船之前,在自己醫院的科室里可以說是?漆t生,或者是專家,但上船以后,必須首先是全科醫生,因為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個病人病情是什么!焙at大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志國強調說,“在海上,每項任務都是新的,每個病人也都是新的,我們必須學習一路、提高一路才行。”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近日,茂名石化組織干部員工收看央視《新聞聯播》以及《時代楷模發布廳》節目的頒獎典禮,深入學習時代楷模陳俊武院士的感人事跡。干部員工紛紛表示,要學習陳俊武院士活到老,工作到老,為國盡責,勇擔重任的精神,牢記“愛我中華,振興石化”初心,立足崗位奉獻企業,事事爭先、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在新一輪的發展浪潮中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為中國石化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
中國好人、集團公司勞動模范、茂名石化研究院主管師岑靜蕓表示,作為石化科技工作者,我們要學習陳俊武院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畢生精力報效國家的崇高精神,勇擔創新驅動發展的重擔;要像陳俊武院士一樣嚴謹務實,精益求精,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全心全意想著科技工作;要像陳俊武院士一樣在石油化工的新領域不斷突破創新,努力實現科技工作新局面,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添動力,為中國石化實現“兩個三年”、“兩個十年左右”戰略目標,打造更多“中國造,中國石化造”自主品牌,以技術創新為公司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貢獻。
集團公司技術能手、茂名石化熱電分部班長葉飛表示,92歲高齡仍堅持打卡上班,研究技術的勁頭比小伙子還足。真的很佩服這位“90后”院士——陳俊武,他是我們石化人的驕傲、石化人的榜樣。他的經歷、他的成就、他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作為一名班長、黨員,我必須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把班組隊伍帶好,把試驗工作做好。作為一名勞模、工匠,我必須把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揚光大,把試驗技術研究透徹,把試驗人才培養好。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乙二醇車間黨支部書記李靈敏表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陳俊武院士身上做了最鮮活的詮釋。學習他勇于超越、開拓創新的擔當精神,就是要在公司轉型發展、為生存而戰的事業中帶頭打破思想桎梏,以創新思維直面新困難新挑戰,模范完成工作,不讓領導為我分管的工作操心。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10月8日,鎮海煉化黨委中心組集中收看央視《時代楷模發布廳》陳俊武頒獎典禮。鎮海煉化代表、黨委書記張玉明在學習研討時表示,陳俊武院士是石油石化人的榜樣和典范,正是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默默奉獻,才推動了石油石化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要學習陳俊武院士熱愛祖國忠于事業的家國情懷、堅持學習一生鉆研的創新精神、甘為人梯燃燒自己的育人精神、國字當先與時俱進的擔當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傳承石化傳統,全力推進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石化基地建設。
鎮海煉化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呂亮功在在學習研討時表示,陳俊武院士崇高的精神品質、精忠報國的博大情懷、不懈的創新追求都值得我們石油石化人不斷學習,在當前轉型發展迫在眉睫的'形勢下,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創新發展的步伐,加快推進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石化基地建設,加倍努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鎮海煉化副總經理施俊林在學習研討時表示,陳俊武院士的家國情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窮其一生的創新精神令人敬佩,要以此鞭策激勵自己干好工作,為推動公司發展作出新貢獻。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陳俊武院士是我國石油化工技術的杰出開拓者,是愛國奮斗奉獻精神的模范踐行者,是石油石化人的光輝典范,我們要深入學習陳俊武先進事跡,弘揚科學報國光榮傳統,發揚不懈創新的科學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風范,主動扛起建設科技強國的使命擔當,建功立業新時代。
研發中心員工、90后博士劉川川說:“懷著崇拜的心情看完《時代楷模發布廳》陳俊武頒獎典禮,又通讀了《陳俊武傳》,陳老產業報國、勇于探索、尊崇科學、甘為人梯的優秀品質和奉獻精神深深地激勵著我。我工作剛滿一年,對科學創新的探索剛剛起步,一定要將學習陳俊武院士和干好本職工作相結合,立足崗位、不斷前進,在科研領域揮灑自己的青春。”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彭士祿,1925年11月18日出生,廣東省海豐縣人。1956年畢業于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后在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進修,1958年結業回國。
曾任造船工業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水電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廣東省委常委、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中共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彭士祿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在20世紀60年代,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并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工作;參加、組織研制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資、進度、質量三大控制要素,為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秦山二期核電站的建設中,提出“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設計、建造兩臺60萬千瓦機組的方案,并親自計算主參數、進度與投資,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工委為表彰優秀總設計師頒發的《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狀》;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彭士祿一生經歷起伏跌宕,為我國核動力領域作出重要貢獻。他常揣著“明白與糊涂”:“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凡對私事,諸如名利、晉升、提級、漲工資、受獎等,越糊涂越好”。
【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時代楷模張富清先進事跡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07-20
時代楷模張富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07-20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05-06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05-22
學習時代楷模吳孟超心得體會模板04-10
肖文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