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1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攜帶著對教好小學科學這門課的渴望,9月19日至9月21日,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由濱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展示會”的學習活動。也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這次學習的機會。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在科學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科學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科學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學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二、對科學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1、課堂教學強調從問題入手。科學課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問題入手。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從問題入手,使學生帶著渴望知識的愿望去學習。在課堂中,學生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中間要經過一大段過程,沒有過程和方法,解決問題也是一句空話。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教會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2、課堂教學以科學探究為主。《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意味著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做科學”來“學科學”,學生們可以把科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在科學探究的活動中,在參與解決問題、參與做計劃、參與決策、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同他們從多種渠道獲得的科學知識聯系起來,并把所學的科學內容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去。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的手段、使用證據的規則、形成問題的方式、提出解釋的方法等一系列問題有了親身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聽到或記住有關的知識和結論;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對科學與技術的關系、科學的性質等一系列問題,有了切身的認識和體驗,而不僅僅是獲得了關于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
三、對今后科學教學的思路: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從學習態度上重視科學課,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實驗操作,要注意觀察每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多鼓勵,多使用加到好處的評價性語言,使學生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學課成為孩子們心目中一門有趣、重要的學科。
總之,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語言不夠生動,理論知識不夠,教學經驗不足,組織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我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年x月x日,我參加了在雙語小學召開的縣科學教研室舉辦的科學培訓活動,深感榮幸。因為這次科學科的培訓,讓我在本學科的領域有了很大的發展。科學課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內容,所以,作為科學課老師要讓知識自然地流進學生的意識世界,這就為我們的教學工作增加了難度。
一、 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使兒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進取,感到成功。
二、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面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現在的孩子見得多,聽得多,接觸的也多。思維活躍,知識面廣,提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尖銳。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師也是凡人,但礙于情面卻不愿承認自己的不懂不會。其實這是一種對學生極其的不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滿足兒童的要求,并真誠坦白平等地與孩子們形成共同學習的氛圍。
三、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在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要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唯一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四、 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
這種開放性表現為課程在學習內容、活動組織、作業與練習、評價等方面應該給教師、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創新的空間,使得課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智力思維發展水平、不同經驗背景的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每個孩子生活的環境都不同,因此他們的經驗、感受、及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情感都會有所差異,強迫這些學生同樣的內容,而且還要達到相同的理解水平,這是不現實的。這種開放性還表現為,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將學生的科學學習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學生生存在整體的、發展的社會中,就要適應社會這個大環境。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放眼于讓兒童在社會中學習、成長。對于科學課的認識還僅僅是粗淺的,不全面的,因此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與磨練,來加深自己對這門新課程的理解并進一步指導實際教學工作。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3
“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禪宗推崇的一個人間最美的境界,意思是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亮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是人的心中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有所發展。
教師的工作,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進步和發展的工作,暑期,教育研訓中心的領導為我們小學科學老師安排了幾天的培訓,時間雖短,但感觸頗深,細細品評每一位老師的發言,都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他們在這個工作崗位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他們的智慧光芒和專業素養滲透到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小環節,功夫下在平時,細節決定成敗,不斷的學習與思考,研究與總結,讓他們的工作事半功倍,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收獲很大。
作為一名年輕的`小學科學教師,回首思考我短暫的幾年科學教學生涯,感觸頗多,其中充滿了酸甜苦辣,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我并不是一個從這個專業畢業的老師,最初,面對著生分的課本,只有一臉的茫然和舉手無措。幸好有姚愛祥老師帶領的這樣一支團隊,引領著我們不斷的成長與發展,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個學習和思考的機會,使我這樣一個專業門外漢逐漸向門內邁進。
通過幾天培訓培訓與觀摩,加以我自己的思索,對于今后的小學科學教育教學工作,我有以下幾點自己淺顯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這也是我自己以后教學工作中奮斗的方向。
一是勤:
小學科學學科,是一門融合很多科學探究實驗和科學知識的學科,單純的授課是無法讓學生獲得科學素養和培養科學興趣的,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首要的是勤,瑣碎的科學實驗,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以及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的參與,是由不得我們擁有惰性的。
二是研:
小學科學老師,需要研究的方面很多。首先需要研究教材,找到教學的重難點;其次需要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以及所擁有的科學前概念,為學生確定行之有效的學法;再次要研究教師的教法,如何讓學生的學變得簡易輕便,如何讓小學科學課堂真正變成培養學生科學興趣,獲取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的課堂,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
三是變:
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們需要改變觀念,充分轉變思想,把自己置身于課堂的主導者的地位,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首先,對于學生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加強學法指導,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從接受性學習轉換為自主性學習。
其次,充分發揮引路者的作用,通過知識魅力以及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使學生在激勵、鼓舞中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是細: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其實是個細活,教學的設計,材料的準備,活動的安排,都需要教師盡心盡力。首先細學生:有的放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鼓勵幫助學生自己設計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其次細課堂:用心設計,切實有效。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思索,積極發言,變被動為主動,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最后細反饋:對學生嚴格要求,強化檢查,甚至包括每一個學生的實驗操作。課后注重練習與拓展,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科學技能和發展。
五是學:
作為小學科學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像我這樣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的教師,更加需要不斷的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和意識,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我對自己的工作與人生的憧憬與規劃,對自己有所期待,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讓自己不斷的發展和提高。今天,這一點點簡單的體會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思考,實踐出真知,在不斷地實踐摸索中,才能得出最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給我提出了新的挑戰,迎難而上,期待享受解決困難后的喜悅。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4
xx年8月15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黔東南州小學科學學科培訓活動,在這10天的培訓活動中收獲很多,獲益匪淺。回首培訓的足跡,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疑問得到了啟發解決。
作為一位科學老師和實驗管理員,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使我對心目中的理想課堂又有了新的認識,激發了我以后學習的動力。
在這次科學學科課程培訓過程中經授課專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讓我對科學課的特點、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認識,授課專家豐富的知識經驗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質的變化,曾經在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決。
通過培訓使我感受到對科學研究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敢想、敢說、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樹立“三敢”的意識
“敢想”是要求學生敢于推測、敢于設計、敢于懷疑、敢于想象;“敢說”是要求學生敢于探究、敢于實踐、敢于示眾、敢于創造。這里突出的一個“敢”字,因為只有“敢”才有可能創新。我認為兒童在上學前敢想、敢問,提出的問題最多,上學后提的問題就越來越少,甚至不問或不敢問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專家們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慢慢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教師所扮演的“權威”角色使學生逐漸習慣于“認真聽講”了!這種狀況,決不是素質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創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須徹底予以改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必須竭盡全力幫助學生樹立“三敢意識。
二、要營造發展“三敢”的環境
學習需要寬松、民主的環境,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學課,要使學生活躍在寬松、民主的環境里,使他們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教師與“權威”角色決裂,像學生一樣參與他們學習的全過程。
(2)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
(3)保障學生自行探究的時間。
(4)傾聽、觀察并鼓勵,決不輕視任何一個學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靈活調整教學。
用心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學生們無拘無束,大膽發言。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創新精神比作種子的話,那么這樣寬松的環境便是它們破土而出的條件。
三、要給予表現“三敢”的機會
只要教師鼓勵學生或推測、或設計、或懷疑、或想象、或發問、或辯論,進而引導他們去探究、去發現,他們一定能在探究、研討中恍然大悟,從而實現或表達、或舉例、或示眾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實“三敢”的環節
例如教(磁鐵的性質),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探究磁鐵的 性質,鼓勵學生利用器材(小磁鐵、小汽車等)大膽地設計實驗,動手玩磁鐵,比一比誰玩得最開心、玩法最新穎、探究的知識(性質)最準確。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無拘無束地玩磁鐵。活動中的現象緊緊地吸引著學生反復做、仔細看、認真想,最后學生從探究中歸納出“磁鐵能指南北方向;同極互相排斥,異極互相吸引”的性質,實踐證明:“指導學生自行探究”是個性發揮、思維發散、創新表現的重要環節。開放教學、讓學生大膽探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主動獲取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我有幸成為“圍場縣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工程(小學科學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班”的一員,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教研室領導進行講座、教學觀摩等內容。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認識科學課程的重要性
科學課程在現實學校教育中,往往不受重視,任課教師往往被稱為“老弱病殘”之類的照顧對象,許多年青的科學任課教師也覺得比其它學科教師低人一等,學科教學也往往不夠規范。在這次培訓中,通過聆聽科學學科專家的講座,充分認識到小學科學課程的重要性:科學課程是小學的基礎課程,是科學啟蒙課程,在小學階段開設科學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科學啟蒙教育在培養具有科學素質的社會主義國民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小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他們正確地認識周圍世界,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而且能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打下基礎。因此,使學生從小接受科學教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的.。所以作為一名科學學科的教師,我們應勇于擔當起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任。
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學知識與實驗技能
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涵蓋了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教師沒有廣博的知識,很難勝任本學科的教學。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本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這次培訓豐富了我們的學科知識,規范了對實驗器材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開闊了視野,為今后的教學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了課堂教學掌控及教學能力
我縣教體局教研室的劉志國教研員在《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與學科教學》中闡述了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材料如何準備?問題如何提出?情景如何創設?活動如何組織?過程如何控制?結論如何提升?都使我感覺受益匪淺,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加強平時的學習、充電,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后我會將在這里學到的新知識盡快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于教育教學過程中去,讓培訓的碩果在平時教學工作中大放光彩。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上半年我有幸參加了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師培訓,培訓過程中專家們精彩的論述,深刻的見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科學教學新的天地: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從學生層面看,小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隨著小學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現將本次培訓的感受匯報如下:
專家的講座,從一個全新而實用的角度,為我們闡述了什么是科學、如何進行科學探究兩方面內容。而這兩面的內容恰恰緊扣了小學《科學》的宗旨和核心內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專家從科學的定義、含義、分類、知識、方法等方面,一層層條絲縷析地剖析開來,如層層剝筍一樣,為我們揭開了科學神秘的面紗,讓我們認識到科學的本質就是提升每一位公民的.科學素養。
通過詳細分析,了解了這種不同之后,讓我在今后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更加掌握了小學生探究的特點,力爭與小學生一起設計符合他們特點的探究活動,提高小學生科學探究的有效。
專家們還從他們多年從事小學科學教學的實際出發,為我們提供了小學科學教學范例及鮮活的事例,這些理論知識豐富了我的科學知識結構,而動手操作的訓練,則鍛煉了小學科學教師的科學操作能力。
除了這些專家的專業知識的講授之外,主辦方還安排了科考實踐活動,為我們今后的小學科學實踐考察活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可以直接拿來為我所用。
這一次除了與專家們面對面的探討、學習之外,培訓教師之間的交流也讓我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在交流中我既為那些一線的科學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的研究感到深深地折服,同樣是兼職科學教師,自己花在教學、教研上的時間要少得可憐,在教學、教研上的努力顯得是那么渺小。也讓我對同行們豐富的知識感嘆。很多老師是從語文、數學、美術甚至是英語專業轉到小學科學行業中,有些甚至和我一樣兼顧著其他的課程教學,但是他們能真正與學生一起研究科學、學習科學,這讓我到慚愧。今后一定要好好研讀教材,做好課程資源的研究,真正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會探究的樂趣,與學生共成長。
短短的幾天培訓讓我明白:一節好的科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一節好的科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才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科學:抓住科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科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科學,樂學、愛學科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科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科學方法,體現科學課的靈魂,使科學課上出“科學味”!
不管愿不愿意,培訓在意尤未盡中就這樣宣告結束了,真的很舍不得一起學習的同事,給我們講課的老師。更要衷心謝謝給我們傳授知識、解答我們疑惑的教師們。帶著對你們的敬佩之情,在下面的教學中將會好好努力,努力增進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教研能力,同時也希望能再接受更多的熏陶。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7
5月16-19號我很幸運地來到南昌參加科學教材培訓。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是當代社會發展對每一個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國歷次對教育發展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對科學素養的追求。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小學科學課就是對小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階段如何能真正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科學知識,也能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本次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正確恰當的教學目標是基礎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指導思想,教師應該對整個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目標有整體性認知,把握課程標準的的性質和指導思想,切實研討教材,把握每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
如:我們應該了解我們所教學科各階段的教學側重點,小學科學教學各學期各年級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以小學科學教材(教科版)為例:三年級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上,包括體驗知道什么是科學觀察、不斷擴展觀察內容、不斷學習和擴展觀察的方法。四年級在此基礎上重點是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級重點是調查研究,調查和研究有關的科學的問題,在調查研究有關科學問題中理解科學概念、培養探究能力。六年級重視了對數據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討論,發展運用數據解釋和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概括、邏輯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學段,教學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例如四上《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和六上《杠桿》,雖然教材規定設計的活動都能夠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收集證據→解釋→交流的過程,但是前者重點在收集、加工數據,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后者側重于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學探究計劃。只有這樣深入了解教材才能避免教學目標偏離和探究過程的無效重復。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征,制定切實可行、具有實效性的教學目標。
二、有效實驗探究活動是關鍵
實驗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學是一門藝術,實驗教學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需要教師的機敏把握和智慧處理策略。而對實驗細節的把握,是提升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1、實驗材料精心準備
實驗教學能否成功、效果能否達到,不僅僅取決于實驗材料是否充足,還取決于實驗材料選擇是否科學,搭配是否精當。實驗材料選擇科學、搭配精當,學生操作起來得心應手,觀察方便,現象明顯,實驗效果就好。
把各種材料放在一起,它們之間便有了一些相互關系,不同的組合往往會使學生產生一些特定的言行。如《物體沉浮》一課中,給學生準備一盆水,一個軟木塞、一個小鐵塊,這樣一組材料學生會有什么結論?學生會說鐵塊沉下去,軟木塞浮上來,材料結構的簡單,使他們很難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如果是另一組材料:一盆水、同樣形狀大小的木塊、鐵、塑料、膠木,學生又會有什么結論?因為材料間的豐富對比性,將揭示一個規律:同樣大小的東西,重的下沉,輕的浮著。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結構越復雜越好呢?不是的!一般情況下,教師依據教材的提示,會設計出適合預設問題探究需要的有結構的材料,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如果我們在準備實驗器材時打破常規思維,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簡潔有效,看起來簡單,但是用起來卻更有意義。
2、讓學生自主探究
我國科學教育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的講解和提問為主,這種學習策略完全違背了科學的含義和價值。“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只會使科學知識變得枯燥無味,錯過了學習科學的本質即科學精神的機會,所以我們要努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解放學生的手、口、眼、腦,充分讓學生大膽實踐,讓探究活動有效。
我們在課堂上總會感到學生,有時會不聽我們的“諄諄教誨”改變步驟,不聽我們的建議想出意想不到的方法,不聽我們的提示匯報出與眾不同的看法,我們總會因為得不到預期想要的結果或因為他們的回答沒有符合后面預設的教學設計而氣憤苦惱,不知所措。其實這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機會,此時我們不用擔心,放手讓學生各具特色,獨具匠心,教師明察秋毫,除卻枝枝蔓蔓的信息,經過引導,總會讓學生們發現一些共同的特點。順著從這個方向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有的放矢,學生的'自主探究行為才變得更有意義。所以在學生活動著的時候,我們應是最忙的,不是去講述,不是對學習活動指手畫腳,而是要觀察學生行為上的變化和獨創性,用心發現學生的特殊表現,注意各個小組有意義的探究行為。
如教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點亮小燈泡》一課時,當學生認識了導線、電池、小燈泡的結構時,總有一部分學生會不聽老師的講解,迫不及待地動手連接電路,點亮小燈泡。這時,我們不需要去制止、惱火,放手讓學生各具特色,教師明察秋毫,除卻枝枝蔓蔓的信息,經過引導,總會讓學生們發現一些共同的特點。這樣的實驗才更有意義。
三、課后反思是助推劑
教師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借助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思考與研究,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進行回顧,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追求教學過程的合理性,從而使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教師來說都是財富。課后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及時進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再來指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增強教學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避免出現已經出現過的缺陷,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科學教學真正做到有趣有效。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剛上科學時,我有些不知所措。4月13日,我滿懷期待乘車到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龍潭校區學習,希望在培訓中消除我教學中的疑惑。短短的兩天培訓,我收獲甚大,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聽了專家或名師上課,的感受是名家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名家往往能通過親切自然的交流,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并進入到課題中來。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名家上課,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傳統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如李霞老師《相貌各異的我們》,以豌豆、兔子的不同引入。這也在提醒我們,科學即生活。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這種意識的作用,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
三、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曾寶俊老師的`《什么是科學》,是一堂一年級的科學啟蒙課。曾老師和孩子們玩“竹蜻蜓”,教給孩子科學觀察并記錄的習慣,讓孩子們懂得怎樣去學習科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科學教師要終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時補充知識儲備,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將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
五、科學課作為基礎學科,應以培養人的核心素養為目的。
作為培養孩子科學素養的啟蒙課程,小學科學可在培養孩子發展核心素養中的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并豐富科學探究方法與方式,促使學生在充分發揮出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提升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并實現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培養。
彭香老師以專家視角,向我們解讀了在科學新課標要求下的學生素養培養。向我們闡述了核心素養、科學素養、學科素養,讓我受益匪淺。我將在我今后的教學中,完成科學課在提升學生素養中的作用。
短短的培訓結束,思考還在繼續。我將從專家的提醒和建議中尋找自己今后教育教學的方向。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9
暑假我參加了科學課程培訓班學習。在感受到名師學識的同時,體會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與參加培訓老師的交流、名師課堂實錄的學習,讓我真正感覺到作為一名科學教師的責任:承擔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的教育和培養,要繼往開來,堅定自己的信念。
培訓一共分為兩天,第一天的上午主要觀看了三位名師的課堂實錄,聆聽了他們的說課。讓我受益匪淺。下午,各縣市區分組討論、寫出評課報告。各區派出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最后由教研員點評。第二天各代表隊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了專題討論,專家作了總結。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科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一節好的科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
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就如 閻老師說的要和學生有事沒事多聊聊,切實的掌握學生們的心理狀況。
二是:關注科學,抓住科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科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科學,樂學、愛學科學。
一、加強師生互動合作,打造親和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親密合作者,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 要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在教學中,注重運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如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織交流、全班交流等,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教師要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將課堂變成展示、交流的.舞臺,讓學生把課下研究的成果在課上充分的展示、交流,使課堂充滿親和力,更為精彩.
二、注重實驗環節,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
實驗是學科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但是任何一個實驗不是讓學生隨便動手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就行了,還需從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態度。實驗時應做到:明確目的。每次實驗前都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精心設計實驗。防止學生顛倒操作過程,少做漏做,導致實驗失敗。設計實驗的過程,要靠學生的猜想,學生會有很多創造性的想法和做法,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良好契機;明確任務。在做實驗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動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一是用眼,科學地看,時刻提醒學生注意用眼觀察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細小的變化。另外還可以直接給學生出示實驗記錄表,讓學生邊做邊認真填寫。這就是科學地聽,科學地做,它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明確結果。從現象到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結論;應用結論。鼓勵學生把得到的結論運用的生活實踐中。既聯系了生活實際,還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所以,注重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即通過“動手做實驗”來進行,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驗證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次次實實在在的科學探究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真正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總之,上好一堂科學課,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深鉆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行探究獲取科學課知識,學以致用,從而把科學知識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
我希望我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用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對教材的研讀工作,通過學習和研讀,對新的教材內容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加強課堂教學的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注重校內和校際交流,不斷反思與總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我要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科學知識后能夠妥善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科學難題,并倡導孩子們親近自然,關心現代的科學發展,而不是局限在課本中,要從課堂中解放出來。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
只有深切體會到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職業成長的重要性,才會靜下心來接收一年一度的道德洗禮,才會撇開社會的喧囂和浮躁,使自己真正成為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在今年的暑期培訓中,學校的領導結合發生在教師身邊的事例,分別從教師職業道德、溫總理的講話、瑞安市“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展望,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講座,我們還認真聆聽了教育局錄制的王局長在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光盤,了解到瑞安教育的發展現狀和成績,并進一步明確了以后工作的方向。也讓我明白了,不要覺得自己的工作太平凡,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待遇有多差,只有我們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我們的形象、提升我們的價值。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 、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么我們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樸實、高效、生動、獨特。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3、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 “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贊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品質。模范老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修品練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學生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修品練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要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除了要修品,還要練功。要勇于改革和實踐,探索和創新。
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任重道遠。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變教育者、傳授者為指導者、促進者、設計者、溝通者,以生為本,以情為主,尊重學生愛學習、愛自由、愛快樂的天性,相信每個學生都想學好,能學好。教師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學會做人,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去引導學生學會發展,才會有學校教育的高質量。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滿懷著喜悅的心情,攜帶著對教好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渴望,20xx年2月24日,縣教研室在陳莊小學舉行了《突出學科特點,聚焦課堂轉型》的小學科學學科學習講座,張利強老師主講。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禮。”這次培訓收獲最大的是這些優秀先行者對我思想上的沖擊。一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
通過本次學習,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三四三”教學模式以及它的實質。這種模式的核心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愿意學習。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這段時間里,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舞臺。
其實,培訓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恒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綜觀目前我的教學,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簡單的說就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它就是我們教師的生命。于是整天圍著學生轉,課內效益不高,就利用課外補,花了大量時間,出現了學生累我更累的局面。
反思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已有的科學經驗。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審視嚴謹系統的科學,并以自己多年習慣了的教學方式將科學“成人化”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如何使我們的科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著人情味,作為科學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科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科學課都成為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科學大餐”!
此外,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科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一節好的科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科學:抓住科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科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科學,樂學、愛學科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科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科學方法,體現科學課的靈魂,使科學課上出“科學味”!而教師的“裝糊涂、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小學生,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和新老師一樣,不能因為自己新而原諒自己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因為對學生來說小學教育也只有一次。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并勇于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獲,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對于科學教師來說,只有反思性學習才會有效的促進自我更新取向的專業化發展,才會把更多更優良的課帶給學生。教師的經驗也并不能自動成為教師學習和培訓的資源。只有實踐加反思才會使經驗成為教師學習的資源。教師的`經驗好比寶庫,開啟的鑰匙就是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不斷學習。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一有桶水。學海無涯,處于“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生們,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范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尋常。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之過矣。”教書育人是一項重大的嚴肅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敷衍馬虎,因此,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發展的前頭。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是從事精
神產品生產的勞動者,必須有真才實學。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挑戰,教師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師要勇于和勤于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要以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
第三,加強交流。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要聽真言,要想聽真言,更要會聽真言,久而久之對我大有裨益。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啟發解決??科學課堂困難重重。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03-16
小學科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6-05
2022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小學科學教師實驗培訓心得11-28
科學培訓心得體會03-31
小學科學有效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5-06
小學科學課培訓心得體會05-17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4-11
科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3-24
參加科學培訓心得體會12-21