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
5月中旬我們來到位于太行山區的河南省林州市,參觀了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紅旗渠。紅旗渠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環境中、特定的時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稱為“生命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在參觀學習紅旗渠的過程中,我了解到歷史上的林縣十年九旱,水是這里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林縣,走幾里甚至幾十里去取水,是每個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為一擔水,有的要耗費一個勞動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時間。曾經為爭奪河水、井水而引發的'械斗在這里并不罕見。面對這樣的情形,林州人民決定要改變現狀,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然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當中開鑿一條長1500公里長的紅旗渠,特別是在60年代,其面對的困難是我們今天所無法想象的。可是英雄的林州人民做到了,創造了新中國的一個奇跡。
在參觀學習的這幾天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紅旗渠精神”,也為林州人民的這種精神所折服。最讓我震撼的,莫過于青年洞的開鑿。青年洞是一條六百多米長的隧洞,而且是開鑿在懸崖絕壁上。太行山堅硬如鋼的石英砂石,一錘下去,只能留下一個斑點,可想而知青年洞的開鑿是多么的艱巨。可是林州人民做到了,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大山中開鑿出了一條總長度616米,高5米,寬6.2米的隧道。
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隊員們,在崖上蕩秋千,飛蕩數次,才能蕩進虎口,除掉險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還有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吳祖太的母親病故時,他仍然在工地上。他身懷六甲的妻子,因舍己救人犧牲。沒過多久,王家莊隧洞工程發生塌方,這位當時少見的水利學校畢業生又獻出了自己年僅27歲的生命,他的尸骨也與太行山永存。像任羊成、吳祖太這樣的英雄人物還有很多,也正是有了這許許多多英雄的紅旗渠兒女,我們才能見到今天被視為奇跡的紅旗渠。
通過學習紅旗渠精神使我體會到人總是要有一點干勁的,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復雜的環境,越是困難的事業,就越是需要一種力量的支撐,才能磨礪出像紅旗渠精神一樣頑強的紅旗渠人。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今天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的局面。
身臨其境參觀了紅旗渠,更深地領悟了紅旗渠艱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加堅定了共產黨的信念,拋棄不良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繼續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提高黨員干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由紅旗渠精神聯系到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在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時,在面對誘惑時,要以紅旗渠精神為動力、為榜樣,做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永遠保持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時刻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使紅旗渠精神永活心中。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2
做為一名黨務工作人員,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的紅旗渠學習考察。短短兩天的“觀、聽、感”三位一體的學習考察,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禮。
觀——“人工天河”紅旗渠。紅旗渠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手段、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靠一錘一釬“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從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險灘峽谷之間歷時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這項工程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走在紅旗渠干渠的堤壩上,看著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著紅旗渠的宏偉壯麗,不禁為當年建設者們的超凡智慧、卓越膽識和頑強毅力所驚嘆和敬仰。紅旗渠絕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華民族插在太行之巔的一面精神旗幟。
聽——黨校老師全面解讀。林州市委黨校老師用圖文并茂的生動講解為我們深刻闡釋了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短短十六字的紅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縣黨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氣、鮮血和汗水的結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偉大旗幟,歷久彌新。我們不僅要將紅旗渠精神內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發揚者,堅定理想、激發熱情、錘煉品格、苦干實干,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色業績。
感——黨員群眾齊心筑夢。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各級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干部能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干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流成河”,這個感人至深的順口溜是林縣黨員群眾齊心筑夢的最好詮釋。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與群眾同甘共苦,就會形成實現中國夢的無聲無形卻強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3
周五,部里組織全體干部學習,觀看了紅旗渠電教片,通過影像深入的學習了紅旗渠精神,被那種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動。
林縣人民十年奮戰,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起了211個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修建了總長近2000公里的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斷下絕引漳河水入林縣。在60年代,沒有大型工程機械,純靠人力,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工程,林縣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一錘一釬戰太行,體現出的`這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改天換地的氣魄和精神,是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的。
紅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縣人民戰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傾倒,林縣黨員干部的敬業、為民、務實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業、為民、務實不僅僅是紅旗渠精神帶給當代黨員干部的精神啟示,也應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強化敬業精神,用更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權為民所用、請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理念。要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百折不撓的韌勁、旺盛的工作熱情,保質保量的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4
堅定的信念是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理念,無論多么困難,走一走革命老路,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體會,走進紅旗渠,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昭示革命先輩的不易。
紅旗渠原來是一塊旱地,因為地處太行山的腹地而導致了山多水少,為了將這一塊兒發展起來,開山引水,修建水庫,與天斗,將山河重新歸位。這就是一種大無畏精神吧,面對大自然的惡劣環境,在不傷害自然的條件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錘一鍬,甚至是用自己的雙手,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逢山鑿洞,遇溝架橋,經過數年的劍客奮斗們終于引流成功,解決了這塊干旱地區的用水難題。
其實,這種精神一直延續至今,無論我們現在身處在什么樣的環境,從事著什么樣的職業,吃苦耐勞,奮勇拼搏,這種精神是丟不了的。只有秉持著這種信念,才能讓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不為艱難,迎難而上,通過自己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不放棄。
現在的網民物質生活提高了,可能不能體會當初建設的艱辛,但是重走紅旗渠,你可以看到這些時代的見證,聽講述者講述過去奮斗的故事,同樣是振奮人心的。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創造出了世界水利建設上的奇跡。
正直青年大學習之際,我們年輕的一輩在新時代又該如何譜寫新的篇章!紅旗渠有一處青年洞,這是最典型的代表,是300多名青年男女通過自己的汗水和獻血一點點開鑿出來的`。不忘革命老前輩。大地用風貌來銘記,而我們要用精神來傳承。
我們處在美好的時代,這是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個物質的時代,如何在物質的激蕩里面保持著初心,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時刻保持昂揚的斗志,與同志們團結合作、互相學習,更不要忘記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的信念,不斷完善自己,勇于創新,讓紅旗渠精神縈繞在心頭!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5
很早就耳聞河南紅旗渠,但一直未曾實地了解,所以還是很感謝黨組織給予的機會,能夠切切實實地來到河南林州實地學習紅旗渠精神。
無論是參觀紅旗渠紀念館還是徒步沿紅旗渠主渠行走,不得不承認我已被偉大的紅旗渠精神所深深折服。雖然征服自然這種話語較為空大,但林州人民用堅韌的行動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
沿著紅旗渠主渠行走去往青年洞,一路懸崖峭壁危險重重,當我用手觸摸山石看著一塊塊石磚壘砌來的渠道,我不能想象在當時生產力底下缺少大型機械工具的情況下,林州人民依靠堅定信念團結一心用手鑿出來七十多公里總干渠的懸崖河渠,我被這樣的工程震撼到了。他們缺水他們被生存所迫,他們用最原始的生存念想戰勝自然,沒有什么比人的干勁更可怕了吧。每每想到幾十年前他們放下自己生命安全開山劈石,只為為百姓造福,我不覺熱淚盈眶,憑心而言換成是我我不能保證我也能那么做,而且又有多少當代的黨員人民會和幾十年前林州人民一樣甘心奉獻自己。想到這些我不僅思考到底是什么改變了我們,我們還能不顧一切的團結一致克服重重困難嗎。
感謝此次實地學習,讓我又看到了偉大的中國人民不屈服不放棄的精神。他們艱苦奮戰的行動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實踐。林州縣委書記以及縣委領導班子和那些犧牲的黨員,值得銘記,值得我們永遠學習。而作為當代黨員,我們更要學習這種艱苦奮斗團結一致的精神,只有將這種精神踏實落到實處我們才會更好地建設國家,更好地為百姓謀福祉。
這次實地學習我將永遠不會忘記,就像永遠不會忘記感動我的紅旗渠精神。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將紅旗渠精神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黨員。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6
我學完《一面五星紅旗》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被留學生的愛國情懷深深打動。
文章中主人公一個人在國外漂流旅行,當我讀到:“不久,筏子漂到了水勢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圍一片漆黑,我想大聲呼喊,給自己壯膽鼓勁。還沒等喊出口,只覺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一塊巨石擋住了,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筏子和背包都無影無綜。我迷路了,在荒無人煙的山里轉來轉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來到一座小鎮,走進一家面包店。”后,不禁心頭一緊,真為我們中國留學生身處逆境,連續幾天不吃東西的處境所深深地擔心著。
當課文中,主人公想吃面包,而面包店主說:“我講究平等交易,我給你面包,你能給我什么呢?想交換留學生的五星紅旗的時候,主人公長時間盯著手里的五星紅旗,拿著鮮艷的國旗,搖搖晃地向外走去。然后摔倒在地上。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自己被中國留學生的行為所震撼。我想,此時,在留學生心里,手中的五星紅旗,不僅僅是一面星紅旗而已,而是代表了我們國家的尊嚴,盡管自己饑腸轆轆,連續三天沒有吃東西,就算自己生命受到威脅也不拿國旗作交換。我非常欽佩主人公這種深深的愛國情懷。
作為學生的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雖然現在做不出什么轟轟烈烈的愛國主動。我想我們可以從點點滴滴、平平凡凡的'小事做起,也可以表達我們的愛國之心,那么我們該如何愛國呢?我想我們應該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在課堂上,我們認真聽講,努力學習;每逢參加升國旗儀式時,要高聲唱國歌敬禮。關心集體榮譽,積極為班級、為學校爭光;熱愛勞動,碰到紙屑垃圾及時放進垃圾桶,保持校園的每個角落清潔美麗;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糧食……身邊的這些小事都是愛國的舉止。
讓我們大家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都來做一個愛家愛國的好學生吧!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7
5月24日星期四下午在區政府南二樓會議室趙志忠局長給所有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紅旗渠精神”。每個黨員都被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讓我深刻領悟到這次黨課的重要性。會后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查閱資料讓我深刻感受到紅旗渠,是我們的精神豐碑,感觸頗深,體會如下:
在過去的記憶中,紅旗渠的建設是一種壯舉,紅旗渠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修建的,從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這項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當年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不僅缺少機械設備和技術水平,還有三年的自然災害也給林縣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缺衣少糧十分艱苦。就是在這樣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林縣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不畏艱險、不畏困難、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用血淚和汗水澆灌出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創造歷史又一奇跡。如今的紅旗渠,早已不是一項單純的水利工程,她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豐碑。她與偉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插在太行之巔的一面精神旗幟。紅旗渠的艱苦修建,體現了共產黨為人民所想,為人民辦實事,為人民辦好事的原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紅旗渠的修建,是林縣黨員干部執政為民的一個光輝典范。紅旗渠精神就是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的精神,蘊含著黨的領導,群眾基礎,干部作風,革命事業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力量,體現了黨員干部和群眾吃苦耐勞,戰天斗地,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工作作風,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豪情壯志。紅旗渠精神是時代的呼喚,是事業的感召力,是我們這個時代大力弘揚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振興中華民族宏偉大業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是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形成的紅旗渠精神。這種精神在我們今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是要繼續學習和發揚的。紅旗渠精神以獨立自主為立足點,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核心,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為導向,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勤勞堅韌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確保黨和國家永不變質;有利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繼承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熱情,為西部振興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弘揚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堅持兩個務必,端正黨風政風。在成績面前,黨員應該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應該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今天要發揚紅旗渠精神,就是要牢記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核心內容,堅決反對鋪張浪費、驕奢淫逸的享樂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弘揚紅旗渠精神,就是要求我們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修建紅旗渠的十年,無數黨員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這種奉獻無私到命都可以不要,共產黨就是為群眾無私奉獻才贏得了民心!”正如當年在修渠中光榮入黨的特等勞模任羊成所言,“那時都是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然后是共青團員頂上去,群眾緊緊跟著我們……我最佩服的就是共產黨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現在一些干部吃不了苦、貪圖享樂、不求進取,久而久之便會喪失對腐朽思想的警惕和免疫力,以致滑入犯罪的深淵。因此,紅旗渠精神也是黨員干部弘揚正氣、抵御邪氣、廉潔從政的有力武器。要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和發展紅旗渠精神的新內涵,把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相結合,把艱苦創業和科學發展相結合,使紅旗渠精神永葆青春和活力,體現出時代性、先進性。同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作為一名民政干部,我將深刻領悟紅旗渠精神的內涵,在實際工作中,牢記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帶好頭、作表率,練就過硬本領,為單位發展和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4月18日至19日礦管委組織全體干部奔赴太行山區的河南省林州市,參觀了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參觀紅旗渠給我最深的感受是,紅旗渠精神以獨立自主為立足點,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核心,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為導向,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勤勞堅韌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
林縣人民在上世紀60年代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用甚為簡陋的工具,靠著每天6兩糧食,奮戰了10個春秋,建成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走進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的世界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壩上,看著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著紅旗渠的宏偉壯麗,驚嘆和敬仰紅旗渠的建設者們,經過不斷的艱苦奮斗,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穿越太行山的懸崖絕壁,險灘峽谷,遇山鑿洞,遇溝架橋,開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氣魄,有無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膽識,歷時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紅旗渠的精神震撼太行,感召歲月,巍巍太行山記錄著林縣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豐功偉績。當年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不僅缺少機械設備和技術水平,還有三年的自然災害也給林縣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缺衣少糧十分艱苦。
就是在這樣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林縣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不畏艱險、不畏困難、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用血淚和汗水澆灌出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創造歷史又一奇跡。紅旗渠的建設不僅僅是建設了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樹立了中華民族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偉大精神豐碑。
過去,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是紅旗渠的建成,才使那貧困的小山溝,徹底改變了干旱的局面。紅旗渠,你告訴中國的人民,林州人是了不起的;你告訴全世界的人民,中國人是偉大的;你告訴全世界的人民,人生不應只貪圖享受,應該想一想紅旗渠人民的精神。 通過這次參觀紅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發了對工作的熱情,更加熱愛本職工作,堅持發揚紅旗渠精神,堅持學習文化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為單位的發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9
我們大家統一了這次暑期實踐活動的地點——紅旗渠后,我們在7月2號早上6:50之前在美麗華廣場集合,坐車去紅旗渠。此之外我們還查了一些有關紅旗渠的歷史資料。到了車上我們有說有笑,還講著自己收集到的關于紅旗渠的歷史資料。
很快我們來到了紅旗渠的第一站——分水苑,它是紅旗渠的博物館,他介紹了林縣人們苦干了十年,建造了紅旗渠,改變了林縣人民“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的窮苦局面,紅旗渠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又被林縣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我們知道了那時林縣人民用落后的工具創造了歷史的第八大奇跡——紅旗渠。我們看后都說,啊,當時的環境可真艱苦啊,還要跟大自然拼搏,林州人可真厲害啊!我們要學習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紅旗渠精神。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第二站——絡絲潭。我們走過了天橋,天橋旁邊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瀑布,瀑布的水流下來形成了一條又寬又深的河,這條河的終點就是絡絲潭,絡絲潭和那條河呈之字形,絡絲潭就是之字的那一點。它還是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的交界處。我們踏著絡絲潭上的一座浮橋來到了絡絲潭的另一邊——神龜洞,離開神龜洞。我們就爬山來到了紅旗渠。
我們沿著紅旗渠走啊走就來到了青年洞,青年洞很美麗,我們坐了一條快艇游覽了青年洞美麗的風景,洞內有許多彩燈,五顏六色,美麗極了,就像童話中的仙境。青年洞洞長六百多米,是林縣人民歷時一年零五個月奮戰而成。
之后我們又游覽了“一線天”,一線天很窄,只能容一人側身而過。然后我們又走過了步云橋。步云橋是在兩座山峰之間搭成的,下面是萬丈深淵,每踏步云橋一步,都感覺到橋身在抖。雖然走步云橋很害怕,但是我們這些小男子漢都不怕。向周圍看,云霧環繞,走過步云橋到了另一個山峰,這時下起了蒙蒙細雨,給紅旗渠增添了一份美景。
返回步云橋,我們就下山回到了景區門口。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爭當小記者采訪隨行的小朋友和家長們,大家都說出了自己游紅旗渠的感想,我們要學習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紅旗渠精神。
這次參觀旅游可真有意義啊!
踏著重重疊疊的英雄足跡,學校里組織教職工參觀了林縣紅旗渠,感受頗多……
初次踏上河南這片土地,新奇而略顯惴惴。聽說這是個資源相對匱乏、貧瘠,而人口眾多的地方。當大客車駛入河南境內,巍巍太行山早已變得郁郁蔥蔥,放眼望去,整齊的梯田和綠油油的遠山隨處可見,立即抹去心頭略顯灰蒙的“印象”。來到林州境內,一條黃色的巨龍盤距在懸崖絕壁之上,看不到哪里是頭,哪里是尾,這就是著名的紅旗渠。
紅旗渠的故事也曾聽說過,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遙遠,而那天,當我們一行人來到紅旗渠后,面對眼前的壯麗奇觀, 一幕幕情景浮現在腦海里,讓人聯想到當年的創業艱辛,大家無不感慨萬千:幾十萬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簡陋的工具、落后的技術手段,以一顆火紅的心和堅韌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的千古偉業。悠悠十年風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獻給了山石險峰卻無怨無悔,在這千里長渠上,又灑下了多少林縣兒女的鮮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東流!不由得,我對老一輩的林縣勞動人民又多了幾份敬畏之情,不同以前,這種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實在而具體。
通過參觀我了解到,歷史上的林縣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勞的林縣人民不向命運低頭,以“寧愿苦戰、不愿苦熬,寧愿流血、不愿流淚”的超然心態,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以大無畏的“紅旗渠”精神,逢山鑿洞、遇河架橋,改變了林縣面貌,創造人間一大奇跡。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曾幾何時我也感到壓力大,節奏緊張,瑣事繁多而且充滿矛盾,現如今見識了修鑿紅旗渠艱辛苦難,才覺得,人的潛力是驚人的,做一件事,有決心,有勇氣,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難不倒我們,日常工作學習上的小困難,更是如此。在參觀紅旗渠的同時,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種驕傲,我們的先輩在幾十年前那樣艱苦的環境里創造出了如此輝煌的成就,作為一名后生,感覺骨子里也流淌著英雄先輩們的熱血,我更應該繼承好這份紅旗渠精神,帶著一種樂觀,堅韌的心態投入到工作教學中,更進一步,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更是要把紅旗渠精神融入到我的教學工作當中去,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急難險重我先上,勤儉節約創優秀!我想,只有這樣,才能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紅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這次參觀已經超脫了簡單的參觀旅游,這是一次紅色之旅,一次心靈的洗禮……西邊天際抹上一片艷紅的時候,坐在車內通過車窗再看一眼纏繞于太行山腰際的紅旗渠,我為林縣人無畏天地的英雄氣概所感動,為林縣人不向命運低頭的瀟灑氣度所折服。
我決心,要學習“紅旗渠精神”,更要結合我的教學工作賦予其更多新的內涵,將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傳統美德與新時期我校建設相結合,在教學之路上把“紅旗渠精神”更好地發揚和傳承下去。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按照市直機關黨工委教學安排,我同市直部門其他學員到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委黨校,聽取了馬東興教授《紅旗渠精神及時代價值》的授課,觀看紅旗渠展覽館,實地察看青年洞,走一段紅旗渠,親身感受了當年林縣人民“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氣概。紅旗渠被世人稱為“人工天河”、“天下第一渠”。紅旗渠的修建,改變了林縣缺水的歷史,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生態環境,是“精神變物質”、“人定勝天”的生動體現,也凝聚了永世相傳的紅旗渠精神,我們要學習、借鑒和弘揚。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很多,最主要有三點:
一是領導英明,高瞻遠矚。歷史上,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水的問題成為林縣人民生存發展的最大障礙。在當時,建渠引水,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執政為民、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面對經濟困難、技術落后、群眾生活困難,要建設這么大的工程,談何容易,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以楊貴為書記的林縣縣委一不等待、二不觀望、三不向國家伸手要救濟,而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寧可苦干,不再苦熬,寧可流血,不再流淚”,果斷作出了開辟紅旗渠的英明決策。可以說,沒有縣委的決心和恒心,沒有知難而進、敢闖敢干的精神,就不會有今天的紅旗渠,也不會有今天林縣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二是艱苦創業,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紅旗渠精神的核心,其內涵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戰天斗地、百折不撓,不向高山低頭,不向河流屈服,忍受百般痛苦,克服萬千艱難。為了修建紅旗渠,全縣上下一條心,男女老少齊上陣,就連放學后的孩子都自覺地搬一塊石頭送到工地。這種艱苦創業的精神,來自于為人民謀利益的追求,是立身成事之道。現在,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實現兩個百年的中國夢,境況與過去不盡相同,但也會遇到千難萬險,也會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必須牢固樹立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精神。在紅旗渠建設過程中,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這些充分表明,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沒有干不成的事業。
三是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保障,其內涵是顧全大局,齊心協力,密切配合,萬眾一心,形成合力。其要義一是把解決主要矛盾作為根本任務,讓人民群眾理解參與,這個大局是共識的;二是黨組織的動員、組織、協調至關重要。林縣修建紅旗渠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響應,全縣55萬人,有35萬人參建,就連中小學生每天放學回家都為工地背帶石頭;施工人員和保障人員分工明確,各自承擔各自的具體任務,可謂是全民齊動手。這樣的場面如同當年的淮海戰役一樣。這種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林縣人民群眾集體造就和凝煉的,既是時代的精神,也是永恒的精神財富。
深刻理解紅旗渠精神,讓人有許多思考和啟迪,使人凈化心靈,也指導自身改造,提高修養。作為一名衛生計生黨員干部,發揚紅旗渠精神最直接的是體現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為民服務。一是強化服務意識。真正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切實轉變思維方式、改進工作作風、多做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立場謀劃工作,多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在為人民服務、推進健康鄂爾多斯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二是密切聯系群眾。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對醫療改革、醫療服務、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增進對群眾的真摯感情,做到民需我為、有求必應、有應必果、果必滿意。要認真總結調查研究和實踐工作經驗,建立起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三是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嚴格要求自己,不擺架子,不務虛功,兢兢業業地把一件工作都做得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紅旗渠是林縣人民實干出來的,是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尊重規律,務求實效的典型范例。我們要履職為民,推動衛生計生事業新發展,同樣需要實干,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堅毅精神,我將秉承紅旗渠精神,把工作作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良好平臺,為推動全市衛生計生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在建黨96周年之際,我們這些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社黨委的組織下奔赴位于太行山區的河南省林州市,參觀了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紅旗渠,紅旗渠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環境中、特定的時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稱為“生命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林縣歷史上是個“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窮山區。自明朝正統元年起,到1949年全國解放這514年中,在林縣這一小塊土地上,曾發生過自然災害100多次,因大旱絕收就有30多次,其中發生人吃人的慘境,就有5次。民國初年,任村桑耳莊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漢,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頓餃子,天不亮就到離家十幾里的黃崖去擔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滿一擔水。而在臘月才剛娶進家門的新媳婦,在家等著老公公擔水回來煮餃子,左等右等不回來。等到天黑才終于在半路迎到了挑滿水回家的.老公公,天黑山路不好走,小腳一滑,一桶水全灑在了地上。大年初一的早上,人們發現了上吊自殺的新媳婦……這一桶水摧毀了這一家人對于生活的全部勇氣和希望。
就是在這種特定的條件下、特定的環境中,時任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不顧個人安危,擔著被撤銷職受處分的風險,排除萬難,下定決心要修建紅旗渠。
這次我們很榮幸的請到了當年紅旗渠工地上的除險隊長任羊成老人,為我們講述了當年修渠的故事。他在上工地之前,總要把自己的鋪蓋捆起來,他還有個小本子,把平時他借別人的東西都記在上面。有次他的這個秘密被工地總指揮長馬有金發現了,問他是不是想開小車當逃兵。任羊成說:“咱干的是啥活,有多危險,萬一哪一天粉身碎骨,我的東西也現成,把這四兩套子,往棺材里一放就行了。”
在林州,只要是65歲以上的人,可能都修過紅旗渠,大家不講任何條件,不叫任何困難,一心一意修建紅旗渠。民工們住山崖、山洞、席棚,每逢下雨,外邊大下,里邊小下。由于長期睡在石板上,地下潮濕而且又涼,很多人都得了關節炎,還仍然堅持在工地。民工們從家帶口糧,每人每天1斤多糧食,吃不飽肚子,很多人都得了浮腫病。為了填飽肚子,只能靠上山采野菜,下河撈河草充饑。林縣人民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在建黨日當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紅旗渠最險要的路段青年洞上高唱國際歌,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紅旗渠精神雖然是在20世紀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核心,也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體現。紅旗渠精神淵源于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同時突出地體現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作風和品格。紅旗渠精神既充滿了中華民族的豪情壯志,又倡導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又體現了當今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弘揚紅旗渠精神,對于我們這些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們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需要抵御的誘惑也非常多,這就需要我們繼續弘揚紅旗渠精神,做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永遠保持自強不息、奮斗拼搏的精神。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2
崖下曾扎滿了簡陋的工棚,山腰曾擁擠著往來不停的小推車,山頂上那炮聲、巨石開裂聲和號子聲此起彼伏太行余脈,林州大地,十萬群眾組成的一個集體,不分晝夜戰天斗地,歷時十年在山腰,在丘陵掛起了一個實用而壯美的工藝品水鏈——紅旗渠。
而今,風聲輕柔,撥弄人的脖頸,渠水潺潺,漫過雄偉的大山,滋潤著靠近她的人的心田。是啊,隆隆的開山聲和激越的號角聲已凝結成水,深沉而寬厚,滋潤而久遠。她更是化為一團火熱的紅旗渠精神,成就一個不斷流動的幸福夢,讓每一個走近她的'人深受感染,讓每一個從中受益的人品味到其中的甘甜。
不錯的,沐浴林風,穿行渠畔,絲絲的感染和水到渠成的甘甜觸手可及。這種體味真切自然,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有幾句古訓自然滋長,像咕嘟流淌的水流一般冒了出來。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古訓所滲透的那種簡單質樸的感恩之情在水畔蔓延;“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萬里之船,始于羅盤”代表黨委政府當家人的身影和勞動者群像在工程建設之外逐漸高大,漸次浮現。
回首往昔,是縣委書記楊貴所代表的的基層政府實地調研了水,摸清了林州發展的瓶頸所在;是省、地委政府果斷決策積極協調,為宏偉藍圖做了高屋建瓴地清晰勾畫;是吳祖太所代表的技術攻關人員保障了水渠的科學落地;是鐵姑娘們所代表的廣大群眾不辭辛苦知難而上勇挑重擔打下了一釬又一釬;是衛生、后勤和文藝團體協同作戰重新將人的身心干勁鼓滿石渠打造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之火,而渠水則平添了因團結和堅持而倍加甘甜的養料,難怪總干渠通水的那幅照片中人們發自內心的歡笑和甜蜜如此清澈而燦爛,真個可以用“心花怒放”來形容。
及至今日,這種精神隨同渠水日夜流轉。它像巨燭,光照著溫飽問題解決之后的林州人,不安于現狀,輾轉行進而打造成享譽京城的建筑品牌。它像畫卷,逐漸鋪展,引領著富裕之后的林州人在身邊描繪出秀美山川,幫助林州人不斷推陳出新,演奏出由“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和“美太行”組成的交響樂章。
是的,這種精神猶如一個不斷傳承而生發的偉大夢想,一次次升級著林州夢的1.0版本、2.0版本、3.0版本這種精神也可以看做一個不斷升華的“中國夢”,在折射的鏡像里有一個蜿蜒曲折不斷奮進的歷程,這個歷程承載著從貧弱落后的“病夫”中國到“小康中國”、“美麗中國”的偉大民族復興夢。
細數變化緣由,那幾句古訓言猶在耳。我們難道不該愛護“火車頭”,跟定“羅盤針”,感恩“栽樹人”、“挖井人”嗎?
其實,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早已改變了轟轟烈烈群眾運動式的領導方式,代之以抓大放小、春風化雨式的思想引領、制度保障和政策配套。這也意味著黨和政府以更寬容和自信的心態在笑瞇瞇地進行著社會發展的指導和運籌,而能夠感受這種指導,善于接受組織運籌任務的人往往能夠發展得更為突出,做出的事業也往往更為順利而有成就。
今天,以xx和李xx為代表的黨和政府面向全社會,主要是80后、90后,組織開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眾創”建設活動,并給予了大力的配套支持。這一項事業一點都不遜色于當年建設紅旗渠的艱難和榮光,而這種召喚又有多少人能夠主動體會呢?
夢想次第流轉,起航就在今天。年輕人,你準備好了嗎?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10-23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07-07
傳承紅旗渠精神作文08-09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范文06-13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9篇)07-31
關于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精選21篇)06-01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21篇)08-15
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9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