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
這學期的化學教學已經按計劃順利完成。從實際出發,注重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所有學生的通過率。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總結了幾點經驗:
1、打好基礎,努力趕上進度是不可取的。中考的關鍵是準確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重中之重。掌握基礎知識,也就是化學課本知識,努力通過教學中的每一章。由于學生智力和學習基礎的差異,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也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努力趕上普通教學的進度,以保持更多的復習,這必然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會使一些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學術語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實驗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要真正理解每個實驗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給學生更多的實驗機會,通過實驗體驗觀察研究的過程和樂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正常的教學和復習中,我們不能強調結論,忽視過程,強調簡單應用的機械練習,忽視對問題場景和解決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掌握“基礎學科的思維方法”。要準確把握課程改革的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體驗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注意知識的應用。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局限,減少機械操練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的接觸和了解社會,從化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教學大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雖然我們學校沒有新的實驗化學課程標準,但教師們已經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因此,除了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之外,我們還應該提前在高三化學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5、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相互學習和討論。聽完課,我可以及時與班主任溝通,提出不足之處,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6、加強實驗教學,中考實驗題的比重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和復習中加強這一部分。
7、要自信,做好學習,不遺余力。特殊技能學生將參加學科競賽活動,為特殊技能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氛圍,鼓勵他們脫穎而出,為今后培養專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8、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總結教訓。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2
11月8、9日xx市高三化學教學工作第一次研討會在前黃高級中學隆重召開。活動安排充實、緊湊,會議的主題一直圍繞著如何提高高三堂的有效復習進行,在這一主題下,眾多學校根據自身的復習經驗和歷年的高考模式都提供了寶貴的建議,讓我受益非淺。
一、要認真研讀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比較今年與往年的不同,對于有變化的地方特別關注。
1、分析真題。立足基礎,突出三基,全面覆蓋。
2、核心概念不放松。
3、滲透思維、能力為先。新背景下嘗試自主開發原創題。
二、從容應對,在變化中尋找生機。在構建高效堂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要有所突破。在學生的解題能力方面給予更多關注,如學生一次性審題過關能力,規范的表達書寫能力等。
三、精益求精,提高堂教學的有效性。
1、認真備。備不僅僅是要備好教材,更要備好題目。
2、高三堂多為習題講評,講評講什么很重要,堂時間有限,不提倡逐一講解。可以重點講評:(1)錯誤率高的內容;(2)解法多的內容,展示多種解法,讓學生比較;(3)易于變式的內容。講解不是為了講評完就結束,而是引發相關知識的回憶應用,讓學生易于遷移。(4)講強化弱點的內容,防止知識遺漏。
四、高三復習中,強化實驗教學的作用。有些內容借助于實驗的直觀教學比空洞的講練要有效的多,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3
從老師來說,一定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化學教師必須牢固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理念。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必須施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眾所周知,化學教學貴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重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這點上講,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尤其是注重實踐的化學教學中尤其是當今兩極分化情況嚴重的情況下應當被積極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每個成員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學習的過程,品嘗自主學習而獲取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學得主動去學習去思考,形成深刻的體驗,從而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從根本上避免兩極分化。那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是什么樣的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以何種方式被運用呢?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是在教師組織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給學生提出出適當的問題,起到他應有的輔導作用,作為一種基礎科學的教學活到,這是成敗的關鍵。
二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數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還取決于小組成員間合理的分工與合作。例如,在探究氯化鈉和碳酸鈉的鑒別實驗時,教師可以建議4人小組先進行討論,然后由一人歸納出本組的所有實驗方案,一人通過實驗驗證,一人與其他小組交流,充當信使,一個人最后向全班同學陳述。而這種合理的分工在實踐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分工,這樣的結果使所有的學生在其中都得到了鍛煉,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兩極分化。
三是教師本身應當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并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做出正確有效的評估,該表揚的給與表揚,該指出錯誤的應該給予適當的友好的批評,這樣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感覺到了老師的親和力,感覺到老師就在他們身邊,從而培養鍛煉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未來的考試中減少了兩極分化的出現
四是教師在課后應該對小組合作學習作出科學評價,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環節,重視過程和結果的評價相結合,總結成功的經驗與不足,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認識到自身在合作中的優點與不足,更透徹地了解和掌握知識,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合作技能整體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這來說,我們有什么理由會說兩極分化現象會得不到消除呢?
時代在發展,人也在進步,我們的教育作為人的基礎階段更應當好好被重視,也必須有新的進步,兩極分化不能有,雙峰現象不該出現,這些問題絕對不僅僅是出現在某一時間某一階段某一地點或者說在中學化學上的特殊現象,在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去探索。而新思維、新理念、新的教育方式應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被運用,只有這樣,我認為才會從根本上避免學習中的兩極分化,避免出現教學結果上的雙峰現象,才會出現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4
在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當前國際上共同關心的教育理論問題之一。教學過程中到底教會學生什么?是教學生還是教學生學?在有機化學部分的教學中,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方法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教學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培養
化學可分為有機與無機兩大塊,結束無機化學的學習,同學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這時候,是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也是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總結出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規律與方法:結構→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法(工業制法、實驗室制法)→一類物質。
比如“乙烯”這一節的教學,我就打破書本上的順序,先講乙烯的分子結構。在介紹乙烯分子的結構時,先由分子組成講到化學鍵類型、分子的極性、空間構型;據碳原子結合的氫原子數少于烷烴分子中碳所結合的氫原子數引出不飽和烴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烴。再由其結構看其物理、化學性質,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氣體,讓學生從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幾個方面來思考;根據乙烯結構中化學鍵的特征——雙鍵容易斷裂講乙烯的特征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根據絕大部分有機物易燃燒的性質講乙烯的氧化反應(補充講乙烯能跟強氧化劑發生氧化反應)。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學性質來講其用途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機溶劑(物理性質)、制造塑料和纖維(化學性質)等。最后對這一類含有碳碳雙鍵的烴,介紹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以后幾節的教學,我都反復強調這樣的學習方法:結構→性質→用途→制法→一類物質。到了講烴的衍生物,我請同學自己站起來闡述這樣的研究方法,我順著這樣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講下去,很清晰。學生自己掌握,復習時也就感覺到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機化學其實很好學,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時時提醒學生,其它有機化學的學習與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樣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與探索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與能力培養
1。自學能力的培養
適應于有機化學的特點,在教學學習方法和知識的同時,我還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機化學的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總結。比如“乙醛”這一節,通過學生閱讀,然后請同學列提綱,然后復述,重點圍繞“乙醛的組成和結構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質(展示樣品)、化學性質?由這樣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業上如何制取?這類物質(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訓練,我覺得學生不但強化了方法,更培養了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
2。觀察能力的培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有機實驗的過程中,我時時提醒同學要細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維。比如實驗室制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內的變化,為什么要加石棉網、碎瓷片等等都應特別重視,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3。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強調觀察、思維能力培養的同時,我還特別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后,我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并指出其錯誤。在演示完乙醇與鈉的反應實驗后,要求同學回憶鈉與水反應的實驗,通過這些課堂實驗,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4。記憶能力的培養
人類沒有記憶就沒有智力活動可言,同樣的教,同樣的學,有的同學就是學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記得牢。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與復習中,我就重視記憶方法、記憶能力的培養。如:銀鏡反應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學生“一二三”記憶法,即一水二銀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學與記憶,我就提醒同學根據分子中官能團的異同對比記憶其化學性質;我還提醒同學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記憶,如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實驗有紅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幫助記憶這個反應。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5
我認為任何一門學科的傳授都必須建立在有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我所指的課堂心理環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認知效率的師生心理互動環境,它是由學生學的心理環境,教師教的心理環境構成的。課堂心理環境融洽還是冷漠,活躍還是沉悶,將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產生積極或者消極影響。那么對化學課堂心理環境應如何更好的營造與引導呢?在此我認為我們應做好以下三點:
一、人格是創設良好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
教師在教學中,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潛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說服、教育能力,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因素。
正如烏申斯基說的:只有個性才能作用于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有關研究也表明,教師的個性品質能影響學生智力的發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優良的個性品質,有利于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二、情感是維持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的條件
贊可夫的心理實驗表明,教師的良好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的不良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教書育人是一項觸及靈魂的工程,知識的瓊漿只有通過教法和情感等載體,才能輸入學生的心田。教師走進課堂穩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創造一個安靜和諧的學習氣氛。我認為教師必須首先得“愉快”,一個“愉快教師”的感染力能營造積極活潑的課堂學習環境。
三、趣味是調節課堂心理環境的內在動力
中學生意志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懶散,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時要嚴謹而不嚴肅,風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樂,營造深厚的學習氣氛,比如蔗糖作“黑饅頭”、“魔棒”點燈等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教學環境僅僅只是一個前提,一個課堂的主體還是課堂教學。我認為化學教學最基本的便是化學概念的傳輸。這個環節的好壞,直接決定于學生后面的應用與創新。我們應把概念的教學過程分為引入、形成、深化、運用四個層次,使學生能完全理解與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學的四個層次,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1、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課堂教學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一步。不能直接把概念“灌”給學生,這樣會使課堂顯得枯燥,而且學生得到的將不是理性知識,而是膚淺的,表面現象的認識,在頭腦中只是過眼煙云,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學時我盡可能地做到啟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思維,創設問題的情境,循序漸進的引入概念,并特別注意教學中多“導”,在“導”字上做文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個別的具體的現象出發,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事物本質,形成概念。中學化學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比如,我常用以下“導”的方法:
(1)言語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學中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以及生活、生產實際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緩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觀法:主要通過直觀的實驗手段,展示實驗事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引入概念,如:碘的升華――升華的本質,苯與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結構不同于不飽和烴,幾個物質的導電性實驗現象――引入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
(3)舊知識依靠法:通過復習舊知識或舊概念,結合有關的事例或現象引入概念。如回顧乙烯引入乙炔類似的性質,如Na的性質引入堿金屬性質。
在教學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斷創新,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并以積極的狀態進入概念的學習。在教學中我還常用一幅圖畫、一首古詩、一條謎語、一則小故事等為引導,再加上生動、直觀的語言,形象的描述,恰當的比喻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然后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較、概括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學,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引入這個概念?引入這個概念有什么好處?由此建立一個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完成。如何準確形成概念?
我認為要給學生提供豐富、合乎實際的、能夠理解的感性材料,這是形成準確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與實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學生易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敏銳的調查力,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飽和烴與不飽和烴,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僅限于鏈烴。我們需把這一信息及時補充給學生,再如,教材對于溶液所舉的實例都是無色溶液,我們應及時補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學生的認識。
其次,我們還需用準確的語言敘述概念,避免因口誤而引入錯誤的概念。如弱電解質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電離的電解質,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電離的電解質。
3、概念的辨析
我認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講到位,而且盡量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介紹概念,避免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這需要在復課時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著手于每一個概念的關鍵字、詞的含義,每一個概念的適用范圍。比如: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關鍵強調解釋。再如同系物的是: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一個若干CH2原子團。應著力于強調解釋――結構相似。還有氣體摩爾體積四要素等等。
在概念的適用范圍上,一般地講概念是人們從某一角度下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概念有其自己的適用范圍,在指導學生學習時注意好以下兩個關系:
(1)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系。
如共價化合物中只有共價鍵,但共價鍵不一定存在于共價化合物中,再如能電離的離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處理好精確語言與模糊語言的辯證關系。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做好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原理應用和普遍性與教材和教學實例的共型性。應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數”或“許多”等的含義。如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堿性氧化物,大多數有機物都是非電解質等等。
4、加強訓練
學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隨著知識的獲得而自行產生,它是教師有意識培養的結果。我們應加強規律性認識通過凝聚和升華,產生認識上的飛躍,并形成一定的觀點。這要求我們在訓練中注意選題與方法。我們應選擇一些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例題。這可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同時我應注意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熟練。
對于概念教學,雖是課堂教學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一步。但學生在學習中更為直接的應學會創造性思維。這也對我們化學教師提出高的要求,我們著重強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化學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思維的一種。它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又是化學中發散思維與輻分思維辯證統一,它不同于一般化學思維之處在于它發揮了人腦的整體工作特點和下意識的活動能力,發揮了化學中形象思維,靈感思維等的作用。我們應按最優化的化學方法與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論的限制和具體內容的細節,完整地把握有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實現認識過程的飛躍,從而達到化學創造的完成。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6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獨立操作能力,同時也是引起學生學習化學興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為此,我們在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采用簡潔而又有形象化的語言指導實驗教學
簡潔而又形象化的語言,能引起學生注意并激發興趣。如試管的拿法,強調三指頭,不要一把抓。過濾實驗操作要注意一帖,二低,三靠。在制取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我們編了二首順口的歌訣;制取氫氣要小心,貿然點火定傷人。取支試管集滿氣,點燃之前先驗純。實驗開始先通氫,通氫以后再點燈,由黑變紅先撤燈,試管冷卻再停氫。以上例可知,在教學中采用簡潔而又有形象化的語言,對加強基本操作能力理解和鞏固化學概念,有較好的作用。
教師認真作好演示實驗
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學生實驗的榜樣,一定要起示范作用。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實驗,都有好奇心,對于教師的演示實驗會格外注意。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力求使演示實驗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達到此目的,我們把演示實驗當作備課的一個重要內容。例如:氫氣的爆鳴實驗,按照教材裝置往往在課堂演示中難以成功,由于爆炸聲巨大,彈得很高,也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恐懼心理。為此,我們在爆炸容器氫氣進口處,切取5厘米高的小口,并用鐵架臺的鐵圈壓住爆炸容器。由于裝置的改進,達到了實驗目的。總之,我們在向學生做演示實驗時,力求做到:裝置正確,整潔美觀。操作規范,速度適中。嚴格要求,講解清楚。現象明顯。結果準確。
認真上好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課
加強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的訓練十分重要,我們的具體作法是:
1、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必須從起始年紀抓起,首先要從第一堂課抓起。為此,在第一堂實驗課中,我們要向學生進行實驗室規則的教育,如有違反實驗操作,損壞儀器,浪費藥品的,要追查責任,并照價賠償。并要求學生每次實驗完畢,要清洗、清點和擺好實驗用品。并派專人打掃實驗室。由于注意了這方面的教育,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初步形成。
2、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要使學生掌握每一個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程序,必須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學生。我們在學生進行基本操作訓練的過程中,發現有錯誤,立即糾正。
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
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裝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和理解化學知識。例如:分子形成這一節,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深深認識到,這一節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后來,我們改進了教學方法,用多媒體來突破這一難關。首先分組做金屬鈉在氯氣燃燒生成氯化鈉的實驗,以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然后再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緊接著反問,為什么鈉在氯氣中然燒會生成氯化鈉?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的直觀教學尋找答案,分析氯化鈉形成原因、反應過程、反應結果以及表示方法。在制氯氣的中,屏幕投視出先撤燈再撤導管的錯誤操作所帶來的實驗后果,這比教師在講臺上講十遍的印象還要深刻得多。
又如在講溶解、溶解平衡、結晶時,[為您編輯]從微觀講述學生裝也難以聽懂,為了實在這一難關,我們自做了四張幻燈片:第一張描述微粒的溶解;第二張描述微粒的溶解平衡;第三張是描述微粒的結晶;第四張是歸納微粒溶解,經溶解平衡、結晶的狀況。由于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效果鮮明,學生易懂。特別是對溶解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上實例充分說明,幻燈、電影等電教形式在實驗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7
安口鎮中學劉海霞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學工作也是一樣的,教師在教育環節中表現出來的教育細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理念,也是決定了他能否成功的關鍵。回想我們的從教歷程,腦中閃現的幵不一定是那些轟轟烈烈的盛大場面,反到是那些絲絲縷縷的細節,諸如老師的一抹鼓勵的微笑、一個鄙夷的眼神,學生的一次臉紅、一回調皮、一個意見,卻都至今鮮活如初。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多關注一些細節,因為我們的一些細微舉動或者無意之語給學生造成的影響可能是波瀾不驚的,也可能是鐫刻一輩子的。記得一次在八年級生物課《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教學中,在閱讀資料過后,讓學生討論分析:先天性行為有哪些局限性,這是一個需要知道拓展很寬的題目,其他同學正在熱烈的討論交流,其中,我發現有一個平時學習不怎么好的學生很激動,手和腳一直在不停地動,在他的眼里流露出想要發言的渴望,又覺得很難為情,不敢舉手。我捕捉到了這一瞬間,將機會留給他,出乎全班同學意料的是這位同學把問題回答的很精彩,我讓全班同學給他以熱烈的掌聲,幵對他進行了表揚和獎勵。在以后的生物課,這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和對生物學科興趣得到前所未有的調動,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潤物細無聲”,我想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將自己投入到細節教育工作中,關注每一個孩子,溫暖每一顆心靈,重視他們的感受,了解他們的需要,掌握他們的情緒發展、傾聽他們的聲音,開展人性化的教育。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每一件事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看似簡單的小事,只要你認真去做了,我想也可以說是做了件大事。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小事中每一細節的處理,那么我們的工作將會做得更完美。
在教學工作中我體會到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們每個教師熱愛自已的工作,就會盡自己最大能力求完美。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可以把握了創新之源,也就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總將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驚喜。我將以此來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在細節中求發展,在細節中求完美。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8
一、工作回顧
初中化學是啟蒙教育。它有很多化學專用語言,比較枯燥。學生很難把它作為第二外語來使用。因此,它充分利用了它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的密切關系。通過實驗,學生不僅對化學好奇,還會思考;通過身邊的化學現象,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保持著持續的學習熱情。經過幾年的觀察,我們發現,一些其他學科中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對化學學習的強烈興趣和渴望,可以取得中高年級。
作為中考新增加的科目,我們復習時間不長。在初始階段,要求學生在聽課、記筆記、寫作業、糾錯等方面建立必要的學習規范。他們將來會學得很順利。同時,梳理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解釋社會實際情況,如:戰爭、醫療、經濟、環保等信息。選擇典型例題講解,改一道題或多道題,讓學生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會學生一些應試技巧。
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問題:
1、初三的化學特征從初三開始。一年不到,就要迎接中考了。教學任務很緊。這幾年我們新課程的結束時間是最后一次,基本都是三月底,復習時間也短。所以出現了追課的現象,大家都想盡快結束新課,進入復習。為了節省更多的復習時間,拼命追趕教學進度的做法,必然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會讓一些跟不上學習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由于時間短、內容多、綜合性強,一些學生無法適應,沒有知識網絡,教學方法和教學效率有待提高。
3、在往年的中考中,發現學生仍然缺乏一般的科研方法和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加強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從規范學生口頭表達訓練開始,逐步形成嚴謹正確的書面表達。
4、存在的問題:就化學而言,上學期化學實驗開展較少,學生操作實驗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培養;此外,由于趕完新課,沒有更好的組織學生復習,學生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訓練,考試結果也不理想。學生在各種科目上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大部分時間忙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幾乎沒有時間復習預習,沒有時間思考學習內容,所以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相對較差。
第三,下學期的教學計劃
1、打好基礎,拼命趕上進度是不可取的。
學生回答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未能準確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關系,因此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重中之重。掌握基礎知識就是掌握化學教材的知識,努力通過教學的每一章。由于學生之間智力和學習基礎的差異,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減少落后。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學術語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實驗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要真正理解每個實驗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給學生更多的實驗機會,通過實驗體驗觀察研究的過程和樂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必須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正常的教學和復習中,我們不能“強調結論,忽視過程,強調簡單實用的機械練習,忽視問題情景和對解決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掌握“基礎學科的思維方法”。科學探究內容出現在化學試題中,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準確把握課程改革的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體驗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注意知識的應用。中考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話題,從多個角度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近年來,對這類問題的審查逐漸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局限,減少機械操練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的接觸和了解社會,從化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9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因此,它強調課堂教學應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學習情境,以誘導、驅動和支持學習者的探索、思考和問題解決活動。建構主義還指出,知識是情境的,是應用文化、背景和活動的部分產物,知識是通過情境中的活動生成的。學習情境的性質決定了在未來情境中重用所學知識的可能性。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一些知識,而是讓學生真正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客觀世界中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現實世界的情況下,學習才能更有效。因此,現代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情境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創造合適的學習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材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有一種天然的魅力。教師如果能熟練運用與化學相關的實驗、問題、故事、史實、新聞、報道、實物、圖片、視頻等材料,就能為課堂教學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新穎性、新穎性、形象性和有效性,從而激發學生進入學習活動的狀態,促進知識的主動意義建構和知識、技能、經驗的聯系。這里,筆者以九年級化學為例,談談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習情境的方法:
首先,利用化學實驗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有利因素。通過實驗可以創設許多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比如人民教育版九年級化學第九單元第二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教學,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從家里帶小玻璃杯子、勺子和適量的蔗糖。上課開始,讓學生自己搭建一杯糖水,引導學生觀察蔗糖是否可以無限溶解在一杯水中。當學生發現添加過量蔗糖會在杯底出現沉淀時,老師指出他們現在得到的上清液是蔗糖的飽和溶液,然后指導學生定義飽和溶液。大多數學生認為飽和溶液是不再能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但他們往往沒有想到飽和溶液的定義需要兩個條件:一定的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時,老師可以提問:如何使蔗糖的飽和溶液不飽和?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具體操作,學生會發現,如果溫度升高或溶劑增加,原來飽和的溶液會變成不飽和的,所以他們認識到,只有在溫度和溶劑量固定的情況下,談論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才有實際意義。通過搭建糖水的簡單實驗,為學生創造了真實的情境。學生不僅可以容易地理解飽和和非飽和溶液的兩個重要概念,而且還可以學習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
化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真實的生活情境來創造教學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學教學,我們應該讓學生從情感上認識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此外,加強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開闊視野,而且可以使化學知識更加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掌握。比如九年級化學“物質鑒定”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練習:小明媽媽在做飯時不小心把裝著純堿和鹽的瓶子弄混了,你能想出什么化學方法幫她鑒定?通過創造這樣一個真實而親切的生活情境,學生可以輕松愉快地鞏固氯化鈉和碳酸鈉的鑒定方法。
簡而言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心理特征、認知結構和學生實際生活,轉變教育觀念,為學生創造各種情境。將學習過程還原到自己的活動過程中,引導他們在自主、主動的化學活動中更好地構建和提高自身素質,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0
新的化學課程改革以科學探究為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于這種理念,教師轉變角色,轉變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也要使學生轉變相應的學習方式。
1、主角變配角
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行為完全都控制在教師手中,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都被老師禁錮死了。實施新課改后,課堂教學的形勢變了,由老師問學生答變為學生問老師答,由學生為教師服務,改為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所起的作用是點撥、指導、促進作用,可以是知識的、方法的,或者僅僅是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已有進步和收獲;明確差距在哪;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加強。在教學中當做完了實驗后,我讓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他們提了很多,有些甚至是我沒有想到的,比如: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的實驗中有水霧,為什么;為什么溶液變黑;反應是否進行徹底等等,這些問題有些可以讓其他學生回答,有些只需稍一點撥就可解決,這樣一來不僅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且對知識的掌握也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的,所以,也是深刻的,并且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當然,有時候我也會被難倒,比如,學生會問一些很難的問題如:航天飛機外殼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優點,飛行時候要注意什么,納米西裝怎么發明的,還有怎么鑒別好壞塑料袋,為什么有些布料不著火,它的化學成分是什么等等從高科技到生活小問題很多很多。我只能與他們一起上網、查資料,一起研究、學習。所以,現在的.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只能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甚至是他們的同學乃至學生,同學們設計實驗,提出方案、實施計劃,我只起一個參考作用。隨著現代社會信息量的急劇膨脹、信息傳播技術和處理技術的飛躍發展,教師要用現代新知識豐富自己、新理念更新自己,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思想要開化。
2、由師變為友
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界線非常明確,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則是接收者,教學過程成了教條形勢,老師是傳授知識發號司令的先生,這樣嚴重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利于他們的成材。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該是“導師”、“教練”。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應有充分的民主意識,把學生看成獨立的“人”,發展的人,應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識上是“引導者”。比如,我們在學習有機物時,以往的做法是老師先講解他們的性質異同在哪兒,然后再通過實驗驗證講解的正確性。這樣的結果是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可能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其他一些現象就忽略了,學生在以后遇到新物質就不知從何下手研究,所以新課改下我們是要學生分析他們結構上的異同點然后推測可能的性質差異然后根據推測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在實驗中探究問題?老師在學生設計、實驗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偏差時,及時出現,點撥、指導、協調,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這樣不僅使其掌握了這一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掌握一種學習策略、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當學生出現錯誤,或回答問題的學生出現了笑話,這時不應訓斥學生,或打斷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耐心聽學生說完,并給予鼓勵,然后給予糾正。補充。在分組討論中,要和學生一起討論,深入群眾,才可了解群眾,真正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要在益友的基礎上成為他們的良師。3、作開放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創造者
以往的教學是一味地往學生頭腦里灌輸知識。這樣的課堂常常是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沒有激情,更談不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維創新。新課改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寬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納的課堂氣氛,努力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持久性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新的課改形式下,我們充分體現我校教學模式,很好的實踐“先學后教,分層訓練,跟蹤指導”,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使自己逐步適應新的課改要求,培養出新型人才。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1
本學期,我校高一化學學科將使用盧柯出版的《化學2》教材(必修)開展教學活動。高一化學備考組有四位老師。為了更好的進行化學教學,化學準備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建議》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深刻理解課程改革理念,全面推進課程改革。
在教學中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改變了課程過于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驗,選擇終身學習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課程理念,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要求
1.認真研究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重視科學態度和方法的教育,將思想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提倡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促科研,使教學工作以學科為導向。教師應努力提高教學和科研的意識和能力,積極探索科學、合理、適應性強的實驗方案,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研究性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知識,開辟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備課要把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和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學目標、方法、內容確定、作業與批改、單元測試與評價、課內課外輔導活動中,要從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角度思考設計。
3.做好調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認真研究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加強分類指導,正確處理不同學校和學生的教學要求,注意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效率。提倡40分鐘質量需要,反對加班磨學生的不良教學方法。
4.注重知識的落實,加強雙基教學,平時加強復習鞏固,平時加強考試,通過課前復習、單元復習、階段復習和課后練習,使學生的知識及時鞏固和系統化,提高能力
這個學年,我在高二的兩個化學班擔任化學老師。這個學年即將結束。本學期按照教學計劃和新的教學大綱如期完成了教學任務。本學期選修5和必修1輪復習的內容已經完成,期末復習工作也順利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習和復習,做好補缺工作。無論是老師的寫作提綱,還是課堂上的精讀教學,師生之間的默契配合無處不在。
這學期我適應了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快認真,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立足現在,展望未來,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本文總結了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希望能發揚優勢,克服不足,總結考試經驗,發揚過去,開拓未來,從而促進課業上一層樓。
第一,認真備課,不僅要準備學生,還要準備教學方法的教材。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設計班級類型,擬定擬采用的教學方法,詳細記錄教學過程程序和時間安排,認真編寫教學計劃。每節課都有準備,每節課課前都做好充分準備,制作各種有趣的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后及時總結課堂,寫好教學后記,把每本課本本的知識點認真總結成一套。
第二,增強教學技巧,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有條理、準確、情緒化、生動形象,使線索清晰、層次分明、簡明扼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輕松、輕松、愉快地學習;注意簡潔明了。老師在課堂上講話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2
通過這幾年的課堂教學改革與自己對教學心得的研究,教學成績很突出,教法深受學生喜愛,本人也悟出了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幾點心得,在此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一、重視啟蒙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九年級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對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可以從開發非智力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及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復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道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視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桃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重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學習化學時,對化學實驗最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大家都興趣驟升,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教師要重視教學勤反思
新課程強調老師的教學反思;即教學前反思——明確這堂課我要做什么?教學中反思——確定怎么做?教學后反思——做的怎么樣?如何改進提高,取得更好的效果?等等。教師平時要重視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思考和下功夫,不斷地總結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使之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通過反思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經驗,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3
經過9月14日的教研活動我深有體會,這次教研為我以后的化學教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對我幫助很大。
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關于2x13年試題分析給我的啟示
1、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深度
高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主要是考查考生對一些基礎知識的理解深廣度。在復習過程中,要把復習的重點放在對一些最基本知識的掌握理解上(特別是一輪復習)。
首先是重視課本。課本是根本,課本不但涵蓋了考試全部內容,也包涵著知識的結構關系,將書本知識挖深挖透,精耕細作,靈活遷移,定能勝過各種教輔書。如今年的實驗題則涉及:石油的分餾(儀器選擇,沸石的添加方式及作用)、乙酸乙酯制備(高沸點制低沸點、物質分離提純方法)等細節知識的變式考查。
其次是在復習過程中重視形成知識網絡。通過橫向和縱向統攝整理,使零散的知識有序地貯存,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最后是抓好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和應用,通過分析比較,多角度辨析,掌握概念的內涵外延,原理和規律的本質,在深刻理解和有效運用上下功夫。
2、重視以基礎知識為依托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
無論是容易題還是難題,無論是客觀判斷題還是主觀分析題,都是以重要的基礎知識為依托展開的。多年的高考重點始終是高中化學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但純知識性題目的考核逐漸偏少,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多的知識應用性題目,因此教學中更應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堅實的化學基礎知識,清晰的化學知識結構,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重要基礎,所以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準確把握,并扎扎實實地落實到位。 另外,訓練學生細心審題、深刻理解題意和分析題意也是我們今后化學教學中要重點加強的項目。如今年第27題第5問“沉鈷”過程化學用語的書寫是需要分析的,不再是簡單的元素守恒和簡單復分解。
3、重視新型題型的訓練
工藝流程題和物質結構與性質以及對有機實驗的連續考查三部分內容是剛剛進入我們視野的新題型,盡管它們還是考查我們的基礎知識,但大量信息、數據、圖表的分析處理是我們學生攻克的難點。
關于新課程高考命題的趨勢:
高考化學命題應堅持在考查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全面考查學生素質的發展方向。
高考命題強調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因此,高考備考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鏈和知識網尤為重要。
高考命題由于不斷的改變設問角度和設問方式,做到了推出陳出新,常考常新,看似年年不一樣,其實質、原理還是要引導學生在教材(課本)上尋根、找依據。
以能力測試為核心,試題題型基本保持不變,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
備考策略
(一)明確要求,把握方向 。“大綱”是依據、課本是根本、資料是補充。在復習備考過程中,依據“考綱”選擇復習內容和深廣度,不搞“偏、難、怪”的內容,對“考綱”不要求的內容,堅決刪掉,對“考綱”中降低要求的內容,堅決不拓寬、不加深,對“考綱”中新增的內容,要認真研究,復習時到點到位。這樣,既把注意力放在重點、熱點、難點及關鍵點上,
又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把握了高考方向。
(二)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目前學生的狀況是基礎知識、基本 技能掌握不牢,有必要安排時間讓學生將幾本化學教材通讀,尤其是平時容易忽視的一些地方更應著重理解,同時加強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所涉及方程式及其實驗現象的反復記憶,以便高考時能快速、準確的提取基礎知識進行應用。復習要針對理綜高考化學科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選擇以無機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為代表和反映有機烴與烴的衍生物官能團衍變關系的推斷題,訓練學生用正向逆向、統攝思維進行推理,提高推理能力。同時要選擇以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實驗題,突出實驗原理、儀器使用、操作方法、現象描述、簡單設計、分析評價等環節,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要注意選擇一些具有開放性的實驗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理綜化學實驗試題其考查不外乎從實驗目的、原理、裝置、操作、理解、評價、改進、拓展等,試題回歸教材卻高于教材,但每年考生的失分點卻較多,因此,我們應重視教材上的所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
(三)重視習慣,嚴格要求。化學復習要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注重能力、學習習慣和科學態度的培養。當一輪復習結束時,可能存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知識體系的構建不完整、化學用語使用不規范、語言表達能力差、化學實驗能力差、思維的變通性差等問題,在第二輪專題復習中要進一步嚴格要求,重視良好的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的培養,采取多提問,多動筆,邊總結邊糾正的方法。一定要杜絕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精等現象。
(四)及時反思, 查漏補缺。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后,都要求學生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差錯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錯誤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當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對出現的差錯要做記載,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一次成果總結,看看哪些毛病已經“痊愈”哪些“頑癥”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從而不斷地消除化學復習中的疑點、盲點,努力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達到“會做的保證對、錯過的不再錯”。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4
高中化學新教材的變化與特點表現為:
一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兼顧不同志趣和發展潛能學生的需要。
二是新課標在內容選擇上,力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的成果,積極關注21世紀與化學相關的社會現實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強化終身學習意識,更好地體現化學課程的時代特色。同時,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化需要,更好地體現課程的選擇性,設置了具有不同特點的選修模塊。三是教材充分體現課程標準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的精神,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各章節需要探究的化學實驗只給出實驗方法,不給出實驗的結論。四是新教材突出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充分體現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眾多事例、圖片來源于生活。五是新教材比較重視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精神,較多的章節都有交流與討論。六是新教材中有眾多的猜想與假設,留給學生質疑,為課后的自主性學習打下了好的基礎。
1、加強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對于完成高中化學課程的任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還是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離不開化學實驗。因此,應該十分重視對實驗教材的編寫。改革實驗教材的主要問題是要轉變實驗教學的價值觀念,明確實驗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只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驗證某些知識,而是具有多種功能。應使化學實驗貫穿于教材的各個環節,如新課的引入,重點、難點的突破,設疑和研討,小結和復習,習題和課外活動等,以盡可能地發揮實驗教學的綜合效益。實驗教材的編寫應該考慮目前各學校的實驗條件,但也不能為目前的實驗條件所限。
要有一個與高中化學課程任務相適宜的實驗目標,適當增加實驗的數量和提高實驗的質量。在目前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的基礎上,可以考慮適當編入一部分邊講邊做是實驗,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某些單純注入結論式的編寫方法,增加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也可克服目前教材中有些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內容雷同的不足。如果單從實驗技能訓練由易到難的角度考慮,學生分組實驗教材自成體系、獨立成冊可能更好些。但從化學教學總體效果考慮,將學生實驗與有關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編寫似乎更好一些。可以考慮今后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可分插在有關章、節之后,使教材中的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計算與化學實驗成為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2、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
學生自主學習是創造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人本主義教學觀認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呢?
2.1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還要強幾千倍。”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2.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的基礎。新世紀呼喚著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要求教師的權威從此不再建于學生的被動與無知的基礎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從而發展思維。
2.3善于運用言行表情,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善于運用言行表情,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贊許的話語,一番精彩的開場白,都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得終身受用的化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
2.4課堂中設計多種參與方式,培養嚴謹的科學學習習慣。在課堂中要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通過獨立學習、小組討論、集體評議、師生交流等多種教學手段,使自己發揮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多讓學生各抒己見,多聽學生意見,與學生配合,達成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努力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探究為了開闊學生的思路,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自我獲取知識,要常組織學生廣泛地討論,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結論。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5
高中階段,學生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是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但開始系統學習時,部分學生感覺困難,產生畏難情緒,出現分化現象。教師要在這個節點上發揮主導作用,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邁過這個坎,進入有機化學的自由王國,輕松愉快地學好有機化學。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注重以下幾個環節的教學,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辯析有機物的特點。在學完甲烷,乙烯,乙炔,苯之后,我就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有機物的特點(與無機物比較)。
1、元素組成特點:核心元素是C、還含有H、O、N、鹵素等非金屬元素。
2、結構特點:碳碳間以共價鍵形成碳鏈,這是有機物結構的基礎。
3、數量特點:有機物種類繁多,約三千萬種。究其原因,碳原子最外層有四個電子,不僅能與其他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而且碳原子與碳原子之間也能相互組成共價鍵;不僅可以形成單鍵,還可形成雙鍵或三鍵;多個碳原子可以相互結合形成長長碳鏈,也可以形成碳環。
4、性質特點:對大多數有機物來講,①難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機溶劑。②多為非電解質,不易導電。③多數熔沸點較低。④多數易燃燒,易分解。⑤有機反應復雜,多數需要催化劑,常伴有副反應發生,因此有機反應式不用等號“=”,而用箭號“→”
有比較,才有鑒別,從比較中就能抓住有機物的本質,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有機物的
特點。
二、歸納有機化學的一般原理。
1、碳四價原理:在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均有四個鍵與其他原子結合,此為書寫結構式,分析,判斷分子組成與結構正誤的依據。
2、同系物原理:同系物中的各有機物均具有十分相似的化學性質,因此可以舉一反多,這是學習有機化學的重要方法。有機物種類繁多,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學習,只要在同系物中選擇一種或兩種重點研究,就能推廣到同一類物質。
3、官能團原理:有什么樣的官能團就有什么樣的性質。有機物主要是按官能團進行分類的,所以學習有機化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習官能團的化學。
4、構性相依原理: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構性相依是有機化學又一基本原理。如①單鍵,鍵長較長,鍵能較小,因而不穩定,易斷鍵,易分解;②雙鍵,鍵長比短,但平均鍵能小,因而其中一個鍵易斷裂,易加成;③三鍵,鍵長比、都短,平均鍵能更小,因而其中二個鍵易斷裂,易加成;④在中碳碳鍵,鍵長介于和之間,較穩定,易取代,難加成、難氧化;⑤鍵長最短,鍵能最大,最穩定。
三、教學過程中強化幾種意識。
1、訓練為主意識。從認知學原理可知,知識的獲取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每學一種有機物,讓學生運用構性相依原理,閱讀教材,歸納總結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制法之間的關系。如乙醛的學習,先分析乙醛的結構特點:含有官能團,之間可以加氫形成醇,之間可以加氧形成酸,具有兩性,從而推廣到醛類的共性。通過這樣反復訓練,不僅掌握了乙醇,乙醛,乙酸的性質,加深了構性相依的理解,更培養了推理,自學能力。
2、培養興趣意識。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不是“告訴”,而是“喚醒”,挖掘學生潛能。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只有在產生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引發積極的思考和探究未知的愿望,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并且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甚至有時會廢寢忘食。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最好途徑。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實驗,最好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要力所能及,力爭全做。如乙醛的銀鏡反應,看得見,摸得著,能給學生一個驚喜,產生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和自身的積極思考,很容易掌握乙醛的知識。接著讓同學動手做乙醛與菲林試劑反應的實驗,他會積極主動認真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培養興趣的目的。
3、實驗探究意識。在教學中,增強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境,運用實驗手段去探究結論。如乙醇的教學,首先根據乙醇的分子式及元素的化合價,分析乙醇可能的結構式:或。怎樣確定乙醇究竟是那種結構呢?發動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實驗方案進行評價優選,然后試驗探究。師生共同對探究過程,探究結論分析評價,表述探究結果。
4、重視模型,圖形意識。有機化學教材中,模型,圖形很多,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絕不能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模型,圖形的直觀性很強,要通過對模型不同角度,不同變式的觀察,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同時模型還能幫助我們解決某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尷尬,加深對有機物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化學教學課件制作02-16
化學教育教學案例08-21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10-21
化學教學總結(15篇)01-21
化學教學經驗總結12-08
化學教師個人教學總結11-15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03-01
化學教學計劃(5篇)03-17
化學教學計劃10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